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你觉得马丁的《冰与火之歌》如何样?

yangpansui 回答数5 浏览数666
在奇幻题材的作品中算几等作品?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EFLwCYCj | 来自北京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故事的「经纬线」

对比《魔戒》与《冰与火之歌》的话,我们会发现,《魔戒》气势恢宏,格局庞大,但它的叙事也只集中在两条清晰可辨的情节主线之上,弗罗多携带魔戒前往末日火山的旅程是其中的一条线索,由甘道夫、阿拉贡领衔的正义联军与索隆、萨鲁曼的黑暗军团的战斗,则是另外一条线索。

与之相比,《冰与火之歌》的叙事结构则是颇为复杂,许多条叙事线索错落有致地彼此交织,共同组成了一个网络状的复杂结构。

对于这个结构,我用「经线」和「纬线」来打个比方。

首先,我将地理空间作为标识,在《冰与火之歌》当中指认出多条叙事线索,它们构成了故事的「经线」。马丁的叙事在不同的空间之间灵活切换,他时而书写君临,时而书写龙石岛,时而书写北境,时而书写多斯拉克草原,有时,他的笔触又会突然转到多恩王国,或者是奴隶湾城邦。

马丁的这种多线叙述,让那个宏大的架空世界,获得了一种全景式的展现,也让活跃在这片空间当中的多种多样的族群势力,获得了群像式的描绘。

另一方面,《冰与火之歌》还在讲述多方势力互动博弈的同时,交代出各色人物的身世背景与命运走向,塑造了许许多多有血有肉的人物角色,其中不少角色的命运变迁,都牵引着或详或略的叙事线索,它们组成了故事的「纬线」。

而这些以人物角色为标识的「纬线」,和那些以地理空间为标识的「经线」,一同组成了网络状的叙事结构。

《哈利波特》的当代性

在 J.K.罗琳创作的《哈利·波特》系列中,虚构的「魔法世界」却与所谓的「现实世界」处在同一个时空维度,二者并没有截然区隔的分界线。许多重要的故事发生地点,比如说,通往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国王十字车站、通往对角巷的破釜酒吧,甚至直接就位于英国伦敦的街头。故事当中的所有角色,无论是「巫师」还是「麻瓜」,无论是「神奇动物」还是「普通生物」,他们都混居在同一个开放的时空当中。

所以说,和《魔戒》,《冰与火之歌》里带有中世纪气韵的架空世界不一样,罗琳的世界观设定,虽然也从源远流长的巫术文化、凯尔特文化、基督教文化、中世纪炼金术中获得了许多的素材与资源,但《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更像是把我们所熟悉的现代世界,进行了一些奇幻化的微妙变形,我们可以把这种变形称作「带有寓言色彩的奇幻化处理」。

马丁的人物塑造-POV 手法

《冰与火之歌》的人物群像之丰富,是有目共睹的。我在这里可以和大家分享一组对比数据:在《纳尼亚传奇》七部曲当中,有名有姓有背景设定的人物角色共有 223 个;在《魔戒》三部曲当中,这样的人物角色的数量,是 539 个——这已经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了。但大家可以猜一猜,截止到第五部,在《冰与火之歌》系列中出现的有名有姓有背景设定的角色,一共有多少个呢?答案是 1878 个。

当然,马丁的成就不仅体现在人物数量上,更重要的是,他采取了一种很特殊的叙事手法,粉丝们常常称之为「POV 手法」。这里的 POV 是 Point of View 的缩写,也就是视点的意思。POV 手法指的是,从某一些特定的人物角色的视点,来观察世界、叙述故事。

读过原著的朋友都会注意到,除了每一部的序章与终章之外,《冰与火之歌》系列的每一个章节,都是以某一个人物角色的名字或者称谓,来作为这个章节的标题的,那这个人物,也就是这个章节的 POV 人物。我们会在对应的章节里,通过这个特定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来感知这个世界、了解这个故事。而当小说的叙事从一个章节推进到另一个章节,视点人物也会随之切换,我们由此获得了别的人物的视野,同时体察到别的人物的内心。

内在式聚焦

从叙事学的角度,我们也可以把这个写法称作「以第三人称叙述的多重式内聚焦叙事」。

「第三人称」很好理解,《冰与火之歌》是用「他/她/它」这个人称来叙述故事的,而不是用第一人称「我」,或者第二人称「你」。

那么,什么是「多重式内聚焦」呢?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6abc | 未知
乔治.R.R.马丁的《冰与火之歌》叙事宏大,心理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饱满,情节跌宕起伏,故事发展出乎意料,让人看后意犹未尽,欲罢不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林肯老狼 | 来自贵州
《冰与火之歌》是我看过的最优秀的奇幻小说,注意:我说的是小说,而且没有说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519 | 来自广东
首先说下结论,看过大约数十部国外奇幻小说,包括魔戒,刺客,魔法学徒,地海传说,龙枪,玫瑰王国,安伯等主要经典作品,在这其中,冰火我认为是最好的。
主要的优点各种书评已经说的很多了,什么情节曲折,人物真实,跨度宏大,煽情感人等等等等,但其实不外乎是美剧的那一套,lost那种,奇幻小说的作者们整体来说其实不如科幻界有文学造诣,冰火的情节立意在这里面就是相对出色的了。


缺点跟所有通俗小说漫画一样,挖个大坑,铺n多条线,自己写着写着收不住,越来越有烂尾倾向(第四第五卷花了10年多,真心失望啊)。
至于我个人最欣赏的,倒不是这些情节人物什么的,而主要是细节,是的,大量的细节,数千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彼此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却绝无矛盾之处,还有场景,作者可以用数页巨细无遗地描述一条街道的建筑纹理,一个集市的风土人情,细致到你可以感觉到这个空想的世界就在你身边,可以呼吸到里边混杂的空气似的真实。


总之想看奇幻的话,冰火还是我的第一推荐,一个人架构了一个完整的活着的世界,在奇幻界,应该无人能出其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武汉高校联盟 | 来自广东
个人的一些观感(小说读过,电视剧看过)。  
作为文学作品,<<冰与火之歌>>可以说是一部极为优秀的作品。个人认为有如下三点:  
   1,   所谓史诗巨作、经典文学作品,一定具备的要素,便是刻画饱满的人物形象,让人读过之后印象深刻。大家很容易在某个人物形象中达成共识,辨识度高。通常成功的文学作品都有成功的人物形象。很多作品能够成功地刻画出一两个两三个就算是不错的了。但是如果能够在一个架空的背景中,能够大量的刻画人物形象并且都很成功,每个人都有血有肉,让人记得住,互相之间还能串联成一个完整的世界,故事没有冲突,这就很难得了。比如三国和水浒,有很多经典人物形象(不过这些人物太经典了,简直没有了可复制性,冰与火之歌不同)。村上的<<1Q84>>中人物很少,却也都刻画的栩栩如生。我最推崇的一部电影海角七号,每个配角都有自己的故事,无比的细腻,让人感动。  
2,第二点是冰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每一个故事都有自己的高潮。经典人物都有自己的归属,通常不会虎头蛇尾的结束。但是现实世界中并不是这样,因为故事都是现实的截取而非全部。每当我们看完一个故事都会想,以后会怎么样呢?除非故事中的人都挂了,不然一切不会在刚刚高潮,大团圆之类的地方就结束了。故事在高潮后,大团圆大悲剧处结束是一般故事的套路,这是一种截取现实的方法。  
      《冰与火之歌》不是这样。它没有一个固定的故事主角,没有一定的高潮。只能这么说一句:故事就这么发生着,很丰富,很精彩,但是它只是发生着,而且还将继续发生下去。再英雄的人物也会死,而且死的很难看,再卑鄙的人物也可能活得好好的。每个人活着都有活着的理由,或者因为他奸诈,或者因为他出身好,或者因为他真的有才能,或者仅仅因为上天的眷顾。个子大的不一定搞得过个子小的,不注意看背后就会遭人暗算。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人,形形色色得活法。我只是呈现出来,你们来看吧,虽然魔幻,但是真的很真实。  
3,故事其实没有太多的魔幻色彩,但是却能够呈现出一个魔幻的世界。魔幻元素运用的不多,却给人一种强烈的真实感。架空的世界,虽然容易发挥创造性,却很少有人能能够把这个架空的世界填满。架空容易,填满难。作者 乔治·雷蒙·理查·马丁做到了这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