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影片院的利润来源都有哪些?

xiaoxianyu 回答数5 浏览数7334
也是很巧合的一台机会,能够接触到影片产业。
虽然影院数量每年都在逐步增长,我们随处可见并能进入体验,但是对于影院相关的了解,我们还知之甚少。正好利用工作之便,也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影院的主要利润有那些。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300p300 | 来自北京
我们作为一家专业的电影建设服务商,这个问题还是可以回答的。
一般来说,电影院的利润主要是票房分成,大概在票价的5成左右。因为这里面有制片方的分成,国家的专项基金等等。
但是,万达的老板王健林都说了,现在的影院爆米花是一个比票价收入更好的来源。
我们现在很多的加盟方都有不错的周边衍生收入。
比如爆米花,动漫玩具,周边带动的人流消费等等,这就看团队的运营能力了。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偶愛乖乖 | 来自北京
如果论总收入,毫无疑问是票房所占比重最高。但是如果按投入产出比的话,妥妥儿的是卖品。万达去年光爆米花卖出去四个亿的事儿大家都知道了。
除了爆米花,一些电影周边(尤其动画周边)的收入也非常可观。这些东西成品可能只有个位数,但卖到100都是有可能的。很多熊孩子在柜台前不买真不走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术数古籍专卖疤 | 来自北京
唔,刚好有一家电影院线上市公司的财报,可以解答我们的问题。就是万达收购的AMC Entertainment啦。

AMC的财务报告里,把收入分成了三块:


Admissions就是指的我们平时所说的跟电影相关的销售收入啦。美国的影院分账方式与中国影院略有不同,由于美国是采用多级阶梯式的分账方式,首周院线分账比例最低,而映期越长,分账比例越高。而且不同级别的电影,分账方式也略有不同。因此院线的排片选择和计划尤为重要。另外,部分发行商还会针对部分电影,在单一影院票房达到一定程度后给以奖励。因此在Admission里还包括了这部分奖励。

Food and Beverage就是食品和饮料(卖品)。AMC的财报里提及,有三分之一的顾客是从不购买食品饮料的。但这也意味着有三分之二的顾客是会购买食品饮料的,这个比例远大于国内大多数院线的比例。这其中,中国的院线主要是出售爆米花和软饮。但AMC的招股书里特别提及了他们几大制胜法宝:
1. Food & Beverage Kiosks 在传统菜单基础上提供随点随做的热食,比如热狗、炸鸡、单人份的披萨等。
2. Marketplace 。开放选择的零售超市Marketplace,和Post-pay账单寄送式购买体验。他们特别提及:We find that when customers are allowed to browse and choose, overall satisfaction goes up and they spend more.
3. MacGuffins Bar & Lounges这主要针对成年用户(大于21岁),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忠诚度。
4. Dine-In Theatres。这其实是他们全服务式餐厅的名称。他们特意在这类餐厅里突出家庭氛围,介意吸引全家观影的观众。
由于食品饮料这块不需要与其他方进行分账,因此不少中国影院,会将票房收入的一部分转变成食品饮料收入,被称为「偷票房」。这也是很多国内大片不得不一再设立「最低票价」的原因。

Other theater里主要有三样:广告收入、单位销售、礼品卡以及会员卡销售。有些电影院将部分场地出租给餐厅或服饰店,这意味着还有租金收入。另有举办各类活动的场租或者租金收益等。这其中广告收入实现办法很多,从映前广告和物料广告这些基本款,到大厅里的视频广告,还有电影票、物料、海报、灯箱等等多种广告方式,甚至一些小影院的放映厅冠名广告灯。

上表是2012年AMC招股说明书的数据,基本上票房65%,卖品25%,其他收入5%应该可以作为北美院线的营收参考。由于AMC的各类食品饮料方面的运营,在近两季季报里,他们食品饮料的销售占比,已经能超过30%。

在国内目前电影消费渠道的多样化,很多团购都会将电影票和卖品捆绑销售,「偷票房」的事例也屡见不鲜的情况下,中国院线普遍食品饮料销售数据仍应该远低于25%。鉴于食品饮料的毛利相对较高,基本能达到80%以上;因此我觉得与其花心思在各种广告收入上,不如想更多的创新运营手段在食品饮料销售方面。这也更符合,影院为人们提供一站式娱乐服务的定位。(当然目前很多影院其实是和一些商业地产捆绑在一起,这些商业地产中的餐厅和各类食品店,无疑会降低影院本身的食品饮料销售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anzisc | 来自北京
在手机上辛苦码的字一发布就没了,还让我被反垃圾给干掉了,汗
在电影院工作了两年的人现身说法
电影院的收入其实就是三块
1、票房
2、卖品
3、广告
下面都以一家1000万票房的影院举例
一、票房
刨去5%电影专项资金、3.3%营业税之后,影院留净票房的55%左右,收入应该在500万左右,然后影院每年的房租、水电费、人员支出等都会算从票房收入中走,年利润约在50万元。票房收入中包含了各种团体包场、团购票等。
二、卖品
卖品占票房的15%(近几年有下降,常年在13%左右,方便计算取15%)约为150万。成本:利润=4:6,利润约为90万,但其中爆米花与可乐一般可占80%以上。
三、广告
约占票房的7%,年收入约70万。其中主要分为两类:映前广告与展示广告。映前广告现在绝大多数影城基本交给了代理公司。展示广告主要是针对片方对影片进行宣传的一般含有喷绘、地贴等。
四、总结
票房决定了一家影城的人流,人流决定了卖品。而卖品在没有新的爆款出现之前,15%左右的票房占比是固定的。广告收入是影城现在动脑筋最多的,有一些近几年做的较多的形式:影厅冠名,包括影厅门头灯箱与影票厅名更改,一个厅一年冠名费约为10万左右;影票LOGO,影票印刷赞助商的LOGO,一般可以抵消票纸成本。
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ypc168 | 来自福建
大致说说在国内数字同步影院的主要利润有以下几个方面:
1.票房收益,大概占到70%,来自最新上映的影片。增加票房收益的方式就很多了,但主要是以增加售票窗口,比如我可以和各大团购网站合作,由他们帮我进行产品推广,但不建议长时间采用此种方式,因为毕竟团购的价格是很便宜的,何况也不能凸显VIP的优势。然而作为观影人群,价格越低当然越好,顺带分享一下吧,大家可以结合会员卡和团购,没有团购的时候用会员卡,有团购的时候果断下手啊!!!!!
2.卖品收益,约占20%-30%,主要来自于可乐爆米花甜品,也有一些CD、玩偶等。去年万达光是爆米花和可乐的收益就达到4个亿。在国外,影院的大部分收益也来自于卖品,而对于我们大部分的“平民”来说,光是消费了一张影票就已经算是一种很高的享受了。所以在卖品区域还是有很大的空间去获利。很多影城也会结合其他业态,比如咖啡吧,独立书店等。
3.会员卡。这是一种快速收回资金的方式。一百到几千元不等的会员卡,自己看也好,送人也好。对于影院来说,只要我卖出去就是赚钱了。有会员卡的你能够用完里面的钱、但所有人都这样吗?
4.广告。包括片头广告,也就是咱们看电影之前5-10分插入的广告;影城的灯箱广告,有电子屏的,也有纸质的;大厅空白面积,自行选择商家合作,把广告位租赁给别人,或者提供5-10平米的场地给银行,让他们办理信用卡。这些都是利润。
5.其他
1)商家合作,楼下超市买满300送一张影票,隔壁酸菜鱼火锅消费200送影院优惠券2张,诸如此类。
2)包场,公司年会、舞蹈排演等等。
3)承办学生爱国教育影片播放啦。。。。。虽然单项收益不及1、2点,但是总和加起来也很可观呐~~~~
——————————————————
大家也可以一起交流一下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