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黄金时期的国产剧,连植入广告都能吊打目前

冰伊人o 回答数0 浏览数727
原作者姓名:文娱后台 ID:vistawenyu
原出处: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黄金时期的国产剧,连植入广告都能吊打目前
张新成的新剧《变成你的那一天》里,有一幕看得我脚趾抓地。
那是他第二次跟女主灵魂互换之后。
为了尽快拿回自个的身体,两人约定一起在家做点“刺激的事”。
在女主家见面那天,大明星江熠(灵魂是女主)顶着这张出门吃个饭都会被围观的脸,大摇大摆地先去了趟X品铺子。

进店之后,先是他想买的猪肉铺“刚巧”换了位置。
于是借着找猪肉脯的机会,他又“刚巧”看到了店里的许愿墙。
在写心愿的那两分钟里,镜头逮着桌上硕大的X品铺子logo和广告词,正面怼侧面拍。
拍完了近景切远景,拍完了特写切全景,植入得那叫一台淋漓尽致。
目前的国产都市剧好像都是这个路子:
剧情成了壳子,广告才是灵魂。
以前以为都市剧的堕落是从不再拍穷人开始的。
目前觉得,电视机里哪还有真正的都市剧。
明明都是,在广告里插播剧情的牌子植入合集。

以前的国产都市剧也植入广告。
但绝对不是像目前这样,恨不得拿着喇叭在耳边催你下单。
恋爱也好,职场也好。
一直觉得,都市可以不意味着精英,但一定代表着洋气。
就像我一度以为,当年《甜蜜蜜》里的麦当劳是植入广告。

《甜蜜蜜》1996年上映。
1990年,大陆的第一家麦当劳才在深圳正式开业。
因为这部影片,麦当劳曾经是我认知里国内最时髦的餐厅之一。

直到后来看到幕后花絮才知道,由于借不到拍摄场地,里面的麦当劳实际上是家肯德基。
植入一说,自然也是子虚乌有。
2015年《甜蜜蜜》重映,陈可辛聊到拍摄的不易。
说起片子里的植入广告——原来是信用卡。
由此才回想起,张曼玉饰演的李翘去atm机取钱、教黎明饰演的黎小军办信用卡,确实是被反复特写的场景。

目前回看,运镜真的像极了信用卡广告

可是依然觉得,麦当劳也好、信用卡也好,是植入或是剧情需要,真的无关紧要。
重要的是,它们背后所代表的大城市的认可、安稳的生活,对于片子里的港漂们来说是一种真正的向往。
李翘和黎小军,第一次相遇就是在麦当劳,李翘是麦当劳店员。
那个时候黎小军南下初到香港,穿着破旧的棉袄,不会说粤语,是个纯正的土包子。
他去麦当劳吃东西,叫不出可口可乐的全称,也听不懂“堂食或是外带”;
他向李翘索要麦当劳的垫纸,因为“很漂亮,背后可以用来写信”。

真的好寒酸。

那时的李翘也不过是个打工仔。
在几份工之间辗转,梦想有朝一日成为真正的香港人。
金钱是她最大的人生目标,唯一的乐趣是看银行卡里数字的变动。
所以李翘喜欢在atm前流连。
她曾经对觉得在香港立足无望的黎小军说过:
这里是香港啊,在香港,只要肯拼命苦干,什么都可以。

在此之前,在大陆到香港的火车上,他们曾经隔着一张硬座椅背各自昏睡。
那个时候他们一心只向往着一台繁华的都市,觉得那里会有很多很多的机会。
等到真正挤进这个梦想之地,收获的首先是迷惘和不安。

于是所有的冲动在跌跌撞撞里被磨成了更具体的东西——
体面地吃一次麦当劳、看着银行卡里的数字一点一点增长。
广告刻画出的全是他们挣扎求生的样子。
好狼狈,却也无比真实。

对从前国产都市剧里植入的宽容,不光是靠老剧滤镜。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即便是个广告,它们也总能跟剧里的生活勾连上
当年《粉红女郎》里一水儿的大牌。
万人迷是Dior的柜姐,平时去Chanel扫货,用Mac的粉饼补妆。
明晃晃的大logo在观众眼前晃,按照目前的标准,是植入没跑了。

可那是千禧年前后的上海,中国最时髦的城市之一。
主角之一的万人迷是个因为向往时尚从香港跑出来的“沪漂”。
镜头扫过她琳琅满目的梳妆台、满满当当的衣帽间、颜色各异的高跟鞋……
你很难不去相信,用大牌就是她的日常。

16年《欢乐颂》热播,有人说它是五姐妹版《粉红女郎》。
甚至于相比《粉红女郎》,《欢乐颂》五美的生活看着还要更光鲜一点。

里面有张口就是千万生意职场精英;

有“别人条条大路通罗马,她一出生就在罗马”的富二代;

还有家境优渥,能靠关系进摩根华鑫的上海土著。

可剧里的植入,倒是一台比一台接地气。
海归精英安迪冰箱里只有一包X全速冻水饺;

邱莹莹和关雎尔出门吃小笼包,手里端的是速溶奶茶X飘飘;

白富美曲筱绡,明明连给邻居送见面礼都是上千一盒的进口巧克力。
可是当她因为误会安迪登门道歉,带的礼物却是目测不过百的X只松鼠。

为了把各种广告一股脑地塞进剧情里,主角们根本没法拥有恒定的人设和生活水平。
第一季里,安迪是对生活品质要求极高、喝水只喝玻璃瓶依云的冷面精英;

水中贵族X岁山也不行

结果到了第二季,却吨吨吨狂灌不到2块钱一瓶的X师傅优悦,仿佛家道中落的破产豪门。

第一季里杨紫饰演的邱莹莹平均每一集都要对X只松鼠的零食做一次爱的告白;

第二季,爱意就猝不及防地转移到了X品铺子身上。

好不容易对第一季两个牌子植入免疫的观众,第二季又要重新接受新的洗脑。
混乱和敷衍,是因为金主实在太多。
当年《欢乐颂1》的成功,为第二季的招商带来了极大的吸引力。
《欢乐颂2》的片尾致谢名单中,植入牌子的数量达到了62个。
制片人侯鸿亮透露,这或是有一半的广告被片方拒掉之后的结果。

网传欢乐颂第二季发布的招商信息

据不完全统计,这一季中平均每集要出现至少10个牌子。
要把这10几个广告塞进40多分钟的剧情里,想也知道不会是指什么自然顺滑的植入。
为了尽可能地露脸,这部剧里的省事面被打造成了一种万能食物。

失恋吃泡面,醒酒吃泡面,过年大鱼大肉吃腻了还吃泡面……
最离谱的是邱莹莹着凉胃疼那一集。
应勤跑去照顾,邱莹莹说自个想喝点热的。

没想到他居然拿了一桶泡好的白胡椒省事面,看着她大口大口喝面汤,搞得热泪盈眶。
也不知道是呛得或是感动得。

相比剧里的什么高端厨具、搜索引擎,泡面这种食物,如何都不算是一种难植入的元素。
韩剧里的拉面、炸酱面也是广告植入的常客。
可人家就知道挑个夜宵居家的场景,热气腾腾地勾起观众的食欲。
这剧倒好,仿佛是交个坑位费让主播带货。
也不管情景合不合适,一言不合就开始视觉+广告词双重洗脑。

国产都市剧里不是没有过那种赤裸裸的植入。
10多年前的《蜗居》,早就玩过这一套。
但它拍哈根达斯,绝对不会空口说这冰淇淋有多高级。

它会借由女主的渴望,去渲染背后所代表的那种向上一级的生活。
女主海藻和男友小贝,为了买房结婚生活结据。
他们时常牵着手逛街,但只看不买。
路过哈根达斯的店面,明亮的橱窗里,店员穿着干净的制服。
镜头扫过一格一格口味各异的冰淇淋,旁白响起——
“海藻对所有的高消费都有免疫力,唯独对冰淇淋巧克力,这种诱惑好比是皮草钻石,对贵妇的诱惑似的,无法抵御......”

这时的海藻还在“蜗居”时期。
紧巴巴的日子,让哈根达斯显得那么遥不可及。
哪怕剧里把它夸张地比喻成贵妇的皮草,对于当下的她来说也丝毫不违和。
当女主的目光在店里的价目表上流连,那种样子不像是仅仅在渴望一种食物。
以致于后来看到她选择成为小三,我总觉得这其中一定也有哈根达斯的原因。

对上流生活的渴望,改变了海藻对上海这座城市的认知。
她这么一路“奋斗”着,慢慢坐上了宋思明的副驾——
是字面意义上的副驾。
在爬上车之前,她还闹了个笑话。
宋邀海藻同行出差,出发时宋思明开车,她下意识地直奔后排。
然后对方教她:按照乘车礼仪,坐后排是把人当司机。
跟男友小贝在一起,哪有机会学到这些东西?

实际上,这一幕就是在为后面的植入作铺垫。

那时海藻对这辆身价逾百万的大家伙丝毫没有概念。
只觉得它丑,上车不太省事。
还很不解地问宋思明:人家领导都坐小车,为啥他要买一辆“大吉普”。
宋思明没有笑她的无知,反而顺势开启了一番激情宣讲。

“这开车的男人,有血性的,都希望拥有一款路虎。”
“在城市里面憋得久了,都希望自个能像一匹野马一样,一头鬃毛,迎风飘洒在草原上长大。”
听他这么说,海藻的眼睛都变亮了。

她夸宋思明像个诗人。
宋思明的浪漫,就跟这辆车一起,印在了海藻的脑子里。

这一段的旁白说得极其矫情。
但海藻憧憬的表情,让人很愿意相信这会是她向往的生活。
不像如今的好多国产都市剧,只学到了念广告词,却直接弃剧情和逻辑不顾。
之前被疯狂吐槽的国产《深夜食堂》,一集45分钟能强行植入十多个广告。
小到食材、佐料,大到厨具,每一台道具都附着一种牌子。
这剧最受诟病的“老坛酸菜”的故事,日版原著其实拍的是茶泡饭。
这是日本居酒屋中常见的食物。
可国产版把它变成了泡面,还包装成惊为天人的深夜美味。

可是现实里,如何会有陌生的食客、仿佛背讲义一样给人科普酸菜有多健康?
一瞬间觉得这不是电视机剧,而是指什么深夜养生节目。
后来,日版《深夜食堂》的主角小林薰接受国内媒体采访。
在被问及剧中是否有过植入时,他是这么回答的。
“曾经有一次,三得利这样一家酒类公司,他问我们是否愿意在作品中放威士忌和碳酸产品。
“当时我们也曾经想到,我们觉得如果客人来深夜食堂喝这样的酒,会是比较时髦的事情。

“所以作为尝试,我们是放过这样的产品的。”
感觉《深夜食堂》《欢乐颂2》这些剧要能有这觉悟,也不至于最后“在广告里植入电视机剧”。
硬生生把自个植成了“深夜购物”“广告颂”。
一向认为,作为观众不是不能接受国产剧打广告。
哪怕是像《蜗居》这样明晃晃念广告词的植入,只要别跳脱剧情本身,也不至于让人这么逆反。
可惜,都市剧连造梦的能力都没有了。
又哪还有心思,去顾及广告体不体面?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吉林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