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junsoft
| 来自北京
唯一的细节只有“上海海思”:
大海思是2004年成立的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而小海思是2018年成立的上海海思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消息
图源:旺仔百事通
我们根据之前的报道可以知道,“大海思”是做麒麟芯片等自己独占芯片的海思,“小海思”则是做安防、鸿鹄电视芯片、凌霄芯片的海思。
这个图透露的其实很简单:盘古M900是小海思的芯片——换言之极有可能“并不怎么先进”。
根据一些消息,鸿鹄818、鸿鹄898、凌霄按照网络上的信息来看都是28nm制程的,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小海思最先进的设计大概是28nm制程。
参考这一信息,可以有两个基础推测:
- 这颗芯片极有可能是28甚至45nm这样的成熟制程,极小概率是14nm芯片,更先进的可能性几乎为0
- 这颗芯片的性能很有可能并非追求高性能,而是追求“能用”
换言之,即使不考虑制裁,这颗芯片很有可能上限就是14nm(各家14nm除去intel高一点,大概都是30亿晶体管/平方厘米,参考一下麒麟9000是约150亿晶体管/平方厘米)28nm则是约15亿/平方厘米,45nm则是3亿/平方厘米,那么这颗盘古芯片规模大概是15亿-60亿晶体管。参考一下麒麟990的cpu集群面积+片上缓存按照xian333c的统计是13mm2大概也就对应13亿晶体管,那么大概如下:
- 30亿晶体管大概可以做到K990的CPU+内存控制器+硬件解码器的水平,对应14nm工艺
- 15亿晶体管大概可以做到A76+A55 2+6的规模+内存控制器等,对应28nm工艺
- 5亿晶体管大概可以做到4核心A55的水平,对应45nm工艺
一般来说cpu都是1~2平方厘米的面积,基本上可以算一下。如果附带GPU,那基本上找同工艺对应的麒麟9系列也差不多能估算一下。
信息就只有这一点点,没法更多推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