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anwchen2
| 未知
我来说说我心目中的Top 1吧,《黄真伊》,这么多年我看过的韩剧太多了,好看的也非常非常多,但很多当时着迷,后来看过也就忘记了。但唯有这一部,虽然看过的人很少,但在我心中,是超越《大长今》的伟大作品,看的时候流过多少眼泪,不是为了男女情爱,而是为了这个故事揭示的人性。
女主角是河智苑饰演,美到惊人,比后来她演《秘密花园》的时候还要美。最不能忘怀她第一次出镜的时候,她在河水里翩翩起舞,阳光照耀下,她微笑地泛着光。这么多年过去,这个镜头在我心里一直记忆犹新。
里面饰演黄真伊初恋的小男生,是还没长开的张根硕,在里面嫩得能掐出水来。
具体故事情节现在记得不是太清楚了。贴一篇我自己09年刚看过这部剧的时候写的剧评,也算是怀念一下我看韩剧最疯狂的时光。
她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艺妓,摆脱不了自己的命运,但是一直相信真心,认为人与人之间应有平等与尊重,身份有别,但音乐无贵贱,谁都可以欣赏。她捍卫人的尊严,追求艺术造诣深化,以及对视艺妓为玩物的两班贵族施以无情的嘲弄。她也曾经因初恋的夭折而怀恨世人,甚至因此不惜报复自己的师父,还遭到身边姐妹的白眼,但这终究还是因为她愤恨这世界太无情,而当有人与她真心交流,她又忍不住重新还以诚挚的真心,唤醒她一直被冷酷和仇恨蒙蔽住了的热情。我想最终所有人都在帮她,都是因为被她所信仰的真心打动,被她舞蹈中所传递真情而感染吧。
虽然很多评论将此剧与《大长今》相比,但我个人觉得它更像《金枝欲孽》。有勾心斗角,但没有一个人是真正意义上的反面角色。我最为尊敬的人物是师父白舞。师父白舞扼杀了黄真伊的初恋,是因为她知道身为艺妓,没有拥有爱情的权利,她也知道如果让黄真伊放弃才艺去追随爱情,对这么一个有才华的艺人来说是多么可惜,而且现实和生活的压力更会让她怀念修炼才艺的生活。她甚至可以狠心到看着小艺妓在盘花草(即初夜)的前夜戴上心上人送的发带自缢身亡之后,冷冷地说“把尸体丢出去”。在她眼里,才艺永远是第一。而她最后为了救真伊,更是掀翻了贵族的酒桌,搭上了自己的性命。而她临死前则选择穿戴整齐,在悬崖边翩翩起舞,纵身跃下,保持了一位艺人的尊严。而送葬时真伊竟令人惊异地以盛装表演呈才舞,一腔情与恨,化为对师父的刻骨内疚和敬意,看得我哭得头晕。
这个角色,让我想起《梅兰芳》中的十三燕,一个观众没有,只剩下砸场子之后的烂摊子,他也还依然坚持唱完了那出戏。梅兰芳没来得及卸妆就匆匆来看他,他第一句话竟然是“留神把戏里的人物弄脏了。”将自己毕生心血奉献的艺术看得如此尊贵而神圣。叮嘱梅兰芳要提高戏子的地位,这恰恰是白舞叮嘱给艺妓们的,你们是艺人,不是娼妓。
芙蓉这个角色也塑造得很有血肉。她不如黄真伊的天赋,但依靠不懈的努力,舞技也无可挑剔,几与真伊齐名。而真伊天下第一名妓的名头,多少是让她心里不平衡的,总想着要与她比试。而最终的比试输给真伊之后,她也不无遗憾但又口服心服地给了真伊诚心诚意的掌声。虽然一直以来将她视为敌手,不可避免地有着妒忌和伤感,但实际上内心却也一直赞赏和爱护她的才华。最后做了女乐行首,对真伊的评价是“我一生最好的知己,也是我唯一承认过的对手”。
另外黄真伊初恋的那个小男孩,长得很幼齿的小正太,非常可爱,性格单纯真心,但又因不得已的苦衷而懦弱,也是一个塑造得很出彩的角色。其他即使是一个个小角色,故事都讲得很完整,人物都塑造得很饱满。
比较让我觉得很有“教育意义”的是,最后黄真伊为了提升舞技,顿悟到的是,真正的舞蹈是要感动一般人,而不是给那些达官贵族和舞蹈艺人,而且要放下身段,到大自然里到平民的劳动当中,去寻找到真正动人的情感,和老百姓产生共鸣。这一点倒是很像我们接受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教育,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么……我看到这里一直在想,真正的艺术到底是什么,是要达到这种雅俗共赏的境界才算么?光是雅文化,例如意大利歌剧,或者光是俗文化,像东北二人转,就不到境界么?那像京剧这种,当年的俗文化,现在又成了雅文化的,又该如何看呢?不过当我看到黄真伊在竞演的时候穿着粗布衣裳,不加修饰,不要伴奏就开始跳舞,而跳了一会儿所有乐官竟能跟着她的舞步自发地感受到她的节奏韵律而为之伴奏时,我眼圈又红了。电视剧的结尾,当我看到真伊在市集上与所有平民百姓一起载歌载舞,要将舞蹈化解所有人的悲伤痛苦,给所有人带来幸福和快乐的感觉的时候,我禁不住又掉了泪。正如她的师父白舞所说,对艺妓来说最重要的,是痛苦。剧集里每一个艺妓的生命里都写满了不幸,而真伊能够将自己的痛苦和当初对世界的愤恨化解,糅合进自己的爱情,最终变成对世人的博爱,那又是怎样的一种胸怀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