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为啥有些人喜欢用华为而不用小米?

y3i2n2 回答数5 浏览数1278
为啥有些人喜欢用华为而不用小米?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广东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lyyszd | 来自北京

因为问这个问题的人,还是用学生思维来理解这个世界。
(评论里有人说我在贴标签,那我在这说明一下,这里的学生党和学生思维,指的不是这一群体,而是消费能力相对有限,同时接触的人相对较少,不太能理解多元消费需求的人。而对于很多有钱人来说,就算是学生,他也可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接触的人也多,所以并不会局限于“性价比”的标签。)
前几天我在回答另一个关于小米的问题的时候,我提了一下高刷,我说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目前高刷的价值不大,体验感不强。就这一句话,让很多米粉炸了锅,跟我说“你真是为了黑小米什么都说得出来”、“玩XX游戏,有高刷跟没高刷就是高铁和马车的区别”、“你快速下拉页面看看,60Hz跟120Hz的体验是天壤之别”、“你看4K/8K视频的时候,就知道120hz的屏幕有多好了”……
我为什么说高刷的体验感不强?三年前我就买了120刷新率的iPadPro,高刷屏幕我都用了三年多了,高刷对我有没有用我自己不清楚吗?我自己手边也有两部手机,一部小米,一部华为。华为上的屏幕是高刷,小米的屏幕是普通屏幕。除了在有时候需要快速查找某个文件或者某个聊天记录需要快速下拉菜单的时候,华为的确感觉稍好一些之外,其他时候我没感觉到二者有什么区别。
至于米粉们所说的“玩高帧率游戏时,二者有天壤之别”的体验,这或许是事实,可我从来就不玩手机游戏,看书、回复微信、浏览新闻、看一看视频,这些就是我使用手机的日常。强行追求高刷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在目前的中国,到底是玩高帧率游戏的人占多数,还是不玩高帧率游戏的人占多数?
就以腾讯的《王者荣耀》来作为例子。腾讯自己发布过《王者荣耀》的年龄分布数据,但由于这几天知乎不能贴图片,我就直接把数据写一下。在《王者荣耀》的用户中,13~17岁占18%左右,18~23占38%,24~28占17%,29~35占12%。也就是说,13~35岁的用户占据了《王者荣耀》用户群的85%以上。
但是,中国13~35岁的人口能有多少呢?大概3亿人。而中国36~60岁的人口有多少呢?至少5亿人。
这两个群体,到底哪一个更有购买力呢?
小米之所以在网上的声量大但是旗舰销量惨淡,也正是源于这个原因。年轻人爱上网,所以网上到处都是小米的声音。但是庞大的线下市场和35岁以上的人群,才是旗舰机型销量的真正决定因素。

我自己当年也是从学生过来的,我也有过只认性价比的阶段。但是,等我自己年龄再大些之后,就知道性价比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无奈的东西。好比说我在学生时代买笔记本的时候,一直纠结到底是买轻薄本、全能本还是性能本。我经常出门,所以我需要买轻薄本;但有时我又需要临时做一些剪辑等任务,所以我需要全能本;可我有时又得做大型剪辑,那就需要性能本——可即便买了性能本,性能本的散热又压不住,最后会变得十分烫手。在当时的市场上,几乎没有一款笔记本能同时满足这三者的需求,于是每次买笔记本我都会非常纠结,必得稍微牺牲某个方面的一部分需求。
最后,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其实方式相当简单粗暴。我买了三台电脑,一个轻薄本,一个全能本,一个台式机。轻薄本只要轻薄和键盘手感,全能本找个性价比合适的就行,台式机可以来个高配。
你要是跟我吐槽“那轻薄本有啥用,性能那么弱鸡又那么贵,啥都干不了”,我只会说“孩子,多挣点钱吧”。
再回到华为的选择问题上,作为小米用户主力的学生群体以及刚步入社会的群体,主要的特点就是价格敏感。对于小米的用户来说,只要配置高价格低,一切都能忍。但他们却不知道不是每个人都看重配置。
比如说华为P40和小米10,两者的价位差不多。整体上看小米10的配置高于P40。但为什么很多人买P40?因为P40屏幕6.1、厚8.5mm、重量175g,小米10屏幕6.67、厚8.96mm、重量208g。
换句话说,P40轻薄小巧,拿着舒服——特别是对很多手比较小的用户以及女性用户来说,这个感知尤为明显。
米粉说,“可是P40屏幕差、处理器性能不行、内存速度慢、主摄像素低……”
然而,对于买P40的人来说,P40的配置就足够用了啊。为什么非得要上那么贵的?
米粉说,“既然P40是这个配置,那就应该卖3000,不应该卖4000”。
那小米为什么不造一个轻薄旗舰来卖呢?
米粉说,“小米造过啊,小米9就是”。
那你怎么不说小米9的电池是3300,P40是3800呢?当时小米9出来的时候,不就是被很多人嫌弃吗?
另外再补充一句,对电池容量的偏执,让我觉得很多年轻用户已经中邪。比如昨天我看iQOO5的发布会,当产品经理宣布iQOO5的电池容量是4000的时候,大量的人都在弹幕上打出了“再见”,甚至还有人说“4000的电池能用”?
说这种话的,基本上也是学生。
先不说2000~3000多电池的iPhone,销量也一直很好,就说在安卓机里,也有大量的手机电池在4000以下。为什么很多用户并不太在意手机电池容量的大小?因为对于已经工作的人来说,到了办公室就可以充电,开车的时候可以车充,电池容量大小对使用几乎没什么影响。如果是那些在户外工作的人,能玩手机的时间很少,电池容量小也不影响使用。另外,这也跟用户的使用习惯有关——比如我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写东西,对我来说,每天只要把微信在电脑登录,然后把华为手机用多屏协同投射在电脑上就可以了。如果不是外出,我白天碰手机的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
唯有学生等少数群体,既没办法方便的充电,又嫌带着充电宝麻烦,自然觉得电池电量越大越好。(当然,电池越大重量也越大,但如果电池上来了,学生党会认为这是超值的)


正如我之前说我当年买笔记本的纠结一样,学生党们最钟爱的产品就是水桶机。
但是在现实中,大多数人购机需要选择的是长板而非短板。不理解这一点,就不能理解华为和OV为什么卖得那么好。
比如女性用户对手机的需求是什么?轻薄、颜值、美颜,所以华为有nova系列。
至于处理器?不是990又有什么关系?
华为Nova7 Pro重量170g左右,拿起来相当轻便。优化的人像模式和单独的人像镜头,拍起照片来绝对比小米10要好看。(别谈什么像素、噪点控制之类的,用户要的就是个好看)
当然,如果你对拍照有专业一些的需求,那就上P40,5000万主摄的成像质量再加上轻薄小巧的机身,算是很好的选择了。
但如果你既想要拍照,还想要时尚感和性价比,那就荣耀30 Pro。虽然主摄质量略低于P40,但成像素质也不算差,而且在重量和设计方面控制的也非常不错。
更重要的是,这几款手机的价位段其实差不多,nova7 Pro首发价3699,荣耀30Pro首发价3999,P40首发价4188,不到500的差价区间。
但是小米在这个价位有什么呢?只有一款小米10。(当然,有人还会补上说有K30 Pro——虽然始发价是2999,不过重量都已经逼近220g了)
那么,现在假设某位用户需要一台轻薄美颜拍照手机,小米有吗?
Sorry,没有。
旗舰处理器、高成像质量带潜望变焦的轻薄时尚手机,小米有吗?
Sorry,没有。
摄像质量高的轻薄小屏手机,小米有吗?
Sorry,没有。
小米有的只是208g的小米10。
作为水桶机的小米10,看似能满足大多数用户的大多数需求,然而如果用户一旦对某个具体场景有“长板需求”,小米10就只能眼睁睁看着用户向别的地方流失。
有人说华为这几年刀法越来越准。所谓的“刀法”,实际上就是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打造不同的配置。该留的留,该砍的砍,每个价位段的用户都能买到自己最需要的东西,这就是好刀法。
这个并不算难的产品设计思路,学生党们不多接触接触社会,恐怕是很难理解的。

当然了,从渠道的角度来说,华为也好,OV也好,这几年渠道铺的越来越广。渠道铺的广品牌的认知度就高,但同时也意味着产品成本的上升。
前几天我的博士同学去西双版纳见男朋友的家长去了。她说她在边境的小镇上,都能看到OPPO和VIVO的“专卖店”,华为的专卖店数量虽然少一点,但装修看起来比OV要上档次一些。
当这些人的身边都是HOV的时候,他们对品牌的认知度会差吗?只不过这样做的代价,就是手机价格高。
但如果认为这不合理,那也还是学生党的思维。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手机这类东西,最好还是能看到、摸到才好做决定。对参数比较了解的人,或许可以做到只看配置单和手机渲染图就决定买哪一款手机,但是对大多数不懂参数的人来说,他们怎么能体验出骁龙865和765之间的区别?他们怎么知道区如何区分屏幕素质?这不都得靠看嘛。
像我上线提到的这位博士同学,她就是在回家过暑假的时候,想换手机了。然后就去家乡的商场里把各个品牌的手机都体验了一遍,最终选择了VIVO X50 Pro。她确实不懂手机参数,但除了参数以外,这款手机的重量(172g)、手感、设计等等一切都是她喜欢的。就算她的确为此多花了两三百块钱,那又如何呢?万一她真买了更有性价比的小米10,买回来觉得这个手机压手,难道要继续用两三年吗?
何况,随着这几年小米之家开的越来越多,就算是米粉也知道先去线下体验一下,然后再决定买哪款。
更不用说HOV的售后渠道铺的也广,消费者有了问题可以很方便地维修。这些成本,也都是体现在手机价格里的。
要是有些人真想理解为什么有的人买华为不买小米,那就把小米和三星同配置的机型都买回来,挨个体验一遍,到时候你就理解了。
轻薄、顶级屏幕、长续航、名列前茅的摄像头素质……除了价格贵,三星有哪一点不如小米了?
没钱,才是你没办法理解世界最大的障碍。

PS:
为了便于米粉理解,我讲个自己身上发生的事。
昨天跟女朋友出去吃饭,正好商场里有个华为手机商场和一个小米之家。她跟着我进去看了看里面有什么新品,顺便也体验了一下两个品牌的几款新机。作为一个纯粹的数码小白,她上手了几款手机,体验如下:
小米:
红米K30 Pro:这个手机怎么这么重?
小米10:看着还行,但感觉做工怎么有点糙?
小米10U:太重了,拿着累手。那个镜头旁边的大白圈是什么东西,看着太丑。
红米K30:感觉有点大,还有点厚。
小米10X:样子有点丑。
小米10Pro:除了重点,这个手感还不错,做工也还可以。
华为:
Nova7:挺轻,但做工一般。
Nova7 Pro:手感不错,很轻薄,拍照清楚,7号色也挺好看。
Mate30:摸着感觉很不错诶。
Mate30 5G:大小还可以,拍照也挺清楚,就是屏幕绿边不太习惯。
P40 Pro:挺轻薄的,就是价格贵了点。
P40 Pro+:陶瓷手感挺好,但是偏重。
P40:哎,这个这个挺好,大小刚合适,还这么轻薄,做工和手感都很好,比我的iPhone11好不少啊,。(试了试拍照)拍照片还挺清楚的,(打开视频和小游戏),这速度也挺快的嘛。这个手机挺好用的。

这时候,华为店员在旁边说:这个手机是今年的新款,现在店里有活动,不到4000块钱。
女朋友:那个小米10 Pro多少钱?
我:官网价4999。
女朋友:那小米为啥那么贵?卖得出去吗?
我:小米10 Pro的配置高些,屏幕好。
女朋友:这个P40的屏幕不就挺清楚的吗?
我:P40没有高刷新率。
女朋友:高刷是啥?我这iPhone11是不是高刷?
我:不是。
女朋友:iPhone11的屏幕我看着也还行啊。
我:买小米10 Pro的人会觉得P40没性价比。
女朋友:可这个P40就挺好的吧,拍照清楚,大小重量刚合适。这个比小米10Pro还便宜1000多块钱,我觉得性价比挺合适的啊。
这就是一个数码小白决定买P40的全部决策过程。总结一下:跟P40相比,红米K30 Pro价格低,但做工差(女人的感觉)、机身厚、分量重;小米10价格相当,但手机尺寸大、后壳摸着不舒服;小米10 Pro手感说得过去,但还是偏重,而且价格高出近1000多。反过来说,在够用的前提下,P40跟价格更低的K30 Pro比,轻薄;跟同价位的小米10比,尺寸小、手感好;跟价位更高的小米10Pro比,更有性价比。
至于你非要说小米10Pro对标的是P40 Pro,小米10 Pro比P40 Pro更有性价比——这个我当然知道,可普通消费者为什么非要这么比呢?因为小米10Pro跟P40 Pro对标,消费者就必须在这两款手机中二选一?还是说为了买个手机,要把所有品牌的产品线都研究一遍吗?

PS2:
在评论区里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米粉,他说如果现在的消费者真的对轻薄有比较多的需求的话,那iPhone卖的最好的应该是iPhone SE2才对。
这个思维,让我觉得也挺有意思的,因为这又是一个从自己的需求出发来判断市场的人。
其实iPhone现在卖得最好的是iPhone11。从重量上说,iPhone11是194g,大致相当于今年安卓旗舰的平均水平,也可以算是轻薄。iPhoneSE2的重量是148g,比iPhone11轻了将近一两。尽管从绝对销量上说,iPhoneSE2比iPhone11差了很多,可小米有什么资格来嘲笑iPhoneSE2啊?
从市场定位的角度来说,iPhone SE2真的算是市场营销的典范代表,最强的A13处理器+前几代供应链的零配件,既清了库存又带动了一波市场。目前,拼多多、淘宝等平台上iPhone SE2的价格已经到2500以下了。用安卓机打比方的话,这相当于是一款搭载865的小屏旗舰,而2500的价格几乎可以说是苹果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低价——要知道,就算是以前苹果发布新手机,上代手机清仓甩卖,都卖不出这个价格来。
对比一下销量,iPhone SE2在国内开售十天的销量就突破了30多万。在全球范围内,iPhoneSE2在全生命周期的销量预计会突破3000万部。而小米呢?一年卖出的2000元以上的手机也不过是1300~1500万部左右,号称一代神机的小米6最终也不过卖了600万,小米8全系列(含青春版、SE版等机型)销量600万,“性价比屠夫”K20 Pro到停产一共卖出了500万部。除了Redmi(以及此前的红米)的千元机产品线之外,小米在此前没有搞出过任何一款销量过千万的旗舰或者准旗舰,2000元以上的产品更是所有产品的销量还不及iPhone任何一款单品,米粉们是哪来的勇气说苹果不懂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呢?
市场这种东西别靠猜,用数据说话比什么都实在。
根据小米自己的财报,2019年小米手机出货1.25亿部,销售额1221亿元,即每部手机均价990元左右。四舍五入,可以按照千元计算。
那么,用最简单的数学知识,也可以得出结论。如果小米的手机均价是1000元的话,那么小米每卖出一部2000元的手机,就必须要卖出4部750元左右的手机或5部800元的手机或9部900元的手机,才能实现这个平均数。而如果小米每卖出一部3000元的手机,就必须要卖出8部750元左右的手机或者10部800元的手机或者18部900元的手机。
但是很显然,六七百元的小米手机配置实在是太低,大多数人买的还应该是700到1000元之间的手机。
这个数字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在千元均价的前提下,小米高端机的销量最多也就是占其总销量的1/5~1/10左右。小米发布的旗舰机越多,旗舰机的价位越高,就越证明大家其实对小米的旗舰就是嘴上支持一下而已……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ittcricket | 来自北京
小米巅峰期时,我正要换个手机,周围不少人说小米可以,我就打算买一个。
那时候小米只能网上抢购,所谓的饥饿营销策略吧,现在又不知用什么策略了,不管啥策略我都不感兴趣,我只需要换部手机,别人推荐了小米,我也打算选小米了。
但真是不巧,每天抢购的时间段都是我工作的时候,两周下来根本没空去抢购。这个时候华为出了新手机,晚上下班回家打开电脑一看,样式挺对眼,功能也完全能满足我,ok,就它了,下单。
去年我又换了手机,还是华为。不是喜欢华为,只是用习惯了。至于小米,我至今也不知道它好不好用,它继续搞它的什么策略吧,我对此依然没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姆 | 来自北京
因为他们就是喜欢用华为而已
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目标人群
还有人喜欢8848呢
别人喜欢什么,关你おなら事
自己喜欢什么就用什么,没事别去管别人
这种问题越来越多,和水稻产量节节拔高脱不了关系,都是吃饱了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ailizhang | 未知
知乎最魔幻的一点是:
人均985年薪百万,一谈到手机,只讲性价比,俨然不买高配置就是傻子,多花一块钱就是笨蛋
年薪百万什么概念呢?按一年2200工时计算,时薪是450

考虑到他们都说自己不是恰饭,那么要按加班算双倍工资,时薪是900

就这帮大V长篇大论又贴图又评测,骂我们不懂配置一群傻子的时间,“浪费”的收入已经足够把所有手机都买了
小孩才选择,大人全都要



大家看一看电视,大品牌的广告是不是经常来一段特别温馨/高科技的短剧,最后才冒出品牌名?有几个大品牌全文都在摆配置单的?
性价比玩家普遍有两个特点:

  • 相对缺钱:我特别擅长DIY电脑的时间是我读书时,那时候没钱还想玩只能去研究——现在我们自嘲的话是“穷B都比较懂车”,电脑我们都直接买品牌的,省时间
  • 没有立场:哪天出来个品牌叫小馒头,同等配置比小米便宜1000,米粉至少叛变一半——评论区里那位说华为粉丝会因为1000叛变的,你知道有个牌子叫小米吗?你们一直说同配置华为比小米贵一两千,华为粉丝变少了吗?
这两个特点是小米起家的关键,但也堵死了他们往高端走的所有路口
这是无解的——大众辉腾都黄了,想走高端路线只能收购奥迪;丰田皇冠也黄了,专心整雷克萨斯

——剥离红米品牌是个很好的决策,但是来不及了,小米品牌已经被“性价比”标签绑架了。小米想走高端路线(谁不想?),Mix系列本来是个很好的契机,但是可惜2代思路跑偏了,这个系列也已经没救了(那个有没有期待MIX4的问题到现在还不到150个回答)。就看Alpha系列努努力能不能站住高端这条线了


更新一小段
评论里有人说有钱为什么不买个配置高的手机呢?华为连高刷屏幕都没有,性价比太低,看了眼镜会瞎啥的
——我觉得这话特别有道理,现在市面上的iPhone连个高刷屏幕都没有,人家果粉有钱为啥不买个配置高的手机呢?人家果粉一边用着高刷屏幕的iPad Pro,一边用着没有高刷屏幕的iPhone,咋就没事呢?



我家里Switch,3DS,Wii,游戏本,iPad啥的都有,游戏游戏卡买了不少——但是日常吃灰,没时间玩——前几天给老婆减肥,健身环1000也就买了
日常上班宁可带着五六年前买的知乎上一说就是垃圾的MacBook Air,也不愿意带着游戏本——轻,续航长
解码器,Sony/bose耳机我都有,但是日常吃灰,上班带的最多的还是qcy和华为am116,一个79一个49买——小,好带
——范围放到整个社会,花钱的主力其实是我们这些有点闲钱但是没空的中年人,和有点闲钱但是不懂配置的老年人

——厂家是喜欢我们这些可以买正版回来吃灰的傻子,还是成天研究配置涨一百就骂街的粉丝?



去翻翻我几年前的帖子,疏油层内存门的时候我还是铁杆米粉,成天骂华为。即使现在淘汰了一大堆设备,也还留了17个小米智能家居。手头还有个小米6没事就拿出来跑跑Python——当你们大部分米粉还在讨论游戏性能的时候,我已经拿小米来尝试充当生产力了
不考虑功耗,按照电脑CPU的测试方法,现在手机SOC的CPU相当于电脑CPU的哪个型号?GPU呢?

——但是现在,几年过去了,不好意思,手机我现在挺华为。
当年我喜欢小米是因为手机小续航长,我甚至干过加价100买红米替代iPhone的事。但现在华为P系列好看续航又长,小米对我还有什么吸引力呢?



这年头手机撑死也就1万,对于我们中年人,有时间琢磨这个,还不如多想想孩子的学习,房子涨没涨价,车子换哪个
都不说川普搞事,我就问你
——华为是不是更出名,那不就完事了吗?



PS
如何看待又一波"爱国华为热"?

新国货这是好事,都可以宣传,只是
雷军带货,毕竟不如川普优选



最后,希望小米的某些高层,不要太得意,唇亡齿寒这种古话不是没有道理的。Made in India也不够用


更新
今天上班忘了带笔记本,只好把手机插到显示器上用jupyter写代码。还真挺好使的(除了不支持带鱼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jtzljr | 来自北京
突然发现这问题改成这样了,在这儿提示一下,原问题是华为和小米二选一,为什么很多人都买了华为,大概是这么个问题,而并非现在这个问题,真的是够了,提问者其心可诛,一天天绞尽脑汁引战,上学或者学做人父母养你就是为了让你长大了天天做这种事?有意思?
难道你买东西不是看哪个好用买哪个?这里用词就有问题,不是很多人,是大多数人甚至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选择华为,那只能说明一点——大多数人都觉得华为好用啊!你会为一个不好用的东西掏钱吗?你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