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kknsla
| 来自上海
刚刚奈飞发布Q1财报,付费订阅用户首次下滑,少了20万。
如此差的业绩,让奈飞股价盘前直接跌了26%,市值蒸发了40个爱奇艺,20个哔哩哔哩。
而奈飞的付费用户下滑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涨价。
今年一季度,Netflix在美国和加拿大作出了提价的决定,非高清套餐月费上调1美元至9.9美元,标准套餐和高级套餐则分别上调至15.49美元、19.99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过去三年Netflix的第三次提价。将统计范围扩大,从分地区的ARPU(单用户付费金额)来看,一季度除了亚太地区之外,Netflix在各个主要市场全线提价,美加地区更是达到14.91美元的历史高位。
涨价的结果,一方面让一些用户转投迪士尼、苹果、亚马逊等平台,可以说这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另一方面让很多用户去买“共享密码”的账户,就跟国内一样,淘宝买共享账户,本质就是看盗版。这也是奈飞接下来要加大打击的行为——但技术上这很难。
用户为什么不支持盗版呢?
一个是通货膨胀+疫情等原因,导致钱包里的钱少了,加油吃饭什么的越来越贵,能省则省,可花可不花的先省,比如会员费;
二个是人都爱占便宜,这是人性。不违法可以白嫖或者薅羊毛,马云可能也会这样干;
三个是要人充值一次可以,不断充值难,长期来看这是一笔不菲的费用,每个月20一年也200多了。很多人都是要看什么内容买个月度会员,接着立即取消自动续费。
奈飞明知道涨价会丢失用户,为什么还要涨价呢?没办法,因为内容制作成本水涨船高,要维持营收与利润的增长,唯有涨价。涨价了流失部分用户,涨价多少,奈飞有一套数据模型去进行合理定价。
国内平台也面临一样的问题:付费会员数很难再增加,只能从有付费意愿的用户口袋里掏出更多钱,这就是腾讯视频涨价的原因——此前爱奇艺会员也涨了几波。视频平台都憋着气看谁后涨,因为先涨价的肯定吃亏。
涨价,一定会导致付费会员数减少,对用户来说,现在我们在互联网上要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音乐要钱、阅读要钱、游戏要氪金,购物平台还要给钱才有各种增值服务。每一笔钱看上去不多,加起来就不少了,人们越来越注意对自己的会员等数字内容的充值精打细算。
第二个,更多人会心安理得地转投盗版或者淘宝/闲鱼共享账号,因为人们觉得涨价了,太贵了,“不是我不支持正版 ,是支持不起正版”,承受的社会舆论压力也小一些,道德负担没了。奈飞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国内的版权保护环境下,这个现象恐怕会更加突出。
总之,对腾讯视频以及爱奇艺包括奈飞来说,会员涨价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也是利益权衡后的结果。那么我对视频平台有什么建议呢?
1、既然涨价,就把内容做好点,多出爆款内容吸引用户。
视频平台会员服务最小粒度是按月,如果用户只是因为某个内容而付费,往往只会购买单月,“看完就走”。视频平台都在努力地持续打造着爆款内容,来不断吸引新老用户持续付费。如果没有好内容,特别是爆款内容,用户花钱了也没什么可以看,自然就不会充值或者不会续费了。
2、既然收费,就不要再搞乌七八糟的新收费花样,甚至让收费用户看广告。奈飞这一点做得很好,虽然收费,涨价,但用户看到的内容还是比较纯粹的,国内的视频平台很套路,买了黄金会员还要你买白金会员,否则有些内容不能看需要给点播费,还有就是会面临广告(虽然可以叉掉)。总之,不花钱看个视频遭罪,花钱了也不一定很爽。
3、做好服务。视频平台吸引会员靠爆款内容,但没有一个视频平台可以确保年年季季有爆款,如果只靠内容,会员就会“看完即走”。视频会员一定要有全场景、全流程、跨边界权益服务,增强用户粘性。
我觉得如今互联网用户按照忠诚度可以分为多个层次:
- 原始用户,即用完即走的用户,比如没有账户体系的工具平台;
- 重度用户,用完不走的用户,比如形成账户体系的社交平台;
- 粉丝型用户,对平台有很强的心理认同,所谓粉丝经济;
- 付费会员用户,忠诚度极高,与平台关系最为牢固的一种用户,他们忠诚,大方,挑剔。
- 终身会员用户,忠诚度最高。
互联网付费会员的终极目标就是让用户成为终身会员用户,打造“终身俱乐部”。
怎么样让会员成为真正的会员,而不是“花钱买内容看完就走“的付费用户,才是视频平台们要琢磨的关键啊。
微信:罗超频道(luochaotm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