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为啥黑白影片可以修复成彩色的?

bgby789 回答数5 浏览数774
1946年拍摄的美国影片《生活多美好》(It's a Wonderful Life)是黑白的,但我看到的是彩色版?请教一下,黑白改彩色是如何做到的呀?难道是一帧帧上色的吗?一台2个小时的影片,该有多少帧呀?而且能够做到颜色毫无违和感,简直太神奇了,谁能为我解释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格格巫gg | 来自北京
用软件自动匹配颜色,原理是映射的办法。
映射的做法,类似123映射到123456789里面去,1有多种可能性,但是在商讨后颜色里面基本可控。
1:1,2,3
2:4,5,6
3:7,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angx | 来自北京
国外有软件可以自动侦测并自动上色的,全片补好色后再由人工校色,电脑和人几乎各承担一半的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ngb99 | 来自北京
为电影上色不仅仅可以为黑白电影上色,而且有时也被用作是电影后期的一个部分,现在来说,也用作电影色彩的修复。

早期的电影上色确实是一帧一帧手工上色的,包括后来计算机刚被引入电影工业时,电影上色也是非常麻烦的。因为当时受电脑软件算法的限制,为每个对象分区都是特别困难的,比如某个对象的头发和面部都不能被完美地区分开来。

技术人员为影片上色时,若没有足够的参考资料,有时仅靠猜测来为影片上色,很大程度上会改变电影的原貌。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电影人反对为黑白电影上色。像你提到的《生活多美好》,是以黑白版拍摄的,后期进行上色,本来影片原定于1947年3月份上映,但因为1946年圣诞节上映的那部影片没有完成上色工作,所以《生活多美好》提前上映。其主演 詹姆斯·史都华非常反对为本片上色,他一直在问为什么,为什么要做这种改变电影原貌的事。

事实上,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被上色的黑白电影并非最初的上色版,大多数是色彩修复版,与最初的上色版有相当大的差别。

至于你说的颜色毫无违和感,是因为,最初的黑白胶片是包含亮度信息的,技术人员只要为分好的区域上同一种颜色即可,胶片的亮度信息则可以自行做剩下的工作。

上面只是简单地谈一下黑白电影上色的内容,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读一下这篇文章   
确定想看彩色版《公民凯恩》?我有!详细的介绍了黑白电影上色的工作流程,以及怎么看待黑白电影上色的。

希望这个回答可以帮到你哦~这个问题也困扰我好久了,了解了之后,感觉整个人心情都变好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gap | 来自北京
两小时影片一共十七万两千八百帧
如果用35mm电影胶片的话约长三千一百一十米左右(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一帧占用35mm胶片长度18m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596bbs | 来自北京
题主还真说对了,黑白胶片中原始不包含色彩信息,确实是人一帧一帧上的色。
如果有人翻过家里存放的老相册也许会发现,在过去黑白胶卷的时代很流行一种“伪彩色”照片,这种照片上只有几种彩色,比如红色的帽徽、绿色的叶子和军装,这种照片就是人用水彩笔涂上去的,那时候玩这个的人水平似乎都很高,有些照片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给电影上色也是同样的原理,只不过他们用的颜色更多,可以达到几千种,所以效果可以非常接近真实。最初的上色全部由手工完成,成本很高,计算机技术成熟以后也可以将电影数字化以后让计算机帮忙上色,但是还是需要大量人力去调整细节以保证质量。事实上现在使用PhotoShop之类的软件,一般人也可以很容易地为电脑中的黑白照片上色。
因为黑白影片彩色化的成本较高,所以通常被上色的都是经典电影。不过卡梅隆同学表示,与2D电影一帧一帧转成3D相比,上个颜色什么的都不算个事。
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读一下这个 
Film colorizatio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