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qnusBnr
| 未知
前几天里来了一位老大爷敲门,说是邻居,让我在一份请愿书上签字,关于某电信公司在小区建基站的。
建基站,好事儿。我正想签,又听到大爷唠叨什么辐射啊,孕妇啊,才觉得不对。一问,原来是反对建基站。我说我不签,我不反对建基站。为了睦邻友好关系,我把后面的话咽下去了,“我不仅不反对建基站,我还…”
我还工信部投诉过,小区信号不好,打不通电话,接不到短信,像在深山老林一样。用手机注册,需要验证码,我得换衣服穿鞋下楼过马路对着天空举起手机,这对于宅惯了的我可是极其苦恼不便之事。大爷对我宣讲了半天辐射危害,指出我“年纪轻轻不懂科学”,然后悻悻地走了。于是我知道,很可能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依然要用wifi跟人网络语音通话,还要跋山涉水地去接收个验证码。
然后我拿起手机,发现又该升级了。
每次IOS升级,我都非常苦恼。不能升级,千万不能升级,太难用了,慢,死机,闪退,某某的经典不可复制,直到遇到需要更新某个APP不得不升级。
我想起了小时候,我妈和我二姨在三姨家见到了一把滚梳,当时还是新奇物,二姨对我妈说,瞧,她就喜欢赶时髦,这东西样子货,有什么用呢?我二姨不爱赶时髦,她比我三姨更晚地学会了发短信,上网,用QQ,她还没有微信,但是将来肯定会有的。还有,在她的头发稀少了很多之后,她也有了其实已经不太用得到了的滚梳。
也许没有了侵略者,没有了显著的敌人,但是我们依然需要在生活中捍卫些什么,同时再抵抗些什么,才能找到存在感,才能觉得安全。也许对未来的恐惧和不确定感,对往日的遗憾和眷恋,让我们不停地怀旧。小学运动会上带的简装汽水最好喝,绿豆汤强过一切抗炎药,用鸡蛋啤酒洗头比洗发水好,民国的课本最科学,八十年代的天是永远晴朗的天。每一代科技产品都更难用,每一代新青年都更软弱笨蛋。
其实,这又是何必呢?抵抗是徒劳的。火车,照相机,电灯,电话,电视机,电脑,互联网都曾经被轻视和抵制,但是谁也无法阻挡他们汹涌而来。不需要水晶球,一切都是可预见的。最终,阿Q全村人的辫子最终都剪掉了,移动基站会在各种小区中竖起,或者被更加革命性的东西代替。我二姨以及和她一样的老年人以及很多反现代主义的中青年人手机中最终会安装微信,而人工智能时代也终将会来临,那时的我们看着年轻人挽着机器人上街,会不会像现在的老大爷和姨妈一样,心中充满恐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