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吹嘘了70年,全息影像为何一直不能普及?

wgwstar 回答数3 浏览数928
总是有人抱有这样的幻想。在未来,人类可以完全抛弃电视机、电脑、手机这些带有屏幕的显示产品。就像在各种各样的科幻、谍战大片中,用手一挥,巨大的显示屏上多页图表或者照片直接出目前面前,无需触碰屏幕,用手一挥,屏幕上的内容自然切换。甚至能够让不同时空的人面对面进行交谈,这些都被统称为全息影像技术。
全息影像技术其实早就已经出现了,而且目前已经开始被广泛应用起来,比如说几年前周杰伦演唱会中与已故传奇歌星-邓丽君上演的隔空对唱,当时演唱会中布设了3D全息家用投影设备,并且经过了精密的调教最后呈现出了仿佛真实存在的邓丽君。还有那个唱甩葱歌的虚拟歌手初音未来演唱会。奥运会、春晚等大型舞台类节目中全息影像技术也频频亮相。
当我们在各种科幻影片中看到的场面活生生地出目前眼前时,全世界就开始为这些黑科技疯狂点赞,被这些梦幻般的虚拟现实所震撼,但是它们都有一些共通的缺陷:场景固定且在展现时都处于黑暗的环境之中,这就与钢铁侠中托尼·斯塔克利用全息技术在大灯照耀的办公室下操作相差甚远。上文提到的一些已经实现的全息影像技术,其中有些并不能完全称之为全息技术,甚至说它们都是“假全息”都不为过。
全息影像这项技术确实已经出现了七十年之久。1947年,英国匈牙利裔物理学家丹尼斯·盖伯,全息家用投影的发明是盖伯在英国BTH公司研究增强电子显微镜性能手段时的偶然发现,他因此项工作获得了197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项技术从发明开始就一直应用于电子显微技术中,在这个领域中被称为电子全息家用投影技术。
真正的全息影像技术是指通过相干光(激光就是其中一种)干涉原理记录和查看图像,当合适地将其呈现时,便可以精确地再现被记录物体的三维外观。是一种记录被摄物体反射(或透射)光波中全部信息(振幅、相位)的照相技术,而物体反射或者透射的光线可以通过记录胶片完全重建,仿佛物体就在那里一样。通过不同的方位和角度观察照片,可以看到被拍摄的物体的不同的角度,因此记录得到的像可以使人产生立体视觉。
简单讲,真正的全息影像可以说是不同过任何介质,从地平线上的空气中就能显示出来影像,而且观看角度可以随意变换,体验者能够从三维立体的画面之中穿梭自如。目前我们看到的一些令人震撼的场景,比如说上文中提到的周杰伦演唱会、初音未来虚拟歌手等等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全息技术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直接通过空气不通过其他介质呈现的技术并没有出现,甚至连相关理论都没有形成。目前,绝大多数我们看到的舞台表演中运用的所谓全息技术,都是“佩珀尔幻象”或是家用投影,不应该被称为全息。周杰伦与邓丽君隔空对唱这种技术,邓丽君的三维立体图像是事先使用计算机技术制成的,然后,通过家用投影将影片在舞台上的全息家用投影膜上播放。而巨大全息膜呈45度角放置在舞台上,通过地面的家用投影折射上去。这种全息膜具有一半透光,一半反光的特点,呈半透明状,在保持清晰图像的同时,产生逼真的空间效果。
这种假全息影像自个在家就能做,步骤非常简单,首先准备直尺、剪刀、圆规、胶水(或透明胶带)。材料:普通透明塑料薄膜(不能太软)、一张草稿纸。当然要有一台能够播放视频的设备,比如说手机或者平板。注意事项: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70.2度,“底边等于屏幕的宽度”这个不需要太标准,只要不比播放的视频宽度小就可以。制作流程: 步骤一:确定屏幕的宽度,用尺子量下。我的手机4.9cm 步骤二:在草稿纸上画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半径画圆,在圆上任意一点为圆心,半径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即屏幕宽度) 步骤三:将塑料薄膜覆盖在所画的圆上,在三角形的顶点处扎孔以作标记。用刀切割下四个连在一起的等腰三角形。 步骤四:将边沿两边用胶水或胶带连在一起,呈金字塔状。操作:下载一段3D全息视频或者图片,将手机打开后水平放到金字塔上,屏幕中心对应塔尖,尽量挨着。并且周围的环境最好是暗场灯光不要太亮,水平直视金字塔一面,这样一段全息影像就被投射出来了。
科幻影片里那种打开一台类似手表的装置就能凭空产生一台与实物大小相符,不受光线影响,并且在任何角度都能完美呈现的虚拟景象,估计未来数年内都不会出现。因为没有介质的话光是不会发生折射的,也就意味这这种技术在空气中中就能够转折。目前最接近的技术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Chad Dyne发明的空气家用投影和交互技术,影像可以在气流形成的介质中投射出具有交互功能的图像。
上文中的“佩珀尔幻象”技术在消费级市场普及的难度依然巨大。由于造价昂贵加上环境要求较为严苛,继续拿周杰伦的隔空对唱为例,周杰伦与45名特效师组成的团队奋战了2个多月,怒砸一亿新台币,才成功将邓丽君“复活”。另外这项技术在环境上也有着相当大的限制。为了保证投射质量,家用投影设备工作时周围都不能出现强光源。这也就是为啥目前全息家用投影设备只有在大型演唱会或者大型发布会中才会应用,在消费级市场一直无法得到普及的原因。
目前市场上VR、AR等扩展现实技术火热发展,让我们或多或少体验到什么是使人眼产生和实际环境完全感觉一样的视觉效果。随着全息家用投影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完善。
使用道具 举报
| 未知
快樂的小色狼 | 来自北京
还以为有啥高谈阔论,结果是个科盲?
还不需要介质,用空气就行......
你家空气不算介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啊丢 | 来自上海
[赞]说话确实要严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q20251 | 来自黑龙江
没问题啊,现在大多数成像不都要显示屏或者投影幕之类的?你见过不借助任何媒介直接空气成像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