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干货整理:多屏互动之后的硬件互动

winwaysh 回答数0 浏览数527
猎云网12月6日(编辑:老翟)

很多人认为多屏互动这个概念没有什么意义,就几个听起来像噱头的简单小功能,为啥能被提到智能手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上?原因是多屏互动进阶的终极目标是:硬件互动。

多屏互动简单的说,就是几种设备的屏幕,通过专门的链接设备就可以互相链接转换。比如手机上的影片可以在电视机上播放,平板上的图片可以在电视机上分享,电脑的内容可以家用投影到电视机上。目前的应用形式有:无线影音传输、智能设备的无线操控两种。

从技术上来看,就是基于DLNA协议或闪联协议、Miracast协议等,通过WIFI网络链接,在不同操作系统上的多媒体终端如手机,PAD,TV等之间,可进行多媒体(音频,视频,图片)内容的传输、解析、展示、控制等一系列操作的高级技术。

目前多屏互动的协议有以下几种,猎云网为大家进行了简单整理:

一、DLNA

(由索尼、英特尔、微软等发起成立、旨在解决个人PC,消费电器,移动设备在内的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的互联互通技术)

二、WIDI(Intel WirelessDisplay 全称为无线超清技术)

它是通过WiFi信号来实现电脑和显示设备的无线链接。在英特尔发布Capella移动平台之后,WiDi技术就已经能够运用在相关产品之中。但随着ARM芯片的崛起,PC设备市场的萎缩,以及其他新兴组织利用市场优势推出标准的竞争,WIDI的推广并不好,目前新一代WIDI标准已经兼容Miracast。

三、AIRPLAY

由美国苹果公司推出的无线技术,目前只有也只供苹果设备使用,第三方设备只能兼容此协议。

四、闪联

联想、TCL、康佳、海信、长城联合发起的协议标准,支持各种3C设备智能互联、资源共享和协同服务,实现“3C设备+网络运营+内容/服务”的全新网络架构。

五、Miracast

Wi-Fi Alliance于2012年9月19日宣布启动的Wi-Fi CERTIFIED Miracast™认证项目。Miracast设备提供简化发现和设置,用户可以迅速在设备间传输视频。

六、WiMo (Wireless Mobile Multimedia Transmission Protocol移动终端无线多媒体传送技术)

WiMo技术是由中国移动主导,联合合作伙伴共同推出的无线多屏共享技术,按照官方的说法就是通过屏幕同步方式在移动终端之间、移动终端与电视机之间实现视频、游戏、照片、网页等内容和应用的共享。实际操作上来讲,就是你可以把你平板上的视频画面同步到你家中的客厅电视机,或是其它大屏设备上,和其他标准相比,DLNA是分享文件,要求传送和接收的端处理能力都要好,而WIMO是共享显示,对接收端要求低一点。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多屏互动的本质通过无线链接进行硬件性能、功能的互动共享。DLNA实现了网络功能的共享,AIRPLAY、Miracast等实现了不同设备间内存资料的共享,而像WiMo则实现了影音处理能力的共享。瑞芯微最新的GPU mirroring技术就是最大程度的不同设备间GPU性能的共享,使得其他低性能的硬件也具备良好的显示效果。而目前的多屏互动概念只不过是硬件互动技术不成熟的初期进阶罢了。

可以预见,未来只需两个设备通过协议链接,其中任何一台设备就可以轻松读取另一台设备中的内存视频、音乐,同时会自动根据几个设备处理能力的不同,选择判断由哪个设备对文件进行处理、或者协同处理,最后把处理结果映射到自个希望的屏幕上,达到最省电、最高效。

回到单纯的硬件互动来说,硬件互动不只局限于无线链接形式的互动,包括互联网、云计算、超级计算机、多合一芯片等等技术都是以提高硬件利用率为目的的硬件互动产品。而显然目前对于多屏互动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关乎于用户体验的硬件互动,或许是多屏互动概念的误导,没有厂商专攻,还局限于无线共享、在线共享,而且效果都不如人意。

例如:摄影功能、内存的共享。

目前市场上,智能手机的摄影功能都远远超过个人PC,许多用户都希望能在任何状态,将智能手机的摄像头共享给手机使用,同时不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换句话就是说:手机无论在开断电状态或是在其他硬件损坏的情况下,都能够在插上数据线后,实现摄影硬件、内存的共享,甚至是用手机触屏的操控电脑。显然,目前的解决方案只是通过系统软件来进行,操作不够简便且局限,智能手机损坏后就无法共享,使得用户不能即插即用。

再如:联网功能的共享。

智能手机在长期内存在流量问题,联网的电脑比WIFI热点多,没有带有通讯模块的平板电脑存在使用局限等情况。目前的无线DLNA热点方案,用过的人都知道有多费电、发热有多严重。用户更期待不同设备间通过数据线链接之后,在任何状态下都能够直接使用另一设备的网络模块。而从DLNA方案出现到目前,在这方面一直没有任何进步。小米手机专用的小米手机助手,因为具备了直接链接电脑网络的功能,让朋友在我面前炫耀了一台星期。

对于用户的各种心理洁癖影响消费选择的消费习惯,基于软件系统层面带来的硬件互动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心理诉求,用户更希望看到基于硬件层面的直接互动。各个硬件巨头长期鼓吹,综合用户体验大于单项硬件性能的过度追求,在这种情况下,用户想要感知的综合硬件体验却没有多少进步,确实是一台极大的讽刺。

在庞大的互联网产业链面前,各大巨头忙着争夺产品的几个核心技术的领先,其他众多小公司着眼于跟随战略以及精简成本的发展方向,而智能硬件系统过于繁杂的稳定性考虑、技术积累不成熟等等问题,使得各大厂商、方案商还未涉及硬件直接互动。但从技术方面来说,这是绝对可以实现的。

这也是其他小的硬件公司抓准用户需求,能够做出颠覆性产品的机会。在MP3、MP4时代,国内新生芯片设计公司抓住独立影音解决芯片需求的机会获得快速成长,到目前已经成功转战平板电脑芯片领域,攻进国际大厂供应链内,而彼时的国际芯片巨头还在慢吞吞的将原有的技术拼凑在一起,推出极客级别的产品。未来,芯片行业还有很多机会。

猎云网的小伙伴们,你想要什么样的硬件互动?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