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如何评价电视机剧《开端》?

大豆农民 回答数5 浏览数893
该剧改编自祈祷君的同名小说,讲述了游戏架构师肖鹤云(白敬亭饰)和在校大学生李诗情(赵今麦饰)在遭遇公交车爆炸后“死而复生”,于公交车出事的时间段内不断经历时间循环,从下车自救到打破隔阂并肩作战,努力阻止爆炸、寻找真相的故事。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yonex | 未知
讲讲电视剧原型,武汉公交车爆炸案,
案发后遍地血肉,现场碎尸拼凑出 16 具尸体。
01
1998 年的 2 月 14 号这一天,是情人节。
年轻的女大学生杨海燕,从汉口坐上一辆公交车,打算返回武昌的湖北经济管理大学。
上午 10 点 08 分,公交车刚开上了长江大桥,就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轰!」地在桥上爆炸了……
黑色的浓烟,伴随着烈焰火光,将这台公交车瞬间肢解。
火势不断蔓延,整台车不断融化、焚烧殆尽……只剩黑黢黢的框架,数十人伤亡。


爆炸后现场酿成这场惨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现在,让我们回到现实版「开端」,将时间倒回一个小时,看看都发生了什么。
这是一台车牌鄂 A63538 的 1 路公交汽车,从汉口发车,驶往武昌的东湖梨园方向。
杨海燕就是在始发站三民路上的车。
上车后,她选择了一个靠后门不远的位置坐下,环视了下四周,此时车上连她一起,只有 6 名乘客。
发车后,陆续经过五马路站、老法院、利济路和武胜路。
一批批人上车,半个车厢都被填满了。


「果然是情人节,好多大学生出来约会……」杨海燕心想。
过了江汉桥,车到站古琴台,又是一大堆游客挤上了车,此时车中每个座位都被坐满了,还有些人只能站着。
车过龟山,就要开上长江大桥,对面飞檐斗角的黄鹤楼也映入眼帘。
杨海燕还在欣赏美景,突然,一声轰然巨响自身后传来。
强烈的气浪把杨海燕从座位上掀起,冲碎了车窗玻璃,整个身体飞了出去,重重摔在桥面上。
钻心的疼痛、极度的惊吓,可她还没来得及叫出声,公交车又发出几声爆响,火光冲天。
霎时间,浓烟伴着烈焰,包裹住了这台巴士。
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混杂着绝望的惊叫声,不绝于耳。
定魂未定的杨海燕连滚带爬着逃命,却见几个浑身燃着火的人,从车门冲了出来,气力不支倒在地上……
她身边有个男生被爆炸冲击波撕裂了肺部,不住地呻吟。
还有一对带着孩子的夫妻,只剩下满头是血的丈夫紧紧抱着嚎啕大哭的孩子,眼睁睁看着妻子在车尾的大火中烧成炭人。
一位来汉观光的女游客,爆炸中一枚 30 多公分长的铜钉扎穿了她的小腹,血流了一地……
遍地是奄奄一息的人,一车的血肉模糊,内脏和断肢零落着。


爆炸的烈度之强,就连公交车周边的多辆汽车,也不同程度受损。
6 公里外,人声鼎沸的武昌火车站,旅客们都能清楚听到爆炸的巨响。
大桥上的目击者们,更是胆战心惊。
有人开车经过,巨响后,目睹了一条血淋淋的人腿挂在前挡风玻璃上,吓得差点昏厥。
还有人在长江大桥上散步,被「轰」一声震倒在地。跌跌撞撞爬起身来,手边居然是一滩冒着血的断肢……
之后一个礼拜他都吃不下饭,只能勉强灌点白粥。
这……就是武汉「98·2·14」特大爆炸案的现场,也是无数亲历者和武汉市民心中久久挥之不去的噩梦。
如此剧烈的一场爆炸,看上去不像是意外。
倒像是有人蓄意在某处安置了炸药包,在某个时刻,制造了爆炸。
无论哪种可能,事件已经造成武汉市市民巨大的恐慌,一场罕见规模的侦破工作,拉开了序幕。
02
爆炸后不久,武汉市公安局长程康彦带着大批警员奔赴现场,火速参与进行抢救伤员和现场勘查。
由于案情特大,公安部也高度重视,特意派出了一个堪称「全明星天团」的专家组,参与侦破。
为什么叫「全明星天团」?
是时公安部的首批特邀行政专家,一共有八位,人称「刑侦八虎」。他们分别是:乌国庆、季宗棠、崔道植、陈世贤、张欣、高光斗、吕登中、徐利民。


这八个人,每人都擅长某个刑侦领域,各怀绝技。每逢遇到全国级别的特大案件,或是难以下手的疑难悬案,就会请到其中一、两位协助支援。
这次的「2·14」大案,刑侦八虎直接出动了一半:
公安部大要案处处长乌国庆,人称「当代福尔摩斯」,长于现场痕迹物证分析,曾侦破「张君特大系列抢劫杀人案」。
北京市局教授级高工高光斗,化工大拿出身,是著名的爆炸分析专家,曾侦破「陕西马坊村特大爆炸案」。
黑龙江省厅高工崔道植,擅长痕迹鉴定,是中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后来更是侦破「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
吉林延边公安局高工徐利民,对指纹的记忆异于常人,指纹识别鉴定是他的拿手好戏,多次破获重大案件。
这「四虎」亲自出山,再加上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高工班茂森,公安部反恐怖处副处长许文荣等业界大佬,组成了堪称「豪华阵容」的刑侦专家组。
「四虎」一出手,便率领刑侦人员围绕着爆炸现场 220 米 X110 米范围内的区间,展开了反复勘验。
他们需要确认两件事:
1. 被炸得七零八落的车上乘客的身份;
2. 炸药包爆炸前到底放在了哪;
现场已经疏散了伤亡人员,封锁了交通,只剩下爆炸后那台烧成炭黑的车架——
车架内外,则散布着大批物品碎片和人体组织。


车厢的木地板,直接被炸碎成了一段段的木片。大桥的路面上,也遍布着大小不一的坑洞,宛如战场。
在现场努力提取物证的刑侦人员,就连大桥下的江面也没有放过,经过多次搜索,总共提取出物品残渣 241 袋,其中光是人类尸体的残肢和碎块,就有 214 块。
残留物数量之惊人,也意味着侦破工作的难度之大。
214 块大小不一的人体拼图,需要技术专员将其拼接到一起,还原死者原貌
这个工作花掉了整整 48 小时,才大致拼凑出 16 具尸体。
因此,死者最终被确定为 16 名。
认尸工作也随之展开。接下来,需要对伤员进行确认、走访。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大致还原出,车辆爆炸前乘客的相关位置。
「所以你身边坐的,是一个学生模样的小伙儿,对吧?」乌国庆亲自来到负责伤员治疗的同济医院,了解相关情况。


「嗯,对的。警察同志,他现在情况怎么样?」头上缠着纱布的杨海燕问道。
「还在重症监护室,伤势算是初步稳定下来了。」乌国庆一边做着笔记,一边又问了其他一些乘员的位置。
「当时,车上有没有什么可疑的人呢?」乌国庆合上本本,随口问了一句。
「可疑的人……有个民工模样的男人,我觉得他神色有点紧张,」杨海燕努力回忆着,「哦对了,他还提了一个看起来很重的蛇皮口袋!」
「蛇皮口袋?」乌国庆眼神倏地锐利了起来,他赶紧把这个细节又记了下来。
除了伤势较轻的杨海燕外,警方又多方排查,确认车上共有 22 名伤者,不但身份全部摸清了,在车中的位置,也都一一标注了出来。
「从现有了解来看,基本可以排除这些伤者的作案嫌疑。」崔道植说完,深深吸了一口烟。
「会不会是司机?或是售票员?」徐利民插了句嘴。


「咱们已经调查过了,司机叫罗伟,和售票员彭九江都是武汉电车公司的职工。他们公司是承包制,每台车个体经营,自负盈亏……」刑侦专员小江说道。
个体经营……?」崔道植插了句嘴,又陷入了思考。
「对。爆炸发生前晚,他俩把车停在公司院内。第二天上午,从院内开出车辆,据他俩交代,当时也按程序检查了一遍,并未发现车内有任何异常。」
徐利民冲小江点了点头:「这么看,应该是乘客携带炸药上车。
「嗯,但也不能排除在桥面预设爆炸物的可能。」
「还是老高严谨。」乌国庆赞许道。
在后续的调查中,专家组大致排除了司机和售票员作案的嫌疑,对现场附近的清洁工、路人、过路车辆司机等目击者也进行了走访,并未发现过多线索。
倒是某次内部讨论中,一位警察提了一嘴:
「当时我正在黄鹤楼上执行任务呢,就听一声炸响,整个楼都有点摇晃,脸上都被粉尘打得生疼……」


「黄鹤楼?那得有好几里远了……这么远的地方还能感受到粉尘,这爆炸物的能量水平,那真的很可观了。」
说话的,正是爆炸分析专家高光斗。
他当时不会想到,警员无意提到的这句话,在不久后便激发了他的破案灵感……
03
既然是爆炸案,高光斗肩负的任务显然是最重的。
「别人都说我是爆破专家,实际上我的工作与正向的爆破工程相反,是运用逆向思维,反推爆炸初始状态,以达到查凶破案的目的。」
提到自己的专业,高光斗如是说。
每一场爆炸发生后,他都会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比如残留物的分布范围、化学物质的检测、爆炸物的破坏力等,进行反推式分析。


不仅如此,自身本就是化工专家的他,还会采用一些新技术,来丰富勘查手段:比如电极技术来检测爆炸案现场的无机成分;又比如发明了利用尸体创伤面积,来估算炸药当量的经验公式等等。
面对这次武汉的爆炸现场,高光斗脑子里想的只有两件事:
1,确定爆炸物的种类;2,定位爆炸中心。
这两件事确定之后,就能反推作案人的特征,这比单纯大海捞针式的调查、走访,要高效得多。
爆炸物的鉴定相对简单些。
毕竟,现场残留了较多化学物质,高光斗将它们带去爆炸实验中心,通过硝酸根、铵离子和氯离子检验,初步确定了是硝铵炸药。
硝铵炸药是一种很常见的工业炸药,呈粉末状,常用于大楼爆破,以及矿井开矿,爆炸威力可观。
这玩意儿还有个特点,它在常温下状态相对稳定,一般力度的撞击、打击、摩擦,并不会引爆。因此,相对其他爆炸物,硝铵炸药更便于长途运输。


「所以,单从武汉本地寻找爆炸物的来源,可能并不到位,它也有可能是从外地偷运来的。」高光斗分析道。
这样一来,爆炸中心的定位,就很关键了。
拿着卷尺的高光斗,在现场仔细丈量各种距离——车底距离地面的高度、座椅的间距、爆炸物散落的半径等等……
最终,他基本排除了爆炸物直接放在路面的可能,继而确认爆炸的中心,就在这台公交车内!
而具体的位置,这位专家更是做到了精准定位:
——距离地表 9 公分,距车厢左壁 52 公分,后壁 108 公分的木质地板上。
这个位置如果还原到公交车内,就在左侧倒数第二排单人座的右下方!
那么,当时,坐在那里的人是谁呢?


高光斗查看了记录,只提到是个皮肤黝黑、民工打扮的男人,提着个大号编织袋,具体的身份未知。
不过,这个人的尸体在现场找到了,被标记为 10 号尸体。
这具尸体有个显著的特点,它距离爆炸中心非常远,有 26 米。
而且,10 号尸体胸部以下完全缺损,说明被完全炸烂了。
「这意味着,这个人在爆炸瞬间,距离爆炸中心最近,承受到的爆炸冲击最强。」在专案组的讨论会上,高光斗分析道。
这两点结合在一起,10 号作为作案人的疑点就相当大了。
然而,现场还有另一具尸体,也很蹊跷……
这具尸体是 11 号,它距离爆炸中心更远,达到 31 米,是所有尸体中最远的。
并且,11 号尸体的胸部以下,也完全缺损了。论受损程度,和 10 号尸体并列第一。
更诡异的是,这两具尸体,爆炸后被抛离在两个恰好相反的方向——一个在东北,一个在西南。


高光斗立刻意识到,这两人当时一定是在爆炸物两侧,才会被炸到完全相反的方向。
难道说,是两个人联手作案吗?
11 号尸体,根据杨海燕的回忆,是一个长发、白净、外表文气的男人。
从外型来看,他似乎和 10 号并不像是同类人。
如果联手作案的话,这俩人是什么身份呢?彼此是什么关系呢?
思索间,高光斗猛然想起黄鹤楼都能感受到粉尘扑脸那件事,他推测,或许有爆炸碎片也会在远距离残留。
果不其然,就在距离现场数百米外的龟山,西南面的岩土中,发现了四片木制的座椅碎片。
经过仔细鉴定,这正是左侧倒数第二排的单人座椅!
一副画面已经在高光斗的脑海中浮现出来:一个人坐在椅子上,炸药就在他座位下靠右一侧;右边另一个人蹲在椅子边,点燃了引信……


经过周密计算,他推测出硝铵炸药的重量大约在 8-9 公斤,应该是 10 号提着白色编织袋带上的车。
而现场并未发现定时遥控引爆装置,这证明了硝铵炸药是在车内,由人为引爆。而 11 号,就是俯身去点燃导火索的那个人!
更重要的是,几天后其他尸体都被纷纷认领了,只有 10 号和 11 号这两具,始终无人认领……
10 号和 11 号,显然有重大作案嫌疑,必须查个水落石出。
04
两人到底是谁呢?
技术人员在对现场残留物分析时,发现了不少残缺不全的身份证,费劲功夫将它们拼接对应之后,其中一枚可以辨认出下列字样:
汤喜林,男……7 月 1 日,江西省武宁县横路乡……园村 15 组……60701103……


此人的身份,一直没有和尸体对应上,极可能就是 10 号或 11 号尸体中的一个。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蓝色小天使 | 来自北京
《开端》里的白敬亭一出来我还以为他又拿了男二的角色。
第一场戏是他好心给赵今麦饰演的女主递纸巾,结果因为一些肢体接触被当成公车痴汉(后面会解释是女主为了下车故意诬陷)。
他为了自证清白急得脸红脖子粗,差点当场把手里的纸巾搓出火。


言行举止太正常了,正常得不像国产剧男主。


在更大多数的作品里,男女主角的初见本身就是一场性骚扰大戏。
轻佻的语言、有意无意的肢体接触甚至粗鲁的动作都是男主角在散发魅力。
举个离谱的例子,去年张芷溪和佟梦实的《皎若云间月》。
第一集,男主角为了威胁素昧谋面的女主删稿,把她绑架到了自己家里,然后飞扑强吻一键删除。


等女主反应过来,两人发生了如下对话:
死变态,你不知道这是犯法的吗?

我知道啊,那你又能拿我怎么办?

(女主摸摸嘴唇回味)你是故意的!
那不然嘞?

要求国产剧男主有法律意识、三观健全、逻辑清晰,比让公鸡下蛋还难。
去年的国产剧男主天花板、《御赐小仵作》的男主萧瑾瑜,出圈的最大原因是足够“正常”。
白敬亭饰演的肖鹤云,算是继萧瑾瑜之后国产剧久违的正常男主。
而比起后者,肖鹤云又多了一丝人情味儿。
故事设定是女大学生李诗情被困在了一辆公交车上,反复经历爆炸,又反复醒来重启。
肖鹤云因为开篇抓色狼的插曲被她拉下车,被迫加入了循环。
男女主顺理成章结成了盟友,为了阻止爆炸、结束循环,开始寻找事故的真相。


国产剧里拯救世界的活儿向来是用不着普通人动手的,大多数天选救世主生来就是四海八荒唯一的真神。
肖鹤云在剧里却是个普通社畜,职业是游戏架构师,家世背景也没开挂。
他从循环里觉醒的第一时间就社死了,因为太害怕想下车,不顾司机警告疯狂摇门砸玻璃。
看着很虎,但实际上很弱鸡。
车上有个肌肉男三两下就把他摁在了地上,他想爬起来,又被对方一掌推倒。


除了被猛男按在地上摩擦,后续还有个死宅登场,肖鹤云和李诗情商量好去查他的包,结果三两下又被干翻。
他提议下一次循环直接用蛮力控制对方,女主一脸“你哪来的自信”。
太不阳刚了!很难想象这种人居然是男主,按照国产剧套路不应该是“肖鹤云暴起飞踹歹徒,斯文小伙竟是跆拳道黑带”吗?


可惜肖鹤云不仅是个弱鸡,而且还很惜命。
有一集是两人第一次正常到站下车(之前都是用各种借口半路逼停司机),女主下意识报了警,被男主埋怨是节外生枝。
因为正常到站意味着他们不再是警方的重点盘查对象,不用再搅进爆炸案的浑水里。
肖鹤云乐观地假设,正常下车也许是结束循环的关键,他们活下来了,可以去过正常的生活。


但李诗情立刻想到,如果循环结束,意味着这一次是车上乘客最后的活命机会。
出于一种朴素的善良,她认为自己有义务拯救他们。

这是男女主角第一次产生巨大的分歧。
同样是被命运莫名其妙选中,李诗情说自己很想在循环里离经叛道一回。
而她能想到最离经叛道的事,就是想办法救下这一车的人。


并不是什么简单的圣母心。李诗情想救人是因为她亲眼目睹了爆炸后的抢救现场,大受震撼;

肖鹤云则刚好相反,他是爆炸的亲历者之一,曾在病床上死去。

他的理由也很站得住脚。他说自己也是普通人,普通人会自私也会怕死。
他觉得自己侥幸没死是老天爷在帮他,而不是选中他去做什么大英雄。
面对女主的质问,他因为心虚而有点恼怒:
“怕死有错吗?趋利避害不是人的天性吗?我做不到你这么善良我就是恶劣吗?”
“我们不是凶手,没必要因为这一车人而有负罪感吧?”


其实他说得没错,善良不是廉价的美德,要跟能力相匹配。
但这种话确实不太像国产剧男主会说出来的。我能想象拥有这种利己人格的角色通常都会是剧里的反派或者男二。
去年有个榜单是盘点国产剧男主人设天花板TOP30,他们中绝大多数人的共同点是“心怀天下(苍生)”“勇敢无畏”,一个个格局大得惊人。
包括排名前三的萧瑾瑜,他的完美和理想化本身就是角色魅力的一部分。
肖鹤云身上的人性瑕疵,让他看起来更像个活生生的人。


肖鹤云从头到尾都是个把缺点写在脸上的人,但他的缺点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是一种本能。
这让他的自私看起来合情合理。
只有男主正常了,女主才有可能是个正常人。反过来也一样。
他跟女主的互动都是基于打破循环的目的——两个人格独立、有正事可干的人,不会事事都为撒糖服务。
尽管肖鹤云跟李诗情的相遇很戏剧性。
两个人的性格过于互补,一个感性一个理性。虽然成不了史密斯夫妇那样惊天动地的搭档,但吊桥效应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
就连中二路人少年都盖章认证两人是帅哥配美女。


要按照一般国产剧的发糖套路,第一集男女主就可以完成撩骚、对视、肢体接触的感情升温三件套。
实际上肖鹤云是个反诈意识相当强的钢铁直男。虽然一起经历了数次劫后余生,但他依然怀疑李诗情对自己有所保留,中间一度搞得两人差点散伙。
在反复循环中,他们的羁绊才逐渐加深。
国产剧真的不需要那么多无缘无故对女主至死不渝的男主了。
更何况大多数时候他们的深情是如此的廉价,张口闭口“中国男人就该保护中国女人”,其实是把女主当成自己的所有物。
《开端》前期几乎没有明显的感情线,所有的真情流露更像是两个孤独惊惶的人抱团取暖。
但某一次爆炸,肖鹤云伸出手护住了李诗情的头。
虽然这个动作不能改变任何结果,但这种下意识的保护,远比腻歪的肢体接触更让人心动。


其实他依然没有改变自己惜命的本性。
当他们逐渐逼近爆炸的真相、并发现阻止这一切风险越来越大时,他再一次犹豫,想要独善其身。
每一回都是李诗情劝他,“再试一次”“再试最后一次”。
有一回李诗情看肖鹤云实在想逃跑,决定放他下车自己去阻止炸弹引爆。

可一转身,他还是牵起了她的手,商量着再试最后一次。


所以肖鹤云形容两人的关系是“搭档”,他从来没有把李诗情当作弱者。
相反,很多时候,李诗情的心理比他更强大。
之前写另一部国产剧的时候我说过,要允许男人弱下来。
这里可以做个补充:可以允许男人弱、男人怂、男人自私……
因为这些都是不能回避的人性。
只有国产剧允许男主大大方方展示自己的不那么男子气概的一面,他和女主的关系才能真的在“人”的层面做到平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n098 | 来自辽宁
剧名就指出凶手是谁了,开端,开车的和端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uedaihuaihuai | 未知
1.所有配角都有相应的故事和人物设定。
不是单纯的配合男女主的工具人。
甚至难得的给底层人民正面的描述。
而不是单纯为了凸显男女主高贵品格的,劣质参照物。
2.男女主感情发乎情止乎礼。
男主有一定的吃醋表现,但是表现的极为克制。
拒绝无脑工业糖精,像个正常人一样有感情递进的表现。
3.剧情流畅,不大灌水。
虽然我认为配角的戏份有点过多。
其实可以保留更多的细节描写,而不是直白的喂给观众。
会更有参与感。
但是整体剧情非常流畅,不会让人一直拉进度条。
4.给公安警察极为正面的描述!
虽然让男女主和观众都感受极为压抑。
但是一个警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
也是为人民负责的体现!
5.推理悬疑剧一直都是可以以小博大的分类。
因为不需要费钱的特效。
不需要宏大的场景。
不需要乌泱泱的人。
需要是一个精细打磨的剧本!
而开端前8集是一个优秀的剧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456777 | 未知
才看了八集,但这个剧总让我想到厦门13年陈水总案。
6.7号下午,陈水总在快一路brt上点燃了自己编织袋里面的汽油,最终造成了47人死亡的惨剧。
我本来也可能在同时间段坐上那辆车回学校,恰逢老师将上课时间调整到上午,这才能坐在这里回忆13年的事情。
可是我有过几面之缘的校友,以及其他在这起事故中不幸离去的人,却永远的停在了这一刻。
希望他们中也有肖和李这样的人,开创了一个大家都获救的平行世界。
希望真的有这样的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