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高通是一家怎样的公司,是如何成就的?

alexcyk 回答数5 浏览数680
高通是一家怎样的公司,是如何成就的?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abab1133 | 来自广东
1.
1928年,摩托罗拉公司接到美国陆军部一笔订单,要求开发无线通讯工具,这是一项耗时耗力的长期工程,一直到1941年,摩托罗拉才研发出第一代跨时代的产品SCR-300,就是我们常在二战电影里看到美国通讯兵背上背的那个重达16公斤的黑大个。
这玩意儿无比笨重,只能在12.9公里内通话,二战后的彩电,半导体芯片,DSP通讯手机芯片,还有80年代有钱人才用的大哥大,建立了AMPS电话系统,我们把摩托罗拉模拟之王的时代称为1G。
通信产业是国家战略产业,没有自己的通信技术,将必须缴纳巨额的专利费用,欧盟内部拼死拼活追赶美国,在1982年起欧洲邮电管理委员会成立了“移动专家组”负责通信标准的研究,成功搞出了GSM系统,从1991年开始,花了十年时间,全世界有162个国家建成了GSM系统,使用人数超过1亿,市场占有率75%。
就在欧洲人以为自己在通信产业超越了美国佬时,美国人推出了CDMA系统,CDMA系统比GSM更先进,GSM容量有限,用户过载就要建大量基站,CDMA保密好,不会被别人听到通话,容量是GSM的10倍以上,美国军方在1950年就有了CDMA基础技术,1989年美国高通公司将CDMA技术应用在了移动通信上,但因为高通过分贪婪(下面会详细讲),GSM当时铺得又快,欧洲和美国的运营商都不用,2G时代就成了GSM的天下,高通守着金山吃白菜,眼巴巴看着欧洲人吃肉,汤也喝不着。
1997年,摩托罗拉发生内耗,正在赚大钱的1G模拟手机部门打压要花大钱搞研发的2G数字手机部门,他们以为4300万个模拟机用户不会轻易抛弃他们的1G手机,结果当年全球移动电话份额从50%暴跌到了17%,曾经开创时代的摩托罗拉从神坛跌落。
2.
高通在业界有一个外号,叫“专利流氓”。(划重点!)
高通是一家野心勃勃的公司,研发技术时,他们就围绕着功率控制、同频复用、软切换等技术构建一套复杂的CDMA专利墙,从一开始他们就打算独享利润,掐死下游公司的脖子。
他们雇了一个无比庞大的律师团,律师团们负责申请专利、谈专利价格、控告侵权,通过并购、控告对手专利侵权等法律战,将所有CDMA相关专利收拢过来。他们还大量申请垃圾专利,在原有核心专利保护将要到期时,申请垃圾专利是核心专利的新技术一环,使核心专利一直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不与任何公司分享。


著名的高通专利墙
欧洲人的GSM是开放的,当时是欧洲运营商和设备商(爱立信,诺基亚)大家一起辛苦研发出来的,所以共享知识产权,不收专利费。
但高通是一家单一公司,他们提出的CDMA系统偷偷藏着自己的专利(因为当时太小没人在意),他们还把CDMA的演算法嵌入集成芯片,只要使用CDMA技术的手机,就必须向高通交纳一笔专利费,这个专利费还不是一次性的,是按你生产了多少部手机来算,可以一直吸手机制造商的鲜血。(这是一条霸王条款,专利费按手机的销售价格来收,是销售价,不是利润!手机上许多东西不是高通的它也要收你钱,中国的小米,OPPO,VIVO等品牌,只要卖一部手机,就必须向高通交专利费,这个数据非常非常庞大,后面详细说)
这也是早期CDMA系统干不过GSM系统的重要原因。
1990年,高通迎来了一次命运女神的垂青。
亚洲的韩国正在飞速发展,但韩国的运营商,手机等通讯备制造业非常薄弱,为了低廉的专利优惠 ,1990年11月,高通和韩国签署了有关CDMA技术转移协议,韩国政府也宣布CDMA为韩国唯一的2G移动通信标准,并全力支持韩国三星,LG等投入CDMA技术的商业应用。
通过发展CDMA,韩国的移动通信普通话率迅速提高,五年内移动通信用户数达100万,SK电信成为全球最大的CDMA运营商。通讯设备制造商更是异军突起,三星成为全球首家CDMA手机出口商。
高通在韩国做出了成功案例,第一次向世界证明了CDMA正式商用的可能性,也让美国一些运营商及设备商对CDMA技术开始恢复信心。
韩国人拯救了高通。

3.
3G时代到来时,GSM吃不消了。
2G的下载速度约仅9600bps~64kbps,而3G初期的速度则为300k-2Mbps,足足提升了三十多倍。前面讲过,GSM在技术上是落后于CDMA的,但大家都十分讨厌高通这个专利流氓,听到这家公司的名字大家就觉得恶心,大家不想用他家的产品,各国开始自己想办法小心翼翼绕开高通的专利雷区弄新技术,欧洲跟日本一起搞了一个W-CDMA,高通跟韩国搞了CDMA2000,中国人搞了个TD-SCDMA,当然,W-CDMA成为当时的市场主流。不过3G当时还没有办法普及,没有智能手机,3G无用武之地,直到另一位高通的幸运之神站了出来。
乔布斯穿着他万年不变的牛仔裤和蓝色上衣,笑微微的走上了前台。
在苹果推出智能手机前,微软和诺基亚根本没把乔布斯当成对手,两边正杀得火热,微软直接把windows系统改在手机上,用起来太慢,诺基亚的symbian还不错,但诺基亚跟摩托罗拉一样陷入内耗,得势的销售部门反对烧钱的新系统,诺基亚继续沉浸在砸核桃的快感中。
2005年,苹果悄悄收购了fingerworks公司,这家公司有大量技术人才,擅长多点触控,但微软和诺基亚都没在意,2007年1月29日,乔布斯雷破天惊,发布了第一代IPHONE。
IPHONE的APP商店里有大量应用程序,这些程序需要大流量支持,因此苹果的成功使各国的3G开始大量普及(技术早就成熟了,就等着有消费者应用),由于欧洲的W-CDMA,中国的TD-SCDMA都被发现触碰到了CDMA的底层专利技术(没有办法,底层核心技术绕不过去,美国军方信息业确实太强大了),高通还是收取了大量专利费用,高通从3G时代开始翻身,逆袭成为土豪。
4.
到4G时代来临时,高通开始感受到了压力。
Wifi取得了成功后,IT界的野心膨胀,想进一步蚕食CT(Comunication Technology)的地盘。普通WiFi对应的标准是IEEE802.11,抢地盘的标准是802.16,这是一个城域网标准,就是覆盖范围更广大,在商业上的名称是WiMax。
而Wimax却采用了OFDM技术。
OFDM是1960年代贝尔实验室的Chang发明的,到1980年代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链路技术框架,OFDM技术已经在ADSL,DVB等领域获得了商用,并且1998年在ITU征集3G提案的时候,也有几个基于OFDM的提案,但是没有敌不过高通大法师Viterbi老先生领军的CDMA阵营。随着CDMA技术的商用,其技术缺陷日益显现,这时候逼迫无线通信领域重新应用OFDM。
CDMA最大的弱点就是自干扰,OFDM通过循环前缀和频域均衡等不太复杂的技术,有效地消除了用户间干扰。也就是说,OFDM和MUD的效果是差不多的,但是复杂度小了很多。
因为技术上需要澄清,加上高通的专利陷井太深,以及Wimax的竞争,使得3GPP在2004年底开始了LTE项目。LTE的英文是Long Term Evolution,就是长期演进的意思。现在LTE已经商用了,就是大家所熟知的4G
4G的标准终于统一到了LTE,高通失去了优势。
高通处在危机之中。
但手握重金的高通猛然发现美国有一个公司叫Flarion,是研究用OFDM做移动通信的,它们开发的系统叫做Flash-OFDM,高通公司立刻在2006年用8亿美金将其收购,拥有了Flarion全部专利。
高通主要看中Flarion解决了OFDM同频复用的问题,采用了干扰平均化的思路,高通的软切换技术还可以继续在LTE当中应用。
又可以收高额的专利费了,好嗨哟!
高兴得太早了……
LTE并没有采用Flarion的快跳频方案。
被高通专利费折磨惨了的LTE,决定不支持宏分集方案,将他的软切换专利全部排除,高通口里含着血,看着自己在3G所建立的技术体系被摧毁了。
该!
但高通技术过硬的Turbo码和Alamouti码还在4G继续使用,并在5G时代继续和华为争锋。
LTE核心专利,有SFR, sOFDM,SC-FDMA,Turbo code,Alam-outicode。华为工程师发明了前两项, Turbo和Alamouti是史诗级的技术,但是专利已经过期或者快过期了。华为在LTE的核心专利上占有绝对领先的地位,这是华为公司的工程师们经过十年的锤炼得出来的。华为的研究工作在2002年起步,SFR/STR和sOFDM专利是在04/05年申请的,当时华为在研究工作上的管理水平还非常低,在价值判断上出现了误判,但在华为不做任何标准推动的情况下,这两个技术依靠技术优势自然生长,成为4G最核心的技术。
2014年,中国启动4G市场。2015年,发改委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落下帷幕,高通被罚10亿,取消反向授权,专利许可费打65折------高通对4G终端一直收取3.5和5个点的专利费,远远超出其4G的专利实力。
华为公司作为4G核心专利的专利权人之一,从此成为高通在世界上最重要的对手。
5.
转眼又过数年,4G时代即将落幕,5G拉开帷幕。
2016年,在国际通信大会上,多家科技巨头齐聚一堂,开展了关于5G领域通讯标准,关于LDPC方案(高通)、Polar方案(华为)、Turbo方案的激烈讨论,大会围绕5G技术进行了投票,高通以一票的微弱优势胜过了华为,在5G标准方面全面获胜,而华为仅是获得了5G短码的国际标准。投票过程中,联想可能因为自己收购的摩托罗拉采用的是LDPC码,把关键的一票投给了高通。
专利流氓高通决定性地获得了制定5G标准的专利权后,很快就宣布了使用该项专利权要收取的费率标准:单模(5G)的手机收取2.275%,多模(5G/4G/3G)收取的费率收取3.25%。如果小米今年单模5G版本MIX4卖4000元,需要向高通缴纳91元专利费,如果是多模版本的,则需要130元(雷军心里苦)。如果以国产手机目前的出货规模来估算的话,每年最低要给高通支付约三、四百亿专利费。
和以往一样,高通收取专利费是按照整机的价格来计算的。除了5G网络模块,面板、扬声器、内存芯片等其他和高通无关的电子元器件,高通也要收走一定的专利费。
在5G领域 ,华为已经有了挑战高通的基础实力,据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官方网站的近期检索结果表明,截止2018年,在5G新空口领域,累计声明标准专利总数高达5124项。 从声明的5G标准专利持有者看,持有超过1000族5G新空口标准专利的专利权人包括:华为、爱立信、三星。其中,华为以1481项声明专利(占比28.90%)占据排名第一,爱立信以1134项声明专利(占比22.13%)据次席、三星以1038项标声明专利(占比20.26%)排名进前三。
华为的专利数量最多,但高通现在15%的专利比却更为核心,5G通讯领域中,涉及到了太多的专利技术,多家公司都分别掌握着不同技术的专利权,导致了5G领域出现了一个复杂的交叉授权协议。高通使用华为的短码标准,他需要缴纳一部分专利费,华为使用高通的5G标准,华为也需要缴纳更多的专利费,具体费用是由两家公司协商决定。但整体上,华为交给高通的专利费用更多。
而中国其他手机品牌,却一直被高通掐在手心里。
占有巨额专利费的高通,一年的利润是多少呢?
2018财年高通营收227亿美元,净亏损高达49亿美元,2017财年净利润还有25亿美元。公司的现金流也从50亿美元降至39亿美元。不过非GAAP规则下高通2018财年净利润依然有54亿美元——报表亏损是因为美国《减税与就业法案》导致的,微软之前就一次性计提了63亿美元的净亏损,所以高通的60亿美元亏损是假摔,这笔钱实际上亏损越多越有利。
此外,高通在2018财年中还有20亿美元的赔偿金——由于收购NXP一案没有得到中国方面的批准,收购案流产,导致高通需要赔付NXP公司20亿美元违约金,还有12亿美元的欧盟罚款,6.76亿美元的台湾地区反垄断罚款。只看运营业绩的话,高通2018财年依然净赚54亿美元。


2018财年高通财报
6.
在CES 2019展会上,高通宣布今年至少要推出30款5G终端设备,还展示了5G的神奇之处,一个VR体验,通过普通的数据网络(5G)把夏威夷的实时画面传到VR穿戴设备上。让用户能够实时的观测到夏威夷的风景,让人体验5G的网速之快
高通还展现了其车联网上,演示了有关AI车载的体验,车辆与驾驶员之间的自然交互、车载系统与乘客互动等等。高通不单单在芯片这一块,在5G各领域都有涉及,比如Palm、快充、蓝牙耳机等等。
高通可以说在CES 2019展会上展示出极强的能力。
但华为也在非常努力地追赶中。
在2018年12月份,华为官方就拿下全球26个5G订单,超过上万个5G基站发送到了世界各地。在最近任正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加上去年拿下的26个5G订单,现在华为已经拥有了30个5G订单。2019年华为预计将出售安装2.5万座5G基站。在近日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小组会议上,华为副董事长胡厚昆表示,华为预计未来12个月内将在另外20个国家部署5G网络。也就是说,华为将在2019年拿下总共50个5G订单。
任正非罕见地出来接受央视采访时还表示,华为的5G和微波技术结合是现在最省成本的方式,欧美都是豪华大农村,铺光缆的成本太高,华为现在的微波技术是世界上最好的技术。
微波拥有能提供10Gbps大带宽,支持25us/站低时延,灵活运维,支持网络切片,支持平滑演进等优点,华为先进而相对低廉的微波技术,是拿下各国5G订单的重要原因。目前全球有50%-60%的移动基站通过微波进行承载,随着5G部署步伐的加快,移动基站的数量增加,微波作为无光纤场景下的重要承载手段,还会继续扮演重要角色。
华为全球18万名员工中有45%是研究人员,每年的研发投入相当于其销售额的15%左右。 2018年,华为投入150亿美元用于研发。这个数字在未来五年将达到1000亿美元。华为能在通讯行业取得这样的佳绩,是跟公司脚踏实地对基础科学孜孜追求分不开的。
7.
5G投票并没有结束。后面还有两轮。
第一次投票主要涉及的是非独立网的标准,也就是说3G/4G/5G网络其实都能够共存的网络,关于LDPC方案、Polar方案、Turbo方案的激烈讨论,第二次投票的是5G独立网的标准,也就是说只有5G网络存在。第三轮投票则是关于物联网使用网络标准的投票。
华为此次在5G网络中的是Polar码,那么一旦这次高通的5G编码再次被采用,几乎是等同于华为在5G技术上的努力白费了一大半。
因此第二轮的5G投票其实华为也将是势在必得,不能再输。
而如果华为能赢得第二轮的投票,将会在从高通手中抢得巨大专利利润,也可能为中国手机品牌减轻负担。
第二次的5G投票还没到来,我们的华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联想等企业这一次也会再次参加。
希望联想,这次能投对票。
8.
面对中国在通信领域的不懈追赶,美国方面对华为进行全面压制。
据1月23日《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国土安全局曾秘密入侵华为系统,查看华为是否留有后门,尽管没有找到任何证据,美国这一年来还在私下游说盟友,劝阻盟友不要接受华为的5G系统。1月26日的《纽约时报》更称,美国已将中美对5G“控制权”的竞争定义为“新的军备竞赛”。
而据凤凰卫视1月29日报道,美国白宫或会签订紧急法案,对华为禁购。
其中英国本来是华为的铁杆粉丝,最后因为美国的游说和施压,英国政界就接受华为进行了大辩论,媒体对英国消费者的引导也朝向负面的方向行进,尽管中国驻英大使一再申明华为不会威胁英国安全,英国查尔斯王子基金会还是停止接受华为捐款,随后英国众多大学也不再接受华为捐赠。
法国方面,1月22日路透社消息,法国正计划提出一项法案修正案,其目的意在授权法国的安全和国防监管机构可以对其境内的通讯运营商已经安装的通讯设备进行追溯性检查。具体来讲,就是法国议会正在协商讨论对一项范围宽泛、条件宽松的管制法案从内容上进行严格的修正,以便于以国家安全为由将华为排除在其5G移动网络建设的供应商(设备)名单之外。
德国目前态度还没有明朗化,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美国铁杆盟友将确定不使用华为的5G。
其中加拿大政府冲在美国压制华为的最前线,2018年12月1 日拘捕了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北京时间2019年1月29日,美方正式对孟晚舟提起引渡,并起诉华为,对孟晚舟提出13项指控,加拿大最高法院立即配合美国政府,修改孟晚舟保释条件,将有可能不再保释孟晚舟。
根据美国和加拿大的引渡条约,孟晚舟女士的正式引渡,最晚可在两年后左右进行。
联想到素来不见媒体,淡泊名利的任正非前些日子居然大面积接受采访,可见华为早已知晓美国政府的态度,也知道美国政府会安排盟友怎么出牌,任正非接受采访,是在提前为全公司上上下下打气,激励全公司士气。(见我上上篇文章《华为孟女士被引渡背后的世界》)
不管华为现在受到了多么恶意的阻力和打压,华为领先的5G技术已经成为事实,就算美国及其盟友不使用华为的技术,就算再不断耍阴谋诡计,华为在世界各地的订单还会源源不断,华为也只会在磨砺中越来越强大。
1月30日和31日,中方贸易代表团将赴美进行新一轮谈判,中美双方边谈边打的政治斗争,有可能在未来几十年,一直绵延下去了。
9.
从美国全方面压制华为来看,在中国追赶美国的所有战略性领域里,比起金融和军事上的距大差距,通信业是我们差距最小的行业了,在中美GDP已经日渐接近的未来几十年,美国为了保护世界总财富第一大国的位置,保持对世界的主导权,不仅仅会在通讯领域和现在的外贸领域,其他各行各业,也一定会联同盟友以举国之力压制中国。
而中华民族,也到了必须正面面对越来越强大的各方面的压力,也没有办法,像过去一样闷声发财了。
不同于其他民族一旦跌倒就爬不起来,我们坚忍不拔的伟大民族,在历史上一次次跌倒,又能一次次站起来,近一百年来,我们面对过比现在艰难百倍的局面,最终都战胜了对手,在我们同心谐力的不懈努力下,我们一定会获得最后的胜利。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uangshengjie | 来自北京
有这么一家公司。。。

你也许从没有见过它的产品。。。
但是你每天都在付钱给它。。。

它是通信行业最“拉仇恨”的公司。。。
几乎所有公司都对它咬牙切齿。。。

它也是行业里最官司缠身的公司。。。
不是在告别人。。。
就是在被别人告。。。

大家应该猜到是哪家公司了吧?
没错,就是它。。。


美国高通公司(Qualcomm Incorporated),全球领先的高科技通信企业,全球最大的移动芯片供应商,CDMA技术商用化的先驱,世界500强。

高通的故事很精彩,也很有趣,我们就从它的创始人开始说起吧。


高通发家史


高通的创始人是艾文·雅各布斯博士(Dr. Irwin Jacobs)

▼就是这个老头,还健在,身体硬朗


也许你对他的名字很陌生,但是实际上他在行业里的地位,丝毫不亚于教主乔布斯。


雅各布斯的一生,堪称传奇。

他1933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新贝德福德。上高中的时候,他的指导老师说科学和工程学没有未来。于是,他考取了康奈尔大学的酒店管理学院,但被室友嘲笑课程太简单,他又转而学习电气工程。。。(小枣君严重怀疑他的指导老师是高通现在的仇家,专门穿越回去坑他的,结果没成功)

▼年轻时的雅各布斯


之后,他继续攻读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博士学位,最后成为大学老师。他还和另一名教员合著了名为《通信工程基础》的教科书。

▼雅各布斯的《通信工程基础》


高通并不是雅各布斯创办的第一家公司。1966年,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请雅各布斯帮助创立一所新工程学院,于是他带着一家人(妻子及四个儿子)前往美国西部的圣迭戈(San Diego)。在圣迭戈分校任教时,雅各布斯与几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教授一起创立了咨询公司Linkabit Corp。这家公司开发应用于军用卫星通讯领域的技术。之后,他辞去教学工作,全职投入到这家公司的运营中,直到1985年退休。

大牛就是大牛,怎么甘心这么早就退休? 三个月后,1985年7月,他与六个Linkabit公司的同事共同创立了高通(Qualcomm)

▼“七剑”创高通(中间穿黑西装的就是雅各布斯,一看就是带头大哥范)


高通的名字来自于“quality communications”,也就是“高质量的通信”。当时,他们没有产品,也没有商业计划,只是在一家比萨饼店楼上租了一间办公室。

高通创立之后,就牢牢瞄准了CDMA。雅各布斯他们发现了CDMA在移动通讯领域的发展潜力,决定从事这项技术的开发,并带入商用。

早在1940年代,我们才貌双全的CDMA之母、好莱坞女演员海蒂·拉玛(Hedy Lamarr)和作曲家乔治·安太尔(George Antheil)受到音符组织方式的启发,推测可用多个频率发送一个无线电传输信号。这种称作“跳频”的方式,可以避免无线电信息受到阻塞。他们为这项叫做CDMA的技术申请了专利,并将它作为军用技术捐献给美国政府,希望对二战有所帮助。但是它并没有引起美国政府的重视,最终这项专利过期。

▼CDMA之母 真正的女大神 海蒂·拉玛


直到上世纪50年代后期,这项发明才被运用到军队计算机芯片中。后来因为其良好的抗干扰性能,也被用于政府绝密通讯。但是一直以来,CDMA技术都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被认为是“没什么用处”。

但是,到了80年代,雅各布斯慧眼识珠,发现了CDMA技术的价值。他认为这项技术可以将网络容量提高四十倍,将大幅提升网络的容量,降低网络的成本。

当时的通信行业,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TDMA技术上,押宝给TDMA,在研发方面投入巨资。

基于TDMA技术发展起来的GSM,一直是以欧洲为代表的全球电信业关注焦点。推出GSM标准的最初目的是提供数字化服务和欧洲大陆的漫游服务,结果却导致了一种风行全球的国际无线通信技术标准的诞生。

▼一代天骄——GSM


高通为了在GSM已经占据主导地位的通信技术领域里立足,可谓是煞费苦心。

它花了数年时间进行实地实验、驱动测试以及行业演示,证明CDMA不仅有用,还能用于各个领域。雅各布斯和他的团队抓住一切时机宣传CDMA,称这一技术能够提供更好的声音质量,运营成本更为低廉。

1993年,CDMA终于被公认为行业标准。

1995年,第一个商业性CDMA网络系统在香港建立。

1996年,Bell Atlantic电信推出了美国第一个CDMA网络。

最终,在高通的努力推广下,CDMA无线通讯技术成为可以和GSM分庭抗礼的一个通信技术标准,并在全球很多国家地区被广泛采用。

从那以后,高通就从一艘小船摇身一变,成为行业巨舰,奠定了自己在通信领域无法替代的地位。


高通造手机吗?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高通也研发和销售手机。

早年CDMA技术刚推广的时候,并没有多少厂家愿意生产CDMA手机,所以,高通公司决定自己制造。虽然这项业务亏损惨重,然而它为CDMA创造了一个市场。

▼世界上首款CDMA商用机-高通pdQ


高通pdQ在当时非常先进——带有一个可翻转的键盘,后面隐藏了一个大大的、160*240分辨率的LCD显示屏。可以查看电子邮件、浏览网页。网速虽然仅有14.4Kbps,但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快的了。同时该机还能运行Palm OS应用。使用的是锂离子电池,能够提供150分钟的通话时间。配有一颗频率为16MHz的处理器,辅以2MB运行内存。当时售价就高达800美元。

后来,制造CDMA手机的厂家多了起来。但是,又出现了问题。

别的手机厂商顾虑高通是同业竞争对手,怕高通和它们竞争,更怕高通不会提供最新的芯片给它们,所以犹豫不决。

同时,高通公司看到它的现金流主要来自芯片制造和知识产权使用费,手机业务利润并不高。

所以,2000年,高通做出了重要的决定,将手机生产业务卖给日本京瓷公司(Kyocera),将网络设备业务卖给瑞典爱立信公司(Ericsson)

此后,高通专注于技术开发和授权、以及半导体芯片。甚至芯片,高通也是只研发,不生产(生产外包出去)。


但是,正是这个正确的减法,带给它更丰厚的回报。

因为高通拥有CDMA手机的许多核心技术,使自己处于产业链的上游地位,任何想要应用CDMA技术的公司都必须向它付费。这使得高通在当时财务困难的电信业中,仍然获得了可观的利润率。


为什么大家都“恨”高通?


高通为什么会被整个行业恨之入骨甚至是惧怕?

说来说去,都是为了钱。

高通的主要收益来自于两部分:专利授权和手机基带芯片(负责无线通信功能的核心芯片)出售。

手机制造商如果使用了高通芯片,要付芯片的钱及专利费。

设备商建基站的芯片如果使用了高通专利,则得付专利费。

对于运营商来说,一方面需要采购手机厂商的定制机;另一方面,还需要采购设备商生产的设备,得间接付出两份专利许可费用。

说白了,高通“三家通吃”,你说它能不招人恨么?

如果说2G时代,是GSM的天下,还没高通什么事的话,那3G时代,WCDMA、TD-SCDMA、CDMA2000,那都和高通一手开创的CDMA有密切关系啊。。。


高通就是靠CDMA发家的,手上握了无数的核心专利,你说它能不具有话语权么?能不强势么?你能惹得起么?


其实,你研发的技术,你拥有专利,收点专利费也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大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但是,高通的收法,实在是有点“流氓”。。。

一般收专利费的方式是,如果你用了我的专利,就按涉及专利的部分作为计算比例的基数。而高通呢,是按照整体作为基数进行收取的。

比如说,你研发了一款手机,用了某厂家的芯片,一般来说,你(按谈好的价格)付这个芯片的钱,就行了。

但是,如果你用了高通的芯片,不好意思,不管你手机卖多少钱,必须按手机价格的5%给高通钱。
如果你手机卖100美元,那给高通5美元。
如果你手机卖1000美元,那就要给50美元。
……
哪怕你造个飞机,价值10亿美元,只要用了它的芯片,你就要给它5000万美元。。。

手机的功能现在不断增加,各个配件(摄像头、屏幕)都越来越好、越来越贵,整机价格在提升,你的芯片不变,你依旧可以按比例抽钱。

怎么样?够不够狠?


这就是为什么高通的专利授权费被称为“高通税”的原因。

现在行业竞争这么激烈,厂家利润本来就微薄,你这不分青红皂白就收5%的霸王条款,比税务局还狠(税务局还有退税政策),换谁谁没意见啊。。。

关键是,即使你恨得咬牙切齿,你都拿它没办法,因为它的专利实在太多太重要了。你根本绕不开它。。。

在过去30年中,高通在研发领域投入的资金超过440亿美元,其在全球申请和拥有的专利超过13万项。这些技术以蜂窝通信为中心,包括标准基本专利和非基本专利。其中标准基本专利是指对设备是至关重要的技术标准。

▼高通总部贴满了专利的“专利墙”。。。


手机厂商愿意与高通合作,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对于手机厂商来说,高通不仅仅是专利提供方,还是一个巨大的专利保护伞

在与高通签署专利授权协议的同时,高通一般还会要求手机厂商与其签署一个反授权协议。说的简单些,也就是手机厂商,把自己申请的专利,反向授权给高通,并且放弃对其他与高通签署同样协议的手机厂商的起诉权。

举个例子,如果其中一家厂商侵犯了另外一家手机厂商的专利,只要这两家手机厂商都与高通签署了反授权协议。这两家手机厂商之间,就不会产生相关的专利诉讼。

这对于手机厂商来说,是一个省事且离不开的保护伞,毕竟如今手机市场趋同化如此之强,各家手机厂商都会申请在相应领域繁杂的专利保护。一旦不慎侵权,会给自己惹来不少麻烦。但进入高通的专利保护伞,就相当于进了一个手机专利保护联盟,在专利授权的问题上,自己就不会遇到太多麻烦。

然而进入保护伞的代价着实不低,行业里叫苦不迭。。。

高通的“霸道总裁”做法,引起了各国政府对高通的不满以及反垄断调查


来看看高通这些年惹上的官司吧。。。

2005年7月,美国博通公司对高通发起反垄断诉讼,最终达成和解,高通向博通赔付8.91亿美元。
2007年1月,韩国对高通进行反垄断调查,2010年1月对高通处以2.36亿美元的罚款。
2007年10月,欧盟委员会根据Nokia等六家公司举报对高通进行了反垄断调查,最终2009年以和解宣布停止调查。
2010年,基于Icera的投诉,欧美启动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Icera公司投诉高通滥用市场地位,目前此调查依然处于调查阶段。
2015年1月,中国国家发改委对高通的反垄断罚款60.88亿人民币。
2016年4月,黑莓公司抗议,认为公司根据授权协议支付的特定专利费,高通收取了过多费用,随后,两家公司展开了谈判,试图解决这一纠纷。2017年4月12日也就是近日有了仲裁结果,黑莓获得高通公司8.15亿美元赔款。
2016年12月,韩国监管部门以违反反垄断法为由,宣布对高通处以1.03万亿韩元(约合8.8亿美元)罚款,并要求该公司改变现有商业做法。
2017年1月,苹果在美国加州南区联邦地方法院向高通公司发起的专利诉讼,起诉高通“垄断无线芯片市场”,并提出了近10亿美元的索赔。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基本上,高通的法务部门就没有闲过。。。

换做一般的公司,这么多的官司,都是几亿几亿的,还都是美元,早就疯了吧。。。

高通偏不,它有专业的律师团队,专门搞这些事。(话说,美国人的专利意识真的是很强。大家从美剧里面应该都看到过,为了专利打官司是家常便饭。)

上面的官司里面,除了前年我们国家因为反垄断,罚了高通60亿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高通和另一个行业老“流氓”——苹果之间的死磕了。


苹果老大库克说:“高通在标准专利方面表现非常出色,但这只是iPhone的一小部分。高通的技术与显示器、Touch ID或无数其他的创新毫无关系,这些都是苹果的发明。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不对的,对此我们采取了原则性的立场。”

说白了,就是苹果认为高通的“高通税”影响了苹果的创新,因为创新很大一部分收益都被高通剥脱了。  

一个是最大的芯片商,一个是最大的手机制造商,两个老流氓互掐,大家当然是坐山观虎斗啦。这个事到现在还没闹完。。。

不过话说回来,东西是人家发明的,技术是人家研究的,如果没有高通这些技术型公司早期的创新,也不会有通信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要怪只能怪高通早期做出的决定够英明神武。。。

所以说,技术创新和高瞻远瞩是多么的重要。


高通和CDMA


前面说了,2G时代,GSM和CDMA竞争,高通属于追赶者的角色。到了3G,高通就是咸鱼翻身,大赚特赚了。到了4G,大家都看不下去了,纷纷抛弃CDMA,去投奔OFDMA。

以GSM为主的厂家,成立3GPP。紧跟着,以高通为首的CDMA技术厂家们,针锋相对,成立3GPP2,死磕3GPP。


高通本来是打算带着3GPP2搞UMB标准的,也就是CDMA2000的下一步演进对象。行业里的厂家们哪里敢往这个火坑跳?纷纷选择3GPP的LTE。 结果UMB根本没有厂商愿意参与,一个人怎么玩?高通自觉无趣,干脆就也放弃了UMB标准(几百亿打了水漂)。


实际上,CDMA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技术标准。(小枣君就是从CDMA开始干起的通信,对CDMA有深厚的感情。。。)

CDMA的优点:

  • 抗干扰
  • 容量大
  • 速度快
  • 辐射低
  • 软切换
  • ……

无奈,最终它还是彻底葬送在高通手上了。。。


虽然大家没有选择UMB,但并不意味着彻底摆脱了高通的“魔爪”。高通在LTE方面也有大量的技术积累和专利,只是专利被稀释了,技术占比和话语权没有那么大而已。

▼这些年,华为和中兴等中国企业大幅增加了专利投入



(数据来自网络)

虽然没有了CDMA,高通依旧庞大,而且高通在手机芯片方面,依然是世界第一。

尽管很多芯片厂商试图向它发起挑战,但是短期内它的霸主地位仍然非常稳固。


(数据来自网络)

▼2007年,高通推出了现在大名鼎鼎的“骁龙”芯片。


直到现在,骁龙芯片都被认为是最先进的手机芯片。很多手机厂家的旗舰手机都是采用骁龙芯片,以此作为手机的卖点。甚至,像小米这样的手机厂家,都因为骁龙芯片而一再跳票,只有骁龙芯片到位,它们才能开手机发布会。。。

▼受制于人的滋味,很不爽啊。。。(设计台词)


高通的未来


如今,高通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无线半导体供应商,一家全球员工总数超过3万人,每天出货手机芯片超过200万片,为全球近千家科技巨头提供技术许可授权服务的产业巨擎。

根据高通公布的财报,它在2016财年营收236亿美元,净利润也超过57亿美元。


目前,高通的触角已经延伸至医疗、汽车、物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


在物联网方面,高通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研发和并购。2016年,高通公司宣布将以470亿美元收购领先的汽车行业半导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恩智浦(NXP Semiconductors)。恩智浦在汽车信息娱乐、联网和安全系统等领域享有领先地位,拥有广泛客户群。

在5G这个炙手可热的方向上,高通也是下了血本,是最活跃的技术研发企业之一。它在很多5G关键技术上保持着领先,并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5G的测试。


高通肯定会继续活跃在通信这个大舞台上,寻找它的机会,收更多的“高通税”。


通信行业是个残酷竞争的行业,大部分企业都是跪着赚钱,少部分企业站着赚钱,极少企业能坐着赚钱。像高通这样,能“躺着”赚钱的,也许只有它一家吧。。。(还有苹果?)


最后,对于像高通这样的行业“流氓”企业,小枣君只有一句话想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lgbwvw | 来自北京
参考维基百科、度娘。
22年成就“芯片帝国”
1985年,51岁的艾文·马克·雅各布在家里召集几个好友,决定创建一家专注“高质量通讯(Quality Communications)”的公司,成立之初仅仅7个人,办公地点是在圣地亚哥一个坟场旁的小房子。万万没想到22年后,高通在2007年就成为“全球第一大无线芯片供应商”,截止到2013年芯片组累计出货量达到了110亿片,年营收总额达到了249亿元,员工人数也达到了3万多人。而谁又能想到高通今天在芯片领域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成就竟然起步于1998年高通和Palm联合开发的第一款具有互联网功能的CDMA手机padQ,尽管padQ体积大,价格又昂贵,但是它却帮高通打开了进军智能手机领域的大门。
诞生于2007年的Snapdragon(骁龙处理器)是高通的扛鼎之作,也是在移动无线芯片领域最成功的产品之一。在推出不到5年的时间,全球已经有超过42万多款智能手机和平板使用了该款处理器,还有40多万款使用骁龙处理器的终端会陆续推出。真正让骁龙锋芒毕露的要数和小米的合作了。小米2010年创立,打着“为发烧而生”的旗号,从小米1开始一直到小米4都是采用的高通最新的骁龙处理器。随着小米份额的扩大,高通利用小米采用骁龙处理器作为示范作用,一举拿下并统治了手机芯片的高端市场,开启了高歌猛进的四年。截止到2014年,高通拿下了全球智能手机54%的市场份额,成就了自己的“芯片帝国”。
“专利帝国”的建立
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高通这个“芯片帝国”的主要利润来源竟然不是芯片业务。据高通发布的2013财报显示专利费在高通去年249亿美元的收入中占到了31.6%的比例,约为78.78亿美元。尽管专利费在高通营收比重中仅占据三分之一,但是在净利润中的比重却高达四分之三,也就说高通80%的利润来自专利费。据不完全统计,高通目前拥有的专利超过13000项,主要集中分布在3G和4G的核心领域,其中大约3900多项是CDMA的专利,这是高通的基础,高通就是靠此起家。
1989年的高通还是一个小公司,直到雅各布成功和旧金山太平洋电话公司(现沃达丰公司一部分)签署演示CDMA协议,成功获得来自太平洋电话公司的100万美元的资金,并争取到其对CDMA的认可,进而取得了美国第二代移动通讯的标准。紧接着高通利用各大巨头争夺GSM标准的时机,注册掌握了大量CDMA技术专利。这在高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奠定了高通在CDMA生态圈中的霸主地位。随着CDMA得到越来越多的电信运营商的认可,韩国率先把CDMA作为唯一的第二代通讯标准,并投入巨资布局CDMA设备和手机的本土化,大力推广CDMA的商业化。而随着韩国CDMA商业化的成功,高通也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机遇。
到2000年,全球CDMA用户过5000万,仅专利许可收益就让高通获利良多。尝到甜头的高通更是加大的专利申请力度,甚至刻意收购有核心专利的公司,例如:Flarion技术公司、创锐讯公司等,这些专利收购让高通拥有了大量未来4G通讯技术专利。除去收购,高通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来技术和专利的研发。从高通公司成立至2013年,该公司用于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已经超过270亿美元,仅 2013年一年,高通就将其收入的20%,也就是50亿美元用于研发。正是高通对技术积累的重视和对产业链上专利的关注,造就了如今的高通“专利帝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hytt | 未知
业内有一个笑话:高通公司的律师比工程师还要多。
高通雇用大批知识产权律师,专门为公司申请专利,它筑起一堵高高的知识产权围墙,而去年高通净利润的70%都来源于专利许可费,这是全球绝无仅有的商业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