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你认为未来的人工智能是否能推动公有制的发展?为什么?

zhu001 回答数1 浏览数115264
使用道具 举报
| 未知
fishbiscuit456 | 未知
会,目前已经有初步的讨论。在智能化机器人能够替代大部分人的工作情况下,给所有人发放全民基本收入,以确保其收入。
全民基本收入是一种社会重分配政策,主张政府在固定时间发给所有公民一笔固定的钱,不管你有没有工作、家境如何,都会收到。基本收入要花很多钱,不过支持者通常主张,在自动化(automation)的未来,机器的生产能力将使这种基进的政策成为可行。众多研究人工智能及其社会影响的专家,都将“全民基本收入”视为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就业状况的主要策略之一。
人类劳动逐渐被机器替代,这一趋势并非机器人时代特有的,工业时代的发明同样取代了一些人类劳动。比如回看美国农业史,曾经有90%的美国人都从事农业劳动,大规模自动化以后,只有2%至3%的美国人口从事农业工作。但大规模机器自动化之后,全民基本收入,真的可行吗。
瑞士和芬兰近年来都曾推行过类似政策,在2013年,瑞士政府提出的“全民加薪”政策就曾让全世界为之艳羡,但是到了2016年,瑞士针对是否实施“无条件基本收入”政策进行了全民公决,结果反对派以72%的得票率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否决了这一提案。
人人都有钱拿,不用担心生计。这么好的事情,为什么瑞士人反而不领情,不愿意接受呢。埃隆马斯克的观点也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他在接受一次采访的时候表示,他认为全民基本收入在未来是必然的,机器自动化也是必然的。但他担心,如果人们不需要工作,可能会丧失人生目标。马斯克问道:“更为艰难的是,人们将如何寻求人生的意义?很多人从他们的工作中找到人生价值。如果不再需要你的工作,那么你的价值是什么?
马斯克说,有些人可能计划在将来用这些空闲做“更复杂”、“更有趣”的事情。人类也将有更多的娱乐时间。马斯克说:“之后我们必须弄清楚,人类将来如何与先进的人工智能共存。最终,我们需要和数字超级智能形成某种良性的共生关系。”马斯克指出这可能是“最棘手”的部分。
尽管讨论这些问题目前看来还有些遥远,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解决基本的生存与温饱问题尚且需要时间。但不可否认的是,机器人替代人类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如何与智能机器人共存,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给更多的人普及机器人技术知识,了解机器人,进而熟悉现代的智能化社会,这个责任都落在了机器人教育工作者的身上。这就是凤凰机器人不忘的初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