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覆盖手机等移动终端的鸿蒙操作系统将正式发布。当下,我们为啥需要鸿蒙?它的到来,不仅进一步在操作系统层面实现万物互联,更意味着在iOS、安卓之外,提供了“第三个选择”。
横空出世:鸿蒙有什么不同
6月2日晚,华为将正式发布可以覆盖手机等移动终端的鸿蒙操作系统。在安卓、iOS垄断绝大部分市场之时,鸿蒙横空出世。相较安卓、iOS,鸿蒙有很大不同。
华为2016年5月份正式立项开发鸿蒙系统时,目标就非常清晰:绝不会再做一台安卓或者iOS,这是没有价值的。
打造鸿蒙,是希望用一套系统,能够解决所有硬件设备装载系统问题,告别“不同硬件装不同系统”。一旦应用和软件实现无缝流转,开发者面对不同硬件、不同系统要开发不同应用的困难就迎刃而解。
此番鸿蒙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仅是一台手机操作系统,更是一台面向万物互联的操作系统,未来的生态潜力巨大。手机、电视机、平板、汽车等终端只要搭载鸿蒙系统,软件在不同平台之间都可以适配,不再需要单独开发。
直面挑战:提供第三个选择
鸿蒙作为独立于安卓和iOS之外的第三个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为业界提供了一台新的选择。
众所周知,在公平竞争的市场中,竞争者参与得越充分、越彻底,市场创新活力越强,建立生态的机制越完善。因此,这个选择非常重要。
鸿蒙与安卓一样,都是基于Linux开发的底层内核。而过去华为使用的EMUI,是在安卓基础上开发的。2019,谷歌宣布不再对华为开放GMS服务,令华为在海外市场受挫。此后华为着力开发自个的HMS服务。此次大规模升级鸿蒙系统,意味着华为已经解决操作系统的“卡脖子”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