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英伟达开放G-sync以后,还有必要购买四大金刚么?

dbt4516 回答数5 浏览数1217
英伟达15号开放gsync,之前看了硬件评测说gsync比freesync效果好很多,在纠结四大金刚(优派XG2703-GS、华硕PG279Q,AOC AG271QG、宏碁XB271HU。)买哪个。
结果目前G-sync说开放了,我就想等15号大佬们能不能上个评测,看看开放G-sync以后四大金刚和四小金刚表现是不是差不多,如果是,毕竟差1000来块,就不纠结了。
------分割线------
可能是我表述的有问题,我是想问,15号开放Gsync给freesync的显示器以后。
Free-sync的显示器(2k 144 ips)的效果能不能达到原本G-sync显示器(2k 144 ips G-sync)防撕裂的效果,如果能,那我就直接买不带G-sync芯片的四小金刚(2k 144hz ips)如果不能,两者差距有多大,差距值这1k价格差距么?
顺便一提,我的显卡是1080ti能跑满我要玩的游戏144。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广东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andyts88 | 未知
看钱 钱包鼓就买
大金刚 妥妥的 虽然各种各样毛病(幸存者偏差)
但是 质量 售后 没的说 (JD自营

钱包不鼓  有一定娱乐竞技需求
2K+144+ips+freeGsync  随便找个牌子货 (JD自营
再不济 2K+144+va或tn+ fg
diy显示器 价格和风险并存
-------
我自己的体验来说  没啥体验
卡吊 平时都是144+帧。。
开不开都很流畅  
开了省电 +降温。。。限制帧率了
-------
后排是不是 为什么
你平时游戏稳定144hz 那么就基本没必要 (火眼金睛除外)
买大金刚  只能说提高体验+标配加成
为什么 g-sync技术是你帧率低于显示器刷新率才起作用    nv设置面板 垂直同步开 G-sync 开
游戏帧率永远低于或等于144  就来效果。
---------
在卡巴我只会喊你加钱
四大金刚什么弟中弟
新技术出来了那就
4(2)K+240hz+ips+HDR10+ +G-sync+10bit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j1345 | 未知
--------对于AIB友商的回应,也做一次回应(原回答自本回答中唯一一张图片的下面)。
0、如果要说RMA的话,我想知道哪台机型能做到零返修?FreeSync显示器能做到一台不坏?还是几万块的绘图显示器能做到0返修?大家都是干电子这行的,有没有返修心里没点逼数?讨论技术就讨论技术,这么黑的话就真的没意思了。
1、LFC的技术就是低帧率下copy相同帧。比如,15帧每帧都copy一遍补成30帧。这个功能在第一代G-Sync模块就有提供(只是早期版本补帧范围没那么高,但早期FreeSync根本没有)。但NV没有单独给这个功能命个名称,不过可以说所有G-Sync显示器,都带有低帧率补偿。后来AMD单独把这个技术单独拿出来说。如果把LFC(Low Frame Compensation)算作技术描述,用在G-Sync上并无不妥。如果算AMD包装的卖点……这个见仁见智吧,AMD也没有打圈R或TM不是?
目前NV可以把最低帧补偿做到1帧,AMD是9帧(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
其实这个技术的发明者即不是NV,也不是AMD,所以N和A都不用往自己脸上贴金。这个技术最早在电视机行业,当时叫做pull-up/pull-down插帧(可能电视机品牌商会用自己的称呼来包装),也就是通过复制帧的方式来补帧。后来这个技术在TV行业发展成运动补偿(MEMC),可以根据前后帧来插值动态帧,算法更为复杂(但显示器上用不到)。
VRR可变刷新率,这个是硬件垂直同步必须的,且是基础的。个人自然不会将LFC和VRR弄混。
2、G-Sync模块目前已经到第三代了,小改版有N个版本了。个人不敢说定NV各种方案是否相同,但至少我们为NV做过2个版本的Layout,是采用4G GDDR5规格。因为G-Sync模块并不是一个厂家在做,所以我个人不保证有其他规格。(补充:问了下RD,G-Sync模块GDR4和GDR5都可以support,也可以共Lay。对输出帧缓存而言不需要很高的I/O带宽,使用上无差别,使用何种方案主要还是看采料情况)
3、实际上FreeSync一代,AMD为推广DP1.2a标准(原本VESA只有DP1.2,DP1.2a标准是AMD提交的修正方案)在显示器行业中的快速普及,本身并没有严格认证及审核流程,基本上就是“你用这个标准我欢迎,你要授权我都给”的态度。FreeSync一代显示器因成本方面的考量,面板和方案相较G-Sync显示器而言有缩水,这个真不算是什么行业秘密。
所以出现不兼容的问题原因,根本不是FreeSync比G-Sync要求更严格,相反,是FreeSync显示器普遍比G-Sync显示器缩水。当然,可以把这个锅甩给显示器厂家,但另一方面,即然用了AMD FreeSync的授权,AMD也没有认真把关不是?
另外,我回答里也说得很清楚了——“不过在FreeSync 2中,AMD拓展了刷新率工作范围并强制加入LFC功能,使得这一问题得到改善。”显然AMD自己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在第二代FreeSync上有了强制性要求,把关比以前严格了,所以才会有所改善。
4、我们讨论的四大金刚和四小金刚都是独立显示器不是?NB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5、可以很明确地说,NVIDIA面向高端市场的G-Sync Ultimate和G-Sync仍然需要独立G-Sync模块。只有G-Sync Compatible这个不需要额外的模块。此外,个人原回答中说了:在没有G-Sync Compatible认证的变频显示器上开启G-Sync,效果应该跟第一代FreeSync类似。不知道对我这个说法有什么问题?
另外,可以看下G-Sync各档之间的区别(懒得去翻PDF截图了,网图侵删)。


PS:貌似这个问题,AIB、AIC、Monitor人都有来答,而且观点各不相同。其实题主只是想买台显示器哈。

--------以下是原回答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捋一下G-Sync、FreeSync、Adaptive-Sync,这三种“变频显示器硬件垂直同步”之间的差别。
--------------------------------------
先来看下现有G-Sync是如何工作的。
我们假设显卡渲染速度是55帧:
Step 1、显卡判断帧数高于还是低于显示器最大刷新。
Step 2、如果帧数低于显示器最大刷新,那么显卡不必等待显示器的垂直同步信号,直接全速渲染,并将输出帧缓存到显示器内置的G-Sync模块中。
Step 3、显示器内置的G-Sync模块控制帧输出的同时触发VBANK同步刷新。
可见,G-Sync显示器与显卡输出帧之间可以完美同步。与V-Sync显卡需要等待显示器垂直同步信号才做缓冲区交换的双向握手轮询机制相比,G-Sync的画面迟滞微乎其微,也不会导致帧数较低时被腰斩(况且V-Sync、Fast-Sync,都只是用来解决游戏帧数高于刷新率时出现画面撕裂这一情况的)。同时G-Sync工作范围段在30-144Hz,覆盖范围较广。
现在较新的G-Sync显示器可以通过低帧率补偿(LFC),即当游戏帧数低于最新刷新率时,可以自动插入相同帧,而支持1-144Hz刷新率。(显示器刷新率可以参见NVIDIA官网链接:NVIDIA GeForce G-SYNC Gaming Monitors)。
G-Sync的劣势是,需要额外的显示器内置G-Sync模块(包含控制器和GDDR5显存颗粒)来支持,成本较高。
--------------------------------------
再来看下FreeSync是如何工作的。
假设显卡渲染速度同样是55帧:
Step 1、显卡判断帧数高于还是低于显示器最大刷新。
Step 2、显卡在输出第一帧的同时,告诉显示器下一次刷新间隔。比如,outputbuffer前后缓存区两帧生成间隔18ms,那么显卡在向显示器发送第一帧的同时,会告诉显示器:“下一次请在18ms后刷新。”
Step 3、显示器在刷新第一帧画面的同时开始计时,18ms后接收并刷新显示第二帧画面。
可见,FreeSync显示器并不需要在显示器中内置同步控制器和缓存芯片,成本较低。相比于V-Sync而言,同样只需要显卡与显示器单向通讯,延时极低。
但在第一代FreeSync显示器上,因为显示器驱动IC方案及成本控制原因,其工作范围往往受限。比如,很多显示器动态刷新率最低40Hz或48Hz(不同FreeSync显示器刷新率工作范围见:FreeSync 显示器 | AMD),刷新率范围低于G-Sync。而假如此时显卡帧数在35-50帧之间波动,刷会出现因游戏最低帧低于显示器最低刷新率,从而导致无法同步,出现画面重影(游戏帧数高于刷新率为撕裂,而低于刷新率为重影)。
而一些高端FreeSync显示器则会采用额外的LFC(低帧率补偿)方案,使得FreeSync工作刷新率范围得到扩展。显示器是否支持LFC也可以见上面AMD官网显示器支持列表链接。
不过在FreeSync 2中,AMD拓展了刷新率工作范围并强制加入LFC功能,使得这一问题得到改善。
--------------------------------------
Adaptive-Sync并不是完整的解决方案,而是由AMD提出,显示器端DP1.2a(以及上)标准中的一个规范。FreeSync是基于Adaptive-Sync的拓展解决方案。不过现在HDMI也可以支持FreeSync。
另外,由于G-Sync在显示器端内置了额外的模块用于接收并缓存输出帧,有同步芯片做低帧补偿及输出同步控制制,所以显示器端只需要符合DP1.2即可实现,而不需要扩展的DP1.2a。这对显示器厂商来说,在显示器设计配套方案层面可选择余地也更大。
有回答说G-Sync显示器的标准比FreeSync低,这点并不确实。因为G-Sync与FreeSync实现原理并不相同,通过个别显示器是否碰到兼容性问题,并没有说服力。实际上NVIDIA对G-Sync授权认证过程较为严格(并不是厂家交199美元买个G-Sync模块就能拿到授权,而必须配套有完整的测试认证报告),厂家在G-Sync显示器面板或者配套方面的选择普遍更高。而FreeSync正因为免费、开放,反而市场上有更多良莠不齐的产品。
--------------------------------------
再回过头来,看这回G-Sync开放是怎么回事。根据NVIDIA的说法,以后G-Sync会分三个级别:
G-Sync Ultimate,在现有G-Sync基础上加了对HDR的要求,需要NV授权,显示器中需要G-Sync模块,价格灰常贵。
G-Sync,就是现有G-Sync。需要NV授权,显示器中需要额外的G-Sync芯片,价格比较贵。
G-Sync Compatible,是NV基于Adaptive-Sync显示器的解决方案。不需要额外的G-Sync芯片,NV有推荐授权认。之前NV说400款显示器中筛选出12款给予认证,但没有公开筛选标准。据个人分析,应该是剔除掉通过刷新率超频方式支持高刷新率的显示器和不支持LFC的可变刷新率显示器。但即便没有NV授权认证,可变刷新率显示器也可以开启该功能,只是NV不保证效果(应该跟第一代FreeSync显示器类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nrealm | 未知
可能很多人对G-Sync有误解?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需不需要什么Sync,那先去堆配置。当你可以跑满200帧时,NoSync的游戏体验最佳。那为什么还有很多人购买G-Sync的显示器呢?
因为,NV的G-Sync的面板素质普遍打爆友商。NV对G-Sync面板的要求高于普通显示器的审核标准。所以买了1080TI的那些人不会在意显示器是3000的A-SYNC还是4000的大金刚(G-Sync)
但是,G-Sync是给哪些人准备的呢?首先,他没有竞技需求(240HZ面板普遍TN不带G,2K144IPS的残影吓人,但是显示效果屏幕素质较高),那你买大金刚就是没竞技需求了嘛,有的不买Zowie?其次,他在他需要的画质设定下跑不满显示器的刷新率。
这时候让他降画质保帧数他不乐意,只能开个G-Sync看起来舒服一点。但是别忘了,G-Sync不会给你的显示器超频,它只是给你的显示器降频,它无法带给你200帧NoSync的丝滑体验,它只是妥协的产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626451 | 未知
买啊,NV开放的是兼容,保证了在Freesync时用N卡不会出问题
NV官方测试出来的几个是基本不会出问题,但达不到G-sync的效果,毕竟原理不同
其他的freesync理论上兼容,但NV不保证效果是绝对兼容
老黄没那么好心,免费让你体验那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鸿雁在云 | 来自贵州
G-Sync不是效果更好,是规格更低。


某款4000+售价的G-Sync显示器
https://www.zhihu.com/video/1069279596486283264
如果不是线的问题,碰到这种情况直接RMA返修吧

G-Sync就不会闪烁抖动吗?Blanking和Pulsing在G-Sync显示器上真的只是个例?G-Sync就没有TN漏光屏?老黄提出G-Sync Ultimate抓显示器规格在FreeSync 2提出标准2年之后,到底谁要求更严?


http://amd.com列出的FreeSync 2显示器,一共11款,均支持HDR400+,LFC,高于sRGB 2倍的色域。


老黄的G-Sync HDR显示器,一共3款


附上我最喜欢的澳媒Techspot对7款FreeSync显示器开启G-Sync Compatible的测试,这7款显示器在Radeon平台均运行良好,没有flicker,blanking或pulse的问题。搭配RTX2080Ti后有6款可以正常运行,无显示问题,其中失败的那款是通过HDMI实现FreeSync,而老黄不支持G-Sync HDMI所以不具备条件。
Using FreeSync with Nvidia GPUs Examined有条件的可以翻墙看hardwareunboxed视频,和Techspot是一家。Techspot因为讲大实话经常被老黄制裁,现在可能没有Day one coverage的照顾了,但是国外玩家依然力挺他们。
<hr/>某位Nvidia AIB的公关指出我的回答存在某些问题。来回应一下。

1、G-Sync没有LFC功能,LFC(Low Frame Compensation)是Radeon对低帧率补偿的称呼,你说的应该是VRR(Variable Refresh Rate)。VRR本身就是可变刷新率的意思,如果没有VRR就不算是自适应同步了。补充:G-Sync低至1fps的VRR本身就是噱头,无任何意义。别指望1fps还能流畅,那是痴人说梦。为什么FreeSync的下限基本在35或30,因为这是能保证显示器不会出现blanking的下限。低于30你会明显感受到显示器频闪,会导致眼疲劳。有LFC可以避免帧数过低时的显示器频闪,但无法改善流畅度。15帧的画面不可能变成30帧那么顺滑,因为LFC和FluidMotion有本质区别,FluidMotion有插值算法,LFC只是帧重复刷新一次。有motionblur的游戏或许会好一点吧,但是不到30fps别太期望有什么体验了。

2、G-Sync没有使用过GDDR5,G-Sync HDR方案用的是Altera的20nm FPGA,配3GB DDR4。用GDDR5成本只会更爆炸。

3、不是只有G-Sync需要授权认证。FreeSync 2的认证标准简略写在下面:
  1:至少达到Display HDR400 Specification
  2:必须支持低帧率补偿技术(LFC)
  3:兼容VESA Adaptive Sync

FreeSync 2提高了门槛的同时,对于厂商来说是提高了成本,所以FreeSync 2的屏幕更贵更优秀。几款FreeSync2显示器达到了HDR600标准,飞利浦的一款达到了1000尼特。

FreeSync 2的信息参考:
次世代显示技术——AMD FreeSync 2.0
最后,

G-Sync Mobile=FreeSync

G-Sync能够"兼容"FreeSync意味着二者一致,这没什么好解释的,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G-Sync Mobile一直用着VESA的标准,从2015年到现在都快4年了,如果老黄diss FreeSync,那顺便也把自家G-Sync Mobile划入underwhelming的范围吧。

<hr/>
纠正楼下某个答案。你在120/144Hz显示器上达到200帧,如果不开启任何同步技术,还是会有撕裂。
原因看这里:
Radeon增强同步技术宣讲
<hr/>
再说一下G-Sync兼容显示器。1月7日公布的12款Freesync显示器里面,半数实际是其Gsync型号的Freesync版本,同面板。

另外老黄现在也不需要同步芯片了,他们目前的G-Sync实现方式和Adaptive-Sync没有区别,所以能做到直接支持Freesync显示器。早在几年前就有人尝试软件破解Gsync,但是被老黄律师函警告最后作罢。

所以,

老黄说G-Sync比Freesync强就是伪命题,因为这两个现在已经是一个技术的两个名称,都在VESA大框架之下,确切说是基于Freesync的大框架下。在这种情况下老黄说Freesync有种种问题等于自打脸。

技术标准是没有错的,有错的是做显示器的人不遵守标准。
<hr/>原始答案:

曾经有个用户反映自己的RX580无法使用一台1080p 240Hz的Freesync显示器,说会黑屏和闪烁。然后为了排查这个问题,也为了有更好的设备覆盖更全面的刷新范围,公司买了一台一模一样的240Hz显示器来研究。

我们发现问题可以复现,而且很明显。这种东西我们处理不了,只能联系显示器生产方和AMD。显示器厂商的答复就是对付一般消费者的标准话术没什么参考价值。AMD那边的回复是让我们提取一下显示器的EDID(拓展显示识别数据)。我使用工具提取出EDID后给AMD的软件团队发过去分析,没过多久给出的答复是,这款A开头品牌的显示器的EDID不符合AMD预设,AMD需要在驱动中做兼容设置。

看到这里问题几乎一边倒的指向Freesync和AMD,这不就是AMD技不如人么。

RTG Software的人后来说,AMD要求的规格参数高于VESA标准,而这款A开头显示器的面板本身是60Hz的,为了超频到240Hz降低了预设参数。所以就出现了设置240Hz的时候,由于AMD驱动程序调用了超过这款面板能力范围的参数,导致显示器无法正常显示画面。

但是我们自己测试时经过几次实验,显示器又可以正常显示,用户也说有闪烁的情况。在我们测试过程中,显示器闪烁时没有马上终止,而是让它闪,大约5分钟后显示器不闪了,也工作在240Hz了。对于这个情况AMD的解释是驱动程序重置。屏幕闪烁的过程就是驱动程序尝试新参数的过程,道理和更新驱动时屏幕黑一下同理。

有意思的是,用户说N卡不会出现这些问题。

所以你觉得到底谁的效果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问题更多>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