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夜
| 来自辽宁
【以下为个人观点】
【利益相关:海思员工】
作为国内的IC半导体公司,海思目前的水平,虽然在国内属于第一梯队,但比高通差很多很多,比三星差很多,比联发科差一些。不过,如同中国GDP一样,海思以及中国的半导体行业,正在迅速发展、追赶中。
华为对芯片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涵盖了方方面面的芯片需求。大众知道海思这家公司,也是因为华为终端这两年的宣传,实际上在华为终端注重营销宣传以前,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家公司。目前,海思的芯片除华为使用之外,在视频处理领域占据了国内很大的市场份额,很多摄像头,比如小米的小蚁摄像头,就是使用的海思的视频处理SOC。另外,很多机顶盒均使用了海思的解决方案。
手机SOC方面,以麒麟950平台为例,950芯片中的除基带MODEM为自主设计和ISP图像模块为自主设计之外,CPU使用ARM公版,GPU使用ARM公版。目前,这与高通有很大很大差距,与三星有很大差距,与联发科有一定差距。【高通的CPU模块仅使用了ARM指令集,而架构为全自主设计,三星也是这样】。饭要一口口的吃,首先要能够设计高性能、稳定的手机SOC,再进一步考虑全自主设计,不是吗?不过,据我目测,海思在手机SOC方面对未来的规划中,中期的目标是达到高通和三星的水平,即仅保留ARM指令集,而实现自主架构设计;未来长期目标必然要搞出全自主的CPU来。
实际上,海思目前还远远不能满足华为自身对芯片的需求,华为很多产品线还仍然在使用高通、博通等公司的芯片,这主要是因为海思还没有那么多精力做那么多芯片,先把最需要的做出来、做好,再考虑更进一步的问题,饭要一口口的吃,路要一步步的走,这才是踏实做事的思路。这也说明,未来海思的发展空间,会非常大的。此外,目前海思也积极在石墨烯芯片、量子芯片、神经网络处理器等领域投资研发。
最后,我们国家已经认识到半导体行业的重要性,国家也在大力扶持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中芯国际的28nm工艺已经能够成熟应用,在不久的未来,14nm工艺也将在中国大陆实现量产,单单凭借中国大陆对芯片的需求,就足够支撑国内的芯片代工成长出一个台积电来。我想,十年后,我们可以期待全球半导体行业里,不说中美各占半壁江山,起码中国半导体行业将是全球半导体行业重要的一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