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制作视频时,码率相同,H.264和H.265在渲染速度上有区别吗 ...

johnric 回答数5 浏览数1720
软件:AE\Pr,电脑硬件是普通的游戏级配置情况下,视频其余设置基本相同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aboxer | 来自北京
为什么H.265会流行?H.264和H.265有何不同?
一、什么是H.265

  H.265是ITU-TVCEG继H.264之后所制定的新的视频编码标准。H.265标准围绕着现有的视频编码标准H.264,保留原来的某些技术,同时对一些相关的技术加以改进。
  新技术使用先进的技术用以改善码流、编码质量、延时和算法复杂度之间的关系,达到最优化设置。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提高压缩效率、提高鲁棒性和错误恢复能力、减少实时的时延、减少信道获取时间和随机接入时延、降低复杂度等。H264由于算法优化,可以低于1Mbps的速度实现标清数字图像传送;H265则可以实现利用1~2Mbps的传输速度传送720P(分辨率1280*720)普通高清音视频传送。
  H.265旨在在有限带宽下传输更高质量的网络视频,仅需原先的一半带宽即可播放相同质量的视频。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智能手机、平板机等移动设备将能够直接在线播放1080p的全高清视频。H.265标准也同时支持4K(4096×2160)和8K(8192×4320)超高清视频。可以说,H.265标准让网络视频跟上了显示屏“高分辨率化”的脚步。
二、什么是H.264

  H.264,同时也是MPEG-4第十部分,是由ITU-T视频编码专家组(VCEG)和ISO/IEC动态图像专家组(MPEG)联合组成的联合视频组(JVT,Joint Video Team)提出的高度压缩数字视频编解码器标准。这个标准通常被称之为H.264/AVC(或者AVC/H.264或者H.264/MPEG-4AVC或MPEG-4/H.264 AVC)而明确的说明它两方面的开发者。
  H.264最大的优势是具有很高的数据压缩比率,在同等图像质量的条件下,H.264的压缩比是MPEG-2的2倍以上,是MPEG-4的1.5~2倍。举个例子,原始文件的大小如果为88GB,采用MPEG-2压缩标准压缩后变成3.5GB,压缩比为25∶1,而采用H.264压缩标准压缩后变为879MB,从88GB到879MB,H.264的压缩比达到惊人的102∶1。低码率(Low Bit Rate)对H.264的高的压缩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MPEG-2和MPEG-4ASP等压缩技术相比,H.264压缩技术将大大节省用户的下载时间和数据流量收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H.264在具有高压缩比的同时还拥有高质量流畅的图像,正因为如此,经过H.264压缩的视频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所需要的带宽更少,也更加经济。
三、H.265与H.264有何不同

  在讨论H.265有哪些提升和优点之前,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H.264。H.264也称作MPEG-4AVC(Advanced Video Coding,高级视频编码),是一种视频压缩标准,同时也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高精度视频的录制、压缩和发布格式。H.264因其是蓝光光盘的一种编解码标准而著名,所有蓝光播放器都必须能解码H.264。更重要的是,因为苹果公司当初毅然决然抛弃了Adobe的VP6编码,选择了H.264,这个标准也就随着数亿台iPad和iPhone走入了千家万户,成为了目前视频编码领域的绝对霸主,占有超过80%的份额。H.264也被广泛用于网络流媒体数据、各种高清晰度电视广播以及卫星电视广播等领域。H.264相较于以前的编码标准有着一些新特性,如多参考帧的运动补偿、变块尺寸运动补偿、帧内预测编码等,通过利用这些新特性,H.264比其他编码标准有着更高的视频质量和更低的码率,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认可,而被广泛应用。


  H.265/HEVC的编码架构大致上和H.264/AVC的架构相似,也主要包含:帧内预测(intra prediction)、帧间预测(inter prediction)、转换(transform)、量化(quantization)、去区块滤波器(deblocking filter)、熵编码(entropy coding)等模块。但在HEVC编码架构中,整体被分为了三个基本单位,分別是:编码单位(coding unit,CU)、预测单位(predict unit,PU)和转换单位(transform unit,TU)。
四、H.265为何优于H.264

  比起H.264/AVC,H.265/HEVC提供了更多不同的工具来降低码率,以编码单位来说, 最小的8x8到最大的64x64。信息量不多的区域(颜色变化不明显,比如车体的红色部分和地面的灰色部分)划分的宏块较大,编码后的码字较少,而细节多的地方(轮胎)划分的宏块就相应的小和多一些,编码后的码字较多,这样就相当于对图像进行了有重点的编码,从而降低了整体的码率,编码效率就相应提高了。同时,H.265的帧内预测模式支持33种方向(H.264只支持8种),并且提供了更好的运动补偿处理和矢量预测方法。


  反复的质量比较测试已经表明,在相同的图象质量下,相比于H.264,通过H.265编码的视频码流大小比H.264减少大约39-44%。由于质量控制的测定方法不同,这个数据也会有相应的变化。通过主观视觉测试得出的数据显示,在码率减少51-74%的情况下,H.265编码视频的质量还能与H.264编码视频近似甚至更好,其本质上说是比预期的信噪比(PSNR)要好。这些主观视觉测试的评判标准覆盖了许多学科,包括心理学和人眼视觉特性等,视频样本非常广泛,虽然它们不能作为最终结论,但这也是非常鼓舞人心的结果。
  目前的HEVC标准共有三种模式:Main、Main10和Main Still Picture。Main模式支持8bit色深(即红绿蓝三色各有256个色度,共1670万色),Main10模式支持10bit色深,将会用于超高清电视(UHDTV)上。前两者都将色度采样格式限制为4:2:0。预期将在2014年对标准有所扩展,将会支持4:2:2和4:4:4采样格式(即提供了更高的色彩还原度)和多视图编码(例如3D立体视频编码)。
  事实上,H.265和H.264标准在各种功能上有一些重叠。例如,H.264标准中的Hi10P部分就支持10bit色深的视频。另一个,H.264的部分(Hi444PP)还可以支持4:4:4色度抽样和14比特色深。在这种情况下,H.265和H.264的区别就体现在前者可以使用更少的带宽来提供同样的功能,其代价就是设备计算能力:H.265编码的视频需要更多的计算能力来解码。目前已经有支持H.265解码的芯片发布了——美国博通公司(Broadcom)在今年1月初的CES大展上发布了一款Brahma BCM 7445芯片,它是一个采用28纳米工艺的四核处理器,可以同时转码四个1080P视频数据流或解析分辨率为4096×2160的H.265编码超高清视频。
  H.265标准的诞生是在有限带宽下传输更高质量的网络视频。对于大多数专业人士来说,H.265编码标准并不陌生,其是ITU-TVCEG继H.264之后所制定的视频编码标准。H.265标准主要是围绕着现有的视频编码标准H.264,在保留了原有的某些技术外,增加了能够改善码流、编码质量、延时及算法复杂度之间的关系等相关的技术。H.265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提高压缩效率、提高鲁棒性和错误恢复能力、减少实时的时延、减少信道获取时间和随机接入时延、降低复杂度。
LinuxC++音视频开发视频:免費】FFmpeg/WebRTC/RTMP/NDK/Android音视频流媒体高级开发
【文章福利】:音视频学习资料、视频和学习路线图资料、以及面试题(资料包括C/C++,Linux,FFmpeg  webRTC  rtmp  hls rtsp ffplay  srs 等),免費分享,有需要的可以加君羊领取哦!~学习交流君羊994289133点击加入领取资料


五、H.264和H.265技术下视频存储如何计算

1、h.264技术硬盘容量的计算
  说到计算,我们要拿什么来计算呢?除了摄像头数目、需要录像的时间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数值:码率! 一般情况下,分辨率越大,码流呢也就越大,比如我们常用到的130W的摄像头,码流是2MB/S,也就是2048kbps。然后知道了码流、时间、通道数,我们就可以直接套用公式计算了。
  公式如下:码率×3600×24÷8÷1024÷1024=1D(一天)
  码流表


  应为码流是以秒为计量的,所以我们的容量也要用秒来换算,3600呢,就是1小时,24就是一天24小时,8呢,就是字节,1024是应为码流是以MB为单位的,所以要换算G就要除以1024,换成T 还要再除1024。果就是1天。甲方需要存储多久,再乘以天数就OK了。
  以上为H.264的计算方式,那么我们来看一下H.265技术的应用。
2、H.256技术的硬盘存储计算
  举例:
  H.264技术下,4个300W存储一个月大概是:60G*4*30=7.2T
  H.265技术下,4个300W存储一个月大概是:30G*4*30=3.6T
  下面的图更直接


  这还是存储的,我们再来看看带宽。以往H.264如果要远程观看1个130W像素的高清画面,就需要6M的上行带宽,而H.265下,4M网络就可以看一个300W的高清画面。2个200W画面。
  所以说,降低的成本不只是硬盘存储的,当然还有交换机。
  b,支持H.265的设备怎么用?
  是不是我用老的摄像机接到H.265的录像机上,也能存储减半?不是的,对于网络摄像机和录像机来说,要双方都支持H.265技术才可以。
  如果有一方支持,另一方不支持呢?放心,和其他技术设备一样的,向下兼容,也就是说除了存储减半不能实现,其他功能都是正常使用的。
  c,H.265存储怎么计算?
  普通的摄像机一天大概21G,是不是直接除以2就可以了呢?其实不然。更简洁的方法来了!
  200W≈20G
  300W≈30G
  400W≈40G
  其实H.265 就是压缩了码流。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kexinwy | 来自北京
文章下方附学习资源,自助领取。
H.264简介

H.264是新一代的编码标准,以高压缩高质量和支持多种网络的流媒体传输著称。
在H.264协议里定义了三种帧,完整编码的帧叫 I 帧,参考之前的 I 帧生成的只包含差异部分编码的帧叫 P 帧,还有一种参考前后的帧编码的帧叫 B 帧。

H.264采用的核心算法是帧内压缩和帧间压缩,帧内压缩是生成 I 帧的算法,帧间压缩是生成 B 帧和 P 帧的算法。

序列的说明


在H.264中图像以序列为单位进行组织,一个序列是一段图像编码后的数据流,以 I 帧开始,到下一个 I 帧结束。


一个序列的第一个图像叫做 IDR 图像(立即刷新图像),IDR 图像都是 I 帧图像。

H.264 引入 IDR 图像是为了解码的重同步,当解码器解码到 IDR 图像时,立即将参考帧队列清空,将已解码的数据全部输出或抛弃,重新查找参数集,开始一个新的序列

这样,如果前一个序列出现重大错误,在这里可以获得重新同步的机会。IDR 图像之后的图像永远不会使用 IDR 之前的图像的数据来解码。

一个序列就是一段内容差异不太大的图像编码后生成的一串数据流。

当运动变化比较少时,一个序列可以很长,因为运动变化少就代表图像画面的内容变动很小,所以就可以编一个 I 帧,然后一直 P 帧、B 帧了。

当运动变化多时,可能一个序列就比较短了,比如就包含一个 I 帧和 3、4个P帧。


3年嵌入式物联网学习资源整理分享:C语言、Linux开发、数据结构;软件开发,STM32单片机、ARM硬件开发、物联网通信开发、综合项目开发教程资料;笔试面试真题。点击下方插件免费领取↓↓↓


点击领取​s.pdb2.com/l/CMIsoKcnATFIF4M​s.pdb2.com/l/CMIsoKcnATFIF4M​s.pdb2.com/l/CMIsoKcnATFIF4M​s.pdb2.com/l/CMIsoKcnATFIF4M​s.pdb2.com/l/CMIsoKcnATFIF4M​s.pdb2.com/l/CMIsoKcnATFIF4M​s.pdb2.com/l/CMIsoKcnATFIF4M

3 种帧的说明



I帧

I 帧:帧内编码帧 ,I 帧表示关键帧,你可以理解为这一帧画面的完整保留;解码时只需要本帧数据就可以完成(因为包含完整画面)。

P帧

P 帧:前向预测编码帧。P 帧表示的是这一帧跟之前的一个关键帧(或P 帧)的差别,解码时需要用之前缓存的画面叠加上本帧定义的差别,生成最终画面。

P帧的预测与重构:P 帧是以 I 帧为参考帧,在 I 帧中找出 P 帧“某点”的预测值和运动矢量,取预测差值和运动矢量一起传送。

在接收端根据运动矢量从 I 帧中找出 P 帧“某点”的预测值并与差值相加以得到 P 帧“某点”样值,从而可得到完整的 P 帧。

B帧

B 帧:双向预测内插编码帧。B 帧是双向差别帧,也就是 B 帧记录的是本帧与前后帧的差别(具体比较复杂,有 4 种情况,但我这样说简单些)。

换言之,要解码 B 帧,不仅要取得之前的缓存画面,还要解码之后的画面,通过前后画面的与本帧数据的叠加取得最终的画面。B 帧压缩率高,但是解码时 CPU 会比较累。

B 帧的预测与重构:B 帧以前面的 I 或 P 帧和后面的 P 帧为参考帧,“找出”B 帧“某点”的预测值和两个运动矢量,并取预测差值和运动矢量传送。

接收端根据运动矢量在两个参考帧中“找出(算出)”预测值并与差值求和,得到 B帧“某点”样值,从而可得到完整的 B 帧。

注:I、B、P 各帧是根据压缩算法的需要,是人为定义的,它们都是实实在在的物理帧。一般来说,I 帧的压缩率是7(跟JPG差不多),P 帧是20,B 帧可以达到50。

可见使用 B 帧能节省大量空间,节省出来的空间可以用来保存多一些 I 帧,这样在相同码率下,可以提供更好的画质。

下面举例说明:



在如上图中,GOP (Group of Pictures) 长度为 13,S0~S7 表示 8 个视点,T0~T12 为 GOP 的 13 个时刻。每个 GOP 包含帧数为视点数 GOP 长度的乘积。在该图中一个 GOP 中,包含 94 个 B 帧。B 帧占一个 GOP 总帧数的 90.38%。

GOP 越长,B 帧所占比例更高,编码的率失真性能越高。下图测试序列 Race1 在不同 GOP 下的率失真性能对比。



压缩算法的说明


h264的压缩方法:
(1)分组:把几帧图像分为一组(GOP,也就是一个序列),为防止运动变化,帧数不宜取多。
(2)定义帧:将每组内各帧图像定义为三种类型,即 I 帧、B 帧和 P 帧;
(3)预测帧:以I帧做为基础帧,以 I 帧预测 P 帧,再由 I 帧和 P 帧预测 B 帧;
(4)数据传输:最后将 I 帧数据与预测的差值信息进行存储和传输。

帧内(Intraframe)压缩也称为空间压缩(Spatial compression)当压缩一帧图像时,仅考虑本帧的数据而不考虑相邻帧之间的冗余信息,这实际上与静态图像压缩类似。帧内一般采用有损压缩算法,由于帧内压缩是编码一个完整的图像,所以可以独立的解码、显示。帧内压缩一般达不到很高的压缩,跟编码 jpeg 差不多。

帧间(Interframe)压缩的原理是:相邻几帧的数据有很大的相关性,或者说前后两帧信息变化很小的特点。也即连续的视频其相邻帧之间具有冗余信息,根据这一特性,压缩相邻帧之间的冗余量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压缩量,减小压缩比。帧间压缩也称为时间压缩(Temporal compression),它通过比较时间轴上不同帧之间的数据进行压缩。

帧间压缩一般是无损的。帧差值(Frame differencing)算法是一种典型的时间压缩法,它通过比较本帧与相邻帧之间的差异,仅记录本帧与其相邻帧的差值,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数据量。

I 帧与 IDR 帧的区别


IDR(Instantaneous Decoding Refresh)--即时解码刷新。

I 和 IDR 帧都是使用帧内预测的。它们都是同一个东西而已,在编码和解码中为了方便,要首个 I 帧和其他 I 帧区别开,所以才把第一个首个 I 帧叫 IDR,这样就方便控制编码和解码流程。

IDR 帧的作用是立刻刷新,使错误不致传播,从IDR帧开始,重新算一个新的序列开始编码。而 I 帧不具有随机访问的能力,这个功能是由 IDR 承担。IDR 会导致DPB(参考帧列表——这是关键所在)清空,而 I 不会。

IDR 图像一定是 I 图像,但I图像不一定是 IDR 图像。一个序列中可以有很多的I图像,I 图像之后的图像可以引用 I 图像之间的图像做运动参考。

一个序列中可以有很多的 I 图像,I 图像之后的图象可以引用I图像之间的图像做运动参考。
对于 IDR 帧来说,在 IDR 帧之后的所有帧都不能引用任何 IDR 帧之前的帧的内容,与此相反,对于普通的 I 帧来说,位于其之后的 B- 和 P- 帧可以引用位于普通 I- 帧之前的 I- 帧。

从随机存取的视频流中,播放器永远可以从一个 IDR 帧播放,因为在它之后没有任何帧引用之前的帧。但是,不能在一个没有 IDR 帧的视频中从任意点开始播放,因为后面的帧总是会引用前面的帧。
举个例子,在一段视频中,存在以下帧:I P B P B P B B P I P B…


如果这段视频应用了多重参照帧,那么蓝色的 P 帧在参照他前面的 I 帧(红色)的同时,还可能会参照 I 帧之前的 P (绿色),由于 I 帧前后的场景可能会有很大的反差甚至根本不同。

所以此时 P 帧参考I帧之前的帧不但会没有意义,反而会造成很多问题。所以一种新型的帧被引入,那就是 IDR 帧。

如果这段视频应用了多重参考帧的同时采用了 IDR 帧,那么帧的顺序就会变成这样:I P B P B P B B PIDR P B…

由于 IDR 帧禁止后面的帧向自己前面的帧参照,所以这回那个蓝色的 P 帧就不会参照绿色的 P 帧了。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29350001/article/details/73770702
转载自:人人都是极客
文章来源于人人都是极客
原文链接:H.264 编码中, I 帧、B 帧、P 帧、IDR 帧的区别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免费传达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我进行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银鲜目江探 | 来自内蒙古
pr上 h265的渲染速度会更慢一些,因为h265比h264的压缩率高,但是编解码的复杂度也提高了,如果用cpu渲染来说,会比h264慢很多,如果使用显卡的编码单元做硬件加速的话差别不大,优势是同样画质比h264的体积小一半左右
平时压制视频时,同一源视频压成同样分辨率,同样预设下,x265的编码速度比x264慢三倍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uyezhe | 来自河北
码率相同为前提,渲染到屏幕上意味着后台读取数据的速率相当,此时265的解码计算复杂度要高一些,但是如果二者都是硬件级别的加速解码,二者的区别就不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cao | 来自北京
我们所知的,H265会比H264节省大约60%的容量。
举例:同样一段视频
使用H264编码,大小是100G。
使用H265编码,大小是40G左右。
毫无疑问265会成为主流,所以在我们压制视频时候首选H265是大势所趋。
使用PR输出格式,时间上很明显H265的输出会更快些,大约快30%。


H265渲染截图。

h264渲染截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问题更多>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