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voclop
| 来自北京
首先这里双工定义的可能比较广义一些,即是一个即可以发又可以收的终端,一般说wifi双工的(在SDR设备里面见过这样的说法,即实际上再说支持时分双工或者频分双工)。
其次是关注真正的全双工,即同一根天线在同一个频率(信道)同一个时间进行双工通信。首先全双工是可以支持单根天线的,一般而言有两种形式(PS:以下所述都是基于学术论文的角度,现实的demo是有,也有芯片级别的产物,但是有没有实用价值就不清楚)
如上图(图来源为《Resource Allocation and Rate Gains in Practical Full-Duplex Systems》这篇文章)。其中b图实现全双工是基于两根天线的,c图是一根天线的。b图比较好理解,一根发,一根收,解释下c图,c图这里术语是用的circulator,其中天线接在最下面的一个口,然后接受回路和发送回路分别接上面的两个口。
然后需要解释下一根天线为什么可以完成全双工的,这个一般看到比较早的是基于斯坦福的《Achieving single channel, full duplex wireless communication》这篇文章。由于天线是接收电磁波的,电磁波就可以叠加的。在本地发送信号的时候,实际上对方发送过来的信号在电磁波上是叠加的,但是由于本地发送信号的幅度很高,所以对方发送过来的信号就淹没在本地的发送信号中了,所以就没有办法接收。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简单而言(里面有一些细致的步骤不展开,基本思路而已),就是由于本地发送的信号本地是已知的,所以在试图接收对方的信号的时候,把本地的发送信号给减去,那么就可以获得对方的发送信号了(比较微弱),从而即可达到全双工的需求。
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不仅仅做一次相减即可,而需要做多次,如下面的框架图(还是摘自《Resource Allocation and Rate Gains in Practical Full-Duplex Systems》)
其中Hc,r(s)那里是第一次相减,即模拟相减,原因是在于,如果不减的话,那么由于本地的发送信号到接收信号没有距离上的衰减,所以很强,如果该信号再次经过LNA(低噪声放大器),那么信号是满格,或者破坏LNA,所以需要第一次抵消自己的发送信号,相当于一次粗过滤。然后在数字解调部分,即Hc,d(s)那里做第二次相减,即数字相减,做一次细的过滤,从而解出对方的信号。(当然还有一些细致的步骤,这里暂不深入,仅仅是粗谈下,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