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开发个3D设计软件有多难?

cxss 回答数5 浏览数966
完全门外汉,只是有感于最近看到的一些案例。

像UG、CATIA、Solidworks等等3D设计软件,动辄十几万一套,国内的小设计公司根本无力承担。我的很多委托人其实不是不想买,而是真的买不起。

为啥国内没有软件公司做类似软件的?因为太难吗?效益不可观?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yuclan | 来自河北
想要在知乎上更直接的获取客户,又可以带有转化组件及联系方式的可以私信我哟,
保证不封号!!!!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keleaj | 来自北京
什么叫“3D设计软件”?
是指3D建模工具吗?比如MAYA那样的?
做个简单的建模工具,不难
学过3D API的人都能做出来
不过那些高级的商业软件有很多功能,看那界面密密麻麻的选项就能知道了
有些功能需要很高深的算法

如果提问者觉得“这有什么难的”
那么
你做一个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anyou666 | 未知
国内盗版如此猖獗,开发软件不是死路一条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reebsdangel | 来自北京
3D软件有免费的,blender就是,但只不过题主说的那些都是工业软件。
工业软件涉及到的方面太多了,基本不可能有免费的。
一般的三维软件(C4D/MAX/MAYA之类),建模差不多就行,追求一个型像以及基本的物理学,哪怕是电影级别,也不会讲究到单个螺丝符不符合强度要求的地步。
而工业上会。
这里面就涉及到公差、工艺、材料、力学分析、流体分析等等等等。
这样描述太空洞了,还是拿个软件来举例子吧,就拿我相对比较熟悉的CATIA。
价格,据我所知,包含基础功能的CATIA V5(仅设计和装配模块,不含分析模块),价格已经是20W/单机许可/年(含税,包含PLC和ALC,也就是产品费用和服务费用)。
是的,一年20W,普通人可能觉得咂舌,但对于企业来说,这点钱还真不能省。
中国每年入口原材料和零部件万亿计,但如果C4P软件公司(CAD/CAPP/CAM/CAE/PDM)集体拒绝出售给中国制造商,按照目前的状况,区区几百万美元足以让中国制造业收到短期内的重创。
生产离不开他们。
要帮助题主理解他们的开发难度,只能把工业软件的功能提取出来讲一下,希望能有所帮助。
每套工业软件(CATIA/UG/SOLIDWORK)都不仅仅是画个CAD,建个模那么简单,工业生产通俗地讲,分为设计、分析、模拟、加工、组装、维护。建模只是工业生产的第一步。
某度百科里CATIA的描述如下:
CATIA是法国达索公司的产品开发旗舰解决方案。作为PLM协同解决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建模帮助制造厂商设计他们未来的产品,并支持从项目前阶段、具体的设计、分析、模拟、组装到维护在内的全部工业设计流程。
重点在最后一句话:全部工业设计流程。
这里面有什么呢?引用一个CATIA的模块目录:

  • 零件设计 PDG:Part Design
  • 装配设计ASD:Assembly Design
  • 交互式工程绘图IDR:Interactive Drafting
  • 创成式工程绘图GDR:Generative Drafting
  • 结构设计STD:Structure Design
  • 线架和曲面设计WSF:Wireframe and Surface
  • 钣金设计SMD:SheetMetal Design
  • 航空钣金设计ASL:Aerospace Sheetmetal Design
  • 钣金加工设计SHP:SheetMetal Production
  • 三维功能公差与标注设计FTA:3D Functional Tolerancing & Annotation
  • 模具设计MTD:Mold Tooling Design
  • 阴阳模设计CCV:Core & Cavity Design
  • 焊接设计WDG:Weld Design
  • 自由风格曲面造型 FSS:FreeStyle Shaper
  • 自由风格曲面优化FSO:FreeStyle Optimizer
  • 基于截面线的自由风格曲面造型FSP:FreeStyle Profiler
  • 基于草图的自由风格曲面造型FSK:FreeStyle Sketch Tracer
  • 创成式外形设计GSD:Generative Shape Design
  • 创成式曲面优化GSO:Generative Shape Optimizer
  • 汽车白车身接合ABF:Automotive Body In White Fastening
  • 数字化外形编辑DSE:Digitized Shape Editor
  • 汽车A级曲面造型ACA:Automotive Class A
  • 快速曲面重建QSR:Quick Surface Reconstruction
  • 创成式零件结构分析GPS:Generative Part Structural Analysis
  • 创成式装配件结构分析GAS:Generative Assembly Structural Analysis
  • 变形装配件公差分析TAA:Tolerance Analysis of Deformable Assembly
  • Elfini结构分析EST:Elfini Solver Verification
  • 电路板设计CBD:Circuit Board Design
  • 电气系统功能定义 EFD:Electrical System Functional Definition
  • 电气元件库管理员ELB:Electrical Library
  • 电气线束安装EHI:Electrical Harness Installation
  • 电气线束布线设计EWR:Electrical Wire Routing
  • 电气线束展平设计EHF:Electrical Harness Flattening
  • 管路和设备原理图设计PID:Piping & Instrumentation Diagrams
  • HVAC图表设计HVD:HVAC Diagrams
  • 电气连接原理图设计ELD:Electrical Connectivity Diagrams
  • 系统原理图设计SDI:Systems Diagrams
  • 管线原理图设计TUD:Tubing Diagrams
  • 波导设备原理图设计WVD:Waveguide Diagrams
  • 系统布线设计SRT:Systems Routing
  • 系统空间预留设计SSR:Systems Space Reservation
  • 电气缆线布线设计ECR:Electrical Cableway Routing
  • 设备布置设计EQT:Equipment Arrangement
  • 线槽与导管设计RCD:Raceway & Conduit Design
  • 波导设备设计WAV:Waveguide Design
  • 管路设计PIP:Piping Design
  • 管线设计TUB:Tubing Design
  • HVAC设计HVA:HVAC Design
  • 支架设计HGR:Hanger Design
  • 结构初步布置设计SPL:Structure Preliminary Layout
  • 结构功能设计SFD:Structure Functional Design
  • 设备支撑结构设计ESS:Equipment Support Structures
  • 厂房设计PLO Plant Layout
  • 数控加工审查NCG:NC Manufacturing Review
  • 数控加工验证NVG:NC Manufacturing Verification
  • 2轴半加工准备助手PMA:Prismatic Machining Preparation Assistant
  • 2轴半加工PMG:Prismatic Machining
  • 3轴曲面加工SMG:3 Axis Surface Machining
  • 多轴曲面加工MMG:Multi-Axis Surface Machining
  • 车削加工LMG:Lathe Machining
  • 高级加工AMG:Advanced Part Machining
  • STL快速成型STL:STL Rapid Prototyping
  • 知识工程顾问KWA:Knowledge Advisor
  • 知识工程专家KWE:Knowledge Expert
  • 产品工程优化PEO:Product Engineering Optimizer
  • 产品知识模板PKT:Product Knowledge Template
  • 业务流程知识模板BKT:Business Process Knowledge Template
  • 产品功能定义PFD:Product Function Definition
  • 产品功能优化PFO:Product Function Optimizer
  • DMU漫游器DMN:DMNDMU Navigator
  • DMU 运动机构模拟 KIN:DMU Kinematics Simulator
  • DMU空间分析SPA:DMU Space Analysis
  • DMU装配模拟FIT:DMU Fitting Simulator
  • DMU优化器DMO:DMU Optimizer
  • DMU工程分析审查ANR:DMU Engineering Analysis Review
  • DMU空间工程助手SPE:DMU Space Engineering Assistant
  • 人体模型构造器HBR:Human Builder
  • 人体模型测量编辑HME:Human Measurements Editor
  • 人体姿态分析HPA:Human Posture Analysis
  • 人体行为分析HAA:Human Activity Analysis
其中每一项再细分的话,还能再扯出几万字来。
而这些功能,全部无缝衔接,流水线作业,覆盖参数化和非参设计。
其中的难度不言而喻。
为什么中国没有这些软件?
个人觉得,第一个原因是历史因素。


CAD的发展历程图

20世纪60年代,CAD在美国面世,引进中国的时候大约是在80年代初期,此时的中国,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几乎为0,绝大多数的人连电脑是啥都不知道。在专业领域20年的差距,不是一朝一夕能追赶得上的。
第二个原因是国家政策。
工业软件的开发需要周期和巨额的投入。不同于一般领域软件,工业软件在开发初期,是看不到什么收益的,尤其是在市场上已经有几家国外巨头的情况下。
也就是说,这类软件开发商基本上只能通过外部输血才能在前期存活。但国家在这方面的政策倾向是给制造商经费补贴,让他们去选择。
制造商要的是啥?效率,可靠,稳定。自然而然的都去选择相对成熟的国外软件。这进一步让国内的软件开发商举步维艰,慢慢地也就没有人开发了。
收集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一篇文章有过很详细的相关分析阐述
这里引用给题主,希望有所帮助。
中国工业软件失落的三十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32141 | 来自北京
说点真话都会被禁言,还是早点退知乎的好,没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