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如何评价美剧《现代爱情(modern love)》?

jerryajax 回答数5 浏览数859
本题已收录至「寻找全网最强影视解说」活动,发视频,参与报名,参与「解说大魔王」争霸,万元现金等你来瓜分,还有机会获得专属身份标识。戳这里查看活动详情 >>> 活动详情 | 寻找全网最强影视解说
点击关注圆桌,还有每日片单、选题放送 >> 圆桌 | 寻找全网最强影视解说
剧集改编自《纽约时报》同名专栏“摩登情爱”里的故事,讨论爱情、情感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亚马逊单元剧,一共8集,每集时长30分钟左右。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guy1268 | 来自上海
这年头最不缺就是爱情片。但能够打动人的却越来越少。各种撩妹玛丽苏套路看多了,观众早就有了审美疲劳。
但有些剧,却选择回归传统,用朴实的方式讲深情的故事。最近刚出的高分美剧《现代爱情》(《Modern Love》),就是这样一部老派又浪漫的片子。


真人真事改编的剧,注定不可能像前段时间刷爆朋友的《致命女人》那样劲爆。也不会有韩剧式的梦幻少女心。
可真人鸡汤,也有它的好处:越是平淡,越是温暖细腻。
八集内容,八个故事,涵盖了不同维度的「爱」(love),不同经历的人,会被不同的故事戳中。我问了身边看过的人,几乎每个人都有为里面的某一集或几集哭过。


而我想给大家分享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故事:
When Cupid Is a Prying Journalist
当丘比特是一个爱打听的记者

这一集的争议挺大,有人说太鸡汤,太假。但我本人却很喜欢它关于爱情的表述。
这是一个记者采访约会app总裁,然后发掘出对方一段遗憾旧情,之后记者用自己的经历鼓励总裁去重新追求旧爱的故事。
一集里有两段爱情,一段是年轻总裁的,一段是中年女记者,我个人更喜欢女记者那段。


那是一个关于错过的故事。女记者22岁做战地记者的时候,在加勒比的一间酒吧,认识了一名学文学的大四学生。
两人一见钟情,坠入爱河,并约定之后的某个周末在巴黎见面。
可是,女记者到了巴黎,却没能等到她的情人。而这段戛然而止的恋情,也成了女记者心中最大的遗憾。她一直揣着两人的合照,从一段感情走到另一段感情,甚至走进婚姻。


女记者抱着这样的思念,过了17年。
就在她放弃希望,打算把这人当作秘密永藏心底的时候,女记者竟然在自己的新书发布会上,见到了这位失约的老情人。


对方向她解释,当年没去的原因。
原来17年前,男方并不是要故意爽约,他确实也去了巴黎。只是在去巴黎的火车上,他弄丢了那本写着地址的书,所以最终没能找到女记者的住处,让两人错过那么多年。


虽然之后,两人都走进了婚姻,有了孩子。
但他们,显然都没有忘记彼此。这次重逢,让他们更加确定这一份爱。


那接下来,怎么样?
是两人真的再续前缘,来一段中年激情吗?
不,并没有。
两人只是聊了整整一个晚上,从晚上聊到清晨,从酒吧聊到公园。他们紧紧依偎着,就像这17年从未分开过一样。


可再难忘,再意难平,终究是已错过的人。
一晚之后,两人分别,回到家中。
面对各自的伴侣,这对旧情人做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决定:男的,决定珍惜身边人,挽救那段没有激情的婚姻。


女的,却和日渐疏远的丈夫,提出了离婚。


并且用自己的故事,鼓励年轻总裁去争取他念念不忘的前任。


△这位女记者后来把总裁旧情难忘的故事写在采访中,被总裁的前任看到了,最终促成了这一对。

这样的结局,让很多人无法理解。如果错过的感情真的那么重要,为什么在重温旧情以后,男的选择回归家庭,而女的却决定离婚?这有什么意义嘛?
会有这样的疑问,是因为以前我们的爱情剧大多都是男女主角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于是大家也总是觉得好的感情肯定是圆满的,结婚生子,开花结果。
可实际上,生活中的关系哪有那么多可以厮守终身,有时候影响我们最深的,恰恰是过去那些错失的、未尽的爱。


没有结果的爱情,不等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没有在一起的两个人,不等于就要心怀愤恨。当时付出的真心,是岁月留下来最珍贵的回忆。
我很喜欢女记者说的:“我们不需要走进酒店,才发现我们还爱着彼此,我们显然还爱着。只要想到你,就能让我熬过很多事。”


就算彼此的选择不同,但他们都是从过去的感情中得到了滋养,然后才有力气在往后的生活中以不同的方式重新开始。
爱的美好,不是只有爱情降临的时候才能拥有,它走了,结束了,也会给人带来温暖一生的能量。


我也很佩服故事里的女记者。
她敢于在她发现自己婚姻已经没有爱的时候,走出婚姻,开启另外一段人生。


△这位女记者后来在总裁的相亲app里找到了新男朋友

就像剧里说的,真爱的绝对形态,在生命中有不同的存在目的。接受爱的流动性,不要因为害怕而不去做。
重要的不是结果。
而是,现在,开始,爱。


如果想看更多有关《现代爱情》的分析,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花吃了那女孩”(ID:huachinvwang),回复“现代爱情”,更多精彩内容。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meonbeijing | 来自河南
朋友们,真的很久没有在一部电视剧里看到如此豪华的阵容了。
不仅有女神安妮·海瑟薇,莫娘安德鲁·斯科特加盟,还有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里饰演男主角的戴夫·帕特尔、《我为喜剧狂》里的女主演蒂娜·菲......甚至就连黄老板,也有惊喜客串。
一开播,就立马飙到了8.7高分!这部剧集合了几个有点淡淡鸡汤风的治愈温暖系故事,而且里面的歌曲都很不错,尤其是片头曲《Setting Sail》,太好听了!!!
好听到什么程度?
这部剧的第一导演是曾拍摄过《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曾经》《初恋这首情歌》的导演约翰·卡尼,我这么说,你不用听歌,就能明白歌曲好听的程度了吧!
《现代爱情》


先说句题外话,我个人感觉把《Modern love》翻译成《现代爱情》,其实不太准确。这里的 love,并不单单指爱情,而是更加广义上的感情。
因此我也更喜欢另一版的名字:《摩登情爱》。
电视一共分为八集,每集25分钟左右,给观众讲述一个独立的小故事,很像电视剧版的《真爱至上》,说到《真爱至上》,大家都知道表姐对这个电影的喜爱程度吧。
很早以前,纽约时报就开启了一个叫做 Modern love 的专栏,用来刊登读者投稿的属于自己的感情故事。而这部电视剧,就是根据专栏上那些真实发生过的事件改编而来。
它们互相独立毫无关联,但却都有一个共同点:有关于爱。
今天,就挑其中几个比较打动我的故事,和大家分享。
0 1
当门房变成闺蜜
不少看过的人都表示,这是整部剧里最讨人喜欢的故事,同时,也是最惹人掉泪的一个。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米切尔,独居在纽约,大龄职业高知女性一枚。
她单身已久,渴望爱情。可现实骨感,不管她怎么努力,也找不到合适自己的人。虽然积极寻爱,但爱情却总是撑不过三天。
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中年男子古斯明。


他是米切尔公寓的门房,整个人温和又刚烈,对独身一人的米切尔非常照顾。
当然近来古斯明的照顾,基本都体现在:常常否定和米切尔交往的男朋友。
由于古斯明从小在劳改营艰难长大,看人的眼光非常一流。


就算隔着一条街道,隔着压得低低的帽檐,都能感受到他犀利的目光。
因此米切尔每每想要带男朋友回家,都铁定逃不过他这关。


有时为了能甩开古斯明的看管,米切尔甚至约会以后,都不敢让对方送自己到家门口。
就算到了家门口,也总是极力避免和对方发生身体接触。否则等古斯明看到的话,他一定会飞速安排好出租车,把这位男士毫不犹豫地送走......


对米切尔而言,古斯明像个对女儿管教太过严格的爸爸。
但同时,又像个敢于说实话,让人认清现实的老朋友。因为他总是能靠自己毒辣的眼光,精准讲出和米切尔交往的男人的弱点。


最要命的是,古斯明常常一语中的,让人连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


在无数的分分合合之后,米切尔发现,想要找到一个能够过了古斯明这关的男人,简直太难了。她渐渐疲倦之后,可意外却来临了。米切尔发现自己竟然怀孕了!


看到验孕棒上的两条杠,她整个人都崩溃了。没想到古斯明却蛮平静,就像哄小孩一样,用手拍着她的背,默默听她抱怨后悔碎碎念一大堆。


他就像个足够成熟的过来人,既开明又睿智,拥有让人心安的一切要素。

无论如何,都鼓励米切尔为自己负责。


于是谨慎思考以后,尽管前任男友不想接受这个意外的孩子,米切尔最后还是决定把孩子生下来独自抚养。
怀孕的一年期间,变成了她最依赖古斯明的时光。


婴儿床是古斯明给装的。


宝宝第一次拍的B超照片,也和古斯明分享。


连生孩子的时候,也是古斯明陪在他身边。就这样一年又一年。
在古斯明的关心下,孩子成长的很顺利,米切尔也从来不会因为自己是单身妈妈而被生活打得措手不及。


哪怕因为工作机会不得不搬家去到洛杉矶,古斯明也从来都是以非常成熟的姿态开导她,走向属于自己的人生。
尽管他这个大男人,早就已经忍不住在门外落泪。


在纽约这个偌大的城市里,他就像个让人安心的超人一样,不管你需不需要,永远都在那里,等待你的召唤。
要知道,如此互相依靠的米切尔和古斯明,毫无血缘关系。在一开始,他们也只不过是房客与门房的关系。
一个隐忍慷慨的大叔,一个孤独温柔的女性。
萍水相逢,能系起如此深的感情羁绊,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一个人要有多幸运,才能在你累了倦了的时候,知道无论自己何时回家,都有一个人始终在门房那里等待,拂去你身上的风雪。

0 2
闭塞的躁郁症患者
蕾希是一个病情严重的患者。她从小患有双向情感应激障碍,也就是俗称的躁郁症。


狂躁发作的时候,她整个人完全心境高涨,自我感觉超级良好。
嘴角的笑容根本收不住,走着走着都要跳起来。


就连早上出门逛个超市,都要打扮得容光焕发,明艳照人,兴奋地感觉自己在拍真人大秀。
穿上高调的金色亮片小吊带和粉红色的毛呢大衣,要确保自己是全场最亮眼的一颗星。


还会主动搭讪帅气的男生,和他在咖啡厅眉飞色舞的来一场小约会。


整个人简直兴奋到极致,比正午的太阳还要光芒四射。
但当她抑郁发作的时候,也相当的极端。


常常不能控制情绪,上一秒还在笑,下一秒就会哭出声。然后自己就会丧到全身毫无力气,所有细胞当场罢工。


不是直接跪倒在卫生间的地上,就是在床上瘫到天昏地暗,可以数天不拉窗帘不出门。每次暧昧的男朋友,都摸不清她的脾气。


明明一开始见面时激情四射全身都在发光,可下一次见面的时候,氛围就像进了冰窖。因此无论第一次的相遇有多棒,她的感情也总是无疾而终。


蕾希无法向别人坦白自己有病。活了这么多年,身边的人没有人知道真正的她到底是怎么样的。


从小,她就逼迫自己成为超优秀的人。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有资格缺席一半时间来应付自己的抑郁发作。
别人两天才能干完的事,她一天就能干完。别人读书一学期才能通过的考试,她只需要在图书馆猛啃几礼拜的书就能考好成绩。


等毕业工作,她当了律师。
开始接案子的时候,她也是挑灯夜战处理案件,每次都能做的既快又好。但她只在自己情绪亢奋的时候上班,哪怕同事说她像个志得意满的红毛猫。


因为她知道,一旦等到抑郁的时候,自己就会像个活死人,只能努力找各种鸡毛蒜皮的借口请假。
这导致公司领导经常对她不满,因此她也常常被辞退。


是的,她亲手把自己营造成一个出尔反尔、无视社会规则的奇怪女人。
可即便如此,她也选择对自己患病这件事闭口不提,把自己锁在小黑屋里。
因为她害怕看到对方知道真相后惊恐的眼神,也害怕被别人拒绝。
她知道她的病不会好,病就是病,会永远陪伴着她。


她见多了人们对有毛病的东西嗤之以鼻,她觉得自己或许也是一个有毛病的人。
大多数时间,她会在一场际遇结束之后蜷缩在床上大哭不止,内心却在偷偷希冀:
这世界上一定会有个人接受她本来的样子。
终于,在又一次被解雇之后,她决定试着向亦师亦友的前上司坦白。


我有躁郁症。
我有时会非常低潮,甚至无法动弹。
说真的,我可能是你交过最烂的朋友。

而前上司不仅没逃,没露出半点歧视的神色,甚至态度非常关切。为了邀请蕾希吃午餐,上司甚至还推掉了重要的会议。


还说,蕾希是她交过最可爱的朋友。蕾希没想过坦白会如此顺利,就像胸口的大象拿开了一只脚。
这么多年,她终于斗胆打开了心门,终于有了可喘息之处,终于可以活过来了。


她再次痛哭不已,可这一次的泪水,却盛满了多年来积攒的压抑。
很多人都会有羞于让人知道的不完美之处。蕾希只是其中一个影子罢了。


这样的人,往往会害怕坦白自己,所以选择在别人知道之前主动把自己藏起来。

善于掩饰,愧于坦白。

时间久了,再也不敢表达自我,或是干脆披上了一层面具,活成了一个假的自己。其实不必这样。

只要你有勇气打开一扇小小的门,就会发现,也许真心待你的人并不难找。
0 3
一对同性伴侣和流浪者的羁绊
安迪和托宾是一对同性伴侣。
他们相识于一个派对,志趣相投,虽然相差十岁,但很快就互相相爱。
由于各自的工作也都稳定,谈恋爱后同居已久,为了能让人生更有趣,两人决心要领养一个小婴儿。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这领养之路却出了奇的艰辛。
除了有大量的文件要填写,最头疼的是——他们总是找不到合适的送养人。


也许是因为他们是同志,也许是因为怀孕的女孩临阵退缩......总之本来热情满满的一个想法,把两个人搞的灰心丧气。
终于看不下去的介绍人,向他们介绍了自己的压轴人物。


一个年轻的女流浪汉,卡拉。
前不久,她和另一个流浪汉谈恋爱意外怀孕,因此想要生下这个孩子。
她人很机灵,也蛮善良,并不是真正的无家可归,而是主动选择当了流浪汉。


原因一方面是她不喜欢在同一个地方待太久,另一方面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节省社会资源。
交谈的过程很顺利,卡拉甚至都没有确认托宾托宾的年薪如何,是否有房有车...
用她的话来说,她只需要确认他们俩是否真正相爱就好了。


说完,她就背上包包,带着自己的狗狗继续浪迹天涯,只留下一句话,说自己会在六个月后再回纽约和他们相见。
托宾懵了,就这么洒脱?要是她不回来了怎么办?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他心绪复杂度过了几个月。


还好某天,家里门响了,找上门来的,是挺着大肚子的卡拉。
这时的她离预产期还有两个月。她看起来机灵依旧,并且神采飞扬,还把行李往地上一扔,说自己就住这里了!


托宾又懵了,他这个有点洁癖的人,无法想象竟然会有一个邋里邋遢的流浪汉住在自己家里。
不出所料,家里被卡拉搞的乱七八糟。


更无辜的是,卡拉的大狗竟然还把托宾心爱的小狗狗,搞怀孕了!

简直人间惨事,导致托宾不得不带它去堕胎。


终于在某夜,卡拉毫不客气地把其他流浪汉带到家里来招待的时候,托宾爆发了。
(哈哈哈哈哈这位尴尬出场的,真的是你们的黄老板。)


以前为了小婴儿而受的种种委屈,都根本不用过脑子就骂了出来。

卡拉也生气了,甩门而去。

没想到的是,托宾在小公园里找到她的时候,两个人坐下来情绪瞬间缓解,甚至开始互相认错反思。


一个人说,是我太过紧张,还没准备好。


另一个说,是我太麻烦别人,根本没有做到节约资源。曾经最针锋相对的两个人,突然变成了交心的好友。

此时只有安迪一个人是懵逼的。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两个奇葩大吵了一架以后,突然变成了互相的拥趸。


甚至在孩子出生的时候,也只有原来最讨厌卡拉的托宾一个人,坚持在产房陪伴卡拉......


这是多么奇妙的一段际遇。

一对同性恋者和一个女流浪汉,因为一个新生儿聚集在一起。


他们原本只是自顾自地走在自己人生的大路上。

本来无意从对方身上获取能量,神奇的是,却在不经意间成了彼此的精神支撑。

虽然彼此走的路、生活方式各不相同,却还能从对方身上获取力量。

这是让人再快乐不过的事情了。


0 4
当八卦记者化身丘比特

约书亚是一个交友约会网站的创始人。

事业成功,他也因此撮合了无数对男女,帮助他们找到一生挚爱。


但他自己却为情所困,孤独已久,不想再去尝试拥有一段新的恋情。某次,他接受一个八卦采访,女记者在最后关头随口问了他一个问题:
你自己是否曾经爱过?


他愣住了,之前的采访从来没有人敢问这个问题。看着女记者真诚的眼神,他也不自觉地又坐了下来,讲出了自己的故事。


那是几年前,约书亚还是个打工仔,在一次等待面试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叫艾玛的女生。
艾玛落落大方,性格温柔又不失锋芒,最关键的是,他们很聊得来。


为了能够要到艾玛的联系方式,约书亚甚至放弃了那次面试。
他积极求爱,两人很快就陷入热恋,紧接着就一起同居,布置新家。每天下了班,他们就依偎在自己的小窝里,度过了近乎完美的半年。


然后问题就突然袭来。根源是艾玛的初恋男友。
在一次偶遇中,艾玛没能抗拒对方的邀请去了酒吧,意乱情迷之后,不禁做了些出轨的行为。尽管意识到自己错误的艾玛,立马回家向约书亚坦白了。


但自尊心极强的约书亚还是感到了背叛,他连夜收拾行李离开,两个人就此再无往来。
在那之后,约书亚埋头苦干开始创业,企图用忙碌的工作消解内心的苦闷。
当他的事业越来越成功,接触到的人越来越多,也终于可以继续展开一段又一段新恋情。


他和新女友保持交往,游走于各种应酬之间,生活看似没有什么让人郁闷的地方了。
于是,他以为自己真的复活了。直到两年后的一天,在街头的转角,他竟然又看到了艾玛。


此时的他们,身边都有了另一个人。
但是那一刻,他的心却突然像被击中了一样,那时他才意识到——
过去的两年里,自己从未真正活着。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无论别的女孩如何幽默聪颖,但他们都不是艾玛,艾玛就是他的光,没有人可以替代。
可坏消息是,艾玛已经订婚了,约书亚只能默默退出,又回到了一个人的状态。


听到这里,女记者一脸遗憾地骂了一声F*ck。
她看起来非常真挚,思绪也跟着飘回了自己年轻的时候。
一物换一物,她也开始和约书亚分享自己的爱情故事。
22岁的时候,女记者住在巴黎,是一名战地摄影师。


当时她在加勒比的一家酒吧,偶遇了一个在伦敦读莎士比亚的男孩,一见倾心。
惨的是,就在那次相遇过后,他们却再也没有见面了。


世事弄人,再加上当时通讯不发达,两人不论是相约在伦敦还是巴黎,都总是被另一个人放鸽子。
心里的期望不断落空,女记者只能靠一张仅有的合照去回忆那个匆匆路过她人生的男孩。


她心里一直怀揣着疑问,明明给了他地址,为何他不来找我?
就这样,十七年过去了。
曾经的青春女孩变成了两个孩子的妈,她也不再从事战地摄影师,而是变成了生活相对稳定的作家。她的书很畅销,人也随之出名,四处参加签售会。


可就在一次看似平常的签售会上,当年那个失约的男孩竟然出现了。
此时的他,已经变成了一个有了些许白发的大叔,但嘴角的笑容却依旧灿烂。


被吓到的女记者,脸部涨红,嘴上也只能喊得出一声,哇。
猝不及防,从未想到,这相遇太过偶然和刺激。接着,对方就开始解释自己当初放鸽子的原因。


原来他不是故意失约,而是弄丢了女记者的地址。
他提前三个月就在网上看到了签售会的消息,一直专心等待,只为见她一面。
话毕,他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安静离去。


而女记者打开一看,发现那张写着电话号码的纸,竟是当年他巴黎去往伦敦的机票。
原来他当年真的从来都没有想要放鸽子。只不过一切都是造化弄人,如今的他们早就各自成家。


签售会结束那天晚上,女记者拨通了那个男人的电话。
他们两个人一起吃饭,一起喝酒,就像回到了当年在加勒比的时光。
是心动的感觉,让他们走遍大街小巷,又坐在湖边长椅上彻聊了整夜,直到天明。


最后两个人非常坦然的,互相说了再见。
像是对过去十七年的等待和怀念做了一个郑重的道别,对曾经年轻时最单纯纯粹的爱说了再也不见。
接着,他们就变成成熟的大人,回归各自的生活。也许有些遗憾,但终于得以释怀。


因此在听了约书亚的故事以后,女记者鼓励约书亚再去争取一下。
因为如果两个人不正面交锋,就永远不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


她立马给了个助攻,真挚地把约书亚的故事写到了采访中。
果然,在艾玛看到以后,当即震惊。两个人鼓起勇气一来一往,才终于有幸收获了完美结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爱是不会毫无理由错过的。
爱是宇宙共通的道理,想要拥有它,不仅仅只需要维系一段亲密关系而已。
还需要勇气、信心、坚持和很多很多考验人心的东西。


爱不可名状,触不到摸不着,但却有魔力能让人这种独立的个体,感到自己是在活着的。
大部分时间,它只是隐匿于平凡的亲情、友情、爱情。
可有时候,它或许又很复杂,甚至能让人连如何面对自己都不知道。
但不要怕。
无论是什么人,都会为情所困,这是亘古不变的事情。
正是因为爱让人着迷,它既多样又细腻,既温暖又遗憾,才更让人愿意跨越困境去拥有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illiam王子 | 来自上海
我很喜欢,但前提是得接受,或者是最近刚好想要看点cheesy的东西。
看到第六集的时候我就在想:我真是个无聊的人,只对自己经历过的、能够relate的爱有兴趣,我大概是最不合格的观众。
真的,我最喜欢的几集,都是最平凡、最像从我生活中的snapshot的故事。
三十分钟走完这些情节对于我这种观众来说简直是福音,不费脑子也不挑战耐心。
第一集,给我开了个非常好的头,让我飞速地看完了这八集。这一集我认为应该和第六集拿出来一起说:其实第一集的Guzmin才更“爹”。我最开始用我看多了狗血小言的惯性思维认为女主可能是为了让门卫嫉妒吧,毕竟Doorman is the Main Man嘛。不不不,反而恰恰是这种没有任何sexual tension、为对方留了足够的距离、空间和体面的陌生朋友模式最令人感动。我不图你什么,但又愿意了解你经历过的一切,你也不图我什么,你只关心我好不好。
我最喜欢的镜头是女主生产的时候,幻想Guzmin在门口出现,看着她用尽力气,生出孩子。陌生人的善意总是能让我再多跑一里的 – 因为“陌生”和“善意”两个词一起出现总是意味着这个世界比我们想象得要好。


It was a joke

我喜欢它讲述的这种关系和恰到好处的距离,没有那种令人窒息的“为你好”,只有一句 “do what you wish”,因为我们陌生,所以我只盼着你好,但并没有资格对你的选择指手画脚。甚至可以说是,我们很关心,但我们缺乏表达出来的立场。
我看完八集以后依然认为第一集是我的最最最最爱。屏幕里能让我喜欢上的男性果然都是一个样子的。

排在第一集后面的是第四集,是的,霍爹和Tina Fey,how can it get any better? 但我最喜欢的其实是他们太真实了,真实得让我觉得我一定是在看我爸妈。
不过我爸妈打得是羽毛球,不是网球,我妈也更像男主的角色,快五十了依然在寻找新的乐趣,我爸则更像女主,从三十岁开始就一直依着规矩而活。
他们拌嘴,吵架,在我两岁的时候就一度要离婚。我看了原文,我妈甚至和男女主的星座都一样:是个狮子座。
吵的事情永远鸡毛蒜皮又有烟火气,“我怎么不知道你工作上xxx?”“你到底会不会发球”“我为孩子的付出你怎么就看不到呢”“你根本就不会做饭”。中年夫妻的一切特征他俩都有。
但我想说他们能走下去的原因:道歉。不是那种“成成成,我错了,都是你对”的道歉,而是那种“我哪里确实做得不够好,而你做得比我承认的要好”的道歉。
然后他们作出艰难的改变,小到像是不再扣出对方接不到的球,大到像是记住对方并不是对手,而是队友。
这集我认为是最不容易出彩的一集,因为太家常了,但恶心点说,John Slattery水汪汪的眼睛和那句“I’m sorry”谁又能拒绝呢?Tina Fey也非常非常非常迷人,她摔倒时那一眼我想用娇俏形容。


I was an idiot

与第四集并列的第五集,嗯… 我最开始会想看这部剧的原因就是John Gallagher Jr. (我知道,大牌云集的剧集这么说有点奇怪)我在看了American Idiot和Spring Awakening的半年后突然从他吊着一根胳膊老了十几岁的预告片里get到了他的帅,这不是有点奇怪,这是很奇怪。


就是预告片里的这一幕笑得我决定一定要第一时间刷这部剧

但他和这个故事契合得太太太好了。宅男、小肚腩、焦虑且edgy反而有种质朴的可爱(?)
女主是让人最有共鸣的一个:离不开社交媒体,在做的一切好像都是一场show,我做的事情到底是我想做的,还是给别人看的?女主漂亮,有魅力,自信,健谈,caring,你以为她不可能有这样的问题,但没想到是现代人的通病 – 太介意别人的judgements
两人关系由于事故快进到像老夫老妻一样共享卫生间又好像是看到了我爸妈的变体。剧里每一处对intimacy的设计都让人觉得relatable。
他俩最后没能走下去是意料之内吧,但这个晚上共同面对的问题和一起解开的心结比走下去要可贵得多吧。

可能我就是个这么self-involved又缺乏同理心的asshole吧。人们总是对自己最熟悉的事情给予更多的注意力,就好像它在讲你的经历的一种又一种的变体。
等我回来说剩下的五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nn512 | 来自北京
《现代爱情》:这8个小故事哪个戳到你了?故事来源是同名podcast,倒是早有耳闻,但觉得并不适合开车时候听,现在看到故事被拍出来,倒是看起来比较舒服。
这是一部系列剧,全季8集讲述了8个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独立的人物,这些人物也只是路上擦肩而过的陌生人。
本片质量上乘,卡司强大,非常值得一看。
这是那种深入讨论“爱”这个人类永恒话题的作品,在这个主题上其探讨的问题范围够广,深度也足够。但撇开这个主题,其所有的探讨都是建立在一个first world problem的前提中,所以这是一部可以说很深刻,同时又有些肤浅的作品。
八个故事,一个一个来。

当门卫是你的依靠 When the doorman is your main man
Maggie和她公寓楼下的门卫Guzmin有着特殊的关系,每一个被Maggie带回家的男朋友都要先过了Guzmin这一关才能真的和Maggie交往下去。


Maggie的某次约会进展完美,但Guzmin依然表示,“你值得更好”。
不久之后Maggie发现自己怀孕,孕期乃至孩子出生,甚至到孩子需要保姆照顾时,站出来的都是Guzmin。
几年之后,已经搬去洛杉矶的Maggie带着女儿带着新男友回到纽约,这一次Guzmin告诉她,“就是他了”。
所以你看,第一个故事主要讲的就是不是“爱情”。
Guzmin和Maggie之间情同父女的关系就是在阐述,为什么人和人之间总是会互相吸引,而这才是本剧的主旨。
Maggie问Guzmin,为什么这一次你“批准”了呢?Guzmin回答,因为我能从你的眼睛里一眼就看出爱。
真喜欢一个人是藏不住的。

当丘比特是一个爱管闲事的记者 when Cupid is a prying journalist
Joshua是知名交友软件CEO,在接受记者Julie采访的时候,被问到“你是否曾经深爱过?”时,讲出了自己的故事。


Joshua曾经有过深爱的女友Emma,两人在一起的最初6个月就像童话一样美好。但Emma一时失足,出轨于初恋男友,Joshua和Emma就此分手,形同陌路。
Joshua最后一次见Emma是在街上,他和女友面对着对面走过来的Emma和男友,当晚他就和女友分了手。
Julie看着Joshua,讲出了自己的故事。
自己也曾有深爱的男友Michael,两人机缘巧合之下错过,各自结婚生子不再往来。在Julie某次新书签名会上,Michael赶来见面。
两个人还是这么合拍,似乎仍然是当年的天生一对,而这一次见面却让两人意识到了些什么。
Michael回去后,对分居的妻子表示愿意重新试一次,而Julie则不再犹豫,和丈夫离婚。
听完了故事的Joshua同意Julie将自己的爱情故事发表出来。因为这个故事,Emma和Joshua又走到了一起。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the one who got away的故事,有过这么一个人的人,大概不时就会想一个问题what if?
得不到的才是白月光嘛。
Julie和Michael之后不同的选择就能看出,有的时候,过去了就是过去了。
Michael在这次见面后,彻底放下了白月光,而Julie则意识到,自己不该满足于凑合,而值得真爱。
正如《致命女人》里Beth Ann说的,要想生活好,就不要遗憾于自己做出的选择。
在这个故事里能看出,本片展现的是爱情中美好的一面,但即使是美好的一面也不代表每一段爱情都是以happily ever after结束的。

爱我就爱所有的我 Take me as I am, whoever I am
Lexi从小就饱受抑郁狂躁型忧郁症(bipolar disorder)之苦,但一直不愿意认真面对。
她每一次找到新工作后都是那个表现优异的超级明星,但不久之后就开始无故旷工,最后被炒。
她每遇到一个合适的男生不久后,那个抑郁的自己就会冒出来,搞砸一切。


这一次Lexi在超市里遇到了Jeff。Jeff虽然看出来Lexi略显奇怪,但还是一次又一次和她约会,照顾她。
再一次失业后,同事Sylvia拉Lexi喝咖啡安慰她,Lexi终于说出来自己是bipolar。
那之后,她开始积极寻求治疗,生活也逐渐走上正轨。
当然,Jeff还是错过了。
就所谓对的人出现在了错误的时间。
这一段虽然也讲了一个没结尾的爱情故事,但着重的仍然是人和人之间的联系。真正推动Lexi面对真我的,是她开始向一个又一个认识自己,却又不认识真正的自己的人说,“我是bipolar”。

别让比赛就这么结束 Rallying to keep the game alive
Sarah和Dennis是一对婚姻陷入危机的中年夫妻。
Sarah完全无法融入丈夫的世界,对丈夫演员的工作无感,认为不工作的丈夫娇气。Dennis则认为妻子爱对自己挑刺,不理解自己。


在婚姻顾问的建议下,两人开始一起打网球,以求培养感情。
这就是很典型的爱情变成亲情,逐渐无话可说的中年夫妻形象。
两人决定还是尝试一下分开,Sarah说,我讨厌和你在一起时候的自己(I hate who I am when I'm with you),确实,到了这一步,大部分时候分手就是唯一的选择了。
Dennis意识到,正是自己刻意将妻子和自己工作的世界彻底分开,才造成了两人无话可说。
爱情嘛,谁也不能保证它能持续多久,并不是人一定会变心,但有时候事情就是自然而然发生了。
当医院成为约会插曲 At the hospital, an interlude of clarity
Rob是个看起来非常普通的男生,而Yasmine却是一个走在路上能让所有男生目不转睛看的美女。


两人的第二次约会中,Rob意外划伤自己,被救护车送到医院,Yasmine不那么情愿地跟着一起去,但渐渐开始悉心照顾Rob。
在这个不眠的夜晚,两人开始吐露心声。
Yasmine告诉Rob,自己从小就习惯成为别人眼中的焦点,享受着走在路上被人盯着看的感觉。
“我很擅长约会,但我不擅长维持一段关系。”
就这样,这么一对外表看起来并不怎么匹配的男女变得越来越亲近。
人长大后的很多行为似乎都能从童年经历找到原因,而一个人是否有安全感其实也并不是很难看出来的。
一个人越在意什么,就表明了在这件事上越没安全感。
这一段故事,就是Yasmine直面童年经历带给自己的创伤,以及自己利用外表来让自己感到安全的癖好。
这两大问题,都让她难以维持住一段稳定的感情,在这一晚后,或许她终于找到了药方。

他就像我爸,何况这只是一顿饭 So he looked like Dad, it was just dinner.
Maddy从小就没有父亲,一直渴望着父爱。
刚满21岁的她,在公司里遇到了年长30岁的Peter,暗自幻想Peter是自己的父亲。


Maddy接近Peter,两人在家做饭一起吃,一起躺床上聊天,一起手挽着手逛公园,甚至Maddy车祸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打电话给Peter。
某次约会中,Peter试图亲吻Maddy,被Maddy强力推开。
Peter不解,我们这到底在干嘛呢?
Maddy也不解,早跟你说了我把你当爸爸的,你居然想跟我上床?!
但聊开后,两人也开始互相理解。
Peter为了两人彻底不会有牵绊,决定离开公司,在走之前,他对Maddy说了一番父亲角色才该说的话。
那一刻的Maddy,终于长大了。
这一段剧情是比较别扭的,没有这种经历,也不认识有这种经历的人,不知道是不是会出现剧情里这种情况。但似乎外界对那些找比自己年龄大很多伴侣的女性,普遍认为她们多少都是有点father issue的。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直男和直女之间是否能有真正的友情这个同样充满争议的问题,答案是什么呢?
我觉得有。
可以理解Maddy这种希望自己有一个为自己自豪的父亲的感受,只可惜父母这种童年缺失,长大后很难弥补。
她孑然一身 Hers was a world of one
Tobin和Andy是一对同志情侣,他们决心要收养一个孩子。
在几经周折后,他们认识了流浪女孩Karla。在和Karla的接触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最终,Karla生下了女孩交给了Tobin和Andy,自己也成为了女儿生活中的一部分。


Karla对Tobin和Andy的职业、爱好、财务等等毫无要求,她要确认的是,他们俩会不会一直在一起。
她对自己的流浪朋友吐露心声,自己从小没有父亲,母亲也没怎么照顾自己,不希望自己的女儿也过上单亲的生活。
流浪朋友疑问“可是这种事情,谁能保证呢?”
确实,爱情这种东西,谁能保证呢?
让Karla下决心的是Tobin和Andy碎嘴闲聊的场面,爱不爱就是这么容易看出来。

越跑越兴奋 The race grows sweeter near its final lap
Margot曾经是一个老年跑步团的积极成员,在跑步团里她认识了Kenji,两人相识相爱并且生活在了一起。


Kenji去世后,Margot一下不知所措,她每天躺在床上,想着和Kenji的点点滴滴。
谁说老年人就不能拥有爱情呢?old love is different but old love is the same.
走出Kenji的葬礼,Margot再一次跑起了步,
= = = = = = = = = = = = = = = = =
谈论“爱”的作品实在太多太多了,尤其是这种讲述生活中真的会碰到的各种情况,观众大概都会忍不住把自己代入。
也许你就是Maggie,不知为何一直没能找到对的那个人,生活中能依靠的并不是伴侣。
也许你就是Julie,错过了那个人,生活陷入了凑合的陷阱里,没有勇气挣脱。
也许你就是Joshua,开始接受自己很难再爱的现实,甚至不再寻找。
也许你就是Sarah,不明白身边曾经深爱的那个人为什么越来越像个陌生人。
也许你就是Lexi,有着自己不可控的因素在搅乱自己的生活,但没有勇气面对。
也许你就是Yasmine,只知道出手争取,不知道怎么维持。
也许你就是Margot,正失去伴侣不知所措。
等等等等。
= = = = = = = = = = = = = = = = =
这是那种听故事前,观众都要先忘掉各种可能出现的现实问题,配合着“世界真美好”的世界观去看的故事。
看多了各种或深刻或肤浅的东西,生活还是需要看看本片这种又silly又fluffy的东西调剂一下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hanyong | 未知
整体比较一般,下饭剧,最爱E03 & E08


10月份,万圣节季,witching season,却有这么一份名叫“modern love 摩登之爱”的短剧登台亮相,好像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但实际一看,这部剧一集一个故事,有故事发在一个时空,纽约的秋季,所以这个时候上映也不足为奇了。另外,这部剧讲的远远不止有爱情
E01 父爱,E02 错过的爱情,E03 爱自己,E04 夫妻生活,E07 接纳他人,E08 黄昏之恋……
所以“现代爱情”未免过于片面了,“摩登之爱”也许会更好

本剧的单个故事、又打着爱情LOVE招牌的模式,其实并不新奇
前有经典爱情片《真爱至上Love Actually[1]》,后有每个故事5分钟串起来的《巴黎我爱你Paris, je t'aime[2]》,都是佳作。按照本剧的地点,可以说是《纽约我爱你2.0》了。
可惜和东施效颦的《纽约我爱你[3]》类似,本剧虽有亮眼明星加入(安妮海瑟薇、莫娘Andrew Scott),也纵使有两三个故事让人回味,但还是逃不出因故事选择的失误而沦为平庸的命运。

E01讲守门人的父爱,第一集由于被翻译现代爱情误导,前半集一直以为女主会看上守门人,各种诡异,到后半段才逐渐理解那种父亲女儿般的美好关系,算是挺温馨的一个开场。


E02明显是两个故事揉在了一起,第一个故事比较老套,第二个故事颇有《爱在黎明破晓前[4]》及其三部曲的感觉,不算新却也依旧浪漫感人。要扣着本集标题《Cupid is a prying journalist》,的确,记者的报道,让第一个故事的旧情人重归于好,对比于记者自己那段,因为通信不便而无疾而终的爱恋,烘托出不同的时代,造就的不同的爱情结局。


E03算是Bipolar患者的自述吧。这种病简而言之就是情绪波动极大,要么特别兴奋载歌载舞,犹如LA LA LAND,要么抑郁到几天无法起床,在暑期美剧《Euphoria[5]》中也有着重刻画。这个故事其实更多讲述女主如何正视自己,最后终于向朋友倾诉,开始接受治疗,找回自我,挺暖心的。


这一集安妮海瑟薇的换装秀,又让人回想起了经典的《穿普拉达的女魔头》

E04的故事本来15分钟就可以讲完的!最感人的部分,莫过于最后在餐厅,女主终于崩溃,苦诉衷肠,还是蛮感人的。可惜为了凑够半个小时,用打球诊疗什么的凑时间,真的看不下去……原本Tina Fey在,还期待有喜剧元素,但其实也一般……


反而,最短的一个故事,E08,15分钟,刚刚好。恰好黄昏之恋的那种宿命感,最戳我的泪点。就算是花甲之年,也不一定非要在躺椅上回忆18岁那年追逐太阳的年轻身影,也可以再奔跑,追逐新的故事。看着女主最后在雨中缓缓地奔跑,居然泪目了。本年度看到的最感人的一个镜头之一。


全剧最短的一个故事确实最打动我的……

总之,整体制作水平还OK,推荐E01, E02, E03, E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