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孙权传(2):江东小霸王孙策

號碼 回答数0 浏览数591
公元192年,孙坚死于讨伐攻打襄阳的战斗中。孙氏的家庭一下子失去骨干人物。孙坚一共有四个儿子,按照年龄大小排序:孙策、孙权、孙诩、孙匡。
孙权届时才10岁就成了孤儿,而孙坚最大的儿子孙策所幸已有17岁,刚刚成人。孙策作为家中长子也自然肩负了振兴孙氏家族的责任。

孙策

孙策先讲父亲孙坚遗体安葬在了曲阿安葬。之后孙策为他父亲守孝一年,孙坚将他母亲吴氏和家人安居在了曲阿。后他离家前去社会上发展。
当时孙策并没有继承孙坚的职位和部队,袁术只是将孙坚的豫州刺史职位移交给了孙坚的侄子孙贲。所以孙策是孤身一人。
孙策先是前往自个舅舅丹杨太守吴景的那里,并借用舅舅的资源募集了数百人。随后孙策于194年或是去投奔父亲的上司袁术。
袁术见到孙策后,觉得他一表人才。便判断他的能力不在其父孙坚之下,袁术便将孙坚的旧部给了孙策。并且对孙策以礼相待,且向朝廷上奏册封孙策为“怀义校尉”。
194年,也就在孙策投靠袁术的这一年。中原军阀混战的局面更加混乱,袁绍、曹操、袁术、吕布等军阀相互征战,这些军阀大多数都是脱胎自反抗董卓和支持董卓阵营的。
这里不多叙述中原局势,就说孙策这边。袁术要发兵攻打徐州。便向庐江太守陆康借粮食。陆康此时已经快七十岁了,在当时绝对算是高龄。
陆康是吴郡豪门望族陆氏出身,一辈子侍奉汉朝朝廷,但如今朝廷已经失去掌握帝国的权力,而陆康依然管理着当地。
但陆康慧眼识人认定袁术会忤逆朝廷,于是拒绝借物资给袁术。袁术便非常恼怒,于是他决定出击教训陆康。袁术这时候主要将领都在准备对徐州地方的战争。
于是袁术选择孙策作为讨伐陆康行动的指挥官,袁术之所以选择孙策有个原因便是。孙策年轻之时曾去拜会过陆康,大概由于陆康是豪门望族再加朝廷大官,非常看不起还未成名的孙策。孙策心里对这事也非常在意。
所以袁术指望孙策去攻打就认定孙策将会在战斗中非常卖力。为了激励孙策,袁术还许诺如果孙策攻下庐江,那么庐江这块地盘就归孙策所有。

汉末魏晋盔甲

孙策率军一鼓作气花了一整年时间才拿下庐陵,但袁术却没有兑现他的诺言。袁术最后将庐陵给了部下刘勋去管理。
而却这也不是袁术第一次食言,袁术之前许诺要孙策担任九江太守,但孙策最后也没当成。袁术屡屡失信让孙策非常失望,
这里看出袁术这人确实不厚道,孙家父子没为你少卖命。孙坚为了执行袁术的命令都战死沙场。袁术让孙策做事却不给他奖赏,说明只是将其当个工具罢了。
顺便说下之前庐江太守陆康的结局,陆康在城破后逃亡不久抑郁去世。在孙策攻打庐陵的时候,陆康为了保全自个族人性命便将自个族人送出城池,送出城池的陆氏一族当中有一台小孩比孙权小一岁,名叫陆逊。
孙策这时意识到一直附庸他人也不是办法,否则终究只能执行他人命令,而且有时候还得不到应有的劳动成果。没准哪天也会像他父亲孙坚一样为他人而死。
自立去吧!反正这个天下都不听大汉天子号令,都各自为政。也不必再忠于谁了,20岁的孙策便向挑起了袁绍、曹操他父辈这样人物的责任,占据地盘自立为王。

孙策入主江东之前的势力

但眼下中原尽是袁绍、曹操、吕布等人这样的豪杰,以孙策单薄力量还不足以跟他们抗衡。所以孙策暂时先放弃竞逐中原,这时候之前孙坚的老部下朱治劝说孙策去拿下江东。
江东也就是江南地区,当时叫江东,又叫江左。当时江东并非明清时期和今天那般富饶。在六朝之前江东生产力和财富远不如中原地区。
江东这里没有油水可沾,江东还有不少地方都是“夷人”地盘。这些人俗称山越。汉武帝消灭今天中国东南沿海的越国将版图延伸到了这里。但越国残余势力躲入深山,在深山或则汉朝朝廷无法深入敌方继续生活着。久而久之他们在这里根深蒂固,他们被人称为“山越”。
山越名义上属于汉朝势力范围内,但事实上山越算是汉朝境内的国中之国。汉朝朝廷都无法彻底清剿他们,只要他们不足够对朝廷造成威胁就不会去多管。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山越这样的国中之国,比如宋朝的西南夷,明朝的苗疆等。

像这张汉朝地图中帝国疆域内空白区域就是夷人地盘

现代不少人会提出为啥中国古代不去开辟今天中国版图周围的岛屿或则国家这种问题?甚至还有的问为何不像大航海时代欧洲那样开辟美洲。事实上我们中国人的祖先在古代一直在开发上述我说的那些地方,开发了数千年才将他们彻底消化为汉土。
而汉朝末年,中原几乎开发完毕是天下最富饶地区。所以大多数诸侯将目光聚集在了中原,所以并未有太多人将目光放在偏远的江东上。而孙策听取朱治意见便开始图谋江东。
既然袁术欺骗孙策那么多次,孙策这次也要欺骗袁术一回。这时汉朝宗室刘繇占据了曲阿来对抗来对抗袁术。而且曲阿原来地方官是孙贲,孙坚的侄子,孙策的堂兄。孙策便以去攻打曲阿帮助袁术分担后顾之忧的名义请求袁术派他出兵。
袁术的目光自然也没放在江东上,袁术听到孙策提出这意见后便同意了,只拔给他一千名士兵和一些物资。袁术认定给孙策这点人马孙策必将掀不起大浪。
孙策被袁术授予折冲校尉官职后便名正言顺向东进发,跟着孙策的不光是袁术给的他那一千人马,还有之前他父亲的旧部。

《三国演义》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情节中,曹操评价孙策“籍父之名,不算英雄。”事实上这么说也很偏颇。孙策不光依靠他父亲的名声凝聚人马,上章提到孙策少年时在舒县就广交人脉,结识了周瑜等人。
周瑜听说孙策要渡江后,也便带人马来投奔孙策。周瑜原本也在袁术麾下做官,做县令。在周瑜当县令期间,他所治下的地方发生饥荒,周瑜便向当地富豪鲁肃去借粮。
鲁肃却不好犹豫地将家里粮食提供给周瑜去赈灾。因为此事周瑜也和鲁肃成了至交。后来周瑜意识到袁术这人难成大气便离开了袁术。周瑜原本去探望他亲戚,但中途听说孙策要去攻打江东便立刻来投奔,而且还带上了鲁肃一起。
孙策听说周瑜投奔自个后十分喜悦,便说:“我有了周瑜,大业就可成了。”
孙策带领队伍继续前进,行走到厉阳时他已经聚集五六千人马了。并且将他的母亲吴氏和弟弟孙权迁到附近的阜陵生活。
195年,孙策率军逼近刘繇的领地丹徒。刘繇派出大将太史慈迎战孙策。太史慈不但武艺高强,而且也久经沙场。而且太史慈非常讲义气,曾经为了报北海军阀孔融的恩情,而只身前往帮助孔融解开黄巾军对他的围困。

太史慈

太史慈勇武不输孙策与他麾下的将领黄盖、程普等人。但刘繇或是被孙策击败了。孙策占据了丹徒,而刘繇、太史慈等人逃往不同的方向。
本篇文章只交待太史慈,他逃到了泾县。孙策也追击到了这里,最终太史慈被孙策擒获。由于两个人在战斗中交手过程中对彼此产生了好感,孙策成功劝降了太史慈。
但太史慈刚刚依附孙策后便向他提出了一台条件。刘繇还剩下一万名士兵,由于刘繇败走他们无路可去。所以太史慈要求离开孙策一段时间,因为要花时间这群士兵送到原来的地方。
当孙策询问要多少天的时候,太史慈回答六十天。孙策部下一致认为太史慈要带着这群人马逃跑。毕竟太史慈动机太像是趁机开脱。但孙策同意太史慈离开。
六十天后太史慈如期返回孙策这边。从此太史慈正式依附孙策。
袁术得知孙策打败刘繇的消息,便请奏朝廷册封孙策为殄寇将军。但同时袁术为了监视孙策,将丹阳(也就是孙策出发地方)地方官周尚(周瑜同族)撤下,换上了他的堂弟袁胤。
同年孙策命令朱治沿着钱塘江进攻吴郡,很快朱治占领吴郡随后被孙策命令为吴郡太守。之前吴郡太守许贡投奔到附近割据势力严白虎那里。

汉末魏晋盔甲

严白虎麾下人马有万余人。但严白虎或是被孙策击败。许贡和严白虎两人逃亡。
孙策军队之所以在江东得以扩张迅速,一方面他秉承父亲孙坚治军严明。军事组织纪律极其之高。再一方面孙策本人擅长听取他人意见,并又擅长用人。
196年,孙策接着率军成功攻下会稽郡,会稽太守王朗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王司徒逃出会稽。之后孙策将会稽所有官吏调换成自个,并自命为会稽太守。
孙策在打地盘同时还不忘记好好治理,由于当时中原战乱不少士族迁移到江东避难。随后孙策征用了其中大部分名士做官。张昭、广陵人张纮、秦松、陈端等名士被孙策征兆。其中张昭的作用性最大,他可以孙策很好有效的管理打下的地盘。
从195年孙策从袁术那里出发,到196年近用一年时间已经基本平定江东,且安定下来。孙策扩张速度极快,再加上打仗迅猛。颇像昔日的西楚霸王项羽,所以孙策也被冠上“江东小霸王”的名号。
由于孙策拿下江东如此之顺利,是因为当时江东局势不稳定。所以会造成孙策取江东的难度较为轻松的误解。如果说孙策取江东算轻松,那刘备征服益州也许更加能算轻松。

当时身在中原的曹操在听说孙策平定江东后,赞叹道:“猘儿,谓难与争锋。”表面上是骂孙策形容他是疯狗难以抵挡,但其实是夸赞孙策崛起如此迅速。而且也已经被中原诸侯注意到了。
因为刘备夺取益州时候,当时益州军阀刘璋内部相当不稳定,派系分裂。而且连刘备夺益州不像孙策这样属于明攻,而且带有偷袭性质。况且刘备还碰到法正和严颜等一堆带路党。试问孙策有这样的条件吗?
而且刘璋这种货色就一定比刘繇、王朗、黄祖厉害?与其说是江东容易夺取倒不如说是孙策厉害。正是因为孙策表现太好让人以为这件事是个人都可以做到,这种例子还有不少项羽在巨鹿之战大破秦军。很多人就说秦军弱,项羽胜利理所当然。
事实胜于雄辩,他们就是成功了。
也就在196年里,孙权也首次登上了历史舞台。已经15岁的孙权被孙策任命管理为阳羡。也就或是少年状态的孙权就成为地方父母官。同年孙权还被举为孝廉,校尉等官职。
孙策势力已经做大,但他名义上的领袖或是袁术。而此时袁术也没将注意力多放在孙策身上。在孙策打下江东大半地盘一年后的197年,袁术竟做出了一件破天荒的事情,那便是称帝。
袁术认为汉帝国气数已尽,应该由诸侯来取代。就像昔日秦帝国衰亡被天下诸侯取代。袁术则认为他就是取代汉帝国的那个诸侯,但此时袁术根本没有具备统领整个帝国的实力,充其量或是地方诸侯。

袁术称帝

虽然汉朝中央衰弱,但天下所有诸侯或是尊汉朝天子为领袖。就像战国时期,诸侯国依然尊重周天子。而魏国的魏惠王第一台越级称王和周王平起平坐。所以一下子引来所有诸侯国讨伐。袁术贸然称帝如同当年的魏惠王,也成了众矢之矢。
不光原本跟袁术敌对的曹操、吕布等军阀开始发动对袁术的战争。包括袁术的亲戚袁绍也跟袁术决裂。至于孙策早已对袁术不满,但他也已经算是对袁术仁至义尽,在袁术称帝时孙策还上表阻止他,但袁术不听。
孙策便也公开表明反抗袁术。同年已经控制许都朝廷的军阀曹操派朝廷官员王浦出使江东。王浦表达了皇帝事实上就是曹操的意思,授予孙策“乌程候”的爵位,并加封官职骑都尉。
但孙策认为他手下已经掌握数万精兵,且势力也有了一定规模。他嫌弃骑都尉官职太低。于是王浦以皇帝名义册封孙策为将军,并加封为吴候。
我认为吴国在这一刻已经就开始诞生了。关于吴国开国年份说法不一,有认为是222年。也有认为是229年孙权正式称帝为止。事实上吴国在197年就已经由孙策建立。
不过孙策时期吴国是侯国状态,名义上或是汉朝疆域但实际上已经是独立侯国,此时吴国和汉帝国关系就像10世纪的诸多穆斯林政权和阿拉伯帝国那样的关系。
可能讲到这里有人要反驳,那没问题你认为哪一年吴国开国只要你开心就像,但吴国事实上在197年就已经作为个体而存在。
23岁的孙策受封为吴候后,他奉诏准备与另外两个军阀吕布、陈瑀去一同讨伐袁术。但陈瑀却眼红孙策的地盘,准备发兵去攻打江东。但这一阴谋被孙策发现,随后打爆了陈瑀。
除了陈瑀还有另一台威胁着孙策在江东的统治,此人便是许贡。许贡丢失吴郡后就到处流亡,他在这一年上表给许都朝廷请求出兵讨伐孙策。但被孙策发现,随后许贡俘获且处死。
孙策为了巩固江东,清剿了不少豪门望族,包括于吉这样的名士。虽然他已经是一方诸侯,但以他目前权威也无法辐射到整个地盘,所以孙策也成为江东不少的眼中钉肉中刺。

于吉

199年,孙策准备协助曹操继续发兵攻打袁术。但就在这一年袁术暴病而亡,袁术地盘出现了巨大真空。
先前孙策已派徐琨将袁术的堂弟袁胤从丹阳驱逐。孙策接下来去攻打庐江,也就是当初袁术许诺封给他的城市。届时17岁的孙权随孙策参与了这次战斗。这是孙权人生中首次上战场。
孙权随孙策击败刘勋,并成功拿下庐江。孙策续而拿下皖城,并俘获了当地乔公的两个女儿。分别为大乔和小乔,这两女子容颜倾国倾城。孙策便娶了大乔,而小乔则分给了他最器重的部将周瑜。
袁术势力彻底崩溃后,孙策没有歇息他于同年继续讨伐江夏太守黄祖,既是为了扩张也是为了父亲孙坚死于黄祖之手而复仇。孙权继续跟着孙策参与了这次战斗。
吴军势如破竹从黄祖手里攻下豫章,且缴获了丰富的战利品。船只六千余艘,财物堆积如山。可谓大胜。
孙策在江东不断攻城略地,花了四年时间便将江东统一。而在曹操的努力下,尤其是在199年曹操终于击败强悍军阀吕布,并斩杀之,还吕布手中收编了一员名叫张辽的大将。中原地区也被连成了一片。

吕布

汉帝国境内诸侯越打越少,随着时间推移。孙策注定要跟曹操交手。但此刻曹操与北方的袁绍剑拔弩张,一场大战势必打响。曹操暂时没有精力去应付南方的孙策。
于是曹操为了与孙策示好,他将侄女嫁给了孙策的幼弟孙匡。曹操的儿子曹彰又迎娶了孙策的侄女。孙家和曹家达成联姻成为名义上的亲家。
但孙家与曹家的交好也只停留于表面。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两个军阀的大军在官渡对峙。掌握众多军事和人力资源的孙策计划率军北上,奇袭许都。试图将皇帝刘协从许都那边解救出来。

公元200年时地图

于是孙策开始整备兵马。正所谓艺高人大胆,孙策一日只身骑马外出,没有携带多少随从。也有可能是怕他奇袭许都计划暴露才带这么少人马。
然而之前被孙策杀死的许贡的随从们早已埋伏好在路上,他们一遇到孙策就展开袭击。双方经过混战,许贡随从们都被杀死了。但孙策也在搏斗中深受重伤。
鲜血淋淋地孙策被带回了府邸,他深感自个命不久矣,看来上天不打算给孙策继续扩张的机会了。孙策急忙召见张昭等人嘱托完后事。
孙策当时仅有一台儿子名叫孙绍,但年纪非常幼小。孙策知道如果选择自个儿子接受地盘,那自个好不容易打下的江东势必将瓦解。孙策便选择自个的第二个弟弟年仅18岁的孙权成为下一代吴候。
孙策唤来孙权,将吴候大印托付给他。并用尽最后的力气对自个弟弟说:“率领江东人马决战两军之间你不如我,但举贤任能,治国安邦,让江东安宁我不如你。”
说完这句话孙策进入昏迷状态。也许他不甘心,自个的事业才刚刚开始但生命却要止步于此。大乔才嫁入一年,自个就让他守寡了。或则孙策也早已预料这天,毕竟父亲孙坚也是在突然之间英年早逝,自个常年身先士卒作战,迟早步父亲后路。
反正孙策如何想的,我们不得而知。孙策遇袭当晚,他便离世了,享年26岁。
孙权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