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丝绸之路上竟然有这些精美绝伦的乐器...《国乐大典》盛大 ...

kfish 回答数0 浏览数722
中华传统文化精深而浩瀚,国学、诗文、音乐...不胜枚举。





国乐,可谓国之风华。9000多年前,智慧的古人便用双手发明乐器,用乐者的声音传递历史的回声。





在即将到来的元宵节(3月2日),由广东卫视、山西卫视联手打造的“全国首档大型原创中国经典音乐竞演节目”《国乐大典》,将与观众见面。





《国乐大典》以打造2018度极具影响力的主流文化IP为目标,用传统民族乐器演奏中国经典曲目,回望千年,感悟国乐魅力。





我们感叹于工匠的鬼斧神工,也惭愧与我们仅有的认知。于是在《国乐大典》的舞台上,我们愿意让这些古老的乐器重新散发光芒。


今天我们就沿着“丝绸之路”看看那些叫不出名字却美出天际的乐器。





1
敦煌壁画中走出的乐器——箜篌

据考证,箜篌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箜篌是中国汉族十分古老的弹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

箜篌从十四世纪后期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如今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




《国乐大典》中的箜篌演奏自鸣”——笙

2
“不鼓自鸣”——笙
在丝绸之路沿线的石窟壁画中我们都可以看见笙这个乐器,特别是在中国新疆现存石窟壁画中发现的笙。
笙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具有中国民间色彩。

我国的笙对西洋乐器的发展,曾经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笙最早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波斯,1777年法国传教士阿米奥又将笙传到欧洲。




《国乐大典》中笙演奏

3
岁夜高堂龟兹乐——筚篥

筚篥,又称悲篥、笳管、头管、管子,是由古代龟兹(今新疆库车县)的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簧管乐器,这个乐器名称就是从古龟兹语的译音而来的。它在我国流行了两千多年,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在伯孜克里克的千佛洞内,专家在抢救一批残破的壁画时,于一幅佛陀本生故事的画面里,出现了一些乐者,其中一人吹奏的,便是筚篥。

其形弯曲,下细上粗,可见,最初的筚篥是由羊角或牛角制作而成,传入中原后,才改用竹制,体身也由弯变直。这时的形态,可以在北魏开凿的云岗石窟的壁画中看到。



4
西域知音——曲项琵琶

曲项琵琶是在南北朝时通过波斯传入中原地区的一种乐器。此乐器,四弦四柱、横抱、用拨子弹奏。

而传入中国后是另外一种面貌。这种外来乐器受到了中国悠久的古老文化的浸润,它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国音乐的滋养。

《隋书·音乐志》有下列记载:“先是周武帝时,有龟兹人曰苏祗婆,从突厥皇后入国〕,周武帝公元568年聘突厥阿史邮氏为皇后,随从皇后来了大批乐工,苏祗婆善弹琵琶,听其所奏,一均之中间有七声。因而问之,答云:父在西域知音。代相传习,调有七种。以其七调,勘校七声,冥若合符……”





当然《国乐大典》的舞台上不仅仅只有这些古典乐器,而那些鲜为人知却集结了古人智慧的乐器也会展目前观众面前。我们也希望,这些美出天际的古典乐器能继续在历史的长河中奏出属于中华民族的声音。




“聆听盛世国乐,畅享康美人生”
广东卫视、山西卫视联合制作
大型原创中国经典音乐竞演节目
《国乐大典》

20183月2日(元宵节)起
逢周五晚21:10广东卫视、山西卫视同步播出
敬请期待
收听、收看独家精彩幕后花絮请登录
粤听APP
↓↓↓









大家都在看



●岭南文化小传人,2018长期训练营招新,打造未来小领袖!
●收藏丨蜂巢蜜的正确吃法
●有了它,再“干”的天气也不怕...
来源:综合整理自国乐大典、广东卫视、粤听APP
编辑:羿汛
呼啦商城






跟着主播体验优质生活
扫我进入即享最新优惠


粤听





汇聚中国最优粤语主播
做全球最大的粤语移动电台

<hr/>
点击“阅读原文”马上下载粤听APP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辽宁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