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如何看待2022冬奥会支持「云上转播」,还有哪些与往年不 ...

1988cc 回答数0 浏览数380
首先给大家拜个晚年。冬奥会无疑是这个春节最值得期待的节目之一,毕竟过去一年世界都在疫情的阴霾之下,少有令人激动的事情。反反复复的疫情,加之传染能力的变种,让整个世界三番五次断航、隔离,从物理上作出了分隔——如今冬奥会这个盛典又开始修复起世界的联系,至少我们还可以通过云转播一起看奥运赛事——各种技术手段也在各显神通,让世界更好的链接起来。所以我除了关注冬奥会之外,还留意到诸多极大地提升了观赛体验的新兴技术。
说到冬奥会的技术,那作为观众来说最直观的就是4K超清直播,其次是智能技术加持下,更好的慢动作、分解动作、多视角和场景仿真等技术。除此之外,还有观众和运动员更好的场外互动方式。在过去几次奥运会上运动员赛后的“金句”也是极大地看点之一,全新的互动技术给观众展现了运动员全程的风采,而不仅仅是赛场上的高光。
不得不说,4号的开幕式真的是完美的展示了张导的控场能力——如此宏达且精细的场面,让我当即决定到电脑上看4K超清直播——如此华丽的场面,值得用4K来欣赏。但是无论是场地上的超大屏幕,或是4K超清直播,背后都是中国技术在支撑——精彩的场面和赛事背后展示的中国技术也值得关注。
Section 1:云上奥运

如果说这次冬奥让我感受到最大的变化是指什么,其实最直观的的就是4K超清转播的普及。4K超清的码率(应当有视频码率截图)大致到用户端是4-20Mbps,要保证超清直播,那对带宽的要求就相当大。尤其是这次的4K50FPS的高帧率转播,更是考验网络能力。如果使用传统的卫星转播技术,带宽就相当有限而且有上限,很难满足超多路超清画面的转播,也难以在转播的同时做好视频融合等处理。但是如果使用云上转播,带宽问题就会得到较大的缓解,也可以在云服务器上部署计算节点,进行实时演算,作出例如慢动作补帧或者多机位合成等多种过去难以在直播中做到的处理,给观众带来更好的体验。除此之外,云转播也减少了机房的搭建,降低了现场的成本和压力。
云上转播虽然带宽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延迟方面却是相比卫星转播要有一些困难。为了降低延迟,云上转播使用了基于UDP方式的SRT协议。但是UDP并不保证每个数据包都能送到,所以SRT协议使用了FEC前向纠错的方式。这个方式很有意思,比如我们要传递8和9两个数字过去,一种FEC的实现就是传递8、9、17三个数字,这样假如丢掉其中任何一台,都能通过剩下两个计算出原有的数字。而传统的TCP协议更像是在淘宝买东西——假如丢件了需要商家再重新发一台,这样虽然能保证送达但是时间却拖慢了许多。
这次的奥运会使用了阿里云提供的OBS Cloud技术作为云服务独家供应商,对冬奥会进行云上转播。这并不是阿里云和奥运会的第一次合作,根据资料显示,之前的平昌冬奥会和东京奥运会上也是阿里云提供的服务。阿里云作为国内领先的云计算服务商打造的OBS Cloud,也是展示我国科技实力的一面窗口。
Section 2:全景观赛

之前奥运会上羽毛球比赛是否越界一般会有一台3D建模的慢动作回放,虽然不清楚是否人工智能合成,不过如果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合成效果,甚至未来可以实现“元宇宙观赛”。为了给场外的观众提供更震撼的体验,央视网提供了“全景看冬奥”点播栏目,观众可以通过鼠标的挪动,就像打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一样去观看比赛。如此自由的观赛,甚至在场馆里面都无法体验到,可以说是技术的巨大进步。
如果想实现实时的全景比赛直播,那么需要庞大的算力。如果按照传统的转播方式,当地不仅需要建立转播机房,还要建立算力机房。也只有通过奥运上云的方式,才能做到如此巨大的算力去通过智能进行场景实时建模和处理。我曾经帮朋友实现过一台深度学习拾取人物轨迹的脚本,当时使用旗舰显卡都只能以极低的帧率进行处理。而冬奥会这种机位超多、镜头超多的情况下,对算力的要求是远远高于简单的人物轨迹处理的,如果未来还想有什么更多的特效和更高帧率的处理,那么也只能是在云上才能实现。
目前央视网并没有提供全景看冬奥的直播,但是我认为这种形式未来很有直播的价值——即使VR设备可能不普及,那么8K、85英寸的大屏幕也是可以胜任沉浸式的全景直播的。
其他的一些想法

百年奥运的历史见证了太多的精彩,也因为精彩,所以奥运会成为世界人民所热爱的赛事。但是有许多精彩是有历史传承的——就像乒乓球从最初的小球到后来的大球,运动员的技巧在不断的变化。这次冬奥会开始,历代奥运的影像资料在逐渐的往云上搬迁,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省事。
我有时在想,要是哪一天能够通过AI对影像资料分析后,让不同时空下的运动员进行“虚拟对战”来个关公战秦琼,也许能够满足爱好者的幻想甚至弥补爱好者的一些遗憾。很多时候也并不是说两位运动员无法比赛,但因为时空的间隔,让一台二十岁的运动员和一台四十岁运动员进行对战,也很难让后者发挥出巅峰的水平。
科技的进步其实带给我们很多的想象,但是为了满足这些想象需要巨大的算力和存储——眼下所有技术能够满足这个需求的大概只有云计算技术,而阿里云海量的技术储备,也给了我们想象的信心。
以我本人看到的开幕式4K50FPS转播来推测,未来不仅仅是奥运会,更多的体育赛事甚至影片、综艺节目,都可能会采用云转播的方式来提供超清晰、高帧率、低延迟、低成本的转播体验,给电视机机前的观众以置身其中的感受。而且随着家用电视机开始普及85寸、98寸这样的巨屏,8K电视机可能在未来几年就能初步普及,届时也就只可以用云转播来进行如此庞大的数据流。同时也可以根据观众数量和不同观影渠道(电视机、电脑、手机、平板)来进行不同的弹性部署,使得观影体验得到质的飞跃。
从当下的4K乃至8K超清视频的趋势来看,无论什么样的技术,大概率要在云端部署才能在成本和延迟上做到可接受。云技术其实并不算特别新的技术,但引领潮流的也未必总是最新的技术——恰恰是经受过实践考验的技术,才能继续的默默引领潮流。
期待大家能在今年精彩的云上冬奥,找到自个喜欢的节目~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相关问题更多>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