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博士生学历真的很重要吗?

.第5季 回答数5 浏览数890
这个社会硕士,本科学历不就够用了。如何还有那么多人想读博士?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JokssMUc | 来自北京
目前在一所985高校任职,博士生导师,副教授。回首人生前30年,读博阶段是对我改变最大的时期,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我结合个人经历,谈一点看法。质疑的朋友请直接看最后一段。
小学到本科:我从小到大学习都一般,不算聪明,不是特别努力,没有大的抱负。小升初、中考、高考基本都是踩着线进入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基本每次大考,差几分就无缘了。从小学到本科,成绩在班里基本就是中上水平,这种成绩自然拿不到保研名额,考研也是踩着线通过。
可以看出我是一个资质平平、没有抱负、不太努力的普通青年。和大部分人一样,我的父母从小要求我好好学习,考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考研。和大部分父母一样,他们十分看重考第几名、是否偏科、报什么辅导班这些。考试成为了我的梦魇,至今我都经常做梦梦到自己在考试。然而,父母几乎没有跟我谈过为什么要努力学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要做出哪些成绩这类话题。
研一研二:由于我考研成绩很一般,自然得不到导师的重视,他很忙很少能见到,我被分配的课题也比较边角料,所以总被师姐安排一些杂事和重复性的实验工作。研一基本是在迷茫和打杂中度过的。到了研二,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课题也属于一个大课题(国自重点)中的一部分,虽然是边角料,但我认为作为研究生我有义务去好好完成它。所以用了大量时间阅读文献,努力思考,最后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想法。没想到得到了导师的高度赞赏。研二下学期导师经常与我讨论课题,感觉他看我的眼神里都带着光。大家都知道发SCI是很重要的,遗憾的是,我在研一研二没有发出来文章。
不被重视,研究方向冷门,这两点对本来就资质平平的我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了。
没想读博:研二快结束的时候,导师让我考虑一下是否读博。本来是不打算读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 研一研二没有发文章。2. 觉得自己太普通,不配读博。3. 觉得自己不一定能读下来。4. 当时我做的方向比较边角料,读博需要换课题。 5. 家里不建议读博,父亲总说读书的目的是就业,让我可以直接工作了。总之,没有读博的动力,所以我婉拒了导师。
转折:之前我偶然参加了一次学术会议,将我的工作做了一次口头报告,得到了一个外国学者的高度赞赏,他邀请我去他们学校进行一次短期的参观访学。我去参观后大为震撼,我所在的团队在国内也算一流团队,然而,无论是研究进展还是实验条件上都相差甚远。在国内总是觉得一切都好,祖国经济强大,科研实力强。然而,亲眼所见这种差距让我很难过,那个时候我第一次深深地想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做一点小小的贡献。回国后第一时间找到导师说我要读博,当时距离硕博连读申请的截止日期只剩最后2天。
读博阶段的蜕变:和我同届的一些同学当初选择直博,其他大部分在研一下学期选择硕博连读,我是研二下读博,属于最晚的那一批,而且还换了课题,所以压力很大。后来的3年里,我基本天天泡在实验室,很努力很投入,不展开讲了。除了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更重要的是,读博之后有了很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逐渐让我产生了蜕变。读博之后,我会为思考一个问题不吃饭不睡觉,我会经历上百次失败的实验后依然继续坚持下一次,我会抛弃喜欢的游戏,我不再浑浑噩噩的迷茫,在做选择之前我会缜密的思考……总之一点一滴的改变,以致最后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后来连续做出了一些成果,发表了一些文章,获得了一些奖学金。成为了团队的榜样,导师特别喜欢的学生,硕博连读5年(2+3)后顺利毕业。我也是团队里极少数没有延期毕业的。
工作后的状态:逐渐喜欢上了科研,所以毕业后选择了高校,没有留在本团队,想出来闯一闯,温室不是培养人的好地方。去了一个新地方,当然起步也很困难,不过我不再迷茫和担心,我只是一往无前的向前闯。毕业两年后破格评为副教授,再两年破格评为博导。
结论:博士学位不仅是一纸文凭,更是一段难得的经历。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这一阶段可以重新塑造个人的品质和性格,让普通人变得出众,甚至耀眼。2.这一阶段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潜力(大部分人的潜力都没有被开发出来),可以提升人的意志、探索发现能力、抗压能力、逻辑分析能力、脑力、归纳总结能力等等在工作和生活中十分重要的能力。3.这一阶段可以开拓眼界,提升格局。如果父母帮你打基础,导师则为你打开天花板。一般优秀的大教授的眼界、格局、思维方式、价值观等等都会深深的影响你。4.博士文凭可以为你打开事业的天花板,打开人脉的壁垒,当然博士仅仅是起点。其实最后这点可能是大家更关心的,以后再单独开贴谈谈。
全文完。第一次在知乎实名发帖,请看过的朋友点赞鼓励。如果有其它问题欢迎留言。
补充:没想到受到这么多关注,非常开心能对大家有所激励。虽然用词比较谨慎但还是招到一些批评和质疑,集中在:因为太年轻,未公开量化指标(几篇文章,几个项目),所以是在编故事。我想做以下几点回应。1. 本回答是真实的,非盈利目的,没有编故事的动机。2. 初衷是传递读博后的改变,包括使命感、努力、激发潜力等这些正能量。量化指标这些虚的东西和这个回答没什么关系。3. 科研进展上的量化不是什么好风气,成果的优秀不应该只看文章、项目,我也不想传递这些东西。4. 我只是回答这个问题,并不是在参加答辩,批评的人非要看材料,但是您也没有达到评审专家的级别。目前很多评审过程,一般只有评委能看材料,通过后的公示也是内部公示。5. 我觉得我的材料很一般。6. 确实除了身心投入的努力之外,没提其他方面,但是我觉得主动努力是最重要的,尤其是读博阶段。工作后除了努力外,更需要全面发展,还有运气。这些东西也跑题了,不应该在这个问题下回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enbencn2003 | 来自广东
最近刚过了系里的预答辩,再过半年就可以拿到博士学位啦,心里舒畅得不得了。看到高赞的几个长篇故事,不禁对各位博士的经历感同身受,只有博士才能懂博士的苦与乐呀!借这个问题,我也试着写一写自己的故事。
与 @李松松 一样,我本科也就读于科大,相信选这个学校的许多人,初衷都是读博,毕竟对于高中生而言,知识是无价的,博士最伟大~我自己的几乎所有好朋友,全都选择了读博。但是,真的每个人都适合吗?这是科大没有告诉我们的。盲目地跟从校文化走上科研走上读博的道路,这种态度我是绝对不认同的。然而,就是这么被裹挟着,再加上本科毕业的我除了绩点啥技能也不会,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我最终也申请了博士。由于本科被物理虐得死去活来,又不想继续做实验,我打算去材料系做计算。于是,我选择了码农大校CMU的材料系。而我当时同在物理系的女朋友,机智地选择了转专业去读EE。
在我大四下学期的时候, 开始在网上搜索如何才能拿到教职,我发现一个血淋淋的现实,现在拿教职的难度,远远大于2000年了,做一期博后已然不够,两期拿到教职是非常完美的,而且还有可能是个讲师??这其中的风险太大了, 而且我爸就是讲师,我很清楚这种职位的工资水平对于大学老师来说是有多么的不公平。我这个人的生活态度,永远是遵从贪心算法,这种风险过大且回报低的事情,咱不做。我做事还有个风格,凡事都往最坏的方向考虑,让自己有两手准备。那么,博士毕业之后拿不到教职,我该怎么办?各个论坛和知乎的答案都指向同一个方向——转码。
是不是都觉得我该直接申请CS Master呀?其实我当时也申请了很多CS项目,全是特别好的学校,但基本被拒了。因为我自己是个学校控,差一点的零基础转码项目,我真的狠不下心去读。再者,我心中依然对计算物理存着好感,觉得也许能熬过去呢?说不定还有一丝丝希望拿教职呢?最后一个原因,就是我现在的老板N,在和我面试的时候说,允许我在校辅修一个机器学习的Master。这可是实打实的CS顶校的CS学位诶!种种原因加起来,让我选择了读博,而且我也确实能有两手准备,如果博士文章成了,那就去教职,如果没有成,就找个大厂转码。
这就是三年前故事的开始。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博士这两个字,比想象中痛苦。
刚进校我就感受到了压力。老板N告诉我,她将与机械系的另一位老板A一起coadvise,  当时我觉得自己好牛逼,居然同时有分属不同学科的两位老板。N是做密度泛函计算(DFT)的,而A是做分子动力学(MD)。与佛系的N相比,A有时会严厉地批评我,而且开始算一个新材料时,A希望我除了静态性质以外,把动力学的东西也分析一下。对于菜鸡如我的人来讲,同时搞两个方向,也就意味着什么也搞不好,更别说我还要修ML的课了。老板的语气非常影响博士的日常,A让我沮丧的时日变得特别多,而且A组里每周有两个大组会,需要每个人分享报告文献!A组里的成员除了我一个人搞DFT外,基本都搞MD或者做传热实验,我一点都不关心,组会老是打哈哈,还要被点名起来提问,这也使我的沮丧加重了。N组里就佛系很多,除开1v1组会外就没别的事了。
前面也说过,来这个学校的另一手准备就是辅修ML学位,大概需要上9门课。我自然是希望前期拼命上一点课的,毕竟谁知道这个辅修政策会不会就取消了呢,早点拿到学位是不会吃亏的。N是佛系老板,不关心我选什么课,做好科研就好。但是A老板每学期都希望我一五一十地告诉他我选了什么课,为啥要选这课。
第二学期的时候,我告诉他我想学ML的一门入门课,他告诉我不行,和他想要我上的一门传热课时间冲突了,让我以后再选ML,再说ML对于科研没有帮助,他希望我上对科研有用的课。N知晓了,用邮件反驳A道,许多做计算的博士最后并没有去做教职而是当了数据科学家,修ML有助于我的后期发展。A说他知道ML对于博士的职业发展有用,但是前期应该更加注重科研,不然怎么毕业呢?我心一横,还是告诉A,我想修ML,传热的课我可以自学。A见我如此坚决,还是妥协了,说行吧,传热的课你明年再选。A是个好老板,但是教学和科研理念与N不合,而且为人过于严谨,希望我透彻了解我使用的理论,一旦我推不了公式就会批评我几句,但是做计算免不了尝试多种方法,难道我每用一种都要去推一遍公式吗?DFT不像MD的公式那么容易理解,我觉得抓住一些本质的物理意义就行。种种矛盾表明,老板A非常不适合我,我内心也不希望被他继续带下去,因为我感到很压抑,我想这件事也是A最后不愿意继续指导我的导火线。
第二学期我还选了其他两门CS课,再也没有告诉A。因为他不是同一个系的,看不到我课表,只要N不给他说就行。这一学期我开始算一些材料的表面和异质结了。做过这个的都知道,收敛老难了!N购买的DFT软件叫做FHI-aims,是欧洲组开发的,全电子,适合算有机结构。我是我们组第一个做无机的,这款软件搞得我心态爆炸。为什么呢,首先,大体系非常难收敛,scalability也糟糕,我每天都会瞪着屏幕发呆,期待着这次计算能够收敛。再者,对于重元素,计算时长无法忍受。我本科在赵瑾老师组里使用的是VASP,体验就好很多。奈何N并不想额外花钱购买。这个时候我已经开始担心是否能毕业的问题了,有一点后悔来这里读博,不仅科研看不到希望,修CS还要被讨价还价。读博的意义究竟何在??而且ML也并不是那么好学的,三门课的压力极大,其中有一门叫做强化学习,跟DFT是一样难收敛呀!做作业的时候,我基本就是看着电脑的两个窗口,一个是强化学习的收敛,一个是DFT的收敛。这让我对这些炼丹的收敛极度厌恶。过程是煎熬的,我的郁闷度再次增加。
熬着熬着这学期总算是过完了。对于计算物理,机器学习,编程以及计算机架构,这学期都有了一些进步。博士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训练过程,就是如何把道理和知识口述出来,也就是口才。大量presentation的训练,使我的口语和表达能力初步见长。但是科研进度依旧缓慢,每周报告的主题渐渐地集中在怎么解决收敛问题上,材料的性质计算基本没有进展。
终于第一个暑假到来了,和女朋友回国喜结连理,之后返回了美国继续奋战科研。我意识到不能治标不治本,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换软件,最好是换成本科用得开心的VASP!但是老板不给买,自己也不会编译,咋办呀?这时真的感谢本科组里的师兄师姐,还没有删除我在科大服务器的账号,征得他们的允许,我测试了几个材料,收敛了!而且效果很好!我陆陆续续在VASP上做了一些完整的测试,汇报给了N。N心动了,终于松口答应购买VASP。我松了一口气,感觉稍微看到了一点光明。我也明白了,博士不能只是服从老板的安排,对于不切实际或者不合适的计划,要自己做出调整,给出老板自己的想法,之前老板不接受VASP,是因为没有比较,不知道利害,只要告诉老板这其中的优点,自然是有争取的可能性。我掌握了一个重要技能,如何站在他人的角度,洞悉他人的需求去说服。
暑假过后便是第三学期了,这一学期会举行博士的资格测试,是一个答辩的形式,要是没过就直接退学啦。科研上的收敛问题解决了,但是如何分析材料的性质却又难倒我了。我是为了逃避物理才来到的材料系,然而我第一个研究的材料,叫做拓扑绝缘体。这材料……唉不展开了,反正就很物理很物理……买了一本书来看,发现自己没学过高量,看不懂,看文章全是公式,我就认得一个哈密顿量。这又是一个想退学的瞬间。想着索性要是资格考试没过,直接quit拿硕士走人回国找CS工作得了。坑坑洼洼地写了资格考试文章,N说没时间看,A说他来看吧。我对A老板的负责还是心存感激的!当然,资格考试肯定过了,但是对于拓扑这种鬼材料我已经算了一年半了,依然不知道怎么分析,身边陆陆续续已经有人开始发paper了。再了解到A对学生的毕业要求是三篇一作,我发现自己现在这情况,四年根本无法达标啊!在这时我已经明白,自己做教职是没有希望了,all in CS。要是下学期还是没有进展,那么我就该考虑quit了。
我把想法告诉了我爸妈,他们自然是反对的,老一辈的人都希望下一代有高学历。有一件事蛮搞笑的,我一直以为我爸在高校当讲师应该是个博士吧。结果我说我想quit之后,他说他当时也quit了拿硕士走人,what??然后我妈说她也是quit了拿硕士。Excuse me???合着你们不准我quit纯粹是你俩quit之后对于博士的执念吧!!我们家quit基因坐实。我问他们为啥quit,答案倒是蛮统一的:”文章不知道咋写。” 我也是佛了这俩川大毕业生,心疼川大人一秒。
事情在第四学期终于迎来了转机。A老板说他想单独见见我。我当时收到邮件心里一紧,不会又要批评我了吧。见了面之后,他告诉我说恐怕是不能再指导我了,时间不允许,他太忙了。我自然知道时间不允许是借口,实际上是因为我的进展太慢,以及理念不合,导致指导我这个学生性价比极低,但我肯定不会点破。我内心窃喜,略带惋惜地说太可惜了,我会想念你的,寒暄了几句之后,我们就分道扬镳了。不受A组繁琐的事物拘束,我眼前的光明又多了几分。
但是A的离开并没有根本解决我的科研问题,只是让我能潜心地钻研DFT不用去管MD了。保险起见,我决定修一些对于就业有帮助的课。在第四学期,我选择了CMU的一门神课,云计算。这门课的恐怖,我现在还心有余悸。每周单说个人项目就是两天整的时间了,团体项目更是要用Spark处理TB级别的数据。虽然恐怖,我却是真心喜欢,这门课让我了解了工程师的方方面面,也进一步提升了我的代码质量。不过因为修课过多,我的科研在开学初期却越来越水。我不想放弃,还想在科研上挣扎一下,但我也明白我自己的智商不能参透拓扑的奥妙,因为从博士开始,我再也没有修过量子相关的课程了,一看见薛定谔方程就两眼懵逼。于是我开发了另一个技能,寻求其他教授的帮助。我挨个挨个叩开了相关领域的CMU和匹大物理系教授的门,向他们展示我的课题,我的疑惑。感激这些教授,念在认识我老板N的份上,耐心答疑,汇总之后,我发现终于可以写成一篇文章了!但仅这一篇肯定是不够毕业的, 我的心并没有安定下来。
让我意外的是,第二篇来得非常迅速。云计算课有一次作业是让我们在谷歌云上用贝叶斯优化算法调整机器学习模型的超参数。我发现经过小小的几轮迭代,这个优化算法能够大大提升模型的performance!震惊之余,我开始思考能否将之用在我遇见的DFT难题上。稍微测试了下,我成功了!这个算法能够帮助我找到一些物理上需要的超参数,使得DFT能够更好地预测一些材料的性质。这也是我的第二篇文章。更重要的是,我们组和微软是有合作的,这些超参数使得我能够进一步和微软密切开展材料的计算了。也许有人好奇微软搞咩啊DFT。实际上他们在寻求能够做量子计算的材料基底,我算的拓扑绝缘体也是其中一种。
而第三篇文章的开端也是在这个学期,我加入了N的另一个有机界面项目组,用学习到的CS知识开创了一个服务于DFT有机界面计算的新算法,这里就不展开了。总之,这一学期尽管课程繁重,我的科研却是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我开始觉得,毕业,是有可能的。
学期末,我正式被CMU ML 硕士项目录取(辅修也是需要经过录取的)了。我突然就不是很想quit。科研和学业上的收获,让我觉得可以考虑读完博士。但是有一件事情我是决定了,那就是虽然我喜欢DFT,但是有阴影了,我自不会去投身科研了。做教职或者博后的话,每天焦虑着不能出结果的感受过于煎熬。那就只能去业界找工作了。为了求职,我打算夯实一下我的ML,丰富一下简历,找一个ML系的老板做做暑研项目。于是我找到了Eric Xing,一位真业界大牛。他安排了一个博后带我。好玩的事情是,他让我从三个项目里选,这三个项目分别是用贝叶斯优化做:1. DFT吸附 2.高能物理实验 3. 云计算。我血妈震惊!!居然ML系的大佬在做DFT和高能物理!!也许大家会觉得我铁定选DFT呀,但我在ML系就是想透透气,不想再做DFT了~于是我选择了云计算。
我常常在想,要是我被录了ML博士会怎样,现在终于有一个机会体验一下了。实际证明,我对ML科研也是爱不起来,ML本质上也是test and trials,测试各种模型的表现。我甚至从没有见过Eric,毕竟他太忙了还得管理公司。跟着博后做科研的这段时间里,我觉得ML科研和做DFT的思维是一样的,调来调去没啥意思,也许我就不是做ML科研的料吧,我没有怀揣着激情,项目进展也一般。我开始觉得我应该适合做机器学习工程师一类的角色,因为我很享受云计算课上写工程代码的感觉,去企业我也许能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不是在学术界纠结脆弱的模型表现。于是在第五学期,我开始投实习简历。CMU PhD的名号让我拿到了不少面试,大概20几个吧,我甚至顺手投了几个quant,面试到了onsite的地步,但最后不想做quant就没去。我发现博士的作用远远大于辅修的Master,大家更关心我的博士课题而不是我做的ML科研。这是北美对博士的仁慈吧。反之,我面一些国内厂家的时候,就只提问我的ML科研。凭借着科研和学习上丰富的项目和较为扎实的编程,我最后选择了Facebook。
PhD的实习是需要老板首肯的。对于材料系而言,我是第一个修ML Master的,这种事情老板还能接受。跑路去做CS实习?这不是造反吗?怎样说服老板,是我面前的一个难题。浪费一个暑假的时间去实习,意味着我的科研必须要在此之前有很大的提升才行。我把下一个突破点转向了和微软合作的项目,这个项目已经搁置了一年了,是时候推动它了!于是我每周积极汇报,成果颇丰。我觉得是时候摊牌我的实习了。结果我干得太好了,老板想让我去微软做科研实习。我当即无语了,这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之前也说了,当老板给我不合理的安排时,我学会了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据理力争。老板想让我去微软,无非就是期望我能产出一篇好文章,要是我在此之前就做得不错了呢?再加上我已经有三篇文章的量,但还没写完。我向老板保证,实习之前会投出去三篇,微软的项目我也会做到完成度很高的地步。终于终于,老板答应了我的实习。

来到了第六学期的今年,我交接了ML科研,一番比较下来,内心还是更喜欢DFT的科研一些,而且这才是毕业硬性要求呀。一月初的时候,有幸去微软交流了十天,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科研氛围,大家都在用surface book,仅我一人用mac,显得有点突兀。微软合作者的物理水平之高,让我着实佩服,也让我更加坚信不走这条路的正确之处,智商和热情我两样都木有,我就不掺和这种高精尖的量子计算了。
在微软交流的日子,我的课题进展非常快,合作者表示对我很满意,开心~ 这一学期整体很轻松愉快。我顺利地投了三篇文章,过了博士的预答辩,预计读完整个博士的时长应该是三年零三个月左右,一想想自己能在25岁拿到一个PhD和双学位Master,心里十分激动。现在手里还攒着两篇文章,开明的老板让我毕业前submit就好,可以在毕业之后边工作边按编辑要求修改。而微软那边,因为新冠病毒耽搁了实验组的进度,这意味着我实习的时候不用再赶工微软的数据了,对于我而言是一件绝佳的好事。另一件开心的事是,Facebook改成远程实习后,我还能拿着湾区的实习工资,交宾州的税。
更新一下,三个月的实习结束了,顺利拿到了最高评级和顶包fb return offer,可以在今明年任何时候毕业入职啦!
入读六个学期后,我总算是苦尽甘来,只差临门一脚。这其中的机缘巧合,努力奋斗,又岂是数千字能囊括的?
那么,这个博士学历值吗?我不知道,也许我直接读一个Master的话,现在已经是舒舒服服地工作了。然而人生没有如果,读博带给我的心智,社交,学习上的各种成长,让我已经满足,这注定是一段弥足珍贵的体验。对于各位看官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自己去寻求,因为每个人的故事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oshulong | 来自北京
提示:全文近10000字。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很重要。可以说我现在生活的大部分,以及未来可期的很多可能结果都和我这个博士学位息息相关。当然,一个人是有很多因素促成的,包括他的性格、家庭、教育、努力和运气。但不得不说,教育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读博的经历也确实很大程度的改变了我,给了我很多正向作用,也在未来给了我很多回馈。
首先说明一下,我本科毕业于国内top10 985,本科一毕业没有读硕士就去了美国直博。然后只用了4年时间就博士毕业了。很巧的是我2012年8月12日从北京出发,8月13日抵达美国,2016年8月13日博士答辩通过。毕业后我就回国进入工业界了,这个后面详细说。在读博这段期间,我发表了第一作者文章4篇,IF全部>10,总和影响因子=56,其他二作、三作等文章加起来一共十几篇,目前总被引用次数大概1000次。需要说明的是,我是我美国导师(中国人)的开门弟子,没有大组团队效应和师兄师姐帮衬的各种挂名的福利,所以这么多文章已经很高产了。同时这也是我有很多二作、三作文章的原因,因为确实有很多工作有一半工作都是我亲自参与进去的,因为组里就那么几个人,没有第九、第十作者给你挂(手动滑稽)。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虽然和那些博士毕业动辄40多篇文章的博士没法比(其实是因为组大挂名很多,再加上很多人六七年才毕业,一作数量未必多,这种回国找教职也不容易了),也和哈佛、MIT、斯坦福、UT-Austin的天才博士们(那里面也有4、5年就博士毕业的,但人家发的是Nature和Science的正刊+多篇子刊/AM/JACS,本科通常是清北复交的年级top10)没法比,但是我对自己博士期间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还算满意。然后,我的导师靠把我4年打包出炉,很快拿到了系里的tenure,算是我给他最大的回报。现在我们关系很好,经常一起在国内碰头,这个后面再说。
哦对了,得强调一下。我读的是知乎四大劝退专业之一,生化材环中的材料,所以影响因子虚高,这样大家可能就好理解了。只不过是其中比较热门的纳米、电池、催化等,所以比较容易发文章。
但是,我想说的是,看似我的博士生涯很顺利,但其实我人生中最大的历练,经历过最大的痛苦+迷茫+煎熬也是在这段时间。具体细节可以参考我的专栏文章,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专栏;
刀客特李:漫漫有为路 我的4年海外博士之旅尤其是博二到博三那段时间。我很焦虑:两年多过去了,忙忙碌碌,科研没有太明显的成果,也没有发文章;周六因为上班错过了和朋友们的很多娱乐活动,羡慕别人有个白人老板或者已经拿了 tenure 的华人老板,不那么管他们所以可以朝九晚五周末还可以浪;然后当然我更没有时间谈女朋友;国内同班的同学大部分在国内读博,也有不少在国外的,看着他们第一年就发了不错的文章,然后第二年还能继续发,心里自然很是有紧迫感;刚好那时候微信朋友圈兴起,每天拿着手机刷,就看国内的朋友生活好奢靡快活,然后我们留学博士们好山好水好无聊寂寞。总之,负面情绪满满,经常怀疑人生。不过我韧性一向很好,从来不会失眠,越是遇到挫折就越想着抓紧时间干,或者干点啥有意思的事情。
终于在博三的时候出现了转机,出了很多工作和文章。在过去的几年间,导师经常给我们机会让我们出去开会。包括新奥尔良的ACS大会,波士顿的MRS大会,还有阿贡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搞的锂电或射线表征的会。事实证明,出去开会收益真的很多。首先是开拓眼界,能见到很多文章里的大佬,了解领域内的最新进展。可以认识很多同行和前辈。除了有oral presentation,还有poster展示,都可以现场提问或者晚宴交流,非常锻炼口语和有助于寻找idea。我也还见过,有些快毕业的博士,去听大佬们报告,然后等报告结束的时候,利用这个机会,向大佬提交简历,争取博后的职位。我感觉这招还是比较高效的,大佬演讲者通常都比较nice,都会接收他们的简历,毕竟现场见过总好过网上看到的干巴巴的简历。还有,尽量提交会议论文,申请在这种大会上演讲或做poster,一来锻炼presentation和现场问答的能力,二来还有可能拿奖。所以这点上来看,我们还是非常感谢我们导师的,愿意花钱送我们到各地开会。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电池会议,顺便参观他们的中子光源

波士顿的MRS大会

总之,2015,2016年是我最高产的两年。前面两年很不顺,没有发表一篇文章。但是之前的工作没有白费,都积攒到了博三博四发表出来了。还有就是和他人合作,可以很好的发挥各自的优势,发现新的成果。最后一共发表了十几篇文章。其实这里我做了很多其他工作,有些成功也有些失败就不做了。有将近一半的工作没有发表文章。然后呢,我就在16年暑假就开始写毕业论文,大概整整花了两个月吧,到8月份写好提交。然后8月13日答辩通过,刚好是我踏上美国的四周年。
从整个博士生涯来看,我合成和使用过的材料包括无机物(氧化物、硫化物、聚阴离子等)、有机物、聚合物、离子液体、无极-有机复合物,应用方面涉及电池正极、电池负极、电解液、催化、锂电、钠电、镁电、空气电池等。还有就是组里本来还有做有机高分子储能材料、太阳能电池、液流电池、燃料电池等很多项目,我都多多少少参与了。等到我博三时候,组里基本上就维持7,8人不到10人的水平,同时开展几个项目。可以说,我取得的这些成果,我的导师对我们的投入和栽培功不可没。比如高要求整理实验记录本,训练英文PPT+演讲,出去开会见世面,去外面的甚至国家实验室做实验,课题组之间的交流优势互补。。。记得博二的时候,院里组织全ECE学院进行一次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一天的时间。大家把自己手里做的研究项目都做成海报展示,如果有实物更好(比如某些EE专业的会拿出自动化设备or机器人什么的),还要登台演讲,上午+下午都有报告。说明一下,在我们工程学院中,材料系太小没有单独成为一个department,而是挂靠在ECE院里面。然后前一天晚上导师就在办公室里训练我如何做这种竞赛性质的oral presentation,一句一句教,还录了音,晚上回家我就反复训练。第二天就去了,最后意外的在几十个学生中拿了个第一名。总之,虽然很push但是我还算运气遇到了很负责任的导师。
我这个人很善于总结。比如,读了和写了这么多文章慢慢也总结出经验来了。我知道很多博士新手哪怕是老手写文章时候都非常痛苦。所以,我就总结了一个如何写英文论文的文章,全是干货。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翻,也欢迎关注我的专栏。
刀客特李:如何开始写英文论文后面就是毕业以后的事情了。毕业后我就申请了OPT,暂时挂在组里,所以理论上不受美国对留学生3个月内必须找到工作的限制。后面的几个月就是找工作,跑到附近城市的学校参加校招+投简历,出去旅旅游散散心,偶尔也会来实验室帮忙交接工作,处理后面还在修改的文章,谈了女朋友,健身,玩PokemanGo抓小精灵。至于找工作的过程,我是先看的美国的职位,投递简历,包括校招+内推+网申+猎头。公司主要在加州、德州和东北部,包括苹果、特斯拉等。美国非CS的工作确实不好找。锂电池尤其是电动汽车用的动力电池这个行业几乎没有,都在亚洲呢。找工作这个过程不细聊了,要聊又要再写上万字了。总之前后投了100多份简历吧,最后拿到了些职位,但是不是很理想,不是硅谷大厂那种。同时,后来我也在猎聘上投递国内的职位,效率很高,很多企业在招博士,自从我简历挂上以后,猎头几乎天天打电话,和美国形成鲜明对比。以至于那时候我微信中光猎头好友就有上百。虽然那时候我也知道,接了美国的offer以后,以我当时的文章、peer review、人脉推荐信的情况可以直接走EB1a绿卡,也就是杰出人才,不用排队。但是我当时觉得美国没有锂电和新能源产业,职业发展会很不利。然后我已经四年多没回国了,那时候已经待疯了。关键是美国让我看不到变化和希望,我当初来的时候什么样,毕业的时候还是那个样子。所以我已经决定要回国了。所以后面家人也过来,带着他们游了美东美西,从纽约波士顿大瀑布到旧金山拉斯维加斯。顺便我和国内的一家M公司在波士顿约了现场面试,也通过微信电话面试联系了其他好几家公司。最后从了那家M公司,并参加了12月份的毕业典礼。
在读博的几年过程中,也见证了身边学物理和材料的不少转行到了CS,有些是quit了博士转学CS的硕士,有些是曲线救国读自己专业的PhD但是从事的项目尽量和数据计算机搭边,最后他们也都找到了工作。我自己又本身处于ECE院,旁边很多朋友和实验室都在搞嵌入式,机器人,Medical image, 脑信号处理,RF,信号仿真,医疗器件模拟,石油开采仿真什么的,基本上都涉及CS,ML,DL等。我这些EE的朋友暑假3个多月基本都去实习,毕业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让我也有一些羡慕。而且我本来高中3年都是物理课代表,一直玩物理奥赛,也拿过物理奥赛的国家奖;大学又在物理学院,数学比别的工科专业多学好几门(如数学物理方法,常微分方程单独一门课),物理四大力都要撸的,量子力学薛定谔方程,电磁学人类最美方程麦克斯韦方程组,热力学统计物理什么的,计算机自然也是要学的(从C到单片机),然后所有化学的课也都要上(这是开挂的专业不要问为什么,还是我大一时转专业主动转过来的),所以就想着也学学CS吧。这时候回过头来看,发现人工智能里面ML, DL什么的其实主要是基于线性代数矩阵运算,大部分方程也都是一维的多,很少会解三维的,用薛定谔的眼光来看犹如上帝视角。于是我就去选修和蹭了不少学校里EE CS的课,还有很多美国大学网课,学完了AI核心课程。所以可以理解为啥物理博士最后转CS的多,因为本身他们基础是可以的。至于我为啥最后没转CS,因为决心不够呗,也没有时间去实习。别人可都是戳出去了,在本专业也很难发文章,要么直接转专业,要么就是蹭计算机的project发本专业模拟的文章,甚至还有毕业后gap一年专门学习再去找工作的。再一个我读博时间太快了,等我意识到这些的时候已经快毕业了。而且我还挺喜欢自己专业的,也没想着非要转。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知乎上面生化环材变成了劝退专业,我读博时候那几年可能还算清静,现在简直变成了哀嚎一片,顺便机械土木建筑农学船舶也有加入的趋势,还发明了个新词汇--内卷,据说现在深圳杭州的互联网大厂都开始内卷了,越来越996。虽然劝退的呼声有点夸张,但我也是想奉劝大家,确实不要丢弃数学或者物理,要有科学和计算的底子比较好。实验科学发文章固然重要,但不能沦为做实验的廉价劳动力,几年过去了只会烧炉子,洗烧杯,过柱子,扫电镜,反而丧失了计算统计分析建模的能力。


三维空间的薛定谔方程

麦克斯韦方程组 统一了电和磁

回顾整个博士生涯,感觉读博确实不易,海外的还要处理生活、文化和语言上的各种不适。同时,我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科研工作,也确实意味着我牺牲了大量的个人时间。但是呢,在美帝的这几年,我还是尽量做到了work life balance。一有长的假期,必然是和小伙伴们出去high。60个国家公园,去过了12个,包括大峡谷,黄石,大提顿,Zion,巨人柱,死亡谷,大沼泽,大烟山,Big Band等国家公园。自驾过加州1号公路,佛罗里达海上1号公路;跳过伞;潜过水;冲过浪;交了一票很好的朋友;还有一票好吃的世界美食,如德州墨西哥餐变种Tex-Mex,美式法餐Canjun,意餐,土耳其烤肉,中东餐,地中海,韩餐,日料。。。虽然美帝有很多不好,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其实还是非常怀念。


加州1号公路

然后我17年初就回国了。踏入浦东机场,看到我的护照,海关的人还不太相信,说你这么多年没回国啊,就只有一个出境记录。嗯,那是,我是开门弟子啊,急速撸完了PhD,暑假都没有实习时间,真没时间回国。回来就要被check一个月,很耽误实验和科研。所以最后护照上那段时间真的就是一出一进,省了好多机票钱。当然美国国内还是到处飞到处开会到处玩的,可不省。
回国之后我就去了国内锂电巨头M公司,开启了疯狂加班模式。果然国内是特么996啊,不过那个公司可比996猛多了,差不都是8116.5。这里说一下,如果问我公司加班和读博加班哪个压力更大,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是后者。读博的压力是体力,精神,经济和社会的多重打击,担心没有文章毕不了业,经济上只有微薄的收入,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公司加班的压力除非是有老婆孩子养房贷,然后突然被公司裁掉想跳楼,大部分情况压力还是远比不了读博的,哪怕读博的加班时间不如在公司长。公司随时可以跳槽,读博你只能耗下去,耗的越久压力越大。回到这个加班8116.5的公司,毕竟是行业翘楚,确实在这里学到了很多。制造业的产业还是国内最全,尤其是新能源这块。这个M公司的博士非常多,平时相见都是互相称呼为A博,B博,C博。博士的起薪还可以,食宿全免。当地政府有人才补贴,还有高端的人才计划。不过我一直想创业,所以没打算在这里待太久。前面说了那么多,虽然我在学术和科研上花了很多功夫,但是其实我因为从小教育的缘故很早的接触金融、二级市场,对创业也是也是一直关注的。大学里面参加了很多社团,很多都和这些相关,如我做了很多外联宣传和招商引资的工作,也看过很多挑战杯项目啥的。
在M公司待了1年后,我就跳槽到了位于帝都的德系豪车车企公司。期间我也面试了其他的公司,比较有意思的是面试金融圈的,因为我喜欢跨圈看看别人在干嘛。这次是去了上海的一家私募PE,职位是制造业(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的高级投资岗位。去之前我也做了功课,大概了解了下中国外资PE,内资PE们的情况,风格,规模等,和VC的区别,以及这家主要投资的几个标的情况。这家管理的资产规模在整个行业属于中上水平,这也让我非常有兴趣去飞到上海去聊聊。到了地址,发现其不在浦东或者浦西的高档写字楼里,而是在浦西核心区里的一个别墅里,有意思。门口一辆劳斯莱斯镇守,嗯,八成是老板的座驾了。进去后,老大亲自接见面试我,还带了几个LP。本来约了一个小时,结果可能因为聊的比较深入,老大聊嗨了,搞了两个多小时。虽然网站上都能查到他们信息(金融圈流行做法,都是西装革履的出境照片,展示创始人,高级合伙人履历),但是现场才能更多了解。老大原本是上海一个大券商的一把手,之前也在几个大券商做一把手或二把手,完成了几个著名的并购和IPO,他现在的几个LP之前也做到了某制造业外企的高管,我这么想感觉他们出来做投资是完美的组合啊。我们聊了一些主流机构美元基金,人民币基金的投资情况,美联储QE对全球的影响,也聊了对我现有行业的看法,给了他们不少建议和我认为不错的产业链中的投资标的,还有针对这个岗位要投的行业的看法。老大也讲了很多他以前的经历,如如何完成了某次经典的并购,中间多少坑之类,什么有次为了一次投资去大西北风餐露宿之类的。我也了解到,他们特别喜欢撸理工科的硕博去做投资,尤其是海归,但要有几年产业经验,说是聪明人干聪明事,专业人做专业事。当然这是金融圈常用做法,只不过别的VCPE招的更多的还是金融财经毕业出来的多。我看到还有个生物学海归博后也有工作经验刚入职他们那,专做生物医药类的投资。总之,我们聊的很愉快,中间还提到如何帮我撸上海户口的问题,后来我说我可能会去帝都,LP就说帝都房价很贵的(嗯,说的好像上海房价就便宜似的),在我们这里房子只是个过度,后面回报率很高的。虽然我最后没有接他们的offer,但是是个挺有意思的经历。
在回国后的这段时间以及更换公司的空隙,就把我想去的很多圣地都打了卡。比如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大教堂,埃及金字塔,法国凡尔赛宫,德国科隆大教堂,比利时布鲁塞尔-安特卫普-根特-鲁汶,卢森堡大公国,意大利米兰duomo大教堂,瑞士阿尔卑斯山,还有东京浅草寺-晴空树-秋叶原-筑地市场,千叶-镰仓-箱根-京都-大阪等。算是弥补了我在美国那几年因为F1身份和繁忙的工作哪也不能去的遗憾,以及对美国“没文化”多年的忍受(到处的城市都是千篇一律,城市没有街坊气息,没有好看的高海拔高山,没有遗迹和历史,没有高铁。。。)
在帝都入职了这个车企之后,我是在电动汽车部门,技术上也是和电池、电池包,BMS,机械系统等相关,也会和各种供应商打交道。这个时候,我已经慢慢对新能源这个产业链有了全面的认识,从材料到器件到下游应用,包括技术、市场、成本、财务、市场策略、主要玩家、投资情况、国家政策、未来发展趋势等。如:

  • 正极材料原材料:Glencore、北美锂业、赣锋锂业、华友钴业、盐湖股份;
  • 正极材料前驱体:金川集团、湖南瑞祥;
  • 正极材料:(三元)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北大先行、厦门钨业、优美科;(磷酸铁锂)德方纳米、丰元股份;
  • 负极材料:贝特瑞、江西紫辰、杉杉;
  • 电解质:多氟多;
  • 电解液:天赐材料、东莞杉杉、新宙邦;
  • 隔膜:星源材质、上海恩捷、沧州明珠、Celgard;
  • 电池公司:宁德时代、LG化学、三星SDI、松下、比亚迪、国轩高科、孚能科技;
  • 铜箔:诺德股份;
  • 电池铝壳:科达利;
  • 固态电池:苏州清陶、卫蓝新能源、SEEO、QuantumScape;
  • 钠离子电池:中科海钠、星空钠电;
  • 电池制造设备商:先导智能、大族激光、深圳浩能、新嘉拓(璞泰来)、平野涂布;
  • 电池测试设备商:星云电子、杭可科技、深圳新威、Arbin
  • 第三方检测机构:深圳普瑞赛斯
  • BMS:马夸特、东软;
  • 第三方电池包公司:普莱德;
  • 整车公司:特斯拉,BBA、GM、日产、国产车、造车新势力;
  • 充电桩公司:特来电(特锐德)、奥特迅、科陆电子;
  • 电池回收公司:湖南邦普(宁德时代)、格林美;
  • 电池储能公司:阳光电源、林洋能源、比亚迪、国电南瑞
在帝都这段时间,是我时间非常充裕的时间。毕竟是外企,福利很好,从来不加班,办公室的咖啡也很好喝。所以就利用业余时间充电,做了很多行业分析。刚好看到长三角这边有个机会,愿意孵化和引入我的一个项目。于是我做前期方案,制定研发计划,招聘计划等,也去了那边现场几次,和CEO也面谈过,大家觉得可行,我就在年底过去了。至于说为啥没去深圳,我是觉得如果为了孔雀计划C类(个人的非团队的奖励),那其实我一回国就应该去,而且据说19年后C类的标准已经改了,门槛大幅提高,很多原本可能拿到的已经没有可能拿到。深圳的房价其实是4个一线城市最高的,最没有性价比的。再考虑到中小学教育资源,和医疗基础设施,和别的二线城市差距依然很大。总而言之,没有性价比,就没去有去了。我不想只是打工去企业上个班,还是想做点自己的事业,哪里有更好的机会,就去哪里。这可能也是读博士带来的后遗症吧,哈哈。
回到我现在的项目。去了江浙沪的公司以后,就是把各种计划实施落地,包括实验室建设,设备安装调试,中试线建设,建立团队等。一直干到今天。在这里确实是经历了很多。这是个以海归创业为主的平台,里面还有很多其他项目,当地ZF给了很大支持,愿意引入各种高端人才。我们有自己的办公场地,有科技园区改造的空间用来建设实验室和生产线。然后这边对人才求贤若渴,尤其是博士。我们区里19年刚成立了博士联谊会,我也是发起人之一。每个博士办理个人才卡+服务包,就是当地体育场馆有限天数免费开放,创业咖啡厅有充值,旅游景点免费无限次去还可以带3个人。
所在的区给博士的购房补贴也很给力,有50万。硕士和本科也有,只是金额没有博士这么多。买房以后走流程,哪怕是因为今年的肺炎疫情耽搁了些,但资金很快就到位了,这速度已经是很快了。不愧是包邮区。
还有就是高端的人才称号,需要写本子,筛选,再进入答辩,尽职调查。我也申请了,有了之前的经验,这次顺利多了。评委虽然不是教授、院士,但很很多也是交大、浙大的博士,或者投资基金的总经理,每年都审核很多这种项目。结果评委听完我的答辩,感兴趣的说想拿基金来投我。好吧,这可能也是读博士以及毕业后各种presentation和答辩练出来的吧。最后也拿到了这个人才称号。
回应主题,读博士带给了我什么。我想读博期间是一个阶段。读博士让我经历了一段焦虑+无助的时光,但从中慢慢走出来了。挑战了人类学科的最高峰。那么后面,再遇到任何困难都有信心去面对和解决。我想这是读博士的最大的一个收获。
同样的,如果不是因为博士,上面的很多故事将不会发生,别人也不会给我什么补贴,我也很难去创业路演,申请人才项目答辩。我是喜欢分享的人。也许是因为我的博士学历,或者我的行业经验和分析能力,别人愿意以1小时几百美金的价格向我付费咨询,客户都是顶级投行、对冲基金、咨询和500强公司。


也是因为我的博士经历,我才能开网课,分享博士论文选题,SCI论文写作经验的课程。这个没什么说的,没读博士肯定是不能分享别人这个的。我的知乎刚达到Level 6,可以开live了,开心。后面我会发布科研论文选题,文献阅读,英文论文想法产生和英文论文写作的live课程,欢迎大家到时候来捧场。


因为博士学历和良好的英文,可以到处去做报告,行业大会上演讲。
如果不是因为我有博士学历,也很难自己在科技公司带项目,毕竟下面招的人还有博士,你没有博士学历下面的人不会服你的。公司对外也要用你博士头衔撑门面啊,哈哈。还有就是各种横向、纵向科技课题,和高校和中科院教授们的合作,没有博士咋可能把这么大的项目交给你做,高校又怎么可能和你签合同。
而我自己的事业呢,现在还在继续。自己带团队,搞研发,发论文,出专利,产品从小试到中试放大,代工,认证,商业计划书,路演推广,见投资人,后面还要生产销售,市场推广,应用落地,申请高企。。。也经常受到当地领导的登门拜访关怀。希望是在这里长期发展,实现当初的梦想。
现在我也是对钱可能有些看淡了。觉得读了博士,还是应该多为国家做些贡献,承担项目,或者把自己的公司单纯发展好了都是对当地和国家的最大贡献。让我们的技术能够立足于世界之巅,被大家认可。所谓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如果只局限于生活资料,去赚点小钱,你今天可能会赚多些,明天也可能会赔钱,没有太大意义。而生产资料,体现的是你的学历,社会地位,做出的贡献,调动社会和行业资源的能力,是不会轻易丢失的,也不是用钱能衡量的。当你拥有生产资料以后,再去转化为生活资料就只是水到渠成的事(如科技项目奖励,公司股权,分红,中介费,咨询费)。读了博士以后,对其他行业和社会,将会有个全新的认识。
最后,用一段话来收尾吧。高山上的风景,登顶以后方能看到白云之上,你没看见,不代表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s6060 | 来自广东
用讲道理的方式去说服一个人接受你的观点,通常是很难的,那我就讲讲自己的故事吧,很长,要表达的,都在里面了。
时间拉回到十六年前,2004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来的更早一些。我和师兄、师姐蹲在冷呵呵的实验室里,看着面前那台崭新的机器,嘎吱嘎吱向外喷涂着被融化后的ABS树脂。对于研一的我来说,一切是那么新奇和高端。我们的研究方向是导师的一个教育部课题,基于RE(reverse engineering,逆向工程)和RP(rapid prototyping,快速成型)的机械零部件快速设计制造。
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十二年后,也就是2016年左右,这项技术突然火了起来,换了一个叫“3D打印”的名字,变成了可以改变世界的技术,做一份PPT能很快拿到千万级的投资。但这一切都和我无缘了,因为在2005年夏天,师兄带领师姐成功发表了4篇核心期刊论文,而我还没来得及动手,导师的项目就成功结题了。然后他和其他导师合作,拿到了一个牛轰轰的863项目,两千万经费,我的“3D打印”之梦就此破灭,被迫转行。我可是给杨叔子院士写过邮件,和他探讨过RE/RP技术前景,他还鼓励我好好干呢,呜呜,拜拜了。
导师拍着我的肩膀,告诉我不要气馁,能力更大的人要承担更大的科研任务。我感觉他是在忽悠,但我没有证据,只是很惋惜费了我1年时间、足够发表2篇论文的实验数据。那也是我的心血呀,最后我忍痛把数据都送给学院里另一位工程硕士,保障他顺利毕业了,他非常感激我,请我在学校后门吃了一顿酸菜鱼。那个酸菜鱼馆再向北走200米,是宽阔的长江,江里的鱼都很美味,值得我们每个从这里毕业的人,毕生怀念。
日子还要继续,我收拾心情,转向863项目的研究工作。只是当时我还不知道,这个项目,它深刻的改变了我后来的人生。
在2005年,我参与的这个863项目可以说相当前沿和新潮,我负责的那部分研究内容,需要制备高性能、低表面粗糙度、纳米级的磁性薄膜(NiFe、CoFeB之类的)、搭建一套稳定的飞秒激光泵浦-探测(pump-probe)实验平台、编写数据采集软件并借助Matlab进行数据处理和运算,通过研究软磁薄膜与飞秒激光相互作用的超快瞬态动力学效应,为研发面向未来的太赫兹器件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验基础。这对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我来说,简直一脸懵,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太高端太刺激了,又因为自己啥也不懂而感到深深的自卑。在这种自卑感的驱动下,我的苦逼日子开始了,连续一年半的时间,我没有在晚上11点前回过宿舍,一直做的事情只有三件:查文献,做实验,编写Matlab。
有那么3个月的时间,我一直处于抑郁状态,因为辛苦做出来的实验数据,波形上总是有异常的震荡和杂波,我一遍遍的用磁控溅射方法制作薄膜、一遍遍的检查pump-probe平台、一遍遍的检查数据采集软件,最后我崩溃了,因为根本发现不出什么问题,每个环节都好像是正常的。3个多月过去了,我差不多也得上抑郁症了,和女朋友也时不时的吵架,一切都是灰暗的,看不到希望。
那是一个极其偶然的下午,我继续穿着净化服,在洁净室里的激光平台上重复着实验,妄图优化并查找出问题根源。洁净室有一扇封闭的玻璃窗,有个师弟坐在窗外的电脑前勤奋的工作着。我神经兮兮的盯着数据采集界面,祈祷不要悲剧重现,可是震荡和杂波还是如约而至,盘踞在实验数据界面。压抑的实验室里,我分明听到响亮的打脸声,啪啪啪啪,令人头晕目眩,眼冒金星,孤独而绝望,那一刻,我想死的心都有。突然,有人在实验室外大喊师弟的名字,说他女朋友在外面等他,这个有点莽撞的家伙,猛地站起来往外跑,然后悲剧发生了,他一脚踢掉了他那个台式电脑的机箱电源,笨重的CRT显示屏一下熄灭了。师弟大喊一声卧槽,因为他那台电脑是实验室的顶配,里面每天都在不停的运行模拟程序,机箱和显示器都贴了纸条不准关闭,这一关机,跑了7~8天的模拟进程,大部分都毁掉了。我两步走到窗边敲了敲,看着师弟灰白的脸色,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隔着玻璃大声说“导师估计要砍我了,好几个人都等着我的模拟结果呢”,我满是同情但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他, 目送他慢慢走出去了。我两步走回去,又开始观察实验结果,我发现竟然出现了奇迹,从2分钟前,也就是我走过去看师弟意外关掉电脑的那一刻,数据波形上的震荡和杂波消失了,光滑平顺接近完美,阶跃突变的信号响应也如高台跳水下落般的完美曲线,这就是我苦苦追寻了一年想要的实验结果啊,我激动的要哭了好吗?看着被师弟熄灭的显示器,我恍然大悟,这种CRT的垃圾显示器,后方会产生大量的电磁辐射,一般情况下也没什么影响,但是我的pump-probe实验,需要良好的电磁屏蔽,激光锁相放大、震荡、弱信号采集都受不了CRT显示器的干扰。很快导师把CRT显示器都换成了液晶,把所有的电脑都搬离净化实验室,还给实验室的墙上加装了电磁屏蔽网,同时也给师弟的顶配电脑装了不间断备用电源,防止他再把电脑关掉。
后来的硕士阶段,没有了悬念,我得到了大量完美数据支撑研究结果,科研之路如开挂一般,发了好几篇论文,还在毕业前收到了SCI期刊Physica B的录用通知。尽管当时影响因子只有1不到,但是硕士就发SCI期刊论文,在只会发中文核心期刊和EI会议论文的机械学院,还是引起了很大轰动,导师也觉得挺有面子。
我闭着眼睛就能毕业了,心态轻松惬意,和女朋友也不吵架了。但很快我又遇到了新的困惑,我虽然用实验验证了飞秒激光和磁性薄膜相互作用的超快动力学现象的确存在,但背后存在的物理机制以及它能够应用到哪些具体的方向,我完全想不明白,我也不知道实验结果的理论基础在哪里。我和导师去探讨,他觉得我想太多了,他说这是和基础学科相关的,我只是看到了表面,并没有深入进去。但当时的我,内心经历了科研过程中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狂喜,我已经爱上了这种感觉,我想把这背后一切搞明白啊。我想继续纠缠着导师,他又拿到了新的课题,没空理我了,给我丢下一句话,想把理论搞明白,就去读博士吧。
研三的十月份,大家纷纷开始找工作了,那些研究模具、精密加工、电气控制的同学,很快都拿到好几个offer,我唯一的一次面试,是上汽到学校招聘,有个师兄是上汽的中层领导,回来面试我们。轮到面试我的时候,他拿一罐可乐,说“师弟你几分钟可以把这个造型做出来?”,我苦笑了一下,我说Pro/E和CATIA都没学啊,我研究磁性薄膜和飞秒激光去了。师兄笑着说你这个太高端了,我们不需要这么深奥的,然后我就被刷掉了。
这么高端的研究方向,工作肯定是不好找的,面试过这一次,我再也没去面试过了,因为我之前已经查好了,国内有个课题组研究磁性薄膜和MEMS芯片方向,我也和那边打过几次电话交流了,我想要的答案,那些潜在的电磁学机理,在那里可以找到答案。
手机端打字好累,歇一歇,晚上转到电脑上继续写。硕士阶段告一段落,博士阶段的故事更精彩。
考试,复试,收到录取通知书,告别硕士的导师,告别硕士生涯,博士阶段就开始了。令我感到很满意的是,这里真的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地方,课题组的几个牛人,有精通电磁学理论计算的,有精通薄膜制备工艺的,有精通基于薄膜制作MEMS芯片的,真是太爽了,学院里还有一条3英寸的芯片流片线,这下从理论到实验再到具体的芯片产品制造,都齐全了。反正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感觉,我觉得自己就像进入了阿里巴巴的宝库,我延续了硕士时期的风格,一头扎进实验室里,就不怎么想出来了,像海绵一样吸取养分,向别人不断的请教。在硕士阶段的基础上,我基于NiFe和CoFeB材料的软磁薄膜性能越做越好,我不但会用磁控溅射机,我还学会了用气相沉积设备、外延设备、硅刻蚀设备、离子束溅射与刻蚀设备、光刻机、电镀设备、烧结炉、离子注入掺杂设备、SEM(扫描电子显微镜)、XRD(x射线衍射仪)、VSM(振动样品磁强计)等一系列设备。管理实验室设备的老师,都把我收为关门弟子了, 晚上如果他有事,下班时都把钥匙给我,让我关净化间的水电气,早上再老早过去开实验室。实验室的设备加起来上亿,对我也是真的信任了,这也让我比别人有了更多的时间和自由度去做实验,加速了我的科研进程。
而且我跟着师兄学会了手撕麦克斯韦方程组,我有个100多页的演草纸,上面全是手写的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的计算过程,我把麦克斯韦方程应用于求解软磁薄膜的高频磁阻变化以及随外界磁场和电场变化的响应曲线,得到的结果可以直接拟合实验结果,相似度非常高,然后就可以用理论计算得出的优化参数去指导实验工作。当时有个磁阻变化率的指标,我可以和全球几个主要的相同研究方向的课题组一决高下,经常是他们做到30%,没多久我40%的结果就发论文了,然后看到他们刊出的65%的论文,我已经做到80%了,后来根据理论模型得到的参数,我不用制备薄膜的方式了,换成磁导率更高的薄带材料,指标竟然可以做到200%以上,导致国外的几个竞争对手很眼红,就赶紧跟着换材料、发论文,和我们进行比赛。我超级享受这样的过程,中间还会和他们互通邮件聊一聊,就好像两个拳手打擂台赛,休息的间隙还在交流你用什么牌子的蛋白粉啊,你平时吃牛肉还是猪肉啊之类的,感觉既好玩又好笑。
2008年暑期,是我论文最高产的时段。我的实验工作进展顺利,手里的数据很丰富,我首先想到的是Physica B,毕竟我是老客户了,我翻出了之前发论文时给主编写过的邮件,追加了一封邮件,大意是我换了新的研究环境,有了新的研究进展,希望能把一些重要的结果在他们论文上分享给全球的同行们,然后我还说,你应该知道,现在北京正在开奥运会,希望你多关注这场盛会并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然后我把投稿的论文编号也发给他,希望他能关注并处理。没想到,过了不到1天,主编给我回复了一封热情洋溢的邮件,感谢我对他们期刊的关心,并说自己最喜欢看跳水和体操类比赛,讲了几个我不知道的名字的运动员,最关键的是,他说收到我的投稿了,会尽快让同事处理。然后,我的这篇SCI论文从投稿到修改到接受,只用了26天的时间,你说老外不讲私人感情吗?我觉得他们肯定是讲的,毕竟都是人嘛,和你聊的很好,而且你的论文做的工作又不错,加急给你发表了,也就是他们举手之劳的事情。老外也都讲感情,这个发现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我每次投稿都要找个主编或副主编邮件聊聊天,结果2008年的暑假,我搞定了3篇SCI论文。有时正在看中国队的比赛,夺冠热血沸腾的时候,一封邮件提醒弹出来,是SCI核心期刊的论文录用通知,那种美妙的、刺激的、眩晕的愉悦感觉,不做科研的人永远体会不到,也许像吸毒后的感觉。但吸毒是短暂的、要命的,而科研成就带来的愉悦是永恒的、健康的。
这样的日子过了1年多,有一次和导师聊天,他说一直在思索除了单纯的做器件追求性能,他更想把器件具体的应用到某个方向,开拓出一个应用领域,但这几年下来,他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方向,如果找到了这样的方向,他很想发一篇Applied physics letter的论文,这是他年轻时候的一个小心愿,不过到现在还没实现。我听了心里一哆嗦,这怎么和我最近几个月在实验室里没事瞎琢磨的想法那么一致呢?我也想干这个事啊,我都琢磨了很多具体方案了啊,你不问我都不知道怎么说啊,我努力帮你发个APL圆梦好了啊。再加上我平时也关注娱乐新闻,当时张国荣自杀还没几年,梅艳芳也患了宫颈癌去世了,我因为《胭脂扣》喜欢这两位明星,心里惆怅了很长一段时间。我看了一篇国外的报道,梅艳芳的去世是因为当时对宫颈癌的HPV病毒没法做到早期筛查和分型检测,HPV病毒有很多个亚型,最致命的有6种,每一种对应的治疗手段和用药都要有所区别的,所以不能做到早期筛查会出人命(因为早期的病毒在体液中的浓度含量很低很低),筛查出来之后,无法做到精确分型,也会因为治疗手段的不太对症而延误治疗。这些事情,我都考虑过很多天了,我一直在想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今天导师既然主动提起,我立刻满怀激动的和导师谈了2个小时,并把我的具体实验方案和如何检测讲了一遍。
导师听完以后一直笑,可能他也觉得我讲的不错,问我这些想法怎么来的,我说我天天都在考虑这些东西啊,其实他不知道的是,我这两个月和搞生物检测的另一个同学谈过几十次了,他说针对HPV每个亚型目前已经有特定的标记物了,每种标记物只认识对应的其中一个亚型,对其他的都熟视无睹,标记物就像触手一样,会紧紧的抓住它认识的那一个亚型的病毒。我内心里喊了一句卧槽,思路来了:我用纳米磁性粒子修饰到病毒样本表面、用微流体芯片分成不同检测区域、每个区域修饰不同的标记物、每个区域的标记物对应抓取不同的HPV亚型病毒、哪个或哪几个区域抓的多、哪几个区域的纳米磁性粒子就多、我的传感器去检测哪几个区域的磁型号更强,不就可以检测出体液样本中包含哪种或哪几种HPV病毒了吗?而成熟的PCR扩增技术又可以解决早期病毒浓度极低而检测不到的问题,从而解决早期筛查的困扰。怎么做高性能传感器、怎么刻蚀微流体芯片、怎么制作纳米磁性粒子、怎么在微流体芯片检测区域表面修饰标记物、怎么在病毒样本表面修饰纳米粒子、怎么PCR扩增、怎么处理弱磁检测信号,我和同学两个人一合作,全部都搞定了啊。兴奋,激动,我一下子又找到了硕士阶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感觉,我仔细查过文献,全球的科研圈,压根没有人用我们这种传感器做过这样的研究,这次导师主动找我聊,正好我把想法全盘托出。导师继续微笑着看我,当场批了10万块的预算,让我买各种耗材就开始整了。
2009年,整个一年我都很忙碌,按照之前的思路,各项试验进行的很顺利,我们一气呵成,在APL上刊出了研究成果,主编对我们还美言了一番,感谢选择他的期刊之类的话。反正也不重要了,我已经和导师举杯相庆了,我帮导师完成了课题组发表APL的心愿。导师问我接下来的想法,我说我们的高性能传感器,除了检测HPV,还能检测胃癌、肺癌、前列腺癌等各种标记物能识别的癌症细胞,能早期筛查和分型检测,我要像开挂一样的发表论文了。说干就干,2010年我们又转向胃癌细胞的检测,改进了微流体芯片和传感器结构,顺利发表了两篇更高水平的论文,其中一篇在Biosensor & Bioelectronics上也是快速发表,这个杂志当年影响因子6.5,现在影响因子已经破10了,JACS感觉到了压力。其实按照正常的发展路径,我接下来会成为一个科研能手,手握大把高质量论文,顺便申请一堆专利,承担各种国家的研究项目。但人生总是充满了变化,谁又能说的清楚呢,有两件事情的发生,对我接下来的人生方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2010年,发生了两件对我很重要的事,第一件事是学校基本不再留博士毕业生任教了,这让我的导师很遗憾,原本我们计划好让我留校,然后在新领域大干一番,因为3年时间里,我已经以一作身份发了8篇SCI核心期刊,加上和别人合作的,共计14篇论文,影响因子累计40多了,而且手里正在做的实验和相关结果,已经够再发7~8篇高水平论文了,甚至冲一冲Nature materials子刊(材料应用领域的终极神刊,影响因子接近40),都是有可能的。用导师的话讲,我一个人可以顶别人一个课题组加起来的成果了,但现在政策变了,我没法留校了,他感觉非常遗憾。他建议我去国外读博后,然后再回来学校,有了国外的经历,就可以满足留校资格了。因为当时那几个和我是竞争对手的课题组,一直追我的进度,而且也在跟着我转向传感器进行生物检测的方向,这三个课题组的负责人都给我写邮件,法国、美国还有西班牙,邀请去做个博士后研究,然后可以考虑留下任教。面对导师的建议和国外几个课题组的邀请,我最终选择了放弃,原因是我不想继续做科研了,我要换个人生方向。
让我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是源于2010年初我参加的一次在线会议,那是一个传感器国际论坛,在新加坡,我因为没有争取到经费支持,没能到现场参加。通过视频,我观看了日本那个叫Mohri的学者,做了关于磁传感器芯片的演讲,这个演讲简直给我留下了巨大的阴影,让我明白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本来这个叫Mohri的学者,之前也一直在做和我们类似的器件研究,后来我们转向生物检测应用,他们就没有声音了。我因为做了一点生物检测的工作,发了几篇论文,就开始琢磨这个东西应该可以产业化的,但我们搭建的实验平台粗大笨重,信号处理都是PCB板级的电路,高频信号激励是买了一台笨重的阻抗分析仪还有一台信号发生器,整个实验系统满满当当占了半个实验室。但是,这个Mohri教授,沉寂的几年,他竟然找到日本爱知钢铁投资了他,把传感器的敏感单元、信号处理、阻抗匹配、高频信号激励、电磁屏蔽等模块,全部集成化做进了一个2mm*2mm的封装芯片里面,然后给日本的手机厂商供货,开始做手机里面的电子罗盘和地磁方位检测了。这个讲座让我整个人是崩溃的,2mm*2mm的面积是我的传感器敏感单元的尺寸,而其他的环节,我用了半间实验室的面积,人家却都集成到芯片里面了,而且已经过了研发的阶段,而且已经给手机厂商供货了,而且都申请了很多专利了。虽然单片的性能比我的差一大截,但在手机领域的应用,人家Mohri的产品是够用的,我只能用一大堆笨重的仪器,去做各种生物检测然后刷论文,离实际变成集成化的产品,还差了十万光年距离。我开始怀疑我的研究方向的意义,我从事应用科学研究,就是应该像Mohri一样,把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去推动某一个产业的进步,但看着我那一大堆笨重的仪器,又有种深深的无力感,就算再牛,我一个人也搞定不了这件事,这是个系统工程啊。爱知钢铁给Mohri配置了50人的研发团队,涵盖电子、半导体、传感器、芯片封装各个领域的工程师,而我有什么,我就是一个孤单的螳螂,高高举起手臂,却推动不了事业的车轮。
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08年无意间做的一件事情,在2010年我面临人生抉择时,开始发挥作用了。我之前讲过了,和管实验室的老师关系处的很好,实验室的设备我基本都会使用,机缘巧合下,我认识了一个已经毕业的师兄,他回来学校想做一些实验,关于陶瓷材料掺杂和烧结的东西,那两个破设备几乎都没人用,像垃圾一样丢在那里。听说我会使用,已经毕业的师兄找到我,给了我一些样品,让我帮他做实验,我有实验室的钥匙,晚上10点后,其他人都走了,我一个人留下来,一边制作我的薄膜传感器,一边帮师兄做样品。2008年9~12月,4个月的时间,我做了6个批次的样品,师兄很感激我,请我吃了一顿酸菜鱼(还记得工程硕士的同学也请我吃的酸菜鱼吗?),然后给我讲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他希望我可以沿着这个方向做下去。我看到命运之神向我招手,他手指一个充满挑战的方向,让我冲上去,挑战未知的困难。
师兄给我的样品是一种陶瓷芯片,是非常好的产品方向,07年国家要对机动车实施排放管制,所有汽车都要出厂强制安装,但是当时,全球只有德国、美国、日本三家公司有相关技术储备,中国这一块市场注定被别人垄断。师兄给的样品正是这个方向,他委托我做的样品,经过几家机构的检测,性能相当不错,接下来,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代工厂伙伴,把这种陶瓷芯片批量化生产,然后在经过集成化的产品封装设计,把信号传输、热保护、抗振动、机械固定等装置与芯片集成起来,做成终端产品,与发动机匹配使用。国外几家公司的技术严密封锁,核心的芯片工艺没有人能够接触得到,也不会对外销售,只能靠自己做出来。我和师兄只做出了初版的芯片产品,还需要优化才能量产,而且后续还牵涉到封装设计和匹配使用,我们对这些一无所知。想了解全套的东西,只有到一家国外一线的汽车公司的发动机部门去工作,还要正好负责这一块产品的开发,那就可以以客户的身份,了解这些东西。但是说起来容易,哪里有那么正好的机会,一个大牌的汽车公司,正好发动机部门有这个新产品开发的职位空缺?
机缘巧合,天赐良机,2010年12月,某一线国际品牌汽车公司,发动机研发部招聘,有个职位专门负责这个新产品的开发,和师兄商量之后,我毫不犹豫的投了简历,干脆利落的被录用了,工资对于刚毕业的博士来说也算不错。不能让我留校,导师为了补偿我,就让我提前毕业了,还帮我争取到了校级优秀毕业生和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我很感谢他,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科学方法和科研精神,让我终生感激。临走时,导师单独和我长谈了一次,他说的一番话,我觉得很好的诠释了博士学位的意义:得到博士学位不是终点,不代表你以后能比别人成功,但博士学位能代表的是,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做好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有技术含量的事情。就这样,我告别了博士导师,告别了科研之路,踏上一场未知之旅,但我没有任何犹豫,我要追寻的东西,已经不在校园里了。
不知不觉已经8000字了,博士阶段告一段落,但博士毕业后的经历会更刺激。看一个凡人如何在人生路上步步修炼,所有内容都是真人真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2011年开始工作了,工作的前2年,我和刚进入博士阶段一样,每天都在接触和吸收新的东西,由于核心芯片已经做出来了,我很快能理解总成产品的各种技术细节,而且我每天在琢磨的是,如果让我来研发和生产这个产品,我应该如何改进,可以做的更好。工作2年之后,每次到供应商那里,他们都有点怕我了,因为我提出的问题他们已经开始回答不了,他们不敢在我面前有任何的隐瞒和虚假数据,我对产品了解的深度已经超过了他们。到第3年结束,我觉得差不多了,这个职位已经没有更多可以让我学习的东西了,我和师兄商量了一下,计划第4年离开汽车公司,开启属于自己的事业,但在离开之前,还有两件事必须完成:1 和代工厂一起努力,把我们核心的芯片产品批量生产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的问题解决,成品率提升到90%以上;2 我必须自己组建创业团队,然后去找投资机构,拿到天使轮融资。
第1件是技术上的事,总归是能解决的,我们加班加点、多多搬砖,逐渐能达到量产的标准了,但是第2件事,我又开始懵了,刘姥姥又一次进大观园,完全不知道怎么去做,只有查资料慢慢学着准备。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本电子书,叫《给你一个亿,你能干什么》,里面有一个章节叫商业计划书 (BP) 的21条军规,特别感谢作者查立先生,我按着他讲的内容,一步步操作,最终做出了一份当时自认为很满意、但现在看起来比较垃圾的第一版BP。然后我准备各种资料,学着展示产品和性能测试报告,组建技术/质量/采购/生产管理的团队,向别人描绘市场前景,做财务分析,做盈利预测,做现金流量预算,做SWOT,用了1年的时间,在朋友的介绍下,有两个天使投资人的资金到位了,感谢金主爸爸,可以放开手脚干了。2015年我从公司正式离职,最后的一年感觉挺对不起主管,我经常迟到早退,去筹备自己的事情,但主管还是宽容的忍受了我一年,大概也是因为其他人没法专业而深刻的管理这么多传感器产品吧。临别时,请主管和同事们一起吃了一顿酸菜鱼 (第三顿了),主管祝我前程似锦,我祝他以后别再有我这么不听话的下属。然后他好像受到了我的启发,在我走后的3个月,也麻溜的离职,跳槽到杭州湾南岸去了,据说工资翻了一倍还多。
2015年,我和师兄的芯片已经可以稳定量产了,我基于前面4年的工作经验并融入很多改进优化,在2016年终于有了完全自己制造出来的总成产品,并趁热打铁申请了一系列专利。2016年又发生了两件影响重大的事情,可能是我在做天使轮融资的时候,讲了太多次BP,导致我的演讲技能大幅提升,讲起项目口才就好的不行。我参加了一个领军人才项目评比,滔滔不绝的向很多专家评委进行介绍,由于产品有独创性,芯片是自主产权,而且市场前景巨大,公司成立一年就开始有销售收入了,项目答辩取得很好的名次,拿了300万政府资助,对创业初期起到了很好的资金补充。当地政府看我这么能讲,产品又好,就怂恿我去参加省里的创新创业大赛,我去了又是一顿讲,拿到了第二名,领导很开心,然后省里市里都给公司奖励,省市的领导接见我,还不停到公司走访,给了很多支持。他们的态度都很诚恳,能看得出对核心技术、对踏踏实实的创业者那种发自内心的尊重和鼓励,以至于我和他们都成了很好的朋友。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希望尽快把产业做大,打破垄断格局,我可以收获成功,他们能得到一家成功的企业,带动就业、带动税收、带动人才的聚集。这种良性互动的局面在中国沿海省份已成普遍现象,让更多的技术型企业成长起来,是中国产业结构转型成功必须要做的事。
2016年的第二件大事来了,我记得那天是科技局的一位局长和我约了时间,他说每年科技部都会举办一次全国创新创业大赛,我在省里取得了好名次,他们决定推荐我参加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局长一脸严肃的和我说,已经四年了,他推荐的本地企业,没有一家通过预赛并进入半决赛的,我问大概多少家进行比赛,局长说各省推荐能进入国家赛的,基本是按照每个大的行业1000名,到国家赛的预赛里从1000家企业选出100家进入半决赛,然后半决赛从100家选出10家进入决赛,两轮10进1之后,基本剩下的10家都是非常厉害的企业了,大家再争冠亚军和第三名。我说领导啊,你是不是觉得我比较能吹,才推荐我去参加的,这么残酷的淘汰赛,我也没底啊。领导笑了,说你这样的博士真不多见,技术专家,口才又滔滔不绝,也不紧张,我看好你啊。
说不紧张是假的,当我一个人背着包,坐上去参加大赛的高铁时,心里是惊恐不安的。10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们,把我丢进去都找不到在哪里,完全不起眼。但我在准备PPT的时候,一直回响着博士导师说的话,一篇论文、一份报告、一个项目,最核心的灵魂在于你把创新性讲清楚,最好的创新性不是你比别人做的好,而是你做了别人根本没做过的事情,开创了一个领域。我的产品,放到世界范围肯定不是原创的东西,因为有3家国外巨头公司已经做出来了,但是放到中国范围内,除了我根本没有人做过啊,我决定从这个角度开始讲。比赛时是10个企业分为一组,PPT讲完第一遍,我以小组第一从1000个企业里杀出来,进入到半决赛;PPT讲完第二遍,我再次以小组第一从100个企业里杀出来,进入到总决赛,这时,只剩下10家企业了。
出人意料的,是总决赛的前一天晚上,在酒店的会议室里,大赛的带队老师,把我们10家企业都召集在一起,说了一些恭喜的话,让我们加油之类的。然后又很严肃的说,你们10位入选者,都是博士学位,国家想在未来的10年内,从本土选拔近万名专家人才,入选“万 人计划专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国家要转型升级,要科技强国,没有专家人才,都是空谈,而这一万多名“万 人计划专家”,就是科技强国的领军者,国家迫切需要你们。这次请你们来开会,就是想告诉大家,你们都是博士,如果明天能进入前三名,科技部有一个大赛通道,把你们推荐到中组部,再经过一轮答辩和评选,就可以入选“万 人计划专家”,希望你们把握这个弥足珍贵的机会。老师的一番话讲完,我看了看其余9个家伙,好像眼睛都发红了,身上已经散发出隐隐的杀气,看起来明天要拼命了。不由得心中一寒,也赶紧假装很有杀气的样子,不能在气势上先输给他们。
回想起大家的杀气,我吓得夜里一直睡不着,我总觉得按照之前预赛和半决赛的套路,只讲创新性是不行的,要有一些更打动人的东西。我翻出来几只芯片样品,小小的,拿在手里,那样的不起眼,但又充满了科技感和铜臭味,我盯着它们看了一个小时,我决定,我不再只是强调创新性了,我要讲一个关于芯片的煽情故事。12个小时后,我排在第6顺位出场,听完主持人的转场介绍,我从位置上站起来,伴着场下的掌声上台了,PPT投放在巨大的屏幕上,镁光灯在眼前聚焦,我看不到台下的任何人,我仿佛回到了学校夜晚12点的实验室里,静悄悄的只有我一个人不停的奋斗着。我从口袋里掏出芯片,举在手上,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芯片的故事,这个记载了我8年青春回忆的小物件,就这样被我举着,竟然感觉沉甸甸的,我想起了这些年的辛劳、奋斗、挫折、彷徨、希望、喜悦、兴奋、刺激,就在这个时刻,浓缩为8分钟的演讲,与大家分享吧。我已经不记得当时的细节了,只记得自己讲完后,鞠躬致谢,恍惚中看到台下有很多人站了起来,连绵不断的在鼓掌,持续了半分钟还没有停下来。时间定格在10位参赛者都结束了演讲,计分屏上我的名字排在第二位,我揉了揉眼睛,没错,我是总决赛第二名了。
科技部信守了他们的承诺,2年半之后,通过新一轮的答辩和选拔,我入选了中组部国家万 人 计划专家,我会和另外一万多名专家一起,成为国家科技强国、升级转型的领军者,在这个古老的国家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与国外的竞争对手展开厮杀,最终杀出一条血路,加冕为王。
我和师兄创办的公司,从16年开始到现在,每年的销售额都以2~3倍的速度增长,后续还会增长的更快,公司的估值今年也到了5亿(是估值,不是个人资产)。但我们依然买不起大别墅,不舍得换保时捷,依然加班到夜里12点以后,依然把公司利润的大部分都投入到研发中去,依然出差的时候不舍得住超过400元的酒店,依然像守财奴一样守着投资人新投入的几千万现金不敢乱花,但我们从学院里那个阿里巴巴宝库学到的东西,还有我们可以手撕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功底,可以让我们再开发出几款市场容量过千亿的科技产品,可以再组建几个团队,再创办几家估值超过5亿的公司,再开拓几个无人涉及的研究领域。
在美丽的丽江古镇,有一座雪山,终年云雾缭绕,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阳光也无法穿透云层。传说只有本领非凡、与山齐高者,才能看到云朵以上的风景。世间虽少有非凡之人,但看过者,无不终生称道绝世美景。
不工作的时候,我喜欢叫朋友们一起打王者,一起吃鸡;
我喜欢没事就去逗逗狗,撸撸猫,和小朋友一起到处玩;
我喜欢所有Alan Walker的歌,不开心的时候就一直听;
我和朋友到迪厅蹦迪,吃火锅撸串喝酒,K歌到深夜;
情人节还有结婚纪念日,我给老婆买花买钻戒买LV包;
我到菜场买菜经常被坑,去小区扔垃圾没分好类会被骂;
身边的人,几乎很少知道我上面讲的那些硕士、博士还有创业的事情,我平时展示的,只是我想展示的,那云朵以下、接连地气、炊烟袅袅的风景。而云朵以上的风景,只有与山齐高者才能看到,你没看见,不代表没有。就像你不会手撕麦克斯韦方程组,没看过杨-米尔斯理论的推导过程,你就不知道杨振宁的伟大紧随麦克斯韦之后,薛定谔和霍金与他相比,都是弟弟。你所看到的,只是他82岁那年,与28岁年轻妻子的传闻。
疫情还没爆发的1月初,我去了一位朋友的公司,他是很早就归国的行业专家,在贝尔实验室和西门子待了十几年,办了一家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然后回国创业。到公司的时候,他开发的机器人正在惟妙惟肖的讲课,对着摄像头给孩子们网络直播,脸上的表情还可以各种变换,憨态可掬。坐在他的办公室喝茶,桌子上也有个机器人,这位朋友和我聊他在美国的经历,聊自己的最新产品。然后他扶着桌上的机器人,打开一个开关说:“我经常喜欢把机器人比作我们的国家,你看头部的这个处理器代表政治中心,胸部的电池包代表驱动发展的工业动力,双腿是支撑国家的农业基础,手臂代表执法机构,嘴巴代表外交和宣传部门,体内的各种电线电缆代表交通网络,漂亮的衣服、面容和发型代表娱乐业和服务业。”然后他顿了一下,打开机器人的后背开关,里面露出两个像液压挺杆的支撑柱,牢牢支撑着机器人沉重的金属躯体,他指着两根支撑柱说,“搞技术和研发的都在这里了,有了我们,国家可以顶天立地的站着,不用卑躬屈膝,也不需要下跪乞求,我们是脊梁。”
如果让我选出人生中最幸福的两件事,那么第一件,是在大学的图书馆里遇见我孩子的妈妈,而第二件,就是选择读博。
仅以此文,纪念过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okom | 来自北京
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
我从出生到本科毕业,加起来也没见过几个博士,当然,大学老师除外。
自从读了硕士,感觉博士多了起来。之后工作了一年,单位里到处都是博士。辞职之后读博,一天天见到的接触的全是博士。
只有接触到某些领域的一些研究平台,才能感受到博士的必要性。
所以觉得本科学历够用的,是因为还没接触到那些平台。
大部分人接触的还是生产型,服务型等相关领域,本身博士就不会在这些领域扎堆,所以会觉得博士没啥用。
但是若你能接触到一些前沿研究领域,你会发现,博士真的就是起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