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如何评价MAXHUB的用户体验?会议平板领域巨头MAXHUB ...

ericleung001 回答数5 浏览数959
近些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国内对于智慧平板需求量激增,国内会议平板领域巨头MAXHUB近年来在营销上不断加码,但市场反馈却远不如营销中那般好评如潮,从淘宝等电商平台甚能看到诸如“系统卡顿、反映慢、售后差”等评价,对此种现象你如何看?
会议平板在硬件水平被其他如surface等windows平板超越不少的在情况下有那么高的必要性吗?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追风感觉 | 来自北京
对于MaxHub,我个人还是比较失望的。首先我们来说这个会议平板的定义吧。它是为了支持开会展示,以及远程开会的共享屏幕等功能而存在的产品。清晰了产品需要解决的问题后,我们便很容易来找到一个评判这件产品好坏的标准。
我认为,对于会议平板来说,他的评判标准永远离不开“硬实力和软实力”两大块。其中,“硬实力”是要看会议平板的流畅度,内存,清晰度,使用体验。“软实力”则是要看产品的功能是否齐全,生态环境是否丰富,以及适用场景。
会议平板的行业标杆,毫无疑问是微软的surface hub 2s


无懈可击的硬件的硬实力,久经考验的生态,windows系统等软实力的支持。但目前这款商品还没有在大陆市场销售。
回到MaxHub,确实MaxHub不愧是会议平板里面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牌子,有关于开会的功能,远程会议,投屏,屏幕共享,摄像头,触控,他也算占了七七八八。
从功能上评价,MacHub还是过了关的。但从生态环境这个角度来评判,你没有办法评价一个不存在的东西。他的系统是自己魔改的安卓,一些软件并不能完美的支持,比如开会场景需要的wps,skype,很有可能会大范围的打不开,或者打开了也卡顿,断联。
软实力的缺失,都可以通过更新软件,发展生态来弥补。但是真正让我感到无话可说的,是他那感人的硬实力。先说优点,4K的清晰度中规中矩,还算过关。确实现阶段的清晰度受制于显卡和HDMI线,做高了也没什么用处。
但他那4G内存,像极了十年前的产品。这个内存下的产品,必然是和用户体验没有关联的。在如今一个手机都随随便便8G的年代,他要如何做到不卡帧,不闪退?安卓确实能运行很多软件,但是运行的流畅与否,则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类问题,基本上在看到4G内存的参数的时候,就能预料到了。
而翻评论的过程中,我还看见了一些更有意思的问题:




像这种配套挂件导致倾斜,触控笔写字不断,完全属于品控的问题了。我也属于一个较深入的技术人员,也是跟了几个技术项目的。对于这类品质问题,我其实是有自己的一些看法的。配套挂件倾斜可能是和工厂或者代工厂沟通的时候没有聊透彻,但是触控笔的问题,应该是立项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将“触控笔抬起多少毫米便间断”这个指标提出来。
触控笔品控没有到位,归根结底是这家公司的技术部门有很大的问题。


尽管在母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其实研发投入的比例还是比较中规中矩的。但是很明显,这个产品技术深度不够。比如他没有语音输入功能。
一个有语音输入功能的机器,和一个没有语音输入功能的机器比较起来,用户体验是有很大差别的。比如你要看一个电影,你是愿意用手指或者触控笔在55英寸的大屏幕上点来点去把电影名字输入进去呢?还是愿意拿起遥控器,说一声:“我要看XXX”呢?这两种输入方式给用户带来的体验式天差地别的。
是竞品没有语音输入功能吗?不是,十年前的机子就有了。是高层认为语音输入不重要吗?我认为也不是,毕竟这种只要体验过就能下判断的东西,高层不可能不懂,没接触过。但是人家就是没有。养一个语音识别项目组,也就是一年200万。一共十亿的项目经费,但是他们没做到。说明钱都没花到刀刃上。
这样,我也有理由怀疑他们的技术部门的地位是较低的,意见是不受重视的,触控笔立项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从技术上提出“触控笔抬起多少毫米便间断”这个指标,也是很有可能的。
所以,一个没有从技术上出发,推敲打磨的产品,它势必会出现许许多多问题的。微软的Surface Hub在一个完整的windows生态上都要检验多次对office的适用程度,确保用户使用永远流畅。MaxHub却能做到卡帧,断线。
这就是不尊重技术,不打磨产品的体现。这样的产品,也就只能在各个厂商没有进攻会议平板这个生态位的时候苟活。一旦像小米,华为等厂商对这个生态位有了兴趣,他们的生态,用户体验,硬件支持,软件支持都会比现阶段市面上的产品体验高出一大截。毁灭也是早晚的事。
毕竟,连他们自己都说,这就是一个多了摄像头,触摸屏的智能彩电。
(原谅我玩安卓近十年真不知道,他怎么保护隐私。安卓8.0以前又怎么没有视频会议等功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唯客2 | 来自北京
说在前头哈,这玩意我没用过,什么正面负面的反馈我都不敢站,看见这问题也纯粹是被吐槽评论吸引过来的。
我想说的是什么呢?是目前全产业链的垂直领域划分问题。
包括互联网行业和工业乃至服务业,目前都在越分越细。
本质上这是一好事,毕竟以后专业的人用专业的东西干专业的事,服务质量能不能上去另说,起码给用户一踏实的感觉:
这位就是专业做这个的,他靠谱的概率比较稳一些。
最简单的,我家厕所洗脸的管道前些日子堵了,我去楼道找小贴条打电话喊师傅来通,我看着他拿工具对着管道突突突,心里有点膈应。
因为这个师傅可是同时负责通马桶和所有管道的鸭!
想想我洗脸的地方被通过马桶的搅屎棒子开过一轮大招,我这心理阴影面积就不小。当时我就想,通下水道的领域细分成通马桶和通洗脸池子的就好了。
对于我这种轻度洁癖患者,这就叫刚需。
但我毕竟是小众用户。
辣么,这个专为会议设计的平板,是不是刚需,受众企业是不是大众呢?
我幻想一下我现在是一带企业的带老板,起码目前,这个还算不上。
毕竟自己人开会,用了八年的破笔记本投屏我就解决了;外来客户开会,我整一个像模像样的带牌子的任何设备也就解决了。这是为了企业的排面。
我要是整一个高级设备,尽管是专业领域的细分,但大多数人未必知道,那……我排面也就无从谈起了啊。
我总不能进会议室,使个眼色掷杯为号,秘书心领神会,说占用尊贵的甲方爸爸十分钟时间,介绍一下设备,没别的意思,就是为了凸显一下我们虎总经营企业的典雅风范!
甲方准一杯茶水泼我脸上:我来这听你吹牛逼的么?啊?
因此我个人觉得,在目前买卖都做的挺紧的大前提下,我有这个钱,不如把公司装修豪华点,甚至这笔钱用来逢年过节多给甲方送二斤茶叶,来的实际。
更不说,新的设备还得有员工的学习成本在里头,他们学习时间肯定是上班时间,我是要付工资的鸭!我是一黑心带资本家,给员工带薪授课,每天一个硬件小知识,我一定是疯了……
因此,我都不在乎说这个设备是不是真的好用,或者是有问题。
从排场角度,从成本角度,从资产配置角度,我都得寻思寻思……
错非是,某品牌为了这个垂类,疯狂做宣传。
全世界都知道一进哪个公司,看见这么个玩意,闭眼都知道这是世界五百强!
到这个程度,我踏马哪怕为了面子,咬牙一拍秘书大腿,豁出去了,咱买!
哪怕我知道这货未必有多大用处也得挨一刀。
这是什么?
这是消费主义的企业级理解,揣着明白也得当冤大头,我没得选啊……
so……其实我已经说出小细分领域的产品,在产品定位选准之后,下一步应该做啥了……
懂得自然懂,不懂的……算了你就当我也不懂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宋亮 | 来自广东
这种智能大屏的需求其实一直都很大,以往都用投影仪或者大屏显示器连接电脑作为演示设备,所有的交互还是要在电脑上完成。而智能大屏设备普及开来之后,就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升级为了这类设备。
至少在他们的想法里,这东西用起来和宣传片里一样高效。



surface hub广告图

传统会议方式下,会议组织耗时,沟通交流效率低、互动方式单一,且设备管理复杂,智能大屏的设备和技术能有效解决这些痛点。
而Maxhub其实算是国产智能会议平板的佼佼者了,一直以来都占有着国内很大的份额,虽然我见得不多,但是Seewo倒是几乎天天接触,我们学校用的就是这个,同属一家公司的兄弟品牌。



网图 不过高中和大学用的都是类似的设备

而面向企业的Maxhub更传奇,在诞生的三年里,产品数次升级,销往全世界数十万家企业,为全世界的企业提供“智化转型“服务。
从实际体验上来说,相比于投影仪和普通的液晶屏,功能要丰富得多,触摸屏和内置系统也更加方便。但是相比于投影仪和液晶屏显示器的价格就显得很不值了,以万计的差价却只多了触控和并不好用的其他功能。
并且市场上有些这类大屏的触控体验和手机、平板也没法相提并论,无论是书写延迟还是流畅程度,相比消费级产品都差了一个量级。
不过这也情有可原,因为大多数会议平板使用的是红外触控技术,大尺寸的电容屏技术难度更高,成本也更加高昂,只能在高端产品上使用。
举一个例子就是Surface Hub2S,产品力可以说是同类中的天花板了,窄边框+电容屏的设计对于走线的要求极高,并且集成音箱还有阵列麦克风都塞在了这个超薄的机身内,而且巨硬自家的亲儿子,在生态上和win系统的电脑也能无缝衔接。



surface hub 广告图

但是Maxhub的产品在这样看来就显得有些尴尬了,可选Android 9.0和Windows 10,看起来比起SurfaceHub还多了一个系统选择,可是众所周知安卓对于大屏的支持有多糟糕,连10寸左右的pad都几乎没有应用适配,50寸以上的大屏呢?而分屏的话不开多个应用对于这样的大屏又是一种浪费,体验反而还不如在手机上操作然后投影到大屏上,这样又显得大屏设备的系统有些鸡肋。
而系统如果选择win10的话,win的操作更适合键鼠,红外触屏没有电容触屏那样精准,操作上更是一言难尽,更何况不是巨硬亲儿子,没有针对性的优化。
当然还有这类大屏平板的通病,对第三方应用支持较差,兼容性一言难尽,官方app又只有那么几个。
不过有一点倒是比较好,这两个系统是在插拔模块上的,可以单独购买,不过配置嘛,就较为一般了,但是如果主要用作投屏来说是完全够用的。



Maxhub 宣传页详情

所以说,这东西之所以被称作“企业平板”是因为它通过软硬件高度集成的方式,为企业提供了一套基于远程协作和协同办公的解决方案。企业采用这些设备是为了尽可能的提高整个团队的办公效率,无论是分隔多地的协作还是同一间会议室内的办公,都能兼顾使用。
可是目前的Maxhub并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些工作,从身边人和网络上的反馈来看,卡断、死机、白屏等情况频频出现,稳定性问题很大,工作的朋友说关键时刻没人敢用这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又出现bug了。
但是这诸多的无奈,其实也反而看出来了他们在研发上投入乏力,很多细节上的问题,根本没有解决,导致用户体验很差。
可是在这样的情况下,Maxhub的营销却越来越多,通稿、软文到处都是。如果说几年前Maxhub的产品还能被称作“国货之光”的话,那么现在的它,确实是辜负了我们的期待。



百度资讯关于Maxhub部分文章

好的产品和适度的营销可以带来更好的销量,但是产品不足的地方辅之过度的营销却会反噬产品的口碑,有多少用户、企业是相信了这样的宣传而采购这些设备的,花了大价钱却没买到应有的体验。
相比于辉煌一时的曾经,现在的它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尴尬境地,没有大公司的命,却得了大公司的病,产品开始挤牙膏,宣传投入却越来越大;已经不是初创公司了,产品却仍然不够成熟,如果说Maxhub横空出世时的解决方案能打60分,那么现在的新产品也只能达到70分。
说到底,未来的智能产品是离不开生态的,微软如此、苹果、华为、小米亦如此,Maxhub未来要么投身这些大厂的怀抱,要么自己鼓起勇气做起其他硬件,也构建起自己的生态帝国,否则光靠着这种不成熟的解决方案,在国内乃至全世界的硬件厂商中,只能趋于式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TbOsUfm | 来自云南
说到MAXHUB,其实生活里大多数人没有太大印象,基本上是创业的老板们和采购同事对这类会议平板的关注度高。但是,恕我直言,会议平板的评价,没有人比我们打工仔的体验更真实可靠了!公司的大多数采购看到的优缺点不是不对,而是常常有很大的局限性。
作为一个三十六线大厂的打工仔,我们公司用的就是MAXHUB。虽然对公司的选择我没什么决定权,但还是想用亲身经历来跟大家分享一下MAXHUB的优点以及不得不吐槽的地方。(采购小姐姐小哥哥们记笔记了!敲黑板!)
首先,讲一下优点。
刚来公司的时候,从学生党转变为职场人士,难免有一个没见过世面的过程。说实话,第一次用MAXHUB的时候我是有点被惊艳到的:一个设备,白板、音响、摄像头、触控、麦克风等都一起集成了,感觉设计很方便又简约。
但是,随着我工作时间的增长,见的世面越来越多,尤其是在遇到了MAXHUB很多次让我崩溃的时刻,并且在拜访客户的时候看到了别人家的智能会议平板,我开始发现,市面上跟MAXHUB有差不多功能的智能会议平板真的还挺多的,而且槽点有可能更少。只是平时,由于MAXHUB所在的智能会议平板领域通常是To B的,企业在购买之后换掉的成本过高,所以大家讨论比较少。
下面,我来讲一下MAXHUB使用中我个人具体遇到的槽点:
1.连接启动步骤复杂,卡顿死机
看网上的测评,很多人说到了MAXHUB用一个USB小部件插在电脑上就能投屏的优点。我承认这个优点是一个更简洁的方式,但在办公场景中实际体验起来真的没测评说得那么好用!
小部件的启动,不是直接插在自己电脑上就可以的,小部件并不会自己只能匹配。如果你是当天会议室的第一个使用人,启动的时候,需要先把小部件插在MAXHUB上,再插在自己的电脑上,才可以完成USB投屏。



小部件就是这个小玩意儿,找了个图

这就算了,这个插入的过程经常会卡顿死机,速度非常慢!我今早的小组会议,大家把小部件插上MAXHUB匹配的时候,MAXHUB的主机就直接死机了,重启还是不行。最后我们放弃投屏,几个人挤在电脑前开的会。还好只是小组讨论,如果是跟老板开会,可想而知会有多尴尬,也会直线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显得太不专业了。


2.写字板形同鸡肋
MAXHUB的写字板真的非常难用,具体有多难用呢?大概就是在我们跟组长小组讨论的时候,找不到白板笔,于是跟他说MAXHUB也有手写板可以用,并且演示了,他尝试过后,还是自己跑出去问助理拿了一只新的白板笔,在白板上写了。
真的形同鸡肋。书写不流畅就算了,还会经常出现误触。一开始以为只是我们这边的两个会议室会有这样的情况,后来发现公司的会议室都有这样的情况(会议室都用的MAXHUB)


*以上两个槽点,我在被MAXHUB心态搞崩了几次之后,上网也搜了一下。发现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例,而是有很多差评都在说这些点。
由于职业敏感性,我去稍微了解了一下MAXHUB,发现它被称为“国内会议平板领域巨头”和“国货之光”,服务于国内超过一半500强的企业。但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它,由于自己To B业务的特性,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了营销和推广上,但并不关心本身产品技术的进步和整个智能会议平板领域的优势研究。
说白了,就是砸钱在表面,但并没有优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跟同类产品也就逐渐失去了差异化。作为智能平板,除了一体化之外没有自己的产品逻辑和生态链。同时,售后也不负责,导致花出去的营销的钱没有闭环,无法形成品牌力。


对这种情况,其实我是觉得蛮可惜的。我是个很支持国货和To B业务的人,在未来的3-5年都认为能把这二者结合的业务最好的企业是会有很好的发展的。但也就在这个发展阶段,To B业务会越来越激烈,那些没有用心真正为自己的消费者(对To B业务来说是各个企业)服务的,并且用心设计产品的,会被逐渐驱逐出局。
To B的市场,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其实比较难看到其中的竞争和激烈程度。但实际上,任何一个企业想要健康长久,都要真正从消费者出发,做好产品。
最后这部分扯得有点远了,回到我对MAXHUB的使用体验,就是会议平板该有的功能都有,但是如果要在前面加上“智能”两个字,还需要努力才能真的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dcf147 | 来自北京
因为真买他产品的,结果发现需求是伪的,反而要增加学习成本,而实际上用的人发现学习这些也没卵用,和之前有什么区别?如果学习上受挫反而觉得和以前比更难用,
举几个场景,宣传中,时时触摸屏批注功能,也就是你看到宣传大屏触控,结果,99%的场景只是放放PPT?这最后,还不是翻页需求而已,而传统的激光指点笔都够用,而之前TM我公司投影仪都是100寸呀,这货主流尺寸也就65寸而已。
在比如,你一个小会议室,现在一般三面黑板(绘画板)可以画一个房间的草图和沟通,结果你发现这一个放一个65寸在哪里,确实可以方便记录草图,问题在于沟通思路需要更大尺寸,而这只有65寸,还不够大家看,还不如TM我电脑接投影仪,
再比如,投影仪接任意投屏器,随便接PC,接平板,接手机,不都是一样?
在比如,我现在就有视频会议系统,我为什么切他这里?看不上我的sony摄像机了?
所以在考虑到改造的情况下,增加这样的设备基本只是增加成本而已。
而开会里那些酷炫的互动?妈的,开会是炫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