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如何看待《王牌对王牌》中华晨宇改编的济公主题曲《鞋儿破 ...

best_will 回答数5 浏览数1082
如何看待《王牌对王牌》中华晨宇改编的济公主题曲《鞋儿破 ...
cnougeagle | 未知
一年后来看看自己的回答,措辞上有些幼稚但很真诚。现在我对他的音乐又有了不同的理解,感受也更深刻了。很大部分原因是他脱胎换骨光速进步,19年的这几首新歌真的很优秀,他不在拘泥于翻唱了,他的风格也更多变了,歌迷团体更大了,了解他欣赏他的人也越多了,为他感到欣慰。但他的音乐仍然是浮于大众之上的,脱离庸俗,必定是孤独的。希望懂他和他音乐的人也越来越多吧。
------------
我以前真对他印象不太好,因为把他放入了奶油小生那一类,但是时间是不会说谎的,这些年他的成绩是越来越瞩目了。
这是我第一次回答跟他相关的问题,那我想通过对他整个的改编看法写下这个答案,我觉得也是通用于这道题的。
首先,这次的鞋儿破没有加入曾被诟病的说唱,但仍然一听就是华晨宇的。不过我今早又看到仍然有人酸说他唱歌只会来段低吟,来段高音,最后低吟结束,就是这次没有rap。???怎么有人竟然这么厉害的发现了流行音乐的通性?因为其实大多数流行歌都是低吟起低吟结束中间副歌高潮。但其实我觉得他们是把一个好东西曲解成坏东西了。
那么我第一点要提的就是华晨宇的个人风格问题。华晨宇的改编也好自己创作的音乐甚至仅仅由他演唱的歌曲,都有强烈的华晨宇的味道,有些人就由此得出结论他唱歌都一个调调,但其实这是一个很难的东西。特别是改编,你要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传递自己的感情,让人不会出戏是很困难的。其实这是现在很多的年轻一代歌手中非常缺少的。他们可以翻唱很多作品,但其实原唱给你的印象还是更深刻。但歌手们愿意去翻唱,因为他们会得到的评价是,“xx真厉害,这首歌也会唱。”得出结论,xx风格变化多端。而华晨宇的改编他是可以颠覆原曲在你脑子里的印象的,像我第一次听了我的滑板鞋后已经不会原版了...而这么做有个风险。人都有个特质就是不愿意被别人改变,那么这个歌手颠覆了这首歌之前给你的印象,你的第一反应其实是抵触。而他唱的感情通常也不是普世情感,好在有共鸣的人就会从抵触变成喜欢,没有共鸣的人会觉得他又在乱改编又没有唱出感情。所以他这样打出的牌,会让他深陷争议之中,当然他是无所谓的了。不过我认为作此评价的人,受到的音乐熏陶应该也仅限于一些网络歌手网络音乐,并不是说他们的音乐不好听,而是他们或许太注重唱的形式而不是内容。这或许也是唱歌,这部分听众听的也是歌,只是我个人无法忍受将它们称之为音乐。对,我是有点偏执,这种东西你认为他好就好我不争,你也不用把音乐的概念讲给我告诉我这就是音乐,没意义..年轻人做音乐容易很浮躁,整天想着成名音乐也就被束缚了。华晨宇在这方面以他的个性取胜了,他不争不抢,不管这首歌会不会火,他就按自己的方式来,先理解原曲内容和思想,再通过自己把握到的这种情感贯穿到每一个吐词和唱法中。所以他的改编,并不是单纯进行旋律的变化,而是通过他个人对于这首歌的理解,再赋予歌曲灵魂的变化。那么个人风格就强烈地渗透进去了,当然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需要天赋毋庸置疑。他是个有天赋的人,但他更贵在对音乐的执著,这些其实都是学不来的。
第二点,就由刚才提到的华晨宇融入的个人情感来讲吧。那么既然是改编,重点就在“改”。没有人规定改编要改变感情,或者只能改旋律。但是华晨宇的改编作品里其实都有涉及。在我看来他的改编是像把一副麻将搓开了,和匀了,自己再组合一起。拿《齐天大圣》来说,基本算是自己重新创作的歌了,但是为什么我们还是不会觉得脱离了原曲?因为他保留了西游的底色,保留了给人遐想的前奏,他唱的是悟空的不羁放纵,是西游的勇武自由。而这次《鞋儿破》他舍弃了济公自由坦率的一面,注重强调他的孤独和无人理解。副歌部分把“笑我疯笑我癫“反复强调,之后的“笑我”两句仔细体会有一种一问一答的表达在里面,再配上他拿捏刚好的肢体语言。优美抒情的旋律却透出了无奈和悲凉。所以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因为个人经历,他对孤独自我有深刻的理解,所以他选择了自己擅长的立意。
第三点,那么又回归到了一本正经地谈论到他改编音乐单一的问题了。这点和个人风格没什么关系,和他的牛逼的唱功有很大关系....国内又能唱rap又能唱摇滚又能高音又能抒情的是谁呢?华晨宇。没得说。老一代高音唱得牛逼的有,但是不会rap,年轻一代的玩嘻哈rap牛逼的不会唱,音色好的音域窄(有些纯rapper之类的在自己专业领域做得很好我不评价)那么对于大多数歌手...总之唱功是懒得提高的,所以就不断的加和声,把它本身弄得很有层次,不需要用你的唱功来体现层次。所以你听大多数国内音乐旋律很简单易上口再有商场街上到处放的话,传唱度来了洗脑来了,再多写几首这样的,得出结论,这歌手厉害。旋律本身就不存在一样的,这没啥疑问吧。不同的歌你能听出一个调调也挺可以的。再来既然华晨宇拥有宽音域以及黑嗓rap摇滚的各种唱法,他随便捡两个放一首歌里唱。别人飙不了高音他飙,别人唱不成花腔他唱,结果就是对于唱功印象太深刻,以至于你再回忆起来的时候,想到的就是a歌里的高音和花腔,b歌里的高音和rap,c歌里的高音...得出结论,华晨宇只会一段吟唱一段高音吧啦吧啦。啊我呸!你喜欢的歌手只在一个八度里唱歌我说什么了吗???他强大的唱功却很容易让人忽略了旋律。对,他的作曲水平也是一流的,玩的很新颖,不按常理来。我学了些年钢琴,弹过他的很多曲子,我只能说有几首我是边弹边感叹,此曲只应天上有。另外吟唱是一种很美好的音乐表现形式,他的歌曲里有很多吟唱,没有歌词,我总觉得看个人吧,实在不理解真不强求。
可能有点偏题哈哈...主要是鞋儿破又引发了对于他改编的争议,就蛮想说下自己的看法的,有不专业的地方指出感谢。
随意一点哈哈,拜拜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ong8007888 | 来自北京
本答案已于2019-03-06更新。//利益相关:是粉(这不废话嘛)
简评《鞋儿破帽儿破》


  听到歌名的时刻,我曾感到一瞬间的不安。或许是想起了2018年初小华因节目要求而不断改编各类神曲和“神曲”的往事,那段时间他的身体状况消耗得太明显,以至于我连带着对“改编”都产生了一丝丝心理阴影。又或许是因为nili小华实在很贵,每次想要get同款的时候被价格刺痛心都在哭泣,实在难以把他(毕竟他也不可能穿着自己剪的衣服上综艺)和这样的歌联系在一起——但是,等等。怪异、疯癫,这样的标签不正是大众一度给他贴上的吗?而游离和博爱,相信只要曾经去了解过华晨宇这个人都能看出来。
  在各个平台看到好几条评价提到《假行僧》,从键盘弹唱和独行者的角度来看这两首歌确实有一定的共通之处。其实我在他的演唱开始之前想到的还有另一首歌,《地球之盐》,这个念头太过天马行空,可突然我就放心了。从沙发土豆瘫转到正襟危坐,等待着他给出的诠释……
  而直到整个表演结束,我还在惊讶于这样的猜想竟然擦过了正确答案的边缘。

  他带来的惊喜总是超过我的期待。这首歌的改动非常大刀阔斧,在他自己的改编之中横向对比,幅度远超《南屏晚钟》甚至超过《渺小》(那些几乎相当于重新写一首的不计入比较),段落结构打散重组,一部分旋律修改,一部分索性重写,保留几个关键词的同时将原曲气质完全改写。
  原歌曲节奏风趣活泼,展现出的是古怪诙谐的喜剧式的形象,这一方面应该无需赘述。华晨宇在首段演唱时吐字绵密,“一把扇儿破”等几处旋律相比原曲调亦减小了各个音的落差,整体的感觉则是温柔,极致的温柔,并且是自我沉溺式的温柔——很容易发现他的大爱和他的游离是一体的,事实上这两种属性很难不成为一体。加上第二句“走啊,乐呀”那个飘渺的高音,这也是我直观感受到的对原曲气质的最典型的一处改变,有人乐起来嘻嘻哈哈,有人只是安静地闭眼陶醉,有人酒后嬉笑怒骂,有人则越发沉默只是眼神迷离,市井江湖的气氛不复存在,如果说济公行走在俗世那么小华就是行走在人间,而人间的烟火气环绕着他却不能定义他,“酒肉穿肠过”。
  紧接着重复的“南无阿弥陀佛”,皈命无量觉,第二遍比第一遍咬字更加坚实,到最后在这几个圆润的字音上甚至带了轻微金属质感(相当轻微但值得一提,因为尝试念一遍就会发现这几个字是很难用力的),钢琴的力度也明显增加,除了在结构上衔接上文的轻柔和下文的激烈,这种力度也可以解读为对抗——可以类比一下《齐天》在rap段之下铺垫的六字真言,区别在于这首歌只有自弹自唱,对抗的另一方是缺席的,因此我的理解是,他所对抗的要么是自己,要么是自己之外的整个世界。为什么对抗?或许是因为世界拒绝被度化?
  猜想在下一段的“笑我疯,笑我癫”得到印证。和他往常的台风相比,这一段的表现其实很收敛,他的重点并没有放在疯癫,而是“笑我”:唱到高音段之后表情能够透露的信息少之又少,但仍能从停顿后那个短促的“笑我”中确认到那种浓烈的悲悯。是为被嘲笑疯癫的自己还是为了终究看不穿的众生?两种情绪都在他过去的作品中出现过,而在这里我选择二者皆有,并且是后者覆盖了前者,而前者早已是过去式。因为再下一段,他的表情似乎从一开始的似嗔似笑已经变成了无悲无喜,人间值得他这样温柔相待吗,也许值得也许不值得,但这似乎早已不重要了。与世界和解也与自己和解,最后归于平静。四大无我五蕴皆空;
  幸好表演结束之后回到了热闹的综艺节奏,这一次他真的吓到我,因为末尾钢琴落下一个重音时,总觉得也许灯一暗一明,他就会从那里消失不见。像一个幻境。

  其实,他的表达是矜持的,舒缓的,毕竟这是一档轻松的合家欢综艺,不适合像歌手舞台上那样痛快淋漓地释放。可是乖巧干净的妆发也好,现代感十足的舞美也好,那架极致浮夸的贴着灯带的钢琴也好,一切都是身外之物,透过优美抒情的表象你仍然看到那个你所熟悉的他。小华说他的天赋是自由,这种自由意味着他的精神不被束缚,如果说《无聊人》尚在诉说,“好不容易脱下天价的衣衫,不如说我卸下拖累的金砖”,仍被外物所困,昨天这首改编歌曲的原词与舞台形象的割裂则暗示着,现在天价衣衫还是破烂袈裟对他而言已没有区别。我以为,这就是更进一步的自由。
  (如果不是受限于篇幅(非音乐类节目里插入的简短才艺展示)和定位(面向全年龄段观众的搞笑综艺秀),小华也许能把这首歌演绎得更加极致更加淋漓痛快。但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版本也说明了另一些事情:那就是他其实很清楚普通观众的舒适区间到底在哪里,只要他想,他完全可以一面照顾大众的喜好,一面展现自己的特质,在这个狭小区间之内他照样可以有非常不错的平衡发挥。)

  一个过度解读的细节:
  他删掉了“无烦无恼无忧愁,世态炎凉皆看破”一句。因为这句歌词就写在他这个人的注脚里,已经没有必要宣之于口了。
<hr/>  答主个人不赞成把《鞋儿破帽儿破》和《假行僧》单独、过度地关联在一起。除了键盘弹唱的表演形式和孤独感这个贯穿他几乎所有作品的主题之外,两首歌在其他方面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假行僧讲的是自我挣扎和自我救赎,是一个人渴望自己被爱却不由自主地排斥身边的人;鞋儿破帽儿破虽然也有挣扎,但挣扎仅仅存在于中段,并且它的矛盾是一个人渴望把爱给予所有人却被身边的人排斥和误解。所以我会特别提及《地球之盐》里潜藏的另一重线索,并且希望更多人能够看见这种相比之下更为隐蔽的关联性。
  注意到一些回答中提到“完全不像济公”的事情。这里要说的是,华晨宇在前几期节目里确实也翻唱过一些经典歌曲,但这次他做的是改编,如果唱得和原版一模一样,那么我觉得也基本失去了改编的意义。并且比起一部分词曲、一部分原始旋律,小华还在他的改编版本中保留了一些更加本质的东西。
  引一位应该只是有不同意见而无恶意的答主作为补充回答的引子:
匿名用户:听了华晨宇改编的济公,感觉是现状悲惨,现实灰暗,满心无奈,哪有济公的乐观可爱…
  (1) 其实看过原剧就知道济公并非天生就是疯癫的,在以这个名号出现之前他经历过种种黑暗,原歌词也说世态炎凉皆看破,看破并不代表世态炎凉不存在或者对其视而不见,事实上,如果不去看见那些不平,又怎么做到“哪有不平哪有我”?济公的乐观和可爱就是在这样的世界上仍然坚持济世渡人的本心,是在见过了无边的黑暗之后仍然愿意去做那烛光。
  (2) 无烦无恼无忧愁,关注原剧可以发现,这种没有烦恼的状态并不是从他作为人类出生的时候就达成的,而是在作为济公行走世间的时候才终于达到的。(小华在表演上倾向“无烦无恼无忧愁”而几乎没有展现“走啊走乐啊乐”,在这一点上我的解读是,他说过他追求的不是快乐而是没有烦恼,在他看来这是两种不同的状态,而他选择了更加有他个人风格的一种去表现。)
  (3) 最后一段的演唱和伴奏全部转为平静,除了是歌曲结构的一部分,同时也可以作为剧情的一部分来理解。也就是说尾段表达了大彻大悟的“看破”。在这之前,是“善良”;在这之后,方可称之为“慈悲”。原来的主题曲是以在剧情中占到绝大部分比重的成熟期的济公的口吻唱出的,在这里小华选择把成熟的过程也唱进来,最后达到的同样是一个“看破”。
  (4) 如上所述,彻悟之后的慈悲是支撑在济公这个角色行动背后的本质。至于其表象是否体现为不修边幅嬉笑怒骂……纠结“表象”不正说明观者的看不穿么?
<hr/>  至于某些毫无干货直接甩一个否定结论的答案——
  ——谢谢各位一上来就批判“喊一通”“飙高音”“鬼哭狼嚎”“神经病一样”的匿名及实名知友一起出任群众演员,“你笑我他笑我”“笑我疯笑我癫”,你们在第四面墙后精彩的本色演出为这些词句提供了非常贴切的诠释,台上台下戏里戏外一脉相承,这是单单靠舞台表演无法做到的立体呈现,谢谢大家配合,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ongying321 | 未知
现在是凌晨五点半,耳机里的单曲循环不舍得停,我想我可以一边写这篇回答一边等天亮,想到哪里就写到哪吧。
作为华晨宇的歌迷已经习以为常了,但凡出自他之手的改编作品,都会深深地打上专属于他的烙印,这次的也不会例外。
与游本昌近五十岁时饰演的洒脱不羁欢快自在的济公形象并不相同,华晨宇歌声里的这个济公似乎显得年轻了些,带了些少年气息。纯钢琴伴奏加上华晨宇的独特音色,给予了这首歌与原版的粗放欢快截然不同的细腻柔和,而高潮部分有些像他在歌手节目上改编《假行僧》的感觉。讲到歌手改编版《假行僧》……我其实由此想到了很多,不过可能有些文不对题,放在后面详细写。
华晨宇的改编习惯大致上是从原曲中提炼适合自己和想要重点表达的东西,然后通过全新的旋律和编曲做出丰富的层次。这一次改编突出的就是济公的“疯”和“癫”,是原曲的涵义中最富冲击性也最符合他个人特质的部分。如果说原曲的版本是一个放浪不羁又普度众生的潇洒的道济和尚,他的版本就是个举止怪异但抱着赤子之心慈悲善良的独行僧,给人的感觉倒不是潇洒,反而是执着,心无杂念的简单的坚持。不知道别人听起来是如何,我听这首歌,这些旋律,钢琴声和他的声音结合在一起,给我的第一感受是尤为安抚人心的。
果然华晨宇唱的每首歌都是他自己,这很像他自己。他的“疯”和“癫”从来没有攻击性,与众不同也从未被非议改变,而善良的心性会让他试着理解和照顾,慢慢学会与世界相处,与来自四面八方不同的声音相处,也守着只属于自己的小世界,一身轻松独自前行。前面我说这是执着,但不用多思索,看他的样子就明白,这种执着依然是自在的,是与放浪形骸殊途同归的另一种大自在。也许不及道济的张扬侠气,但自守又熨帖,上善若水,柔和如风。
“笑我疯笑我癫”
“笑我疯笑我癫”
“笑我”
“笑我”
……
“走啊”
“乐啊”
“哪儿有不平哪儿有我”
“酒肉穿肠过”
<hr/>之前提到我由这首改编又想到了歌手上的《假行僧》,这两首歌就我个人来说,很像姊妹篇。
至于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想到我自己的一些事,还有看到华晨宇昨天在节目上提到他的家人的那一段,这首《鞋儿破帽儿破》我单曲循环了很久,然后一晚上没有睡着。上一次有类似的感受,就是在上一季歌手《假行僧》那次。
乍听起来主题不太合,但这两首歌表达的东西是有很多相似点的,但也有明显的不同。同样是不被理解的异类,但假行僧是渴望理解又挣扎绝望的自我拯救,而这一首是格格不入又平和坚定的淡然处世。这样听起来,其实也是在讲述他自己的成长,一个与世界和解的过程。我在想,我之所以会由这首歌产生这样的感受,可能是因为我也想做到这样,但又还做不到。
我这个人我自己很清楚,虽然看着和善,但个性有点奇怪。有时候莫名执着,认定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即便认识到自己错了也不愿意回头。可能是小到大父母就像两个大家长,让我觉得畏惧又遥远,他们对我还有他们互相之间,几乎从来不会表达爱,所以我也同样寡言少语不善交流,尤其不会表达情感。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就会因为自己的个性与环境格格不入,没有办法找到保持自我和与人相处的平衡点,经常不是为了妥协伤害自己,就是为了某些坚持伤害了别人……这部分有些私人了,不多说……
讲回华晨宇的改编。
我一直认为华晨宇最厉害的一点,是他能用音乐最大限度地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情感。一首歌曲,如果无法向听众传达足够完整的信息,创作出来之后其实就只属于创作者一个人了。共鸣这个词,总因为定义的飘忽或迎合的嫌疑而被诟病,但其实只要足够真诚,共鸣无论何时都是美好的存在。
再其次他让我佩服的还有——他永远在探索。这一点从他每一次的原创和改编都能非常清楚地看到,尤其改编,因为有所对比就显得更加明显。有人评价他擅长解构重组,把每首改编都变成完全不同的他自己的版本,每一次都是颠覆式改编,也因此经常惹得原唱粉丝不满。
不过我能感受到一些时候他的心思,其实是就是想表达自己想表达的,为此完成一首歌,并不在于原唱是怎样。举个例子,有些歌他不改编,比如张国荣的《我》,是因为这首已经做到最好最契合;改编之后保留得多,只是因为灵感由此而来所以涵义相近;而保留得少……就像原唱是个作文题目,他想得天马行空然后离题了,比如上一季歌手他改编张韶涵的《呐喊》几乎找不到原曲的痕迹,后来歌手节目结束,还直接重新由这首改编脱胎而出一首新歌《新世界》,因为他喜欢自己写的那段旋律不想浪费。
我有时候都在想,如果不是歌手节目不允许唱自己的歌,他保不齐会直接创作新歌……当然,我也就这么一想。
<hr/>提到歌手……说实话今年这一季看到现在,不论每一期播完看到多少人在夸赞,我个人依旧是有点失望的。相比起来上一季都还算有些亮点了,今年我最明显的感受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平淡。
因为我很喜欢音乐所以一直比较关注音乐类综艺,其中最长久的就是歌手,可以说从第一季开始就一期都没有落下过。讲起来比我认识华晨宇还早一些,我算是追歌手节目的第一批节目粉吧,以至于连带着我老爸一个退伍军人,如今也基本只看歌手和中央三套。
很奇怪,在歌手话题下我并没有多少要说话的想法,反而在写这个回答的时候突然被戳到了某个点。可能是因为上一季歌手结束后时隔这么久,突然又一次见识到华晨宇的改编,也可能是因为王牌这档我唯一认真看过的不是音综的节目,虽然和歌手节目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同为国民度高的综艺,还是有一些些共通的地方的,比如说怀旧。
“怀旧”这个词用在综艺节目上,对于歌手,它可以是追溯埋藏在过去的情怀、可以是找到被时间遗忘的优秀歌手、可以是发掘歌曲中的遗珠;而对于王牌来说,它可以是回顾影视电视的经典、可以是让记忆里的人物重现、可以是让熟悉的故事重演……我承认这些内容都很好,很用心也很有意义,但是,然后呢?
也许是受了华晨宇一直以来的注重创新的理念的影响,我认为同样的,一档综艺节目对观众来说,相比挖掘盘点和展示,更重要的是还有没有新的东西?或者更起码的,有没有属于时下的东西?既然已经把自身定位成了风向标,也很明显地想要占领高地,就需要带来创新。与迎合大众口味无关,只不过作为关注焦点的使命就是,不论从哪里出发,都该带来新鲜或超前的事物。
“内容创新”是最重要的(我想我可能快因为恨铁不成钢被虐成歌手节目的事业粉了……洪涛导演啊……)
以王牌为例,对于王牌对王牌这类大众综艺来说,它的内容其实是很广泛的。各种造梗各种笑点,也包括一些短剧小品和才艺展示,哪怕选取主题是旧的,只要在这个主题下能给观众带来茶余饭后轻松愉悦的享受,那么这一点上的内容创新,它就是合格的。
讲起来,我不知道王牌的导演在请华晨宇的时候是不是就存着这个心思……他的才艺展示全部都是唱歌,从《饿狼传说》到《齐天》到《我的中国心》,还有本期《鞋儿破帽儿破》这个改编作品,就是搬上正经八百的音乐综艺也绰绰有余。华晨宇之前在王牌做嘉宾的时候,还改编过一首《菠萝菠萝蜜》,那一首也很好听。(演戏是已经有了,如果可以的话,导演能请他跳个舞吗,我觉得他肢体挺协调的可以试一下,不可以的话就当我没说……)
歌手这一季给人的感觉就是,很平淡,没有什么特别的亮点。
我看到过有一些人在议论,说这个节目是因为艺术层次更高了自然曲高和寡,他们认为这是回归音乐本质,我并不是很同意。在我眼中这其中的问题,其实在于歌手们还不够求新求变,局限于自己所认为的舒适区,让这场比赛显得始终差那么一口气。对,我说的就是比赛这个词。音乐的确只有舞台没有擂台,但对于听众来说这就是个比赛,只不过比的不是投票名次,而是专业素养和匠心胆识,成绩是歌手及其作品的口碑。
讲句实话最开始我对首发阵容很期待。曾经刘欢老师在音乐节目做导师的时候我有特别关注过,观察他指导学员就能看得出来,在流行音乐方面他也是很有想法的,再加上他唱功上的实力,我本以为他是最有可能会给这个舞台带来颠覆性的东西的一位歌手。齐豫老师也是一样,她的确很有个人特点,但是选曲和改编上显得有些保守。以至于我一个很喜欢她的朋友看歌手的时候,从“哇我很喜欢她唱这首!”“她适合唱这首!”“这首歌超好听!”,最后变成了“我好想听她唱点别的类型的歌啊比如XXX但是好像这种她都不会想唱欸……算了……”。
刘欢老师作为一个以高音著称的歌手,这一季大部分的歌都在中低音区徘徊,应该是机能有些退化了,毕竟到他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当然他很敬业,每一场都在能力范围内发挥得非常好,是会让人……虽然非常希望在他这里听到其他类型的歌,但到最后也还是完全没脾气的那种好。他整个歌手的选曲我一连串看下来,竟然还有点像告别,最开始是自己的经典,再是出道曲,再是《流浪地球》的主题曲,然后《沧海一声笑+好汉歌》碰了一下时下流行的电子乐嘻哈之后,开始接着回顾自己的作品,下一期又是送给妻子的歌……
而齐豫老师,看起来她应该也是不太愿意理会别的声音的,她只想唱她所钟爱的那些作品,哪怕被认为选曲保守风格局限。她的声线是很特别的,尽管是几十年前的歌,但其中的故事并没有因为这样就不再动人,她还是能一开口就把听众带回到当年的情境。大家都说她很“仙”,是的,我也这么觉得,她的歌值得反复地听,尤其在想要安安静静与世隔绝,或者夜深人静的时候,她的声音能把人领到另一个世界里。
以上提到的两位都是我很敬重的歌手,也属于歌手中元老级的人物,我知道提出这样那样的希望和要求,总说着想要看到新的东西,有些过于苛求,如果说曲高和寡带来深层的艺术享受,目前这个舞台上也就只有他们两人当得起,那就这样……也好,探索创新这样的事情也确实更适合交给年轻人。
整个舞台上最放得开的一个应该是杨坤,其次是小k,再其次是吴青峰。当然我这里只是说放得开,LIVE质量另当别论。
有想法放得开,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才是考验才华和功底的时候。
凡是歌手舞台上的作品基本都是重新改编过的作品。先选曲然后根据歌手的特点来进行改编,有的是歌手自己操刀有的是由团队代劳,最后由歌手和乐队现场合作呈现,这整个过程从始至终离不开创作。想必这也是这一季歌手除了唱功之外终于开始注重创作的原因之一?虽然对歌手节目挑剔了这么多一副失望的样子,但我对于洪涛导演终于开始着眼创作的这一转变是觉得很欣喜的。
但从目前来看,许多人甚至有可能歌手们自己也进入了误区,并不是听众鉴赏水平不够才反应平平,而是他们要求比以前更高了。这群听众对歌手舞台每个作品的期望是既要新鲜,又要有艺术高度,还要能直击人心打动更多人。(简单粗暴地说就是歌手开办这么多季下来听众的耳朵已经彻底被养刁了洪涛导演你得好好琢磨琢磨这可怎么办才好: )
这一季的平淡,并不是常态,佳作以往不是没有的,而且很多。单就拿上一季来说,《阿刁》就算一个,更极端更有代表性的例子当属《假行僧》。以歌手节目多年积累的国民关注度,像这样的作品哪里需要像现在这样费劲巴拉地买热搜做话题营销才让人引起注意呢?不需要的。
讲到这里,还是得提到华晨宇的改编创作……华晨宇的一系列作品,就是上一季歌手一个绝对的亮点。从《齐天》《孩子》到《山海》《平凡之路》,还有之前特别提到的《假行僧》,但凡经他亲自操刀的作品,无一例外都非常有个人风格和态度,既代表了一股极为独特无可取代的新力量,又得到了听众较为广泛的认可。由此他事实上已经成为创作型歌手在这个节目的一个标杆了,洪涛老师如果真的希望歌手节目以原创为努力方向,其实最应该寻找的就是像华晨宇这样的年轻歌手。(今年的歌手节目有在微博组织全民票选,报名的名单里面其实就有几个我还比较关注的创作型歌手,但是大家都明白,他们这种人,比音乐才有机会赢,比投票一定会输……)
作为一路看这个节目从高中到现在大学毕业的观众,我看得出节目组始终是有使命感的,但我认为这个使命已经不能再像“普及式音乐教育”一样了。在一众新兴的选秀节目都开始打着创作的招牌,号称要引领新时代潮流的时候,歌手节目究竟该做什么?又能做到什么呢?我也不知道。要是还没有想好,至少把专家推选踢馆选手抄袭《Creep》的事件……先解决一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ongming111 | 来自北京
下午的时候就知道华晨宇要改编济公传的主题曲了,看了只有十几秒的预告,就知道这次又是一次解构式的大改,于是便很是兴奋和期待。

先在这儿把原曲和改编的歌词都贴出来,好有个对比,更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到华晨宇的改编思路和取舍。

鞋儿破帽儿破 (原曲)
演唱:游本昌
鞋儿破 帽儿破 身上的袈裟破
你笑我 他笑我 一把扇儿破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哎 哎嗨哎嗨 哎嗨
无烦无恼无忧愁 世态炎凉皆看破
走啊走 乐啊乐 哪里有不平哪有我
哪里有不平哪有我
鞋儿破 帽儿破 身上的袈裟破
笑我疯 笑我颠 酒肉穿肠过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哎 哎嗨哎嗨
天南地北到处走 佛祖在我心头坐
走啊走 乐呀乐 哪里有不平哪有我
哪里有不平哪有我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鞋儿破帽儿破 (改编版)
鞋儿破 帽儿破 身上的袈裟破
你笑我 他笑我 一把扇儿破
走啊乐呀
哪儿有不平哪儿有我
走啊乐呀
酒肉穿肠过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笑我疯 笑我癫
笑我疯 笑我癫
笑我疯 笑我癫
笑我疯 笑我癫
笑我疯 笑我癫
笑我疯 笑我癫

笑我
笑我
走啊乐呀
哪儿有不平哪儿有我
走啊乐呀
酒肉穿肠过
原曲风格大众化,朗朗上口,欢快诙谐,把济公活佛的似痴若狂,疯疯癫癫,不受戒律,好打不平,济世救人描写的惟妙惟肖。如果这仅仅只是翻唱我会认为这首歌的气质并不适合华晨宇,但是这次是改编。华晨宇最擅长的就是把原曲分解了重组,专注和放大歌曲的一面,加入自己的理解,对老歌立意进行延伸和升华,变成表达华晨宇情感,展示华晨宇内心的“新歌”。

在听到改编前,我就有很多猜想。我一直在猜测华晨宇会选择“无烦无恼无忧愁,世态炎凉皆看破”这一点,去勾勒一个自由自在的神仙活佛形象,没想到他完全舍弃了原曲的这一方面的立意,而是选取“笑我疯,笑我癫”这句的立意。

改编只有短短的不到三分钟,但是结构却是很完整。改编歌曲主歌部分致敬原曲,中间加入非常华晨宇式的抒情式段落,最后又回到歌曲主歌部分,首尾呼应,在平缓中结束。

“鞋儿破,帽儿破”,这前两句和原曲一样,既是致敬原曲,又是呼唤起人们心里的那个活佛形象。“走啊,乐呀”,这几句是把原曲中的副歌提前了,旋律也有了一些变动,但依然紧扣原曲,继续丰富和描述歌中人物形象。“南无阿弥陀佛” 这几句是原曲中的洗脑部分,大家对它太熟悉了,随口就能哼出来。华晨宇在这儿把它给保留下来了,并且还多唱了一遍。在第二遍唱的时候节奏有些加快,力度也有些加强,咬字也比较重一些,给人一种急迫感,顺势将歌曲推向高潮部分:“笑我疯,笑我癫”,突出了歌曲的层次感和对比性。

歌曲中的高潮部分是连续的六句“笑我疯,笑我癫”。歌词是原曲中主歌里的一句话,但是旋律是华晨宇新写的,这也是他解构了原曲后,延伸和扩展出来的他自己的歌曲立意。这六句由弱到强,层层推进,最后由华晨宇的标志性的长高音将改编推到最高潮,声音清亮,饱满, 具有强烈的舞台冲击力。

紧随这段高潮后面的是两句“笑我”,这是这首改编的画龙点睛之处。第一句“笑我”,短暂而急促,两只手像是被烫到一样地弹起来,让人感觉惊慌失措,“笑我”之后的留白,回音(和声),四个低沉的钢琴和弦,又像是在回答他,应和他,给人留有回味和想象空间。第二句“笑我”,力度比第一个“笑我”轻一些,同样有留白,也有和声和钢琴和弦作回应,华晨宇在唱这句时的肢体语言,面目表情却和上一句不一样,他微微地蜷着身体,头有一点斜着,脸上竟然是一份平静和疏离。关于两句“笑我”,我的理解是:第一句是:“笑我”?第二句是:“笑吧”。。。

接下来又回到主歌旋律,在舒缓的歌声中结束。这结尾给我的感觉好像是在说生活还在继续,一切都没变,但是好像又和从前有一点不一样了。

整个改编很短,结构紧凑,唱功一流,演唱投入,侵略性很强。在听完了演唱之后,我有好几分钟脑袋里是一片空白,眼前没有画面,只有一种说不出的情绪笼罩着我的心,很闷,气压很低。

这让我想到了他在歌手上改编的“假行僧”,同样的一人一琴,对天长歌。不同的是假行僧描述的是他自己的万丈深渊和痛苦挣扎,而这首改编却更像是“独行僧”。他平静地看着尘世间的凡夫俗子:“你们都说我疯了,其实是这个世界疯了”,“你们想笑我,就笑吧”。

我在这首歌里听不到愤怒,听不到哀愁,只有一种绵延不绝的悲凉。虽然他还在唱“走啊,乐呀”,“哪儿有不平哪儿有我”,但这一瞬间,他却如此遥远疏离。有点心疼他。

意料之中,却又出乎意料。

每一首歌都是华晨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olen | 来自北京
又一次颠覆性改编,感觉回到了去年的歌手时期每周五都要被他惊艳一次的时候
鞋儿破帽儿破原版是无数人的童年回忆,全程都是潇洒自在的快活气息,游本昌老师经典的济公形象太过深入人心,所以在“活佛”的方向演绎,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华晨宇当然清楚这点,他每次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线,这次他的方向也很明确,代入自我视角的钢琴摇滚曲风,即使只有三分钟也保留了完整的层次。主歌几句像是娓娓道来叙述一个自由自在的少年郎,柔和清亮的声线中含着无限的叙事性,尾音的弱混处理地圆润集中,过渡的“南无阿弥陀佛”之后是他独有的情绪倾泻区间,牢牢抓住了“笑我疯笑我癫”和他极致高音的相性点,使“疯”和“癫”都情绪饱和又恰到好处
高音是讨论他的演出无法忽视的一个环节,如果我对照音域盘点估算得没毛病,“癫”的长高音最后滑到了C#5,之前他也有类似操作(Let you go/变相怪杰/Chandlier),但这次保持五秒的力度完整不缺失应该是第一次尝试,是的他又进步了,他在本身有效音域已经很广的前提下,又进阶了……而且还能在这个强力完整的长高音后立刻切回开头的弱混,使整个副歌到结尾的过程形成无可比拟的平滑美感
现代西方乐器无法还原出中式江湖市井的味道,但能替代,能改头换面,于是取代潇洒的是几分孤独的流浪气息,还有钢琴摇滚独有的简洁有力
这是属于他的“济公”


我翻华晨宇以往改编的时候,发现他在15年某一期的王牌也有过改编,菠萝菠萝蜜,也是钢琴前奏,生生把一首三无口水歌改成优美动听的抒情,当时这个改编版本出来好像也有不小的热度,我不止一个不关注音乐的同事聊到华晨宇竟然能脱口而出,甚至没听过他歌手上的歌只听过菠萝菠萝蜜的都有,感叹一句原来王牌的受众那么广,而华晨宇当时独具特色的改编风格已经出现雏形了,并且一直在不断完善进步,不断取长补短提炼精度
事实证明,平台类型并不会限制音乐的发挥,有生命力的歌手,无论在什么环境,都可以呈现精彩绝伦的作品。反之如果没有斗志没有突破,就算给最高配置的舞台,也只能唱成普通商演
总之我还是再去循环一晚上鞋儿破帽儿破冷静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