|
234567
| 来自吉林
在开始之前,我强调一个观点,购买音箱音响,一定要先弄清楚自己在什么样的场景下使用,然后在根据用途和和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音响。
图自电商
第一
市面上音响种类非常多,多媒体的,智能的,桌面的,无源的,有源的,吸顶的,落地的,回音壁,甚至还有号角的拉杆的等等等等,眼花缭乱,而每种类型的音响都有特定的使用场景。
所以,如果你买错了音响,与使用场景不符,那么你只是买到一件数码产品而已,并没有买到好的体验,就算618再优惠,你花的也是冤枉钱。
所以,不好意思,我有点啰嗦,但我还是要再强调,一定要根据使用的场景和用途(后面会详细说明),选择合适的音响。
OK,如果你同意这个观点,继续往下看。
假设你已经明确了要购买的音响的类型,那么接下来就是计算场景的有效面积,然后在你的预算内,去挑选一款或者配置一套音质相对更好的音箱或音响。
这段话有两个关键词:有效面积和预算。
第二
因为不同类型的音响或音箱,功率不同,声场和声压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要计算场景的有效面积,一般指最远听音位置到音响的面积。当然,你可以把面积,换成听音位置和扬声器最远的距离,同样是适用的。
比如,你想在客厅安装音响,那么通常听音的有效面积就是整个客厅;而很多人家里客厅和餐厅是打通的,在餐厅吃饭的时候偶尔也想听歌,那么这时候的听音的有效面积就不只是客厅了,而是客厅加上餐厅的面积总和。
有效面积(最远距离)对比
再比如,你的书房有200平米,你想买桌面音响来配合电脑使用,那么这时候听音的有效面积就是你到电脑之间的两三个平方,而不是书房的200平方,因为书房的其他角落并不需要声音(如下图)。
只需要考虑人的位置
希望我这样描述和举例,各位看官都能看懂,而不是买个音响还得去查阅声压声压级声场音场等资料,等你查完资料了解一圈之后发现,不要说618了,双11你都赶不上。
第三
当你完全了解以上两个步骤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去购买音箱或者配置一套音响了。
每个人的预算不一样,几百几千几万甚至更多,买到的音质和体验也是不一样的。可能会有品牌溢价,也可能开发了新功能增加了成本,更有可能“网红”造型增加了噱头,但音箱,注意我说的是音箱,大体上遵循“一分钱一分音质”的原则;而音响系统(包括音箱、功放、线材等),除了预算外,更重要的是适配度以及调试,如果操作得当,音质是完全可以超出预期的。
如果你有不同意见,那么你是对的,我错了。
关于预算,还有个很有趣的问题:都说千元以下的音响只能听个响,那还有必要买吗?
有这种问题的人不在少数,可你的预算就只能买个响,你的需求也只是听个响,那为什么要嫌弃只能“听个响”的音响呢?是不是“听个响”因人而异,不要用发烧友的标准去定义和对比,只要你觉得好听,那就是好音响。
前面有说到场景和用途,可能很多人还是有点模糊和不理解,所以下面继续解释和推荐。
目录:
1、如何确定使用场景和音响种类?
2、如何根据面积大小配置音响?
3、如何选购音箱音响?
4、音箱音响推荐
一、如何确定使用场景和音响种类?
先将大的场景分为两类:家用和商用。
家用场景:
我之前有写过关于家用音响的问题,详细可以参考:
nnn:2021年家用音响推荐,家居背景音响、家庭影院音箱选购指南家用场景,一般使用什么样类型的影响呢?大概分为这几种。
1、家庭影院系统。简单理解就是把电影院的音响效果,搬到了家里,当然跟电影院是比不了的,无论是吸声、建筑结构等声学设计,还是音响的数量与质量,都不是一个量级的东西。家庭影院最常用的,就是5.1声道,即两只前置主音箱、中置、两只后环绕以及一只低音炮,也可以再加入两只侧环绕音箱变成7.1声道。
如果觉得太多音箱太复杂,也可以将多个声道的音箱和功放整合在一起,也就是回音壁,不过效果会比家庭影院差很多。
鉴于之前的文章包括值乎,有很多人都不懂5.1家庭影院系统,所以弄了些图帮你们理解(没有标功放)。
传统5.1方案示意图
5.1.2方案示意图
5.1摆放位置
5.1.2摆放位置
2、多媒体蓝牙音箱、智能音箱,桌面音箱等等。多媒体音箱小巧,便捷,内置功放,外观时尚,哪里需要声音就往哪放,外出野餐什么的,也能随身带着;智能音箱,像我们所熟知的小度小爱,主打智能家居,语音控制系统要多方便有多方便,不过音质都相对一般。桌面音箱,一般就是在书房连接电脑使用,书架箱通常连接电视放在客厅。
3、能听歌能唱歌,能划分区域,实现智能家居等多种功能的背景音响系统。背景音响系统,其实就是吸顶音箱+功放的配置。在装修的时候提前布置好线,将吸顶音箱嵌入天花板上,布线连上功放,就能感受到无死角的音乐。也可以连接控制面板,实现划分区域、智能家居等功能,当然控制面板与传统的功放相比,音质要差很多。一个更智能,一个音质更好,各有所爱,任君取舍。
延伸:一般家里用什么音响比较好?
选择音响,确实是需要结合自己的爱好、需求以及场景。但即使都这么说了,可能还是有很多人没办法明确需求。因此,以我个人的角度来推荐,如果你家还处于装修或者未装修的阶段,能够布线的话,推荐使用背景音响配置,即吸顶音箱+功放/面板的组合。当然,如果有外带需求,也能备一个多媒体音箱在家,两者并不冲突。
为什么推荐吸顶/吊顶音箱+功放/面板?从三个角度来解释。
1、装修。
从装修的角度上来看,吸顶音箱可能是最不破坏空间和美感的音响了,藏在天花板上,隐于无形,用功放或者控制面板去控制客厅、餐厅、卧室等区域同时发声,又能发出不同的声音。提前布线和设计,可以和装修风格融为一体,用在家里摆着乱七八糟好多个音箱,会显得很突兀,既不美观,又占位置。要知道,本来房价就高,面积还小,还要匀出来些面积来放音箱,真的很亏,还不如让它去天花板上藏着。
2、音质。
再说说音质,现在的吸顶式音箱已经不再是那个只追求音量而没有音质,只能“听个响”的年代了,那时候还叫公共广播,而现在,它叫吸顶音响。当然,如果你要和几十上百万的HiFi音响比音质,那肯定是比不了,但是音质也比同价位的多媒体音箱要好的多得多。再一个,吸顶音响最大的特点,就是声音能够均匀的分布,就像中央空调一样,不像落地箱、桌面音箱那样,离远一点就没声儿了,离得近又太吵。
3、功能。
最后说说功能,虽然看电影没有家庭影院来的爽,在家唱K也没有卡包箱那种“音乐滤镜”让你觉得自己像个“歌手”,但基本上可以满足家庭对声音的所有需求。吸顶式音箱最重要的是声音的高保真且均匀,而且能做到前面所说的每个区域能独立控制,也可蓝牙连接,甚至还可以语音控制,更加智能以及个性化。
所以,背景音响系统,其实更符合大部分人居家的生活习惯。
商用场景:
说完家用,说商用。商用音响和家用音响最大的区别在于,家里装音响,要么客厅沙发,要么书房电脑桌前,听音的位置相对比较固定;而商铺装音响,听音(客人)的位置要么是流动性的,比如服装店;要么是覆盖性的,比如餐厅。所以商铺装音响要保证每个角落的音质、音量都要均匀。
而且商用场景相比于家用场景要复杂的多,因为商用场所太多了,需求不同,类型也不尽相同。大多商用场景,只有音乐需求的,比如服装店和餐饮店,一般选择吸顶音响或者壁挂式音响。
而有些场所对音响的要求很高,不仅是音质,还包括需要麦克风、调音、声压等要求,比如说酒吧、KTV、甚至演出礼堂,私人影院等等,这些场所要配置音响,最好是到线下的音响店,根据需求和场地,配置完整的一套音响方案,而且需要专业的调试。
比如酒吧,需要的是这样完整的音响方案:
线下音响店酒吧音响方案
由于场景太多需求点不同,短时间我也没办法一一概括,找个时间再具体的写一篇不同店铺用的音响推荐和和注意事项(有需求可以催更)。
二、如何根据面积大小配置音响?
音响的功率和面积其实是直接挂钩的,面积越大所需要的的功率也就越大,但至于是多少呢?其实并没有正确答案的。考虑到声压、结构、吸音材料、声音反射等等因素,面积和功率一定会存在偏差。另外,人耳听到的实际声音并不是全部来自于功率,包括音箱本身的q值、灵敏度、频宽等等都有关系。说了半天好像一堆废话,并没有给出实际的答案。可在家用多数的场景中,能融合进场景的音响基本上都不会有面积的问题(结合上述的场景描述),除了吸顶扬声器,一个是不够的,具体需要几个就要根据面积和功率来换算,一般来说大概1平米会需要1w~3w的功率。这个数字我猜的。
三、如何选购音箱音响?
无论音响是玄学还是科学,你要记住,最值得相信的是你自己的直觉。
所以选购音响,最好的技巧,也是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去体验店听,对比着听,没有什么比自己亲耳听来得更真实。
毕竟,
测评,你也不知道人家后期调音修音了没有,录音设备不一样,你听到的音质也不一样,KOL也是要恰饭的。
参数,你也不知道商家对数据作假了没有,吹,谁不会?这些看得太多了,比比皆是。
如果条件不允许,那么音响的相关参数就需要去了解。音响类型不同,参数、标准也会有所不同,不能同日而语,参数只能是辅助我们选购音响的一个手段而已,真实性和效用性都要打个问号,不一定真实,更不一定有用。
参数和测评虽然要“打折”,但音响相关知识还是要有所了解,不然也不要怪商家割你韭菜。
nnn:音响音箱参数,以及选购知识点
EV C8.2自己做的电声测试
惠威D1500 图自电商
四、音箱音响推荐
好了,终于到了最紧张最刺激的音箱音响推荐环节了。毕竟这篇是以带货为主,科普只是辅中辅(手动滑稽),我不会像很多人一样什么音响都推,我只会推荐我用过或者我亲自听过的,我认为相比之下更优秀的产品。
多媒体蓝牙音箱
1、bose水桶
这款水桶采用360度环绕立体声,而360度全方位发声其实在蓝牙音箱里会更吃香。不同于HiFi箱子讲究指向性和声场,蓝牙音箱更追求的是让人听着能舒服,360度的设计虽然指向性差,但音质在不同的角落相对来说会更加均匀,也更符合蓝牙音箱的定位,市面上也有好几款都是360度发声的设计。
双膜共振技术,声音表现整体上还是比较OK的,音质饱满,比较有层次,尤其是低音表现,很浑厚,当然了,也有人觉得低音太过了些,不过相比于其他几款蓝牙音箱,这款水桶的表现算是比较可以的了,声音也比较均衡。
2、丹拿 Music 5
丹拿这个牌子是发烧界公认的,其实力和名气无需质疑。Music 5 具备2个1英寸高音、2个3英寸中音及一个5英寸低音,一共5个音频单元,使得这款音箱在音色的表现上,都会比较从容。个人觉得,Music 5的低音确实很澎湃,但是,如果是播放音乐的高音,相对来说就显得不够靓丽了,没有那种特别靓丽的感觉,但是作为居家多媒体音箱,Party聚会、打游戏、看电影啥的,都能轻松应对。
这类型的产品特别多,比如说还有大家很熟悉的JBL战鼓,哈曼卡顿琉璃,华为的soundX等等,因为受众面广,限制条件也少,所以也是众多音响品牌在打架的主战场。但是我前面有说,这类产品基本遵循“一分钱一分音质”,马歇尔某款产品除外。
同样,如果你们想看更详细的无线蓝牙音箱的内容,也可以催我更,不过这类型的音响用过的并不是很多,但可以给到真实的建议。
吸顶音响
吸顶音响我算是接触比较多的,17年的时候也把我用过的一些箱子拿去做过相关的电声测试。
部分吸顶实拍
EV C8.2
BOSE FS3
威力声 GX6
C牌 D5
BOSE 40F
JBL 16CT
还有几款产品图没拍全,比如天朗CVS4,RCF的MQ50C等等。
电声测试图
吸顶音响有两种,一种是吸顶喇叭,另一种是吸顶音箱。在购买时,最好买吸顶音箱,不要买吸顶喇叭。吸顶喇叭很便宜,几十块就能买到,当然了,音质也很差,属于公共广播系统,一般要求就是能说话,有声音,连“听个响”的门槛都够不到,没有任何音质可言。
这么去理解,买吸顶,最好是买有后盖的音箱,而不要买没有后盖的喇叭(裸磁)。
一方面是音质,而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喇叭所发声的气流,会打在天花板上下不来,声音的气流大多聚集在顶部;而音箱则不会有这种问题,声音气流是打在音箱的后盖上,然后往下反射传递到人的耳朵里(如下图)。
声音气流走向对比
关于吸顶音响具体的选购和测评可以看:
nnn:2021吸顶音响选购指南,音响品牌推荐,良心的1、威力声GX6
GX6我之前有推荐过,作为吸顶音响,我认为它是很优秀的。最大的亮点在于,GX6用的是低碳钢的腔体,市面上大多数的吸顶音箱腔体几乎都是注塑(塑料),而且箱体要比注塑厚很多坚硬很多,音箱在工作的时候会有较大的气流,这股气流会打到腔体上,这时如果腔体太薄,质量不好,就很容易发出轰隆隆的噪音。
很多人听吸顶音响的时候会觉得低音好像很足,殊不知那其实只是气流打到腔体发出的轰隆隆的噪音,和音响的低音其实没有半毛钱关系。
图自电商
除了腔体,VILLIS GX6的几个技术指标也算相当不错,额定功率有60W,灵敏度92dB,信噪比94dB,在吸顶音响这个品类算得上出类拔萃,要知道BOSE,同等价位的音箱,它的灵敏度也只有84dB,功率也只有16W。
很多普通的吸顶音箱,它的声音是糊在一起的,细节没有,层次也没有,低音是轰隆隆的,而高音是沉闷无力的。而这款GX6声音听起来会比较清亮,很通透,声音的层次、细节都很清晰,中音的音色也很有沉浸感,整体的音质表达,还是比较突出的。
2、EV C8.2
EV,这个牌子在圈子里,真是鼻祖级别,就是专业的代名词,真的很棒。
EV C8.2全频吸顶式扬声器
频率范围 : (-10dB) 50 Hz– 18kHz
功率负载(8Ω):100W
灵敏度:91 dB
覆盖范围:75 °圆锥
低音单元尺寸:8〞
输入模式:8Ω,70V,100V
变压输出功率:7.5,15,30,60W
外形尺寸:303×320mm
这是EV C8.2的参数指标,各个参数可以说还是挺优秀的,91dB的灵敏度也相当不错,从听感来说,音质确实算是比较好,铁皮的箱体,低音下潜,声音很从容也比较温暖,但相对来说,个人觉得人声还不够通透明亮,声音的层次也不够清晰,但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毕竟作为龙头老大,还是要给到我的瑞思拜。
但是前面也说,吸顶音响属于线下背景音响工程,所以在国内几乎很难买到EV的音响,只能通过线下,或者用资源去找,有的话一般也是二手,甚至不排除假货。单颗音响接近2000的价格属实也是有些高,而且模具实在太深几乎很难融进空间装进吊顶里,尤其是家里。
其实,吸顶音响其实是有几款产品音质还是很不错的,印象不要一直停留在公共广播时代。而BOSE、JBL的吸顶,至少我用过的DF系列和CT系列,音质效果并不好,当然应该会有些高端的型号产品,我没用过因此也不做评价。还有惠威,在吸顶这块并无突破,产品只停留在定压的广播系统,可能是觉得这部分的体量小限制多,不值得研发吧。
有源箱子
1、漫步者A100
这款音箱是漫步者迈入HIFI门槛级别的音箱,除了这款音箱,漫步者所有系列价格从上往下,都无法与之相媲美。漫步者A100使用的是号角式铝带高音,5英寸铝盆中低音,高解析数字音频,三频均衡,高频泛音足,中频也相对饱满。
A100有相当不错的下潜和质感的低音,低频很猛很干净利索,如果不喜欢这种低音的朋友,很可能会误以为是那种轰隆隆只有量没有质的低音。同样的,作为低音特别突出的一款书架箱,并不太适合高频见长的乐曲,但,有舍才有得,人生如此,音响更是如此。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377664090668773376">2、惠威D1500
在惠威这么多的箱子里,4000左右的价位我觉得D1500是性能以及性价比最好的一款。8英寸的低音单元,让它的低音有更好的爆发力,震撼澎湃,而且失真度低;支持高达24bit/192kHz的输入输出信号,箱体为低谐振结构,声学号角的设计让其有更好的指向性。
虽然高保真,失真率低,中频还原真实,但是高音部分我觉得还是偏尖锐了一些,但好在箱子有控制旋钮可以进行调节,可以保证音质,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去调节,整体来说在这档价位算是惠威非常优秀的产品了,除了造型模具实在是丑,其他的挑不出什么毛病。
一口气写的太多,一整天的时间都过去了,先推荐到这吧,其实还有几款我认为是非常不错的箱子,比如真力、KEF、丹拿的一些有源箱子,还有一些无源的箱子,回音壁、家庭影院等等,后面找个时间再补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