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在海信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华桥 回答数5 浏览数4268
暑假工通过关系在海信实习,作为一台外来人,感觉海信的营销思路太年纪大了,公司文化也缺少人文关怀,管理上有些混乱 效率低。总而言之感觉仍然是一种老企业的路子 和心里的大企业有些出入。特意在资深上搜索了相关问题但回答都不是很多,又搜索了在海尔工作是一种怎样体验,看后感觉两者差不多,但就我所待部门而言 海信还没那么糟。
红娘看破 | 来自北京
首先要说的是无论在哪里工作都会有好与不好的地方,只要不要把不好的地方无限放大你就能够坚持下来,像人一样人无圆人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只要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就能够在职场当中混得风生水起。
做为世界家电品牌企业,海信的待遇确实不错,曾经在青岛海信工作了几年,所以稍微了解一些。在海信上班有五险一金,普工工作环境挺好的,车间是无静电、无灰尘、无噪音、无辐射的环境,统一安装中央空调、冬暖夏凉舒适安全,比小厂只有风扇强多了。每个月拿到手4k~5k是没问题(扣除五险一金),没特殊情况是有双休的,不过加班比较多,加班费也多,所以想多赚点钱可以加些班,当然加班也是自愿的。逢年过节也会有礼品的,并享受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带薪休假,尤其对新人企业是比较关注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都不错。
说说宿舍环境问题,其实我个人对宿舍要求并不高,主要是能睡好就行,而且我们公司给提供的是四人间三人寝,意思就是空出来个位置,平时有什么东西也可以搁到那个位置,但保不齐有一天会来人。床位倒是有些像大学生的那种,上面是床下面是写字台,方便平时办公什么的,如果舍友再给力一点我几乎挑不出什么毛病来,房间有暖气、空调。楼层有洗衣房、洗澡间、电视室、微机室,生活区封闭管理、凭卡出入、安全有序,有餐厅、篮球场、足球场及若干健身器械。
公司有饭堂可以解决一日三餐的问题,味道不错,炒菜、麻辣烫、砂锅、饺子、粉面什么都有,种类比较丰富,但是每天吃肯定还是会腻哈,时不时的可以下个馆子。。。食堂价格不贵,比外面低很多,基本每个月的餐补就能覆盖。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謎亂﹏﹖. | 来自福建
我觉得我比较有话语权,我在海信工作了六七年,然后在各类公司都有工作经历,积累了产品、市场、定价、渠道等各方面经验。还收获了一大帮好朋友。
毕竟是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虽然时隔已远,但仍然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有着浓厚的感情,就像自己的初恋,留下的都是美好的回忆。
其实许多网友都会觉得相对于一些能够赚取更多钱的公司,更喜欢这种氛围感比较好的公司。因为在愉快的环境当中工作会让自己变得非常有动力,当一个人有动力了以后,就会非常的喜欢这份工作,而且能够更好的去完成这份工作。总的来讲很多网友都觉得好的工作环境、好的同事更容易留得住同事,由此可见好的工作环境似乎更受大家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utting | 未知
研发在职。日常生气,有时还会气笑了。
1、乌烟瘴气,唯上主义
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了,海信仍然离不开周厚健的指挥。周已经是个老人,过去的成功经验和多年下属的吹捧,使其失去了对外界和公司真实状况的掌控能力。HICC作为周的喉舌,发布的新闻常见这样的主题:“触目惊心!周董视察XXX,严肃批评XXX”。办公室环境脏乱差这种破事,居然要靠企业一把手来到现场指出问题(大厦的权贵专用电梯坐多了,看不惯基层环境?),下面的人才会干活!这些问题各级管理者不知道吗,心知肚明,就是不去解决。还是那句话,老板提出的问题才是问题。
用官僚主义治理官僚主义,用文山会海治理文山会海。研发、营销、制造大量部门每日的工作,就是开会讨论怎么写汇报邮件和PPT。干活三天,写一个PPT能改几个星期。各级会议讨论的不是业务如何开展,而是各个山头在扯皮甩锅,费劲心力趋利避害。
2、战略短视,自断手足
自诩高新技术企业,实际待遇就是傻逼。近几年,海信开出的校招薪酬从失去竞争力逐渐恶化到成为业内笑话,与平均水平的差距至少拉开一个五万。青岛房价居高不下,想用什么忽悠年轻人来海信?前途还是情怀?海信觉得21世纪是电视机的天下吗?拿不入流的薪酬去一流高校招学生,HR为了完成业绩,或是招了一堆末流985淘汰的垃圾,或是招了一堆山东二流甚至三流的本地学子,来海信就是图个安逸。海信还指望这些学生加班奉献,海信是我家开的?还有海信的新员工实习,美名其曰研发要了解产品,被包工到产线荒废一年。海信这是什么大无私精神,主动将毕业生劝退的精神啊!友商应该点名表扬海信!2020年了海信还在讲究工匠精神,搞什么匠王,老板有制造情怀,就要拿企业和年轻人的时间做牺牲吗?不出五年,海信将因今日的骚操作,付出90-95后骨干集体断档的代价。
3、形式主义,内耗第一
天天查着装、查卫生、查保密。正事一件不干,恶心事层出不穷。海信每天思考的不是怎么扩大业务,就搁这儿内耗。反腐倡廉考试一次又一次折磨基层员工,那么有效果吗?到底哪些既得利益者在坐享其成,海信的股东,不对,海信的领导们心里没点数吗?
4、负面文化,伤尽将心
但凡想在海信做出点业绩的,没有不受委屈的。活干的越多,犯错的概率越高,海信的容错机制非常差,一旦出点问题,就是各种考核,通报满天飞。一条业务线上,从经营层到基层员工,全不放过,追责到底,考核严厉,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全公司通报批评,考评不及格,内部下岗。老油条们早就学会了向后撤一步装傻保护自己,岁岁年年涌来热血沸腾的年轻人在海信四处碰壁,不愿屈服者离开了海信,剩下的时间长了也学聪明了,成长为新一代的老油条。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oodly | 来自北京
我在海信分公司工作了2年多,当初是被其国企的名号骗进来的,现在准备另谋出路了。简单说一说吧,海信分公司包括海信总部的待遇可以说是全国家电行业最低的!分公司简直就是垃圾,打着国企的名号,实则非常垃圾,待遇、福利、休假等没有任何地方能和国企挂上钩。
       美其名曰海信是海信人一辈子的事业,忽悠人干活,员工累死累活,每天加班加班却不给任何补贴,在这你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公司里每天勾心斗角,老龄化严重,真不明白这些人在这样的企业里还能每天斗得乐此不彼,待遇管理机制等方面比民营小公司还不如,而且想尽办法钻漏洞,人员五险一金,生育津贴等方面。更可笑的是海信的年终奖是从你每个月工资扣的10%,年底再给你发,如果年终你考评差的话这个钱就没了,真他妈搞笑。公司的各项束缚太多,在这你很难得到发展和才能的发挥,领导层水平很low,高层和总部领导班子换的比上菜还快,换句话说,无人可用、人员流失严重、人才得不到培养,总部高层为了自己的利益天天宫斗,对于市场的把控和反应那不是一个慢字可以形容的。而且海信的营销真的是烂,总部真是养了一群猪,当别的企业在竞争在发展在创新的时候,海信在忙着自己内部的斗争,19年折腾了两次,差点把自己搞死。目前市场份额下滑严重,各项收入都在大幅下滑,亏损严重,这种时候总部对于市场的反应和反击倒是一点没看到,反而在大张旗鼓的裁员,还他妈的想不赔偿的裁员,对于孕妇及哺乳期的员工也是毫不留情,总想着不赔钱裁员,分公司各种官司纠纷不断,却一点记性也不长。
      如果海信的大部分员工不是因为年龄和学历低的问题,估计公司能剩下3成人就不错了。如果你想到海信工作,奉劝还是另行打算吧!如果有在海信工作的,但愿早日解脱吧,公司90%的人每天都在想着离职,公司赔钱走人这些事。唉,失败的企业,如果不是海信总部还有点国企的股份,估计早他妈倒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oldesert | 未知
前海信国际营销员工,这篇写给准备入职的人看
1. 组织架构 层级多,交叉管理多
主要分两块,直发和海外分公司
海外分公司,了解较少,不展开
直发,就是OEM业务 品牌代理业务,按产品分有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手机等,其中电视手机在青岛,冰洗空调的业务在顺德。其实还有小家电,不过太小,可忽略
以前销售是按产品类分,后来改革了,按产品又按地域分。比如说,顺德,分中东非,欧洲,亚太等部门,这些部门只负责冰洗空调销售;而青岛主要是电视部门,手机部门
管理方面,就比较复杂了。国际营销的大领导在青岛。顺德有产品线领导4个,主要负责不同产品的销售。但是呢,如果从财务及KPI指标方面,每个部门的领导又是完全不同。比如说,中东非部门,部门内部有产品线总监,总监向中层领导汇报,但中层领导汇报和负责的对象不是那4个产品线领导了,是一位海外分公司总经理。(顺德是个好地方,大领导还有财务和KPI的领导长期不在身边,中层领导就是土皇帝了,于是发生了很多事情,下面叙述)每个部门都是一个分公司实体,KPI不同,连吃饭报销的发票在不同部门间的抬头都不一样。
说白了呢,就是外贸被一个大老板承包了,然后直发又转了给几个小包工头
如果是新员工,没有一年半载,不通过各种报告,是无法了解这种架构的。那应该怎么做呢?谁给你钱,谁考核你,听谁的
2. 薪酬待遇
先说基层的吧。
海外分公司员工,最苦逼是德国,最好是美国;大概收入30万RMB一年(税前),全包(含工资补贴吃住行等)
国内的,国企,五险一金,双休 这些都妥妥的
基层业务收入主要来源是工资,年薪制
大学生就进海信的,比较惨,待了5-6年左右的,很多都在年薪6万左右(税前)
外聘的,一般10-16万(税前),最高就是16万;各位看官注意了,这些是在完成各种考核指标以后才能拿到手的最高数字。
考核一般有任务,利润和品牌(比例每年不一样一般是442)
或者你能力很强,不在乎,说我肯定可以完成任何考核
但,你错了
你完成了任务,没用,得看你在的那个小部门完成的怎么样;你那个小部门完成的好也没用,还要得看整个部门完成情况
绝了吧……
其它的收入,得看明年的政策,可能会有明星机,超额利润等奖励(说实话,如果你能力强,这是块肥肉,但是呢……后面说)
总监及以上的,有内部股份,不同级别有不同股份公司的股份
3. 发展空间
两个字,有限!
每年会有一次评级,分SABC,连续两个S可升级(是可,不是必须),连续两个A及以上可涨工资(年薪涨2000)
一年最多一个S,2个A每个部门(这个就得看土皇帝心情了)
要想有肉吃,必须上总监以上
但是呢,总监以上级别的人物基本都是固化的,很多人都是熬了十几年才进去的(因为股份!!!)
就算你进入了吃肉阶层,也不一定能吃上肉,股份是花钱买的,以前那些人买的股份价格可能才几毛,而你,现在得花几十块才能买一股
金钱的空间说了,那按周懂说的计分卡模式,能力这一块的发展呢?
看命!
如果你跟的师傅能力强,或许能学到些什么吧
4. 进入正题,为何离开海信
首先,顺德这边办公室关系相当复杂
什么远房亲戚的就不说了,一堆;还有兄妹关系,夫妻关系啥的一堆,更甚的是情人关系,今年年初某位领导就被人在办公大楼下贴了大字报,乱搞男女关系
其次,在海信 如要升职靠的不是能力,而是其它的
比如说欧洲某位领导,连续得罪了几个大客户,被大客户要求不许他再接触他们的任何事情,然后,此人还升职了,成了总监
又比如说,亚太和中东的几个业务,能力很强,一个部门80%的业绩都是他们拿的,但是呢,他们还是最低级的业务经理,连高级经理都不是,更别说什么总监;反倒是他们做出业绩的时候领导安插了几个新总监给他们
再次,最黑暗的,就是任何事情不公开,不公正,不公平
特别是涉及到钱和利益的那块
海信的工资是年薪制,但有考核,每年年初都会出考核要求。这个考核文件,基层业务除了年初听领导宣讲一下,从未见过任何纸面的文字,连领导说的是真是假都无法核实。
另外,每个区组,每个人的任务是多少,除了领导,没人知道;年初给你一个数,年底又是另外一个数
那些所谓的激励机制,如明星机型奖,新客户奖,更是黑!
一个是考核的标准,除了领导没人知道具体;而是,考核时算的成本有好几个,比如说什么大池子,工厂结算,特殊结算等等,连一些总监都不清楚按哪个标准;再就是,奖励的分配权在领导手里,除了领导,没人知道他给自己分了多少,给谁又分了多少,你甚至连自己都不知道属于你的奖励总额是多少,自己分了多少,工资条上没明细的
举个栗子,LG在某年的奖励有50万,然后某领导给自己分了30多万,下面具体跟进业务的三个业务加起来拿了15万. 可惜的是,不知道怎么了,被人给爆出来了……
本来呢,激励是所有人都有份的,比如说研发的,工厂的,产品经理等等
可这位领导,一个人就拿了其中60%以上 研发的兄弟们为开发这客户的新产品连续加班几个月,工厂为了赶货,加班加点,最后连个感谢都没有
海信的基层业务如流水,但是总监都是铁打的
一个视基层如蝼蚁,视年轻人的激情和热情为垫脚石的企业
网上有句话,只要你再努努力,你的领导明年又可以换车换房了。这句话,在海信顺德体现的特别明显,某些领导连续几年换车换房,什么宝马,特斯拉,福特探险者,什么复式,连接套房;然后还升官升职
可是那些对应着的业务呢?最多也就给个S评级,也就是奖励2000块,人民币
辞职前听到的,海信适合养老,养胎。确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