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目前的智能电视机机有什么硬件技术升级?

xiejiait 回答数5 浏览数642
目前的智能电视机机有什么硬件技术升级?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河南
chaom | 来自云南
2021年的问题,现在2022年10月。至少至今,没见到什么能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硬件技术,OLED电视还是OLED,miniLED电视还是miniLED,就是价格越来越便宜。
电视推荐:顶级液晶电视MiniLED电视双11/双十一选购攻略(2022年10月更新)电视的CPU最高级是联发科,低级也是联发科,大不了就是多少纳米的区别。手机开始拼摄影的时候,这么大个电视只能整画质。
画质?芯片有索尼XR认知独立画质芯片,海信也有个信芯,TCL有什么领耀和魅丽珑,玩过手机的都知道,都是拿CPU算力调教,加个这东西改变不了本质:屏幕技术和CPU算法。
远场语音也就是声控。大家都有,只不过没人解决智能家居的声控重复混乱问题(在同品牌多个家电的时候)。并且很多人认为,声控是为了让电视广告更多才研究出来的「快捷方式」而已。
反正说啥都有,市场就这样,你还得买,买就看具体型号,相对更好一点,这不就是生活真谛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影殇·天问 | 来自北京
东芝电视在中国市场又上新了, 10月20日,东芝电视重磅推出Z770系列全新旗舰,这是东芝电视在中国市场第一次布局Mini LED领域,Z770系列以划时代的“音画双芯技术”引领Mini LED电视进入新时代。
一直以来,我对MiniLED电视就非常关注,今年MiniLED电视“江湖”也越来越热闹。东芝Z770系列是首款将手机行业中的双芯技术引入电视产品的MiniLED高端电视,延续了东芝以“音画”为核心的基因。


应该说,东芝Z770系列作为业界首款搭载音画双芯片的旗舰级别电视,在双芯驱动下,音画体验得到了跨越式的进阶。并且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如今的人们有很多时间待在家中,电视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重要电器。例如我这几个月时间基本在家办公,从起床开始几乎就一直工作到晚上休息,看新闻、看视频、听音乐、投屏玩游戏、开网络会议等等,几乎全由电视来完成。于是一款好的电视就相当关键了。


那么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在音画双芯片加持下,东芝Z770系列拥有的几个科技与狠活!
画至:ZR视觉认知芯片
电视好不好,画质绝对是第一的,东芝Z770系列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好的画质!
东芝Z770系列的第一个武器就是ZR视觉认知芯片,双芯中的第一 “芯”。它集成了东芝自研画质算法,在REGZA画境引擎技术支撑下,这块芯片可将图像解析能力提升68%,包括ZR超频瞬映、ZR自然肤色、ZR锐速超解像、ZR暗夜精灵四大核心功能。


ZR视觉认知芯片利用AI技术模拟视觉认知,对画面实时分析并进行全方位调校,并自动根据视频中周边场景因素和形象特征进行适当的超分辨率处理,参考6144个项目的数据库,通过32个色轴进行高精度颜色空间转换,以接近本色的自然颜色实现更细腻的色彩控制。
最终在画质表现上,东芝Z770系列通过对图像分区逐帧进行亮度侦测,自动感知影像的明暗部位并进行精准调校,让整个电视画面亮色更纯粹,暗色更深邃,明暗细节更丰富。
据测评机构数据显示,东芝Z770系列在亮度方面表现也非常出色。在SDR下,10%窗口峰值亮度达到了1100nits左右,全屏100%亮度超过了700nits;而在HDR下,10%窗口峰值亮度接近1200nits,全屏100%亮度接近800nits。


音起: BR听觉感知芯片
在音质方面,东芝全新旗舰Z770系列也用上了狠活——双芯中的第二芯,BR听觉感知芯片。
事实上,重画轻音在电视行业中屡见不鲜,不过早在90年代东芝就曾以“火箭炮电视”闻名全球,将音质作为产品创新的全新维度,东芝电视在电视音质的深厚底蕴从东芝Z770系列BR听觉感知芯片上就可见一斑。
通过BR听觉感知芯片,东芝Z770系列可以自动对房间环境进行检测,利用AI自适应算法专业调优声场效果,减少环境对声音的干扰,最大程度还原声场。而BR听觉感知芯片的环绕声场pro技术,则智能解析片源中声音的方位,在5个环绕声场音响塑造的声场中,实现了三维立体环绕音响,带给我们超乎寻常的真实感。


实际听感上,东芝Z770系列前置音箱的左右声道在细节、层次等等的表现很优秀,经过BR原音复刻引擎处理,声音听起来更加有层次,尤其在音效细节封面,比如枪声、乐器部分,都能体现得比较好,同时非常惊喜的是在重低音的量感方面,BR火箭炮低音系统带来更震撼的超重低音,值得点赞!而在两只天空扬声器的协助下,拥有BR声场定位的作用的东芝Z770系列可获得更好环绕声效果、更声临其境的临场音效以及出色的音场。


MEGA MiniLED 微米级控光,东芝Z770系列行业前列
MiniLED 领域,背光分区技术是关键,分区数量、灯珠数量、都成为关键指标。东芝Z770系列不计成本地使用了技术含量很高的MEGA MiniLED全矩阵背光,在1.6平米的范围内布局3000+颗微米级LED晶体灯珠,以及500+多级的分区控制,提升了7倍的超精准光控能力。如此,东芝Z770系列光控能力远远超越传统背光技术,让每一个细节都能细腻呈现。


在游戏性能和视频匹配方面,东芝Z770系列也是多面手,在使用PC、PS5、Xbox Series X上输出4K/120Hz时,均能完美适配,并丝毫没有模糊的感觉。相对于别的普通电视,东芝Z770电视能够精准控制每一分区,使画面明暗对比鲜明,画面更有层次感。
小结一下:东芝Z770系列具备了旗舰级电视出色的画质与音频表现,尤其是ZR视觉认知芯片和BR听觉感知芯片的双芯加持,确实在画、音体验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东芝Z770系列无论是在投屏还是玩游戏时,都能带来和普通电视完全不一样的沉浸式影音体验。这一点,确实要比很多电视做得好的多!


双十一来临之际,如果您的客厅需要一款高端的MiniLED电视,那么相信,东芝Z770系列一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asd123123 | 来自北京
电视机估计是我们最熟悉的家电了,尤其在电脑、智能手机还不普及的年代,作业还没做完,偷偷打开电视看动画片,既兴奋又愧疚,哈哈,说远了 现在的电视机越来越薄,越来越大,加上又能连接网络,电视机也变得越来越“智能”,那我们现在在选购电视机时如何做选择呢?
一、平面屏VS曲面屏

如果有去网咖经历的话,会发现现在的电脑显示器出现了曲面屏,打游戏时会带来更加“身临其境”的体验。曲面屏需要的工艺和技术比平面屏更复杂,如果预算足够的话,可以考虑曲面屏。
二、分辨率

电视机的分辨率当然是越高越好,4k电视无论是设计,还是画质都是比1080p电视优秀的,但是如果屏幕不足够大的话,是没法看出两者的区别的(一般大尺寸的家庭电视在55寸到70寸吧),另外高分辨率的视频资源也比较少,同时以现在的网速下载播发高分辨率资源体验也不是很好,随着5G时代的到来,相信高清体验会越来越佳。
三、屏幕材质

目前市面比较常见的是LED液晶屏、OLED液晶屏,OLED液晶屏在层次感和画面动态上要比LED液晶屏好上很多,当然价格上OLED液晶屏也要更贵。另外硬屏(IPS)技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液晶技术,在硬屏和软屏方面,当然要选择先进的硬屏喽~


图片来自网络:左侧软屏,右侧硬屏

四、功能多样

上述3点讨论的还是电视机“看”的功能,现在电视机变得“智能”了,我们还要看看它有没有添加新功能:

  • 蓝牙和无线网络连接:现在的家庭电视很少使用有线电视了,网络直接连接播发才是我们常见的看电视方式;
  • 投屏功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功能,代替手机,平板成为“大型显示器”,看个电视剧、电影很舒服;
  • 智能声控和摄像功能:越来越像大号的平板电脑了,但感觉使用场景不多,按需购买。
五、高性价比智能电视推荐

【1】3000元以下智能电视机推荐
①型号:小米电视4A 65英寸

  • 屏幕尺寸:65英寸
  • 分辨率:4k超高清
  • 电视类型:人工智能,大屏,4K超清


图片来自:小米自营京东旗舰店,点击下方链接购买


②型号:创维(Skyworth)P2 55

  • 分辨率:4k超高清(3840×2160)
  • 电视类型:人工智能,4K超清


图片来自:创维电视京东旗舰店,点击下方链接购买

③型号:夏普(SHARP)50英寸4K超高清 立体环绕声 智能网络液晶电视机

  • 屏幕尺寸:48-50英寸
  • 分辨率:4k超高清
  • 电视类型:人工智能,4K超清


图片来自:京东五星自营旗舰店,点击链接直接购买
<hr/>【2】3000元以上智能电视推荐
①型号:华为智慧屏V55i-B 55英寸

  • 屏幕尺寸:55英寸
  • 分辨率:4k超高清(3840×2160)
  • 电视类型:全面屏,人工智能


图片来自:华为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点击下方链接购买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4472609003481579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u5502 | 来自北京
近日我们三易生活的同事在网上闲逛时,无意中看到了这样一张产品宣传图片。


老实说,如果你是一位最近这两年才开始关注消费电子行业的朋友,在看到这张图后可能会觉得滑稽可笑。毕竟现在最强的家用PC处理器都还没有36个核心,电视里的“36核处理器”怎么看都不太靠谱。哪会有厂商敢采用这种“一眼假”的宣传方式呢?

然而对于我们三易生活来说,看到这张明显涉嫌欺诈消费者的宣传图,反而感觉到了一丝“亲切”。因为这样的宣传方式,在几年前其实还是国内电视行业的普遍现象,而这种现象如今几乎“消失”的背后,折射出的则是近几年来电视行业所面临的剧变。

首先,我们需要向可能不太了解过去那段历史的朋友进行简单的科普。也就是“36核处理器”到底是怎么来的,以及它们为什么会出现。


实际上,即便是当前已上市的旗舰电视主控(联发科S900)也没有“36核”

“36核处理器”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其实是电视厂商将主控芯片中的CPU核心、GPU流处理器单元、ISP和DSP簇,甚至电源管理单元等不同功能模块的“核心数量”全都笼统地加到一起,从而得出的结果。


按这种计算方法,随便一个PC处理器都是几百核

这种计算方法有多离谱呢?我们打个简单的比方,如今电脑中常见的酷睿i7-1165G7处理器,大家都知道是“四核心”的。但如果将它的CPU(4核)、GPU(96组,总共768个算术逻辑单元)、ISP(控制摄像头的单元)、DSP(控制声卡音效的单元)、内存控制器(总共四个,控制四通道LPDDR4X内存)的“核心”加起来计算,那么酷睿i7-1165G7按照过去那些电视厂商的说法,就“理应”是一款“778核处理器”。

从这一点想必大家也不难看出,过去电视厂商之所以要采用这种明显错误的处理器核心计算方法,无非是出于三个目的。

第一,是利用普通消费者不了解电视主控芯片的信息差,营造“(虚假的)核心数量越多,电视体验越流畅”的消费观念,从而让那些对于电视流畅度感到不满的用户,产生一个错误的选购观念。


第二,借助这种离谱的“核心计算”方式,电视厂商实际上也就隐瞒了自己产品中所真正采用的主控型号,从而让即便是懂行的消费者也看不出相应的产品究竟配置高不高。

最后,这种严重信息不对称的宣传方式,实际上也为过去的电视厂商实际上长期不更新硬件方案提供了方便。

为什么我们知道过去一些电视厂商长期不更新硬件方案,长期“新瓶装旧酒”?因为通过公开渠道,我们找到了知名电视主控厂商Amlogic(景晨半导体)过去几年的相关数据,并编纂了以下表格。


可以看到,从2015年第二季度到2018年第三季度,长达三年又一个季度的时间里,晶晨的S905系列电视主控几乎没有进行过任何架构、制程方面的升级,甚至还常常出现新推出的型号在功能上反而比上代产品“阉割”的情况。直到2019年第三季度,他们才姗姗来迟地推出了制程、架构、技术都更新的S905X3主控。而且即便是S905X3,放到如今的电视主控市场中,也压根就称不上高规格。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这只能说明晶晨不思进取。但请注意,对于“电视主控”这个专业度丝毫不逊色于手机SoC的市场来说,芯片厂商在规划新品时,不考虑客户(电视厂商)的需求基本是不可能。而之所以上游芯片厂商敢于三年多时间不换架构、不升级制程、几乎不改进产品性能,实际上也就间接反映出其主要客户群体(电视厂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压根也没有要改进自家电视产品硬件性能的想法。

看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就会问了,既然电视厂商曾经如此“摆烂”,那么又是什么因素导致他们如今普遍放弃了这种错误宣传,开始追求硬件的更新和性能的换代呢?

很简单,是因为那些不“循规蹈矩”的市场新进者。


2013年5月,当时还如日中天的乐视推出了他们的首款电视产品“乐视超级电视X60”。其不止有着令人耳目一新的外观设计,更为重要的是,它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一款不自研屏幕和主控,但却在发布会上公布屏幕面板型号和主控规格的电视产品。同时,它所搭载的骁龙600四核电视平台,更是在性能上远远甩开了当时的主流“3X核心”传统品牌电视。


紧接着,四个月后初代小米电视亮相。一样公开型号的骁龙600主控、一样公开屏幕面板的供应商的,所不同的是更主流的尺寸和低得多的价格,以及相比乐视X60来说更为大众化、也对传统电视品牌“更具威胁”的产品定位。

此后发生的事情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了,乐视虽然在此后“暴雷”,但他们的产品力已经成功地对传统电视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小米电视更是从2013年一路高歌猛进至今,已经连续五年在电商平台实现了销量和销售额的双冠,即便是在线下市场,也已经连续第三年称霸国内电视行业。


不仅如此,在乐视和小米的影响下,一方面包括OPPO、一加、荣耀、华为等厂商先后推出了智能电视产品线。另一方面,包括海信、长虹、康佳等传统电视厂商也先后成立了专注互联网渠道的子品牌,试图与这些新进者“贴身搏杀”。

然而习惯了安逸的传统电视厂商,又怎么可能是天天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的手机厂商的对手?


联发科刚刚发布的全新8K 120Hz旗舰电视主控

纵观近年来的电视供应链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以联发科为代表的高端电视主控厂商,已经开始高调地“一年一换代”旗舰电视SoC方案,而以三星、LG为代表的面板供应商,也开始面向消费者公开宣传每年的全新面板。


LG以前什么时候宣传过自家面板的型号?但现在时代不同了

很显然,在这种现象的背后,反映出的正是如今电视行业对于硬件配置“每年必须大更新”的强烈需求。而在这种需求背后,体现的则更是以小米、OPPO、荣耀等厂商,以及已经被这些“颠覆者”成功带回“正道”的消费者,对于电视产品越来越强烈的内在品质需求。

这是不是一件好事?当然是。不过这个现象其实也是有“受害者”的,那就是像我们三易生活这样,在新硬件发布前几天刚刚购买了去年老款电视的消费者了(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inddiscuz | 来自北京
智能电视的硬件技术提升分为两个大块,一个是性能与硬件配置,一个是硬件级画质处理技术。
性能与硬件配置升级:
SOC性能、运行内存/存储空间增大就不讲了,比较容易理解。
HDMI2.1端口的增加是这两年的热门,配合120HZ屏幕刷新率可以实现4K 120hz信号输入,游戏玩家会比较重视。

硬件级画质处理技术:
运动补偿技术靠芯片,大多是SOC内置的MEMC算法,算法越来越好了,画面流畅度增加,破碎/撕裂变少,国产电视大多用的是MTK SOC通用的MEMC算法,所以水平差不多。
屏幕刷新率提升,目前电视屏幕刷新率要么是60要么是120HZ,120HZ屏主要还是配合运动补偿算法来实现更丝滑的画面流畅度。对游戏玩家也有一点点用。
高亮度+Mini LED背光+棋盘式控光分区的组合,这个组合使得画面亮度更高,屏幕背光更均匀,控光分区更多HDR效果更好,有一定的优势。
广色域,广色域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荧光粉广色域,一种是量子点广色域,这个技术近些年没有什么提升,不讲了。

除了上面讲的液晶电视,OLED电视算是革命性的新技术,像素自发光,几乎无限高的对比度,瞬时屏幕响应时间,几乎完美的色域覆盖,使得OLED电视天生画质就很优秀,不像液晶电视那么多道道。虽然OLED自身还有一些缺陷,但是单说画质综合还是比液晶电视明显好的。
蓝大仙人:2021年最新618液晶智能电视选购攻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