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长津湖》伍千里原型曝光,入朝首战歼北极熊团,如今93岁 ...

po1989531 回答数4 浏览数751
在影片《长津湖》里面,由吴京饰演的伍千里,带领“七连”的战士,运用穿插战术,一举攻破了“北极熊团”的指挥所,缴获了大量战利品,最终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虽然是影片,但是伍千里和“七连”,并非完全是影片虚构出来的。伍千里的真实原型,名字叫李昌言;而“七连”的原型,则是志愿军27军80师239团2营4连。
伍千里原型——李昌言

1950年11月27日深夜,志愿军奇袭新兴里,攻打美军“北极熊团”驻地。239团2营4连在李昌言的带领下,在2个小时的时间里,他们跑了30里山路,连夜抢占了1200高地。
随后,李昌言带领整个4连,隐蔽进入了新兴里东山,发现并占领了“北极熊团”的指挥所。在这一战中,4连的战士夺取了敌人的大量战利品,包括电话机、电报机和作战地图。
同时,4连的战士捣毁了敌军的停炮场,打死、打伤敌人300多人,缴获了榴弹炮12门。4连后来获得了“新兴里战斗模范连”的称号,连长李昌言荣获二等功。
听到志愿军老英雄李昌言,在荧幕上亲自讲述当年朝鲜战场上发生的往事,比《长津湖》影片里呈现出的情节,还要来得更加惊心动魄。
李昌言于1928年出生在山东荣成,年轻的时候生得方面大耳,双目炯炯有神。根据李昌言自个的介绍,他16岁就参加了革命,在20岁的时候就已经入了党。

1950年10月,李昌言所在的第九兵团本来正在山东休整,但是突然就得到了命令,他们军团要入朝作战。1950年10月28日,朱德总司令亲自到曲阜作动员。
1950年11月1日,第九兵团的先头部队,就开始向着中朝边境进发了。因为前期的准备不充足,所以第九兵团的药品、粮食和油料,都非常短缺。
当李昌言所在的27军乘坐的火车,路过沈阳苏家屯车站的时候,列车停了下来,每节车厢上扔来了两箱大头棉鞋。这些棉鞋再加上南方的薄棉衣和单帽,就是他们最好的御寒装备了。
进入朝鲜以后,27军徒步进入了长津湖一带的山区。长津湖地区,冬季的天气异常寒冷,常年温度在零下20度左右。非常糟糕的是,1950年11月,这里又赶上了极度的严寒。
长津湖地区,有的地方温度降到了零下三十多度,甚至还有部分地区,温度达到了零下四十多度。如此极端寒冷的天气,给志愿军战士宿营和行军,都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
在这种天气下行军作战,很多战士都被冻伤了。首先就是冻到脚趾头发紫、发黑,直至脚趾脱落。另外就是耳朵冻得红肿溃烂,淌着血水。

即便是到了驻地以后,志愿军战士也不敢用热水泡脚。指导员只能带着战士在原地踏步,来回小跑,让体温一点点回升。晚上睡觉的时候,两个战士各睡一头,抱住彼此的脚来取暖。
原定的计划是,第九兵团在进入长津湖以后,在1950年11月25日前后,配合西线共同对美军发起进攻。但是由于东线的行军实在太困难了,部队一直没有集结完毕。
1950年11月27号,第九兵团27军80师派出了三个团,准备在夜里12点向美军31团的榴炮阵地发起攻击。志愿军在设备简陋,没有先进火器掩护的情况下,冒着鹅毛大雪隐蔽前行。
在夺取一台高地的过程中,有一台班的战士,倒在了敌人猛烈的炮火之下。80师九二步炮连5班,奉命前去摧毁敌人的这个火力点。
班长孔庆三,也就是影片《长津湖》中“雷公”雷睢生的原型,将步炮推到了距离目标很近的山冈上面,准备发动攻击。可是由于山地太过于崎岖,根本就找不到一片平地来架设炮台。
最后,孔庆三把九二步炮的一只脚架在了冻土之上,自个用肩头扛起了九二步炮的另外一只脚。孔庆三以自个的身体当了炮台,发射出了炮弹。

炮弹打出去以后,一举打死了几十名美军。可是由于九二步炮的后坐力,孔庆三被一块弹回来的弹片击中,壮烈牺牲,被追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在九二步炮连发动了攻击之后,美军的火力依然非常凶猛。那个时候,李昌言和4连以及其他连队的战士,都不知道他们正在攻击的这个美军31团,就是那个“北极熊团”。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美军这个“北极熊团”,成名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必去了解这个团的历史,光是从“北极熊团”这个外号来看,就知道他们是擅长在寒冷地区作战的一支部队。
虽然当时长津湖地区的天气异常寒冷,但是当时美军的防寒装备也是非常完善的。美军士兵头上有可以防寒的帽子,身上也有大衣和厚呢军装、毛衣等,脚上穿的也是毛袜和皮靴等。
美军士兵住的也是棉制的帐篷,帐篷甚至还有火炉可以取暖。在影片《长津湖》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美军每天的作战饮食也是非常好的,有肉、饮料等等。
与美军相比,志愿军这边不仅没有防寒的装备,同时吃的也只有冻硬了的土豆,而这还算是比较好的了。因为后来志愿军进了山,补给就更加跟不上,连冻硬的土豆都没了。

部分志愿军的部队,甚至还出现了断粮3天的情况。而且,李昌言他们所面对的敌人还非常强大。因为这个“北极熊团”虽然是一支团级作战部队,但是其建制已经远远超出了一台团。
“北极熊团”下辖,不仅有三个步兵营、一台坦克连,以及大量的轻重机枪和火炮,还大概有二、三十辆坦克。而且每一次开始打仗的时候,美军还会先派出2至8架军机进行空中掩护。
志愿军这边则完全没有坦克和大炮,孔庆三用的那种九二步炮,已经算是最好的了。孔庆三牺牲后,李昌言化悲愤为力量,含泪带领着4连的战士,向敌人发起了猛烈攻击。
但是,李昌言他们这一次进攻,仍然遇到了非常大的阻力。因为这个北极熊团的火力,实在是太强了。于是,李昌言决定改变整体的作战部署。
随后,李昌言率领4连,巧妙地运用穿插作战的方式,先后攻占了敌军的五个帐篷。而他们打掉的第一台帐篷,就是“北极熊团”的指挥所,并发现了“北极熊团”的旗帜。
前文已经提到了,当时李昌言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攻打的这支美军部队就是“北极熊团”。所以李昌言和4连的志愿军战士,也就更加不认识“北极熊团”的这面旗帜了。

当时第一台打进“北极熊团”指挥所的人,是4连的指导员庄元东。为了防寒,他就将这面旗帜从墙上扯了下来,裹在了身上。
但是裹在身上之后,庄元东却发现很不省事,于是他又把这面旗帜从身上扯了下来,继续参加战斗。在攻打第二个帐篷的时候,庄元东壮烈牺牲。
随后,李昌言带领4连的战士,打掉了剩余的几个帐篷。战斗结束以后,志愿军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北极熊团”的旗帜被239团3营的通讯班班长张积庆拿到了,当成了包袱皮。
3营营部的炊事员,想拿“北极熊团”的这面旗帜,去当蒸馒头的布。最后,3营营长毕序阳知道了,就找人看了这面旗帜,那时他们才知道这原来是“北极熊团”的旗帜。
此战结束以后,美军就撤销了“北极熊团”的番号。如今,“北极熊团”的这面旗帜,已经成为了国家的一级保护文物,被陈列在北京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面。
在《长津湖》影片上映以后,很多人也都在找影片主角伍千里的原型。后来,终于在山东找到了英雄李昌言。有记者问李昌言,当年志愿军为啥能打赢那场仗呢?

已经93岁高龄的李昌言,依旧耳聪目明、身体健朗,他告诉记者:我们的战士和干部英勇顽强、不怕苦、不怕死、士气高昂。要冲锋的时候嗷嗷地叫,敌人再强大也不能战胜我们。
美国士兵比起从小在苦水里泡大的志愿军来说,的确算是怕吃苦的。当年的美军也不太愿意和志愿军近距离作战,更是不爱在夜间和在山林中作战。
因此,志愿军故意选择在1950年11月27日晚上24点前后发起进攻。李昌言在亲眼看到战友和指导员牺牲以后,高喊着“往死里打,给指导员报仇”。
最终,李昌言带领着4连的战士,通过巧妙地运用战术,把美国的王牌部队北极熊团一举歼灭了,打掉了美军的嚣张气焰。
结语

距离长津湖战役,已经过去了71年的时间了。尽管李昌言目前已经年过九旬了,但是他的精力或是和当年一样旺盛。
当李昌言提到这些往事的时候,他吐字清晰、思维敏捷,眼中闪动着光芒。脸上依稀还能够看出,当年那位英勇的志愿军连长的威风。

言语之间,除了缅怀那些已经逝去的战友以外,李昌言更是反复强调:今天的年轻人不要只是看影片、看电视机剧。
言下之意,李昌言是想让大家通过更多的渠道,去认真地了解一下当年的那段历史。铭记过去的历史,珍惜如今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长津湖》是一部非常好的影片,不过一部影片的篇幅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很难完整地呈现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众多的英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那些可歌可泣的往事。
比如在前文中提到的,九二步炮连五班的班长孔庆三,以及让李昌言怀念了七十多年的指导员庄元东,还有更多更多的无名英雄。他们的往事,还留待我们未来从史书中去发掘。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云南
bbszyl | 来自北京
这代老人经历过刻骨铭心的事,他们的记性都很好,我爷爷也是高龄83岁了.说起以前的事,也是思路敏捷,口齿清晰,名字都能记住 ,我反而前一天的事也能忘记。希望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对你而言 | 来自北京
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isy66 | 来自浙江
北极熊团的番号没有被撤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ww.nmgood.cn | 来自辽宁
七连的原型是9兵团27军80师240团3营7连,三次炸桥后只剩下了16人,连长也死了,这时敌人又用飞机空降钢轨修好了桥。他们发动了最后的冲锋。除副连长姜庆云因伤未冲锋外,全军覆没。可以看姜庆云的传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