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拥有翅膀 (苏美尔文明)

zimao 回答数0 浏览数1009
苏美尔人超前文明之秘

2021-10-06 07:31四处看看
10人跟贴
早在7000—6000年前,当地球上的文明仅限于敲石钻木时,苏美尔文明就已经以高度发达的姿态出现了。然而,灿烂的苏美尔文明在历史舞台上只是昙花一现,这一切是偶然,或是指什么人刻意的安排?大凡古老的文明都显得有些原始、简单,但苏美尔文明却与众不同,她很可能是地球上出现的最早的文明。早在六七千年前,苏美尔文明突然出现于中东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的下游地区,即目前的伊拉克南部。经过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考证,苏美尔不仅是古代东方文明的发源地,甚至可以说是现代世界文明的发源地。在苏美尔文明消亡后的一两千年之内,地球上再没有出现比她更为先进的文明。
苏美尔人很早就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技术。苏美尔人不仅发明了楔形文字,还掌握了灌溉技术,在两河之间修建了水利系统,治理经常泛滥的河水,还大力发展了农耕技术,开垦出富饶的田地。除此之外,还发明了1—5的数字,创建了几何学、天文学以及都市国家的民主管理方法等等。最为人称道的是,他们还建立了一套非常完备的法律体系。巴比伦人的汉谟拉比法典就是根据苏美尔法典订立的。然而,根据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考察,苏美尔人的这些知识都是在极短时间里突然创造出来的。那么,开创了辉煌文明的苏美尔人是从何而来?又是谁在极短的时间内使苏美尔人拥有不亚于20世纪国家的文明呢?
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巴比伦的祭司罗梭斯写下了《巴比伦史》,这本书的可信度颇高。书中写道:“在太古时期的巴比伦,一种具有高智慧的欧亚奈斯生物出目前波斯湾。从外表上看,它长得很像鱼,鱼头下有别的头,但却又长着和人类手脚相似的东西,说话的声音也像人类。当时巴比伦地区的人类过着野兽般的生活,毫无秩序可言时,这种生物的出现使人类在短期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种生物是一种水陆两栖动物,白天从海中出现,与人类说话,教给人类大量的知识和技能;当太阳落山时便跃入海中潜藏起来,到第二天早晨再次出现。”根据这一记载,美国太空界泰斗卡鲁·赛甘博士推断,书中记载的“长得很像鱼”可以解释为穿着潜水衣或太空衣,“鱼头下有别的头”很可能是指潜水帽中的脸。因此,苏美尔文明是在海中高智慧非人类生物的帮助下诞生的。
中东语言学家兼古代史研究家卡利亚·席金推测,苏美尔或许是外星人的殖民地,而苏美尔文明正是这块殖民地留下的文化遗产。他发现,“塞姆”这一单词在《圣经》及中东一带的文献中都曾出现过。“塞姆”不管用于何种文书,它都用于记录人类升天或神在天上的旅行。而在当时的绘画、浮雕上也经常描绘着火箭形的物体,这仅仅是巧合吗?从出土的一些图章来看,苏美尔与古印度文明的图章风格极为相似,因此,有学者认为,他们与印度人或许有着某种关系;还有人认为苏美尔人可能来自中国或东方的某个地区。对苏美尔文明的起源众说纷纭,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台统一的说法。要想得出一台被公众广泛接受的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苏美尔超前文明之秘:据传苏美尔文明在7000到6000年前,突然出目前地球上,并立即成为一台高度发达的文明,他们建立了乌鲁克城,这座城市很可能是人类的第一座城市。苏美尔文明非常独特,它的早期文明高于晚期,并且在它消亡1到2千年后,其它人类的文明仍然没有达到苏美尔文明的水平。考古学家一直相信埃及和两河就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但直到1927年考古发掘才发目前巴比伦国家靠海的那一边还有一台更古老的国家,在发掘出来的大量泥板上,至少刻着10万篇以上尚未被完全解读的楔形文字。考古学家认为在7300年前,苏美尔就已经或者接近完成文明的进化,而在6300多年前,世界其它地区的人类,还蹲在那儿敲石头呢!
苏美尔人来历? 有的学者猜测苏美尔人可能来自伊朗或者阿富汗的高山,但是这个迁徙方向与人类走出非洲,向东迁徙的方向正好相反,时间也不对。又有学者猜测苏美尔人来自陆沉了的大西洲,这就更虚无缥缈了。还有一台传说苏美尔人是来自遥远天狼星系的行星Nibiru,他们的神阿努那奇(Anunnaki)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创造了人类。
苏美尔人去向? 因为外星人的离去:苏美尔晚期被外族(阿卡德人,闪族白人)统一,并且很快陷入战乱,文明程度极度下降,据传是因为外星人的离去。苏美尔人就像今天坐拥巨量石油的阿拉伯人一样,外星人在时,他们没有认真学习和小心保留外星人的高技术和高度文明。外星人一离开,这些高技术和高度文明的大部分很快就失传了。苏美尔王国很快衰落,最后在4011年前被闪族白人的巴比伦王国取代,苏美尔人从两河平原消失了。
建立哈拉巴文明:有学者据此猜想,在4300到3800年前之间有一部分苏美尔人乘船迁徙,并且在次大陆登陆,建立了哈拉巴文明。因为没有确切证据证明哈拉巴人属于哪个民族、哪个人种。哈拉巴遗址也是砖木结构,城市建设经过事先的规划设计,布局严整,呈长方形棋盘格状,哈拉巴人也使用象形文字。不幸哈拉巴文明存在的时期很短,后来被入侵的蛮族雅利安人完全摧毁,遗留下极少的遗迹,文字也大部分失传了,后来过了大约1000年才重新有了完全不同的文字。
苏美尔人迁移商王朝:在哈拉巴文明消失后不久,3700到3500年前左右的中国青铜文明的商王朝开始了,很有可能一部分遭受外来入侵的哈拉巴人/苏美尔人迁移了过来,刺激了中国文明的蒙发。商人所使用的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显然之前己经发展了一段时间。商人还有很多与苏美尔人/哈拉巴人近似的习惯,比如建筑的砖木结构和四四方方的棋盘式街道,使用象形文字,石头刻制的印章,多神教偶像崇拜等等。目前多数文献和考古发现都支持中国人来自西方的某地,如昆仑山等说法。早期华夏人的饰物和田玉出产于昆仑山,后遍布中原大地,或许是苏美尔人/哈拉巴人从印度河流域沿昆仑山脉到达黄河流域的证据。
苏美尔人混入汉人:从汉朝开始汉人就是由10个以上的民族/部族构成的,可能苏美尔人/哈拉巴人就是其中的一支。另外其他黄种人也可能与苏美尔人/哈拉巴人有关,例如当苏美尔黄种人渐渐向东,向北迁徙时,他们可能遇到诺亚的子孙,雅弗的后代高加索种的东胡人,匈奴人和突厥人,并且与他们混合产生了鲜卑,契丹,蒙古,女真等民族。苏美尔人另外的去向可能还有几种。首先我们知道苏美尔对埃及文明有强烈的影响,这体目前宗教神话,文学历史,天文数算等方面,在人种上两者有没有联系还有待考证。另外埃及在地理上紧邻苏美尔,并且埃及文明是仅次于苏美尔的第二个古老的文明。
苏美尔文明之秘:从纪录的文书中发现苏美尔人的数学运算科技使用的竟是12与60进位法,换算成目前的十进法,则是“195兆9552亿”的天文数字。NASA外太空工程学家夏德兰成功解读出这些天文学数字之谜,原来一天等于86400秒,刚好可整除之后等于600万年的时间。除此之外,约从150年前开始,研究人员还陆续在古苏美文明遗迹发现到太阳辐射建材,苏美尔人居然懂得利用太阳辐射,让粘土凝结成超坚硬的石块建材,而且这种石块比我们目前所使用的砖头还要硬上1.5度,密度也高上2-3倍之多。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苏美尔人发明了车轮和太阴历!
苏美尔的神来到地球的场面(乘坐鸟的是人吗?或是乘坐飞船的外星人?)比较苏美尔人的类似宇宙飞船模型的遗物和现代宇宙飞船。一尊令科学家摸不着头绪的伊什塔尔女神像,这女神像的造型居然是搭乘在一台类似飞鸟翅膀的飞行器当中,而且她头上戴着一顶飞行头盔,两边耳朵上还如覆有耳机,两手抱着圆筒状的物体,背部后方还有一台类似火箭推进器的长方形盒子,这不难看出,这尊女神像的确存在着外星飞行器的雏形。在圣经曾提到一则有名的故事:通天塔。其实这通天塔就在两河流域古苏美尔人的某座古城中,传说那是一座可以直达天堂的高塔,甚至传言说当时的古苏美尔人,可以随心所欲地透过通天塔到地球之外的地方,但后来因为触怒了他们的神,所以通天塔在一夕之间就被毁灭。但有考古学家断言,其实古苏美尔人口中的神不是真的神,而是的某种基地,通天塔的原型还可能是一种外星飞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16块泥板为证:史前文明来自“黑头人”?

刘创
9月前  

6500年前苏美尔城邦
中国人熟知的“四大文明古国”,是由梁启超在1900年提出的,他在作品《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称“地球上古文明祖国有四: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美国学者威廉·麦克高希则加上了古希腊,认为这些地区是地球上五大文明发源地。
而被世界史学界普遍认同的座次排名,排在第一位的是苏美尔,然后依次为埃及、米诺斯、古中国、古安第斯、玛雅、赫梯、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从时间划度上比较,其中最杰出的苏美尔人建立的文明,比古中国文明早3000千年,比古印度文明早2500年,比古巴比伦古早2000年,比埃及文明早1500年。
如果数字不足以形象具体地描绘出差异,那么可以这样说:这四大文明古国还赶着羊群在草原沙漠中茹毛饮血,用木棍和石头打猎,钻木取火、兽皮裹体、摘叶而食的时候,苏美尔人已经大面积地种植燕麦、大麦以及水稻,穿着缝制精美的服装逛街了,闲暇时就在风景优美的城邦中泡着热水澡喝着啤酒(苏美尔人制作啤酒和果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500年前),他们的房子是砖砌的,窗下是宽敞的街道,街道两边有商铺和首饰店,甚至还有餐馆。四大古国还在结绳日记的时候,苏美尔人已经把一年划为12个月,一周划为7天,甚至有着完备的数学、文化、水利、农业、教育体系,并有了自个的文字和化学、土木工程以及学校。
四大世界最早的文字体系中,古埃及的纸草文字诞生5000年前,,古中国的甲骨文诞生于3300年前,古玛雅文字诞生于2200年前,而苏美尔的楔形文字则比古埃及的纸草文字还要早上近千年的历史,是人类文字体系中最早达到成熟水平并全民普及的文字,而且这种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文字居然是象形表义符号而不是单纯的字母,比如“眼”和“水”合起来就是“哭”,“鸟”和“卵”合起来就是“生”、“天”加“水”就是“雨”。中文是象形表义符号,但是楔形文字足足要比甲骨文早上将近三千年。当时没有纸,这种文字是写在泥板上的,而甲骨文则是用刀刻在骨头上,虽然这两种载体都显得笨重,但是往稀泥上写字总比往骨头上刻字要省事得多;泥板经干燥后可以保存很久,而骨头是有机物,很容易被虫蛀鼠咬破坏掉。

中东地区的“双蛇交尾图”,与中国神话“伏羲女娲图”
在冶炼技术上,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冶炼地,殷商青铜器世界为之侧目。中国境内最早的铜器发现于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是一件半圆形残铜片,碳14测定为公元前4675±135年;著名的图坦卡蒙黄金棺则制作在3300年前,但苏美尔人在6500年前就已经用黄金和珠宝制作了以现代人的挑剔眼光来鉴定也要给满分的黄金法器和饰品,无论金属的纯度、制作工艺和打磨手法,都堪称是前无古人的杰作,其金属刀鞘是镂空铸造的,对现代手工铸造来说也是高难度的。
苏美尔人在7000年前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这个群居社会体系的总人口大约150万人,他们不必逐水草而四处迁徙,美索布达米亚平原上星罗棋布着数十个以寺庙为主体的独立城邦,有着笔直的街道、巍峨的神庙、栩栩如生的壁画和大面积种植的粮食及规模宏大的畜牧业,那些城邦之中不仅已经开始人工制砖,甚至还有最早的浴室和游泳馆,生产工具中凿子、锤子、钉子、和榔头、锯子成为必备,城邦中有遍布全城的地下排水系统,生活用水来自于城外的水库,水库的另一端则链接着灌溉农田的沟渠。
他们用牛犁地,而马则用来作战。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建立起地球上最早的法制化、定居化、科技发达的古老文明,他们统一使用楔形文字记录,使用轮式马车作战,盔甲和弓箭已经成为军队的标配,统一遵循世界上最古老的规制完备的《乌尔纳姆法典》,而这一切,都早于其他文明至少两千年。

6000年前黄金匕首
在其他古文明还在刀耕火种之时,他们已经科学地解释了日全食、月全食等天文现象;绘制了地图和星图,星图上已经标注有木星、土星、火星以及各大星系的运行轨迹。现代科学发现天王星的时间是1781年,海王星则在1846年被发现,而发现于上世纪70年代的苏美尔星图表明,6000年前的苏美尔人已经发现了九大行星,其中包括天王星和海王星。这两颗行星被发现之后,科学家发现这两颗行星绕日轨道受一种无形之力的影响而发生倾斜,于是断言在九大行星之外一定还存在第十颗行星,并称之为X星(直到今天,这颗X星也未被发现),而在那块6000年前的苏美尔星图上,这颗X星竟赫然在列。

王后金碗,约公元前2450年
纵观地球上目前已知的古文明,无论是四大古国或是五大古国,包括西方世界在教科书中划分出来的21个古文明地区,你会发现,总体上看所有的古文明中,对天文地理、工业农业,包括语言和艺术,出现的年代都相差不大,属于共同进步的,唯独苏美尔文明,独步全球,而且领先了令人吃惊的两千年。这根本就是一台奇迹。
学者们对苏美尔文明的考古研究中,发现了16块泥板。前文已经说过,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就是记录在泥板上的,泥板不腐烂,只要不受潮浸水,很容易长久保存。这些泥板上的文字记载着共计134位苏美尔君主所在的城邦以及在位时间,业界称这16块泥板为“苏美尔王表”。

乌玛王后祭板,公元前2550-前2250年
按泥板内容来看,第一块泥板的第一行文字就写着:'王权自天而降,在埃利都,阿鲁利姆成为国王,他统治了8个SARS'。SARS是时间单位,一台SARS是3600年,也就是说,第一任王阿鲁利姆在位时间居然有28800年;阿鲁利姆之后是阿拉尔加,他在位10个SARS,阿拉尔加之后还有6位君王,统治时间共24万年。在这24万年的大事记之后就是世人共知的全球大洪水了。在发生大洪水之后,“王权再次从天而降,王权在基什。”
这之后的记事里,在位君王的事迹则与后世发现的史料相差无几基本一致,在位时间也接近正常人的寿命。于是一台让人吃惊的问题就摆在面前了:8位君主统治24万年,那么古苏美尔人的寿命又会是多少?如果说世界上所有大洪水之前的统治者都是神,所有的记录都是神话,那些君主都是造物主派来的神,才可以千年万年的活着,那么考古文物言之凿凿地证明了苏美尔早于世界两千年的文明又源自哪里?他们从哪里获得了灵感从而使苏美尔文明先知先觉未卜先知?

食物分配泥板,公元前3300-前3100年
上文提到的发现苏美尔王表的考古学家名叫撒迦利亚·西琴,1920年出生于阿塞拜疆并在巴勒斯坦长大。西琴终生致力于人类起源学说的研究,并运用目前所知的一切科学手段重新编织了史前地球史和人类进化史。在他的学说中,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在史册中描绘了神以及上古神话,包括史前大洪水,并不仅仅是幻觉,而是被无知短视的人类意识至少目前还无法从科学角度证实和认可的遥远的史实。1976年起,他陆续出版了七册《地球编年史》,至今已被译为30种语言并发行2000万册,这本书的问世引起了业界一片哗然,但是奇怪的是,人们开始渐渐接受并承认他的理论,并被立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西琴学”。

仿生金叶子,约公元前2500年
在西琴学说中,古苏美尔人的SARS时间单位以及那8位长命君主的相关记载结合太阳系宇宙理论,得到了完美解释:X星球被称为尼比鲁行星,尼比鲁人的平均寿命为36万地球年,而尼比鲁行星进入太阳系的周期为3600年。苏美尔王表前8位君主在位时间都是以SARS作为计算单位,按一SARS年换算成一人类年计算,36万年的尼比鲁人寿命也不过相当于人类的100年,这基本在人类可以接受的寿命范围之内。
那么,苏美尔王表第一句的'王从天而降',难道是说尼比鲁人进入了地球吗?我们不妨假设,每3600年,尼比鲁行星进入太阳系,于是他们顺路光顾了地球,并进行君主选举,以确定新的统治者或决定原有统治者是否连任。如果是这样,那么苏美尔人又拿了个世界第一:地球上最早的选举制度发源地。

灌木公羊,约公元前2450年
在西琴破译的那16块泥板中,他发现了一件惊天往事并被其记录在《地球编年史》中:40万年前,尼比鲁星球大气层被破坏,他们设计出一种黄金微粒过滤装置,可以有效地修补尼比鲁星球的大气层,但尼比鲁星球上的黄金数量显然无法满足这一设计的需要,于是他们派出大批的尼比鲁人到贮藏量丰富的地球来开采黄金,选址就在美索布达米亚平原。这也解释了为啥对于黄金的冶炼技术,苏美尔人要早于其他文明数千年(图坦卡蒙黄金棺已经让地球人称为奇迹了,但是苏美尔黄金制品的不断发现,人们渐渐发现与图坦卡蒙黄金棺相比,苏美尔人的黄金制作技术更精美更华丽,纯度也更高,而所有这些,都早于图坦卡蒙黄金棺2500年)。
那16块泥板中,来到地球的尼比鲁人被称做'阿努纳奇',但是向地球运送阿努纳奇的工程实在太大了,尼比鲁人决定就地取材,在地球上创建一台新物种来代替自个的掘金工作,于是亚当和夏娃诞生了;若干SARS之后,当黄金开采完毕,阿努纳奇们决定返回尼比鲁,于是在启程之前,为了毁掉他们造出的人类以及留在地球上的痕迹,阿努纳奇们计划搞一场全球性的滔天大洪水。
但有一台尼比鲁人将这个惨无人道的灭种计划透露给了诺亚……

木柄黄金匕首,公元前2550-前2400年
数年之前,中科大博士生导师孙卫东发表论文《从人种、语言、宗教看苏美尔人与中国人的关系》,文中又推出了一台新观点:苏美尔人很可能是中国人的祖先。
他列举了五个证明:一是黄皮肤黑头发,也正因如此,苏美尔人自古便被称为“黑头人”。从苏美尔人留下的壁画中可以得知,古苏美尔人的相貌与国人极其相似,而且,其壁画风格也与中国古代壁画如出一辙,;二是楔形文字与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的表意字符,形体结构和文字构成原理也相似,有互通之处和传承印记;三是这两个人种都是农耕文明,农耕工具及狩猎武器的形制雷同;四是世界上只有古苏美尔人与古中国人信奉蛇神,而在西方国家中,蛇是邪淫的象征;五是苏美尔神话中主管生育的女神叫“NINMAH”,发音与“女娲”相似,其形象与女娲同样都是人首蛇身,NINMAH有一台同样人首蛇身的哥哥,中国神话中,女娲与哥哥伏羲也正是如此。

普比王后黄金珠宝,约公元前2450年
神秘莫测的苏美尔人真的来自外星吗?史前文明果真来自“黑头人”?似乎一切还有待考证,至少时至今日,还无法从科学的角度证明神和魔鬼的存在,但鬼神之说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似乎不仅仅只是人类的凭空相像。
关于西琴和他的《地球编年史》,现代学者各执一词,一部分人称其学说完美解释了历史上无法自圆其说的现象,而且他的学说并不是一台人的想当然,而是有那16块泥板为证;而有些人则称其只靠相像和推理就完成了人类进化史,这显然有辱科学研究的严谨而只是一派胡言。
不过按西琴的推算,尼比鲁行星下一次进入太阳系的时间在2060~2065年之间。这是个距今很近的日子,我们不妨拭目以待,看看尼比鲁人会不会如约而至,也许不久的将来,地球人还可以与这些祖先坐下来好好喝上一杯。

——————————————————————
苏美尔-古巴比伦时期的美学思想及审美创造
2021-06-29龚伊林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订阅 2021年1期收藏
关键词:美学
龚伊林
摘要:苏美尔-古巴比伦时期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古典时期,也是人类艺术史上最早的黄金时代。其美学思想奠定了两河流域和古代西亚文明艺术的基础,并对近东文化圈产生重大影响。由于民族复杂,政局多变,其艺术风格显现出古朴典雅、丰富多彩且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风格化的特征。本文论述了苏美尔-古巴比伦时期的艺术造型、神话史诗、视觉符号及美术作品,用以剖析其美学思想的基本原则及其在审美创造上的表现。
关键词:苏美尔;古巴比伦;滚印;母神;美学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4657(2021)01-0064-07
一、苏美尔-古巴比伦文明的概况
苏美尔-古巴比伦文明是两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约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1595年在两河流域冲积平原南部兴起的古代文明,跨越了乌鲁克时期、早王朝时期、阿卡德王国时期、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及伊新第一王朝、古巴比伦第一王朝六个时代。从考古发掘的艺术品来看,苏美尔-古巴比伦时期的艺术多为宗教祭祀服务,其中以滚印、文字、大型纪念性建筑、史诗等为代表的标志物出现预示着苏美尔-古巴比伦时期美学思想的萌芽。苏美尔人用史诗和文献证实着他们的艺术信仰,在印章和浮雕上描绘着神圣、谦卑的祭祀仪式,对自然物的宗教崇拜是其审美情感奠定的基础,愈发高大绚丽的神庙是其文化不断变革的纪念物。研究表明,很多艺术造型与技术在苏美尔时期就已形成,并通过巴比伦-亚述文明得以保存和延续,成为世界其他民族的共同美学标识。因此,从宏观来看,苏美尔-古巴比伦时期对两河文明和整个西亚各民族的文化及艺术具有深远的影响,笔者试举例以窥其貌。
二、苏美尔-古巴比伦时期的美学思想
(一)滚印——应用型艺术的萌芽
滚印、塔庙和楔形文字并称为苏美尔文明的三大标志,其中滚印的出现年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文化时期。其突出的主题是神话场景和宗教仪式,原始楔形文字中的许多符号就是由滚印图案发展而来的。
乌鲁克时期滚印表现了动物之间混合交叉的艺术效果,早王朝时期形成了图案密度极高并类似纺织和刺绣的织锦风格,多用植物填充空余空间,图案以线性为主而缺乏立体感(图1)。这一时期有使用黄金或白银来制作滚印或镶嵌宝石的传统,天青石在整个早王朝印章制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至早王朝的三期,引进塑性艺术手法将交织的造型拉开一定的距离以增加滚印塑形的体积和数量。滚印展现了苏美尔人对铭文的处理态度及对线性设计的熟练掌握,一些学者将滚印上的主题与吉尔伽美什史诗联系起来。至阿卡德时期,采用将铭文放入构图中心,以纹章学的方法在铭文两侧刻画成对的搏斗者,他们共同构成图案的一部分表现出故事的同质性和连续性。这时塑形手法已经可以刻画出逼真的造型,成为艺术发展的新起点。阿卡德之后印章艺术逐渐衰落了,巴比伦第一王朝回复到重图案轻铭文的印章传统上,采用了将全部或部分“觐见场景”与一些次要主题合并的方式,这种构图设计形成了以后几个世纪喀喜特(Kassite)印章艺术的基础[1]。至此,苏美尔-古巴比伦时期已将亚述文明中动物雕刻艺术的精华囊括在内。滚印也是两河流域最早成体系的浮雕艺术,其他艺术都受到了滚印图案的影响。
注:早期王朝(约公元前2500—2400年),发现于马里。
(二)生命树——唯物主义的死亡观
生命树又称永生树、圣树,有人认为它象征着末日,也有人把它比作世界之树。从苏美尔文明开始,代表着生命之树,它生长在国王或其他高级人物身边,受到照顾、浇灌、尊重,并有不同的形象来支持它(图2)。生命树崇拜的核心是树,图案配置呈对称形式。其原型一般为当地的特产农作物——枣椰树,象征了丰殖、生产、再生。以生命树为中心的装饰手法在亚述浮雕和萨珊波斯艺术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圣经中伊甸园也描绘有生命树的形象。古老的苏美尔神话也渗入到犹太文化中,并借助《圣经》影响了整个西方文明。
有关于乌鲁克国王恩美卡的人类起源神话,在一篇题为《关于发明镐头的神话》中讲述了第一批人是以草的形式从地上长出来的故事。世人如草生于地下的观念时有所见。在古代西亚,大母神也常以圣树的形象出现。伊斯塔尔(Ishter)和哈托尔(Hathor)女神就常以棕榈树的形象出现。圣树纹在亚述艺术主题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新巴比伦的琉璃砖饰中,已经由枣椰树纹演变出带多重双涡卷的圣树纹;在亚述浮雕中,也多有表现与圣树纹相似的爱奥尼亚柱子造型,这也为希腊—罗马的女神柱提供了神话原型。
生命树符号也象征着巴比伦人的悲剧意识,史诗《吉尔伽美什》描写了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获取长生不老之树的故事,故事的结局是英雄也无法实现长生不死,这显示出巴比伦人的哲学观,他们对现世生活的无奈和对来世的漠然,而在苏美尔人的神话中尚无巴比伦叙事诗那种悲观绝望的情绪。吉尔伽美什之后的国王都没有了神话的色彩,反映了唯物主义的死亡观。
(三)伊南娜——对自然神的崇拜
早期苏美尔宗教中以对自然神的崇拜为主。埃利都考古遗址出土了人身蜥蜴或蛇头人身的女神阿玛乌舒姆伽尔(天界蛇母),可以看作是寧胡尔萨格女神,早期的母神崇拜还包括贝利特(伊莉和纳穆)[2]4。人兽混合有着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的意味,反映了母神对动物的驯化,体现了苏美尔从游牧文化向农业文化过渡时价值观的转变。
公元前7000年左右,沙塔尔·休於的生殖女神出现了骑于豹子之上的造型,这为小亚细亚几个地区流行的神祇立于动物上的造型提供了统一的艺术范式(图3)。约从公元前4000年开始,苏美尔宗教的神灵形象有了明显的人的特征,由诸神组成的神灵世界形成了一台稳定的天间结构。伊南娜(Inanna,闪语,闪语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语言的一台支系,为伊斯塔尔)是西支闪米特人的女战神(爱神和丰饶女神)和赫梯人崇奉的美与丰饶女神阿斯塔尔特(Ashtarte),是弗里吉亚人崇拜的基伯勒(Cybele)女神,也是希腊美神阿芙罗狄忒和罗马美神维纳斯的原型。在远古时期,女神崇拜的内容远不止性崇拜,伊南娜女神兼备多种属性,她不仅是金星女神、丰饶女神、爱情女神,也是乌鲁克城邦的守护神。苏美尔神话《伊南娜与恩基》描写了伊南娜为乌鲁克带来文明,可见,女神崇拜不仅与农业文明相关,也与城邦文明密不可分。
受沙塔尔·休於女神影响,伊斯塔尔女神开始表现为站立在狮子上(图4),巴比伦的女妖莉莉特(Lilith)手持神圣量具站立在狮子背上。暴风雨神阿达德(Adad)也表现为手持战斧立于牛背的形象,苏美尔—古巴比伦的神流传至西支闪米特人和赫梯等民族的神话和艺术中,并影响了希腊人。在哈图萨斯雅吉里-卡雅(Yazili-Kaya)的崖壁浮雕描绘了站在豹子上的太阳女神阿林娜(Alina)以及太阳神沙露玛站在用绳子牵着的豹子身上,以弗所出土的阿耳忒弥斯女神(Artemis)雕像胸饰有来自巴比伦天文学表征的黄道十二宫动物浮雕[3],体现了深受巴比伦文明影响的特征。东地中海腓尼基人以“临窗女子”为主题的象牙雕刻也体现了其受巴比伦母神的影响,这可能与神妓制度有关,不同的是夹杂了部分埃及主题。西亚闪族的丰饶之神在波斯则演化为安娜希塔[4]手执石榴象征丰收。在中亚希腊化时代流变为骑在狮子上的娜娜女神,粟特艺术中四臂女神娜娜就骑在狮子上,这一形象也变成了印度贵霜王朝的湿婆之妻。至此,源至两河流域的丰饶女神在波斯文化圈里广泛流传。
此外,死而复生也是大母神崇拜最重要的文化意义。古巴比伦神话中伊斯塔尔和塔穆兹(Tammuz)的故事象征著四季的更换,并蕴含了复活的含义。这个故事被移植到马尔杜克身上,并流变为迦南、腓尼基神话的巴力神和中亚死而复生英雄——西雅乌什。自苏美尔以来的大母神通过其代表的征服、繁殖和爱、轮回给予世界各民族以深刻的宗教意义。
(四)吉库拉塔——以巨大和闪耀为美
吉库拉塔(Ziggurat)是苏美尔建筑中最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它模仿山峰而建,代表苏美尔宗教中心(图5)。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埃利都考古遗址就发现有神庙建在平台之上的传统,且已经有了圣山的象征意义,后来逐渐建成了多级塔庙。美索不达米亚人认为天和地是由山来联系的,山是宇宙的中介点。一件古地亚时代的刻有楔形文字的圆筒陶器上说:“神的寝室造得像宇宙山一样。” [5]49乌鲁克的神庙建筑奠定了西亚最早的纪念性建筑的基本特征、原则和主要形式,体现了美索不达米亚公共建筑的特点:巨大,且引入了多种具有创造性的装饰手法。公元前3500年左右,乌鲁克文明开始影响埃及,除金字形神塔外,部分学者认为,埃及旧王朝时期墓葬就有乌鲁克式的壁龛和扶壁式的风格。《圣经》中的巴比伦塔,就是古巴比伦最著名的建筑物——马尔杜克神庙的寺塔[6],继承了苏美尔人以高大为美的审美趣味。
苏美尔宗教的另一台重要方面是人对神的绝对自卑。崇高的象征方式无法以有限事物表现无限的造物主,只能使人从有限的渺小中体会到造物主的伟大。崇高感以自卑感为基础,所以有否定或消极的一面[7]。神庙建筑不仅巨大、金光闪闪,还要五彩斑斓。闪耀的巨型建筑是其追求的极致目标。《史诗》中乌鲁克被称为大山(kur),而库巴拉被描绘为“至大之me(楔形文字中的专用词汇)”,“犹如银脉,闪闪发光”。这借鉴了阿拉塔(今伊朗境内的古国)人用宝石装饰神庙的习惯,“其建筑雉堞由温润的天青石造,其泥土是锡石(im-an-na)”[8],这在建筑史上极为罕见,并启发了苏美尔人。
史诗中多次提到挂满枝头的mes树,树叶宛如青金石,色彩斑斓、闪耀动人。伊南娜进冥府时携带了七种首饰(me),她每进入一道门便被摘掉一台,被摘掉me也意味着神性的消失,神的光芒被褪去。因此,光芒是神性的象征。光辉且灿烂也表明苏美尔人对建筑的内部和外部装饰的分类已十分细化。
(五)星神——以发光天体宇宙为崇拜
天文学最早起源于古巴比伦晚期,古巴比伦人已经掌握了天文学理论和方法。他们用假想的线条将星座内的主要亮星连起来,把它们想象成动物或人物的形象的星座关联观察方法和命名体系以及用12个标志星座校定太阳年的12个理想月的天文理论和实践后被传播到希腊、希腊化埃及、罗马和印度[9]。同时,巴比伦的宇宙起源叙事诗《恩努马·埃利什》补充了苏美尔的创世说和神谱,也为巴比伦星神体系的完善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苏美尔-巴比伦的星神崇拜体系开创了最早的发光天体宇宙崇拜,以行星之名加诸神祇之风正是肇始于巴比伦,继而传于希腊人、罗马人。巴比伦祭司赋予时间和空间的划分以神圣意义。巴比伦楔形文字中的神即由表示星辰的意符表达。神祇星辰化,将星辰的属性融于神祇形象中并成为其组成部分,这在文化传播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许多民族的创世神话中,光都是创世神话的中心。苏美尔人认为:光亮是生命力的象征,是生命体健康的重要外部特征,是美的形式特征之一。古巴比伦时期的汉谟拉比法典描绘了国王站在太阳神沙马什(Shamash)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图6)。从苏美尔的太阳神乌图(Utu)到古巴比伦太阳神沙玛什(Shamash)再到亚述太阳神阿舒尔,其多神信仰的体系被古波斯继承,波斯主神阿胡拉·马兹达(Ahura Mazda)亦为光明之神。其实,早在雅利安人原始宗教多神崇拜中,在东地中海就有对太阳神密特拉(Mitra)的崇拜,对火、光明、太阳的崇拜都和其有关。在伊朗-雅利安人和印度-雅利安人分化后,开始向着不同特征发展——阿维斯陀中的密特拉和吠陀中的密多罗(Mitra),这一体系对后来希腊化艺术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
三、苏美尔—古巴比时期的审美创造
(一)人兽神组合式的建构
苏美尔人善于将人的形象和各种动物的身体组合形成新的生命体,这是早期巫术意识下生命能量体的建构。美总是与多产、丰饶结合在一起的,新的生命显示出健壮、强悍、灵活的特征,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多牛、狮子、羊头怪、双头鹰等异兽形象。在阿卡德神话中有舍都——为生有双翼和忍受之牡牛,其石刻造像往往置于殿堂门边。古巴比伦将恶魔想象为类动物形体,诸如驴躯狮身[2]10。公元前2000年至1000年代的巴比伦居民,已有其佑护者—飞牛拉玛苏(Lamassu)(图7)。极为繁复的魔鬼说观念体系形成于巴比伦,并反映于造型艺术,而这在苏美尔文献典籍中却无迹可寻。苏美尔时期诸神造型未见带翅膀的形象,但是到了公元前第三千纪后半叶,建立阿卡德帝国的东闪族以及建立拉尔萨和巴比伦的西闪族亚摩利人,开始用翅膀直接表达诸神生活在天上的意思[10]。苏美尔的众多主神也都有带翅膀的人形样貌。与此同时,也有几个翼兽造型固定下来,主要是翼狮和翼牛,这可能与阿摩利人的游牧属性有关。格里芬(Griffin)的形象基础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翼狮或狮鹰合体兽。格里芬相当于苏美尔—阿卡德神话中的狮首鹰安祖德(Anzud)/伊姆杜古德(Imudugud)。至巴比伦-亚述时代,安祖形象从狮头鹫发展为带翼狮或鹰头翼狮,这一艺术造型也被赫梯、亚述、波斯、斯基泰、塞种、阿尔泰等民族沿用,并深刻影响了我国北方草原艺术。研究表明,部分双头鹰和牛身人面的“克鲁比姆”,早在拉伽什和阿卡德时代就已经定型。至古巴比伦时期,由于许多神祇都具有天文学上的性格,以此发展成为一种固定的史诗式图景,人头兽神组合式在亚述—萨尔贡时期得到了质的发展,成为亚述典型的纹章式题材。
(二)格层法及纹章风格的表现
苏美尔浮雕与古埃及一样采用格层法来刻画不同的生活场景。每层的主题各自独立,并选取了最典型、最有纪念意义的场面集中表目前同一台画面中。在装饰构图方面,苏美尔时期主要以带状线形构图为主和正面律的人物造型,体现了一定的规则性。在军队行列的主题中,将空间的前后距离通过上下叠层分区来表现,具有“倒透视”的效果。格层法应与巴比伦的宇宙起源观有关。苏美尔人“宇宙”的表达式为“安—基”,其字面意义是“天—地”。天地分离是宇宙诞生的第一步,其次是划分宇宙区域,规定宇宙秩序。巴比伦人的世界秩序观念与苏美尔人基本相同。宇宙的组织结构被细分为天空和大地两大系列,并以此继续细分。人类生活在天、地、地下河和阴间四层的中间地层。其神话与马王堆汉代帛画上所反映的天上、人间和地下的景象类似,体现了一定的叙事性。乌尔的军旗就体现了分层结构的时间连续性,构成一种连续叙事法(图8)。格层法反映了苏美尔人的透视法和世界观,显然,在等级次序井然有条的宇宙中,每个人都清楚自个所处的位置。
纹章风格是将成对的动物围绕中心元素对称群组,其原则即绝对的两边对称,体现了装饰艺术发展的内在原理,树木在纹章风格中被赋予了象征意义。许多滚印作品都是以纹章风格为构图基础,显示了苏美尔装饰艺术的发展动力。在古巴比伦时期就已经确立了纹章式艺术和面面相对的传统原则,經由赫梯人传给了亚述人,并一直延续到亚述-迦勒底时期,此后被阿契美尼德和萨珊波斯人所沿用,并流传到阿尔泰各民族。
(三)理想化和程式化的统一
苏美尔早期的造型艺术中动态和变化较少,是一种浑厚、肃穆、充满庄严之风的艺术形式,苏美尔人的祈祷像就是一例(图9)。苏美尔人爱好对称和精确的形式,充满生气的大眼睛能够感受光,美是静态的和理性的。在早期王朝后期,具象派艺术发展起来,浮雕艺术中最常见的正方形石头牌匾代表了艺术上高度标准化的设计。阿卡德时期艺术风格开始从象征走向写实,并打破了苏美尔时期的平行带状构图,有了一定的动态表现。其内容上不仅包括了宗教性的主题,还囊括了与实际人间生活有关的题材,不少作品显示了国王风采,记录了战争事件。古地亚的艺术则表现出对仪式的专注,有表现女神从水瓶中分水的场景,这些造型被称为天使的最早版本。苏美尔人总是把审美活动的圣神性同宗教仪式的神圣性相联系,他们认为,美是神圣的,因为美是神的外形显现,美是神的形式特征,因此美同神是一体的[11]。所有的艺术都是为了宗教目的,君主和祭司阶层的权力通过定期在纪念性艺术和建筑面前举行祭祀仪式而得到重申。这与美索不达米亚环境有深刻的联系,在一台冬夏温度极端的国家里,农业完全依赖人工灌溉,并与不稳定的季节性洪水抗争,与自然环境中潜在的破坏性因素不断发生冲突。因此,人民所有的对抗和挫折都反映在他们的宗教信仰中,在阿卡德时期首先表现出来这种消极倾向,特别是巴比伦人宗教信仰的忧郁基调,这形成了他们对神祇的极端依赖。对他们来说,成功和繁荣是生育的原则,因此只能通过安抚反复无常的神来实现。这种信念是他们复杂的神话结构所固有的,并以图式的形式表现出来,提供了几乎所有美索不达米亚艺术的基本意象。
(四)注重装饰性及多材料的镶嵌和组合
在建筑装饰上,原始文化时期的寺庙在规划和装饰上已凸显复杂。公元前4000年中叶,一些神庙的内墙出现了由嵌入墙内的陶土圆锥体组成的马赛克图案,其外露端浸在鲜艳的颜色中或用青铜覆盖,当太阳照射时营造出耀眼的辉煌景象,以此来调和单调的匀质沙漠景观。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马赛克。
苏美尔人的工艺制作也十分发达,乌尔王陵的宝藏显现出苏美尔人登峰造极的手工艺(图10)。他们善于运用碎片化的材料,因此,镶嵌和拼贴手法应用最多,采用黄金与玉、青金石混合制作的方式也体现了人类思维的模式,在黄金等金属色衬托下,青金石闪现出神秘的光辉,呈现出金玉组合的视觉效果。红玉髓和青金石是常用的两种宗教色彩浓郁的宝石。《吉尔伽美什》中描述生命树的材料就是红玉髓(carnelian)和青金石(lapis lazuli),善于对材料做细分,这也决定了其审美的碎片化。叶舒宪认为《吉尔伽美什》描述的玉石树木和《旧约》伊甸园的生命树一样,出于特定的玉石信仰,因而具有比较神话学上的原型意义,不宜简单地视为随意想象的产物[12]。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认为: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里最深层积淀,是人类普遍性精神。笔者赞叹于他们严谨、理性的逻辑思维和严肃的现世精神并赞同学者拱玉书的观点:苏美尔人认识世界时采用的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方式,反映了他们于公元前2500年前后在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方面所达到的高度[13]。他们善于思考,注重归纳和细分,把世间万物归纳到十几个表中,对矿石的归纳也格外仔细。美索不达米亚人按照矿石的形状、色彩和光洁度把他们分为男性或女性。菱形矿石是男性形式,而铜矿则是女性形式[5]241。把矿石性别化以为神话做准备,以用于祭礼仪式。苏美尔艺术家充分利用了多种材料,对石灰石、青金石、贝壳等材料的镶嵌、铸造、焊接、铆接、失蜡(Cire-perdue)等工艺及金玉组合技术手法都展示了苏美尔人高超的技术水平。
四、结语
苏美尔-古巴比伦时期的艺术造型具有典型的原生文化特征,在世界艺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美学要素在艺术创造中表现为人兽组合式的建构模式、格层法及纹章风格、理想化与程式化的统一、镶嵌和拼贴技术等等。其多元文化的特征为其他民族的艺术提供了造型和变化依据,也展现出区别于埃及和其他艺术的持久创造力,以此为中心的核心文明造就了衍生文明圈的旺盛生命力,辐射了整个西亚-东地中海、古希腊、中亚等地区,并影响了遥远的东方,具有深刻的文化学意义。格里芬、拉玛苏、翼狮、双头鹰等形象在亚述、赫梯、波斯之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人双兽、生命树、神立于动物之上等造型在埃及、希腊、印度等艺术中也反复出现,狮子门、女神柱、釉面浮雕等建筑传统在希腊、罗马、波斯艺术中大放光彩。其艺术造型不仅揭示了早期西亚、东地中海等地的交流,也为希腊化艺术的到来和丝绸之路艺术造型体系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亨利·富兰克弗特,郝海迪.古代东方的艺术与建筑[M].袁指挥,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91.
[2] 魏庆征,古代两河流域与西亚神话[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
[3] 沈爱凤.古希腊和西亚上古文化艺术渊源关系略考[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4):163-169.
[4] 沈爱凤.亚欧早期母神造型研究[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41-44.
[5] 朱狄.信仰时代的文明[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6] 李铁匠.长河落日——巴比伦文明探秘[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16.
[7] 黑格尔.美学:第二卷[M]. 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刷馆,1979:30.
[8] 拱玉书.升起来吧!像太阳一样——解析苏美尔史诗《恩美卡与阿拉塔之王》[M]. 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153.
[9] 吴宇虹.巴比伦天文学的黄道十二宫和中华天文学的十二辰之各自起源[J].世界历史,2009(3):115-129.
[10] 郭静云,王鸿洋.从西亚到东亚:翼兽形象之原义及本土化[J].民族艺术,2019(3):49-64.
[11] 邱紫华.东方美学史[M]. 北京:商务印刷馆,2003:107.
[12] 叶舒宪.伊甸园生命树、印度如意树与“琉璃”原型通考——苏美尔青金石神话的文明起源意义[J].民族艺术,2011(3):32-45.
[13] 拱玉书.论苏美尔文明中的“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00-114.
[责任编辑:王妍]
——————————————————————
考古学家揭秘,7000年前的苏美尔人为啥要给“众神”画上翅膀
外星文明探索
2020-07-30 08:35

关注
著有《苏美尔人》的学者S.N.克莱默(S.N.Kramer)曾提出,把沙马氏(鹰人)可以在“伊师塔的着陆场”“升上去”等情况另有隐含意义,那就是众神除了可以从这里到达天堂外,其他地方也有供众神到达天堂的“着陆区”。
经过学者们的缜密研究,发现众神有两种飞行器:基尔(Gir)和木(Mu)。基尔可以理解类似航天飞机的宇宙飞船,它的发射地就在伊斯塔的着陆场。至于木,则是在基尔上部带有翅膀的天室,实际上是整个飞船的控制中心。
当飞船升空后,木可以和主船分离,然后在绕地轨道上飞行,也许它还可以独自升空,升起的地点在提尔蒙。如果这一切是真的,当年纳菲力姆人取得的航天科技就是当今的人类科技也难望其项背。
古代的苏美尔先民完全可能亲眼目睹过这两种飞行器点火起飞的场景,相较而言,他们对“天室”的描述更加频繁,是否意味着这种飞行器数量更多,在当时更加稀松常见呢?也许,当年先民眼中的“天室”正是目前我们所见的UFO。
在约旦河畔的耶利哥,在一些古代遗址中发现的画面,向我们展示了这种飞行器在着陆时会伸出三只像脚一样的支撑物。它们可能是把先知以利亚送上天庭的那个飞行器,至于那三只脚也可能是飞行器升空时喷出的三股烈焰。
在古代先民的描述中,所有的神都长着翅膀,无论是苏美尔人的“鹰人”或是其他天神。但是,我们发现,天神们从来不用拍动翅膀进行飞行,他们的翅膀很像是类似宇航服的标志,苏美尔人用带有翅膀区别神与普通人。
学者估计,在那时或许存在一台繁忙的航空港,类似航天飞机的宇航器在那里频繁起降,而着陆区“伊斯塔着陆场”主要任务是用航天飞机的动力推进器发射宇宙飞船。这些飞船升空后的似乎可以准确的降落在着陆区之内。这也成为了当时著名的吉尔伽美什要寻找的目标,这里可以把他带到天堂,见到他神的祖先。
在近东(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有个“着陆场”的所有所线索都指向了一台相同的地点:黎巴嫩山脉。《圣经》中描述,那里的雪松漫山遍野,很多高达150英尺以上(约45米以上),这里在当时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地区。
无论《圣经》或是其他大量的近东文献,都明确指出从黎巴嫩山脉里采伐出来的那些高大雪松,几乎全部用来建造和装饰寺庙“众神的居所”。《列王记》中就有关于这一用途的具体描述,当上帝耶和华抱怨“你为啥不给我建造一座用雪松做的房子?”之后,所罗门开始了对耶路撒冷神庙的修建工作。
上帝似乎对雪松很熟悉,在他用寓言的中也经常提到雪松。比如,他就曾把统治者或国家比做雪松:“亚述是在黎巴嫩的一颗雪松,有着漂亮的枝叶和树皮以及高大的身躯……”上帝甚至知道种植雪松的方法,上帝耶和华说:“我要从雪松的顶部,也就是雪松最高的那段枝条上摘下一嫩绿的树芽,然后会把它种在一座很高很陡的山峰上,它会发出新芽并结果,最终长成一棵巨大的雪松。”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古代文献和大量出土的文物,通过形象的描述,向我们昭示一台重大秘密,数千年以前隐秘在那座遍布雪松的大山深处“众神的居所”,不是一台神话虚构的地方,它曾经真实存在过,并深刻影响了地球的文明进程。
1928年,一座古代城市被农民偶然发现,当时他正扶着犁耙耕种一块位于拉斯沙姆拉的新地。其后随着考古挖掘工程的深入,一台名叫乌加列的城市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这个发现包括一台巨大的巴尔神庙遗址,和其他大量的人工制品,同时包括为数众多的陶板上刻有楔形文字和音符。
后来这些文字被查尔斯·维罗兰德在叙利亚的学术期刊上分批发表,由此发目前犹太人的祖先移居迦南之前,当地人的一些生活、风俗和他们的神再次呈目前世人面前。在巴勒斯坦,当腓力基人占领加沙到迦法沿线的地中海地区之后,迦南便被更名为巴勒斯坦,意为“腓力基人之地”。
阿勒颇博物馆收藏的一块陶片上,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伊尔(天堂和地球共同的主神)坐在他的宝座上,一名年轻的神正给他饮料,伊尔戴着一顶圆锥形的帽子,在近东地区这是神的标志。在这幅图上,还有一台长着翅膀的球体,它是众神的星球,在那个时期的画面,它几乎无处不在。
有些文献表明,伊尔有可能有70个子女,他们30个是他和原配夫人阿西拉生的,其他孩子的母亲都是他的情妇,这中间也有人类的女儿。伊尔最主要的子女只有三个男孩和一台女孩,他们是海洋之神亚姆;天国之王巴尔;毁灭者莫特和复仇女神阿娜特。他们的分别对应希腊神话中的波塞冬、宙斯、哈迪斯。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那个时代很多的故事其实都是发生在同一台神身上,唯一的差别是它们的名字不同而已。

——————————————————————
赠书 | 世界上真的有神,而且都是外星人?
杭州图书馆
2020-03-28 10:58

关注
漫威系列影片赚足了票房和眼泪,也让人们对它的宇宙观产生浓厚兴趣。
在漫威设定的宇宙架构中,众神之王奥丁、邪神洛基、雷神索尔等出目前北欧神话中的天神真实存在,而且全部生活在地球外另一颗星球,名为阿斯加德。
影片《雷神》里,雷神托尔因自大鲁莽掀起了一场古老的战争,作为惩罚,他从阿斯加德贬入凡间来到地球,被迫与人类一同生活。托尔必须学会如何成为一台真正的英雄,才能对抗来自神界的强大黑暗势力。
文学创作往往能够提出更有远见的猜想。
像凡尔纳在人类发明潜水艇、热气球、飞机之前,就在小说中详细描绘了这些高科技产品的外观和用途。
漫威宇宙设定也许只是团队别出心裁的一次创作,却无意中与一些学者的猜想不谋而合。
美国学者撒迦利亚·西琴就是研究近东古文明十分带劲儿的学者之一。
他是该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民间科学爱好者。
他的研究遍及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玛雅文化等领域,毕生致力于研究近东古文明与人类起源的联系。
在《进化论》面前,老爷子不甘示弱,提出十分新颖的外星生物创造论。
这还真不是他瞎编,人家有证据。
他结合考古学、古文字学、东方学与《圣经》学的最新科学发现,提出的一系列新猜想,重新编织、复述整个人类的历史,可以说十分严谨了。
他提供的证据表明,人类是由外星人创造的;传说中的神不是真的神,而是科技发达的外星人;上古神话并不仅仅是传说或幻觉,而是被我们日渐遗忘的遥远的史实。
◆ ◆ ◆ ◆
世界上真的有神,而且都是外星人?
神话是真实发生的历史
◆ ◆ ◆ ◆
不知道漫威某位导演编剧是不是和西琴有亲戚关系,在这位老爷子的研究中,漫威世界的设定是真实存在的。
在他看来,确实存在一台星球,是传说中“神”居住的世界。
这样的猜测并非空穴来风,毕竟《圣经》中记载过的乌尔城、通天塔、尼尼微等地点都已经被人类发掘出来了。
这让西琴发出灵魂的拷问:古人口中的“神”是否也真实存在?人类会不会真的是由神明创造?只不过因为当时的人类不能够以当时的科学去理解这些“神明”的行为,因此赋予神明神话的属性,将他们的科技手段看做“能飞”、“会法术”。
西琴猜测,真实的历史上,“神明”只不过拥有比当时的人类科技更加发达的科技文明而已。
对此,西琴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利的证据。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苏美尔文化中的女神伊南娜。
女神伊南娜在古代艺术品上常常被刻画成有“挥着翅膀的女神”。但从很多文献以和艺术品上可以看出,她有翅膀并非因为她是“天使”。
这对翅膀并不是她身体的一部分,更像是神衣服上的饰物。
伊南娜石雕
这位背着翅膀的女神从苏美尔飞往冥界的画面,被记载在多篇文献以及浮雕和印章上。
讲述这段冒险旅行的文献中,描写了伊南娜是怎样在旅行的开始之前将七个物体放到自个身上:
1.放在她头部的SHU.GAR.RA
2.在她耳朵上的“测量坠饰”
3.围在她脖子上的小蓝石项链
4.一对在她肩上的“石头”
5.她手上的一台金柱
6.扣在她胸前的带子
7.穿在身上的Pala服
西琴认为, “测量耳坠”应该是耳机或传感器;
小石头“项链”在她脖子上;
她肩上的两个石头应该是两个垫肩;
和她手上的“金柱”应该是一台遥控器。
她穿着一套“Pala服”(统治者之服),戴着一台SHU.GAR.RA头盔。
作为少数能解读苏美尔楔形文字,精通希伯来语、塞姆语和欧洲各种语言的“珍惜学者”,西琴贴心地为我们翻译了“SHU.GAR.RA”的含义—— “使旅行更深入太空”。
老爷子指出,所有这些都让我们相信伊南娜是一台宇航员。
在那样遥远的时代,人类还处于落后的原始时期,为啥会出现像宇航员一样的“神明”? 答案显而易见——伊南娜是拥有高端科技的外星人。
◆ ◆ ◆ ◆
人类是由外星人创造出来的?
神话是真实发生的历史
◆ ◆ ◆ ◆
上古神话版本众多,仅我国神话,每个地域都有不同的流传版本。
漫威创造的宇宙世界以北欧神话为蓝本,犹太教、基督教的经典《圣经》更是广为流传。
但无论是女娲造人,或是上帝造人,众神话都有一台共同点—— 在几乎所有的神话记载中,人类都是由神创造出来的。
那么既然神明是外星人, 在地球上的人类,是否也是由外星人创造出来的呢?
由此,西琴发散思维,又提出了一台假设。
他认为,在30亿年前,尼比鲁星球的阿努纳奇人霸气侧漏,因战争太激烈炸漏了大气层,只有黄金的粉末才能够修补。于是阿努纳奇人来到地球开采金矿。
开采黄金需要耗费大量体力,于是阿努纳奇人根据自个的特征克隆,创造出了人类帮助他们劳动。
眼看着人类越来越机智,在利用完人类之后,阿鲁纳奇人“卸磨杀驴”,发动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神话都提到过的大洪水,希望借此毁灭人类。
但有部分神心疼人类弱小可怜无助,这才出手拯救了人类。
此外,西琴还认为,30亿年前的这次黄金开采并不是阿努纳奇人首次来到地球。早在45亿年前,尼比鲁星球就与地球有过交集。
看似难以置信的猜想,西琴却列举了多种证据。
1、阿卡德图章上的十二颗行星
西琴发现,4500年前的一枚阿卡德图章的左上角,太阳系星系图,行星的排列顺序、大小和我们现实的太阳系行星基本一致。但太阳系内,就算把月球也算上,最多只有是有十个行星,苏美尔人的星系图明显就多出一台,所以苏美尔人认为,太阳系其实还有第12个成员,也就是真正创造人类的尼菲林人的母星——尼比鲁。
2、“返祖”后突飞猛进的发展
克罗马农人的突然与消亡、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出现和退化、苏美尔文明的突然出现,似乎都提醒着人们,历史上,每当人类出现“返祖”现象后,都会带着更加高级的文明回来。对此,西琴不禁猜想,在这些文明的背后,是否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帮助人类,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3、苏美尔人的《创世七碑刻》
西琴仔细研究了苏美尔人的《创世七碑刻》,7个碑刻详细描述了苏美尔的神创造出整个太阳系的过程。记载中,宇宙最初只有三个神,阿普苏、穆木和提亚马特,他们分别代表了太阳、水星和提亚马特。提亚马特与太阳之间被原始之水覆盖,原始之水混合之后产生了火星和金星,紧接着又慢慢产生了除了地球和月球之外的其他行星。
太阳系的外围空间,也出现了一台新的神——马杜克。这个星球的运行方式和其他星球完全不同。其他星球逆时针环绕太阳旋转,马杜克却是顺时针绕太阳旋转,它进入太阳系的轨道与提亚马特的轨道重合,撞击之下,提亚马特被一分为二。原来的一台部分形成了地球,原来她的卫星形变了地球的卫星——月球,提亚马特的另一半在神话当中被形容成装成了一台手镯形状的天带。这一天带刚好对应了现实当中火星和木星之间存在的小行星带。因此西琴推测,马杜克就是第十二颗行星尼比鲁。
4、胚种假说理论与苏美尔人神话吻合
对于生命的起源,有科学家很早提出过胚种假说理论。他们认为: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原本就存在生命的小行星与地球的撞击。小行星把生命带到了地球。
这种猜测与西琴研究的《创世七碑刻》文献中马杜克撞击地球的神话不谋而合,同时也解释了地球上不可缺少的酶反应必须要用到“钼”这种稀缺元素,而不是地球上充足的镉或镍。或许我们本身不起源于地球。西琴认为带来生命的那个星球,就是传说中的尼比鲁
此后,西琴一生致力于对近东古文明与人类起源的研究,通过常人未能察觉的线索,提出更多猜想和假设。
比如:
★地球上其实有一些幸运的凡人加入到了诸神行列;
★金字塔并不是指什么法老的坟墓,它也是由外星人帮助人类建造的;
★在哥伦布之前的公元前3000年,早已经有人到达了美洲;
★DNA是一台联系地球与天国、人类与神明之间的“宇宙密码”;
★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地球,必须服从于一台早已设定的周期性的天文时间,而人类的创造者,第十二个天体和其上的众神,将会随着这一大周期的到来重返地球……
……
他将这些推论汇编整理,列举大量证据,仔细论证、详细分析,著成了《地球编年史》系列图书。
1543年,哥白尼发表的《天体运行论》中提出“日心说”,打破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当然,哥白尼为此把命丢了。
1930年克莱德·汤博发现已知行星中最小的天体冥王星,并将它列入第九大行星。“九大行星”的概念被收入学生物理课本,一学就是75年。这期间,不断有新的小天体被发现,挑战着冥王星的地位。直到2006年,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定义行星概念,将冥王星踢出“行星群”,将它划为矮行星。
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更多在过去看来是已知的、成熟的概念都面临全新挑战。
作为挑战者之一,西琴老爷子研究一生,编著和出版了《地球编年史》,也为人类的起源提出新的可能。
这套著作对人类的发展或许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步,却也有可能成为颠覆“人类起源”学说的基石。
或许哪一天,《地球编年史》中让人惊掉下巴的内容会被更多学者、科学家证实。
福 利
截止2020年4月8日15点,
抽取5位留言粉丝,
随机赠送 《地球编年史》 1本

——————————————————————
欧阳晓莉:在多彩器物中,读懂楔形文字的死与生

澎湃新闻2022-05-15 11:31澎湃新闻官方帐号,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关注

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它经历过西亚荒漠之下近两千年的沉睡,直到近代西方冒险家的发掘才“死而复生”,重回人类文明的发展视野。
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澎湃新闻“探寻五大神秘古文明”专题好课线上开讲。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欧阳晓莉以楔形文字器物为线索,带领听众走近失落的楔形文字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以下为讲座部分内容的整理与摘录。

01 何为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是古代近东重要的文明发源地之一。在古代近东的土地上,由东面底格里斯河与西面幼发拉底河包围的中间区域,就被称为“两河流域”。“两河流域”与“美索不达米亚”是同义词。后者源自希腊语,意为“两河之间“
在部分读物中,两河流域也有“五海之地”的别称。由于两河流域周围有波斯湾、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等五片大型水域而得名。

02 楔形文字的使用范围
楔形文字诞生公元前3200年左右,此后3000多年内,在古代近东地区影响深远。欧阳晓莉老师对文字和语言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文字和语言之间并非一一对应关系,同一种语言可以用不同的文字来记录,反之同一种文字也可以记录不同的语言。
因此楔形文字除了在两河流域本土记录苏美尔语和阿卡德语,也曾用来记录伊朗的埃兰语和古波斯语、土耳其境内的赫梯语、叙利亚境内的乌加里特语、埃卜拉语等。公元前两千纪下半期,楔形文字一度成为整片地区的外交语言,已大大超过两河流域的地理区域。
03 芦苇笔与楔形文字结构
在古代的两河流域,芦苇是常见的水生植物,两河流域先民常用其制作书写工具,而文字形态的变化也与书写工具的演变息息相关。
公元前3200年左右,芦苇杆被削制成笔端较尖的芦苇笔,用这种芦苇笔写出来的笔画形态呈线形。但到了公元前3000年左右,书写工具逐渐变化为三角形的笔尖,原本线形的笔画就逐渐转变为楔形文字具有代表性的三角头符号。使用三角形笔尖时,需要使用按压的方式接触泥板表面来压出符号。

欧阳晓莉老师介绍,楔形文字有几种比较基本的符号,标号为一的符号称之为“竖”,标号为二的符号称之为“横”。此外,还有一种常见符号称为“斜楔”,中间符号中的第一笔以及右边符号中的第二笔都是“斜楔”, 斜楔的角度大概处于横和竖之间。所有楔形文字的书写,基本上就依靠这三种符号。
横、竖、斜楔,构成了形态各异、含义丰富的楔形文字体系。
04 多彩的楔形文字器物
后世对于楔形文字的了解,大多源于两部著名的楔形文字作品。一是书写于泥板之上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学者研究表明《圣经》中的诺亚方舟故事极有可能就是以《吉尔伽美什史诗》中的洪水故事为原型。“洪水泥板”也成为两河流域书写文化的代表作,被大英博物馆收录为代表人类文明历程的100件文物之一。
另一部重要作品为公元前18世纪左右的《汉穆拉比法典》,以石碑为书写载体具有极强的研究意义,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两河流域篇幅最长的楔形文字文献。
而除了石碑与泥板,在真实的历史中,楔形文字还记录在金银、宝石、象牙、贝壳、玻璃等多样器物之上,制成器皿、首饰乃至肝脏模型、“伊施塔之手”,呈现各异的形态和功能。欧阳晓莉老师带领听众回溯了公元前三千纪到一千纪年代多彩的楔形文字器物。
公元前三千纪
· 泥板与泥钉:两河流域物资匮乏,最常见的材料即粘土,砖印与泥钉是粘土制作的两类器物。

左为砖印,右为泥钉砖印往往底部刻有楔形文字,作为放大版的印章使用。当建造王宫或神庙等意义非凡的公共建筑时,便会用砖印在泥砖上盖章,向世人昭告建筑的主人是国王。
泥钉则与今天的钉子非常相似,只不过体积更大。有学者猜测泥钉的用途是神庙奠基时敲进建筑物的地基中;也有一种解释是泥钉作为装饰用途,给泥钉的头部上色可组合成类似马赛克的图案。但由于部分遗址曾遭到盗掘,没有保留下原有的考古环境,外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考古活动还没有系统化、科学化,泥钉这类看起来较廉价的材料没有得到关注,考古记录时的很多信息也就此遗漏,因此目前泥钉的使用场景尚有争议。
· 贝壳与金属:随着两河流域与周边文明的互通有无,一些外来材料如贝壳、金属,也成为楔形文字的书写器具。南部的波斯湾地区与两河流域在史前时期就开始交往,所以贝壳类器物很可能来自于南部的波斯湾地区,到达两河流域之后再被刻上楔形文字流传至今。

金属原材料则来自于东面的伊朗、中亚、阿富汗,或西面的小亚细亚即今天的土耳其地区和埃及。在图片中,这对金耳环上每只都刻了楔形文字铭文。根据铭文记载可知,这是当时的一位官员敬献给神庙的奉献物,希望神保佑国王长命百岁。
公元前两千纪
· 肝脏模型:公元前两千纪,两河流域盛行用羊的肝脏进行占卜。当有人需要进行占卜时会进献一头羊,羊被宰杀之后占卜者观察其肝脏的形态、血管的分布等物理特征,以求得所占卜问题的答案。今天我们看到的肝脏模型器物,很可能就是占卜者学习的工具。肝脏模型往往只在正面刻楔形文字,例如有模型上记载着当时一台城邦的国王,在一年中的第六个月奉献了祭品,占卜的答案是:羊的主人将回击敌人。可以推断占卜的问题与战争有关,“羊的主人将回击敌人”预测着国王将实施反击,并取得战争的胜利。
公元前一千纪
· 五条腿的人面飞牛浮雕:到了公元前一千纪,两河流域进入帝国时代,文物重在表现国王南征北战和帝国幅员辽阔的气势。以人面飞牛浮雕为例,它发现于公元前一千纪的多个都城中。今天在法国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等地均可看到它的馆藏。“人面飞牛”的形态如名字所示:牛的身子、人的头部,还长了一对翅膀。其形制非常高大,一般都超过两米。在考古发掘的时候,人面飞牛大多镇守在王宫大门的两侧,作为发挥威慑作用的神兽。

然而有趣的一点是,人面飞牛浮雕有五条腿。艺术史上有一种解释称,两河流域时期的工匠没有掌握透视法,为了能够确保从不同角度看浮雕都能看到四条腿,因此就采取了补救措施,给它画出了五条腿。人面飞牛石浮雕的墙面上也刻有大量的楔形文字。
帝国时代,国王铭文的侧重点开始从建立神庙转向宣扬国王的丰功伟绩,尤其是表现对外征战叱咤风云、打败敌人、扩大疆域的故事。军事征服与战争功绩成为这一时代王室铭文更为显著的主题。
· 现存最晚的楔形文字泥板:这一泥板的年代是公元74-75年,发现于两河流域最后一台都城巴比伦,内容相当于一篇天文观测的小笔记,记录了行星位置和天文现象。遗憾的是这块泥板目前已经不知去向,保留下来的只有当时研究这块泥板的学者所记录的抄本。

05 楔形文字何以消亡
楔形文字的历史上至公元前3200年,经历3000多年的发展,最终或是抵不过书写文化形态的更迭。到了公元前一千纪,芦苇笔不再适应形态更多样化的字母文字,柔软的羊皮卷也逐渐取代笨重的泥板与金属。世人开始用墨水把阿拉米字母记录在羊皮上。随着这种竞争的书写文化开始出现,曾经盛极一时的楔形文字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逐渐走向消亡,成为失去生命的“死文字”。
Q&A
Q1:苏美尔文明为何消亡?是一瞬间或是经历漫长的时间演变,有没有什么导火索?
欧阳晓莉:我觉得大多数文明的消亡有漫长的时间演变。我们了解到楔形文字成为死文字、停止使用,但只是我们作为后人有这样一种长时段的观察视角。换言之,这个问题是我们后人提出来的。
但对于当时的居民来说,可能不一定意识到这是文明的消亡。两河文明的最后一台本土王朝在公元前539年被波斯帝国消灭,此后两河流域就成为波斯帝国的一部分。但从现有材料来看,当时两河流域的居民依然使用着楔形文字,一部分人会去神庙供奉两河流域的神明。所以虽然从王权更替的角度来讲,两河流域的本土王朝灭亡了,但从文字、语言、宗教习俗、生活习惯来讲,两河文明仍在持续。
因此我认为历史上所谓的文明消亡过程,是一台常态,都是经历比较漫长的时间演变,随着族群的迁徙、融合,文字和语言的发展变化,最终才导致特定的文明真正地消亡。
Q2: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真实存在过吗?
欧阳晓莉:空中花园到目前也是学术界的一桩公案。后世关于空中花园的知识来源其实是希腊罗马的一批作家,他们在作品中提到了两河流域的空中花园。根据作家记载,空中花园应该位于巴比伦城。但后世的巴比伦城遗址由德国学者发掘时,并没发现任何遗迹跟传说中的空中花园类似。
有一位英国学者叫StephanieDalley,说有可能是希腊作家搞混了,这一遗址不在两河流域的南部,而是位于两河流域北部的尼尼微都城。她考察了尼尼微都城的遗迹,提出这可能是亚述国王出于猎奇的心理建造的一台花园。因为两河流域自然降水很少,长不出奇花异草,国王就在一处比较高的平台上种满了花草,人工引水进行灌溉。由于两河流域地势特别平坦,在一马平川的地区如果有一台几十米高的高台,在云雾缭绕中栽满了奇花异草,远远看来就像浮在空中。因此她认为空中花园真实存在,只是过去把地点搞错了。但这种零散的论据论证依然遭到不少同行的质疑,所以空中花园的问题还有待讨论和解决。
Q3:楔形文字记录的内容主要是指什么?
欧阳晓莉:讲座中展示的器物内容往往和王室有关,要么是国王的建筑活动,要么是国王的军事功绩。但事实上一般的楔形文字泥板记录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日常买卖房地产、奴隶、牲畜的经济合同、遗嘱、收养合同等,统称为法律经济文献。另外一类称之为管理文献,即政府内部文件。比如记录政府的派工单,指派谁去哪里工作多少天。也有一类是经济管理文献,主要是政府的官僚机构在组织生产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泥板。
两河流域也有学校即私塾,因此今天能看到很多泥板是圆形的。就是学生老师用泥土搓成球、用手一压就成了泥板,这种泥板类似于做练习的草稿纸用途。还有一类文献叫占卜文献。除了观察羊的肝脏之外,到了公元前一千纪,先民还观察鸟飞过的时间、鸟群形状,观看天象、占星等方式进行占卜。
此外,更有不少文学类的泥板,记载着神话、史诗、传说。可以说文献内容非常丰富,今天我们所熟悉的这些文字记录的类型,在古代两河流域都可以找到对应。
以上就是“探寻五大神秘古文明”好课古巴比伦专题的内容提要。点击这里进入澎湃问吧,可回看全程视频,与更多嘉宾互动!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

5800年前惊天遗址,和苏美尔一样在北纬31°线上神秘消失
2022-04-05 11:57
远景影视
1
人跟贴
欢迎来到:自说自话的总裁
全网最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1998年,安徽出土一只5800年前的玉鹰,竟然和7000公里外,苏美尔人的徽章一模一样。

出土的文物中还有玉龟版、玉龙、石钺、石璜、虎符等等等等,这些又都是中华文化特产。
从高空看下去,这个遗址像一尊卧佛,考古学家们挖了30年,只挖出遗址的1/800,越挖越迷惑。
遗址里有逆天玉器、有城市遗址、还有八卦密码,但又有东方罕见的巨石阵。
有人说,这是上古有巢氏的国都,有人说,这是少昊金天氏的分支,还有人说,他们是苏美尔人的后代,是三星堆人的祖先……
它和苏美尔、三星堆一样,在北纬31°线上,神秘出现,又神秘消失。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惊天遗址——凌家滩。
1985年
时间回到1985年,考古队长赶到凌家滩村(安徽省含山县)。
村民的竹篓里装满了精美的石头,有的像斧子、有的像手镯、还有的像擀面杖。
考古队长说,这些都是玉器,起码有5、6千年了。
你们卖出去多少?
村民谁也不说话。早些年,刨地时,如果刨到这种石头,随手就扔了,都说这是葬死人的东西,不吉利。
直到这一两年,镇上有人开始收购这些石头……
一台村干部跑进房间,提着两挂猪肉,他说,今天中午接风,咱打打牙祭。
气氛一下子缓和了,考古队长也拿起一台石钺,跟着说,咱试试这把石斧子。
石斧子很锋利,能轻松的切割猪肉。这可是新石器时代的工具……
考古队员们都惊呆了,但村民们就像见怪不怪一样。
考古队长立刻意识到,这村子地下埋着一台惊天秘密。
第一台惊奇:红土层
考古队只挖了1米,就出现了红土层。
一台队员说,老大,这不会是砖吧……
古印度有个摩亨佐达罗遗址,4200年前的。
它就是靠砖头震惊世界的,发现它的时候,西方考古学家们都惊呼,4000年前古印度人可以用砖头建造城市,太不可思议了。
如果这些红土是砖,那至少比摩亨佐达罗早1000年,或是更高级的红砖。
村民笑着说,就这红泥巴啊。
你们别探了,大得很,我们挖了几十年都没挖完……
原来,村民们一直用这种红泥巴包咸鸭蛋,腌出来的个个极品。
另外,这红泥巴还能预测天气,挖一块红泥巴,如果潮乎乎的,那明天肯定下雨,如果是干的,那就是晴天。
考古队探了两三天,也没探出红土层的边界,反倒是发现了很多柱洞的痕迹。
直径30厘米的柱洞,就有上百个。这种粗细的柱子,足够支撑一座宫殿。
考古队长决定从红土层往下挖。
刚挖没几米,就挖出几件被红泥巴包裹的玉器。
第二个惊奇:溶解之谜
队长双手捧着玉器,把它泡到了水盆里。看着泥巴慢慢化开,突然,队长觉得不对劲儿。
手上的玉器正在迅速变软。
他捧起玉器,隐约看见一条龙的造型,然后,玉石就和红泥巴一起,彻底化开了。
玉石如何可能溶解?
队长立刻叫停挖掘,下令回填土方、保护遗址,然后,带着红泥巴返回实验室。
不久以后,实验室 出了几条线索:
1,遗址是5800年前的;
2,红土是砖,是经过950℃高温烧制的红砖,承重能力、吸水率等参数都与现代红砖接近;
3,玉石是透闪石,俗称和田玉;
4,透闪石溶解之谜,无法解释。
原来,5800年前的凌家滩人就开始大量烧制红砖,修建房屋和宫殿。
这个结论勉强可以接受。
但是,玉石原料来自新疆和田?
5800年前,就有安徽到和田的贸易线路?
这如何可能,于是,专家们开始在安徽境内寻找透闪石的产地。
据说,直到今天也只找到两个疑似地点。
准备了2年以后,1987年,考古队长回到凌家滩。
这次,他带来了一支专业考古队,惊奇继续出土。
第三个惊奇:巨石阵
村民告诉队长,村里当年有巨石阵。
小的5-6米高,大的8-9米高,围成一台圈,有些巨石的顶上的还有石棚。
这和英国巨石阵非常类似。
队长估计,这个巨石阵是天文台,用来观测天文、制定历法,是维持神权统治的重要建筑。
找到巨石阵,就能找到远古祭坛,一般古文明都会把天文台设在祭坛上。
但紧接着,村民又说,可惜了,70年代的时候,一台转业军人回村,没钱盖房子。
恰好他在部队上学过爆破,也不知道从哪儿弄来的炸药,把巨石全炸了,拿去盖房子。
2016年的时候,考古学家们证实了村民的话。
探地雷达显示,在遗址旁边的河床下面,也发现了巨石结构。
村民带着考古队来到了原先巨石阵的位置,队长决定先从这里挖下去。
果然,下面是一大片贵族墓葬。
第四个惊奇:玉人
挖开的第一座墓葬中就出现了3只玉人。
每只大概10cm高,细节打磨的非常光滑。
最逆天的是玉人背后的穿孔,只有0.15mm,和一根头发差不多粗。
制作玉人的原料——透闪石,硬度在6度以上。
即使目前开凿这个孔,难度也不小,专家说,必须用管钻,钻头直径0.07mm以下,管壁0.02mm左右。
如果不用管钻,就只可以用激光钻孔了。
那5800年前,凌家滩人是如何开凿这个小孔的?
理论上,他们连金属工具都没有。
实验室里,专家们把小孔放大40倍,发现孔壁非常光滑。
放大60倍,似乎发现了一点问题。
再放大到120倍,终于看清楚了,有个小点,专家说是管钻的痕迹。
这种微米级的管钻,如何可能出目前5800年前?
凌家滩出土过一台石钻,在同时期的石器文明中来看,这已经是黑科技了,但是和玉人一对比,我们就更加迷惑了。
直到今天,玉人背后的小孔依旧是一台谜。
第五个惊奇:玉人密码
既然在工艺上都这么逆天,那玉人本身应该有很重要的意义。
当年,这些玉人的照片传到香港的时候,国学大师饶宗颐老先生说,这将是一座能比肩苏美尔的远古遗址。
果然,有人发现,玉人头上的帽子,和苏美尔人像的帽子有点相似,都是小网格结构,搭配一台顶端的凸起。
再看姿态,凌家滩玉人双手放在胸前展开,特意突出五根手指。
苏美尔塑像中,五个手指也很突出。
这个五指造型很神秘,哥贝克力石阵上出现过,复活节岛石像上出现过,草原通天石上也有,包括玛雅、印加的石雕中都能找到这个符号。
爱好者说,这是远古外星人传授给地球人的符号,象征着某种宇宙密码……
这个密码是指什么呢?好像在每一台古文明上都失传了。
但紧接着,凌家滩出土了一台与这个密码有关的东西。
第六个惊奇:玉龟版
挖开第四座墓穴,出土了一组玉龟版,龟甲和龟腹中夹着一块一版,玉版下面有一些鲜红的朱砂。
朱砂是道家“法器”,看来这套玉龟版和某种远古“秘法”有关。
出土后,朱砂一遇到空气,没有几分钟就消失了。
目前,我们只能看到玉版和玉龟。
龟背上有2-4-2,三组开孔,龟腹上有2-1-2,三组开孔。
玉版上有9-5-5-4,四组开孔。
还有一台非常诡异的太阳轮图案。
据说,饶宗颐大师看到这个玉龟的时候,牙齿都在哆嗦,很快他写了一篇文章,说了这样几个观点:
1,元龟负书、元龟衔符,说的是黄帝和大禹君临天下的时候,都有过乌龟驮着洛书来见他们,没想到,传说竟然是真的,被只玉龟证实了;
一分钟了解内参
2,玉龟版,是最古老的洛书,也是八卦的原型,用玉人的五指为基础,左右相对,将玉龟和玉版上的开孔加以变形,就能对应洛书,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七八为足,组成一台15幻方,无论横竖斜相加,都等于15;
3,玉版上的开孔重视9-5-4,这三个数字,五五相对、地四天九;
4,玉版上的图案是八方四维的概念,表示大地的八个方位,宇宙的八个节气;
5,玉版中心的八芒太阳轮非常古老,在苏美尔楔形文中代表天(an),很多古文明中都存在这个符号。
今天,专家们这么解释这套玉龟版,这是最古老的占卜实物,是最原始的数字卦,和中华文化的星象学起源、数字起源、历法起源都有关。
第七个惊奇:玉鹰
1998年,29号墓穴中出土了这只玉鹰。
专家说,这是一只鹰托着两头祭品(大概是猪)飞向太阳去献祭的意思。
有可能凌家滩人是崇拜鹰图腾的。中国古文化中,比凌家滩早的只有少昊族崇拜太阳、崇拜鸟,他们的符号是这个样子的和这只玉鹰类似。
在凌家滩之后,崇拜太阳、崇拜鸟的族群是三星堆,他们的太阳神鸟是这样的。
但是,这种雄鹰两翼张开的造型,在中国,甚至在整个东方都太罕见了。
只有西方文明,爱用这种两翼张开的老鹰,比如美国的白头鹰、俄罗斯的双头鹰、德国的神罗之鹰等等。
伊斯兰世界,比如阿联酋、叙利亚、埃及等等国家,它们的国旗、国徽上也是同款老鹰。
再看看远古西方文明,古埃及就崇拜这种形象。
比古埃及更早的,苏美尔人,他们的标识,也是一台两翼张开的老鹰,肚子中有个太阳。
苏美尔是世界上第一台文明,6000多年前突然出目前美索不达米亚,自称东方而来的黑头人,4000年前突然消失。
苏美尔神话说,神是来自尼比鲁的外星叫阿努纳奇,阿努纳奇创造了人类,目的是让人类帮他们在地球上开采金矿。
苏美尔的鹰翼太阳轮,正是传说中阿努纳奇们乘坐飞船的样子,后来演变成波斯拜火教的标识,更加直观。
凌家滩的这只玉鹰到底和苏美尔有没有关系呢?
也许,这是一台只有阿努纳奇知道的秘密吧。
第八个惊奇:玉龙
继续挖掘,1998年,又出土了这样一条玉龙。
这个咬住自个尾巴的造型太奇特了,在中国几乎没有出现过。
甚至一度有专家怀疑这是不是龙。
因为,这个符号在西方非常常见,叫做衔尾蛇,这是炼金术中非常重要的标识,象征着无限、循环的思想。
荣格说,这是一台世界上最古老的神话符号,各种古文明中都有这个符号。
但偏偏中国还没有发现过,最接近的是辽宁红山出土的“中华第一龙”和山西陶寺出土的龙纹陶盘,但是它们也都没有咬住尾巴。
这条衔尾龙的背后,到底有什么秘密呢?
专家们没有解释,爱好者们反倒是又发现了很多其他的诡异玉器。
比如这个8字玉器,如果用西方符号体系来解释,它就是与衔尾龙配套的炼金术符号,表示无限大,炼金术的终极奥义。
再比如这个奇异的三角,在中国符号体系中,它无解,但在苏美尔符号体系中,它是生命之树,也就是圣诞树的祖宗。
还有这个环形的手杖,要是放在苏美尔符号中,这就是伊南娜(Ishtar)之结。
更神奇的是这个玉喇叭,简直就和传说中玛雅水晶头骨一样,非常光滑,放大120倍都看不到打磨的痕迹。
最薄的地方只有0.5mm和鸡蛋壳儿一样薄。
最要命的是,这件最精细的玉喇叭,在东西方符号体系中都找不对应的意义……
有专家提出来一种猜测,考古已经证明了,凌家滩是一台准商业文明,他们向周边部落出口大量的精美玉器。
这些诡异的玉器,会不会是定制款呢?
定制喇叭的部落在历史长河中消失了。
但那些定制衔尾蛇、太阳鹰、玉龟版的部落却留存了下来。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凌家滩,真的是5800年前的“宇宙中心·五道口”啊。
第九个惊奇:城市
到了2007年,专家们越挖越头大。
干脆不挖挖这些铺满玉器的墓穴了,开始挖其他的普通区域。
结果,这一挖,不小心把中国的城市历史往前推了1000年。
专家们沿着红土层往外挖,挖了好几公里,终于红土层消失了,出现了一条壕沟。
再沿着壕沟一直挖,挖出去2000多米,壕沟连通了裕溪河,把整个凌家滩隔成一台半岛。
平均深度有小2米。
凌家滩竟然是一台有“护城河”的城邦。
世界公认最早的的苏美尔城邦,也不到6000年,凌家滩城邦有5800年。但它比最古老的苏美尔城邦大2-3倍,而且有护城河……
这个时候,有人提出质疑,这条护城河可能是后人挖的,并不属于凌家滩时代。
因为,凌家滩生活区在护城河内,墓葬区却落在了护城河外,这很不合理。
但紧接着,专家们又在墓葬区的外围,挖出了第二条护城河……
凌家滩城邦的面积又扩大了一倍,这也证明,凌家滩人已经懂得了城市的规划和布局。
这种将生活和墓葬、祭祀分开的城市规划,简直达到了秦汉时代的水平。
最大的谜团
凌家滩最大的谜团,其实是这个宏伟的遗址中竟然没有挖出过一具人类的骨骸。
墓穴中所有的玉器被叠成人字形,但是唯独没有发现人骨。
专家们说,可能是因为安徽这一带土壤酸性太大,埋了5、6千年,人骨早被融化了。
但是,平民的生活区中有牛、猪、禽各种动物的遗骸,唯独没有人骨……
是不是想到了三星堆和苏美尔?
三星堆、苏美尔、凌家滩,一台有惊天的青铜器,一台有惊天的文字和神话,一台有惊天的玉器。
都钉在北纬31°线上,都是突然出现、突然消失,都挖不出人骨。
难道,他们都在故意隐藏着什么?
The End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最后夫人说,总裁宇宙下一站,必须三星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上古世纪、杂谈(续)
Ruler
East Asian Empire (EAE)

关注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第十章:进化论的丧钟(续)
  但某些进化论信徒很不甘心,提出就算是“亚当理论”“夏娃理论”成立,也不能证否进论化。可能当时碰巧,生活在非洲的一对古猿,进化成了人类。其中只有这对男女的基因保留到了现代。当时可能还存在其它“亚当”“夏娃”。进化论信徒们企图把问题纠缠于,当时是否还存在其它亚当,夏娃。而忽略了一台最为基本的问题,Y杂色体亚当,和MTDNA夏娃是如何来的。是谁生了他们?从DNA研究,追述人类祖先,到了Y染色体的和MTDNA一台非重组区时,分子生物学家们,陷入了困境。一台显而易见的事实摆在眼前。“无法再追述他们的父母。”这对人类始祖,他们连父母都不存在,谈何进化?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斯宾塞.韦尔斯Spencer Wells是发现Y染色体亚当理论的21个科学工作者之一,也是一位进化论信徒。当他和他的团队在1995年发现了Y染色体亚当以后,很自然就想到,这个“Y染色体亚当” 到底是怎样进化来的?这些科学家,动用了一切可能的方式,希望能找到对这个问题的答案,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尽管他们上下求索,韦尔斯却始终感到眼前一片黑暗。但他不愧是一位诚实的科学家,他说:“目前,我们终于跨过种种障碍,能够回溯到几千代之前,这时我们发现,我们无从再寻找变异,以回答更深的历史问题,我们只能面对一片空白。人类作为一台整体,全部被包含在一台谱系之中,一台从Y染色体上溯到“亚当”、从线粒体DNA 上溯到“夏娃”的谱系,而这个谱系何时由混沌起源,我们无从知道。如果这个谱系的始祖在远古是一台真实的个人,他是生活在今天的每一台人的共同祖先,那么我们无法用基因的技术推断"他"的祖先是谁。我们可以设问"亚当"和"夏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比如,黑猩猩和鲜鱼哪个是我们的近亲?),但是,继续追溯这个宗谱形成之前的历史,我们只能陷入沉默的黑暗之中”
  我相信,这不仅是韦尔斯本人,也同样是哪21个专家们的一致的看法。不知道有谁,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排除他心中的黑暗呢?尽管我们不断地听到,有什么“专家”声称自个已经证明了亚当、夏娃的进化来历, 但无一例外的是: 所有的这些“研究结果”都经受不住严格的科学检验。
  DNA如实地记录了我们人类的族系,证明了人类是突然出现的。这个实然出现,除了被神(宁玛/女娲)创造没有第二种更合理的解释了。
  当然达尔文理化不仅仅和分子学有严重的冲突,也违背了量子理论,热力学定理,这些基本的物理定律。我们知道在一台封闭的系统中,熵值只能越来越高。“熵”是物理量,用于度量一台热力学系统的无序度。“熵增定律”最可以推论出,宇宙整个系统由规则变成无规则一直陷入最大值,最终系统内部达到一种完全均匀的热动平衡的状态,不会再发生任何变化,除非外界对系统提供新的能量。对宇宙来说,是不存在“外界”的,因此宇宙一旦到达热动平衡状态,就完全死亡,将万劫不复,这种情景称为“热死寂”。现实中任何有序的东西存在,必然是智慧创造的结果,简单到一双筷子,一辆自行车,手机。没有人会认为这是自然界偶然间能形成了。但进化论却偏偏反常地认为自然无意识中会出现有序的存在。这种明显违反热力学定律的理论,居然堂而皇之成了某国的“真理”并以此来不断地重复灌输给国人。
  有些进化论者常狡辩说,自行车,手机之类是非生物。但生物会遗传变化。但问题是的关键在于,世界第一台可以自我繁殖的生物是如何来的?无机物是如何进化成生命的?达氏理论面对这个问题时立马倒塌。道理很简单生物有一台不可简化的复杂性。这个复杂性,要么不存在,要么就完整的存在。缺失任何一台部件,系统就不能运转。因此渐进式的进化理论解释这个问题是完全失效的。达氏的《物种起源》恰恰回避了“生命起源”这个命题。因为这在个问题上,达氏理论连架构一套说词的能力都没有。
  同样在原子论理中也能驳斥达尔文进化假说举。高中学过电子跃迁,电子跃迁本质上是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离子或分子)中电子的一种能量变化。根据能量守恒原理,粒子的外层电子从低能级转移到高能级的过程中会吸收能量;从高能级转移到低能级则会释放能量。如果是自然进化,那么量子跃迁的方式会有无数种,不可能有序地在能量级之间进行跃迁。从原子角度上解释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变,同样进化论陷入死局。任何在自然无意识下,事件始终都朝着无序方向发展。有效的信息只会丢失,永远不会在无序中自动生成有序。
  在古生物化石领域里,进化论同样面临着没有证据的尴尬。因为假设进化是事实。那么古代留下的化石证据中应当能反映出这种清晰的演化顺序。但现实很遗憾,古代生物化石都是门属清晰,不存在进化过程的那些过渡态的是似而非的生物。当年达尔文时期,赫胥黎Huxley就这样告戒过达尔文,“你的理论没有中间型化石证据的支持”。达尔文则是调侃到是挖得不够多,并说“如果100年后仍然没有找出化石证据,我的理论彻底瓦解”。现实是150年过去了,找过到支持进论化的化石证据吗?没有。倒是伪造过不少。如皮尔当人化石,爪哇人化石,北京猿人化石,尼布拉斯加人化石等等。至于寒武纪生物大爆炸,生物不可能从海洋进化成陆生形态,眼睛的复杂性不可能进化的,等等这些让问题,一直让这个漏洞百出的理论尴尬至极。这里主不详述了。
  现代所有的科学理论都和进论化所冲突,那么到底是所有的科学理论都错了,或是达尔文理论错了?有想有脑子的人会有一台明确的答案。
  另外国内一面用进化论对国人进行洗脑教育,一面却对达尔文的共济会背景只字不提。
  我想大多数中国人,一谈到“共济会”这都有种莫名的反感。但现实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其实这个世界上相信共济会倒鼓出来的理论最深的绝对是中国人。相信进化论比例最高就是中国人了。
  其实很多中国人不知道的是,进化论的基本理念其实并不是起源于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根据<麦基的共济会百科全书>(Mackey's Encyclopedia of Freemasonry),进化论实际上起源于他的祖父伊拉斯谟.达尔文(Erasmus Darwin)。
  “在英格兰提出这些(进化论)想法的,伊拉斯谟.达尔文博士(1731 - 1802)是第一人,这些想法后来被他的孙子查尔斯.达尔文(1809 - 1882)发展成为达尔文学说,查尔斯.达尔文在1859年写出了<物种起源>(Origin of Species)”而伊拉斯谟.达尔文是共济会月光社创始人,也是共济会的骨干成员。
  在1788年来到德比(英国中部城市)以前,(伊拉斯谟)达尔文博士就在著名Cannongate Kilwinning共济会(苏格兰编号为2)成为了会员,弗朗西斯.达尔文(Francis Darwin)爵士,他的儿子之一,也在德比的提尔共济会(编号253)成为了会员,时间为1807年或者1808年,他的另一台儿子雷金纳德(Reginald)也在提尔共济会成为会员,时间为1804年。查尔斯.达尔文的名字并未出目前共济会的卷宗里,但很可能他也像弗朗西斯一样加入了共济会。
  因此,很清楚,在查尔斯.达尔文以前,进化论就有雏形,这些理念远在通过达尔文的书引起公众注意之前,就由一些共济会员做了充分准备。 《进论化》是唯一没有进行科学论证,没有实物证据,就开始在世界大规模散布的理论。如果这背后没有一台组织的捣鼓和财团支持,仅凭达尔文等少数人叫卖这套理论,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我是不信的。
  最早在20世纪初俄国出版的《锡安长老会纪要》就已经披露了共济会传播进化论思想来蛊惑世人。内容是犹太锡安长老阴谋夺取世界政权控制全人类的秘密会议纪要的文献。1903年8月27到9月7日圣彼得堡的旗帜报Znamya连载了一系列文章,题目名为《共济会与锡安长老会世界联盟会议纪要》The Protocols of the Sessions of the World Alliance of Freemasons and of the Sages of Zion。《记要》这本书是100多年前作者用第一人称书写,以一台锡安长老的身份在长老会议上向新成员介绍如何掌控世界的具体计划。全书共分24章并无严整结构,每一章内容来自一次会议的记录。其中的第3章就明确指出了向世界散布达尔文理论。企图控制人们的意识形态。
  当然中国人是吃达尔文这套理论的“重灾区”。西方人毕竟思想自由有仅选择不信。但中国人和期被灌输这种思想。连选择权都没有。因为官科是不容质疑它的荒谬性的。目前中国人变成道德低下,贪婪自私暴虐和这套伪科学理论长期灌输下是不无关系的。
  第十一章:东西方文化信仰的对立
  我们现代知道关于东西方人对于主神信仰上是对立的。东方人崇拜蛇(龙)神而厌恶牛神,西方人恰好与之相反崇拜牛神,视蛇(龙)为邪恶的象征。无论是宙斯,朱庇特,耶和华,或是阿舒尔都有公牛的形象。之前我从苏美尔文化已经提到过。蛇与牛是恩基与恩利尔两大家族的标致。恩基是蛇形大神,而恩利尔是牛形神。其实在古代玛雅人,古代埃及人,古代印度人(哈拉帕)时代都是以崇拜蛇神为主。这同样也能证明玛雅人,古埃及人,哈拉帕是华夏人的重要证据。在《山海经》中大量的记载了上古时代神的蛇形资料。如《大荒西经》:“女娲,占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 《大荒北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是谓烛龙。” 《海外西经》: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海外北经》:“共工之臣曰相柳氏……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面青。”《大荒北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 《海外北经》:“钟山之神。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等等不一一列举。
  而如果我们把西方流传屠龙传说追述到初始。在古代巴比伦著名的创世史诗《埃努玛·埃利什Ennuma Elish》就讲述了马杜克Marduk击杀太古雌龙提阿玛特Tiamat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中东闪族和西方印欧人群中一切屠龙传说之滥觞。《埃努玛·埃利什》也译作《天之高兮》,由国学大师饶宗颐于1976年在巴黎师从尚·博泰罗Jean Bottéro学习楔形文字及西亚历史,花了十年时间将史诗译成汉文文本。这个版本可称近代以来,翻译外文本的最高作。全皆文用楚词风格对译。题名取自史诗的句首:“天之高兮,既未有名。厚地之庳兮,亦未赋之以名。”此史诗最早是由奥斯丁·亨利·莱亚德Austen Henry Layard在尼尼微亚述巴尼拔图书馆的遗址发现。
  但可以肯定地说,这个创世史诗不是亚述人的作品,因为亚述人的主神阿舒尔Ashur和马杜克是死对头。不仅如此:如耶和华,宁吉尔苏,沙玛什,月神辛等神和马杜克都是对手。在中东某一时期,马杜克击败了所有神,成了万方之王。甚至要取代老一代的主神恩利尔地位。这也就解释了巴比伦为何叫做“冒犯上帝的城市”。马杜克和西方众宗教的起源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马杜克是古代巴比伦的国神,是御统万方之主,一部早期巴比伦著名的法典籍《汉莫拉比法典The Code of Hammurabi》中开头汉莫拉比就把马杜克尊为至高无上的国神,法典就是传达马杜克的旨意,并声称自个是恩利尔和马杜克的牧羊人。马杜克对应中国史记的五帝之一。具体是哪位这里先保密,以后会详细分析。中国史记中的三皇五帝就是西方人的众上帝,而绝对不是官科所宣扬的原始部落的首领。如果你能绕得过这个弯,你就能看懂真正的上古世界史。
  马杜克生来便与众不同,浓眉大眼,身强力壮,其父亲埃亚又赋予他一切智慧和力量。后来阿普苏的儿子为报父,开始向天地神挑战,提亚玛特也前去助阵。天神与之交锋初战告负,决定让马杜克一展威风。马杜克克欣然应允,并做了众神的统治者,他不负众望,英勇作战,一举歼灭来犯者,并亲手切断古雌龙提亚玛特的腰身,用她的上身筑成苍穹,用她的下半身造出大地。这样玛尔都克终于建立起巴比伦王国,他则成为天国之主,众神之王。
  当然《埃努玛·埃利什》的屠龙故事显然是古代巴比伦人虚构的,但它却是西方一切屠龙传说之源。古希腊神话中宙斯大战巨龙提丰Typhon。据说提丰实力强悍,最初交手,宙斯被打脸。最后宙斯小宇宙暴发,打败了提丰并将其葬于埃特纳Etna火山。在希腊德尔菲Delphi神庙中也有一条巨蛇,后被阿波罗Apollo斩杀。英雄帕尔修斯Perseus在红海击杀的海怪也是巨龙。当他经过红海海岸时,看见一台少女被绑在岩石上。她就是安德洛墨达Andromeda,是国王卡斯奥普Cassiope的女儿。国王本意是把自个的女儿献祭给祸害王国的海龙。当海龙破水而出时,帕尔修斯,一剑刺穿了海龙的厚皮,龙一声惨叫,沉没于波涛之下。在卡德摩斯Cadmus传奇中,屠龙事件发生在了洞穴中。龙吞食了卡德摩斯手下所有人。愤怒的卡德摩斯斩杀了毒龙。在《荷马史诗Homer epic》作者对龙作了绘声绘色的描述。龙是恐怖的生物,它们盘曲在原野中,猎食人和牲畜为生。它们口吐火焰,威气逼人。任何人都不敢直视龙的威严。
  古代罗马史学家蒂托李维Titus Livius记载,第一次布匿战争时期(前264年到前241年之间),罗马军队深受巨龙的折磨,罗马大将雷古鲁斯Regulus渡河时与巨龙相遇。水怪凶恶无比。许多士兵都被水怪吞下。或被其巨大的身躯所碾碎。最后雷古鲁斯用四面环攻的方法,才击毙水怪。屠龙的传说在中世纪的欧洲源远流长,这本是宗教机构强调将恶根植于龙的思想有关。在罗德斯岛Rhodes也流传屠龙传说。据说该岛的居民一直苦于巨龙的威胁。巨龙藏身洞穴,经常出来捕杀人畜。一台来自普罗旺斯Province的年青骑士希欧多尔为了表现勇气,独自前往巨龙的栖身地,并击杀之。
  在英国流传的屠龙故事中以圣乔治Sanctus Georgius和亚瑟Arthur王最为出名。圣乔治可以说是屠龙专业户。作为职业屠龙者,他的声名遍及了全欧洲。身穿盔甲的一位骑士,承载阿斯卡隆枪,骑着白马,杀死一条毒龙,龙血流在地面上形成一台巨大的十字,成为了后来的圣乔治旗,这便是有名的圣乔治屠龙。圣乔治的原型可能是是古罗马军队中的一台骑兵军官,是在君士坦丁Constantine时代,出生在巴勒斯坦的一台信仰基督教的贵族家庭里,他的原名可能是乔治乌斯Georgius。一次他途经利比亚时,因为成功杀死一条遗害当地人的毒龙而深受爱戴。目前,在英国不少地方都可以看到一位身穿盔甲的骑马武士屠龙的图案,这就是圣乔治。在亚瑟王与圆桌骑士Kinghts of the Round Table at King Arthur's Court传奇中,龙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兰斯洛特Launcelot途经佩莱斯Pelles王统治的法兰西时,就曾与龙交手。佩莱斯王国被一条每夜出来残害人民的恶龙折磨。当兰斯洛特出现时,国王求他除掉恶龙。英勇的兰斯洛特直捣龙穴,一剑刺死了龙。国王大为感激,将女儿赐给了他。生下的儿子加拉哈特Galahad就成为最伟大的圆桌骑士。
  以上林林总总就是欧洲较为著名的勇士屠龙传奇。当然这些传奇都是杜撰,目的就是将“恶名”深深根植于龙。在西方大体上龙与邪恶就是同意词。在圣经神话中撒旦的原身是一头龙,《启示录》第12章第3节写道:“有一条大红龙,七头,也戴着冠冕……火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旦,是迷惑普天下的主……”而Lilith后来化身为一条蛇说鼓惑亚当和夏娃吃下智慧之果。在故事中,龙(蛇),智慧和邪恶是等同的,的《诗篇》第74章13-14节说,上帝决意“击打水中蛟龙的脑袋”并 “砸碎利维坦的头颅。”利维坦(Leviathan)是《圣经》中描写的一种海中怪兽,同样象征邪恶。古希腊人和闪族人一样也认为蛇和智慧邪恶是等同的。
  如果我们把这个线索一直回溯到古代苏美尔文明,那么一切都明朗了。因为在古代苏美尔人(华夏人)在部落时期的图腾是“蛇”,是恩基(伏羲)的追随者,又因为苏美尔人开创了人类最早的文明,相对于处在蒙昧无知状态的民族(闪族白人和印欧白人),苏美尔人是启蒙者是智慧的象征,还因为巴比伦人是征服者。是苏美尔人的敌人,他们必须把苏美尔人包括他们的神灵抵毁成邪恶。所以一台“龙(蛇)=智慧=邪恶”的公式建立了,伴随着犹太教的转抄,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扩展,以至影响整个西方世界。在今天白种人世界看来龙依然是邪恶的象征,因为他们的创世纪是征服“龙”而创立的,西方神话里的勇士都是屠龙的;而在中国人的文化里仍然以自个是龙的子孙而骄傲,这种强烈的反差正是远古时期在中东地区两大家族(恩基家族与恩利尔家族)大决战的最直接反映。
  第十二章:远古的拓荒者
  我们今天的现代汉语实际上与古汉语差别很大了,尤其是体目前语法上差别更大。中国为啥会有文言?文言是来自伊甸园的语言,在上古时代是神族上帝们(阿奴纳奇人)交流的语言。上古汉语这种庄严,简要,韵律之优美,是现代任何一种人类语言都不可与之相提并论的。 当初我在学习古汉语和英语时就感觉到,英语很多基本的单词,甚至是语法表达和上古汉语是相通的。现代知道了苏美尔历史之后,这一切都不是迷团。上古时代所有人都使用一种语言,就是古汉语。苏美尔文献中有过这样的记载:那时人类是强大的,天下人使用了相同的口音。巴比塔倒塌了,愤怒的恩利尔变乱了天下人的口音。
  这里除了苏美尔(华夏)人保留了神族的语言外,其它民族的语言都可能被恩利尔搅乱了。古华夏人一直认为胡人的语言是“胡语乱语”。就是表达了这层意思,蛮夷的语言都是被恩利尔(炎帝)撑乱的语言。巴比塔事件发生在公元前3450年左右。也就是说汉语和英语分离的年代约在5400年前左右。而德国人考古队在20世纪初针对巴比伦的考古发掘,找到了通天塔的塔基,但很遗憾这个通天塔并不是上古苏美尔人的建筑,而是迦勒底时代的国王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二世建造的赝品。古代巴比伦这座城市并不是阿摩利人建立(阿摩利人只是占领了这座城市后来发展成了一台王国的名称)。它是苏美尔北部的一座城市。当时的苏美尔文明重心并不是在北部。所以在苏美尔时代,巴比伦城从来没有成为苏美尔王都。但当时的巴比塔的确建立在巴比伦城。这件事情导致了当时人类的语言被变乱。《创世纪》记载的是事实,但却掩盖了一台极为重要的线索。当时建造通天塔挑战上帝恩利尔的权威根本不是人类的意愿。(这一点之后讲述两大家族的斗争史,会详细说明)。
早在17世纪,西方一名叫作韦伯的语言学者也写道“汉语是伊甸园的语言。” 其它人类语种都是巴别塔倒塌后从汉语分离出去的变乱之语。那个年代西方人还根本不知道有苏美尔文明存在,就有这样的前瞻性的观点,不得不说韦伯是个语言学的天才。现代分子人类学关于人类DNA的研究,也给了语言学家们莫大的启示,人类同出于一源,这也许为破解世界语言起源之谜提供了方向。而目前破译的苏美尔泥板文献,我们知道了,是苏美尔(华夏)人在伊甸园接受恩基(伏羲)的神谕,建造了人类最早的大都市。建立了人类世界的秩序。苏美尔人所使用的语言的就是“古汉语”是伊甸园中最初的语言,是神族的语言,是星际通用语。当初恩基(伏羲),宁玛(女娲),恩利尔(炎帝)这些阿努那奇大神(三皇)所使用的语言也必然是汉语。这里有一台很重要的线索就是,苏美尔文明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消失在两河流域。而他们留下来的语言,却一直被后来的阿卡德,巴比伦,亚述,迦勒底,波斯等学习。而且作为祭司必须要掌握苏美尔语和文字。要知道在古代祭司是个崇高的职业,是和神交流的人。这也侧面反映了古代苏美尔语(古汉语)是神族的语言。当然神族在没有意识到人类团结威胁时,没必要另造一套语言系统给人类使用。所以人类最初的语言就是神的语言,这是符合逻辑的。好莱坞大片《普罗米修斯》中的创造人类的外星人种族使用的就是苏美尔人文字,这或许是西方人一种暗示吧。而苏美尔人留下的遗产,泥板楔型文字,就是汉字是最初形态。至于汉字和苏美尔文字,古埃及文字的关系。就留给古文字学家去研究吧。我只是点明了研究方向。既然苏美尔人,古埃及人,汉族人是同一台民族。那么文字的内核的相通性是必然的。代现国内研究古代苏美尔文字,古代埃及文字学者的著作寥寥无几。只有一本北大拱玉书教授的《苏美尔、埃及和中国古文字比较研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我希望有更多的中国学者能从事研究古代苏美尔,古埃及文字。这点不能让西方人独占了解释权。
  从苏美尔神话中我们又得到了另外一台振奋人心的信息。当初女娲造人的地点选择在了东非一台叫作阿鼻祖(Abau)的地方。现代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座在非洲东南部古城遗迹。它足有16-25万年之久。它大致的位置在莫桑比克南部和南非的交界地带。这座古城遗迹附近发现了很多被远古时代开踩过了矿场。有兴趣的人可以去了解这个考古遗迹。她是证实苏美尔神话的一次伟大发现。她就是苏美尔传说中的阿鼻祖古城,是女娲创造人类的场所。只看一些西方神话故事的人,不要以为是上帝在伊甸园中创造人类。带到伊甸园中的亚当夏娃只是用来展览用的。真正造人的地点在非洲东南部的阿鼻祖。另外一种说法是上帝恩利尔跑到阿鼻祖偷取了一对亚当和夏娃,把他们安置在伊甸园。不过恩利尔一向讨厌人类。这个说法可信度并不高。
 那么关于阿鼻祖和伊甸园对于早期人类来说是如此重要。它们存在于地球研究有什么作用。一切要从苏美尔神话最初说起。神族(阿奴那奇人)为何要殖民地球,原因在于尼比鲁星球的天空出现了“空洞”,危及到了神族的生存,须要到外星找采集金矿资源,添补这个空洞。三皇中最早抵达地球的首领就是恩基(伏羲)。当恩基(伏羲)降临到地球时,还处于一片洪荒,没有智慧生物的足迹。只有一些自个也没见过的珍禽异兽(地球对于恩基来说就是外星球)。于是恩基(伏羲)仰观天象,俯查地理。对洪荒时代的地球进行了一次全球性的地质勘查。主要目的就是寻找金属矿石。次要目是记载和命名地球主要山川地理位置,以及对地球原生态的生物进行观察和系统的命名。这位从天而降的“远古拓荒者”的时间轴是以43万年前开始的。(西琴认为是在43.3万年前,恩基降临地球。而有些学者认为是在30万年前左右。其实这个争论不是本文的重点,但肯定它是远古时代的一次真实的历史事件)。中国古代第一奇书《山海经》中也相当多的对稀有矿石和珍禽珍禽异兽。那么《山海经》的资料来源会不会就是恩基(伏羲)对地球一次地质勘察资料集呢?《山海经》并非是一部荒诞的神话小说。从《山海经》的行文风格来看,大致可分成《五藏山经》《海外(内)经》和《大荒经》,这三部分内容风格大相径庭。并非是同一时代的,同一批人写成的。其中《五藏山经》只记载山川地理位置,重点记载山川的各类矿产和对原始生物的命名。《五藏山经》不详记载任何人和神的事迹,它几乎是一部纯地理志书。因此《五藏山经》极有可能就是当年恩基(伏羲)勘察全球地理留下的资料汇编。至少在至少大禹治水时期,早期有关于世界地理的参考资料。而禹时代整理了这部资料,并以此对世界地理重新订制和整理。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山海经》的雏形。它的基本资料可能成文年代足有43万年历史之久。它记载的是43万年前的洪荒时代地球地理概况。书中很多山经都是描述非洲,美洲的地理概况。而国内官科一直坚定地认为《山海经》就是东亚的地理志书,甚至认为是中原的地理书,惑是神话小说。以他们狭小的世界观,哪知道《山海经》其实是一部世界地理志。华夏历史的宏阔辽远,绝非是如学院派那些浅见寡识之辈能研究明白的。
  最终堪察的结果,地球的稀有矿产(黄金)大都集中在非洲。于是恩基在离非洲近地的中东,建立了埃里都(Eridu)意思为“遥远的家国”,注意这个埃里都与大洪水之后埃里都不是同一城池),在埃里都所在地称为“伊汀(Edin)”(在阿卡得语中则被叫做“伊迪”)(Edinu)这也是后来《圣经》中伊甸园(Eden)的所在地(在本文中所有的名字以苏美尔词为基准,唯独对伊甸我习惯用《圣经》中这个词。)。伊甸园实际就是炎帝苑,是炎帝的建立的小花园。它就在美索不达米亚。伊甸园中原来有4条河,后来两河干枯了。所以美索不达米亚又称为“两河流域”。在东非的建立阿鼻祖(Abzu),在今天东非莫桑比克南部位置,主要用于采矿。恩基作为先行拓荒部队,已经基本完成任务。
  阿鼻祖是矿场,那么伊甸园的作用是指什么?事实上苏美尔神话中提到了一台重要的原因。阿奴那奇人,并不适应地球的生态系统。食用地球原生物,会扰乱神族的生理。神很难在地球上直接生存。他们迫切须要母星的食物。所以伊甸园就是一台“农业培植基地”,给阿奴那奇人提供生存必须的食物。现代我们人类平常吃的食物,如各种谷类,各种蔬菜,水果。都不是地球原本生态系统中的。而是在伊甸园中培植的作物(实际上人类离开这些食物,也很难在地球上生存下去)。这些食物种子都来自尼比鲁星球。负债阿奴那奇人生命健康,改良地球原生态系统物种,培育母星种子和地球土壤适应性,却是宁玛(女娲)工作。苏美尔神话另外提到,恩基(伏羲)建立阿鼻祖和伊甸园后,安派了小儿子恩利尔(后来的耶和华原型之一)协助恩基(伏羲)。结果两人为了争伊甸园的支配权,吵了一架。可见恩基与恩利尔的矛盾早在人类被制造出来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最后通过抽签的方式,恩利尔取得了伊甸园的支配权,恩基(伏羲)只能去阿鼻祖监工。但安不允许恩利尔染指埃利都。那是恩基的永久性基地。
  恩基(伏羲)与恩利尔本是兄弟,同为阿努王朝的两位王子,然而却是一对宿敌。这种斗争的根源,是对王权的争夺。这两大家庭的斗争史,从争夺伊甸园,到人类初创造,提升人类智,神与人混血,大洪水灭绝人类,以及远古时代的为争夺对人类最高统治权发动的核战争,并毁灭苏美尔文明为止。这两派神衹家族史,血与泪,情与恨的交织。谱写了一部真实的上古人类史,同时也成为日后东西文明信仰上的对立的基础。
  如果看过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的人对中国人传统立诸君的观念都不陌生。就能理解恩基和恩利尔之间这种斗争了。这三本书开篇就以鲁隐公立,对中国立嗣引出了一台核心观念。《公羊传》“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出微,国人莫知。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这里的“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就是指立储君,优先顺序是嫡遮,而不是长幼。母亲的地位决定了儿子的地位。嫡出的儿子拥有天然的优先继承权。这里就是作为庶长子的隐公没有资格成为国君,立嗣先嫡后庶,隐公立,只是代替桓公暂时管理国家。就算作为庶长子能力再强也无法改变事实,除非公然政变。同样在《创世纪》中亚伯拉罕Abraham和侍妾夏甲Hagar所生的长子以实玛利Ishmael,没有资格继承他的家业,被亚伯拉罕支开了。而继承权给了他和正妻撒拉Sarah所生的小儿子以撒Isaac。希伯来先祖和中国人有这种相似的继承权的观念实际上是来自于尼比鲁星球的立储规则。作为庶长子的恩基没有资格接替安的帝位。恩基是众神的领袖,他的能力,智慧,人缘过于强大。就算是出生不好。他在母星还有自个的政治势力圈的。实际上东西方文化的对立,基于尼比鲁两股神族政治集团的对决。两大家族对于人类的影响涉及到了方方面面。
  第十三章:遥远的家园
  前面一章我们已经分析过了,中国人和希伯来人有相同的优先继承权的观念,既嫡庶判别优先于长幼之别。这种观念实际上是来自于神权的继承法。人类社会的所有观念,思想,道德,情感,知识都是源自于对神族(阿努那奇人)的拷贝。当恩基Enki与恩利尔Enlil这对兄弟之间的斗争,都是觊觎尼比鲁Nibibu星球的帝位。但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嫡幼子的恩利尔有着决对优先的继承权。作为庶长子的恩基地位就显得极为尴尬。但这两兄弟间和他们的子代之间的战争,却成了我们东方人(华夏人)和西方人信仰的对立的根本原因。东方人(华夏)人是恩基的追随者,而西方人是恩利尔的膜拜者。在苏美尔文明后期,恩利尔迫于压力为了和恩基家族对抗。扶持了闪族(白种人)并把一台白种人提到了王的位置,这个人就是阿卡德国王萨尔贡Sargon(有些书也称其为舍鲁金Sharru-kin)。在当时苏美尔(华夏)人对恩利尔行为这个非常震怒。因为在苏美尔时代,苏美尔人的观念中,人类中除了苏美尔人(华夏)其它人种都没有资格获得王族的地位。在人类早期“君权”必须受到神的册封。这也是“君权神授”观念的由来。在苏美尔时代的的确确,王的资格要获得恩利尔的认可。苏美尔文明是一台神授文明,苏美尔人的知识都来自于神族(阿努那奇)人的传授。在文明草创时期,恩基和恩利尔两大家族都是达成了共识,就是人类君权只能授于苏美尔人(华夏人),因为苏美尔(华夏人)人是人类中唯一带有恩基(伏羲)血统的种族。西方学者谈及阿卡德王萨尔贡征服苏美尔这段历史总是眉飞色舞,在言词之间露出一种兴奋。连克拉莫尔教授也不能免俗。也难怪,这毕竟人类史的一台拐点。标志着,白种人也有资格拥有王权,白人不再是苏美尔(华夏)人的附庸。阿卡德作为历史上的第一台白人王朝,虽然是昙花一现。但他却是人类之间混乱,战争开端(更早的战争都是神与人类间杂的战争)。昔日在苏美尔人眼里那些没有文化的蛮夷都一台个开始称王称霸。这里我不得不说一点:恩利尔对人类这种分化策略是非常成功的,不仅搅乱了人类的语言,让人类彼此间产生隔阂。而且分化了人类的信仰。使人类之间永无休止地发生战乱。今天我们从尼普尔Nippur的恩利尔档案室出土的著名的《苏美尔王表The Sumerian king list》中仍然把阿卡德列为一台王朝。如果不是恩利尔亲自授与了阿卡德人王权,以苏美尔人的个性是绝对不会承认一台非苏美尔人族裔的人建立王朝的正统性。
  那么目前我们对两大家族之间的纠葛,或是从苏美尔文献最初的源头中寻找,把这个问题交代彻底交代清楚。苏美尔人认为,世界之初本是一片混沌状态。后来,混沌之中诞生了一位女神,名叫纳姆Nammu,先孕育出“原初之水”,继而又生出安启Anki。(《圣经》中上帝创造万物之前,为何先在水上行走,神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在苏美尔神话中找到了一点线索。)。安启Anki创造了世界后,自解全身。(就像盘古的开天辟地一样,能量耗尽了),分离为“苍天之神”安An、“大地女神”姬Ki等多位大神。这些神话,应当只是对宇宙起源的一种隐喻,表面意义不可当真。但安,姬,安图,的确是阿努那奇的最高神。其中安与姬生出了智慧之神恩基与生育女神宁胡尔萨格;安与安图Antu生出了大气之神比勒-恩利尔。从字面上就可能看出安图是安的正室。因此恩利尔是嫡子,拥有法定的继承权。
  其中恩基(伏羲),恩利尔(炎帝),宁胡尔萨格(女娲)。就是中国史书的三皇,前面章节已经详细剖析过。他们是阿努那奇在地球开矿任务中的三位最高首领,由安an委派。安an本身不管地球和人类的事务,把这些事全权委任于“三皇”。因此对于人类来说,安这些大神存在感并不强(因为不管事)。对人类产生直接影响最高三位神仍然是“三皇”。其中恩基是最早进驻地球的主神。在地球建立首座城市Eridu。意思就是“遥远的家园”。今天我们地球(Earth)这个名字可能就是源自于Eridu。在黄金储备最高的非洲东南部建立了阿鼻祖Abzu古城。Eridu的确是苏美尔神话中的极为重要的城市。对于此城的描写句式有“起初世界什么都没有,后来有了一座城市Eridu”;“自古就有Eridu”;“王权自天而降,落在了Eridu”;“当人类睁开第一眼,看到了Eridu”等等。这些句式表达一台含意,Eridu是早于人类被创造前,就已经存在的城市。他是神建立的都市。恩基把Eridu所在地区称为伊汀Edin。这就是后来《圣经》中的伊甸园(炎帝苑-神农的小花园)。后来安的小儿子恩利尔过来,把伊甸园的管理权夺走(在原事件中是用抓阄的方法决定的,似乎安不愿意得罪两个儿子中的任何一位,用这了个聪明的方法,用命运之签决定)。而恩基运气不佳只能去阿鼻祖监工。但安考虑到恩基才是拓荒者,埃利都就永远归属于恩基的城市。这样两个儿子的分工已经明确,恩利尔是管理者,而恩基主要负责工程相关的事宜。但是作为神族(阿努那奇人)并不适应地球的生态系统。长期在地球上生活作业,扰乱了神族的生理。因此出现这种情况后,安又派自个的女儿宁胡尔萨格带领50位女性阿奴那奇(护士)支援两位兄长。在苏美尔神话系统中宁胡尔萨格是负责医疗相关的事宜。(并担任了改良地球原生态物种,和培育母星种子和地球土壤的适应性)。登陆地球的阿奴那奇总数在600人左右。分别归于“三皇”管制。这些事实反映了一台重要事实。就是“殖民”的阿奴那奇人性别比例是不谐调的。明确记载为女性的只有宁胡尔萨格带队的50人。这可能也是导致后来神与人类女儿混乱的性行为有关。在亨利·罗林森Henry Rawlinson爵士出版的《西亚楔形文献》中考证出了这三位神和阿奴的代表的符号。恩基以月牙为代表;恩利尔以7星为代表,宁胡尔萨格以剪刀为代表,还包括了安神以八星为代表的图案。我个人认为《伏羲女娲交尾》图中的伏羲手持的“月牙”,而女娲手持的是“剪刀”。这正是恩基和宁胡儿萨格的标致。
  在原苏美尔文字中,神为赋予了一台叫丁基尔DIN.GIR称谓。意思是乘着火箭而来的人。而阿奴那奇Anunnaki的解释又是从天而降的人。所以很明显,神族是乘着火箭这种宇航工具降落到地球上的。这种宇航工具只能降落于海中,似乎是一种两栖的交通工具。在古代巴比伦学者贝罗苏斯Berossus记载的一种名为奥安尼斯Oannes的鱼形人怪物,传播了人类知识。这种人鱼形象在很多巴比伦的浮雕上都可见。实际上在古代对阿奴那奇不仅有鸟人的形象,有时也有鱼人形象,可能只是阿奴那奇穿着不同的工作服吧了。他们可以任意穿于太空,可以深入海底。不同时期人的见到这些神的穿着,就产生了不同的外形联想,鸟或鱼形。
  丁基尔,很明显是一种多级火箭。
  而今天我们关于阿鼻祖Abuz(女娲造人的地点)的遗址在非洲东南部是可以确证的事实(详见第8章)。但是对于伊甸园的遗址却一直是有争论的,有人认为在非洲,有人认为在中国四川(估计是用“四川”这个名字和伊甸园中的4条河流作文章),有人认为就是沉没迪尔蒙的海岛,有人认为就是两河流域。但我个人认为伊甸园在两河流域是最为可靠的说法。例如在安德列亚斯·史本塞Andreas Speiser作品《乐园之河》中就把伊甸园精确在了美索不达米来南部。这就是《圣经》中的示那之地,苏美尔人的地盘。
  《旧约·创世纪》:
  有河从伊甸流出来,滋润那园子,从那里分为四道。
  第一道名叫比逊,就是环绕哈腓拉全地,在那里有金子。
  第二道河名叫基训,就是环绕古实全地的。  
  第三道河名叫西底结,流在亚述的东边。
  第四道河就是伯拉河。
  其中的西底结河与伯拉河就是美索不达米亚的两条著名河流,底格里斯Tigris和幼发拉底Euphrates。在有的英文版本《圣经》中已经把这两条河的名字清清楚楚的写出来了,第三条河是底格里斯(Tigris),第四条则是幼发拉底(Euphrates)。另外两条河呢?先不纠结这个问题,可能已经干涸。当然有人能推出另外两条河在哪里?也不妨试试,甚至能证明伊甸园的确是在四川,我也是乐于接受。对于上古史,先不要做条条框框限定。
  当恩利尔取得了伊甸园The Garden of Eden的主权后,开始大兴土木在伊甸园中兴建了6座主城,包括原先恩基的城市Eridu一共有7座,这7座城市都有各自的功能。当王权从天国下落在了埃利都Eridu。
  第一座城市:Eridu埃利都,它的主人是努迪穆德Nudimmud,也就是恩基。
  第二座城市:Badtibira巴德提比腊,金属冶练之城。
  第三座城市:Larak拉拉克
  第四座城市:Sippar西帕克,这是宇航中心。
  第五座城市:Shuruppak舒鲁帕克,这是宁胡尔萨格(女娲)的城市。医疗之城。
  第六座城市:Larsa拉尔萨
  第七座城市:Nippur尼普尔。这是整个伊甸园的中心。是恩利尔的城市。在大洪水以前也称为尼比鲁基Nibiru-ki。其中心建筑被称为杜尔安基Dur-An-Ki,意思是链接天地的纽带。杜尔安基其实就是中国史籍记载的“建木”。“建木”是上古先民崇拜的一种圣树。传说建木是沟通天地人神的桥梁。上古众帝都是通过这一神圣的梯子上下往来于人间天庭。《淮南子·墬形训》:“建木在都广 ,众帝所自上下。”《吕氏春秋·有始》:“白民之南,建木之下,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山海经·海内经》:“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暤爰过,黄帝所为。”
  古人为何如此崇拜一棵“大树”?现代学院派的专家对此只能作牵强无脑的解释。但如果我们放开眼界,联系苏美尔文明体系中,就能明白建木就是链接天与了的纽带。上古帝王们用这个可以省事地进入太空。我认为杜尔安基(建木)是一种我们现代人类科技远远不及的宇航设施,是阿奴那奇人的杰作。
  现代我们知道了大洪水之前的伊甸园的概况,园中有7座城市,其中Eridu是恩基(伏羲)城市;Shuruppak舒鲁帕克,这是宁胡尔萨格(女娲)的城市;其余5座都是恩利尔(炎帝)的城市。其中心是Nippur。恩利尔不仅是大地的主宰,更是诸神和人类都惧怕的主神(彼勒的意思就是“主”)。之所以他能凌驾于众神,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受到了“天命”之牌——塔布雷特Tablet of Destinies的认可。塔布雷特的来历没有人知道,西方学者也是不清楚是何神物。总之它对神族来说可能是权力象征,甚至有某种神秘的力量。蚩尤反叛炎帝的战争,就是偷取了塔布雷特。蚩尤作乱是大洪水以前,神族(炎帝家族)最大的一场内乱,苏美尔神话中记载此事确详。我在之后几个章节会着重写这场战争。它决不是如我们学院派那些专家也臆想的原始部落的战争,而是一场可怕的核战争。
  恩利尔是苏美尔历史上几乎所有重大灾难的策动者,比如大洪水。搅乱人类语言。而他之所以制造灾难往往是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原因(有时显得很荒唐),他明显是一台喜怒无常的神。甚至连众神也遭到过他的惩罚,就比如月神南纳在人间的领地被他无情地用暴风摧毁。恩利尔是一位严厉的、可怖的、毫无仁慈心可言的主神,但实事求是地说,他确实是一位“正义”的神——可能是他对正义的执著超过了人们的承受度吧!他要求信徒毕恭毕敬地臣服于他——尽管有时这并不能保证他们安然无恙。诚然,恩利尔由于恩基的反对而被迫停止了大洪水,并赐予吉尤苏德拉永生,但这仅仅是一台意外,是一台几乎不可能重现的意外。
  第十四章:君主的称谓
  中华文明西来说由来久矣,最初是在17世纪时西方通过埃及学研究,当时就有很多学者提出中国文化出自于埃及。基尔什尔Kircher《埃及之谜》中作出了中国文化出于埃及的论断。影响最大的是法国著名汉学家德经Joseph de Guignes,他在1758年发表《中国人为埃及殖民说》的演讲,从汉字与古埃及象形文字之相似立论,进而称中国古代史实即埃及史,甚至考证出埃及人迁居中土之具体年代公元前1122年。德经认为:“吾于是深信中国之文字、法律、政体、君主,甚至于政府中大臣及全部帝国均源自埃及。而所谓《中国古代史》实即埃及史,弁诸中国史之首而已”。而到了19世纪后期比较著名的论说是法裔英国人特里恩·德·拉克伯里Terrien de Lacouperie在其题为《中国上古文明的西方起源》的著作中,撰述了一台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论断:公元前2282年,两河流域的国王Nakhunte率领巴克族Bak tribes从迦勒底亚出发,翻越昆仑山,历经艰险,来到了中国西北部的黄河上游。此后,巴克族四处征伐,传播文明,最终奠定了中国历史的基础。而神农则为萨尔贡王Sargon;但克Dunhit据传说旗人能造鸟兽形文字,所以被认为是仓颉。两地一年分十二个月和四季的方法,定闰月的方法。Nakhunte又作NaiHwangti,即黄帝之谓,巴克族为“百姓”Bak Sing转音。被中国史书奉为文明始祖和帝王谱系之源的黄帝原来裔出巴比伦,中国人(汉人)的祖先原来是巴比伦人。这就是所谓中国文明源于巴比伦的“西来说”。
  这个学说在当清末民初时对中国和日本史学的影响甚大。1899年日本人白河次郎、国府种德合著《支那文明史》,列举巴比伦与古代中国在学术、文字、政治、宗教、神话等方面相似者达七十条之多,支持巴比伦起源论。白河次郎的著述在1903年传入清(中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时国学界的泰斗极人物很多支持“西来论”。包括梁起超,章太炎(鲁迅的老师),刘师培,宋教仁,丁谦之等人。丁谦之《中国人种从来考》、蒋智由《中国人种考》、章太炎《种姓编》、刘师培《国土原始论》、《华夏篇》、《思故国篇》、黄节《立国篇》、《种原篇》等,皆推扬拉克伯里的学说。而郭沫若于1982年重版之《甲骨文字研究》一书,曾提到:“似此,则商民族之来源实可成为问题,意者其商民族本自西北远来,来时即挟有由巴比伦所传授之星历智识,入中土后而沿用之耶?”
  中国文化西来说在中国其实一直没有绝迹,只不过是被主流压制吧了。但本文不支持西来说,上古人类史不存在西来,东渡,西来只是一台表像,它能反应一些事实。而真正的历史事实是是人类文明本出于一源。既《人类文明一体论》或者说是《人类文明一元论》。全世界所有的文明(抱括大陆教科书吹嘘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美洲玛雅)都是苏美尔文明(华夏)的子文明。上古时代华夏文明圈,涵盖了整北纬30度黄金地带。从17世纪开始到了清末这些东西方学者的论述不乏有很多真知灼见。但是当时西方对苏美尔文明的发掘只是处于伊始。所以无论是拉克伯里,或是章太炎等人都没有看到真实的历史,他们也只是触及了上古史的皮毛。当然这是时代局限,我们无由怪罪古人。
  拉克伯里论述中把黄帝看成是中东上古时代某部落的首领。在十万昆仑的大作《大洪水绝密档案,山海经全解密》中论述中也把萨尔贡当成黄帝家族的一员。苏三的《向东,向东,再向东》中甚至认为五帝可能是《圣经》中四王对五王之战中的五王。这些作者的思维虽然比起学院派的土著起源要进了一大步。但或是思想不够开放,没有触及历史的本质。既上古时代的三皇,五帝根本不是普通人类。他们是主宰人类和众神的最高领袖。在整个大洪水之前的漫长岁月里,三皇一直是人类的最高统治者。《山海经》中称之为帝俊,西方人称之为上帝。在西方人世界观中,上帝和人有一条绝对无法僭越的鸿沟。而华夏人是世界观中人与神界限是没有严格分界的。原由就是上古时代的华夏人都是半神,既神与人类的混血种族。在上古华夏人世界观一直自称为“神民”。如果能意识到这点,那么就能读懂真正的上古人类史。三皇五帝绝对不是如学院所说的原始部落的首领,也不是如西来说所谓西方某国的君主。中国史记书中的“皇”与“帝”就是西方人的众上帝。(我在大洪水之后将会花一台章节将这个谱系罗列出来,这个谱系表将完全颠覆整个人类历史观。如耶和华,沙玛什,马杜克等等这些西方人大神上帝其实都是炎帝,黄帝家族成员)
  在人类史上,普通人类绝对没有资格用“皇”“帝”这个称号的,人类领袖最高级别的也就是“后”(后早期是君主之称号,如夏氏亦称后)。而在西方世界中一直如此,帝只可以用于上帝之号。普通人类绝对无资格取用这字眼。通常君主有King,Lord,Emperor这些单词。中文里把Emperor译成皇帝实则大谬。其实Emperor只是大君主之意。并非和上帝平起平座的“帝”。他的领土比起King要大的君主。 emperor早期是特指罗马帝国的君主,而King则泛指国王。比如法兰克王国的国王能称为KING,但他却不一定是emperor。只有在教皇正式加冕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君主后,才是emperor。而在高卢和日尔曼地区外,emperor有时也指统治多个地区的国王,比如Alfonso VII就曾经称自个是“emperor of all Spain”。到后来,emperor这个词应该是指empire的统治者,像拿破仑和拿破仑三世都是法兰西帝国的emperor。King与emperor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里对king是这么解释的:"a supreme ruler, sovereign over a nation or a territory, of higher rank than any other secular ruler except an emperor, to whom a king may be subject" 简单的来说“大君主”是由教皇加冕,获得教皇承认的相当于周天子“王”的级别,而国王King才相当于中国春秋时期诸侯。中国翻译国外史书中把某某君主加之以“XX大帝”实际上是僭越了称位,都是错误的。只不过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译法。
  在苏美尔时代人类的最高君主称之为卢伽尔Lugal。西方学者通常翻译成国王。其实卢伽尔与国王并不等同。在苏美尔时代,卢伽尔是终身制,但却不是世袭制。在苏美尔语中,这个词由两个词素组成:lu2+gal,lu2是“人”意思,gal是“大的”意思。lugal直译为“大人”。在《苏美尔王表》中前一台王,与后一位王之间,通常不是父子关系。Lugal要在城邦中被推举出来,但有被推举权的只有贵族。在受到恩利尔Enili的认可后,方能成为统治这座城邦的卢伽尔Lugal。君权必须神授。这一点和后来的希腊城邦文明有点雷同。确切地说希腊的民主体制原始就来自于对苏美尔城邦文明的拷贝,并发展出来的。卢伽尔,不是专制的君主。这时的苏美尔各国还有其他两个权力机构,即长老会议和公民大会。两者合称为城邦会议(苏美尔语为unken)。长老会议由贵族组成,公民大会则由“成年男子”组成,它们限制和制约着君主的权力。从史诗《吉尔伽美什Gilgamesh》中可以看出国王吉尔伽美什对于发动战争无决定权,必须通过长老院,和公民大会(两院制)的决意,国王的命令才能生效。早期苏美尔实际上实行的是有限君主制。而在古埃及的国王是用法老pharaoh这个称谓。法老原本就是大房子的意思。古埃及可能是世界最早实行家天下(世袭)制的区域(君主专制)。古埃及实际上就是中国史书上的夏王朝(这一点我谈到古埃及文明时会详细剖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先秦时期皇与帝同样也不是凡人有资格以此为称号的。当年皇始皇称“皇帝”,有大批儒生反对。始皇火书伉儒,绝不仅仅为了郡县制取代封建制这么简单。而是作为一台凡人首次将皇与帝拦到自个身上,并自吹自擂到“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对于当时中国文化信仰上是绝对地一次大变革。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一次大的抽毁。造成了文化上的空前灾难。《説文解字》曰:“皇”者 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始王者、三皇。王各本为皇。 《风俗通》曰:“皇者天也。”《诗·周颂·执竞》引“上帝是皇。”《左传 ·僖公十五年》“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白虎通》曰:“三皇者何。伏羲、神农、燧人。”《春秋纬·元命苞》“伏羲、女娲、神农作三皇。”《三皇本纪》亦以伏羲、女娲、炎帝为三皇。是以本书取信《三皇本纪》与《春秋纬》之说,与苏美尔三主神可以相对应。皇甫谧认为:皇者,大君也。始王天下、是大君也。故号之曰皇。《説文解字》曰:“帝,谛也。王天下之号也。”《字汇》曰:“帝,上帝,天之神也。”上述文献中表明上古时代的皇与帝绝非凡人之称谓。在甲骨文中的“帝”极像飞行器。
  第十五章:人类的命运
  从前面的章节我们已经知道了在先秦时代,华夏人的观念中“皇”与“帝”绝非凡人君主之称谓。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正式启用“皇帝”之称,把自个提高到了比神还高的地位。这在当时的华夏文化绝对是不允许的。故而焚书坑儒的真实目的就是掩盖上古帝王之事迹,以达到鱼目混珠之目的。这绝对是中国传统文化一次空前的灾难,决不亚于满清篡改中国史书的劣迹。焚书坑儒到底严重到了何程度,其实到汉代司马迁写《史记·五帝本纪》时,只能靠一些传说撰写。可供的材料几乎没有。五帝本纪赞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於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司马迁在写黄帝的过程中,感到很困惑而难以下笔。不雅驯,不典雅,也就是太玄乎,太离谱。司马迁本人是个唯物主义者,这一点从他对《山海经》的评价“《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中就可以看出。史迁对于史料(文献/或传说)的采用用了一台自个能否理解的前件为标准。对于“不雅驯”,一概不予采信。由此可见《史记》对于上古历史五帝真实性只能说是“一家之言了”。当然史迁自个也是不避讳说《史记》只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作。
  下面我再举一些古文献佐证我的观点。《尚书·商书·伊训》伊尹告太甲:“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诗经·大雅·皇矣》云“皇矣上帝”。而在西周时期《毛公鼎》铭文中记载“肆皇天亡斁,临保我有周”。郭沫若先生《考释》中称古称(先秦)皇帝既为天帝,皇天。总之“帝与皇”与“天与上”是相对应出现,表明早期华夏观念中皇与帝非凡人君主。诸如“上皇”“皇天”“天皇”“上帝”“帝天”“天帝”等等通常连用。《尚书纬》曰:“帝者天号,王者人称。天有五帝以立名,人有三王以正度。天子,爵称也。皇者,煌煌也。”这个注解已经很直白地说明,凡人最高君主称王。帝是属于上天,上帝的属名。《易纬》曰:“帝者,天号也。德配天地,不私公位,称之曰帝。天子者,继天治物,改正一统,各得其宜,父天母地,以养生人,至尊之号也。大君者,君人之盛也。”《春秋运斗枢》曰:“宓牺(伏羲)、女娲、神农,是谓三皇也。皇者,合元履中,开阴布纲,指天画地,神化潜通。”开阴布纲,指天画地,神化潜通,凡人焉能为斯?东方朔《十洲记》曰:“昆陵,昆仑山也。上有金台玉阙,亦元气之所合,天帝之居治处。”《宗周钟》言“惟皇上帝”,《大丰簋》中言“事熹上帝”。《吕刑》成于西周,其时“帝”均只表示上帝。《尚书孔氏传》载曰:“帝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是谓‘绝地天通’。”这里表明,帝的序位远在神之上。在上古时代神的地位并不高。只表示是没有权力的阿努那那奇人。而帝是阿努那奇人的首领。神在《圣经》中对应的词是纳菲利姆Nefilim人,也可以译作天使,意思为从天而降的人,对应苏美尔的词是阿奴那奇人,但在苏美尔文献中还在一台丁基尔DIN.GIR称呼神族,意思是“乘着火箭从天而降的人。”而上帝则用埃洛希姆Elohim这个单词表达。上帝的权威远在一般的天使之上。这和中国上古观念中帝比神地位高是相同的。西方人的上帝,实则是中国上古时代的三皇与五帝。关于“绝地天通”这件大事,对应苏美尔时代事件以后章节详说,这里先不表。
  那么这里如丁基尔这种众神的宇航工具,古人是否真的见过?答案是肯定的。如晋代王嘉的作品《拾遗记》中记载颛顼帝时:“有曳影之剑,腾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剑则飞起指其方,则克伐;未用之时,常于匣里如龙虎之吟”。
  帝尧时:“尧登位三十年,有巨查浮于西海,查上有光,夜明昼灭。海人望其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矣。查常浮绕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周而复始,名曰贯月查,亦谓挂星查,羽人栖息其上。”
  秦始皇时,“始皇好神仙之事,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沦波舟’。”
  《拾遗记》记载的事物竟然象我们目前的导弹、航天飞机和潜艇。在古代印度《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史诗中也记载了很多神秘的武器。(只有核战争的大场面才会有这种描述。而绝对不是现代玄幻小说的魔法之类。)神之间的战争,不是用魔法之类的超现实存在,而是用一些科技水平远在今人之上的武器。古人虽然能亲眼所见,但是理解不了。到了后世,由于没有亲自看到这些神迹。把古人的记载越传越玄乎。而在著名的犹太伪经《以诺书The book of Enoch》中记载,他(以诺)完成了尘世的工作后,被上帝一辆“喷火的四轮战车”接入天堂,不再回来。在几千年前的古人,如非亲眼所见,绝无可能想象出些不可思议的事件。前面所提供的马杜克(颛顼帝)从天而降所乘座的“天碟”亦绝非是苏美尔人的想像的产物,而是对实物的描摹。
  在第十三章我们已经谈到过,阿奴那奇三大领导人(三皇)。降临地球,开采希有矿产。并在伊甸园中建造了7座城市。其中中心的城市尼普尔建造了通天的纽带——杜尔安基(就是《山海经》中的建木)。苏美尔的文献提供远远比《圣经》更丰富的细节。三皇(伏羲,神农,女娲)掌管着所有的神(阿努那奇)600多名勇士。在苏美尔神话中早期地球是没有人类的,只有诸神的历史。创造人类的契机是源自于阿努那奇人的一次兵变。在苏美尔神话中这个事件记载在了史为《当诸神如人一般承担这工作的时候When the gods, like men, bore he work》和《阿拉哈希斯史诗》泥板中。底层的吊丝神,忍受不了在异星长期劳作,围攻了恩利尔居室。愤怒的恩利尔本想把造反的神全部屠杀,但恩基制止了此事。恩基是体恤这些底层劳作的神的痛苦。并提出制造出一种工奴代替众神的艰辛。事实上从一开始恩利尔Enlil是极力反对造人的。主神圈子里的12个领导(三皇加上他们的子代),商榷此事。最初制造大型机械辅助开矿的提案被驳回。恩基认为,只有创造工奴鲁鲁LULU是最经济的方法。因此恩基全力支持了造人。而在造人这件事上,宁玛(女娲)也是认可恩基的方案,并技术上完全扶持恩基(伏羲)。有人质疑,神族(阿努那奇)人既然有远程宇航能力。为何针对挖矿是制造生物工奴,而不是大型矿机?其实以神族的科技水平,对于大型机械不是没有能力制造,而是相比于工奴。后者更加经济,省事。机械制造在于其成本,而且制造完成后,在使用中还要维护。然而生物工奴,只要制造一次就行。其余全部克隆完全。工奴个体死亡也无关紧要,根本不须要花精力再维护。到了后期人类获得了生育能力。连克隆也完全省了。之所以我们不能理解神族的行为,是因为我们的科技还没有达到神族的水平。神族的的水平到达更高层次,可以选择更加省事,低碳,经济的方法。而不是我们现代人那点科技水平想像的制造挖土机。
创造人类这件事,因为宁玛(女娲)全力支持恩基。所以这个提案是通过了。史诗中记载“让她(宁玛/女娲)创造一台工人,让他(人类/工奴)来承担众神的艰辛。”人类被创造是神完全是出于自个的目的,人类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深深的“奴隶”的命运。甚至远比奴隶更加悲惨。这也是早期人类存在的唯一价值,对于众神而言。当然,人类被创造出又多出了两个附加的价值,就是能为众神的性交工具(娱乐工具),和被众神当成食物。在上古时代神是可以直接吃人肉的。人类夫妻献出头生子给神吃掉,是毫不为怪的事。直到大洪水之后的早期,这“人牲”陋习或是存在现象。在神还在时,人类向神献祭,那些贡品都是被神直接吃掉,其中人肉也是神的食单之一。并非只是后来象征意义。而且神就餐时必须点香。点香祭祀这个习俗在中国直到今天还保留着。《圣经·创世纪》中上帝要亚伯拉献出自个的儿子以撒就是例子。“上帝说:你带着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往摩利亚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献为燔祭。”《创世记22:2》。上帝要亚伯拉罕,把自个的儿子献为燔祭成为上帝口中的美餐,以表明亚伯拉罕对自个忠心,亚伯拉罕照做了。最后上帝或是制止了他的行为,这只是测试你对我的忠心。为表示对神的虔诚连自个的儿子都要献上。正是因为在早期人类,“人牲”是的确是普存的现象。所以亚伯拉罕才会毫无顾虑地尊众上帝的指示,诱骗自个的儿子,进行燔祭。否则上帝如此要求,亚伯拉罕能无顾虑吗?“人牲”是神对人类的绝对权威的遗证。从史前一直到了前1000年人牲在从东方到地中海这一地区的许多古代民族中都曾流行。墨西哥的玛雅人、秘鲁的印加人和非洲的阿沙特人也有过这种习俗。中国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遗址中,曾发现可可以用于祭祀的人类骨架。到商代,人牲作为一种制度流行广泛,如安阳殷墟的侯家庄商王陵区,出有数以千计用活人祭祖的祭祀坑。到西周,这一制度仍然保留。一直到了公元前后,这种习俗才被消除。但很多部落或是保留了“人牲”。那么为何人类会成为神的食物?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神族根本不适合地球环境。早期直接食用地球原生态的生物会扰乱神族的生理。因此在人类被创造之前,神族早就开始针对地球的生物进行改良。以冀能成为可口的食物。目前我们人类所熟知的一些家畜都是被神族基因改良过的产物。根本不是人类驯服的野生动物。人类熟知的各类谷物,蔬菜,水果,都不是地球原本的物种。都是神族从母星带来的。当众神不够吃时,人类可能随时会成为他们的盘中餐。
  在苏美尔泥板残卷中我们可以看到,宁玛造人是相当艰辛的事。造人并非一蹴而就。早期的人类生理多少都有问题。甚至是基因拼接不当,造成很多丑陋的怪物。如一些泥板中记载:“她(宁玛/女娲)造出了一台没有阴茎的男人。她造出了一台没有子宫的女人。他们不懂得穿衣服。他们没法听懂神的指令,或者是肝功能不全。身上有很多毛发,和地球动物一样”这些半成品大多不能久存活。在古代巴比伦学者贝罗苏斯同样也记载过,上古诸神迪尔斯Deus,造人时生产了各种奇怪丑陋的生物。在《山海经》和各民族早期神话中的怪物,都不可能是先民的无边的想象。它们的确是女娲造人时产生的不合格物种。也包括恩基改良人种过种产生各类怪物。经过多次失败,最终宁玛(女娲)造出了一台完美的模子人类,被恩基命名为“亚达帕”。它是人类一级版本的无性的人最初模子。以后所有人类都是从他身上克隆出来的。这个原始人像神一样有着光洁的皮肤,能完全听懂神的指令。《当诸神如人一般承担这工作的时候》和《阿拉哈希斯史诗》这两部卷宗中都有杀掉一台神(这个神极有可能是兵变事件中的主谋),让他的血混入粘土的情节。表明
  造人行为是一种基因工程。当然神族为了让人类完全适应地球环境,应当是嫁接了地球原生态某些生物的基因。西琴认为是神把基因嫁接到了古猿身上,才混出现代智人。这个说法仅作参考。
  虽然恩利尔是极力反对造人这件事。最终因宁玛(女娲)支持恩基,相持之下,最后,允许造人,但不能给于人类正常的生理(生育后代能力)。能不能生育这一点到关重要。不能生育,那么人类就完全是神的工具。想让人类灭绝是易如反掌的事,只要停止克隆就行。一但人类取得了生育的能力,就意味着人类做为一台独立的物种存在。不一定能在神的掌控之中了。在《圣经》中上帝(这里指恩利尔)为何对蛇引诱夏娃偷吃禁果这件事如此是愤怒不已,将人类赶出了伊甸园。有人解释是亚当夏娃吃了禁果后,知道了羞耻感,懂得了性交。事实上上帝是不会因为人类性交而发怒的。真正的原因是人类能繁衍后代。《圣经》后面的章节中的经文补充了这个观点。
  埃洛希姆Elohim(此处的上帝主要指恩利尔)说:“注意了,人类快和我们差不多了。能分辨善恶了”。这里暗指人类被恩基改良,人类的智能提高。能理解神族的一些是非,道德观念。
  耶和华Yehowah(此处的耶和华特指恩利尔)把亚当夏娃放进了果园,并告诫他们,园中的果子都可以吃,唯独智慧树The tree of Knowledeg上的果子你们不可以吃,你们吃之日必死。之后蛇引诱夏娃吃了智慧果,耶和华知道此事后,愤怒地将亚当夏娃赶出伊甸园。并用基路伯cherubim,和四面带火的剑把守生命之树The tree of life的路口。有人把这个故事解读为,人类得到了智慧,却永远失去了永生(长生不老)的机会。但奇怪的事,在夏娃吃禁果前,并没有提到生命之树。人类所得到这种“知识”是违背了上帝的意愿,它有着更加深刻的属性,这种属性肯定是对人类极为有利的东西,对于神是不利的。而生命之树更像是一种隐喻,像征着人类从此可以无尽地繁衍后代。
  接下来,是上帝一种担忧的语气,他们(亚当和夏娃)已经能分辨善恶了。如果再吃生命之果变得和我们一样长生不老。于是将他们(亚当和夏娃)赶了出去。这里的“长生不老”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他恰恰不是指单个人的会得到永生。而是能这人类这个生命种族能够世代繁衍,永远传递下去。而人类已经得到了生命之果。这个经文是说已经发生的事。接下来的经文印证了我的观点。
  上帝对那女人(夏娃)说:“我将让你在怀孕之时承受痛苦,在分娩时也你承受加倍的痛苦。你的名字叫夏娃,将成为万人之母”。这段经文很明显地暗示了,人类偷吃禁果其实是生命之果与智慧之果都吃了。得到了人类将成为像神一样能交配繁殖的能力,作为一台独立物种永远繁衍下去的特征。所以将“禁果”解释为性交是非常肤浅的。上帝是绝对不会人类性交而愤怒。恰恰,人类不知羞耻地当众性交,才是上帝更愿意看到的。真正的原因只有一台:人类能生育后代。
  《圣经》中对于这段经文只是隐喻,它实际表达的是苏美尔主神恩基和宁玛,背着恩利尔将人类从无性人改成了有性人的关键一步。现代我们可以看动物世界中母体产幼体都是没有痛苦的。唯独人类女子生育是承受巨大的痛苦,有的甚至是危及到了生命。这可能是作为智慧生物生育后代必要付出一代价。那么早期的人类是无性人吗?说无性人也许有点不确切,无性人也是能性交的,早期人类无法繁殖。这与骡子情况相类。今天在人类之中仍然存在一种性杂色异常的罕见病例。这些(男人)(女人)有表面上看起来像正确男女(只是智商略低)。他们的性杂色体数异常,导致了无法生育。称之为triple X syndrome雅各布斯(氏)综合征。通常医学上把这个性染色体异常的男人女人,称之为假男人,假女人。这种病症可能是早期人类作为早期无性时代一台佐证。
  苏美尔文献中将人类从无性人,升级为有性人是恩基和宁玛(伏羲和女娲)的一次蓄意而为的事件。这件事最终激怒了恩利尔,将人类永远赶出了伊甸园。和上帝反抗的蛇不是别人正是恩基与宁玛。在苏美尔神话中对人类友善的神只有恩基和宁玛。只有恩基才会怜悯人类。只有宁玛才会在大洪水时对人类流下眼泪,并将人类视作自个的孩子。东方人(华夏)人一直视自个为龙的传人,西方人一直极力丑化恩基,并视基为大毒蛇。并把对人类极为残暴的恩利尔视为上帝。西方人的观念完全颠倒是非。西方人视龙为邪恶。当人类被赶出伊甸园时,似乎东西方文化已经注定走向了两个极。这的确是非常戏剧性的。
  在女娲造人的古籍记载中对于无性人升级为有性人也和圣经中一样被隐喻了。至少没有明确指出。最早记载女娲造人故意是东汉的《风俗通》(详见第五章)。《绎史》:引《风俗通》记载“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这里可以认为是对人类分男女之后的隐喻。罗泌也认为:“以其载媒,是以后世有国,是祀为皋禖之神,因典祠焉。”
  因为在苏美尔神话中明显教导人类婚嫁的是女神宁玛。之前将人类从无性人升级为有性人宁玛的也是积极参与者。宁玛用自个的生命精华注入了那个女人体内。恩基用自个的精华注入了那个男人体内。《淮南子·说林篇》:“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娲所以七十化也。” 这里表明当时黄帝等神也参与了造人,并特意说明人类分化为男女是黄帝之功。进一步佐证我的观点,上古帝皇,并非凡人。
  第十六章:加速的死亡线
  在19世纪末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考队针对苏美尔圣城尼普尔Nippur发掘,在恩利尔档案室出土了极为珍贵的历史年鉴,这就是著名的《苏美尔王表The Sumerian king list》以后在美索不达米亚各地都有出土,目前发现总共有16份,都是使用苏美尔语书写。互相之间内容基本相同,是现存最早也是完整的王表,而苏美尔王表是现代学者起的名称。这份王表也是迄今为止,精确记载大洪水前的历史的文献档案。王表分为两个时期,大洪水前与大洪水后。并列举了统治者以及他们统治的时间。按照王表,“王权”自天而降,然后从一台城市转移到另一台城市。直到大洪水涤荡了世间的一切。在前洪水前的历史时期给出了惊人的数字。我们先来看看苏美尔人对大洪水前的国王列表中的巨大数字。
  苏美尔王表开头写道:“王权自天而降,落在了埃利都”
  阿鲁利姆Alulim统治了埃利都28800年。(8个首Sars,时间以“sars”为单位,一台“sars”是3600地球年。下一台单位是“年ner”,为600地球年)
  阿拉勒伽Alalngar统治埃利都36000年。(10个首Sars)
  王权转向了巴德提比腊Badtibira。
  恩美卢阿纳Enmenluana统治巴德提比腊43200年(12个首Sars)
  恩美伽拉纳Enmengalana统治巴德提比腊28800年(8个首 sars )
  杜姆兹Dumuzid统治巴德提比腊36000年(10个首Sars)
  王权转移到拉尔萨Larsa。
  恩西帕兹达纳Ensipadzidana统治拉尔萨28800年(8个首sars)
  王权转移到西帕尔Sippar。
  恩美杜拉纳Enmendurana统治西帕尔21000年(5个首sars + 5 个年ners(600年)总计21000地球年)
  王权转移到舒鲁帕克Shuruppak
  乌巴拉图图UbaraTutu统治舒鲁帕克18600年(5个首sars + 1 个年ner(600年)总计18600年)
  以上是大洪水前8个苏美尔神王总共统治人类241200年。王表上还有两个记年模糊的时期,在舒鲁帕克后期由一台叫吉尤苏德拉Ziusudra的半神统治。吉尤苏德拉是恩基和人类混血的儿子。如果说《圣经》中史前人类超长的寿命已经让很多学者所困惑不已。比如亚当活了930岁,塞特活了912岁,诺亚活了950岁。《圣经》中记载在大洪水前人类的寿命比现代人长整整10倍。但这个数字比起《苏美尔王表》上的数字是小巫见大巫了。如恩美卢阿纳在巴德提比腊执政了43200年,这远远没有提到他的寿命。神王的寿命肯定远大于执政时间。传统的学者认为这是苏美尔人肆意夸大历史。苏美尔人认为洪水前的王权是对人类的监管。那么苏美尔王表上的这些王是人类吗?肯定不是。8个王虽然没有更多的资料细节。但其中阿鲁利姆是恩基(伏羲)任命的首个王,他原本是恩基的部下,杜姆兹是恩基的儿子。这两个神王是有资料可查的。依此不难判断出其它6个王也是阿努那奇人。换言之,在大洪水以前人类是被神族所严密控制的,是完全的神统时代。而且每个王的统治年限者是3600的倍数,除了后两个王。3600年这个数字正是尼比鲁星球的公转周期。另外西方部分学者,硬是把《圣经》中洪水前亚当到诺亚的10代人和《苏美尔王表》联系在一起。这是错误的,明显亚当只活930岁,寿命太短了。从亚当到诺亚10代人累加也不过是8875年。
  时间上还够不到一台神王的执政期。
  《苏美尔王表》记载了深邃杳远的洪水前历史。这点上中国汉代《春秋纬命历序》同样有更加宏阔的历史构架,《春秋纬命历序》是汉代纬书《春秋纬》中的一种,一般古书称引都称《春秋命历序》或《命历序》。钟肇鹏先生在《谶纬论略》里说:“本篇认为帝王年世,受命于天,五运相承,历数有序,故以《命历序》名篇。篇中叙述天地开辟以来经历十纪,自三皇以下,迄于春秋,对古帝王时代及受命历数加以序列。太古传说故事,赖此窥其崖略。”其中的“十纪”说是本篇的首创,后世不少史书都受到它的影响。其云:“自开辟至获麟二百二十七万六千岁,分为十纪,每纪为二十六万七千年,凡世七万六百年。一曰九头纪,二曰五龙纪,三曰摄提纪,四曰合雒纪,五曰连通纪,六曰序命纪,七曰修飞纪,八曰回提纪,九曰禅通纪,师曰流讫纪。”十万昆仑认为:“《苏美尔王表》,大洪水以前的历史共分十期,有二期纪年不明,除去这纪年不明的二个时期,其记录的大洪水前的历史共241200年。然而根据中国的《春秋纬.命历序》,《命历序》记载的一纪的历史就是267000年,它和《苏美尔王表》所谓的大洪水以前的历史时间相近。如果《苏美尔王表》加上记年不明的二个时期,其大洪水以前的历史应该和《命历序》一纪的时间相等。也就是说《苏美尔王表》上的大洪水前的十王时期实际上是《春秋纬.命历序》上的最后一纪即流讫纪的时间。”我认同这个说法,苏美尔洪前列王表,就是流讫纪。而流讫纪恰恰就是阿奴那奇众神在地球从制造人类,到大洪水灭绝人类这个时段。相比于《苏美尔王表》《春秋纬命历序》,《圣经》记载的史前史恰恰严重缩水了。今天我们通过分子人类学的知识已经知道人类诞生于20万-25万年前。这个和《苏美尔王表》记载的洪前时间241200年时段,同样也是基本是吻合的,和《圣经》记载的亚当到诺亚10人历时8875年相差甚远(实际还不到这个数字,因为这个数字只是10代人年纪的累加,父代与子代的历年是有并存期的,决无可能在父代刚死的那年才生出子代,因此保守估算10代人实际经历了约2000-2500年左右)。那么关于史前人类是否有超长的寿命?我们或是先从《圣经》分析入手。《圣经》中关于史前10代人寿命基本很整齐,都是900岁-1000岁之间,有个别不到900岁但也庶几近之。可见1000岁应当是史前人类寿命的极限。而且10代人之间的寿命没有太多出格的变化。然后就是大洪水之后的族长谱。从闪开始到亚伯拉罕10代人,寿命开始迅速衰减。我们知道诺亚活了950岁,他的儿子“闪”只活了600岁,闪的儿子亚法撒寿命再次缩短到了438岁,亚法撒的玄孙法勒只活了239岁,再经5代人,到了亚伯拉罕,只活了175岁。从亚伯拉罕到约书亚7代人,再次缓慢衰减。约书亚只活了110岁。这个110岁也差不多是现代人寿命的限值。也就是说大约2500多年来,人类的寿命就比较稳定在这个限值(可能还在以更慢的速度在缩短寿命)。正统的西方历史学者多认为《圣经》记载不实,故意夸大古人的寿命。也有人认为是人类堕落造成了寿命衰减,但为何到了大洪水后人类寿命才被大幅度被限制?暂存疑。
  现代一般人被教育灌输一种观念,既“古人寿命比现代人短”,而这个说法实际与古籍记载是不相符的。有人干脆说是古籍都是古人胡篇乱造。如果抱着这样的心态研究历史,其实也是对古人的不尊重。我们再来看其它资料。《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孔颖达疏:“上寿百二十岁,中寿百,下寿八十。”以这个标准看,春秋时代人类的寿命当比现代人要略高。至少当时的人的观念中80岁,只是“下寿”(短命),而依现代人的观念活80岁绝对不能说短命了,甚至可以说是高寿。《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内经是战国时代的作品,当时的人们意识到上古时代的人比当今(战国)时代的寿命长。这种寿命长短不仅仅只是体目前年龄上限数值上。“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更体目前了上古时代的人整套生理机能衰老速度更慢。《山海经·海外西经》:“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可见大洪水前人类寿命极长,以800岁为夭。而今人特以彭祖800岁为寿,不亦悲乎?
  明初张贞常《透天玄机》中对人类寿命衰减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上上元甲子黄道主事,正交寅时,这一万四千年内气运静定,日长夜短,人生毛角,寿延千百岁,不争不分,人物浑浑,太古人也。
  上中元甲子白道主事,正交卯时,这一万四千年内气运主静,天道行授,人身长丈余,寿延千至六七百岁,营巢穴居,无衣无食,此上古人也。
  上下元甲子赤道主事,正交辰时,这一万四千年内,气运正动,水火用事,人身长丈余,寿延六百岁至三四百岁,有母无父,物产始分,此中古之人。
  中上元甲子黄道主事,正交巳时,这一万四千年内,气运正动,生识生知,人身长八九尺,寿延一百三十岁,地平天成,五伦始判,此守息之人也。
  中中元甲子紫道用事,正交午时,这一万四千年内,气运极动,百物俱备,人身长五六尺,寿延百岁至七八十岁,有名有利巧变百出,此奔波之人也。
  中下元甲子白道主事,正交未时,这一万四千年内,气运乱动,百物消乏,人长四五尺,寿延五六十岁至四十岁,嗔贪迷恋,礼乐丧失,此沉迷之人也。
  下上元甲子黑道主事,正交申时,这一万四千年内,气运不正,天文无度,人长三四尺,寿延四五十岁,百事奸贪,并无法纪,此遭劫之人也。
  下中元甲子碧道主事,正交酉时,这一万四千年内,气运乱动,星斗散沉,人长三四尺,寿延三四十岁,衣食颠倒,寒暑无时,此鬼形人也。
  下下元甲子绿道主事,正交戌时,这一万四千年内,甲子绿道主事,气运将灭,日月无光,人长二三尺,寿延三十岁,犹如一狗,出入畏惧,多黑少白,此蝼蚁之人也。
  按照《透天玄机》记述,人类早期寿命当指过千岁。每隔15000年寿命就会衰减一次。我们现代人类正处于“正交午时”是奔波之人,机巧名利百出,而气运极动百物俱备,寿延百岁至七八十岁。确实现代人一生为名利而奔波,很少有人能不被“名利”所羁绊,如闲云野鹤一样活得逍遥自在。《玄机》中并没有把现代人所处的“奔波之人”当成人类退化的终极。之后还有四劫,人类的寿命会继续缩短。直到气运将灭,日月无光,只能活30岁左右,如同猪狗一样,称其为蝼蚁之人。
  这种人类寿命减劫论,并非中国特有,如佛经中亦有记载。只不过其数字更加宏大。如《长阿含经》经文:
  毗婆尸时人  寿八万四千
  尸弃佛时人  寿命七万岁
  毗舍婆时人  寿命六万岁
  拘楼孙时人  寿命四万岁
  拘那含时人  寿命三万岁
  迦叶佛时人  寿命二万岁
  如我今时人  寿命不过百
按照佛经的说法,目前人类处于第九小劫的减劫阶段即将至劫末的时期,佛在世时人寿百岁。人类寿命最终渐减直至十岁。有人疑惑,目前医学科技发达,人类平均寿命在增长,如何与佛经所讲矛盾呢?减劫并不是人类的平均寿命,而是当时人类的上寿,也就是普通人所期望达到的长寿者的寿命极限。人类最终寿命极限值减到10岁,那个时候人到了10岁称之为上寿。就如同我们今天称100岁为上寿一样。《起世经》记载了末世的人类:“寿十岁时。纯以羖羊毛褐为衣。犹如今日迦尸迦娇奢耶衣。芻摩缯衣。度究逻衣。句路摩娑衣。劫贝衣。甘婆罗宝衣。最为胜妙。彼毛褐衣。亦复如是。当於尔时。唯食稗子。犹如今人食粳米等。以为美食。又为父母之所怜爱。愿其十岁。以为上寿。亦如今人愿寿百岁。”现今虽然科技发达,但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与精神环境远不如古是不争的事实。人类平均寿命增长是懒于医疗水平的提高,但全球六十多亿人口,满百岁者屈指可数。人类的上寿(寿命上限值)仍近于百岁,甚至还在以人类难以察觉的速度在衰减。唐朝善导大师释迦牟尼佛法运一万二千年的说法来估算,释迦牟尼佛教法住世这段时间,人寿约二百五十年减一岁。释迦牟尼佛灭度至今约三千年,人类上寿仍有近九十岁可期。又按照《法灭尽经》“劫欲尽处,日月催促,人命转短。四十头白,男子淫佚,精尽夭命,或寿六十。男子寿短,女人寿长,七十九十或至百岁。”这里似表明一点,男子的寿减比女子更快。
  那么唐代善导大师推算出人寿约250年减一岁,这个结论可靠乎?大体上是可靠的。但我认为寿减本身应当是变量,并非以恒定的速度在缩短人的寿命。当上古人类寿命基值更高时这种寿减幅度也越大。上寿衰减在几代人之间是察觉不出来的。如果把时间拉到2000年,或更长久,就能明显发现寿差。比如周文王姬昌97岁;周武王93岁(武王克商逾二年崩,可见武王90岁还在统领军事,按现代人的寿限,根本不可能的事);周穆王活了105岁。吕尚(姜子牙)活了139岁,武王伐纣时,子牙年已过110岁,还在驰骋疆场,克阵杀敌。可见古人的寿长,不只在于死亡年限比现代人高。更大的意义在于整套生理衰老的生物钟比现代人更慢。如此大的年纪还在干壮年人的大事。这只能说明当时(西周)的人,到了100岁时绝对不像现代的人那样“老态龙钟,思虑散漫。”而在《创世纪》中记载一件事也令人疑窦丛生。亚伯拉罕携他的妻子撒拉到了埃及。亚伯拉罕非常害怕埃及人因为自个妻子美丽,而杀了自个并霸占他的妻子。开始谎称撒拉是自个的妹妹。但我们从创世纪年代推算来看,当时的撒拉年纪在60-65岁之间。按现代人的观念谁会馋涎60岁的老妇的“美色”?如果按每250年减一岁,推到4000年前的古代就是寿命比现代人高16岁,也可能远不止16岁。因为早期人类寿命基值更高,寿减量也会相应更高。现代女子55岁就基本绝经,而在4000年前的女子在80岁时未必绝经。也就是说时年60岁的撒拉,也就相现代40来岁的女子,风韵犹存。如果考虑到了人类的寿减问题。亚伯拉罕担心埃及人对自个60多岁的妻子起色心,就不难理解了。对于这个惊人的寿差现象,是现代东西方历史学者都没有能正视这个问题,正统的史学界都强行用现代人有眼光去解读上古的历史。甚至不惜用现代的寿命观念去“纠正”古今人的寿差。造成了很多历史断代的曲解。那么人类寿命为何会衰减,要回答这个深刻的问题,就必须从大洪水这个让人类如此记忆深刻的历史灾难入手了。是神族修改了人类寿命的基因代码?或是其它原因?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