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达伦糕
北京时间3月21日晚,北京华录百纳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华录百纳)对外公告,控股股东将由华录百纳变为盈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盈峰集团),实际控制人将由央企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华录集团)变更为何剑锋。
何剑锋何许人也?
据美的集团公告,何剑锋为美的集团实际控制人何享健之子。
所以,这不仅仅是一条华录百纳实际控制人变更的公告,更是美的集团大举进军影视文化圈的宣言。
据公告显示,盈峰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普罗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将分别受让华录百纳12.55%、5%的股份,而盈峰集团的实际控制人何剑锋与普罗非的实际控制人何享健为父子关系。
作为成立于2004年的老牌电视机剧制作公司,华录百纳曾经出品过《汉武大帝》《王贵与安娜》《媳妇的美好时代》《永不磨灭的番号》等一系列经典作品,更是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白玉兰奖等等这些国家大奖的常客。而到了今天面临“易主“的巨变,到底因何而起而又会在将来产生怎样的影响?
华录百纳本为国企:
目前业绩逐渐下滑,所以要走混改路线?
麻辣娱投(ID:xinyuanwenzhi)发现,华录集团其实彻头彻尾是一家国资企业。资料显示,华录百纳为国务院国资委旗下的公司,其中国务院国资委持股66.78%,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6.34%,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6.88%。
除了国务院国资委不用多说,华融和长城资管都是具有国家背景的“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华录百纳是一台根正苗红,而且由国家直接彻底控股的国有企业。
华录百纳总经理刘德宏
另据公告显示,华录百纳2012年初登陆A股创业板,主营业务主要有影视、综艺、体育和创新业务。
可惜的是,虽然是国企,虽然六年前就已经上市,但是华录百纳最近的盈利状况却令人堪忧,尤其是从去年以来。
据华录百纳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收入22.64亿元,同比下滑12.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亿元,同比下滑71.35%。与同行业的华策,慈文等相比属于退步明显。财报显示业绩下滑主要是因为华录百纳综艺板块短期利润不达预期所致。
根据财报显示,华录文化2017年影视业务收入主要来自电视机剧《我的青春遇见你》、《秦时丽人明月心》、《深夜食堂》等项目,以及《职场是个技术活》这类过往项目的二轮发行收入。此外,综艺业务收入主要来自《跨界歌王》(第二季)、《来吧,兄弟》、《国片大首映》(第一季)。体育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中国之队、足协杯及中超联赛的赛事营销业务。
麻辣娱投(ID:xinyuanwenzhi)发现,2017年对于华录百纳来说确实算是遭受重创:两个电视机剧重点项目《深夜食堂》、《秦时丽人明月心》收视口碑不尽如人意(一台豆瓣评分2.8, 另一台评分4.4,差到不能再差);原定于2017年下半年播出的《旋风孝子2》以及《小镇故事》至今仍没有播出计划。2017年7月登陆江苏卫视暑期综艺档的《来吧,兄弟》由于招商收入不达预期,也对华录百纳综艺利润造成了负面影响。
实际上,2012年登陆A股之前,电视机剧业务收入是华录百纳的主要收入来源,一度占总收入的90%以上,但近两年来综艺板块的收益,却正逐渐成为华录百纳的新兴核心业务和业绩发动机。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目前的华录百纳已经不是人们印象中的那个”老牌电视机剧公司“了,更像是一台”电视机综艺节目公司“。旗下的蓝色烟火担负起了华录百纳大量的综艺节目业务。
业绩不景气,资本市场也不看好。在去年9月收购上海嘉娱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失败后,华录百纳市值在10月期间一度跌到上市几年最低值,曾经发生了3天跌去了36亿的惨况。而截至2018年初,华录百纳一年市值共跌去了88.8亿,较去年年初跌了近50%。值得一提的是,几个月以来,华录百纳的股票还一直处于停牌中。
业绩的下滑,让过去半年的华录百纳一直处于公司改革的风口浪尖。早在去年10月,华录百纳似乎还一切正常,披露了一份半年内由原控股公司华录集团增持不超过2亿元的计划,但是未曾想后来这份计划突然发生改变:今年1月的时候华录集团突然宣布将不再继续增持,而改成华录集团“持有的华录百纳的17.55%股权将全部被转让,转让金额将接近17亿元“。
华纳寻求转让并彻底改变公司性质和持股结构的呼声看来已经得到了响应,两个月之后的目前,美的集团正式入股,接盘了这家逐渐衰落的老牌电视机公司,也将其从国有制改制成了“混合所有制“。
经营不善的国企要拥抱市场化的管理?
这样的巨变并不奇怪
今年1月的时候,华录集团决定公开受让所持的华录百纳股份,在数月前还要宣布要“出钱增持“的情况下突然放弃增持,应该说肯定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又或者说是背负着很大的“压力“。
麻辣娱投(ID:xinyuanwenzhi)判断,这样的改变一方面是基于华录集团对自身整体结构发展的彻底调整,另一方面,根据华录集团“为华录百纳引入新的优质股东资源,带来新的业务资源和市场化的经营机制”的表态来看,也是在重压之下要“换个活法“,要对华录百纳的以往的经营方式和管理人事做出根本性的改变。
整体来看,因为国企的属性,华录百纳在经营方式上近几年已经偏向保守,有点跟不上产业的变化。
近几年以来,各大影视公司为了提升价值并且打开市场,都开始绑定明星,唐德影视绑定了范冰冰,欢瑞绑定了李易峰,嘉行绑定了杨幂,海润影视绑定了孙俪,长城影视也和蒋雯丽家族一直也有牵连。反观华录百纳,似乎在这点上落后一步,动作迟缓,发展的模式及速度和同行业相比一直在落后。
从既定的内部转让股份到公开受让,华录集团决心引入类似美的这样的大型民企,想必也是无可奈何:今后的华录百纳恐怕将与过去彻底告别。
众所周知,在国企体制下,公司运营流程繁琐,任何新的计划和动向都需要经过层层讨论和审批,运作结构也不够扁平化,资金运作更是处处受限,很难做到纯市场化的经营和管理,这样长此以往,企业的竞争力自然无法赶上市场的潮流。
目前股权转让成功,华录百纳国企属性改变,并且将业务板块大幅度调整,如果能将发展重新调整到强势的电视机剧业务,未来的发展和业务增长无疑或是令人期盼的。
要知道,华录百纳是现存的为数不多的“央企影视企业“,这样的变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种重生,也是大环境形势下的要求。
山雨欲来的改革大潮逼近影视行业,
华录百纳准备好了吗?
从最近影片局归属中央宣传部直接管理,到央视彻底该名成为中国广播电视机,一系列的事件都在表明一台方向:文化产业正在面临着一场改革的巨变。
华录百纳的改变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从最近半年的戏剧性变化来看,从最早想要加强控制权到目前转让控股权,这次股权转让很有可能是来自自上而下的行政安排,而并非华录集团内部已有计划的执行。
影视化、综艺板块推进网络化、年轻化,等等这些其他民企已经驾轻就熟的战略对于华录百纳来说可能还有点陌生。
目前这样的彻底改革恐怕是件好事:接手的美的集团很可能将带来崭新的气象。
美的空调的牌子可能中国广大消费者都不陌生。2016年,美的成功上榜《财富》全球500强,成为中国家电企业首个跻身世界500强的牌子,并连续三年居《财富》中国500强家电榜首。同时,美的也以4.6%的全球市场份额位居全球家电行业第二。
其实在此次收购之前,已有美的将收购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的消息不胫而走。早在2016年,美的就已经有意进军影视,并且投资了一部具备“植入效应“的影片《疯狂煮夫》,巧妙地结合了自身的主营业务之一:电饭煲。当然,影片后来并没有获得多大的反响和票房。
不为外界所知的是,美的集团的盈峰投资或是海润影视的股东,早在2014年海润上市时就已经入股,同时入股的还有华谊兄弟,娃哈哈,浙报集团等豪强。
由此看来,美的早已在影视行业布局,这次接盘华录百纳可谓开启了其大张旗鼓进军娱乐产业的新征程。
2月的时候华录百纳曾经公告收到3家符合收购条件的意向方,但未披露具体对象;目前最终选择美的,肯定有其综合考量,美的强大的财力支持和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将为华录带来崭新的面貌。
不过,此次华录百纳的股份转让理论上还需要报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后方可正式实施。
(麻辣娱投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