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如何评价湖南卫视《歌手 2018》第六期?

sn222663 回答数20 浏览数299192
wyo315 | 未知
从开始我就坚信,当然现在正在这样进行着:

那就是人们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关于汪峰和华晨宇人云亦云的偏见,会随着节目的播放逐步粉碎,并被折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不告诉 | 未知
有幸参与了这期超高质量《歌手》的录制,也心心念念地等着自己的特写。
然而我哭了的那首歌直接败给了一位起立鼓掌泪流满面的哥们儿...
后面摇啊摇的镜头输给了要么是摇得厉害得多的大叔... 社会摇一定要摇得狠
晃悠的表情输给了长得好看的朋友...
啊啊啊录电视节目要上镜得多难啊(确实得好看无疑)
开头的一大段很是感动...
汪峰给嗓子打药,曲子最后还飚了一个对嗓子这么不好的高音提现场的气。
李泉把JZClub请上全国顶级音乐节目。
华晨宇要一个偏白的人声合唱的感觉来衬这首歌的市井气。想法一下子就让人刮目相看。
然后他也非常清楚“观众不需要get这个点”。肃然起敬...
(一)汪峰,《所有人都在玩儿手机+夜猫》
选歌非常厉害,一首嘲讽社会现象,一首诉诸内心孤独。不触碰到过高的音区,对自己的嗓子给了一定的保护,但是不影响歌曲的劲儿。
编曲也很厉害,几乎把两首歌编成了一首复古节奏歌曲的不同段落。
因为汪峰老师嗓子状况,现场声音还是很受限,所以基本上靠优秀的编曲和几个高音带节奏,好在确实把气氛掌控得非常精确,但是运气不太好排在了第一。现场反应还是非常好的。
(二)Jessie J,《Purple Rain》
唯一一首把我唱哭的歌。一瞬间觉得她就是Prince。我觉得在那一刻她也觉得自己就是Prince还魂的躯体吧。整首歌是一个从服装、化妆到声音、身体语言完美融合的行为艺术。

在电视里很难听出来的是,Jessie在现场其实是把自己的音色有意减掉了亮度,应该是去贴Prince。深厚的声乐功底在无所畏惧的现场类似即兴的转音表现中毫无差池。
作为明显不了解Prince的小白... 特别感谢微博博主@聪仔笔记 Sina Visitor System 在微博提及如下评论,涉及Jessie J的部分不作个人评论:
“不是选了Prince的东西听众就得买单的,多数看过Prince紫雨现场的乐迷都会知道到底什么叫做时代Icon,尤其是内含超长电吉他Solo的20分钟版本。 第一,Jessie本人依然被陷在框架内,发挥都很程式化(但是Prince最会干的事情就是破框) 第二,所谓最触动人心的“与电吉他狂high”部分,如果你愿意看一下Beyonce的1+1现场就知道真正继承Prince沉沦在“爱河“之中的现场状态是什么样子的。(同样类比Aretha Franklin的Natural Woman Live Version) ...”
基于此,引用评论中提及的Prince紫雨最经典现场之一:
Prince- Purple Rain (RARE & Great Solo)(Live Syracuse To和翻唱Prince紫雨最经典现场之一:
Prince&Beyonce - Purple Rain/Baby I'm a Star/Let's Go Crazy(Live Grammy)(三)华晨宇,《双截棍》
精彩绝伦的解构和改编。
自己特别喜欢的是(1)两句英文歌词,彻底地重新分段原曲并且提神醒脑;(2)在第二段戏曲之后,有一小段很短的钢琴间奏,当时在现场就觉得惊为天人了;(谢知友们提醒,原曲中就有漂亮的钢琴间奏)(3)人声合唱(是的!就是他要求非常高非常精确的人声)。
自己在现场听的时候也有两个地方觉得不是很喜欢(1)开头的钢琴慢板,感觉曲子有些程式化了,而且和原曲的灵魂“市井气”有些风格上的脱节(2)两段戏曲觉得有点违和,在现场的感觉是前面一气呵成到了这里突然刹住,好像是硬等后面的高潮。相比之下第一段毕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不可或缺,第二段有点点多,可能是为了强化副歌部分的背景音考虑,不过如果是这个目标,确实也达到了。
必须要特别提出的是华晨宇的声音和歌唱技术从现场表现来是顶尖的,第一节慢板直接惊到现场的观众们,可以说是现场最入麦的,电视播放也几乎没有损失。
现场不分年龄段爆棚。
最后还是要再来一遍正宗的周董的《双截棍》!
undefined_腾讯视频(四)KZ,《你不知道的痛》
声音同样是极其抓人、同样最入麦的KZ,唱这种苦情慢歌第一句就让你哭。
后面每一句的语气、气声和共鸣比例都太精确了,保持到最后一秒,最后的哭腔也是非常克制,表现了很好的审美。
留意到是刘洲的编曲。大哥确实厉害啊!

(五)李泉,《眼色》
李泉的声音在电视上实在太好听了,比现场好听很多...
其他的恕我没有感受到点。
(六)苏诗丁,《贼》
高音区有一个类似喊的大白嗓的音色,每次到了副歌的第几个字就会跑出来。现场听会特别的明显。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动得太厉害影响了发声通道?小姐姐舞台表演状态倒是真好。
这次苏诗丁选曲还是非常有心的,到了这一集稍微思考一下,确实能看出独特性。苏诗丁最后一段提到王思远的部分,也非常让人感动。确实,对艺术有追求的人,是能够互相激发的。华晨宇的一段话,也是非常隐晦包容地去建议苏诗丁自己创作最适合自己声音特色的作品,精辟至极。
来一个原唱录音效果不算最好的现场live,看看那股劲儿:
戴佩妮 - 贼 #戴佩妮2017《贼》巡回演唱会上海站#(七)张韶涵,《情人流浪记》
这么催泪的故事张韶涵现场并没有机会说,所以纯是靠歌曲打动。很遗憾张韶涵现场音色的亮度在电视播出的时候有一定的损失。现场和伴唱的合作堪称是催人泪下,在电视上看也很感人。
非常聪明地克制了对《流浪记》的使用,唱的时候也是融合到《情人流浪记》的节奏和故事中。张韶涵唱之前和之后都很激动。
这期的服装非常喜欢,也许很有深意地加入了一些褴褛的联想。

下面这版《流浪记》的编曲带些节奏,并不像我是歌手版本那样苦情,杨宗纬唱得也偏摇滚一些,所以很耐听,其中也穿插了《流浪到台北》:
20080517楊宗緯星空傳奇演唱會(23)_流浪記(附歌詞)关于这三首歌的关联,感谢邓柯老师的微博评论 @邓柯 :Sina Visitor System
“《情人流浪记》的原唱者 Matzka 以及《流浪记》的作者巴奈,都是台湾东部的原住民,而他们的这两首歌里都融入了台东原住民民谣《流浪到台北》:
「我的爸爸妈妈叫我去流浪 一边走一边掉眼泪 流浪到哪里 流浪到台北 找不到我的爱人」
(两首歌里使用的版本略有出入)
所以本来就脱胎于同一首民谣的两首歌,再度串联起来自然会行云流水、天衣无缝。”
(八)张天,《走钢索的人》
就不说了吧... 后面的音色有点把李泉惊着了。小妹妹加油。
最后补充一句,这周每个歌手都要同时准备两首歌,的确是身心俱疲,而这集的质量如此之高令人惊叹。


第七期的歌都太好了... 放了一些原唱和翻唱的Live在这里:
如何评价湖南卫视《歌手 2018》第七期?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v1guanjian | 未知
只说华晨宇。


拿双截棍做改编,放别人身上,就是小猪猪(之前用词不当,抱歉)。
华晨宇至少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改编。


双截棍是最屌的流行歌曲,编曲填词是超时代的,并且神奇地在打破时代固有框架的基础上,直接达到巅峰水准。
在其原有的结构上去做改变,是不理智的,华晨宇的习惯就是破开结构,这次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他避开了最大的危险区。


他是这样的结构
钢琴起调,引导情绪进入后,直接将主歌拍出,rap部分他能力不足,没法撼动周杰伦的创作(我也不认为有人可以挑战这段rap),但他漂亮的地方在于砸出了一句but i wish you know,将歌曲风格拉向60年代的美国摇滚,又一次避开了正面对决。然后在情绪下落时,戏曲唱腔顺势而出,情绪下落,但灵魂却提了起来,实实在在的为最后的副歌出现铺好了红毯,只等搅动风云的双截棍降临。
随着最后一声哼哼哈兮,歌曲落幕,观众只记得欢呼,已忘记前面的是谁,只依稀看见那个时代的震惊目光。




补充:
我不算喜欢华晨宇,他编曲有些太满,表达有些太多,如果不是情绪到了,平时听他歌挺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hwaq | 未知
不是专业的,给不出专业回答,只想说

张韶涵唱时我哭得比观众还夸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KivPThmj | 未知
我想单独说说汪峰在《歌手2018》系列的呈现。这一季《歌手》对于汪峰而言可谓一场“中场战役”。

汪峰参加本次《歌手》节目也是有其现实原因的。实际上,汪峰在近两年的发展中某种程度上遇到“歌荒”局面,2015年的《河流》与2017年末的《果岭里29号》连续两张专辑都“哑火”了,缺少全民热唱的歌曲。杰伦做出一首《告白气球》可以从2016一直吃到2018,而汪峰没有这样的作品显然可以视作发展瓶颈。


虽然导演洪涛一口一个“汪峰老师”尤为客气,好像能请到汪峰就万分荣幸了,但汪峰应该也是乐见其成的。这次《歌手》秀也是“荒年”汪峰的一次重要发声,希望通过非原创歌曲展现自己的音乐素养,“歌荒”就秀“唱商”,并通过高水准的综艺曝光保持热度。一方面拓展自己的表现范围,打破原有的印象,如《普通DISCO》、《所有人都在玩手机》。另一方面也再强化“人文歌者”、“走心”等标签,强化白岩松所说“他是 一个伤感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敏感的诗人,一个用歌唱关注和面对现实的知识分子”印象,如《Mr.man》、《儿时》。


汪峰长期作为摇滚歌手存在,摇滚的一个悖论就是,似乎一旦进入摇滚领域就会弱化唱功层面的考量。许巍嗓子是比较白,但是自然而然间的唱功底子还是扎实的。汪峰也是同样,尽管网上流传着几段“车祸”、“破音”视频,但实际上汪峰演唱能力、抒情能力、语感都是非常一流的,所以他唱的很容易打动到人。


从现场表现也能看出,一直位居上游的成绩也说明不俗的唱功,即使不卖黑嗓也能戳中人心。这也符合我对汪峰唱功一直的判断,是粗中有细的,锋芒并不只是在高音,相信听听《当我想你的时候》就能明了。并且他擅于爆裂式抒情。抒情不只是张信哲式的娓娓道来,也可以如爆竹般唱功炸裂。如郝云的《如果来生遇见你》就是。他这次来显然也是想证明演唱感染力与不同音乐风格驾驭能力。


只不过高音部分的强唱与撕裂式唱腔非常不同于主流唱法的审美,并且这种唱腔也与传统中国男声“小白脸式”的发音有所不同。应该说这种“大粗嗓”在近年的选修节目中特别常见,男的女的都有一大票,所谓的“烟嗓歌手”,结果就是造成大众审美极度疲劳,而且哪个能火过选秀节目当季?可以说,能唱成汪峰这样的往往创作力与音乐整合力不足,持续输出力不强,或者找不到唱法上的不同与大众审美情调之间的平衡,而同样流行度的又没有他的嗓音辨识度,于是他就成为了经典与唯一。这就说明汪峰的杀手锏是过硬的音乐素养+成熟的音乐把控力=持续地优质作品输出=若干首国民级音乐作品。


本质上汪峰、周杰伦都是同一类人,他们有能力也有话语权打造自己的作品,是音乐界的“产品总监”,李宗盛说“写一首皆大欢喜的歌是越来越难”,检视一个歌手乐坛地位的,还是需要着重看他有多少全民级或者代际级的歌曲干货。至少汪峰、杰伦、Eason级别的都已经有了数首,想最近的毛不易有了一首,但是太多人止步于一首就“黑掉了”。这个是不变的试金石,毕竟是流行音乐领域,就要考虑影响力这个因子,影响力传播力越大,提供的社会价值就越大。


并且在当下演艺界,真正做音乐的人如果一段时间内祭出不了hit歌曲的话,几乎就会成为资本的弃儿。哪怕当年国际化又性感的萧亚轩现在似乎在走穴界也跟地摊货似的。像李易峰等小鲜肉有流量加持,张杰也已经取得人设上的成功获得官方的认可,TFboys更是坊间、官方均高度赞许,因而都获得了许多演出机会。对于汪峰这么一个指望不上颜值的人,也只有持续做全民热唱歌曲才能维持咖位。相比而言,踏实做音乐这条路其实压力很大,即使我不花一分钱做出的文章没人看都心里一凉,更何况成熟歌手花很大心力做的音乐专辑呢?还是那句话,这年头做实体经济的人不容易啊。


可以说,汪峰的歌相比于许巍、郑钧等摇滚老炮,属于是灵气稍差点,但用功最足的。前两位或淡出的“仙儿”起来了,或做私房音乐不在乎市场考量,而汪峰的音乐还能坚持出歌,还能朝着hit歌去做,承担一位商业歌手所承担的挑战,其勇气担当也十分可嘉,“半壁江山”说还是有其道理。


但是《歌手》这条路也并不是很好走。因为汪峰是个成熟到各个面向都有向大众展示的歌手,熟知度已经非常高。像Gai、华晨宇等歌手大众认知度并没有很高,稍微折腾点花样都是一片赞誉,而汪峰无论是reset还是做花头,空间都不是很大,比较难以突破大众认知中的“汪峰。”看来“新鲜感”也是《歌手》舞台的重要衡量体系,汪峰作为“老腊肉”就只能徘徊在上半身位但无法夺冠这样一个位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uyjy004 | 未知
华晨宇只会高音rap。

这个评论,我看过太多太多了。

且不说事实并不如此,就算华晨宇只会高音rap,那也是不错的高音rap。

这一期加入了戏曲,被忽略了。

如果你看华晨宇表演,心里已经有了想法,这是个只会用高音rap的人,那么自然会批判一番。你心里已经确定他是个只会高音rap的人,还要看他高音rap的表演,只能加强你自己这个想法,并且坚定不移的将之奉为真理。你要看他是不是只会高音rap,是要看他不唱这些的歌曲,唱的如何。你已经这样认定了,又给自己截取了片面的证据,那肯定也是一种自我洗脑。

回答表演时,更多的关注在华晨宇本人,而不是他所演唱的歌曲。

华晨宇自己的原创,《巨鹿》《蜉蝣》《卡西莫多的礼物》《let you go》《寻》这些歌,被忽略了。

因为你没有听他不唱高音rap的歌,才会说他只会高音rap。

更何况本场还唱了戏曲。

华晨宇绝对不是完美的。他不是一个你要什么菜就给你炒什么菜的大厨,他只是炒他喜欢的菜。你喜欢,食之,不喜欢,弃之。

他肯定有不足,但是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他的不足,然后将其夸大为整体。

因为高音rap,就可以忽略音准极好的演唱,然后,将一个唱功不错的歌手评判为“鬼哭狼嚎”,我是十分惊讶的。

看不到婉转动听的假音,看不到稳定时长的高音,看不到律动感强的旋律。更何况,现场的live实力也是公认的。

这样一个苗子不错的歌手,被打上了“鬼哭狼嚎”的标签。

他绝对是瑕不掩瑜的歌手,却因为一些不完美,被全盘否定。

换句话说,择出一个他高音rap的点,由此扩散,上升到对华晨宇整个人的反对。

醒醒,他不是神,也不是要对你音乐口味的专属大厨。

当然,他被批判,或许也是好事。因为有一把对华晨宇的标尺,要求他去“完美”,要求他高音精湛低音婉转,要求他rap律动吐字清晰,要求他驾驭越来越多的风格。

这么多要求,本身已经印证了,华晨宇在大家心中,确实是有实力的歌手。

另一种意义上的承认。

本场华晨宇的表演,犯了对华晨宇本人来说的三个大忌。“rap”,“高音”,“改编周杰伦”。这三条沾上哪一条都会被骂个半死,更何况三条占全,他也是很有勇气了。

这是无法超越周杰伦的表演。无论他改得多么出神入化那都是不可能超越周杰伦的,更何况他这场的改编,对于他来说,也不算完美。风格略杂,开头的钢琴弹奏演唱有些生硬。另一方面来说,个人感觉他的rap是有进步的,这一次的rap明显很不错,自己写的旋律律动感也比以前强了一些。

有瑕疵。但是瑕不掩瑜。
本期是值得肯定的表演。

Jessie J在技术上无疑是这个舞台的绝对王者,华晨宇自然是不如她,但表演看重的不仅仅是唱功,并且华晨宇的唱功也算不错。二人各有千秋,而华晨宇本期的最大赢点在于气氛和中国风的歌曲,能够唤起观众的共鸣。

是不错的表演。

很多人讨厌他,更像是讨厌外界对他的夸赞。是华晨宇的粉丝的喜爱吗?不,无论谁的粉丝,都会使劲夸自己的偶像,这是正常的。是因为一些乐评人带了节奏所以粉丝乱吹吗?不,专业的角度来看华晨宇确实是有水平的歌手。那问题出在哪里了呢?

流量即原罪。

如果华晨宇是个无名小卒,也没什么人喜欢他,那情况会好很多,因为注意力会真正的从他本人身上转移到音乐上。这就是为什么《我的滑板鞋2016》《齐天大圣》会大受好评,因为那时候大多数人是不知道有这么个人的,在这种情况下,才会更好的来看待作品。

后来华晨宇有了更多的粉丝,也成为了一个“流量”。他也有了新的作品,而风评却从“rap吐字清楚”变成了“rap垃圾”,“高音稳定”变成了“扯着嗓子”。

一个“流量小生”。这个帽子扣上的时候,已经注定了他必须是“没有实力”。因为“流量意味着没有实力”,这已经是死理。

人必须是双面的。既然流量你占了好,那实力你不能占好。许多人喊着“华语乐坛无望”,深深的厌恶“流量”。“不会有人又有流量又有实力的。清一色的好评,一定团队粉丝营销号是要给我洗脑。那么,我就来唱这个反调。”正好,粉丝再怎么管理也不可能全是不乱说话的。于是,对于粉丝群体的厌恶,指向了华晨宇本人。对于rap的过度喜爱或者过度不喜爱,对于高音类歌曲的不喜爱,都会变成矛头。偏见,是正常的。

所以,现在这样的情形也是华晨宇的必经之路。

华晨宇现在最欠缺的,就是一首歌。

一首大多数人都会听的,能够打破偏见的歌。

偏见这个东西,对于大众来说,粉丝再怎么礼貌也没法打消的,再怎么宣传他是实力歌手也没法打消的,再怎么安利他的演唱视频也没法打消的。对于强行安利的东西,其实大众只会感到厌烦。

能打消偏见的只有华晨宇自己。

所以现在,只是需要等。如果他能写出这样一首歌,那么风评必然会直接扭转。如果他能拿一个很有分量的奖项,他就立马会成为不能被批判的存在。再不济,过几年,他也会留下经过时间考验的作品。那时候偏见会自然消失,因为华晨宇不再年轻。

只是现在,舆论有些过分严厉了。

不喜欢就说,“我不喜欢这种风格”,有理有据。谁也没法反驳你,因为你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这是你自己主观的个人感受。

因为不喜欢这个风格,甚至你可能只是不喜欢他的粉丝,因为一个基数极为庞大的群体的部分个人表现而去否定并不隶属于这个群体的一个人,很奇怪。因为不喜欢A(风格或者粉丝)而去否定B(唱功),很奇怪。

“鬼哭狼嚎”。

太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yzwasf | 未知
评价华晨宇《双截棍》
一、解读歌曲

先对这首歌作一个分析,我认为华晨宇对这首歌是用了【倒叙】的手法。
五分四十五秒的歌,前一分十秒,华晨宇用一种所谓“慢而高”的音调去唱出:

从小就耳濡目染 刀枪跟棍棒
我都耍的有模有样
什么兵器我最喜欢 那就是双截棍
柔中带刚
我认为,听着一段的时候,脑海里可以配上一个“绝世高手站在山崖上,面对着夕阳”,这样子的情景。这是第一段。
第二段,画面一转,进入正文:
岩烧店的烟味弥漫 隔壁是国术馆
店里面的妈妈桑 茶道 有三段
教拳脚武术的老板 练铁沙掌 耍杨家枪
硬底子功夫擅长 还会金钟罩铁步衫
Fine
But I wish You know
市井气,接地气,卧虎藏龙的街头巷尾,一个小孩子看着各路隐姓埋名的高手施展“武艺”。保留并强化周杰伦原唱定下的意境。一开始我也觉得加入的两句英文,除了提神分段之外没什么用,接下去看。属于第二段-上。
他们儿子我习惯 从小就耳濡目染
什么刀枪跟棍棒 我都耍的有模有样
什么兵器最喜欢 双截棍柔中带刚
想要去河南嵩山 学少林跟武当
Fine
But I wish You know
第二段-下,沿用原曲的剧情思路意境节奏,重头戏在后面。
干什么(客) 干什么(客)
呼吸吐纳心自在
干什么(客) 干什么(客)
气沉丹田手心开
干什么(客) 干什么(客)
日行千里系沙袋
干什么(客) 干什么(客)
我打开任督二脉
干什么(客) 干什么(客)
东亚病夫的招牌
干什么(客) 干什么(客)
已被我一脚踢开
这一部分加入了华晨宇要求的“干又白”的人声“啊~~~”,配合上把周杰伦原唱的两段歌词合二为一,十分成功地营造或强化了【春去秋来,少年心怀梦想刻苦坚毅学习武艺】这个意境。解“干而白”的人声合适之处在于,不抢华晨宇念的词的重点,又在原本略显平淡的部分加入了巧妙的变化,简简单单的调↗→↘丰富了这一段的旋律和音韵。另外,将原本分开的歌词合拼,一来使得华晨宇故事中的华晨宇节奏更流畅;二来是华晨宇的编曲已经将《双截棍》切成很多部分,如果这里再切,将显得曲目散而乱。顺带一提,这是第三部分-上
快来跟我使用双截棍
习武之人切记 仁者无敌
快来跟我使用双截棍
是谁在练太极 风生水起
这是第三部分-下,词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周杰伦原曲是【快使用双截棍】。在这里的改动我认为是典型的“华晨宇化”,华晨宇歌下的故事更着重的一个主角“我”比起原曲多了一点英雄色彩。
同样很有趣的是,【快来跟我使用双截棍】是采用了带有“京剧”色彩的戏腔,对此我的解读是:请想象一幅【青年学成归来自认天下无敌然后完成梦想真的天下无敌(,在)感叹曾经的故乡城市已经因为他而充满尚武之风的时候,骄傲地说出这些话】的情景。骄傲,这一部分的核心。
至此,这首歌已经唱了两分五十四秒,流行歌曲的长度大多数在三分钟至四分钟之间。这首歌其实我感觉已经够了,足够了。虽然就此结束会让人感觉意犹未尽地“短又快”,而且前面铺垫的一分钟感觉很多余。
所以,没错,华晨宇把A面唱完了唱B面。把第二第三部分又唱了一次。
引入第四部分之前,那段钢琴,很炸,词穷,很少见这时候不给钢琴师特写。
第四部分,从四分五十秒开始。
快使用双截棍 哼哼哈兮
快使用双截棍 哼哼哈兮
习武之人切记 仁者无敌
是谁在练太极 风生水起
快使用双截棍 哼哼哈兮
快使用双截棍 哼哼哈兮
如果我有轻功 飞檐走壁
为人耿直不屈 一身正气
(以上*2)
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高潮,目光离开屏幕上的故事回到现在,在新的意境新的高度下,一种回归社会的呼唤呼之欲出。气氛带动尤为成功,特别是【哼哼哈兮】,仅有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听众没反应过来,全靠和声带,然后直接带领全场走向高潮,致敬周杰伦。
落幕。
我们纵观整首歌,按照老中青幼来排序,其实是【老,幼,靑,中】这个顺序来讲故事。但同时,这样子的编排不可避免会导致极为严重的问题漏洞,也就是听众没办法短时间读懂华晨宇的布置。这是对于歌曲本身可大可小,大的话,歌曲支离破碎,【为什么台上这哥们啥都唱一点,什么鬼,大杂烩吗,溜了溜了】;小的话,【虽然有部分违和感,但是歌曲大气磅礴。balabalabala】。也因为如此,芒果台在播之前才会切入在我看来挺长的部分片花。
二+三+四、杂谈

(1)引入现场,台风的话,华晨宇在【第二段-下】,站在音响(划掉)类似音箱的架子上的时候,明显是流露出一种满足感,可以理解为【“我”感受着自己日益变强完成梦想的满足】更加丰满歌曲的色彩,但没什么用,听歌总不能整天看MV。
但事实可能是,【我不踩音响(划掉)类似音响之类的东西,我发挥不出百分百的实力】。
(2)华晨宇在《双截棍》里加入了,大量高级的歌唱技巧和编排技巧。具体是什么我说不出,但就是初听时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认真听还是有“我觉得很厉害但我还是不知道这是什么”的感觉。
(3)受限于本人歌唱技巧欣赏技术乐理知识等不足,以上全部内容,仅属于我自己主观感受。
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44713 | 未知
不谈唱功,说说别的。
只说给我印象最深的华晨宇,看不惯夸他的别点进来了,麻烦折叠掉我的回答。

华晨宇给我的感觉是他不过是自己和自己玩的开心,他这么惊才绝艳大招频放只是为了自己满意,他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所有的嘲讽谩骂不理解在他眼里都是过眼云烟,他在意的是能否让自己满意,不满意他会“刁难”别人还有自己。而他只在意自己这一关是否能过去的基础是,他自我的标准已经高于平均水平太多了。所以他确实是实实在在不在意外界的赞扬和批评的,不是嘴上说说而已。“我知道你们可能不懂,没关系,我自己喜欢就好。”“我很喜欢我的改编,能够唱出我想要的效果这太开心了。”太酷了,真是个妙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hangqg | 未知
从第二期开始,让我感觉很有趣的是,看一个《歌手》,仿佛在看三个节目:

一是《歌手之爸爸妈妈教你们怎么唱歌与表演》,表演者婕茜J,华晨宇(排名无先后顺序);

二是《歌手之音乐学院老师教你们怎么提升音乐欣赏水平》,主讲人汪峰老师,李泉老师(排名无先后顺序);

三是《歌手之华语乐坛新老歌手竞技赛暨汇报演出》,参赛者张韶涵,苏诗丁,李圣杰,李晓东,张天(排名有先后顺序)。

另:KZ这两场差的有点多,此处暂不作比。


还有就是:
张天早按第五期第六期这么唱也不能被黑的这么惨了。
张韶涵简直是冻龄女神,岁月在这仿佛成了化妆品。
汪峰老师再这么下去就真成半壁江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冰封メ灵儿 | 未知
对华晨宇
算是入坑了,路转粉了
说实话,个人对快男出来的歌手总不太感冒,加上他样子缺乏阳刚,太秀气了,觉得跟小鲜肉没俩样,一直路人感
但这次改编的《双截棍》真的是技惊四座,居然还融入的戏剧唱法,666,也让更多的人见识到他的才华,

但更我转粉的原因是,编导问他,加入这样元素,观众不一定都会理解,明白你所要表达的东西。
他答:观众不需要明白,他们觉得好听就行(大概意思)

这才是触动我的点,有些歌手,不是说他自视清高还是怎么着,只是他会觉得观众没法理解他所想要表达的,他就不太想要跟这些观众唱。
我觉得,花花他会把他想要表达的“阳春白雪”,揉化成“下里巴人”唱给观众听,加上他现场的感染力,绝了。

我觉得中青代,或者说是新生代歌手里面top系列的,扛大旗的人!!!



回头补看了《齐天》《滑板鞋》《南屏晚钟》(谢指正,改为“钟”),真的不错!!!


PS,那首把歌改成为小话剧形式的,很赞,很新颖,很好的宣传反家暴素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