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索思数据|“谷爱凌”全民热,大数据如何说?

cdjtedu 回答数0 浏览数898
如果要说本届冬奥会的最热词,“谷爱凌”和“冰墩墩”可能不相伯仲。但就话题性而言,“谷爱凌”比“冰墩墩”以及其他运动员丰富得多。“谷爱凌”三个字身上的标签,不仅有冬奥冠军,还有家庭和教育背景、商业价值、女性权利、国籍归化甚至中美关系等等,这使得“谷爱凌”成为了一台非常特殊的涵盖体育、教育、商业、社会乃至政治等多领域的文化符号。“谷爱凌”是如何热起来的?围绕“谷爱凌”都有哪些热门话题?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谷爱凌”现象?本文通过索思数据的数知网络舆情监测系统,采集上述与“谷爱凌”有关的话题数据,研究分析“谷爱凌”话题的网络传播热度、途径、舆论演化态势,提炼社交媒体、主流媒体、网民的观点和情感倾向,探索总结在冬奥会主议题上出现发散性话题的传播规律,为围绕焦点人物进行正向、理性的舆论引导提供参考。

一、“谷爱凌”掀起的大数据
一位运动员成为奥运会最热门的发散性话题,这是往届体育盛会中未曾出现过的现象。本文选取索思数据舆情监测系统2022年2月1日至2月14日的全网数据作为分析对象,对相关舆情的热度、走势、渠道、关注群体以及话题关键词等数据作简要分析。

1.传播热度与走势
在上述监测期内,全网共出现与“谷爱凌”相关的舆情信息3,070,423条;信息高峰出目前2月8日,谷爱凌摘得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金牌,当天全网共出现144.5W多条相关信息,接近监测期内全部信息量的一半,信息主要以“夺冠”为主;随后舆情走势开始逐步下降,而关于其家庭、教育背景等发散性话题信息逐渐增加。

图1 “谷爱凌”舆情声量与走势

上述舆情热度走势与百度搜索指数也完全一致。百度用户对“谷爱凌”的搜索次数,在2月8日当天形成高峰,全网PC和移动端共搜索4,881,191次。

图2 “谷爱凌”百度搜索指数

“谷爱凌”的高热度还体目前热搜榜上。在监测期内,“谷爱凌”在热搜榜一共出现268次,在冬奥会相关关键词中仅次于“冰墩墩”(358次),平均每天登上热搜近20次。登上热搜榜的话题可谓五花八门,从谷爱凌夺冠,到谷爱凌学奥数、多睡觉,再到回应美国网友批评、外婆是南京人等等,似乎任何与“谷爱凌”有关的话题都能登上热搜。

图3 登热搜榜上的“谷爱凌”话题

2.传播途径
在和“谷爱凌”有关的舆情传播过程中,微博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占比为71.51%;其次是客户端,占比14.37%;视频,占比8.62%。其余互动论坛、网站、微信和数字报等渠道的占比较小。

图4 传播途径分布

3.关注人群

图5 百度搜索“谷爱凌”的人群分布

通过百度搜索指数可以看到,在搜索“谷爱凌”的网民中,男女性别比相差无几。但在关注群体的年龄分布上差异明显。对“谷爱凌”最为关注的群体年龄为20-39岁;而19岁以下青少年群体对“谷爱凌”的关注比例(TGI)最高,为40%。

4.话题关键词
在和“谷爱凌”相关舆情信息的高频词中,频次较高的关键词有“中国”“金牌”“跳台”“女子”“冬奥会”“香港”等等,显示出关于“谷爱凌”的话题仍然以冬奥会为主流;在关键词云图中,也显示出部分发散性话题的关键词如“教育”“家庭”“妈妈”“天才”“国籍”等等。

图6 相关舆情关键词云图

二、“谷爱凌”的哪些话题最热?
和其他冬奥会运动员包括冠军相比,“谷爱凌”具有的话题性无可比拟。围绕在谷爱凌身上的话题,较早源自其宣布代表中国参加冬奥会。2月8日的夺冠,则大大提升了话题热度;而网友多方面的联想和讨论,又极大地增加了话题的维度。比如部分网友将谷爱凌的家庭和教育背景与国内的“双减政策”对比,家庭教育又一次被热论;财经媒体则开始讨论“谷爱凌”的广告和商业价值;有网友联想到同样是社会热点的徐州丰县“八孩妈妈”,女性权利又成为讨论话题;另外,谷爱凌的国籍和归化也被上升到中美关系的高度。简单归纳可以发现,围绕“谷爱凌”的话题,至少涉及冬奥冠军、教育和家庭背景、商业价值、女性权利、国籍归化以及中美关系等六个维度。

图7 围绕“谷爱凌”的相关话题

1.各话题热度
上述话题在全部舆论场中的声量和走势各有不同。作为主话题的“冬奥夺冠”无疑热度最高,这也是其余话题出现的基础。在全部舆情信息中,超过154万条与在冬奥会获得金牌有关,在监测期内全部相关信息量中占比50%。其次为关于“教育和家庭背景”的话题,有43.2万条;“国籍归化”话题,28.7万条等。各话题的热度和声量详见下图。

图8 相关话题的热度

在各话题的走势方面,关于“夺冠(金牌)”的话题高峰出目前2月8日夺冠当天,随后快速走低;其余发散性话题的高峰则大多出目前2月9日。关于“家庭&教育”“国籍归化”和“中美关系”的话题走势基本一致,在2月9日高峰期后迅速下降;关于“女性权利”“商业价值”的话题,在2月9日后则比较平稳,在2月11日出现第二次高峰,表现出很强的延续性。

图9 全部话题声量走势

图10 发散性话题的声量走势

2.各话题主要观点
(1)关于谷爱凌获得冬奥首金,媒体和网友一致称赞。冬奥冠军无疑是与谷爱凌相关的最热烈话题,舆论场关于这个话题的情感态度也高度一致,认为“谷爱凌创造了历史”“谷爱凌是最棒的”等等。央媒在该话题的传播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比如央视微博当天的【骄傲转发!#谷爱凌是最棒的# 了不起!】被转发了54W多次,人民日报微博“#短道速滑队再冲金#、谷爱凌首秀”的微博也被转发超过23W次。
(2)关于家庭和教育背景。谷爱凌夺金后,其跨国的家庭与教育背景引发网友高度关注,相关话题一时火爆各大搜索平台和网络。多数网友认为其特殊的成长和教育背景在中国难以复制,但其学习和教育理念值得借鉴。“#谷爱凌妈妈的教育第一是多睡觉#”、“#谷爱凌的教育启示#”、“#谷爱凌妈妈的教育方式#”、“#谷爱凌父母教育观#”、“#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成就了谷爱凌#”等话题网络传播度极高。从话题的阅读次数来看,网友普遍对#谷爱凌妈妈的教育第一是多睡觉#较感兴趣,收获1.1亿的阅读,在讨论上面网友则对#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成就了谷爱凌#讨论尤为激烈,共计有1.4万网友参与讨论。“在海淀学奥数”“来中国上十天课,能顶在美国一年”等语句也在网上广泛传播。

在关于谷爱凌的家庭和教育背景的讨论中,多数网友认为,谷爱凌的成功同时受益于“美式素质教育”和中式“应试教育”,其成长经历值得中国家庭借鉴,比如“家长要做孩子的成长规划师”“要加强家庭成员的沟通互动”“要反思在家庭中的表达方式”“要鼓励孩子克服困难”等等。

(3)关于其国籍归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中美关系话题。谷爱凌代表中国获取本届冬奥首金,在国内获得了一片喝彩的同时,也引发了中美舆论有关其国籍的质疑和热议。其中阅读量最高和讨论踊跃的话题均是“#谷爱凌回应国籍问题#”共计有1853.6万阅读,3440讨论;谷爱凌关于“体育可以团结所有人,体育不需要和国籍挂关系”的回应也得到国内网友和媒体的一致点赞。

在关于谷爱凌国籍归化话题的讨论中,多数网友认可“谷爱凌国籍问题属于我国国籍法例外情形”的观点。针对美国媒体关于“在美国长大却代表中国参赛是‘忘恩负义’”的说法,中国网友和媒体都站在了谷爱凌一边,认为这反映出美国媒体固有的“体育问题政治化”和逢中必反的狭隘心态。还有网友认为,谷爱凌是中美两种文化共同滋养的优秀结果,反映出中美应该互相学习、各取所长、携手合作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
(4)关于女性角色和权利的话题。由夺金引发的女性话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认为谷爱凌是女性的榜样。“#谷爱凌决心做女性的榜样#”的阅读量高达454万次,“#从谷爱凌身上看到女性力量#”的阅读量达到390万等等,可见谷爱凌在本届冬奥会上的形象以及其个人奋斗经历,的确受到网友们的认同。

其次,也有网友将谷爱凌和同处于社会热点的徐州“八孩妈妈”进行对比,并由产生并发酵出一些在网上广为传播的言论,比如“谷爱凌是命运的天花板,杨某侠则是命运的地下室”“我们与谷爱凌差一亿次投胎,我们与丰县八个孩妈妈仅差一闷棍”等等。而@徐州发布官微邀请谷爱凌品尝蜜三刀的微博,也引发了不少网友的负面评价。
第三,部分主流媒体在关于谷爱凌的报道中角度失当。比如广东卫视在节目中提问“谷爱凌和全红婵,谁更受男性观众欢迎呢”,这个站在男性视角且极具争议性的话题,迅速遭到网友们口诛笔伐。不少网友认为,全红婵只有14岁,把她放在这个话题中非常不合适;且全红婵和谷爱凌都是奥运冠军,都为中国体育做出巨大贡献,这样的对比毫无意义。
(5)关于谷爱凌的商业价值。在谷爱凌获得冬奥会金牌前,不少商家就看好她将“大火”,纷纷请她代言。谷爱凌夺取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金牌后,她代言的牌子广告火速出街,霸屏电视机、各类App甚至电梯间,甚至有些商家抢注“谷爱凌”商标被国家知识产权局驳回。与此同时,关于其商业价值的话题也逐渐热烈。相关话题主要以“#谷爱凌商业价值#”、“#谷爱凌商业价值有多高#”和“#谷爱凌商业价值有多高#”为主,其中阅读量最高和讨论激烈的话题均是“#谷爱凌成商业价值新顶流#”斩获388.8万阅读。

三、“谷爱凌”热给我们什么启示?
很少有运动员能够像谷爱凌这样在一届运动会上引发如此多维度、高声量的话题。之所以会出现“谷爱凌”现象,和谷爱凌自身的特殊性、社会热点的高反差性以及中美关系的高关注度都不无关系,这一现象同时也为传播和引导焦点人物舆论提供了启示。
首先,她自身具有的跨东西方文化属性自带光环。无论是从血缘或是文化角度来看,谷爱凌都受到中美两国跨文化的共同滋养。父母都是学霸;她在美国出生、长大、训练、成名;享受中国和美国优质教育;每年有近25-30%时间生活在中国;转籍归化为中国运动员;在冬奥会上为中国队夺得首金等等,这样独特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体育成绩,造就了她无与伦比的“学霸+冠军”形象。
其次,反差鲜明的社会热点起着引爆舆情的作用。当主流权威媒体聚焦冬奥会和谷爱凌的时候,关于徐州丰县“八孩妈妈”的信息则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强烈的反差和对比,加速了相关舆情信息的快速传播与发酵。谷爱凌在主流媒体上的高不可及,“八孩妈妈”在社交媒体中反映出来的坎坷遭遇,在舆论场中几乎同时存在的两名女性,既容易让普通网民内心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也容易被一些势力利用,对既有的一些负面舆情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样因为反差和对比衍射而成的舆情,还体目前对“双减”政策的反思。“谷爱凌学奥数”“谷爱凌没有双减”“谷爱凌中国上十天课,能顶在美国一年”“以前学奥数,十天顶一年;目前学奥数,十天判一年”等等相关言论的传播,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社会尤其是家长群体对“双减”政策的认识,甚至增加对政策的疑虑。
第三,中美博弈的高关注度使其成为舆情的“助燃剂”。体育运动员本不应承载过重的政治话题,国内主流媒体和网民也未宣扬谷爱凌代表中国夺金的政治意义,但是谷爱凌特殊的成长和归化经历,以及部分美国媒体固有的反中思维,使得她难以完全置身于中美博弈的政治话题之外。即便该话题不可避免,中美两国媒体也应该认识到,正如谷爱凌同时感谢美国和中国一样,其个人的成功是中美两国文化共同使然,是其跨文化家庭“融合中美、求同存异”的结果。因此,作为政治符号的“谷爱凌”出目前中美两国媒体中,不应作为中美竞争与角力的象征,而应被视为中美体育文化交流的形象大使,以及中美合作关系的“润滑剂”和“融合剂”。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