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是否存在汉语拼音无法拼读的汉字?

040372001gg 回答数4 浏览数411591
看CCTV的汉字听写大赛的时候,突然在想,中国成千上万的汉字,是否有汉语拼音无法拼读的某个汉字?


朋友wkkvh | 未知
有的,而且好多。

汉语拼音主要是北京普通话为基础,有四种基本声调。但是还有区域的语言无法表达出来,只能修正或近似读。还有现代网络发达了,许多字造出来但是没法去读。比如duang
不得不说汉语拼音的发明极大的降低了学习识字的难度,只要会读字母拼写,所有的字都能读出来。但是这个拼音是借鉴西方字母和拼写规则,结合中国国情制定出来的。这本身就有很多方言字和儿化音是无法拼写,但是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所以还是有许多无法识别的。
建国后把北京话作为普通话标准,所以拼音也就以北京人发音为基础进行听读。但是除了北京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语种,像我们江苏宿迁就有三种,江淮官话,中原官话,灌南那边的话。南方许多古老读音都是5个语调,而普通话拼音只有4个,有一个虚音读不出来。当然也没法拼写。还有少数民族的语言更多字更多词都是只能意会不能言谈拼写的。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流氓插件 | 未知
我首先默认您所说的“汉语拼音”是指1955~195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订、1958年 2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承认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的这套“汉语拼音方案”,並先说说它的性质。

一、“汉语拼音方案”制定之初的目的是为了推广普通话,而普通话的性质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其中语音方面放弃了北京话里的少许土音。所以,汉语拼音方案生来就是一个被优化的、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的语音系统。在普通话中,不算四声一共有400个左右的音节,算上四声约1600个左右,但是一部分音节并非四声全有,实际上现代汉语普通话只有1200个左右的有效音节。

二、汉语从古到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今天赖以考证古今语音变化发展的《切韵》音系,存在一个和北京音系转换的方法,这是由于中古音到北京音系的传承与发展关系。体现在技术上,人们通常用《广韵》《集韵》等韵书的反切的“变读”办法,来给不常用的汉字“赋予”一个普通话的读音。因此,今天的大部分读音可考的汉字,都可以通过“反切变读”这个转换器,生成一个现代读音,即可被“汉语拼音方案”记录。至于那些字书、韵书上收录,但是读音不可考的字,以及出土文献中出现的从未被著录过的字,除了学者研究和交流之时为了便于称说临时赋予一个读音外,一般不存在需要给它读音的问题。

三、今天的大部分方言和普通话是不同的语音系统,但系统层面它们之间存在类推关系。所以往往具备类推条件的,可以类推之后用汉语拼音来记录。而有的方言自造字(比如粤语中大量口字旁的字)所记录的词,是游离于这个转化关系之外的,本身没有进入普通话,也就无所谓用“汉语拼音方案”来记录的问题。当然,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都给自己的方言专用词找到了古籍中的“本字”,或者重新自造了方言用字,或者给自己的方言制定了专用的拼音方案。

四、对于长得像汉字的那些并非记录汉语的字(比如西夏文、女真文、越南喃字、日本自造字、朝鲜自造字)或者符号等(比如这样的:㔔㔖㖙㖚㖛㖜㖝㗊),能不能算汉字还是个问题,也就无所谓“汉语拼音无法拼读”的问题了。当然,随着近些年中日学术交流,一些日本字也被专家赋予了普通话读音。比如辻,日语读作つじ,原本没有普通话读音,后来我们就按形声字读成了shí,且已经收入《现代汉语词典》。

所以,理论上,汉语拼音是可以拼读的所有“汉字”的。当然您可以举出一堆反例,但我想那都不是“汉语拼音方案”本身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hangxi24 | 未知
重庆话里的许多字就无法用汉语拼音拼写、拼读。比如泥巴的泥,仪容的仪,疑惑的疑……重庆话旣不是ni也不是yi,而是舌头贴紧上腭发出的近似于ni、yi的音。还有“念”、“年”、“业”、“娘”等等都是舌面紧贴上腭发出的有别于普通话的音。我常想,这些字的发音是不是属于古汉语遗留下来的“入声”?非常希望能有语言专家能为我们说个明白。我的小学、中学都是在故乡重庆郊县上的。当时中学的“汉语”课虽然也学了普通话,但并没有学到家,除了一两月看一次电影,再没有“正宗”的普通话可供参照。教汉语的老师都是经短期普通话培训就仓促上岗的,讲普通话发音不准。尽管学校也提倡讲普通话,但谁也讲不好,最佳水平也就是个“四川普通话”。(那时重庆市属于四川省)。学校周边的群众常把我们师生讲普通话讥讽为“贵州骡子学马叫”,普通话热潮只维持了几个月就草草收场,学校的“官方语言”又恢复了四川话,也就是现在的重庆方言。近年我回乡探亲,接触的人多半还是一口家乡话,虽倍感亲切,但又发人深思:看来普通话要在神州赤县遍地开花,真还任重而道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zliqnsx | 未知
这个问题首先要有个规范的标准,个人意见。首先汉语拼音或者说汉字指的是什么?是国家语委收录的汉字还是说方言俚语都算。当时推广普通话和汉语拼音是以扫盲为目的的,让人可以快速简单的识字。这才是它的作用,而不是为了深入的文化研究。第二,很多方言俚语里面的词,其实可以用普通话来表达的,虽然读音不同或者说拼不出来,但是可以用普通话里的词语来代替的,更有一些方言本来就是普通话里的汉字。只是方言的发音不一样而已,这不代表拼不出来?举例说明,普通话里的“跨”是四川话里发音“KA”内裤成都话叫“腰裤儿”但是这些都可以转换为普通话的!再拿大家说的成龙那个“duang"的一下,可能普通话会说”噹“(个人意见,不一定转换得准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