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为啥金典和特仑苏卖那么贵?

duyanglzu 回答数5 浏览数2695
高三狗,因为种种原因需要一天一杯奶,个人感觉伊利蒙牛普通的纯牛奶和金典特仑苏没什么区别,但就是价格差好多。爸爸买牛奶买了两箱金典,心疼死了……(住在小县城,经济水平一般般)希望能有大神告知原因和区别。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gaoyan755 | 来自北京
不是奶源成本高,不是营销成本高,不是包装成本高,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而是他必须卖得这么贵,而且要让大家都知道,特仑苏和金典不求卖最好喝的,但它的价钱一定是最贵的。
本来我对蒙牛伊利是无感的,但我去亲戚家做客的时候,尤其家中有小孩的人家,我都会提一两箱特仑苏或者金典去他们家做客,如果我买的是普通版的蒙牛伊利,或者其他不知名的牛奶,不管是不是比蒙牛伊利好喝。他们肯定会觉得我小气,那么寒酸。
所以我每次去别人家买牛奶的话,我买的必然是金典特仑苏,不会买其他的,因为这两款送人比较体面,送的是面子。
我知道这牛奶很贵,别人家也知道这牛奶很贵,这就是人家的市场定位,所以送礼也体面,即使奶源成本就高普通牛奶一两成,营销成本就比普通牛奶高两三成,包装成本也比普通牛奶高那么一成不到,但它们却可以卖得比普通牛奶贵一倍的原因所在。
当然也跟它随处可买有很大原因,高端的牛奶随便可以买到的就只有它们两个了。
如果是买给自己喝的话,或者买给比较熟悉的朋友或者家人自己,就没必要买这种并不是很好喝的牛奶,买好喝的牛奶才是王道。
年度最佳推荐:冰博克浓缩牛奶,蛋白质5.8,目前知道的蛋白质最高的牛奶,奶味最浓郁的牛奶。
最好喝的牛奶夏进牛奶应该有一席之位,我推荐了不少牛奶,亲戚中回购最多的就是这款夏进牛奶,因为实在很好喝,大家都喝上瘾了。
对口感要求高的,对蛋白质含量要求不高的人推荐买雪兰牛奶。花园牛奶,新农有机牛奶或者欧亚牛奶。
普通牛奶性价比最高的莫过于欧亚牛奶了,又便宜又好喝,比什么普通牛奶都好喝多了,但却是差不多的价钱,一盒2块多,网上评价也很高,12万评价数,好评率还能有98%。
我一直在喝是的花园牛奶,我一直认为花园是我喝过的新疆牛奶中最好喝的牛奶之一,我给我爸妈经常买的就是这款牛奶,很香很浓的味道,网上评价也很高,9万的评价数好评率98%。
当然,新农有机奶也不错,就是太贵了。当时如果不是有人送,我还真不愿意买,只能偶尔奢侈一下。
对蛋白质要求高的人,可以选择这款蛋白质3.8克的牛奶,就是广西的卜错水牛纯奶,也很好喝,就像喝冰淇淋一样,有人甚至说这就像微甜的旺仔牛奶一样,跟旺仔牛奶一样好喝,但是因为没有加糖加添加剂,比旺仔牛奶还健康。
最近发现一款神奶,非常符合对蛋白质要求高的人,适合给小孩喝,蛋白质高达4.0,如果以蛋白质含量论英雄,这款蛋白质4.0的牛奶无疑是品质最好的牛奶,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蛋白质如此高的牛奶口感都没有蛋白质3点几的牛奶好喝,但是如果小孩愿意喝的话还是可以的。
还有很多其他知乎网友一直推荐的牛奶,我也不夸了,喝过的人可以评论一下到底好不好喝,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看看大家是哪款牛奶的铁粉?




如需更多好喝牛奶的推荐,可以看我其他数万赞的回答: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370152511/answer/1168955754" data-image="http://pic4.zhimg.com/v2-1f510c796708567ea5e9b01c92e38b97.jpg" data-image-width="591" data-image-height="789" class="internal">每天喝纯牛奶会不会上瘾?为什么中国牛奶又贵又难喝?最怕云南朋友推荐牛奶系列:
中国纯牛奶哪个牌子最好喝?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ozuihao8 | 来自北京
我/我有个朋友喝金典拉肚子,喝普通牛奶不拉肚子——金典浓度高。
我/我有个亲戚喝金典不拉肚子,喝普通牛奶拉肚子——金典品质好。
你要是到黑龙江内蒙古的奶源地农牧民家里就知道,牛奶是真他他年的便宜真他娘的浓。便宜的你喝矿泉水都心疼还是喝点奶吧,浓的你喝奶越喝越渴还得喝矿泉水。
问为啥超市里这么贵,答案是包装成本太高、设备投资要回龙。毕竟你看牛奶包装年年换,每换一次都要新设备。
硅基生物:垄断的两种形式南方岸:伊利有钱任性?小说作者妻子详述丈夫被内蒙警方跨省抓捕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inh0453 | 未知
仅根据自己知道的答一发。
前些年,做过一个鲜奶吧,开在一个小区门口。【此为背景】
奶源就是附近的牧场,每家牧场的奶味道是明显不一样的。他们主要供应蒙牛和伊利,不知道这些大厂用什么高科技手段把奶统一成一种口味的。
我这样的散户,他们一般是不愿以合作的,但办法从来都是有的。我一般保持每三天去牧场拉一次奶,每次300---500斤。
拉回来的生奶用两个放在大不锈钢桶(跟卤肉店用的大桶一样)放在冰柜里,每换一次生奶,都要洗净,然后用开水消下毒,不然生奶很容易腐败。
用巴氏灭菌锅煮奶时是不加水的,牧场加没加水不知道,我倾向于没加水,因为我去拉奶时也是从一个很大的冷罐里接出来的。那个罐跟路上洒水车的罐形状差不多,体积上要大一倍,上面有一些仪表和管子。另一个佐证不加水的理由是煮奶加水会导致奶的口感差很多,当时竞争激烈,我甚至都研发了一套牛奶脱水的办法。伊利和蒙牛加不加水我就不得而知了,是真的真的不知道!
鲜奶吧仅奶的利润大概对半,七八年前,零售3.5元一杯,每杯250ml。办卡的话,最便宜时2.5一杯。酸奶和汉堡的利润要高一些。
当时店对面就是一家还挺有规模的幼儿园,每天下午5点左右,忙的吓人。另外小区订奶的人比我想象的要多的多,家里有老人,体现孝心,一个月大概100元左右,你订不订?家里有小孩,正在长身体,你订不订?每天上班没时间做早餐,你订不订?
每到夏天,隆重推出冰激凌。第一次做的时候只是试验,结果做的太多,微信召唤了一群小伙伴,吃,往死里吃。街上卖的冰激凌一般是冰激凌粉兑水搅匀,倒在机器里,等几分钟,直接那蛋卷接就行了。骚气如我,通常一半奶,一半水,啊哟,那叫一个绵密丝滑,瞬间爽到另一个次元。有一次发神经,干脆纯奶兑冰激凌粉,妈的,炸了!
只有干了这一行,才知道酸奶是基本操作。我通常在晚上快打烊是做酸奶,把拌奶的桶洗净,用开水消两遍毒,接煮好的奶,把奶放凉到发酵温度(这一步要用温度计),按比例放入糖,乳酸菌,然后搅啊搅,搅拌100下(防止搅拌不均匀),然后加到酸奶杯中,我一次做200杯左右,盖上盖子,均匀码进酸奶柜中,点击发酵,下班。第二天就能卖了,拿勺擓着吃。"小明同学,来一杯酸奶好不好,原味的吃腻了?叔叔今天给你加了蓝莓酱,吃完以后保证你的劫如faker附体,轻取五杀,叫你爸爸都不敢小看你,好嘞,拿好,五元,好吃不?你们南海十三剑关系这么铁,让那十二剑也下午也过来尝尝好不好!到时叔再给你整个 口味的。什么?钱不够,没关系没关系,你爸给你订了奶的你忘了?但是加了果酱的可要划两杯奶了哟!不用谢不用谢,小明再见!"
门店楼上办了一群补习班,注意我得用词,一群。有时晚上会有小学生拿着辅导老师的订奶卡来买汉堡,一准是小伙子考了第一名。盛夏,有时会有辅导老师会带班里所有的小朋友吃冰激凌,反正最多十几个,花不了多少钱,却在管理宣传上收效甚大。
店里有两个特别的客人,100块钱,两年了,奶还都没打完。这两个人订的是生奶,想起这个事,我就觉得自己一定是脑子进了水,老奶奶那晚在我店里磨叽了一个小时,我才同意给他订生奶,她转头告诉了对门邻居,我招架不住泼辣的大嫂子,只好也给她也定了一张卡。她俩每次来我都交代,要隔水煮,别让水烧开,并普及巴氏灭菌的原理。
店里所谓的巴氏灭菌桶,其实就是个超大号保温杯,一次能煮100斤奶。保温杯夹层里有两个大功率热得快和一个温度指示器,到80度左右自动停止加热。煮好的奶上会飘一层奶皮,近乎煎饼果子那么厚,很香,香的发腻。我不知道这油不拉几的玩意儿怎么用,清洗机器时就扔了。每锅奶煮好后我都要尝第一杯,确认没问题才开始卖。煮好的奶一上午就能卖完,你问我要是卖不完呢,首先,我干了这么长时间,什么时间能卖多少奶心里是有数的,周末早上打奶的少,我就少煮点,周一到周五,上学又上班,我就多煮点,误差不超过5杯奶。
店靠着小区,有它的优势,也就有它的劣势,大头还是做的小孩子学生的生意,散客利润高,但是人少。
看到这里,你会觉得答非所问,金典和特仑苏为什么卖这么贵?说实话,我不知道,这么大的企业,虽算不上高科技,但仅仅是商业运作方面我般见识短浅之辈就难以窥其一二。
我下面所写只针对我自己的小店。如果说我自己的小店也想打造一款高利润明星产品,我会做以下三点。
(1)明显差异化的包装,包括但不仅限于杯子及吸管的材料规格,尺寸,颜色,图案,文字。首先从感官上区别出它与一般产品及其同类型产品的差别。我暂时给这款明星产品取名叫"特金"
(2)明显差异化的口感,入口的东西,我不能仅拿化验报告和广告词去宣传这款产品更好喝,更营养,有更多蛋白质,那都是虚的。无与伦比的口感和香气会提醒消费者,老子是那些庸脂俗粉去不能比的,老子就值这么高的价钱。那么怎么做到这一点呢?精彩的来了,前面我说到,从牧场拉回来生奶我会倒进两个不锈钢大桶里,这两个大桶正好可以放进冰柜。你只要把温度调低,过一夜,奶就会结冰,但冰不会很厚,大马勺一敲就开,你把冰敲开,捞出来,再冻,再把冰捞出来,剩下这两桶奶,煮出来的就是"特金"。口感和香味明显比平常奶好很多,如果此时你觉的差异还不够明显,你还能再冻一次,两次。要是这时还不足以产生让你信服的差距,你就把前两次取出来的冰倒进平常奶的桶里!
(3)好消息,好消息,本店采用进口高级有机纯天然奶源,隆重推出"特金巴氏奶",无与伦比的口感,含很多优质乳蛋白,欢迎品尝。至今日起,零售10元/杯300ml,500元起订,订奶8元/杯300ml。
优质巴氏奶为庆祝我店"特金巴氏奶"的推出,至今日起,零售3元/杯250ml,200元起订,订奶2.5元/杯250ml。
看看再更!
<hr/>多年来,许多事情都是虎头蛇尾,想上进就不会到了如今才发狠,前面发完狠,后面起床照旧卖豆腐。同志们,惨痛的教训,历历在目啊!
小店大概经营了两年就转让了,以下是总结。
(1)【每天早起】类似早餐店,每天跟楼下卖胡辣汤的同时起床才行。比如:早上6点开门供奶,最晚5点必须到店里,煮奶30---40分钟,根据煮奶的量时间不等。同时打开电炸锅预热,简单收拾一下店里就等着开门。每次煮好的奶,必须先接半杯尝尝,如果有问题,立刻查明原因,重新再煮一锅。当然,这种情况不长遇到,我也只遇到过两次。特别是夏天,一方面是冰柜达不到设定低温,另一方面,装奶的大桶消毒不彻底。
我在当时早起这方面做的非常不好,常常睡得很晚,闹铃根本闹不醒我,一睁眼,7点了……
(2)【送奶】很多老小区的楼道墙上还有斑驳的订奶箱,不做一行你即便见了也不会多往下想。而我,对,就是在下,想了,却没有想到点子上。送奶的利润空间是有的,但关键是时间,比如预设客户每天7点打开奶箱,里面得有热奶。我赚钱不要命,5点开始送,一辆车,不论电动车,摩托车,汽车,其实两个小时送不了几瓶,为此我4点就得到店里,煮奶,装瓶,这都是时间。你问我为什么奶是热的,很简单,因为热奶好喝!你问我为什么客户取奶时奶还是热的,很简单,我给奶瓶穿了件羽绒服。关于奶瓶的羽绒服,我找了家做羽绒服的铺子,先做了个样品,效果好的夸张,有多夸张?晚上10点打烊时,我灌一瓶热奶,再给穿上它的羽绒服然后放进存奶的冰柜,第二天开门,我把它拿出来还是热的,不是微微热,是接近烫嘴的热。我是不是天才,现实是仅此送奶这一项业务,几乎把我打成草履虫!
我把话放在这里,谁送奶谁就是草履虫!不服就去送。
(3)【不重视副产品的研发】为什么蒙牛要做特仑苏?为什么伊利要做四个圈?利润啊!当普通牛奶的市场拓展完成,怎么能使利润继续增长?开发副产品呗!
我当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只是我当时已经被打成草履虫了,无力再重新整合,重新登场了。试错是有成本的,财力是根本,包括时间和信心,不光是自己的信心,还有客户的信心。后来我甚至购买了商用烤箱和一部分装修材料,以及在阿里巴巴上订购了一批披萨盒,提拉米苏杯等等。后来内忧外患年后就转让了。
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

(4)【地理位置和其它】奶店开业一段时间,实际上正常的宣传在两个月是就已经基本稳定了,我这里说的有些保守,一个月其实就已经固定客户群了。
位置,是优势,也是劣势。当然现在想来,跟自己错误的经营也脱不开关系,小城市是没有什么流动人口的,谈的上流动人口的只能是当地排名一二的步行街。但步行街上流行的是奶茶和冰饮,牛奶就成了副产品。其实也没问题,但定位不同,策略也就不同,相当于奶茶店的基础上增加了鲜奶的业务。
规模,这里的规模指店里面积,我的小店仅比正常的阳台宽大些,这也就为后来装修转型埋下了后患。

后来又陆续做过其它下生意,我必须承认我有很大一部分赌的因素在其中。离开学校时,我信心百倍。记得有一幕,我跟朋友从5块钱的澡堂出来,蹲在一个超市门口的台阶上抽烟,我俩眼望着脚下的滚滚车流,我说这些都是菜,老子想叨就叨。没来由的自信,这大概就是年轻人的样子。那一瞬我化身赵子龙,一身白袍在曹营里杀得七进七出,归来时,白袍染成红袍,封候拜将不在话下。
鼠年,我三十岁了,心里的白袍已成褴褛,叫花子相仿,再也回不去了。





<hr/>已开启新副本,代号<鸭子>,欢迎关注

鸭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陈大夫 | 来自广东
一个不喝奶的内蒙人告诉你特仑苏为什么卖的贵。
其实伊利和蒙牛不单在特仑苏、金典这一项上卖的贵,他们卖的所有东西都不便宜。
伊利之前有一款堆在冷藏柜里卖的甄稀冰激淋,一小盒8块,大盒18。它大概长这个样


这东西口感极好,就是量少点,大二的某个夏天,我曾每天吃一小盒这玩意儿,由于宿舍有一位关系贼好的回民兄弟只能吃清真雪糕,遂买大盒,两人分食,回头算下来,一个月光雪糕钱花掉近500块。
吃了这么多年蒙牛和伊利的东西,我是第一次开始觉得东西有些贵的,于打算买一些其他品牌的雪糕回来试试口感。
第二天我走进校园商店,打开冰柜,找出一堆以前常吃的雪糕,惊恐的发现.......只要是带奶的雪糕,特喵的每个上边儿都有伊利和蒙牛的商标,你看着它叫巧乐兹,叫四个圈,买回来仔细看,左上角永远有个小商标,上边写着鲜红俩大字:伊利。

<hr/>
事实上不止雪糕,打开你的淘宝,搜索纯牛奶,然后把界面使劲往下拉。
你能看见的奶制品牌子大概也就五家:伊利、蒙牛、三元、德亚、纽仕兰。
其中德亚、纽仕兰分别是乳业大国德国和新西兰出口的,卖的比蒙牛、伊利还要贵。而三元价钱近乎蒙牛、伊利。
市面上卖的较便宜的纯牛奶是蒙牛和伊利的袋装奶,价钱约在34块左右。200ml一袋共16包。平均100ml卖1.06元。它是这样的:


也就说,即便抛开盒制包装和特仑苏的新工序成本,他把这种原物装进特仑苏250mlx16瓶的盒子里,也要卖42.4元左右,你认为这个价格好承受么?
原因在哪里?我们国家的奶价贵。
中国的奶价贵是不争的事实,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永远都是排前几位的,因为什么?
简单点说,你没奶农,也没奶。
牧民们既然养肉牛又省心又省力,还能挣到钱,为什么还要养奶牛?
奶牛她年龄小,mm小,未达泌乳期的时候你挤不出来奶吧,是不是得有两年养殖周期才能达到应有产量?
其次养好了不能嘴对嘴的让你直接去喝吧?你要挤,要发酵,要打包,经过很多工序加工,这些东西你得有现代化设备吧?自己没有是不是得交给公司做?
奶牛生病了,产奶不合格,国家检测又严格,这一批奶是不是直接完球了?这样一年下来你不亏本谁亏本呢?
因此很多情况下我们国家奶源要靠进口,你的奶价要看国际市场。而国际市场又要看你的供需关系,资本主义不是做慈善的,产奶大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欧盟一旦大旱,供应端缩减,恭喜你,奶价,涨。
产奶大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欧盟预测到将要大旱,缩减供给量,恭喜你,奶价,涨。
还是这几个大国,这次供给量上升,但供给增长速度停滞,为带动复苏,恭喜你,涨。
事实上,据我在内蒙这边儿的了解,现在的奶价才是奶农不亏本的价,之前做奶农基本都是会亏本的。这其中我不知道蒙牛和伊利赚了多少,但我所知道的是,在奶这个事儿上,他们的专业程度是值得信赖的,也就是说,没把奶在水平上给你做差了。
这两家虽然不能说在奶这个事儿上形成垄断,实际倒也相去不远,虽说在价格上不具备随便乱涨的权利,但是人家将奶从袋装变成盒装,口感上也进行了一些改善,让我们这些喝不下去袋装奶口味儿、平日里不怎么喝奶的乳糖不耐者能把牛奶喝下去,在这个基准上每100ml涨了九毛钱,你真的不能说他们是卖保健品的,这是个专利。
你觉得蒙牛和伊利的奶贵,多数是你对奶的需求变高了,但因为经济原因,奶的价格你承受不起了。
你不要跟我说自己金典特仑苏还是喝的起的,你只是单纯对这个事儿表示不满。我给你算一笔账,一个人一天两盒奶,一个家庭一天六盒,30天你需要180盒,特仑苏78元16盒,换算下来一个月奶钱的支出要近900元。而这仅仅是你一项吃食的开销。
水果,蔬菜,肉食,哪个没涨价?普通家庭真的开销的起?即便开销的起,那么除了吃,你还有没有钱做别的事儿呢?
请不要说我为自己家乡的企业说话,因为喝不起真没什么可害臊的。
这事儿从前是有先例的。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人们就是买不起奶了,乳制品一下供大于求,奶价迅速回落,2009年2月原奶价格直接掉到19.3美元/100kg,而自2006年起到现在,奶价最高有54美元/100kg,最低价也有22美元/100kg,除了08经济危机,从未下过20美元大关。
看看现在的奶价,再看看现在的经济形势,你还觉得金典和特仑苏贵单纯是企业坑你吗?
<hr/>一个月之前写的,当时还是手机码字,没想到突然有人看了,多讲几句。
1.奶价贵是不争事实,这个问题不要再谈自己网购价是多少,平时买的奶价格是多么好承受,并把这个精确到块。
牛奶本该是像鸡蛋,肉类一样的生活必须品,假设国际上通用价是五毛,到中国卖1块,那它就是卖的贵。我们国家自己的奶源明显是不够的,要大量依靠进口奶源。原因在人口基数大,奶需不低;国内审查尽管十分严格但过于冗杂,奶农生存环境恶劣。
2.说金典特伦苏贵的时候,我提到了乳糖不耐。也就是说,全国乳糖不耐者甚多,你喝巴氏奶开心快乐的同时,也应对那些一喝巴氏奶就被奶腥味儿熏走的人一些体谅,金典特伦苏对他们相当于是专利。
3.喝不起奶是很正常的事,因为数据不会撒谎,这边有说一箱30多块钱奶便宜的,隔壁有说50块看电视剧太贵的,请结合语境去看,我这边即便说人们吃不起肉了都有人觉得猪肉价还好啊,这当然因人而异。
4.北京上海你网购一天就到,我一个住内蒙古的快递都得让人骑马送,买个奶真的不会选择网购,而小区超市就卖78,我父母亲大人来了它也卖78,我爷爷奶奶来了它依然是这价。世界固然是年轻人的世界,但那些因条件限制不常网购的人,因年龄原因不会或不爱网购的人,他们也是这个世界消费者中的一员。
5.不要对智商税有误解。同样是坐车出门,同样是50块钱里程,司机绕路收你400块你还给了,这叫智商税。但你要是滴滴叫了个布加迪威龙,司机收你4000块,那这叫市场营销,你本可以选择不点。
6.感谢小伙伴告知被盗用,作者会做后续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