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2020 年 618 买显示器有哪些建议和推荐?

wanqiwen 回答数5 浏览数1113
2020 年 618 买显示器有哪些建议和推荐?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56566565 | 来自北京
嗨,大家好!我是沈少!
马上就是618了,根据以往的经验,其实如果想买个显示器的话,会是不错的选择。
原因有二:

  • 显示器的选购相对简单,直接看好买就行了,不像DIY攒机,内存便宜了可能显卡贵了,很难一次全到以好价入手。
  • 显示器平时价格稳定折扣少,换句话说就是价格比较“实”,所以618的时候便宜个10%左右的折扣还是比较有购买价值的。
最后,显示器的使用寿命一般是3-8年,这里一般指的是3年左右面板会开始有明显的老化(一般是发黄),如果对画质、色准有要求的话可以考虑换新。而办公、上网、编程这些对色彩要求不够的需求来说,其实用5-8年基本都是OK的。而且玄学上说面板轻微发黄还有一定的护眼效果?所以大家也不必看到好价就出手,还得先评估一下目前自己的显示器是否有必要换新。
显示器的分类


  • IPS屏幕:目前的主流,相对可视角度大色准高,但是漏光相对严重,响应时间比较慢。不过日常使用其实还是很不错的选择,也是最推荐主流用户选购的类型
  • VA屏幕:介于IPS和TN屏幕之间,可视角度也不错,色准接近IPS,漏光控制好,对比度高,但是缺点是色彩往往鲜艳有余,精准不足,专业修图、视频制作还是以IPS为佳。另外VA的优势是做曲面屏容易,所以目前的曲面显示器基本是VA屏幕,观感还蛮特别的,我个人觉得不错,不过也有小伙伴说看不习惯。
  • TN屏幕:曾经的主流,目前以入门产品和电竞产品为主,延迟非常非常低,使用寿命也很长,技术成熟。但缺点是可视角度小,对比度低,色彩看上去不惊艳,而且高色准的TN屏幕其实并不便宜,高端TN屏幕一般推荐电竞玩家和职业选手选购。
  • OLED屏幕:新技术,目前很多旗舰手机同款,可视角度极好,颜色极佳,对比度非常高,漏光控制很棒,响应时间同样很低,但是缺点是技术不是很成熟,有所谓的“烧屏”现象,使用寿命相对短,而且价格也总体很高,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适合预算足对产品素质有很高要求的用户。
显示器的接口

目前的显示器接口以HDMI为主流,而DP也越来越流行。这两个接口都是高清接口(轻松支持4K),并且带音频信号,如果显示器有音箱,直接用这2个接口之一就能音画同步。而传统的VGA(蓝色)接口则是以前的主流,目前除了老式投影仪,用的机会不多。大家选购的时候,可以看看自己的电脑显示输出接口是什么样的,买显示器的时候找对应的即可。


另外苹果的MacBook Pro等电脑用的是双向Type-C接口的显示输出,相对比较特殊,如果不想买转接器转换成HDMI的话,可以找对应的显示器,这样的优势是既可以拓展桌面,还能给电脑充电,非常方便。


我该买哪款显示器?

其实聊了这么多,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我到底该买哪款显示器呢?简单来说主要也是看2点:需求+预算。

  • 日常办公,预算希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越低越好:那就推荐买百元级到千元级的IPS显示器,够用、好用,还不贵。



  • 轻度游戏,兼顾日常使用,预算不足以入手顶级电竞显示器:认准144Hz的VA屏显示器,1000-2000价位根据尺寸和分辨率都有不错的选择。



  • 专业用户,希望颜色精准,预算不是大问题3000左右都是OK的:可以选择中高端的专业显示器,一步到位可以用很多年妥妥的值得投资。



  • 预算没有限制,就要极致体验:超宽屏或者多屏组合,绝对是沉浸式体验。


接下来,我就根据自己的实际使用体验,以及和身边朋友交流的第一手经验来和大家聊聊具体型号的选择。
入门办公我一直推荐首选AOC的显示器,600多元这款IPS属于招牌产品,也是我之前自己用的(不过那款已经停产了,现款外观升级了,看着更好看)。


价格便宜量又足:
如果预算确实紧张,还有500多的VA屏幕作为备选。
而预算足的话,899的这个办公高端款更值得入手,底座设计不错,还能竖屏,自带USB HUB用起来很方便。
而如果的轻度游戏+主流使用的话,我建议加点预算,入手一款大屏VA屏幕的产品。这方面三星和飞利浦做得不错,其中三星的性价比看着更高一些,27寸也比较合理,再往上(31.5)比较容易有颗粒感。


另外如果比较在意现在流行的护眼功能,明基的BL2480T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同样也算是千元出头的价格,IPS屏幕,可以竖屏,自带智慧调光和低蓝光模式,显示器亮度会根据环境光线变化,实测确实挺护眼的。
另外还有27寸可选,需要大屏幕的话建议加这个预算:


而如果对设计、修图有需求,可以考虑入手2000元内一些不错的高色域4K显示器,一般也是IPS屏幕,27寸的大小,这样看文字也不会太小。
不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是文字重度使用者,日常办公主要就是文档处理、报表制作、上网等等,不要盲目升级4K,很有可能效率更低。所以也不是参数越高越好,产品越贵就越合适哦。
比如如果大家同样手握1500左右的预算,想兼顾游戏、办公、看电影等等需求,其实华硕的电竞显示器也是不错的,不一定要只认准ROG(虽然ROG确实好看),TUF的性价比其实不错的。
或者Acer的暗影骑士系列,都是主流玩家经常选择的爆款,这款27寸,2K分辨率的,玩3A大作也是杠杠的,而144Hz的刷新率玩电竞游戏、特别是射击类游戏基本也够用,加上又是IPS屏幕,日常使用也OK。
不过如果是对电竞有极致需求,比如像我就干脆一台电脑玩游戏为主:


另一台电脑处理照片视频,那就可以放心的买职业选手同款,卓威的240Hz专业电竞显示器了。


配合我目前新换的一套雷蛇的键鼠,体验还是比较不错的。


专业显示器除了高刷新率,延迟也低的离谱(这款是0.5ms),基本打不过就真是水平问题,不能怪显示器了。


而且玩电竞游戏其实1080P也足够了。如果3A大作,其实这台显示器是颜色表现也是挺OK的,如果作为主力显示器的话,除了价格贵点总体还是OK的。


接下来设计显示器方面,苹果的XDR显示器可以说是目前的标杆,画质没的说,然而着实有点贵,非Mac Pro和MacBook Pro 16的用户感觉不太值得入手。
倒是可以考虑一下戴尔的U2720QM:


4000元出头的价格,4K分辨率,90W的Type-C反向充电,高色域、高色准都有了。


工业设计我感觉也属于顶级水平,应该属于虽贵但值(当然苹果XDR其实也是啦)。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256243056871100416">另外明基的PD2705Q也还不错,2K分辨率日常用文字大小也合适,


色准也到位,还有多种专业模式,直接使用预设值也比较省心,低蓝光这些护眼功能自然也不会缺席。


不过有一说一,愿意花3000元入手一款2K专业显示器的话:
一般也不介意再加点入手一款4K专业显示器了?但PD2705Q对MacBook Pro的支持更好,用起来更为方便。所以这些显示器之间的选择,有时候并不能只看分辨率或者价格,还是得根据自己的需求来。
最后再小结一下吧,显示器的选购首先还是看面板,根据需求在IPS、VA、TN之间选,然后再想想自己平时主要干啥,配合合适的预算,就能比较有方向性的挑选合适的产品了。毕竟4万的苹果XDR显示器,玩游戏肯定被4000的卓威专业电竞显示器完爆,而卓威4000元的TN屏幕电竞显示器,可视角度又会被600多元的AOC入门IPS办公显示器完爆。所以很多时候真不是“贵的就是好的”,关键还是得合适。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今年618显示器选购,小弟的一些推荐啦,希望对大家选购显示器有所参考,我是沈少,我们下次见!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okom | 来自北京
现在的折扣可能不会低于618当天,遇到价格合适并且需要的,是可以考虑直接入手的。当然,按照惯例,618当天也会推出一些新的折扣配件,大家拭目以待吧。
这次时间充裕,我不想直接带货,所以本文会加入很多评价,我要把这篇文章做成我有史以来最认真的一个显示器推荐评价文。
本回答是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修改的(目前几乎还没改动,后期会修改拓展成2W字长文,文字越多我的头发越少,哎):
毅种循环:6.18显示器推荐(呕心沥血万字长文)<hr/>首先稍微科普一下三种面板的优劣以及一些基本参数,
(我尽量简单地说,不占用本文过多篇幅,老手请直接跳过。我不知道解释得多详细才好,说太多了就会占用本文篇幅,显得头重脚轻。目前的解释很简单,但是应该比较容易看懂吧?)
三种面板IPS TN VA,
1.IPS面板色彩最强,可视角度大,响应时间一般,对比度一般。高端游戏显示器和专业绘图显示器一般都是IPS面板。低端IPS显示器也非常适合普通的办公影音等用途。
2.VA面板色彩弱于IPS,整体比较艳丽 (艳丽不代表好),可视角度大,响应时间极大,对比度极高。中端的游戏显示器和大部分曲面显示器都用VA面板。低端VA显示器也适合普通的办公影音等用途。
3.TN面板色彩最差 (颜色寡淡,失真),可视角度最小,响应时间最快,对比度差。常用来最特别便宜的低端显示器;因为响应时间小,所以TN也适合做FPS电竞显示器。
名词解释,
色彩方面:
1,色域:描绘色彩的丰富程度。色域越高越能显示更多种类的颜色。SRGB色域对应绘图设计,基本上专业绘图显示器都能接近100% SRGB,SRGB也是最常见的色域。NTSC也非常常见,最初对应的是电视,现在常被用来描述一般显示器的色彩丰富程度。DCI P3色域对应电影和游戏,高端游戏显示器一般有DCI P3广色域。Adobe RGB色域对应印刷和摄影。
2,色深:描绘色彩细腻程度,指的是每个像素颜色的位数,色深越高,不同颜色之间的过度越自然。如下图右侧色深比较低,明显色彩过度不自然。6bit较差,8bit主流,10bit专业绘图。6bit+FRC,也就是俗称的抖8bit,比原生8bit稍微差点。同样抖10bit也稍差于原生10bit。


3,对比度:这里特指静态对比度,是显示器能同时产生的最亮颜色和最暗颜色的亮度的比值。对比度高的显示器,从纯白色到纯黑色之间区分程度高,能够展示各种程度的黑和白。对比度差的显示器,在游戏和电影的暗处场景时会出现模糊一片黑的情况。


好的IPS显示器一般对比度在1000以上,对比度低于700就算是惨不忍睹。
4,色准:描绘色彩的精准程度。色准用△E衡量△E值越高,色彩越偏,也就是色准越差。
5,色温:描绘色彩的冷暖程度。色温越小越暖,越大越冷,好的显示器可以精确地调节色温。
色彩以外:
1,分辨率:描绘像素数量的多少,分辨率越高画面越精细。2K对比1080P优势巨大,我认为同一个游戏,2K中特效的画面也比1080P的高特效要好看不少。
2,刷新率:描绘每一秒能够显示的画面的最大数量。普通显示器60hz,游戏显示器144hz甚至还有360hz。刷新率和游戏帧数对应,刷新率越高,画面越丝滑流畅。
3,响应时间:特指灰阶(GTG)响应时间,描绘颜色从转换速度的快慢。响应时间越短,画面在变化时的拖影就越少。低响应时间在需要快速转动屏幕的FPS中尤为重要,在单机游戏和moba类竞技游戏中重要性稍低。优秀的IPS游戏显示器能做到5ms响应时间,普通IPS显示器一般大于10ms,VA显示器一般在15-20ms,TN游戏显示器则能做到2-3ms。
4,G-sync:分为硬件G-sync和软件G-sync ( 也就是G-sync compatible或者adaptive G-sync)。作用是游戏帧数较低时消除画面撕裂。具体请看:
毅种循环:让我来帮你告别对G-sync和大金刚的执念v1.15,大金刚/小金刚/小钢炮:27 寸2K 165hz IPS且带有硬件G-sync的显示器为大金刚。小金刚和大金刚的唯一根本区别就是没有硬件G-sync,大部分小金刚都有软件G-sync。小钢炮常用来形容24寸1080p 144hz的IPS显示器,多数带有软件G-sync
6,HDR,开启后画面变很亮,图像更加生动,细节更加清晰。(但是太亮了,开一会我眼睛就受不了,最后还是只能关掉.....)
7,旋转升降:支架可以让屏幕升高降低和旋转,90度旋转意味着屏幕可以完全竖起来。我把升降幅度很小或者完全无法升降的支架称为铁憨憨。

<hr/>本文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低端入门的,随便用用,别讲究太多。第二部分是非游戏显示器(包括专业绘图显示器)。第三部分是游戏显示器。

正文开始
***东格 TJ2202B 449元 ❤❤
【定位】:低端入门
1920*1080IPS。这是京东自己的品牌,东格就是“东哥”的谐音,1920*1200分辨率,IPS面板。随便用用吧,反正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总比实体店花个四五百买个垃圾的TN显示器好。低端显示器色域都不会标出,至于色深,应该是6bit,比较低。能用就行别要求太高,真的。也被担心坏,这个品牌保修很快,毕竟是东哥。
雨露均沾,啥品牌都来点,如何?

***熊猫 27寸曲面显示器 619元❤❤
【定位】:低端入门
1920*1080VA。熊猫虽然给别人提供了很多面板,但是他们自己做的显示器也一般般,好在价格足够便宜。随便用吧。2500曲率,几乎等于不是曲面了,曲率越小越好,27寸显示器要1500曲率才比较好。同样没有讨论色域色深等参数的必要性。没想到吧,继续雨露均沾。

**小米23.8寸显示器 689元❤❤
【定位】: 低端入门
1920*1080 IPS。窄边框,机身纤薄,整体颜值不错。色深为6bit+FRC,比上面两个应该是有质变的,色域不知道。缺点是只有一个HDMI接口,没有其他输入接口......
好了,低端就到这里吧。有一说一,买个好显示器真的不会吃亏,对自己眼睛好点吧!
京东方的低端面板,具体型号不重要,有可能是MV238FHM N30。实际上,我觉得前面的几款低端产品讨论面板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优派VX2478 898元 ❤❤❤❤
【优派VX2478-smhd-2】优派 23.8英寸IPS显示器 2K分辨率 爱眼不闪办公设计24吋显示器2k HDMI+DP显示器VX2478-smhd-2【行情 报价 价格 评测】-京东【定位】:日常
2560*1440,23.8寸IPS,6bits+FRC。
网上说它是老掉牙的LM238WQ1面板,该面板亮度只有300稍显不足(不过也能用了)。但是这个显示器的参数上写的是250亮度,所以不太像LM238WQ1,可能是优派买的什么cell然后自己做了个垃圾背光?算了,都这价格了,别纠结太多。250nit亮度拉满也能用。
色域不清楚,支架很一般。不过3年质保还是不错的。随便买来用用吧,平时看个电影刷个网页啥的肯定没问题,放心。
如果有乐歌之类的显示器支架,那这种便宜的2K屏很适合竖起来做副显用。

从下面的显示器开始,评价字数也明显增多了。

---非游戏显示器---
**明基BL2480T 1099元
【定位】:办公/代码
1920*1080 23.8寸 IPS,6bit+FRC,72% NTSC色域。
窄边框(后面更贵的机型都是窄边框,那这个优点就不再提了哦),优秀的180度旋转升降支架,可以完全竖起来写代码用。虽然色深只有6bit+FRC,但是作为明基的产品,色彩一贯比较纯净的,用它对比戴尔P24XX的话会发现BL2480T明显色准好很多,色彩不偏,看起来很舒服。面板是LG的,具体型号我记不住,反正说出来也没几个人知道。LG面板相比友达的,会稍微偏冷一些,看起来色彩更加纯净(这不意味着友达的不好)。
BL2480T主打办公和护眼,办公方面,拥有140mm升降功能,可以把屏幕完全竖起来使用,竖屏的意义是写代码,excel或者是.....刷知乎刷微博。此外,屏幕俯仰调节角度为-5到20度。这些意味着,你总能把它调节到最适合自己的角度。
护眼方面,除了明基标配的“DC直流调光”不闪屏技术以及莱茵认证的低蓝光技术以外,着重还增加了明基专利技术:B.I.智慧调光,效果就是让显示器亮度随着环境光线强弱变化自动调节,真正把护眼做到极限。
这台显示器的一切优点,都为了让你的996 (或者007?)更加舒服。后浪们,让福报来得更猛烈些吧!
***此外,BL2480T还有27寸的版本,叫做:
BL2780T,1499元。依然值得推荐。
和BL2480T的区别就是,尺寸更大。
请注意,24和27的抉择请根据视距来,如果显示器离眼睛比较近的话,24寸即可。不同的人对显示器距离的要求不一样。我个人感觉50-60cm的视距27寸非常合适,这个距离下27寸1080P颗粒感也不会很明显。此外,显示器离远一些,我总觉得会更加护眼,不知道算不算玄学。
如果做副显,尤其是竖起来看代码副显,请务必不要选择27寸的,因为.....它竖起来实在太高了。

***东格TJ3401 1399元 ❤❤❤
【定位】:日常
3440*1440 100hz 34寸 VA带鱼屏 8bit。
你没有看错,1399元的伪4K带鱼屏。面板大概是京东方的MV340VWB N20。“东哥”毕竟是杂牌,价格肯定不会高。如果都是杂牌让我选的话,我相信东哥,毕竟东哥是大家的兄弟。或许纯洁的小天不会信任东哥,但是东哥的产品我还是比较信任的。
不用我说你也知道这个显示器面板素质肯定不会好,好的话也不可能卖1399对不对?至于什么护眼之类的还是别多想了。用大腿想想也知道这么大的显示器不可能护眼,要长期持久奋战办公护眼请选择上面的BL2480T。
不过也不用过于担心,起码有个8bit色深的保障,肯定不至于特别差。接口也比较丰富,2个hdmi,1个dp,该有的都有了,甚至还有3年质保。
100hz日常用起来比60hz还是要丝滑一些的。这种超宽的屏幕用来看电影和看股票是非常好的,也可以用于办公。至少,用这玩意肯定比你买两个四五百块钱的23寸显示器要舒服一些。
此外,如果是给父母用,买这个也是相当不错的。摆在客厅里也显得很气派。不用担心售后问题,东哥的速度你们是知道的,我说的是保修速度!!!
当你认识到它只有1399元的时候,你会发现它确实很值得。

--想让戴尔雨露均沾下,但是找不到值得推荐的型号啊。呜呜呜。
--飞利浦,你的显示器名字实在太难记了,每次都是一大串英文字母和数字,这谁记得住?

***AOC Q271PQ 1399元❤❤❤
AOC Q271PQ 27英寸2K高清显示器窄边框IPS屏壁挂办公游戏台式电脑32显示屏外接笔记本PS4升降旋转支架24【定位】:日常
2560*1440, 27寸IPS,8bit
不知道啥面板,推荐它只是为了凑数。我实在不想在1000以上的价位推荐什么SANC之类的杂牌,HKC我都不喜欢。
价格不贵,2K分辨率,90度旋转升降支架,那随便买吧,肯定不会坑。120%SRGB这种东西看看就好,别当真。
买来日常用用,看看电影,办公,刷刷知乎,或者玩玩游戏都行。就算再差,2K玩单机游戏肯定要比1080P舒服。

***AOC 卢瓦尔 LV273HQPX 1699元估计还会跌
【定位】:专业绘图
2560*1440, 27寸IPS,8bit,100%SRGB
卢瓦尔作为AOC的高端绘图系列,做工一直都是非常棒的。号称100%SRGB色域(AOC真的胆子大,明基戴尔专显一般都自称99.9%),原生8bit色域,△E均值<2(这个其实不准,个体差异较大,但是也比没有好),这些参数保证了它作为绘图设计显示器的资格。不要用那些特别便宜的2K显示器和它比,卢瓦尔是真正的入门级专业绘图显示器,其他便宜的2K并不是。
90度旋转升降支架,接口丰富(竟然还有DVI和VGA,一股浓厚的时代感)。两个USB扩展接口,也算是比较良心,总之该有的都有了,没有好挑毛病的地方。
可惜的是,LV273HQPX最近升级过面板,目前最新的面板型号我没有查到。去年年底给同学配了一台,做工和色彩依然相当出色。
虽然比PD2500Q和U2520要差一些,但是价格低不少,性价比相当滴高。现在想找一个合适的专业绘图显示器太难了,要是绘图显示器和游戏显示器一样百花齐放就好了!

***AOC U27P1U 1899元❤❤❤
【定位】:日常
3840*2160,27寸IPS,8bit+FRC,99%SRGB
这个显示器很奇怪,看参数是很牛逼,看价格很便宜。可惜面板是熊猫的,大概是LM270PF1L,这面板不太好。面板不行再加上整体做工稍差,没有USB拓展接口,基本只能定位为入门级4K了,但是够便宜啊,这价格还要什么自行车?
虽然便宜,但是支架也相当优秀,支持90度旋转升降,用它来刷刷网页,兼顾下设计办公需求都是可以的,毕竟好歹也是99%SRGB啊。不过如果你对设计绘图有较高的要求,那我觉得还是选择上面的LV273HQPX或者下面的更高级的专业绘图显示器吧。
网上说这个显示器是原生10bit,这是错误的,很简单的道理,4K 原生10bit面板的显示器不可能卖这个价格。

---好烦啊,两千多的专业绘图显示器只有明基PD2700Q,但是我不想推荐它。本着人人有份的宗旨,这里必须推荐其他品牌。况且,2700Q边框太难看了。
实在没办法来个戴尔的凑数吧,
***戴尔U2719DS 2899元 ❤❤
【定位】:专业绘图+商务
2560*1440,27寸IPS,8bit,99%SRGB
三星的LTM270DL11面板,不算什么新东西,但是面板素质还是不错的,99%SRGB,还支持85% P3色域。支架方面,和U2718D差不多,都是祖传支架,但是也支持130mm升降90度旋转,而且支架的质感还是很不错的。
戴尔给它的定位是偏向于商务而非专门的绘图显示器,但是也有不少人用这种显示器来做绘图设计,说明它至少是得到群众认可的。
戴尔最大的优势是宇宙第一的质保,三年上门服务你怕不怕?

***明基PD2700U 3499元
【定位】专业绘图
3840*2160,27寸IPS,8bit+FRC。
LG270WR3面板,色彩通透而准确,2019年4月份新的批次改善了四角发红的问题,约为100%SRGB(明基戴尔之类的都不喜欢把话说死,这种档次的显示器即使官标是99% SRGB,实际测试是极度接近100% SRGB,和那些98% 99%SRGB的普通显示器还是有差距的),75%NTSC。出厂校色还附赠校色报告,到手就可以直接使用,大大减少了校色成本。亮度应该是350,支持HDR功能。此外,PD2700U也有智慧调光功能(B.I.),而B.I.和HDR是可以同时开启,具体效果请看下文EX2780Q中关于该功能的解释。
面板和戴尔U2718Q差不多,区别就在于两个厂家的调教。两个显示器是有所区别的,总的而言PD2700U色彩上比较鲜艳明亮,U2718Q则相对干净一些,也有点偏白。日常使用的话,U2718Q这种偏白的色彩我比较喜欢,U2718Q似乎给人一种它并完全是单纯的专业绘图显示器的感觉,这可能由于是戴尔对它的定位比较复杂。但是作为专业绘图设计而言,显然是PD2700U的鲜艳明亮比较合适,它也更加专一于绘图设计。网上有不少二者的对比测试,各位可以去看看。
从绘图功能上看,明基PD2700U有CAD/CAM模式,动画设计模式和暗房模式。每一种模式都对应不同的色彩呈现效果,比如CAD/CAM模式中,清晰度会特别高,图像中的线条会变得非常明显。而动画模式则可以让画面暗处的细节变得清晰可见,共十个级别可调。暗房模式则适合在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作用为提高显示器低亮度下的画面表现。其实2700U最值得褒奖的功能应该是:它可以同时开启两种模式,可以做到显示器左侧一种模式右侧一种模式,这个对于设计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一边开启CAD/CAM模式看线稿,另一边开启SRGB模式进行渲染。
此外,还有一个KVM功能,效果是让同一个显示器接两台电脑,并且同时显示两台电脑上的内容。此时,一套鼠标键盘就可以控制两台电脑。
护眼方面明基全套护眼技术肯定有了,这个自然不用提,支架做工也不用讨论,这种价位肯定不会差。
视频接口方面,HDMI+DP1.4+mDP1.4,DP数量比U2718Q少,但是后者是DP1.2。不过这个倒没什么影响,DP1.2的带宽已经足够4K 60h 10bit使用了,PD2700U用了DP1.4可能也没有什么额外加成。拓展接口上有4个USB3.1A,很不错,外接笔记本的时候会非常方便。
此外,这款显示器带有DP out功能,可以和其他带有这项功能的显示器串联,不需要额外占用电脑的视频接口。但是串连后对带宽的要求也会增加,毕竟相当于分辨率成倍提高了,我猜它的DP1.4接口就是为DP out功能服务的。
总体上说,PD2700U放在现在依然还能继续战,在同价位中性价比算比较出色,还是一个值得推荐的产品。

***明基PD2705Q 2999元反100E卡 ❤❤❤
【定位】:设计+mac外接
2560*1440, 27寸ips,8bit,100%SRGB/Rec.709。
这台显示器和我之前那台mac专属显示器PD2710QC相似,专门给Mac用户使用。
KVM功能,明基标配的智慧调光护眼功能,同样都是经过出厂校色的,CAD/CAM模式,动画模式和暗房模式以及两种模式同时开启的功能在上面的PD2700U中进解释过了,这边就不重复了。同样,PD2705Q也有Dp out功能,接口为typeC,DP1.4,HDMI2.0各一个。看来即使是2K显示器,为了满足DP out串联后的带宽需求,依然要DP1.4才行。支架方面,140mm升降,90度旋转,也算是标配了。
PD2705Q支持HDR,但是很奇怪的是,京东商品页面写的是亮度300,实际亮度应该是350才对,否则无法支持HDR。
它的核心卖点是全功能typeC接口外接Mac笔记本。PD2705Q可以直接连接mac等typc接口的笔记本,不需要额外的转接线或者拓展坞,并且为笔记本提供65W的供电。官方驱动软件,Display Pilot也有专门的Mac版本。这个软件可以用来调节显示器的颜色参数,里面的ICC Sync功能可以实现不同色域的ICC文件快速切换。
相比其他笔记本,PD2705Q外接Mac的好处是,它的M-book模式提供了和Mac屏幕相似的色彩呈现效果。令我伤心的是,我之前的PD2710QC需要通过底座拓展坞链接Mac,而拓展坞本身需要独立供电,也就是这个PD2710QC需要接两条供电线,一条给拓展无一条给显示器自己,而PD2705Q只需要一条供电线,省去了线太多的烦恼。

---下面是游戏显示器---
***明基EW2480 1149元反50E卡 ❤❤❤❤
【定位】:外接主机
1920*1080,60hz,23.8寸IPS,8it,72%NTSC色域
8bit色深提供了优秀的色彩体验,72%NTSC也能令人满意。这个显示器的定位是外接游戏主机,比如switch ps 360之类。它的几大功能也都是为外接服务的。
EW2480共有3个HDMI接口供外接使用。
护眼方面,明基六大爱眼功能全部集齐了,所以这台显示器日常用来刷刷知乎以及做一些文字工作也是不错的。
比较需要强调的是B.I.智慧调光的专利技术和HDRi功能的结合。前者是让显示器通过自带的光学传感器感知环境光线,根据环境光线调节显示器自身的亮度。大部分显示器的亮度是固定的(需要手动调节),假如环境光线比较强,显示器就会显得相对比较暗,让人看起来有些吃力;而环境光线较弱的时候显示器又可能显得相对比较亮,让眼睛容易疲劳。B.I.的作用就是让显示器亮度自动地匹配环境光线强度,进一布达到护眼的作用,这个功能在黄昏昼夜交替之际特别明显。
而HDRi就相当于一种稍微“柔和”的HDR。HDR原本是为了增加细节,但是太亮了会刺眼(所以我基本不开HDR)。天天把护眼挂在嘴边的明基连HDR也要护眼,于是他们就发明了这种HDRi技术,它的好处就是它没有那么刺眼,同时又能提高画面细节。
而HDRi和B.I.是可以同时开启的,二者的化学反应就是:可以随着环境光线自动变化的柔和的HDR效果。
此外,作为主打外接的显示器,它的内置音箱当然也不能太差。配备了两个2.5W音箱,号称是专业团队设计的“treVolo音效”,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比一般显示器要好些。
支架很一般,和EX2780Q差不多。作为大品牌,做工还是很棒的,超窄边框,整体质感低调稳重,颜值在同价位中算是偏高的。

***AOC 24G2 1139元 ❤❤❤ (估计还会降)
【定位】:游戏,入门级
1920*1080,144hz,23.8寸IPS,6bit+FRC。
号称120%SRGB,这并不是好事,可能会出现一些色彩过饱和问题,不过不是特别严重,能校色的话还是校色下吧。飞利浦242m8和AOC 24G2基本是一样的,你愿意买哪个都行。但是AOC 24G2支架明显更好,旋转升降就是好!
面板为熊猫家的LC238LF1F。作为IPS显示器,24G2的色彩比144hz的TN显示器要强不少,毕竟色域不错色深也有抖8bit了。虽然是144hz游戏显示器,但是响应时间7-8ms,比一般IPS显示器要低。整体色彩感觉上也不如上面的BL2480T那么纯净,不过,看在价格便宜的份上,都可以接受。
AOC 24G2非常适合玩游戏,无论是FPS还是单机都很好。这个价位中,除了淘宝DIY显示器以外,你几乎找不到比24G2好很多的东西。所以,对于游戏爱好者而言,预算合适的话,果断买之!
【对比】:飞利浦242m8,和AOC 24G2一样的面板,但是支架太差了。

***华硕TUF VG259Q 1399元❤❤❤❤
【定位】:游戏
1920*1080,144hz,24.5寸IPS,8bit。
千万不要以为这个和AOC 24G2差不多,TUF VG259Q是原生8bit色深,色彩比AOC 24G2更色,也基本不需要校色。此外,响应时间为5ms,也胜过熊猫面板的7-8ms。
VG259Q整体做工也非常好,尤其是支架,旋转升降很良心(可以完全竖起来用),华硕TUF系列支架真的很棒。虽然VG259Q比AOC 24G2贵,但是物有所值。此外,VG259Q还支持Adaptive sync,非常有意义。这里多花200元买这么多东西,太值得了!要知道,到了27寸2K游戏显示器里,提高一丁点色彩和响应时间,得多花将近一千块钱哦。
【对比】:宏碁VG252Q,和华硕TUF VG259Q的对比,TUF VG259Q的面板是友达1.6cell,cell就是不带原厂背光模组。VG252Q是友达1.6(非cell),用的是原厂背光模组,能够支持HDR400。但是VG252Q的支架是宏碁祖传铁憨憨,不能旋转升降,而自家同面板的支架升级版叫做XV253,价格太贵了。
XV253是VG252Q的支架升级版,但是太贵了,还是不推荐了吧。

***AOC CQ27G2 1729元❤❤❤
【定位】:游戏
2560*1440, 144hz,27寸曲面VA,8bit
这个显示器色彩是不错的,号称100%NTSC色域+8bit色深。做工支架也相当可观,在这个价位下,你几乎找不到如此良心的做工和支架。
它的不足之处在于:我不知道它是啥面板,只知道亮度只有250.......(一般显示器都350起步),此外,低端VA面板的高响应时间的缺陷肯定也是跑不掉的。
不过,根据网友的反馈,这显示器色彩还是可以的,因此玩单机游戏相当不错。而且1500曲率也能给人相当不错的体验,平时刷网页看电影办公什么的也很不错。

**卓威 XL2430  券后1999元 ❤❤❤
【定位】:专业FPS电竞
优惠券:领取ZOWIE -50优惠券
1920*1080,144hz TN面板。
M240HW01V8的面板,色彩方面和各种IPS不能比,主要优势是它响应时间很低,即使最牛逼的大金刚小金刚,响应时间也做不到4ms以内,但是这种TN显示器却可以轻松达到2m。因此,它非常适合FPS游戏,这款可以作为专业FPS电竞的入门级产品使用,
如果矮子里面拔高个的话,XL2430的色彩比便宜一点的144hz TN显示器还是要舒服不少的,OSD面板里的调节功能也比较丰富和细腻。不过也只能和TN比比。
这款显示器带有S-Swith,可以用来切换三种画面模式(应对不同的需求和场景,具体怎么设置可以问客服);卓威的两个基础电竞功能:色彩平衡和暗部平衡,具体可以参考下面对老大哥XL2546的描述。不差钱还是买XL2546吧,240hz+DyAc黑科技不香吗?

***宏碁XV272U P 2099元 ❤❤❤❤❤
【定位】:游戏
2560*1440,144hz,27寸IPS,8bit+FRC,94% DCI P3广色域。
万年无货一有货就直接是性价比爆炸!2000出头的价位中,它就是最棒的,没有之一。94% P3广色域提供了极为优秀的视觉体验,配合支持P3的游戏,绝对是一种船新的享受。现在越来越多的单机游戏支持P3色域了,P3就是未来!
面板为群创K7B,原生7-8ms响应时间,虽然比友达2.3/2.6/差一些。但是宏碁对XV272U P调教的不错,实际响应时间应该在6ms出头。色彩方面完全碾压吊打友达2.3/2.6。K7B就是现在性价比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高的面板。
这种价位的显示器基本都支持adaptive sync,这是毫无悬念的。
作为P3色域显示器,请考虑安装驱动,不然会出现色彩过饱和问题。驱动可以去官网下载,请参考:
毅种循环:请你给广色域显示器装下驱动好么? 尤其是k7b小金刚以及nano ips面板显示器的用户虽然长得不好看,但是XV272U P的支架不是VG270U P那种铁憨憨,XV272U P是支持90度旋转升降的。不要看图片以为他们的支架是一样,其实区别很大。XV272U P的支架属于中等,比VG27AQE的差一些,比VG272U P的好。
此外,XV272U P比VG270U P多了4个USB3.0拓展接口,还有伪DP1.4支持。伪DP1.4的意义在于,提供更大的带宽,可以同时开启2K 144hz 8bit adaptive-sync HDR..... (已修改) 真DP1.4可以10bit连着上面的功能一起开。
这么多好处,价格还不贵,你还不买?对不起,2099元是真的可以为所欲为。我找不出它的缺点。
【对比】①华硕TUF VG27AQE,同样可以推荐。27AQE目前比XV272U P便宜一百元。优点是响应时间略胜,支架比XV272U P也稍微好点。缺点是27AQE色彩比XV272U P差了点,也不可能有广色域。但是总体而言,27AQE也是非常棒的。二者的抉择我倾向于加钱买XV272UP。
华硕TUF VG27AQ,相当于VG27AQE的同面板(M270Q008 V002)全面升级版,更快更强更好。价格目前持平XV272U P,实际上定位比XV272U P高。二者相比我倾向于VG27AQ。新的支持广色域的单机游戏,XV272U P好,其他方面,VG27AQ好。
估计至少有100个人在私信或者评论里问我XV272U P和VG27AQ的选择了,这两个真的没什么好纠结的。看重响应时间(FPS游戏)就VG27AQ,看重单机游戏画质就XV272U P。实在决定不了就掷硬币。
③优派VX2780 2K PRO,有人说这个是最差的K7B。更多人说它压根不是K7B而是更差的Q7B。下面是屏库网给出的二者色域对比,左边K7B右边Q7B


考虑到VX2780 2K PRO官方标注的是98%sRGB,极大概率不是K7B了。我感觉,天下所有小金刚,除了VX2780 2K PRO以外,没有任何一个说自己色域低于99%sRGB(实际上是接近100%),VX2780 2K PRO 98%的sRGB让我实在无法信任它,我们还是直接无视它吧.....
④AOC和飞利浦的小金刚别买,这两家或许其实应该算是同一家,飞利浦一大堆东西都是AOC做的。他们的小金刚面板型号各种查不到,色域瞎标,接口缩水,做工差。这两家的小金啊口碑一直不行。比如AOC Q27G2S飞利浦27M8RZ这种又是抖10bit色深,又只有dp1.2接口,都天生低人一等。dp1.2带宽不够,开10bit就掉刷新率。“凡是K7B面板,又只有dp1.2接口的,一律属于厂家偷工减料。”
已经知道了XV272U P和VG27AQ是好东西,就不要去踩别的不确定性的坑了,况且那些坑也没有摆出低价格来诱惑你啊。
⑤ANC 创维之类的,我都觉得算是杂牌,我不打算推荐。
⑥AOC AG273系列,比如AG273QXE,我认为不值得推荐。VA面板响应太高。而且同价位明明有各种小金刚了,干嘛买这个?VA买点便宜的大曲面看着爽就行了。

***微星PAG343CQR 预售2399元❤❤❤
【定位】:游戏,中端曲面
3840*1440带鱼屏(就是宽度远超过高度),144hz,34寸VA曲面,8bit+RFC。
微星的4K带鱼144hz va显示器,玩游戏看电影都不错。屏幕素质对得起价格,颜值做工很高,还有微星信仰灯。
面板是三星的,型号可能是LSM340YP05,现在大多数正规品牌的27 31 34曲面都是三星的那几款面板,因此屏幕素质上的差异并不大。这款面板默认色温比较冷,看起来色彩会比较纯净,但是色域和上面的XV272U P肯定是比不了的,毕竟色域是IPS的优势。响应时间不清楚,估计十几ms。
卖点就是大曲面,34寸非常宽大,玩单机游戏和看电影的体验都很好,也可以用来炒股。1500R曲率看起来也非常舒服,给人一种沉浸感。此外,价格非常低,性价比很高。
这种价位的显示器基本都支持adaptive sync,这是毫无悬念的。
【对比】:和XV272U P相比,色彩和响应是时间都不如,但是足够大,曲面效果比较震撼,玩单机游戏的时候尤为明显。
微星PAG341CQR,PAG341CQR多了一个三星的量子点技术。售价2699送10瓶rio鸡尾酒。相当于多花300买个量子点技术,量子点可以提高色域,使其色彩更加丰富。其他方面基本和PAG343CQR一直,多花300买色彩,也算可以。
其实,大部分这个价位34寸4K 144显示器都是差不多的,基本都是三星面板,比较起来意义不大。微星这个推荐它是因为确实颜值高,支架也不错。

***微星PAG 272QR 1999元预售 ❤❤❤
【定位】:游戏
2560*1440,144hz,27寸IPS,8bit+FRC,94% DCI P3广色域。
虽然价格最低,但是自身面板素质超过下面的XV272U P。请看我的测评,
毅种循环:微星PAG272QR 2k 165hz广色域显示器简评这显示器校色后色彩好上天,支架也特别好(比XV272U P的支架更好),还带着信仰灯,OSD功能也非常丰富。和其他广色域显示器一样,非常需要替换上支持P3的ICC (测评里有ICC文件下载),否则会有红色过饱和的问题。
它之所以这么便宜,是因为面板是友达2.B open cell,并非完整的原厂模组,背光是微星自己做的,节约了成本,有点类似上面的华硕TUF VG259Q,不过微星的亮度达标了,所以可以开HDR400。

***华硕TUF 27AQ 6月1日2199元 ❤❤❤❤❤❤❤
???这价格是不是错了???还是说换面板了???
【定位:游戏】
2560*1440,165hz,27寸IPS,8bit+FRC,99% SRGB色域。
面板为友达M270Q008 V002,外媒TFT的测试中,VG27AQ的响应时间甚至比老一代大金刚PG279Q还要好。但是VG27AQ的实际响应时间大概在5ms左右,比上面的K7B面板更加出色。在nano ips和fast ips出现之前,VG27AQ就是小金刚中的王者,除了没有硬件G-sync支持以外,大部分大金刚也打不过它。注意,VG27AQ不是VG27AQE,二者响应时间差距蛮大。VG27AQE我之前也推荐过,但是在大哥哥VG27AQ出现后,AQE就不在我的推荐列表里了。AQE和AQ是同面板,但是AQE响应时间,色彩全面输给AQ,请弟弟往后稍稍吧。
这种价位的显示器基本都支持adaptive sync,这是毫无悬念的。
色彩方面,尽管没有广色域,不如K7B,但是比老一代大金刚更好,也超过上面的VG259Q VG252Q,99% SRGB也保证了不输给入门级绘图显示器的色彩水平。
VG27AQ的支架极为出色(比XV272U P的更好),旋转跳跃~我闭着眼~
如果你是以FPS/moba以及一些比较老的单机游戏为主,那K7B的P3广色域对你毫无意义,这种情况下,响应时间更低的VG27AQ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你们不相信我吹的,请看TFT的测评,这个显示器真的好上天了。什么老大金刚PG279Q,只能在它面前颤抖。
【比较】华硕TUF VG27aql1a,目前不知道这是啥面板,在弄清楚之前不推荐不抵触,暂且持乐观态度。大概是K7B,那K7B卖这么贵??算了吧。


***明基EX2780Q 3059元 ❤❤❤等降价
【定位:游戏/外接主机】
2560*1440,144hz,27寸IPS,8bit+FRC,95% P3色域。
K7B中的另类,在K7B显示器已经快要跌破2000元的当下,3000元的明基EX2780Q为什么依然有不少拥趸呢?答案很简单,因为它太出色了。先说缺点:价格偏高,没有旋转升价支架。说完缺点剩下的就只有优点了,它的优点太多了。
①,K7B中最优秀的色彩,毕竟是明基调教的产物,EX2780Q几乎把K7B的色彩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没有哪个K7B显示器能和EX2780Q相比。尤其是不装官方驱动的时候,它色彩游戏,毫无K7B常见的过饱和问题。
②,强大的内置音箱,号称2.1声道,性能可以媲美一两百元的外置音箱。要知道,外置音箱笨重又占空间,内置音箱做到这个程度真的很不容易。我之前写EX2780Q测评的时候,低估了它音箱的魅力,因为我自己不怎么用音箱,后来女朋友来陪我一起,这时候才体现出优秀内置音箱的真正价值。
③,功能齐全的遥控器。EX2780Q的遥控器可以控制它的所有功能,非常方便。EX2780Q用多了之后碰到没遥控器的显示器都有点不习惯了。
最初我只是用EX2780Q刷刷知乎玩玩游戏,还不觉得音箱和遥控器有多好用。在我购买了switch后,用遥控器切换输入信号,体验非常好。大部分显示器都要用背面和侧面的按键来调节,体验比EX2780Q差远了。而且强大的音箱也给外接主机提供了巨大的优势,普通显示器音箱太差,外接主机的效果比电视差远了,也远远比不上EX2780Q。
其他优点也很出色,比如B.I.+HDR自动根据环境光线调节HDR亮度的技术,比如碳纤维质感的外面,但是上面三大优点实在太惊艳了,导致其他方面的优点没那么突出。
在用了半年后,我必须提高对EX2780Q的评价,它真的太棒了太方便了。
如果你需要用到优秀的内置音箱,或者要用显示器外接主机,ps switch 360等,那EX2780Q就显得一点都不贵,甚至可以说性价比很高。
不过,如果你不用音箱也不外接主机。那EX2780Q相比XV272U P只是色彩好点,以及多个B.I.+HDR,这两点恐怕不值900元的巨大差价。
毅种循环:可能是色彩最好的小金刚——明基EX2780Q

***LG 27GL850 3199元 ❤❤❤ 坐等降价
【定位】:游戏
2560*1440,165hz,27寸IPS,8bit+FRC,98% DCI P3色域!
面板为LM270WQA-SSA1,也就是“nano ips”。
27GL850是nano ips小金刚中最好的一款,万年不打折。注意别买GL830,便宜不了几个钱,少接口,驱动板差,OSD功能少。
98% DCI P3色域你怕不怕?这个真的是极致的色彩体验了。它几乎可以说是XV272U P和VG27AQ的优势集合体,色彩超过XV272U P。新面板色彩极佳的同时,响应时间极快,默认设置下能达到5ms左右,比之前所有的IPS显示器都快,开启最快模式后,灰阶响应时间可以接近2ms,但是此时画质因为过冲问题大幅度损失,所以几乎没人开。此外,支架也极为出色。
2个USB扩展接口,1个DP1.4,2个HDMI 2,接口也相当良心。
这种价位的显示器基本都支持adaptive sync,这是毫无悬念的。
包装盒里带着一个看起来破破烂烂校色文件,不过27GL850应该这的校色过,即使不装驱动也可以正常使用。当然,还是推荐装一下驱动。
唯一的不足是,对比度只有800多,而VG27AQ这些对比度都是1000,所以暗处细节会稍微差一点点,但是区别不是很大,绝对不是网上说的那种暗处一篇模糊。
除了价格以外,27GL850非常值得买。
毅种循环:nano ips游戏显示器 27GL850使用报告
***联想Y27Q 2999元❤❤坐等降价
【定位】:游戏
2560*1440,165hz,27寸IPS,8bit+FRC,98% DCI P3色域!
和上面的27GL850一样,只是换个牌子。不过默认质保期只有一年,可以通过包装盒里的卡片把保修延长到1年零9个月。但是还是比27GL850的默认三年质保少一年多。缺少出厂校色,请装驱动。
驱动直接装27GL850的就行,反正ICC文件都是一样的。
这种价位的显示器基本都支持adaptive sync,这是毫无悬念的。
【对比】:宏碁VG272U P和AOC AG273QXP都不好,前者支架和做工都是垃圾,后者驱动板特差,只支持DP1.2。

***卓威XL2546 6月1日 券和返现后3600元到手 ❤❤❤❤
领券链接: XL2546专属优惠券
返现100元需要凭订单号加官方群,群号:。
【定位】:专业FPS电竞
1920*1080, 240hz,24.5寸TN,72% NTSC色域。
专业FPS电竞显示器讨论色彩是没有必要的,但是它恐怕真的是TN中色彩最好的一款(也最贵)。内置职业大神调整好的多种色彩模式,XL2546色彩堪比IPS(可视角度依然不行)。即使你对内置的所有模式都不满意,XL2546也提供了丰富的色彩调节功能,慢慢调,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自带的S-Switch控制还能让你在多重预设的色彩模式中自由切换。
240Hz超高刷新率,以及常态下不到2ms的恐怖的响应时间.....拖影什么的根本不存在了。
作为职业FPS玩家的选择,XL2546一直是高手们的电竞利器。这款显示器有着极为丰富的电竞功能。其中,最厉害的当属DyAc黑科技,显著抑制画面抖动,减少模糊,让玩家在FPS游戏中更容易压枪,取得先天优势。此外,还有暗部平衡功能,帮助快速发现躲在暗处的敌人。现在很多游戏显示器都有暗部平衡了,但是基本都不如XL2546的好用。而色彩平衡可以提高画面的色彩饱和度,对于吃鸡等游戏而言极为重要。之前我们玩吃鸡都要用软件去调饱和度,有这个XL2546后,显示器里直接给你调好,连软件都省了,安全又快捷。
DyAc,暗部平衡,色彩平衡这三个功能都是有档位可以调节,并不是只有开启和关闭两种选择。更多细微的参数调节,只为了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当然,都这个价格了,支架什么的已经不用说了。虽然看起来很贵,但是销量很好,好评率也极高。可见它确实是个好东西。
XL2546是一款能让你的FPS水平明显提升的神器,职业玩家都在用,你还不买?
【对比】华硕TUF VG259QM,280hz fast ips显示器,刷新率比XL2546更高,得益于IPS面板,可是角度也很好多。但是相比之下我依然推荐XL2546,因为①280hz 240hz差距不大。②买这种FPS电竞显示器就是为了响应时间快以及DyAc等功能,如果是为了追求可视角度而舍弃响应时间和DyAc等功能去买VG259QM,会不会显得本末倒置?


***优派XG270QG 预售到手4499元 ❤❤❤
【定位】:游戏
2560*1440,165hz,27寸IPS,8bit+FRC,98% DCI P3色域!硬件G-sync。
nano ips的大金刚。集合了上面所有游戏显示器的所有优点,而且还带有硬件G-sync。多花1500块钱买硬件G-sync是否划算,请你自己判断。缺点依然是nano ips的对比度......
硬件G-sync和G-sync adaptive区别不大,具体可以看本文开头的解释。但是,如果你是有钱人,买XG270QG总是不会错的,毕竟它真的真的很强。

***华硕ROG XG279Q 4499元等降价
【定位】:游戏
2560*1440,170hz,27寸IPS,8bit,95% DCI P3色域!
友达6.6面板,又叫“fast ips”,顾名思义,就是比nano ips更快,默认设置下就能够达到5ms以内,是目前为止小金刚显示器最快的一个。
色彩方面,95% P3色域保证了色彩的丰富度,出厂自带校色,过饱和问题不明显,当然能装驱动的话还是建议装一下。此外,支架也是非常优秀。这种价位的显示器,基本不可能存在支架问题了。
ROG终极信仰加成,光是那些灯和ROG眼睛的LOGO就能值回票价。
这种价位的显示器基本都支持adaptive sync,这是毫无悬念的。
唯一的不足之处是对比度也是只有800多,不过还是那句话,800多真的够用了。不是网上说的那么不堪。
【对比】:XG279Q比27GL850更好。我无法准确告诉你XG279Q比27GL850快多少,只能说它和27GL850放在一起对比的话,二者的拖影还是有区别的,XG279Q更快且拖影会更少,况且,XG279Q的刷新率也更高。

***宏碁X34P 5559元 ❤❤❤
【定位】:游戏
3440*1440,120hz,34寸IPS带鱼曲面屏,8bit+FRC,100% SRGB色域,硬件Gysnc。
LG340UW4面板,比下面的34GK950F老一代。色彩方面虽然不如下面的nano ips,但是也相当不错。而且这款显示器是带有硬件G Sync芯片。这个芯片就能值一千块钱。
此外,它的音箱也很不错,拥有2个7W内置音箱,比一般显示器的2W音箱好多了。
这台显示器作为曾经的旗舰产品,做工方面确实没的说。色彩很好,唯一遗憾的就是面板确实有点老,响应时间很高,10ms开外了。玩单机游戏非常适合。
好在价格也是比较亲民。不差钱的话可以买个玩玩。

***ROG XG27UQ 7499元 ❤❤❤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254156957104918528">【定位】:游戏
3840*2160,144Hz 8bit+FRC,90% DCI P3色域,
旗舰机产品,面板应该是友达的M270QAN02.3。4K 144hz带来极致的享受,adaptive G sync,响应时间大概在8ms,虽然不能和小金刚相比,但是在4K显示器中也算很不错了。单DP线即可开启4K 144hz 10bit。
极为优秀的支架和超级信仰。土豪的选择。买的起它的人,显卡肯定也是2080ti了吧?
【对比】:
XB273K 7999元。同面板。有Gsync芯片,但是单线只能4K 144hz 8bit.
XV273K 4999元。同面板,没有Gsync芯片,需要搭配双DP线才可以开启4K 144hz 10bit的。但是双DP线又有各种毛病,还是单DP用起来舒服些。单DP又只能4K 120hz 8bit。令人捉急。除了线的问题外,这显示器其他方面都很棒。

***LG 34GK950F 8399元 等进一步降价
LG 34GK950F 准4K 34英寸电竞曲面显示器144Hz 21:9超宽带鱼屏 电竞显示屏 Nano IPS技术 DCI-P3 98% HDR 400 1MS FreeSync【图片 价格 品牌 报价】-京东【定位】:游戏/全能
3440*1440,144hz,34寸IPS带鱼屏,8bit+FRC,98% DCI P3色域!
LM340UW5面板,比上面的新一代。也就是4K带鱼版的nano ips,它拥有和27寸2K nano ips一样的优秀色彩。但是响应时间要差一些,大概会在10ms左右,毕竟分辨率上去了响应时间肯定要下去。
98% DCI P3, 95% adobe RGB, 135% SRGB,这意味着,它几乎可以完美胜任任何领域的需求。
这种价位的显示器基本都支持adaptive sync,这是毫无悬念的。
它并不是特别适合玩FPS游戏,因为响应时间略大,而且屏幕本身太大也不适合高强度的FPS比赛。但是玩单机游戏非常棒,看电影办公也很好。

***宏碁X27P 12999元 ❤❤❤❤
【定位】:为所欲为
3840*2160,144hz,27寸,8bit+FRC,99%SRGB。终极G-sync。(写不下了)
一个同时拥有4K分辨率的100%SRGB,100%NTSC,90% DCI P3,99%Adobe RGB色域显示器(这些大概得益于量子点技术),刷新率竟然还有144hz,恐怖如斯!面板为高贵的M270QAN02.2。
对不起,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形容他,无敌是多么寂寞。
【对比】ROG PG27UQ,和X27P其实差不多,同样的面板和技术,只是ROG那个信仰太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ittcricket | 未知
购买显示器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明确以下几点:


  • 明确显示器用途,是用来 办公、设计还是游戏?
  • 明确购买显示器的预算
  • 如何查看显示器的参数?
光推荐有什么用?我这篇回答是要教会你怎么挑选显示器,让你了解那些冷冰冰的参数,让你学会一项新技能!关于显示器的挑选,我写过挺多高赞文章,你看我这篇不会错!
前面两项都是由你来决定的,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了。那么我们就来看看第三项
如何查看显示器的参数?目录如下:


  • 为什么要防蓝光?
  • 显示器尺寸如何选?
  • 什么是分辨率?
  • 显示器面板有哪些?如何挑选 IPS/TN/VA 面板?
  • 显示器比例怎么选?16:9 就可以了吗?
  • 什么是频闪?
  • 什么是刷新率?
  • 彩蛋
  • 什么是响应时间?
  • 关于曲面屏
  • 显示器色域
  • 显示器接口有哪些?
  • 显示器游戏参数怎么选?
  • 有哪些高级的显示器支架推荐?
  • 办公显示器推荐
  • 游戏显示器推荐
  • 设计显示器推荐
如果看完这个目录,你觉得眼花缭乱,没关系,我也可以提供一些闭眼也能买的选项给你。不过是仅供参考,到底选哪个,还是你自己做决定。
办公
游戏
设计
往期推荐:

数码老罗:2020人体工学椅/电脑椅/办公椅推荐,哪个牌子好?什么是正确的办公坐姿?12.06更新

  • 为什么要防蓝光?
我们初中物理中都学过光的组成,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根据光的波长,由红色到紫色逐渐变短,因此大部分光都到不了眼睛内部。但是蓝光由于能力较强,能够到达眼睛内部,所以会对眼睛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我们生活中的防蓝光这个说法也由此而来。


图片来源:https://baike.baidu.com/pic/%E8%93%9D%E5%85%89/4217304/0/bd3eb13533fa828b2f5988bdfa1f4134970a5a71


  • 显示器尺寸如何选?
尺寸一般是指屏幕的对角线长度,通常以英尺作为单位,1英尺 = 2.54 厘米,挑选适合自己工作的就行。尺寸与分辨率推荐搭配如下:



  • 什么是分辨率?
显示分辨率(屏幕分辨率)是屏幕图像的精密度,是指显示器所能显示的像素有多少。同样大小的屏幕,分辨率越高,显示的内容越多,越精细。



  • 如何挑选 IPS/TN/VA 面板?


一般 TN 面板面板响应速度极快,刷新率极高,适合用来玩游戏。VA / IPS 面板对比度高、色彩还原准确,适用于其他情况。值得一提的是苹果的屏幕就是 IPS。如果不是重度游戏用户,那么推荐 IPS、VA 面板。影像处理相关的行业,建议使用 IPS 面板。值得注意的是 IPS 也是分等级的,P-IPS > H-IPS > S-IPS > AH-IPS > E-IPS ,差的 IPS 可能还比不上 VA。


  • 显示器比例怎么选?16:9 就可以了吗?
16:9 、21:9 的比例较为常见,其中 16:9 最为常见。推荐比例看图中:


看到一篇好回答,想点赞又嫌麻烦,可以双击屏幕自动点,既能鼓舞作者,又很方便自己下次再看。我用这个方法,已经快速标记10来个好答案了。



  • 什么是频闪?
通俗地讲,频闪就是当我们用手机拍摄屏幕时,那一条条的线。减少频闪,可以将对眼睛的伤害大幅降低。


图片来源:https://www.benq.com.cn/news/154


  • 什么是刷新率?
大家都知道,动漫是由一帧一帧的画面连续播放而形成的。而刷新率这个也有一点点相似吧,刷新率就是说指显示器每秒能更新多少幅画面,例如:60FPS,它的意思是显示器一秒钟能刷新 60 幅画面。一般游戏玩家需要刷新率高的屏幕,FPS游戏,建议 144赫兹。


图片来源:https://item.jd.com/55487030942.html


  • 彩蛋
哈哈,都看到这里了,你以为我只懂显示器吗?那你就错了!
送上我的千赞文章(机械键盘)

数码老罗:2021有哪些高性价比的机械键盘推荐?01.08更新

  • 什么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是指像素点色彩转换所需要的时间。响应时间是显示器转换能能力的具体体现。如果响应时间较差,会出现上一帧残留色彩的现象。即是拖影。


  • 关于曲面屏
顾名思义,就是弯曲的屏幕,曲率:1800R 是什么意思呢?即是以 1.8 m 为半径,画一个圆,并截取其中的弧度来作为你的屏幕。不推荐设计类使用。


  • 显示器色域
下图代表了一个色彩影像所能表现 RGB 三原色色彩空间的具体情况的模型。目前主流的标准为:sRGB、Adobe RGB、NTSC。sRGB普遍使用的标准。DCI-P3 数字影像较新的标准。Adobe RGB主要用于印刷、摄影中。普通用户买一款99%+ sRGB显示器色彩就很不错了。平面绘图用户推荐99%+ Adobe RGB。视频剪辑用户推荐支持NYSC 92标准的新一代显示器。


图片来源: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4411978M/

看到一篇好回答,想点赞又嫌麻烦,可以双击屏幕自动点,既能鼓舞作者,又很方便自己下次再看。我用这个方法,已经快速标记10来个好答案了。



  • 显示器接口有哪些?
目前主流的显示器接口如下,其接口所能支持的分辨率也在图片中了。所以,如果你对分辨率有比较高的要求的话,需要重视显示器所能支持的接口。


图片来源: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4411978M/


  • 游戏参数:Freesync、g-sync
N 卡一定要 g-sync 显示器,A 卡要 free-sync 显示器
这个我感觉我解释不清楚,但是看图片你就会清楚了



  • 有哪些高级显示器支架推荐?
如果你对显示器本身的支架不满意,那么可以看看我的旧文:
数码老罗:2020年有哪些值得推荐的显示器支架/笔记本支架/升降工作台?像这样的:


办公显示器推荐

以下部分参数信息均来自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

  • 小米 1A 红米显示器(性价比高)
哈哈,真的是哪里都有小米的身影,之前第一次看到小米的显示器我惊呆了,对小米的印象就是:手机、智能家居方面。三边无边框设计,很简洁!小米是著名的价格屠夫,如果你预算不足,但是又想买到性价比高的产品,按我推荐小米的这款。
推荐:办公、家用


  • 飞利浦243V7QDSB



  • 分辨率/刷新率:1920x1080/60Hz
  • 亮度/色域:250nit/72 NTSC
低蓝光,低频闪,不伤眼!比较适合办公和家用,色差小于 3 ,也可以作为低价位的修图设备,当然了,如果有预算,还是建议买好一点的显示器去修改图。
特点:色差 < 2,适合办公、轻度游戏、低蓝光,适用范围:家用办公、游戏


  • 飞利浦 23.8英寸 2K高清 245E1


接口:DP、HDMI、VGA 、音频、USB
材质:IPS
三边的窄边框设计,看起来很简洁,刷新率有 75hz,虽然不是非常高,但是也比 60hz 好一点。用来写代码、看文档都是比较不错的选择。低蓝光,不伤眼。
特点: 广色域,适用范围:家用办公、影音、游戏



  • AOC 27英寸 2K IPS广视角  Q2789VU/BS



  • 分辨率/刷新率:2560x1440/60Hz
  • 材质:IPS
特点: 色差 < 2、Type-c 支持 15w 充电、Dex、华为云电脑,适用范围:家用、办公、影音、游戏
价格走势:




  • 优派 27英寸2K显示器 VX2780-2K-HD-2


亮度/色域:350nit/%100sRGB
材质:IPS
低蓝光,低频闪,不伤眼!升降支架对腰椎、颈椎都非常友好,可以随意调节合适的位置。微边框简洁设计,外加 10比特的色深,看电影会是一个顶级享受
特点: 广色域、8比特 面板,适用范围:家用、办公、影音、游戏


  • 飞利浦 27英寸 IPS技术屏 4K高分 276E8VJSB


亮度/色域:350nit/%109sRGB
材质:IPS
这款显示器用来办公和家用都是不错的 选择,27英寸的大屏幕,不管是用来看电影还是用来看文档都很舒适,看文档的时候,可以分左右两边来看,既可以对比,又方便。
特点: 广色域 4k,适用范围:家用、办公、影音、游戏
游戏、影音显示器推荐

适合普通 FPS 玩家

  • AOC 27英寸 曲面2K高清 144Hz CQ27G1



  • 分辨率/刷新率:2560x1440/144Hz
  • 材质:VA
特点: 色差 < 2、曲面屏、广色域、升降支架,适用范围:影音、游戏


  • 飞利浦 27英寸 2K/1800R曲面 144Hz/Adaptive Sync 1ms  HDMI 275M7C


分辨率/刷新率:2k/144Hz
材质:VA
这是款 1800R 的曲面屏,不管是玩游戏还是看电影,沉浸感都很强。2k 的细腻画质,27英寸的大小,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体验了。
特点: 摇杆菜单、广视角、广色域,适用范围:影音、游戏


  • 宏碁 暗影骑士VG240Y Pbiip 144Hz



  • 分辨率/刷新率:1080p/144Hz
  • 材质:IPS
特点: Freesync、低价位 144hz、,适用范围:FPS 游戏


  • 华硕TUF Gaming VG27AQE 27英寸 144Hz


分辨率/刷新率:2k、144Hz  材质:IPS
这款显示器是电竞圈内评价比较好的电竞小金刚,144赫兹 的刷新率,超频可以达到 155,而且价位在两千多,可以说是电竞玩家比较不错的选择了。吃鸡,CSGO 等 FPS 游戏完全不在话下。升降支架对腰椎、颈椎都非常友好,可以随意调节合适的位置。
特点: Adaptiveync ,适用范围:游戏


  • 宏碁(Acer)掠夺者XB271HU  2k



  • 分辨率/刷新率:2k/144Hz  材质:IPS
特点: G-sync ,适用范围:游戏


  • 华硕 ROG玩家国度 PG279Q 27英寸显示器 2K



  • 分辨率/刷新率:2k/144Hz  材质:IPS
特点: G-sync 、信仰灯、内置音箱,适用范围:游戏
价格走势:
设计显示器推荐


  • AOC U2790PQU 27英寸 4K


亮度/色域:350nit/%99sRGB  材质:IPS
这是一款比较适合设计、修图的显示器,%99sRGB 的标准色域,10 比特的色深,外加校色功能。升降支架对腰椎、颈椎都非常友好,可以随意调节合适的位置。内置音箱,如果对音质没有特别高的需求的话,还是不错的选择。自带耳机接口。
特点: 出厂校色、4k,适用范围:设计、办公


  • 戴尔(DELL)U2419HS 23.8英寸


亮度/色域:250nit/%99sRGB  材质:IPS
U系列做工精细,出厂校色、、亮度偏低,在设计行业内也是比较认可这款显示器的。建议不要在强光下使用,虽然一般也不会在强光下使用。低蓝光,保护眼睛,使眼睛不至于干涩,不舒服,所以用来办公也是不错的选择。自带耳机接口。
适用范围:设计、办公


  • LG 27英寸 4K  27UL550



  • 分辨率:3840x2160
  • 亮度/色域:300nit/%98sRGB/HDR10
特点: freesync,适用范围:设计、办公、剪辑、电影、游戏


  • 飞利浦 31.5英寸 4K 328P6VJEB



  • 分辨率/刷新率:3840x2160/60Hz  材质:VA
特点: 广色域、色差 < 3,适用范围:设计、办公、剪辑、电影、游戏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2483353167854428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xyz218 | 来自福建
更新20200618最新选购指南:
KC玩数码:618一站式显示器选购指南 2020版(万字长文)0.篇首语

关于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原理,如何读懂复杂的显示器参数表先前的文章其实已经比较完备了,由于最近工作比较忙,加上先前文章部分资料的丢失,更新那篇攻略的计划也就一再拖延。不过临近618大家催更的显示器选购攻略更新还是紧赶慢赶完成了,对显示器原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我先前的文章,相比导购类文章更加相信和全面,内容包括:

  • 面板介绍:TN,IPS,VA
  • 色域
  • 对比度,色深
  • 刷新率,响应时间与过驱动(OverDrive)
  • G-Sync 与 FreeSync
  • 显示器接口:VGA,DP,HDMI
  • HDR,Local Dimming
  • 主流显示器品牌与产品编码规则
小编调皮帮忙改的标题:「哪个牌子最值得入?各种参数真的能懂?大妈家史上最全显示器攻略必须一看!」
618显示器选购攻略 | 显示器品牌推荐_怎么选择显示器_什么值得买而本篇文章对于显示器的基础这部分会尽可能简化的处理,力图讲清楚核心参数和常见的宣传技巧(陷阱),技术部分也会更新 FreeSync 和 GSYNC 的新变化,希望能为大家选购一台显示器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1.在购买前明确需求——选一台显示器的时候我在选择什么?

关于显示器选购本节主要会讨论如下七点,分别是面板类型、主流显示器品牌、尺寸与分辨率、输入接口、色深色域与 ΔE、HDR 以及 FreeSync&GSYNC。


关于具体显示器单型号测试,推荐大家可以参考 RTINGS 和 TFT CENTRAL 的测试,数据非常详尽相对也非常公正客观,唯一遗憾的是每年测试机型数量相对比较有限。
由于显示器设计的参数很多,有些也需要专业的光学知识才能理解其含义,限于篇幅这里以简单的说明形式介绍其中一部分专有名词的意义,以尽可能简单的解释说明给出一个简单的判断准则,比较重要和复杂的参数留在1.1及之后的章节详细展开。
亮度
单位为 nit 或 cd/m^2, 1nit=1cd/m^2,一般显示器的亮度都在250nit 以上,数值越大代表显示器越亮。
分辨率
指的是显示器水平方向X垂直方向的像素数量,比如1920X1080表示水平方向上有1920个像素(每个像素包含红、绿、蓝三个子像素),垂直方向上有1080个像素,分辨率越高代表显示器所能显示的画面越细腻。


刷新率
刷新率表示显示器1秒钟可以显示的画面数量,一般主流的显示器刷新率为 60Hz,即1秒可以显示60帧画面。而目前主流的电竞显示器刷新率已经提高到了 144Hz 左右,每秒可以显示的画面相比 60Hz 要多出一倍多。不过由于人眼的视觉限制,相比 144Hz 更高的刷新率带来的体验提升不大(类似边际效应),对于大部分玩家而言 144Hz 已经足够了。


PPI
Pixel Per Inch,指的是单位面积像素的密度,计算公式为 PPI=Sqrt(水平方向像素数^2+垂直方向像素数^2)/对角线长度,PPI 越高表示画面精细度越高
长宽比
指显示器长和宽的比值,目前一般显示器为16:9,比如主流的FHD (1920X1080),QHD (2560X1440),UHD (3840X2160)都是16:9。其他常见的长宽比还有16:10(1920X1200),3:2(3000X2000),21:9(3840X1600)等。
什么样的长宽比更好呢?其实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好与不好更取决于每个人的应用、资源(比如视频的长宽比)。
响应时间
由于液晶显示器是电压驱动型,实际液晶分子的旋转需要时间,因此在大部分显示器上都会标注响应时间这个参数,用来表征液晶分子从一个亮度切换到另外一个亮度所需要的时间。常见的响应时间分为两种:

  • 白→黑,这个响应时间代表的是液晶分子从最亮切换到最暗所需的时间
  • 灰阶响应时间(G to G),由于实际应用中灰阶间切换时液晶分子两端的电压差比较小,实际相邻灰阶响应时间会更大,灰阶响应时间是计算液晶分子在不同灰阶间切换所需时间的平均值,相比黑白响应时间更有意义(更代表了屏幕的实际表现)
建议大家以灰阶响应时间为准,这个数值在非过驱动(OD)条件下越小越好。此外还会有一种 MPRT(Moving Picture Response Time)运动图像响应时间,这个响应时间的定义会更复杂一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MPRT 是依靠闪烁背光来获取更小的响应时间的,参数显得很好看但实际使用效果一般。
对比度
一般意义上对比度指(CR)的是最亮态与最暗态的比值,一般 TN 屏的对比度在600:1~800:1之间,IPS 屏幕的对比度在1000:1~1500:1左右,而 VA 的对比度一般在3000:1~4000:1之间。
在对比度方面厂商最喜欢使用的一个名词叫做动态对比度,这个值的计算是以背光最亮时的最高灰阶亮度除以背光最暗时最低灰阶的亮度,参数上很容易看到几十万比一,但是这种对比度毫无意义(因为一帧内并不能达到这样的对比度)。
色温
色温指的是黑体(理论上吸收所有入射光的一个物理学概念)在特定温度(单位:K 开尔文)下发出的光或光谱的成分。但是显示器上我们所说的色温一般指的是等效色温,色温越低颜色越偏蓝色,色温越高颜色越偏红色,一般显示器的标准色温为 6500K。


可视角角度
指 CR>特定值(一般为10:1)时最大的视角,常见的 TN 屏一般在90度(水平)60度(垂直),IPS 和 VA 一般可视角度都在178度左右。
曲面
常见于 VA 显示器,一般以曲率 XXXXR 来表示显示器的弯曲度,R 值越小真实弯曲度越大。由于 IPS 的漏光特性不大好只有少量的 IPS 曲面屏产品,不过整体价格会比较高,个人认为曲面屏显示器的实际效果一般。


频闪与 PWM,DC 调光
由于很多显示器的 LED 背光采用 PWM(脉冲调节模式),背光会根据 PWM 利用开/关(亮/暗)切换来控制显示器的亮度,使用手机/相机利用高速快门可以看到屏幕闪烁。当然为了避免争议,这里还是不讨论此种 PWM 机制是否真的会对人眼产生伤害(这是个复杂的科学问题)。
与之对应的则是 DC(直流调光),利用调节电压/电流的大小来控制显示器的亮度,优点是从原理上解决了频闪问题,缺点则是 DC 模式调节精度和范围相比 PWM 要小一些,理论上色偏也会比 PWM 调制方式差。


低蓝光
根据普朗克公式 E=hμ,光的频率越高能量就越大,目前普遍的认知是蓝光会影响人体褪黑素的分泌(影响睡眠),以及可能加速黄斑区的老化。随着“护眼概念“的普及,主打低蓝光的显示器也越来越多,但从原理上无外乎如下两种:

  • 降低蓝光能量占比,即将显示器调的更暖
  • 降低蓝光成分频率,降低蓝光整体光谱重能量占比
前者其实更类似手机上的护眼模式,用软件方法即可做到,后者则是需要更换 LED 背光材料来调整蓝光的光谱成分。关于低蓝光认证目前业界普遍使用德国莱茵 TÜV 的低蓝光认证,虽然个人对德国莱茵 TÜV 的低蓝光认证的科学性抱有较大的疑问,但不得不承认德国莱茵 TÜV 低蓝光标准是目前业界重相对比较系统化和可量化的。


1.1面板类型

虽然在手机市场上 OLED 屏幕早已占据半壁以上的江山,但由于良率和寿命的问题,OLED 目前还只是刚开始扩展平板/笔记本市场占有率,目前普通民用的显示器依然是液晶显示器的天下。

  • TN 屏可视角度、对比度以及均一性都比较差,除了游戏向的中高端 TN 以外,一般是不建议购买 TN 屏幕显示器的。而对于 FPS 等车枪球玩家来说,TN 超低的响应时间依然是 IPS 和 VA 短期内无法企及的。
  • 由于 IPS 平面旋转的特性,在 OLED 普及前基本称霸了整个手机市场,可视角度良好并且均一性表现不错,对于日常办公等应用来说非常合适。不过 IPS 的结构导致其漏光表现较差,曲面 IPS 的技术难度大效果相对也比较一般。
  • VA 的优势在于黑态非常黑,具有不错的对比并基本没有漏光问题,目前主流曲面显示器也基本清一色为 VA 产品。不过 VA 的整体均一性相对较差(也与高对比度相关),响应时间方面也比 IPS 产品略差一些。高端 VA 游戏显示器虽然会配备 OD(过驱动)技术来降低响应时间,但很多时候为了参数好看调节过冲明显,有时候反而带来了很多过冲鬼影的问题。


对于选购显示器的用户,三种面板如何选呢?个人简单的建议如下:

  • 普通办公用户 IPS>=VA>>>TN
  • 专业用户 IPS>VA>>>TN
  • 普通游戏用户 IPS>=VA>TN
  • FPS 等车枪球玩家可以适度选择中高端 TN
1.2主流显示器品牌介绍

显示器的品牌实话说目前依然非常多,这与显示器入门级产品开发难度很低有关,只要购买一块模组加上驱动板,普通玩家都可以简单的 DIY 一台显示器。但是想要做好尤其是实现一些高端功能(比如 OD、HDR)时,没有研发积累厂商的产品基本上是毫无可用性的。


每家厂商会有更详细的产品线来覆盖不同的价位和用户群,以目前的市场第一 DELL 为例,游戏市场主要依靠 Alienware(外星人)系列,针对专业用户则为 UP/U 系列,主流用户则为 P、S、E 系列。


命名上 DELL 也相对比较标准,分为系列、尺寸、年份以及附加功能,Dell显示器产品命名一般为 AXXYYB,比如 U2417H 即其为 U 系列24寸17年系列(16年发布) FHD 分辨率。后缀部分主要是进行分辨率和功能的区分,比如 S 对应SXGA(1280X1024)分辨率,H 对应 FHD(1920X1080)分辨率,M 对应 WUXGA(1920X10200),D 对应 QHD(2560X1440),Q 对应 4K(3840X2160),K对应 8K(7680X4320),G部分表面为游戏款支持 GSYNC 或 FreeSync,T 表示支持触控,W 表示宽屏系列,Z 表示视频会议用自带摄像头和麦克风.


主流品牌基本会针对不同的用户群和价位进行产品细分,比如华硕针对玩家在高端和中端分别推出 ROG(玩家国度)和 TUF 两大系列,专业用户则主打 PA(Pro Art)。明基则细分为面向专业摄影用户的 SW 系列,专业设计用户的 PD 系列,影音娱乐的 EW 系列,办公与护眼的 BL 系列,以及专门面向游戏玩家的 Zowie 品牌。联想面向办公用户则有单独的 ThinkCentre,AOC 面向游戏则是 AGON,其他品牌由于产品型号分类不太清晰/复杂,限于篇幅这里也就不再赘述了。
1.3尺寸与分辨率

很多推荐的文章都是只以尺寸来确定分辨率的,屏幕越大当然感觉上越好,但是其实使用者与显示器的距离才是最好的判断依据。个人建议除非预算特别不足,不建议考虑23.8英寸以下的显示器,桌面深度在30~40cm 用户选择23.8/25/27英寸单显示器,桌面在40cm 及以上用户考虑27~32寸单显示器或者宽屏/双屏方案。在分辨率上23.8寸显示器推荐 FHD(1920X1080)起步,27英寸及以上 QHD(2560X1440)起步,宽屏显示器则建议参考同高度显示器根据 PPI 进行选择。

  • 使用距离30~40cm:23.8(FHD),25(FHD/QHD),27(QHD)
  • 使用距离40cm 及以上27(QHD,UHD),32(QHD,UHD)
▼相机拍摄PPI对比, 下半图21.5FHD PPI 102.5,,上半图为 27UHD PPI 163.2,使用段文字内容进行对比,可以看到 163PPI 相比100PPI 字体边缘更为顺滑(PPI高的好处).


▼主流显示器尺寸,分辨率,PPI数据


▼主流宽屏显示器尺寸,分辨率,PPI数据


1.4输入接口

目前显示器主要使用的是 HDMI、DP、USB-C(Type-C) 以及 VGA 接口,其中 VGA 由于年代古老基本已经在淘汰的边缘,其中 DP 主要为 PC、笔记本电脑等使用,是个人比较推荐的显示器接口。而 USB-C 目前则分为全功能 USB-C 和雷电3两种,后者的理论速率更高,但一般高端笔记本才会配备,二者都可以同时传输视频和供电。对于使用比较新款笔记本用户来说,利用 USB-C 同时完成供电、视频传输以及 USB 扩展是非常方便的。而 HDMI 则主要是适配游戏主机、电视盒子以及部分低端笔记本电脑,目前也没有供电的能力。


在速率和分辨率上有几点需要注意:

  • VGA 一般最大仅支持 FHD 分辨率,并且为模拟信号有一定的画质损失
  • 很多笔电使用的 HDMI 为1.4版本,只能支持到 UHD 30Hz,选购 4K 显示器前一定要注意自己设备的 HDMI 接口版本
  • 现阶段 DP 接口大部分为1.2/1.4版本,兼容性比较好
  • USB-C 接口分为全功能 USB-C 和雷电3两种,全功能 USB-C 在传输视频时不建议同步使用 USB 扩展等功能,否则带宽不足无法支持高分辨率显示器,雷电3则无此问题。并且由于 USB-C 接口刚开始推广,现阶段兼容性还不是很好,比如某台显示器和某台笔记本搭配无法点亮,但更换其他显示器/笔记本都可以点亮。如果为自己的 USB-C/雷电3接口选购显示器,建议选择方便退货的平台,以避免购入后无法使用的问题。


1.5色深、色域与 ΔE

色深指的是显示器所能显示的颜色精度,比如 8Bit 表示显示器每个颜色可以显示为256种不同的亮度,红X绿X蓝一起可以显示256X256X256=1670万色。而 10bit 显示器每个颜色可以显示1024种不同的亮度,红X绿X蓝一起可以显示1024X1024X1024=10.7亿色。显示器所能显示的颜色越多过度就会越平顺,不过受限于成本目前 8bit 还是主流,随着 HDR 等技术的流行相信 10bit 会从专业显示器逐渐下放到更多普通显示器上。
FRC(帧率控制) 是一种从时间和空间上提升色深的技术,它可以把 6bit 的面板通过算法来实现 8bit 显示效果,同理也可以把 8bit 的面板通过算法来实现 10bit 显示效果。在真实显示效果上,原生色深当然会较 FRC 效果要好,不过成本上也会更高一些,所以在市场上除非专业显示器很少有真 10bit 的显示器。

  • 效果上:原生 10bit > 抖动 10bit(8bit+FRC)>原生 8bit > 抖动 8bit(6bit+FRC)
▼6Bit 和 8Bit 对比


很多人可能会把色域和色深弄混,其实二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说色深表示了所能显示色彩的精度,那么色域则表示了显示器所能显示颜色的范围。目前常见的色域为 sRGB,AdobeRGB 和 DCI-P3(Display P3)。其中 sRGB 为目前主流 PC 行业使用的色域标准,未来由于 HDR 的引入逐步会向 DCI-P3 以及 BT.2020 过度,而 AdobeRGB 主要面向专业排版印刷类的用户.。普通用户如果对色域没有概念一般选择 sRGB 色域的产品即可,影音发烧友可以考虑选择覆盖了 DCI-P3 色域的显示器为 HDR 资源提供更好的效果,专业用户根据自己实际应用选择即可。

  • 普通用户→sRGB
  • 专业用户→根据需要选取


更广的色域一般表现为色彩更加的鲜艳,比如 Display P3 色域所能显示的颜色范围就比 sRGB 要大上不少。不过在选择色域的时候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越接近100%覆盖目标色域最好,有些显示器会标称125%的 sRGB 色域容积,这种色域比标准 sRGB 大必然带来比较多的色偏,而又无法覆盖完整的 DCI-P3 色域,在真实应用中有非常多的问题。


ΔE 是指感知到的色彩差异,由于色度学的不断进步和设备的不断提升,关于 ΔE 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其实也不断在更新,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介绍 ΔE 是如何计算的了。只简单介绍下判断准则,一般认为 △E<1 的色差人眼是无法区分的,而 1<△E<3 之间的色差经过训练的专业人员可以一定程度上区分出来,而 3<△E 的色差则可以看到明显的差异。

  • △E<1,测量的颜色与标准颜色人眼基本无法区别(极其优秀)
  • 1<△E<3,测量的颜色与标准颜色人眼很难区别(优秀)
  • 3<△E<6,经过训练的人可以分辨测量的颜色与标准颜色(一般)
  • 6<△E,人眼可以明显的分辨测量颜色与标准颜色
一般在使用 CalMan 之类的软件测试屏幕的 △E 时会给出平均 △E 和最大 △E,最大 △E 是指测试画面中测量出的最大 △E 值,而平均 △E 是指所有画面测量的 △E 的平均值。
1.6HDR

HDR(High Dynmic Range) 是指高动态范围(对比度),前面我们有提到目前VA显示面板最高原生对比度也仅仅为4,000:1,但是真实世界中人眼看到的对比度范围常常可以达到100,000: 1, 瞬间对比度也可以达到10,000:1。因此目前显示器/电视的显示能力达不到人眼的感知范围,历史上相当一段时间 CRT 显示器占据了绝对主流,所以很长一段时间视频采集/制作都以 CRT 的光电特性为基础,一般 CRT 显示器的 Gamma 曲线为2.4幂指数,所以 ITU BT.601, ITU BT.709, ITU BT.2020 都规定播出信号预校正 Gamma 值为0.5,与 CRT 显示的 Gamma 曲线相叠加,传递出景物光强的 Gamma 值为1.2。 CRT 占据主流的时代一般显示器的亮度不超过100nit ,因此 sRGB 标准亮度也在100nit左右。但 LCD 时代由于 Local dimming (局域控光)提高了动态对比度以及 OLED 显示屏(由于寿命问题显示器暂时还很少使用)的出现,让显示器可以显示更贴近于真实世界的表现成为可能。


▼HDR vs SDR ,HDR 提供了更大的动态范围与更绚丽的色彩


由于HDR涉及到采集(电视台和摄像设备厂商),处理(软件算法厂商,压缩标准),显示设备厂商三方,各方利益不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标准组织。Dolby 提出了 DOLBY VISION(杜比视界) 标准(严格来说涉及图像采集,后期处理以及显示,这里只讨论显示部分):

  • 要求 4K,8K 或更高分辨率
  • Rec.2020 色域
  • 12bit 色深
  • 亮度 4000nits(远期 10000nits).
因为 Dolby VISION 规格过高,目前仅有很少的电视和显示器可以支持该标准(另外的原因是Dolby 的专利授权等费用也比较高)。
不过在显示器领域由 VESA 牵头(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制定了 Display HDR 标准,由早期的 Display HDR400/600/1000 三个规格,发展到目前 400、500、600、1000、1400、400 True Black(OLED)、500 True Black(OLED) 共七种不同的认证,在同类产品(LCD/OLED)中 Tier 越高表示性能指标越好。

  • DisplayHDR 1400>DisplayHDR 1000>DisplayHDR 600>DisplayHDR 500>DisplayHDR 400
  • DisplayHDR 500 True Black>DisplayHDR 400 True Black
其中 Display HDR400 由于只需 Global Dimming(背光整体调光),因此规格最低相对来说效果也比较差,VESA 在1.1版本中专门增加了更高一级的 DisplayHDR 500,要求必须支持 Local Dimming(局域控光)。


1.7FreeSync VS G-SYNC

Free Sync 和 G-SYNC 其实都是基于 VRR(Variable Refresh Rate 可变刷新率)的技术,通过调整画面的 VBLANK(垂直/帧间间隙)来调整刷新率,以达到垂直同步、无画面撕裂和低延时的效果。


早期由于 NVIDIA 强制 G-SYNC 需要使用专用芯片,支持 G-SYNC 的显示器价格较贵数量也相对比较少,不过相较于 FreeSync 这颗专用芯片也提供了 OverClocking、Ultra-Low Motion Blur 等技术。后期随着 HDR 技术的发展,NVIDIA 也推出了支持 HDR 的 G-SYNC 技术——GSYNC HDR(后改名为 G-SYNC Ultimate),并在低端引入了无需专用芯片的 G-SYNC Compaatible 认证。

  • G-SYNC Ultimate,最高端专用芯片支持 HDR,Ultra-low latency(超低延时),局域控光,广色域
  • G-SYNC,中端需要专用芯片,支持 OverClocking、Ultra-Low Motion Blur
  • G-SYNC Compatiable,最低端无需专用芯片,完全等同于 AMD FreeSync 和 VESA Adaptive Sync


AMD 方面早期推出 FreeSync 时就无需专用芯片,因此显示器的成本和价格都比较亲民一些,后期 AMD 也推出了搭载 HDR 技术的 FreeSync——FreeSync2 HDR(后改名为 FreeSync Premium Pro)。
目前 AMD 的 FreeSync 技术也分为三个档次,分别为入门的 FreeeSync,中端的 FreeSync Premium Pro 以及高端的 FreeSync Premium Pro。

  • FreeSync Premium Pro,最高端,支持 HDR,最低要求 120Hz 全高清屏幕,支持低刷新率补偿技术,无撕裂,低闪烁,并在 SDR 和 HDR 内容时都保持低延时
  • FreeSync Premium,中端,最低要求 120Hz 全高清屏幕,支持低刷新率补偿技术,无撕裂,低闪烁和低延时
  • FreeSync ,最低端仅支持无撕裂,低闪烁和低延时


整体来说 G-SYNC 的参数和实际效果依旧比 FreeSync 要好一些,不过高端专用芯片和 NVIDIA 专利费也带来了比较高的门槛,AMD 的 FreeSync 技术无论是标准版还是 Premium/Premium Pro 都更亲民一些。不过目前新认证刚施行不久,两家的新认证产品目前还很少上市,对于选 FreeSync 还是 G-SYNC 建议大家还是根据钱包深度来进行选择。
1.8 IDC数据

最后回顾一下 IDC 统计的显示器出货数据,2019Q4 PC 显示器难得的拿到了一个整体5%的增幅,相比这几年平均2%的跌幅来说是非常亮眼的表现了。不过由于整体的市场需求以及 COVID-19 的影响,IDC预测2020年显示器出货会比2019年萎缩7.2%。


不过整个显示器市场的前进的方向也依然很清晰:

  • 显示器出货尺寸继续增大,23.8英寸显示器出货接近目前出货量最大的21.5英寸,并在2020年稳定成为出货量第一的显示器尺寸
  • 游戏显示器出货量和占比持续增加
市场的前四名依然是传统的四大显示器巨头:DELL(戴尔)、HP(惠普)、TPV(包含AOC、ViewSonic、飞利浦等多个品牌)、Lenovo(联想),新的变化是三星一边逐渐关闭 LCD 面板厂,另外一边三星显示器却录得了19.7%的增幅将老对头 LG(乐金) 打入了 Others,不过考虑到这几年 LG 显示器新品与品控确实口碑销量双不佳,这个结果其实也早在预料之中了。


2.500~1000 入门级价位

虽然随着游戏玩家的增多和图像视频编辑等需求的增加,显示器的整体售价有进一步升高的趋势,但是对于很多入门级用户来说1000左右仍是他们主要考虑的价位,本篇文章也依旧以不同的价位段,分别为游戏、办公和专业用户进行产品推荐。
小米显示器 23.8英寸

小米和代工厂直接定制款显示器,23.8英寸 FHD(1920X1080) IPS 屏幕,三边微边框支持低蓝光和无可视屏闪,优点是设计简洁价格便宜,缺点也很明显——只有1个 HDMI 接口,适合对性价比要求比较高的入门级用户。


Redmi 显示器1A 23.8英寸

今年以 Redmi 品牌推出的价格更低的产品,同样采用23.8英寸 FHD(1920X1080) IPS 屏幕,同样采用外置电源和窄边框设计,接口方面比小米显示器23.8英寸还多了一个 VGA,价格方面也继承了 Redmi 的风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AOC 24B2XH/27B2H

PAT(中电熊猫的 Oxide)面板整体功耗比一般的 aSi 更低,液晶依旧是目前办公主流的 IPS,和 Redmi 1A 一样支持1个 VGA 和1个 HDMI 接口,入门级用户值得考虑的性价比型产品。不过由于 Redmi 杀价进场,感觉上相对让人可能会有些动摇,毕竟参数与面板都很接近,一两百块的差价对于这个价位的显示器就是百分之几十的差距了。


和 24B2XH 一样采用中电熊猫的面板,使用 27英寸 FHD(1920X1080)分辨率 IPS 面板,不过据说后期有导入第二供应商(2nd Source),27寸胜在屏大但相对来说 PPI 偏低距离近使用时候可能会感觉不够细腻,同样只推荐给预算实在比较有限的用户。
AOC 24P1U

很多时候除了面板外,区分入门和中端显示器的功能是可升降支架和 USB HUB,这二者 24P1U 都具备了。同样采用 23.8英寸 FHD(1920X1080) IPS 面板,三边窄边框设计并支持低蓝光模式,DC 调光没有频闪问题。接口方面也比入门级产品丰富的多,VGA*1 HDMI*1 DP*1,同时配备了一个 USB3.1 Hub,支持俯仰升降以及旋转九十度调节,更适合办公用户的使用需求。


三星 C24F390FHC

由于去年体验过几款高刷新率 VA 屏幕超大的 G2G 响应时间,其实我是不太推荐游戏玩家考虑 VA 显示屏了,毕竟和 IPS 面板相比基本没有价格差,除了曲面的沉浸特性以及漏光外其他方面 IPS 表现整体都会更好些。不过对于入门级的普通应用和影音体验来说,VA 显示器还是有可以选择的。
三星这款 C24F390FHC 采用的是三星自家23.5英寸 VA 面板,曲率是较为普通的 1800R,分辨率为1920X1080。接口部分支持 VGA*1 HDMI*1,并支持 AMD FreeSync,考虑它的价格算是入门级市场中比较值得考虑的曲面产品了。


三星 C27F390FHC

C27F390FHC 从命名上都与前面介绍的 C24F390FHC 一致,面板由23.5英寸升级到了27英寸,其他部分参数与 C24F390FHC 基本完全一致,同样是入门级市场值得考虑的曲面屏产品。


HP 24m

之前曾经尝试过整理 HP 的产品线,发现根本无法找到规则,都是"尺寸"+“字母”很难总结出规律。这款 24m 采用 8mm 的三边窄边框设计,23.8英寸 IPS 面板分辨率为 1920X1080(FHD),色域部分为72% NTSC(低端显示器确实色域方面没法提太多要求),也通过了 Tuv 低蓝光认证。
同样是这个价位几乎完全一致的外置电源设计,以及 HDMI*1 加 VGA*1 的接口配置,中规中矩的产品但是品质有保证,价格也比算较实惠。
3.1000~2000 中端

价位提高到1000~2000后,虽然显示器的纸面参数比1000左右的提升并不明显,但是显示器整体的做工面板品质其实都有不少的提升,这部分推荐分别以办公显示器和游戏显示器两个类别进行,首先是办公显示器。
办公显示器:
LG 29WK500-P

当价格升到1000以上脱离了过低的成本控制,可选的显示器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面板素质都好了不少,对于很多喜欢宽屏的用户来说这款 29WK500-P 应该是可用产品中性价比比较高的了,虽然25寸21:9产品价格更低,但是过小的面积实际使用感受并不太好。
29WK500-P 采用一块分辨率2560X1080的 21:9 IPS 面板, 色域覆盖了99%的 sRGB 色域,同时也支持 FreeSync 。主要的缺点就是采用了 6bit 面板,通过 FRC 实现了 8bit 显示,相比原生 8bit 面板的效果要略差一些。优点则是入门级宽屏产品相对价格比较低,对于做报表、处理图片、编辑视频,宽屏都能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


明基 BL2480T

BL2480T 是明基爱眼系列产品,采用23.8英寸的窄边框 FHD IPS 面板,支架提供了高度、倾斜以及旋转三种模式,接口方面相对入门级产品也更加全面,支持 DP*1 HDMI*1 以及 VGA*1。BL2480T 还通过了 TUV 莱茵认证,搭载了明基特色的智慧调光功能,可以根据环境光自动调整屏幕亮度和色温,适合对护眼需求比较高的用户。特色的色弱模式也可以帮助色弱人士正常的使用,总的来说是一款比较适合办公室用户的显示器。
DELL U2417H/2419H

U2417H 是 DELL 比较经典的入门级 U 系列产品了,23.8英寸 FHD IPS 三边超窄边框屏幕,覆盖了99% sRGB 色域,出厂校色平均 ΔE<2,也配备了高度可调旋转支架。接口方面除了 USB Hub (1in 4out)以外,配备了 HDMI*1、DP*1(in)、miniDP*1、DP*1(out),可以方便的通过菊花链组成多屏。除了由于发布时间较早(16年),没有配备这几年开始普及的低蓝光等护眼技术外,这款产品其实除了尺寸较小外没太多缺点。


U2419H 是 U2417H 的升级产品,同样采用23.8英寸 FHD IPS 三边超窄边框屏幕,四边边框更窄也通过了 Tuv3 低蓝光不闪屏认证。色域方面覆盖了99%的 sRGB 和85%的 DCI-P3,出厂校色平均ΔE<2.0(sRGB 色域),实际上来说依然是一块 sRGB 色域屏幕,毕竟85%的 DCI-P3 覆盖率日常专业人士是不会使用的。同时由于下边框超窄的设计,这块屏幕用了 TFT 和 CF 反置设计,实际测试很多光学数据其实不如 U2417H。个人觉得如果不是对低蓝光护眼有特别高的要求,其实 U2417H 更合适一些。


HP 27QD

HDR 标准同时对亮度和色域都提出了要求,因此 DCI-P3 色域的普及也越来越重要, HP 这款27QD 使用量子点背光覆盖了93%的 DCI-P3 色域(距离比较合适的99%左右还有段距离),400nit 亮度并通过了 DisplayHDR400 认证,对广色域有需求的用户可以考虑。同时也在中端价位少见的提供了 USB-C 接口(但不支持供电),不过这款产品没有可旋转支架,对于喜欢调节高度的用户来说不太友好。


AOC U2790PQU/U2790VQ

AOC 的 U2790PQU 和 U2790VQ 应该是大厂27英寸 UHD 显示器中价格最低的了,虽然整体面板等级相对较低,但整体品质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U2790PQU 采用的27英寸 IPS 面板(中电熊猫的 PAT Oxide 面板),分辨率为 UHD(3840X2160),覆盖99% sRGB 色域、出厂校色ΔE<2.0、色深为 10bit,背光也经过了25点校色。接口方面 U2790PQU 配备了 DP*1,HDMI*2 以及 USB Hub(1in 2out)。
U2790VQ 主要参数和 U2790PQU 相同,不过支架部分不支持旋转和高度调节,接口方面也,没有配备 USB Hub。这两款产品都适合对细节要求不是很高,但又想尝鲜体验 4K 分辨率的预算有限的用户。
游戏显示器:
ASUS VG27AQE

虽然 PC 和显示器市场整体成衰退态势,但这几年游戏 PC 和显示器产品却是逆势上扬,提到游戏就绕不开 ASUS 的败家之眼系列,不过 ROG 显示器售价普遍很高(需要信仰),中端市场 TUF 的性价比也还不错。
这款 VG27AQE 6月1日最低价格1999,27英寸 QHD(2560X1440) IPS 144Hz屏幕(支持超频155Hz),色域部分覆盖了99% sRGB,配备旋转可升降支持 FreeSync 和 HDR10。虽然由于采用低成本背光让它只能支持 HDR10,不过 QHD 分辨率加上144Hz高刷新率在2000这个价位对于游戏玩家来说还是比较有性价比的。
Acer XV272U Pbmiiprzx

如果说 VG27AQE 的色彩空间和不支持 DisplayHDR 让你觉得稍显遗憾,那么采用广色域背光覆盖95% DCI-P3 的 Acer XV272U 就是更具性价比的选择了,同款 144Hz IPS 屏幕搭配更好的背光拿到了 DisplayHDR 400 认证。接口方面也比较完整,HDMI 2.0,DP,USB Hub 都有,同样也配备旋转支架。目前价格刚好两千出头,叠加优惠券四舍五入放在 2K 价位,算是很值得玩家考虑的游戏显示器。


Zowie XL2430

虽然高刷新率 IPS 显示器目前的响应时间越来越低,但如果你是铁杆 FPS 和吃鸡类游戏玩家,高素质的 TN 显示器依然是你最好的选择。Zowie 的 XL2430 采用了一块23.8英寸 144Hz 1ms 响应时间的 TN 屏,并搭配了 S-Swtich 外接控制器用来快速调整参数,FPS 玩家入门级游戏显示器值得考虑的一个选择。
对于 FPS 和吃鸡玩家来说 XL2430 的暗部场景平衡和色彩平衡调节功能是比较有用的,可以根据场景智能进行调节,帮助你早一点看到伏地魔。
4.2000~3000

办公显示器:
三星 S27R750QEC Space Monitor

虽然 VA 目前在响应时间上的弱势让我基本不再推荐 VA 作为游戏显示器,不过三星这款 Space Monitor 的创新设计理念仍然是值肯定的,27英寸 144Hz VA 面板,10bit 色深 覆盖99% sRGB 色域,2000出头的价格也并不算贵。不过部分购买了的用户表示由于线槽没有线夹,在调整支架的时候线材很容易脱落,达不到官方宣传的效果。考虑 Space Monitor 的使用方式,其实更换为 60Hz 面板加上触控可能会更适合教育这些比较特殊的市场。


明基 EW2780Q

EW2780Q 采用的是一块27英寸的 IPS 面板,分辨率为 QHD(2560X1440),覆盖了99%的 sRGB 色域。接口方面配备了2个 HDMI2.0 以及1个 DP 接口,同时也通过了 Tuv 莱茵低蓝光认证、低频闪认证以及明基特色的 B.I. 智慧调光。相比很多显示器自带的音箱只能听个响,EW2780Q 的 5W*2 扬声器配备了专用 DSP,treVolo 音效加持下甚至可以媲美很多入门级音箱。另外这款显示器也支持 HDRi 技术,针对游戏、影院和普通 HDR 进行优化,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调整图像亮度和对比度,避免了一些亮部过曝和暗部细节缺失的问题,是一款兼顾办公与娱乐(视频/连接主机)的产品。
LG 27UL650-W

LGE(乐金电子)和 LGD(乐金显示)同属 LG 集团,很多先进的面板技术本来是自家 LGE 可以优先拿到的,但这几年感觉 LGE 的产品力确实不断下滑,别家拿着 LGD 的高刷新率 IPS 以及 nano IPS 面板大卖的时候,自家的显示器总是亮点不足。
这款 27UL650-W 采用的是京东方的27英寸 UHD IPS 面板,覆盖99% sRGB 色域并支持 DisplayHDR 400,算是同时支持 4K 和 DisplayHDR 400的性价比机型。


DELL U2520DR

其实在1000~2000价位我个人很推荐 DELL 的 U2518DR,特惠时1500左右的价格真的非常不错,分辨率和面板素质也都很好。不过由于新品 U2520DR 上市,目前京东等官方平台已经下架了,新款 U2520DR 主要升级在色域、DisplayHDR 400 以及 USB-C(90W) 接口上。这款 U2520DR 依旧采用2560X1440分辨率的 IPS 屏幕,覆盖了95%的 DCI-P3 色域和99%的 sRGB 色域,出厂校色后平均ΔE<2.0。接口方面配备了 DP1.4*1、HDMI2.0*1、USB-C(DP1.4、90W)*1、USB3.0*3(1in 2out)、USB-C Out*1。整体来说比较均衡的一款显示器,不过初上市价格稍显偏高,比较适合有雷电3和全功能 USB-C 笔记本的办公用户。
DELL U2719DS

27英寸 FHD IPS 面板,低蓝光覆盖99% sRGB 色域,出厂校色平均ΔE<2.0。和 U2419H 一样采用四边窄边框设计,不过下边缘缝隙比较感人。整体来说保持了 U 系列不错的做工,但是缺少了 HDR、USB-C 从功能上我认为是不如 U2520DR 的,性价比上不如 U2518DR,不过还是一台适合办公用户的显示器,今年晚些时候/明年应该会有新款升级。


游戏显示器:
LG 27GL830 -B

LG 自家的 nanoIPS 技术面板,覆盖了98%的 DCI-P3 色域,1ms 响应时间/144Hz 刷新率并通过了 G-Sync Compatiable 认证,同时当然也支持 AMD FreeSync/Adaptive Sync。LG 产品线中性价比相对比较高的游戏显示器,唯一的遗憾就是背光亮度不足400nit 没有通过 DisplayHDR 400 认证。
Acer VG272U P

同样采用 nanoIPS 技术的144Hz QHD 面板,Acer 的 VG272U P 同样为 1ms 响应时间,通过了 G-Sync Compatiable 认证。相比 LG27GL830-B 多支持了 DisplayHDR 400,618期间2500的价位也是很值得考虑的机型,但是支架不支持旋转和升降稍显遗憾。


5.3000~5000

其实考虑3000以上价位的玩家或者用户都比较专业,根据不同的用途有很多机型可以选择,考虑用户的专业性并不一定特别需要产品推荐,这部分简单介绍几款个人比较熟悉或使用过的产品。至于 Gsync 是否值得多花一千块这样的问题,其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毕竟目前 G-SYNC Ultimate 价格高高在上,FreeSync Premium Pro 和 FreeSync Premium 认证机型也非常的少,G-SYNC Compatible 效果和 FreeSync 效果也基本能满足很多的玩家了,大家可以根据需求自行判断。
办公/专业显示器:
DELL U2718Q/U2720M

如果是去年中高端 UHD 显示器我一定会推荐 U2718Q,不过今年更新的 U2720QM 和 U2718Q 仅100元价差,如果你想选择一台 DELL 的27英寸 UHD 显示器那么请看下面一段 U2720QM 的介绍。


U2720QM 是今年 DELL 的新品,采用27英寸 UHD 分辨率 IPS 屏幕,覆盖95%的 DCI-P3 色域和99%的 sRGB 色域,同样出厂校色后平均 ΔE<2.0。相比 U2718Q 色域更高,并通过了 DisplayHDR 400认证,支持 USB-C(DP1.4+USB PD 90W),很适合雷电3笔记本用户使用。
明基 PD2700U

中端的专业设计显示器,采用27英寸 4K 分辨率 IPS 面板(LG LM270WR3),覆盖99% sRGB 色域出厂校准平均ΔE<3.0。拥有CAD、CAM、动画、暗房等专业模式,并且通过了 PANTONE 和 CalMAN 认证,比较适合专业设计类人员使用。
LG 34WL75C

34WL75C 采用34英寸 IPS 曲面屏幕,分辨率为3440X1440,覆盖99%的 sRGB 色域支持 HDR10。宽屏很适合多任务处理,也算是比较少的 IPS 曲面屏选项了。


飞利浦 328P6AUBREB

去年玩摄影的朋友咨询我是否有比较便宜的 AdobeRGB 色域的显示器可以推荐,对于预算有限的用户来说飞利浦这款 328P6AUBREB 虽然分辨率稍低,但价格在 AdobeRGB 色域显示器中算是比较亲民的。AdobeRGB,DisplayHDR400,平均ΔE<2.0,USB-C(60W),算是入门级摄影/排版印刷行业人士不错的选择。
游戏显示器:
ASUS PG279Q

虽然很多人会说 G-SYNC 无用论,但其实 PG279Q 本身的硬件素质依旧很不错,只是专用芯片和专利带来的售价让它在今年一众新高刷显示器中显得性价比不高而已。如果你有 NVIDIA 显卡并想体验下 G-Sync 的效果,ASUS 这台 PG279Q 仍是现阶段不多的选择之一。


AOC AG273QG

AGON 系列的 nanoIPS+G-Sync 新品,27英寸 QHD nanoIPS 技术面板,覆盖了100%的 DCI-P3 和 sRGB 色域。AOC 甚至为了色彩精准,难得的为游戏显示器做了出厂校准,平均 ΔE<2.0并配备了遮光罩,是一款主打全场景覆盖(专业设计、娱乐影音、游戏)的全功能显示器。  
Zowie XL2546

24.5英寸 240Hz TN 显示器,高端 TN 屏色彩也无需担心,1ms 响应时间标配遮光罩,高端 FPS/吃鸡专业玩家不错的选择。XL2546 的特色功能是 DyAc,通过 DyAc 可以让显示器的动态画面表现更加顺滑和清晰,降低了移动物体的动态抖动问题,在 FPS 游戏中可以更好的判断位置。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251993478948933632">
------------------------------旧版本回答分割线----------------------------
不得感叹618促销越来越靠前了,往年6月1日左右开始的促销已经提前到了5月份,因此今年的攻略来的晚了一些,请大家不要急耐心等待一下。这次是万字长文(干货),会尽快更新进来。大家可以先参考下我去年双11专门写的文章(已经更新了Dell,明基的几台新款显示器),一大波更新即将到来:
KC玩数码:从500到5000 双十一选显示器选购一篇看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trtry | 来自北京
虽然 2020 年 618 已经过去了,但是写在这里的建议和推荐对于选购显示器依然极具参考价值。
618 促销期间,显示器价格会有较大波动,大家要善用比价工具与价格保护。有一些商家会在促销前先涨价再降价,利用比价工具,可以查询商品的历史价格,活动是不是真正的低价一目了然!


显示器历史价格

价格感觉合适了的话就可以入手,早买早享受,目前来看,很多显示器确实在 618 之前就已经有价同 618 的秒杀活动,钟意的显示器可以先加购物车,然后关注价格走势变化和促销活动。
万一购买后,同一商品出现降价,签收 7 天内可以申请价格保护,京东将赠送与差额部分等值的款项或京券、京豆,具体路径:我的京东>客户服务>价格保护。618 期间价保 30 天!


价格保护

目录:


  • 面板类型
  • 尺寸、分辨率
  • 对比度
  • 响应时间
  • 色域、色准
  • 色深
  • HDR
  • 护眼
  • 其它
  • 具体显示器推荐
  • 相关高质量内容推荐
1. 面板类型

这一点是显示器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地方,但也往往容易被很多人忽略!
非职业电竞选手、游戏发烧友不建议选择 TN 面板的显示器!

  • TN 面板:响应时间快,价格便宜,但显示色彩差,视角窄,一般只建议职业电竞选手、游戏发烧友为追求极致的响应时间而选择这种面板,对于普通用户,这种面板并不友好!
例如 288B6LJRNB 这一款:28 英寸、4K 分辨率、102%sRGB 色域、10bit 色深、同时支持 HDR10、支架可升降旋转,价格也才 1599 元,其它 4K 显示屏价格一般都在 2000 元左右及以上,貌似是真香了? 但买回来用几天之后,你会发现色彩效果并不是很好,最重要的是视角稍微偏一些,色彩就 TM 变了!这时候你肯定要骂垃圾显示器,吵着要退货又要抱怨商家服务态度不好……但是参数页面里就是写明的 TN 面板呀,主要还是得怪自己没有注意面板类型!
显示器的面板类型另外还有 IPS 和 VA ,大家基本上就是从这两种里面选:

  • IPS 面板:色彩显示效果最优秀,拖影少,市面上也以 IPS 面板的显示器为主,这种面板的显示器相对更贵一点,也更容易产生漏光和反光。
  • VA 面板:对比度最高,画面层次更自然分明,阴影或暗场显示更清楚,文字显示更清晰锐利,其余各方面基本介于 IPS 面板和 TN 面板之间。
各面板类型又可以细分为多种,如 IPS 面板按照优劣程度排序:P-IPS>H-IPS>S-IPS>AH-IPS>E-IPS,但显示器商家一般都是直接标个 IPS,不会具体细分。
在可接受的价格范围之内,尽量不要选择太便宜的,尤其是杂牌显示器!性价比追求的差不多就可以了,有的显示器或品牌是相对贵一点,尽管纸面参数上和便宜的显示器可能没多大区别,但做工、用料、品控等肯定会不一样,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对于显示器选购也完全适用!另外,屏幕的好坏对眼睛也影响很大,请善待心灵的窗户!知乎上就有很多极具警示意义的现身说法。
2. 尺寸、分辨率

忽略屏幕尺寸而谈分辨率就是耍流氓!反之亦然!相同尺寸,分辨率越高越清晰;相同分辨率,尺寸越小越清晰。
有一些显示器的尺寸虽然达到了 27 英寸、32 英寸,但分辨率却只有 1K(1920×1080),屏幕的锯齿感、颗粒感会比较明显!打游戏、看电影的话,27 英寸的 1K 还可以勉强接受,用来文字办公的话强烈不建议,1K 分辨率一般最大匹配 24 英寸大小比较合适。
另外,卖家可能还会宣传什么准 4K、3.5K,QFHD、WQHD、QHD、FHD 等等,让人眼花缭乱。其实对于显示器的清晰程度,我们只需认准点距或像素密度 PPI(Pixels Per Inch,屏幕每英寸的像素数量),点距越小或像素密度 PPI 越大,显示效果就越清晰。显示器的点距参数一般都会标,下面是整理的常见 16:9 显示器点距、PPI 与尺寸情况(长宽不含边框):

  • 21.5 英寸 1K,分辨率 1920×1080,点距 0.248mm,103 PPI,长宽 47.6×26.8 cm
  • 23.8 英寸 1K,分辨率 1920×1080,点距 0.275mm,92.6PPI,长宽 52.7×29.6 cm
  • 23.8 英寸 2K,分辨率 2560×1440,点距 0.206mm,123 PPI,长宽 52.7×29.6 cm
  • 27.0 英寸 2K,分辨率 2560×1440,点距 0.233mm,109 PPI,长宽 59.8×33.6 cm
  • 27.0 英寸 4K,分辨率 3840×2160,点距 0.155mm,163 PPI,长宽 59.8×33.6 cm
  • 31.5 英寸 4K,分辨率 3840×2160,点距 0.181mm,140 PPI,长宽 69.7×39.2 cm
例如 34 英寸 21: 9 带鱼屏的分辨率 3440×1440(WQHD),很多商家都是宣传的准 4K,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但是它的点距只有 0.232mm,其清晰度基本就只相当于普通的 2K(27 英寸 16: 9 的 2K 点距 0.233mm)!


另外,34 英寸的带鱼屏并非比 31.5 英寸(16:9)更大,只是比 27 英寸(16:9)更长!


在此也顺便说一下 21:9 带鱼屏的优点

  • 游戏中获得比 16:9 更宽的视野、更多的内容(上图粉红色区域),相当于硬件作弊,有利于抢占先机、先发制人。
  • 办公的时候,单个窗口可以展现更多的内容(如 Excel、炒股等),也可以同时展现多个窗口,提高工作效率。
  • 很多电影的比例也是 21:9 的,观看的时候能够铺满屏幕,没有上下黑边。
另外,曲面带鱼屏也能够带来更强的沉浸感。对于曲面屏的曲率,目前市面上常见 1800R 和 1500R(圆弧的半径分别为 1.8m 和 1.5m),其中 1500R 更弯曲,技术难度和制造成本更高,也更符合人眼观感。
3. 对比度

对比度是指屏幕所能显示的最亮和最暗的亮度比值,比值越高,从最暗到最亮的渐变变化(画面层次)就越丰富细腻,阴影或暗场的显示效果就越好(不至于一团黑)。
如下图所示,左侧 VA 屏的对比度明显高于右侧两个 IPS 屏(同时右上稍高于右下):


对比度越高越好,市面上 IPS 屏和 TN 屏一般在 1000:1 左右,VA 屏一般在 3000:1 左右。一般间隔 500 左右就能有较明显的感知差异,IPS 好一点的对比度能到 1300,差的可能只有 700 多。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显示器的对比度一般指的是静态对比度,但有的商家可能标的是动态对比度,例如 20000000:1,这种就不用 个十百千万 地具体去数了!
动态对比度是在静态基础之上加了自动调整亮度的功能,一般高达几千万:1,动态对比度不过就是商家玩的数字和文字游戏,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对比参考价值!


4. 响应时间

显示器的响应时间一般指的是灰阶响应时间(GTG),IPS 和 VA 面板的响应时间一般最快只能做到 4-5ms,TN 面板一般 1ms 标配甚至更快。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很多 IPS 屏和 VA 屏游戏显示器的响应时间都标的 1ms ,请注意这个 1ms 一般指的是动态画面响应时间 MPRT(Moving Picture Response Time)或视觉响应增强 VRB(Visual Response Boost)。开启 MPRT 或 VRB 时,画面会很渣(牺牲画面色彩、降低屏幕亮度、加速眼睛疲劳、甚至引起画面串扰等),根本没法玩!因此这种 1ms 纯粹就是商家的营销噱头!实际到手使用的时候,能有个 4-5ms 的响应时间,那就已经算是相当优秀的表现了!
现在很多游戏显示器都明目张胆地用这种 1ms 来宣传了,这个 MPRT 或 VRB,要么完全不标,要么深藏在哪个犄角旮旯里。灰阶响应时间(GTG)就更不会出现在页面上了,要想知道的话,只能去问客服,有的你问直接就说了,有的可能藏着掖着,有的可能客服也不懂。
例如某款 1149 元实际为 MPRT 1ms 的 IPS 游戏显示器,参数页面和介绍页面都是直接写的 1ms:


当然,通过采用高科技新材料(Nano IPS、Fast IPS),标灰阶响应时间 1ms 的 IPS 屏也是存在的,但价格明显就高很多了,并且页面上会特别标注是 GTG 1ms。
但即使是 GTG 1ms 的 IPS,如 Nano IPS,评测中实际使用其实也并没有真正达到 1ms,商家宣传的 1ms 是极限情况下许多次测量中的最快值,但对于用户来说平均值才具有参考价值(实际最快平均值也就 2-3ms),并且将响应时间设置成最快的选项后,还是会有画质的损失!不过 GTG 1ms 的 IPS 依然是值得购买的,在响应时间和色彩表现上比普通 IPS 还是要优秀很多。
5. 色域、色准

色域是指颜色的范围区域(色域是三维立体的,但常转换为二维平面的以方便表示),常见的色域标准如 sRGB、DCI-P3、Adobe RGB 等,如下 CIE 色度图中色域 Adobe RGB 比 sRGB 更广,显示的颜色就更多、更艳。


如今很多显示器都标的色域大于 100%sRGB,如 126%sRGB,请注意这指的是色域容积(面积)而非色域覆盖(色域覆盖最大只能达到 100%sRGB),这个 126%sRGB 一般并不表示它能够完全覆盖 sRGB 色域,这是商家在忽悠小白!
色域数值并非越大越好,而是覆盖越精准越好。请注意色域容积与色域覆盖是不同的概念!
色域覆盖指的是与色彩标准的重合率,如下左图三角形 A 代表 sRGB 标准色域,三角形 B 代表屏幕色域,两者的面积相等,该显示屏的色域容积即为 100%sRGB(126%sRGB 同理),但是通过下面右图可以明显看出它与 sRGB 标准色域的重合率(色域覆盖)是远没有 100% 的!


sRGB 是目前使用最广泛、最普遍的色彩标准,我们日常接触到的绝大部分内容(如图片、视频等)都是以 sRGB 作为色彩标准的(尤其是互联网内容)。因此,对于设计工作,一般需要 99% sRGB 色域覆盖,出厂校色,色准 ΔE<2 的显示器。廉价设计显示器一般有色域就没色准,有色准就没色域,再或者面板素质较差!
色准 ΔE 是衡量颜色准确度的指标,表示显示颜色与标准颜色之间的偏差,数值越小越好,色准 ΔE<3 一般就看不出区别。简单通俗来说就是:让显示器显示深蓝那就是深蓝(而不是浅蓝)、让显示橙黄那就是橙黄(而不是桔红)。

此外,还有一些商家采用 NTSC 来标色域,NTSC 是一个已经过时的电视色彩标准,现在保留下来的意义几乎就仅是作为各色彩标准之间的对比,如今没有内容是以 NTSC 作为色彩标准的,因此,凡是只标色域是多少 NTSC 的也是一个坑!
从下面色度图可以看出,NTSC 的面积是比 sRGB 更大,但值得注意的是,NTSC 并未完全覆盖 sRGB,从下图可以看出 sRGB 有一部分是在NTSC之外的,因此,即使商家 NTSC 吹破了天,达到 100%NTSC 色域覆盖,sRGB 的色域覆盖依然不能达到 100%!


sRGB 与 NTSC 的面积比约为 72%,因此比较常见 72%NTSC 的显示器,商家想利用 72%NTSC=100%sRGB 来忽悠消费者,但这个等式只代表面积上的相等,并不能明确 sRGB 色域的覆盖情况,和上面那张 AB 三角形示意图是一个道理!
此外,还需要注意商家标的色域值是基于色度空间 CIE1931(xy 坐标系)还是 CIE1976(uv 坐标系),72%NTSC(CIE1931)=87%NTSC(CIE1976),横向对比要在同一标准下进行!
6. 色深

色深可以简单理解为颜色数量的多少,数值越大,色彩越细腻,过渡越平滑自然,如下示意图(夸张处理,实际差别肯定不会这么明显)。


色深 8bit 指的是红(R)、绿(G)、蓝(B)三原色各有 2 的 8 次方种,即 256 种(红有 256 种不同的红,绿有 256 种不同的绿、蓝有 256 种不同的蓝,分别以数字 0-255 来表示),三原色组合起来,总的颜色数量就是 256×256×256=16.7 百万(Million)。
同理,色深 10bit 表示红(R)、绿(G)、蓝(B)三原色各有 2 的 10 次方种,即 1024 种(红有 1024 种不同的红,绿有 1024 种不同的绿、蓝有 1024 种不同的蓝,分别以数字 0-1023 来表示),三原色组合起来,总的颜色数量就是 1024×1024×1024=10.7 亿。
而 6bit 的色数只有 0.26 百万,是最少的,色彩显示效果比较差,如今市面上几乎没有 6bit 色数的显示器。8bit 的颜色数 16.7 百万超出了大众的辨识能力,完全足够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色深分为原生的和抖动的,两者之间的显示效果差别不大,但还是有区别的,其中原生的效果相对更好、也更贵。
显示器的像素点抖动技术(FRC,Frame Rate Control)是指:通过算法使像素点在不同颜色之间快速切换,由于人眼具有视觉暂留效应,从而产生出新的中间色的错觉。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假设本来只有黑、白两种颜色,抖动面板就会在黑和白之间快速切换,从而混合出肉眼见到的本来没有的伪色——灰色,通过控制黑、白两色显示的时间长短比例,进而可以混合出不同深浅的灰色! 通过这种技术,6bit 的显示器可以显示出 8bit 的颜色数;8bit 的显示器可以显示出 10bit 的颜色数。


  • 市面上最普遍的 8bit 显示器很多都是 6 抖 8,原生 8bit 一般价格稍微偏高一些,或者会在介绍页面特别强调,抖上来的 8bit 一般不说色深,而只标色数 16.7M。
  • 五千元以下的 10bit 显示器可以肯定就是 8 抖 10,原生 10bit 一般都是高端专业显示器,其价格基本上都是近万元或上万元,同时还需要配备昂贵的专业级显卡来支持!
这种抖上来的色深可能会产生轻微的闪烁和噪点(尤其是显示暗场或阴影时),色彩过渡也比不上原生的那么自然柔和,不过一般单独看这种抖动面板是很难察觉的,如果和原生的放一起仔细对比看,还是能看出来细微差别。
7. HDR

HDR 是指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对应的显示技术是标准动态范围 SDR(Standard dynamic range),其中 HDR 更接近于人眼视觉效果,能同时呈现更加丰富的亮部和暗部细节,而不至于亮部太亮、暗部太暗。


最近几年 HDR 挺火的,显示器商家也普遍存在滥用 HDR 进行过度宣传的行为,很多既不是 HDR10 也不是 HDR400 的假 HDR 也要拿出来吹嘘一段(如自称的 HDR-Ready、HDR Effect 技术)!
市面上最普遍的 HDR10 和 HDR400 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不过聊胜于无,真要体验较好 HDR 效果的话,得加钱买 HDR500 及以上!非 HDR 爱好者或 HDR 内容创作者,在选购显示器时其实完全可以忽视这个功能!
HDR10 是一种使用最广泛的 HDR 格式,它是指显卡与显示器之间传输 HDR 内容的协议与标准,这是一个开放标准,无需支付任何版权、认证费用。支持 HDR10 只是表明显示器可以接收 HDR 片源输入,但并不能明确显示器展现在消费者眼前的 HDR 效果具体怎么样!
视频电子标准协会 VESA 推出的 DisplayHDR 认证才是真正衡量显示器 HDR 效果的标准,它是在支持 HDR10 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显示器的亮度、色域、色深、调光类型、黑电平等多个指标划分等级,各个等级以峰值亮度命名。
最低端的 DisplayHDR 是 HDR400,仅要求显示器峰值亮度不低于 400nit、原生 8bit 色深、95%sRGB(Rec.709)色域、全局调光(Global dimming)。注意:亮度典型值 350nit 也可以是 HDR400,因为只需某一时刻的峰值能达到 400nit 就行!
全局调光是指屏幕只有一个背光分区,只能全屏统一调节,要么全屏更亮,要么全屏更暗。 区域调光是指屏幕背光划分为多个区域,各区域能够独立调节亮度。
DisplayHDR 400 的认证要求其实并不高,和普通稍好点的显示器并没有多大差别,也正因为认证门槛低,因此市场上贴了 VESA 认证徽标的 HDR 显示器普遍都是 HDR400!而普通消费者看到 HDR 认证徽标就会理所当然地以为很牛逼,因此很容易被忽悠和误导!


DisplayHDR 500 及以上,认证要求才有了质的提高:区域调光(Local dimming),10bit 色深,90%DCI-P3 色域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区域调光,能够极大地提高屏幕的对比度和动态范围,实现真正的 HDR 体验,而 10bit 色深和 P3 广色域同时能带来更好的色彩效果。但这些都是 DisplayHDR 400 认证要求所没有的!


不同等级 DisplayHDR 大致区别

综上,凡是没有 VESA 认证的 HDR 基本上都是耍流氓!而最低端的 VESA DisplayHDR 400 也可以说是一个极易误导消费者的标准!
另外,要实现 HDR 还需处理器、显卡、系统、线材、片源等一系列的支持,任何一环出错,最终都不能实现 HDR!其实绝大分部人买回来 HDR10 或 HDR400 的显示器,几乎从来都不会去开 HDR,太亮了!
8. 护眼(8.1 蓝光,8.2 频闪,8.3 清晰度,8.4 智慧调光)

屏幕的蓝光和频闪是伤眼的两大主要因素,如今的显示器商家都普遍宣传滤蓝光、不闪屏,但真真假假,让人眼花缭乱,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其实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参考德国莱茵 TUV 认证。
在显示器领域,最常见的 TUV 认证是低蓝光认证(Low Blue Light Content),其次是无频闪认证(Flicker Free),具有眼舒适认证的显示器很少(Eye Comfort,低蓝光、无频闪、低反光、广视角),各种 TUV 认证的详细介绍见下图:


8.1 蓝光

TUV 低蓝光认证是背光硬件层面的滤蓝光,只过滤有害短波长的蓝光(415~455 nm),而留下有益长波长的蓝光(455~480 nm),在护眼的同时不会造成屏幕色彩偏暖黄!


而没有 TUV 认证的滤蓝光就只是软件滤蓝光,也就是纯粹减少蓝色发光量(降低色温),因此屏幕会变得偏黄(红+绿=黄)。如今绝大部分显示器都具有软件滤蓝光这个功能,并且一般根据过滤强度分好几个档,不同品牌对这些档位可能有略微不同的叫法(如明基:多媒体、上网、办公、阅读),不过宗旨都是过滤越多,屏幕越黄!
凡是没有 TUV 认证的滤蓝光基本上都是割韭菜、智商税,这种软件滤蓝光其实自己就完全可以实现,比如系统自带的夜间模式(夜览模式)以及 f.lux 免费软件,完全可以自己将屏幕设置成暖黄色以降低蓝光,和那些没有 TUV 认证的滤蓝光是一个道理!并且过滤强度还可以无级调节,自己想滤多少就滤多少!


Windows 夜间模式

f.lux 免费软件 还可以根据输入的地址自动计算当地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在白天、傍晚、深夜自动切换不同色温(随时可以关闭或手动干预),非常良心、好用!因此完全没必要考虑某品牌死贵的智能调色温这一鸡肋且并不好用的功能!


f.lux 软件

8.2 频闪

如今市面上一般都是 LCD 液晶显示器,LCD 本身不具有发光特性,需要依赖背光模组才能显示内容,现在一般都是采用发光二极管 LED 作为背光源(冷阴极荧光灯 CCFL 由于功耗大已经被完全淘汰了)。
显示器背光的调光类型主要有:DC 调光和 PWM 调光,其中 DC 调光无频闪,更护眼。如今大部分显示器都是 DC 调光不闪屏,只有个别可能是 PWM 调光。
DC 调光是通过控制电压的大小直接调节背光的明暗,不会造成屏幕闪烁,但成本高。
PWM 调光,背光的亮度实际上是固定的,它是通过控制周期性开启和关闭背光的时间长短从而调节屏幕亮度。例如显示 75% 的亮度,那就是每个很短的时间周期内,75% 的时间开启背光,25% 的时间关闭背光,由于人眼具有视觉暂留效应,屏幕呈现给肉眼的感觉就会是一直以 75% 的亮度亮着,但实际上它是以 100% 的亮度快速「亮-灭-亮-灭」闪烁的!


下面视频中右下笔记本屏幕为 PWM 调光,明显具有频闪现象,尤其是在低亮度下,而另外两台显示器都是 DC 调光不闪屏:
8.3 清晰度

关于护眼,除了蓝光和频闪,其实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屏幕的清晰程度。高清晰度带来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无论对视力健康还是工作效率、娱乐体验都有质的提升!因此,能上 2K 的就上 2K,能上 4K 的就上 4K,屏幕呈现的内容更加清晰,自然没那么费眼!
下面是 1080p 与 4K 的 Word 软件效果对比,前为 1080p(21.5 英寸),后为 4K(27 英寸),实际肉眼看到的差别比照片更加直观、明显!


从 1080p 换到 4K,会感觉到 4K 极其清晰、震撼!而用过了 4K 再看 1080p,那就是满满的粗糙感和颗粒感!

另外,屏幕的背光均匀度、漏光程度、反光、色偏等细节也会影响护眼效果,背光越均匀、漏光反光越少、色偏越小,越好!
长时间在昏暗的环境看屏幕,这个对眼睛影响也是很大的。大部分室内灯光其实也不够亮,我在办公室和宿舍都额外加了屏幕挂灯,一款是 200 元的小米,一款是 300 元的 Yeelight,两者差别不大,推荐性价比爆棚、曾一度被疯抢断货的小米屏幕挂灯,土豪请上 999 元的明基 ScreenBar Plus
8.4 智慧调光

说到护眼显示器,想必很多人会联想到某品牌,毕竟全网到处都充斥着它的广告和软文!该品牌少数显示器具有 TUV 低蓝光认证和无频闪认证,这两个认证是值得肯定的,但该品牌的一大主要特色「智慧调光」基本上就只是营销噱头,实际上并不实用!
开启「智慧调光」这一功能后,显示器的亮度太亮,并且无法手动干预,与手机的自动亮度调节根本没法比!因此,对于大部分不喜欢如此高亮度的人来说,这一功能完全就相当于没有!最终还是得关了「智慧调光」,像其它显示器一样手动调节亮度!


左侧智慧调光的亮度远高于正常使用亮度!

awpak78:明基显示器专业评测——爱眼到底是怎么回事https://zhuanlan.zhihu.com/p/45599809

碰撞科技:程序员护眼显示器推荐——不闪屏+滤蓝光是基本,有智慧调光才是真的牛!https://zhuanlan.zhihu.com/p/79637100

9. 其它

显示器及电脑主机常见的接口主要有:VGA、HDMI、DP,其中 VGA 正在逐步淘汰,目前最流行的还是 HDMI 1.4、HDMI 2.0、DP 1.2、DP 1.4。各接口版本及线材支持的分辨率与刷新率整理如下:

  • VGA:1080p 60Hz
  • HDMI 1.4:4K 30,2K 60,1080p 120
  • HDMI 2.0:4K 60,2K 120
  • HDMI 2.1:10K 60,4K 120
  • DP 1.2:4K 60,2K 144
  • DP 1.4:8K 60,4K 144
HDMI 1.4 主机接口或线材搭配 4K 显示器,刷新率只能实现 30Hz! DP 1.2 接口的 2K 144 显示器在开启抖 10bit 时,刷新率无法达到最大值!

显卡与显示器之间的同步技术主要有:FreeSync(AMD)、G-Sync(NVIDIA)、Adaptive-Sync(A 卡 N 卡通用),同步技术的作用是确保显卡输出的画面和显示器显示的画面同步,防止画面撕裂。
其中 G-Sync 又可以分为 G-Sync Ultimate、G-Sync、G-Sync Compatible,前两者需要显示器内置 G-Sync 芯片,价格昂贵,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选择 G-Sync 兼容就可以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如今 FreeSync 显示器也可以支持 N 卡开启 G-Sync 兼容了!
自 2019 年 1 月,NVIDIA 驱动全面支持 FreeSync 显示器,只需系统为 win10 较新的版本、显卡为 GTX10 及以上、显示器具有 DP 接口及 DP 线。

选购游戏显示器不要一味追求高刷新率,144Hz、155Hz 与 165Hz 实际差别微乎其微,分辨率也一般最高到 2K 即可,否则主机和钱包不一定带的动(当然,不差钱的可以考虑 4K 144Hz)!FPS 游戏直面屏尺寸也最大到 27 英寸,屏幕太大的话,人眼的视角和注意力有限,打游戏容易看不过来、漏掉细节!
现在显示器一般都流行窄边框,外边框一般只有 1-2mm,但千万不要忘了还有屏幕黑边,一般加起来至少在 5-10mm 左右。很多显示器渲染图一般都看起来边边很窄,很漂亮,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窄的边框!商家的宣传图一般都是将屏幕黑边 P 掉,或是将显示器设置成深色桌面背景以隐藏黑边,或采用特殊的角度拍摄!
有的显示器可能带有内置音箱,但一般音质比较差,基本就是听个响,图个方便,不要抱有太大期望,追求音质、音量的话还是得买外置音箱!
<hr/>10. 具体显示器推荐

下面是详细的显示器推荐,主要参数都为大家整理了出来,大致按照价格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链接都是京东自营,价格可能会有波动,请以点击进去的实际价格为准。
刷新率 (Hz) 、亮度 (nit)、色深(bit) 与对比度越高越好,响应时间 (ms) 越快越好,点距越小越清晰。
红米 23.8 英寸

23.8 英寸的 IPS 屏,7.3 mm 纤薄机身,窄边框,设计简约、颜值高,支持 HDMI 和 VGA 接口,3 年质保。另外,小米算是一家大公司,比其它杂牌要靠谱!横向上来看,定价 599 元还是挺良心公道的,偶尔大型活动降价只要 499 元,那就是真香了,不过那时候很容易被抢空。详细评价:如何评价红米发布的 23.8 英寸 Redmi 显示器 1A?
色深 8bit,分辨率 1920×1080,点距 0.275mm,屏幕比例 16:9
AOC 22.5 英寸

LG 原厂 IPS 面板,黄金屏幕比例 16:10,比 16:9 呈现更宽广的视觉范围,减少页面上下翻动的频率,提高生产力和工作效率,同时具有 TUV 低蓝光认证,支柱带理线孔设计,点距也相对 23.8 英寸 16:9 的更小一丢丢。由于 16:10 比 16:9 面板切割利用率低(成本高),如今 16:10 的显示器非常之稀少!而 AOC 这一款可能是 16:10 显示器里性价比和销量最高的一款。
色深 8bit,色域 72%NTSC,分辨率 1920×1200,点距 0.254×0.248mm,比例 16:10


惠普 23.8 英寸

6mm 纤薄机身,做工好,颜值高,同时具有 TUV 低蓝光认证和出厂色彩校准,接口支持 HDMI 和 VGA,价格从刚上市时候的 829 元降价到如今的 699 元,非常实惠了!惠普算是个靠谱的主流大牌、老牌,近年出了较多值得购买的高性价比显示器。预算紧张的话,链接里也有类似的 21.5 英寸,价格 599 元!
AOC(I2490VXH/BS )的参数与惠普的一样,但 AOC 的价格是 749 元,且没有 TUV 低蓝光认证和出厂校色,同时颜值上也差一些!小米也有一款类似参数的 699 元的显示器,但它没有出厂校色且接口单一,详细横向对比评价:如何评价小米发布的 699 元 23.8 英寸显示器?是否值得购买?
色深 8bit,色域 72%NTSC,分辨率 1920×1080,点距 0.275mm,屏幕比例 16:9


纤薄机身,颜值高

红米 27 英寸

色域广(100% sRGB 色域覆盖),色差小(实测平均 ΔE 0.95),亮度高(300nit),接口支持 HDMI、VGA 和耳机,边框窄,机身薄(0.7mm),设计简约,颜值高,同时有小米这家大公司作背书,品质、售后有保障,比其它杂牌或山寨靠谱!想买 27 英寸大屏但没钱上 2K 的推荐考虑红米这一款,总体而言它比飞利浦和 AOC 的类似显示器更好,详细测评:红米 27 英寸 1080p 显示器测评。当然,能上 2K 的更建议 27 英寸上 2K。没钱同时没有大尺寸需求的更建议最常用的 24 英寸 1080p。
色深 8bit,色域 100%sRGB,分辨率 1920×1080,点距 0.311mm,屏幕比例 16:9
惠普 23.8 英寸

该款是性价比很高的升降旋转显示器,具有 TUV 低蓝光认证、内置音箱和出厂校色,接口支持 DP、HDMI 和 VGA,人体工学支架支持:上下升降、垂直旋转、前后倾仰,不做低头族,避免久坐看屏幕颈椎疼痛、不舒服!另外竖屏浏览网页、文档、代码等也能效率更高!类似的 AOC(I2490PXH5)价格也是 849 元,参数与惠普的一致,但没有 TUV 低蓝光认证、出厂校色和内置音箱!
色深 8bit,色域 72%NTSC,分辨率 1920×1080,点距 0.275mm,屏幕比例 16:9


戴尔 23.8 英寸 2K

这一款属于戴尔 P 系列(Productivity 生产力,主打商务办公),可能是普通使用的最佳 24 英寸 2K 显示器,具有 TUV 莱茵低蓝光认证和无频闪认证,显示效果好,色域覆盖整个 sRGB(99% sRGB),支架可以升降旋转(带理线孔),调节体验极好,具有 DP 和 HDMI 接口(随附 DP 线),四个 USB 接口,支持壁挂,外观精致,做工优秀,同时戴尔具有宇宙第一的售后服务,三年上门换新,无后顾之忧(戴尔现在的售后怎么样?)!下面链接里也有带 Type-C 接口的及 P 系列 27 英寸 2K,但价格相对高了很多。
色深 8bit,色域 99%sRGB,分辨率 2560×1440,点距 0.206mm,屏幕比例 16:9

主流老牌惠普有一款相对便宜一点的,具有 TUV 莱茵低蓝光认证,色域覆盖整个 sRGB(99% sRGB),出厂校色,平均色准 ΔE 达到了 1.1,升降旋转支架,接口支持 HDMI 和 VGA,详细测评:惠普 23.8 英寸 2K 显示器 24MQ 测评,AOC 有一款类似但不如惠普这一款的显示器(Q2490PXQ,250nit,72%NTSC,无 TUV 认证,无出厂校色)。
色深 8bit,色域 99%sRGB,分辨率 2560×1440,点距 0.206mm,屏幕比例 16:9
飞利浦 23.8 英寸 144Hz

这款在千元级游戏显示器里性价比和颜值都非常高!144Hz 高刷新率,画面丝滑流畅,1ms(MPRT)动态画面响应时间(GTG 4ms),支持 FreeSync,兼容 G-Sync,IPS 屏,广色域,色彩丰富饱满,相比普通几百元的低刷显示器,游戏体验直接上一个档次,用了绝对再回不去普通 60Hz 的。俯仰底座支持 -5 到 20° 调节,外观简约,不像其它很多游戏显示器花花绿绿杀马特!
色深 8bit,色域 125%sRGB,分辨率 1920×1080,点距 0.275mm,屏幕比例 16:9

华硕有一款类似的同面板显示器,比上面飞利浦的稍好一点,价格也更贵一点,具有升降旋转支架、TUV 低蓝光认证、内置音箱和多项华硕独家游戏辅助技术,刷新率 144Hz,MPRT 1ms,支持 FreeSync,兼容 G-Sync,色域 72%NTSC。AOC(24G2)与华硕的类似,支架可以升降旋转,性价比也不错,但没有 TUV 低蓝光认证和内置音箱,做工、品质也逊于华硕,同时大家反映看起来辣眼睛,另外造型也比较杀马特!
色深 8bit,色域 72%NTSC,分辨率 1920×1080,点距 0.275mm,屏幕比例 16:9
小米 24.5 英寸 144Hz

该款采用友达面板,在色彩、响应速度、亮度、外观等方面比上面飞利浦、华硕、AOC 等 23.8 英寸的(熊猫面板)更好,当然价格也更高一点,预算不紧张的话,24 英寸的 144Hz 可能还是这一款最好!
它具有 95%DCI-P3、100%sRGB 色域覆盖,原生 8bit 色深(上面提到的那三款都是 6 抖 8),出厂校色,色准 ΔE<2,虽然是一款主打游戏的显示器,但它的色域、色准参数竟达到了专业设计的水平,非常值得表扬,因此,可以在 OSD 菜单中选择 sRGB 模式业余兼顾一下设计工作,而游戏、办公等可以使用 DCI-P3 色域,色彩更加鲜艳饱满、讨好眼球。另外它采用 Fast IPS 技术,达到了响应时间 GTG 2ms(非瞎眼 MPRT 或 VRB),支持 Adaptive-Sync,亮度高达 400nit,具有 HDR400 认证,超一流的升降旋转支架,外观极致简约,颜值非常高(全金属支架底座、磁吸后盖、隐形散热、细腻质感涂层)!详细评测:如何评价小米发布的 24.5 英寸快速液晶显示器?
色深 8bit,色域 95%DCI-P3、100%sRGB,色准 ΔE<2,分辨率 1920×1080,点距 0.283mm,屏幕比例 16:9

华硕有一款同面板的 24.5 英寸 144Hz 显示器,但总体参数配置方面不如小米,当然它也是很不错的,比起 23.8 英寸熊猫面板的还是好很多。华硕这一款具有原生 8bit 色深,72%NTSC 色域,400nit 高亮度,MPRT 1ms,支持 FreeSync、兼容 G-Sync,TUV 低蓝光认证、无频闪认证,内置音箱,升降旋转支架。
色深 8bit,色域 72%NTSC,分辨率 1920×1080,点距 0.283mm,屏幕比例 16:9


https://www.displayspecifications.com/en/model/112c1b83

HKC 29 英寸带鱼屏

性价比非常之高的 21: 9 显示器,具有 75Hz 刷新率,支持 FreeSync,兼容 G-Sync,90%DCI-P3 广色域,1500R 大曲率,更贴合人眼生理结构,支持分屏、画中画、画旁画,支架可升降旋转,外观简约,颜值高,关键价格也很实惠!想要带鱼屏的朋友,这一款很值得考虑。更高价位、更大尺寸的其它带鱼屏推荐可以查看详细回答:有什么值得推荐的带鱼屏显示器? 本文后面就不再推荐带鱼屏了。
色深 8bit,色域 90%DCI-P3,分辨率 2560×1080,点距 0.265mm,屏幕比例 21:9
惠普 27 英寸 2K

色域覆盖整个 sRGB,同时有出厂校色,色彩表现好,另外具有 TUV 低蓝光认证和升降旋转支架,主流老牌惠普,27 英寸的 2K,价格也就 1399 元,非常良心了!这款显示器与 24MQ 是一样的,只是尺寸大小不同,因此可以参考测评:惠普 23.8 英寸 2K 显示器 24MQ 测评。AOC、飞利浦也有很多相近价格的各种型号 27 英寸 2K 显示器,但个人觉得基本都没惠普这一款好(单凭那 NTSC 色域或大于 100%sRGB 的色域就让人心生厌倦,同时很多都没有出厂校色和 TUV 认证)。
色深 8bit,色域 99%sRGB,分辨率 2560×1440,点距 0.233mm,屏幕比例 16:9

追求极致性价比的话,可以看看下面 HKC 这一款支架不可升降旋转的,出厂校色,外观颜值也不错,平常价格 1099 元,偶尔活动降价只需 999 元,该款应该是最便宜的大厂 27 英寸 2K 了!当然,运气不好有可能品控翻车,不过东哥自营退换还是方便的。
色深 8bit,色域 72%NTSC,色准 ΔE<2,分辨率 2560×1440,点距 0.233mm,比例 16:9
华硕 27 英寸 144Hz

它虽然有点贵,但它可能是最好的 27 英寸 1080p 144Hz 游戏显示器,响应时间快,输入延迟低,400nit 高亮度,具有 TUV 低蓝光认证和无频闪认证,MPRT 1ms,支持 FreeSync,兼容 G-Sync,内置音箱,升降旋转支架,做工好!Rtings 实测对比度 1248 : 1,平均色准 ΔE 为 2.08(小于 3 即为优秀),色域覆盖整个 sRGB,它虽然没有出厂校色,但出厂色彩已经很不错了,尤其是对于一台游戏显示器来说!
色深 8bit,色域 99%sRGB,分辨率 1920×1080,点距 0.311mm,屏幕比例 16:9


追求更便宜的话,可以选择下面 AOC 这一款,价格 1399 元,MPRT 1ms,支持 Adaptive-Sync,兼容 G-Sync,出厂校色,色准 ΔE<2,升降旋转支架,性价比高!
色深 8bit,色域 118%sRGB,色准 ΔE<2,分辨率 1920×1080,点距 0.311mm,比例 16:9
AOC 27 英寸 4K

具有 TUV 低蓝光认证,出厂校色,色域覆盖整个 sRGB,色准 ΔE<2,色彩很专业,另外具有内置音箱,升降旋转支架,1999 元的价格非常之美丽,这一款可能是性价比最高的 4K 显示器了!当然,你要拿它和三四千元的 4K 显示器比的话,那肯定是有差距的。该款是 AOC 的商用系列,在接口、售后、蓝光等方面比类似的普通系列 U2790PQU 更好一点(AOC U27P1U 和 AOC U2790PQU 有什么区别?)。更多超详细的 4K 显示器推荐:有什么 4K 显示器推荐?
色深 10bit,色域 99%sRGB,色准 ΔE<2,分辨率 3840×2160,点距 0.155mm,比例 16:9
宏碁 27 英寸 2K 144Hz

1ms VRB 响应时间(GTG 4ms),支持 FreeSync,兼容 G-Sync,带内置音箱。宏碁这款小金刚在 2K 144 IPS 游戏显示器里价格算是便宜的,参数配置也不错,一般完全足够使用,主要缺点是支架不能升降旋转,标价 2099 元,时不时有降价促销,最好在这时候购买比较香(建议入手价 1899 元或更低),否则不如考虑下面惠普 2199 元的小金刚。
色深 8bit,色域 99%sRGB,分辨率 2560×1440,点距 0.233mm,屏幕比例 16:9

惠普有一款更好一点的小金刚,价格 2199 元,比较务实,没有唬人的 1ms 响应时间(VRB 或 MPRT 的画质会很渣,根本没法玩),有 TUV 低蓝光认证和氛围灯,支架可以升降旋转,做工好,颜值高!支持 FreeSync,兼容 G-Sync,友达 2.6 面板。这一款小金刚其实很不错,可能就是由于没有那吸引眼球的 1ms 导致销量并不高(毕竟 1ms 几乎都成了游戏显示器的宣传标配了)。
色深 8bit,色域 99%sRGB,分辨率 2560×1440,点距 0.233mm,屏幕比例 16:9


小米 27 英寸 2K 165Hz

可能是性价比和颜值最高的电竞小金刚,兼顾游戏、设计和办公!当然,追求极致游戏性能的话,它可能不太适合。95%DCI-P3 广色域,出厂校色,色域覆盖整个 sRGB,色准 ΔE<2(实测平均 ΔE 只有零点几),色彩完全达到了专业设计显示器的水平(在 OSD 菜单中选择 sRGB 模式以体验校色后的效果)!HDR400,IMBC 1ms(类似 MPRT),支持 Adaptive Sync,兼容 G-Sync。磁吸后盖,全金属支架、底座(很有分量感),支持升降旋转,磨砂质感涂层,隐形散热。1 个满血 DP 1.4 接口,2 个 USB 3.0 接口,色深不支持抖 10bit(原生 8bit 完全足够使用)。详细评价:如何评价小米发布的 27 英寸电竞显示器?值得购买吗?
色深 8bit,色域 95%DCI-P3、100%sRGB,色准 ΔE<2,分辨率 2560×1440,点距 0.233mm,屏幕比例 16:9

微星有一款与小米相同面板的小金刚,标价 2399 元(建议入手价 1999 元),MPRT 1ms,HDR400,支持 FreeSync,兼容 G-Sync,背部具有 RGB 跑马灯,支架可以升降、左右旋转(不支持垂直旋转),无出厂校色,色深 8 抖 10,2 个满血 DP 1.4 接口(无 USB 接口)。微星和小米这两款小金刚,价格不贵的主要原因是用的友达 2.B 面板(Open cell),相当于无背光版的友达 2.6,微星、小米自制背光(背光均匀度、漏光等表现可能会稍微差一点)。
色深 10bit,色域 95%DCI-P3,色准 ΔE<2,分辨率 2560×1440,点距 0.233mm,比例16:9
宏碁 27 英寸 2K 144Hz

400nit 高亮度,HDR400 认证,95%DCI-P3 广色域,1ms VRB 响应时间 (GTG 4ms),支持 FreeSync,兼容 G-Sync,内置音箱,支架可升降旋转(左右可360°,但支架做工一般),群创 K7B 面板,性价比高,口碑也不错。具有 4 个 USB 3.0 接口,1 个 DP 1.2 接口,色数开启抖 10bit 时,刷新率无法达到最高值(原生 8bit 完全足够使用),标价 2299 元,建议入手价 1999 元。
色深 10bit,色域 95%DCI-P3,分辨率 2560×1440,点距 0.233mm,屏幕比例 16:9
华硕 27 英寸 2K 165Hz

最佳 FreeSync 游戏显示器、最佳 27 英寸游戏显示器(Rtings 网站在测评的上百台显示器中综合各项指标评分得出),响应速度快,输入延迟低,比 155Hz 的华硕小金刚更好,比大金刚性价比高得多!友达 2.6 面板(M270Q008 V002),刷新率 165Hz,支持 HDR10 和 FreeSync,兼容 G-Sync,MPRT 1ms,具有 TUV 低蓝光认证,内置音箱,升降旋转支架,做工好。Rtings 实测对比度 1247 : 1,平均色准 ΔE 为 3.34,缺点主要是色域没有 DCI-P3,但性价比和性能是真滴强!
色深 8bit,色域 99% sRGB,分辨率 2560×1440,点距 0.233mm,屏幕比例 16:9


https://www.rtings.com

戴尔 27 英寸 2K 165Hz

这一款是戴尔 2020 年 8 月上市的新品游戏显示器,采用 Nano IPS 面板(GTG 1ms),在此之前,LG、联想、优派、AOC、飞利浦、宏碁等众多品牌的 Nano IPS 显示器早已上市多时,戴尔的 Nano IPS 虽然出的比较晚,但出来后很受欢迎,口碑、评价也都很不错,配置齐全,价格也很良心,横向对比来看,可能是最强、最值得购买的 Nano IPS.
具有 HDR400,TUV 低蓝光认证、TUV 无频闪认证,98%DCI-P3 广色域,Rtings 实测平均色准 ΔE 4.66,SDR 对比度 882 : 1,HDR 对比度 971 : 1,支持 FreeSync,兼容 G-Sync,满血 DP 1.4 接口(165Hz 与抖 10bit 可同时开启),双 HDMI 2.0,4 个 USB 下行接口,升降旋转支架(带理线孔设计)可流畅地进行各个方向的调节,背部具有蓝色 LED 氛围灯(可关闭),整体外观简约、时尚、好看,同时戴尔具有宇宙第一的售后服务,日后即使出现一个亮点、坏点,都可以三年上门换新(戴尔现在的售后怎么样?)!
色深 10bit,色域 98%DCI-P3,分辨率 2560×1440,点距 0.233mm,屏幕比例 16:9


戴尔 27 英寸 4K

戴尔显示器一向口碑很好,很受推崇,尤其是其明星产品 U 系列(Ultra-sharp 最高端),做工用料讲究,外观精致,接口丰富,升降旋转支架好用,颜色校准优秀,显示效果非常好!即使论护眼,它也比某基强(智慧调光并不智慧——护眼显示器浅析)!
戴尔 U 系列的主要缺点是价格稍微偏高一点,但相对于艺卓、NEC、苹果等动辄上万的显示器,它又显得是性价比很高、很亲民的!并且戴尔显示器一般能用很多年,就算万一出故障了,戴尔的售后也是最好的,三年上门换新,可以放心大胆买!
戴尔 U 系列 27 英寸 4K,价格 4199 元,具有出厂校色、TUV 低蓝光认证、TUV 无频闪认证、90W Type-C 接口、HDR400、升降旋转支架,与笔记本一线连接。这一款可能是五千元以内最好的 4K 显示器,相近价位好像还没有谁能干过它,明基、LG、AOC、飞利浦等都有相对便宜一点的 4K 显示器,但在色彩、护眼、接口、支架、售后等方面都不如戴尔这一款!戴尔 U2720Q 与 U2720QM 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包装里面有一根线不一样(U2720Q 是 DP 线,U2720QM 是 HDMI 线)。更多详细了解:戴尔 27 英寸 4K 显示器 U2720QM 开箱、使用体验及横向对比。更多专业显示器推荐:专业设计显示器避坑指南与详细推荐 2020。
色深 10bit,色域 99%sRGB、95%DCI-P3,色准 ΔE<2,分辨率 3840×2160,点距 0.155mm,屏幕比例 16:9

AOC 有一款 1999 元的 4K 显示器,性价比非常高,具有 TUV 低蓝光认证,出厂校色,99%sRGB 色域覆盖,色准 ΔE<2,内置音箱,升降旋转支架。该款是 AOC 的商用系列,在接口、售后、蓝光等方面比类似的普通系列 U2790PQU(也是 1999 元)更好一点(AOC U27P1U 和 AOC U2790PQU 有什么区别?)。当然,拿它和三四千元的 4K 显示器比的话,那肯定是有差距的。更多超详细的 4K 显示器推荐:2020 年有什么 4K 显示器推荐?
华硕 27 英寸 2K 170Hz

友达 Fast IPS 面板(友达 6.6),GTG 1ms,实际响应速度比 Nano IPS 更快一点,刷新率 170Hz,兼容 G-Sync,95%DCI-P3 广色域,出厂校色,HDR400 认证,内置音箱,升降旋转支架,ROG 信仰灯,颜值高,做工优秀。总体而言,华硕这款「绝杀」比上面戴尔的 Nano IPS 更好,比 4899 元的 优派大金刚 XG270QG(Nano IPS,硬件 G-Sync)性价比更高!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298755471822807040">
色深 8bit,色域 95%DCI-P3,分辨率 2560×1440,点距 0.233mm,屏幕比例 16:9
<hr/>良心建议与推荐,感谢点赞支持!我是 @匡博士:数码、摄影、户外爱好者。
11. 相关高质量内容推荐:
显示器避坑选购指南与良心推荐
专业设计显示器避坑指南与详细推荐
Mac 外接显示器详细分析与推荐
答视疲劳、干眼症护眼屏幕选择
有什么 4K 显示器推荐?
有什么值得推荐的带鱼屏显示器?
戴尔 27 英寸 4K 显示器 U2720QM 深度测评
如何评价小米旗下首款曲面显示器?
如何评价小米发布的 27 英寸电竞显示器?
如何评价小米发布的 24.5 英寸快速液晶显示器?
如何评价小米发布的 23.8 英寸显示器?
如何评价红米发布的 23.8 英寸显示器?
红米 27 英寸 1080p 显示器测评
500 元左右的显示器可以推荐一下吗?
如何优雅地解决笔记本电脑外接显示器后的桌面摆放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