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mple_lynn
| 来自北京
其实应该是华为集团的华为、荣耀双品牌的区别,两者目前都为全渠道品牌,价位区间全覆盖,共享集团技术但各为独立品牌。
区别主要在于目标客群不同,面向市场不同。双品牌是基于市场的发展和消费者细分来考虑。
一句话总结的话:如果华为是坐镇中军的元帅,荣耀更像是开拓边土的骑兵。
虽然这么多年一直有关注华为这家公司,但却是三十岁后才开始用华为的产品——在那之前都会觉得华为是父辈用的东西——父辈酒桌上的觥筹交错,而放满桌的既是华为的P系列或Mate系列——年轻时多多少少会有点拒绝出品中规中矩商务范十足的华为。
今年上半年偶然把玩了30S等几部荣耀机后,才算是对荣耀这个品牌有了更多了解——如果让我去到三十岁之前,可能我还是不大会买偏商务正牌的华为,却会选择工业设计、整体风格都更年轻化的荣耀。
对的,是荣耀,而不是华为荣耀,荣耀历经七年的发展早已独立,是独当一面的品牌。
从华为集团角度探究,华为、荣耀的双品牌策略非常有趣,荣耀的七年故事也值得一聊。
华为和荣耀算是典型的集团公司双品牌策略。
双品牌甚至多品牌的使用蛮常见,如海尔集团的海尔、AQUA双品牌,大众集团更是有大众、奥迪、兰博基尼等十个品牌。
使用双品牌可以避免多角化经营给集团带来的风险。两个品牌分工合作,一个通常是产品识别的重心,而另一个体现了产品的个性特征和形象
对应华为集团旗下华为、荣耀双品牌来说——华为是识别重心,而荣耀则通过反复的科技前沿探索和对年轻化市场的探寻体现了产品的个性特征及形象。
单从LOGO设计来看既可见一斑——HUAWEI对标了集团形象,而HONOR更多的面向年轻化的市场,体现其科技潮牌的特性。
华为品牌主打高端品牌,对标是苹果、三星,是中规中矩的正面重拳出击;而荣耀品牌最初对标小米,是华为的电商互联网品牌,如今目标定位是年轻人的潮牌,面向年轻市场。
七年的荣耀故事,是一部开拓史,也是华为集团消费者BG应对市场发展作出的种种应对。
最初的荣耀是华为品牌下一款机型,2011年,小米手机发布前,余承东发微博预告了华为也即将发布一款定位相近的手机,名字是“荣耀”。2012年底,四核心处理器的荣耀2代出世,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成为了华为销售最好的产品型号之一。
华为手机与集团同名,自然要与集团有着相近的集团形象。这形象是财富资源,但也是压力。小米轻装上阵,抓年轻人市场,走互联网渠道,搅动了当时的手机市场,华为自然需要应对。
但是,争夺互联网和年轻人这样的事情,却不适合顶着“华为”之名的品牌亲自下场。而荣耀系列的良好表现,让华为看到了一条路。
于是,2013年荣耀品牌成立。
现在的荣耀,已经是全渠道品牌,2019年的线下也销量超过线上。但当时成立的时候,荣耀的任务很明确——开拓互联网市场,而业内也能看出来,这是为了应对小米的挑战。
那年7月31日,小米发布了全新的子牌Redmi,定位低端市场,同年的12月16日,荣耀品牌正式独立,补足了华为消费者业务在互联网及年轻群体中的缺位,对标小米,应战互联网手机品牌市场,最初的销售渠道也是互联网渠道为主,用性价比占领普及市场,为华为集团开疆拓土。
华为品牌主打高端品牌,对标是苹果、三星,是中规中矩的正面重拳出击;而荣耀品牌最初对标小米,是华为的电商互联网品牌。在设计语言和技术选择上,也因为市场定位的不同而有所区分。
荣耀会不计代价地选择贴近年轻人的技术,比如荣耀手机一向重视芯片,会在两千元级别的手机上使用华为最顶级的芯片。此外,荣耀最先推出双摄技术,让游戏更流畅的GPU Turbo技术,也是在荣耀上首发的,荣耀Magic2也是全球首款AI六摄手机——甚至有人开玩笑,说荣耀发起狠来,连华为都一起打。
不计代价的背后,是华为集团的支持。荣耀手机和华为手机技术共享,双方共享的技术,涵盖最底层的芯片、算法、操作系统,再到通信、材料,直到终端应用,如今年同期推出的荣耀30、华为P40系列,既都搭载了麒麟990 5G芯片,同时全系搭载上了50倍超感光远摄。
如今回望,华为集团七年前采用了双品牌战术而非单一主牌缠斗,可以说是绝妙的布局——华为和荣耀,商务与潮流,两者定位都获得了成功,也都在各自品牌覆盖领域中做到了第一——荣耀的存在避免了华为被对手打乱节奏,同时完成了年轻化消费市场的布局。
七年过去,荣耀、华为也已完成了彼此的品牌区分。荣耀从最初的互联网手机品牌渐渐走出了自己的独立之路,华为、荣耀两个手机的品牌建设,市场营销体系相互独立,又相互竞争,共享集团资源的同时又各自作为独立的品牌参与市场竞争,毕竟狼性竞争是华为的老传统。
当时当下,称华为和荣耀是华为集团的消费者BG下的帝国双壁也不为过,中军不断输送粮草,骑兵大胆尝试创新开拓边界,七年荣耀史既是一部华为消费者BG开拓史——技术上,荣耀可以更新锐;设计上,荣耀可以更大胆;合作上,荣耀可以更潮流,荣耀的故事属于自己,也属于华为消费者BG。
七年过去,荣耀早已战胜小米成为国内第一的互联网手机品牌,悄然成长发展壮大——根据荣耀总裁赵明的说法,今年二月份,荣耀已是国内零售份额第二的厂商。
七年过去,荣耀的下一步更值得关注。
如果说华为要做的是格调,是标杆,是手机中的劳力士,那么荣耀的下一步既是潮流,是文化,是手机中的OFF-WHITE。
相比华为设计上的内敛、稳重,荣耀的设计更大胆、张扬,目标人群也聚焦在新一代的数字原住民身上,荣耀品牌传递的是年轻的生活主张、生活方式,将“年轻”、“潮流”融入品牌中。
想问问他是谁,不妨看看他的朋友是谁。
荣耀细化选择CHERRY,密扇、J For JUDY、INXX等潮牌联名,通过各类潮牌联通为自身植入“年轻”、“科技”、“潮”三大品牌基因,完成自身品牌构建面向未来。
今年,荣耀在这条路上走得越来越大胆。原本的荣耀手机,会在手机颜色上有所创新,而在荣耀30上,它采用了和过往都截然不同的大Logo设计。这样激进的设计,会失掉一部分喜欢稳重的客户,但无疑,可以更突出荣耀的调性,吸引更多核心用户。
这样的尝试还在继续。在荣耀30系列发布会上,他们做了一次走秀,在荣耀智慧屏发布会上,则跳起了现代舞。这些行为里,能看到荣耀把手机的概念从工具延伸成时尚个性单品的品牌理念,更能看到荣耀注重与年轻群体沟通的态度,躬身力行,俯身倾听,为年轻群体作出了改变。
七年过去,荣耀骑兵团已经打下了大好山河,甚至已渐成自身王国。
开拓的故事会继续:
荣耀IoT智慧全场景,为满足年轻人对多元生活的追求,和对更高品质的追求,于2020年升级为全新的荣耀智慧生活品牌HONOR life,提出“生活与你 一起升级”的品牌口号。在手机之外,荣耀还提供了PC、电视等产品,还和合作伙伴一起,做更多的家居用品,显然,荣耀的野心,远远不止是Top 2的手机品牌,而是要渗透到年轻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华为双品牌的故事会继续,帝国双壁的故事也会继续。
下一个七年会如何,拭目以待。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2549027208103362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