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智能电视机屏幕黑科技是神仙打架或是无效炫技?

撒卡 回答数0 浏览数272
在电子科技产品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高科技”已经不足以成为亮眼的卖点,有一台脑洞大开的“黑科技”或许才能在众多产品中搏一搏消费者的眼球。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越来越多的智能电视机也开始推出各种“黑科技”产品:像玻璃一样的透明屏幕、可以变成“大屏手机“的竖屏电视机、可以弯曲的变形屏幕……到底是真材实料的技术升级,或是花哨的刻意炫技?这或许是许多人心中都存在的一大疑问,本文今天就将从智能电视机的消费需求入手,向大家具体分析这些屏幕黑科技是否真的有购买价值
--------------------------------------正文分割线-----------------------------------------
疫情之后,“宅家”成为了绝大多数人在闲暇或假期时期的状态,客厅里的电视机机已不仅仅只是满足人们收看电视机节目的需求那么简单,而逐渐成为一台适用于观影、游戏、运动等各种休闲娱乐使用场景的综合型家庭影音空间。同时,伴随品质消费理念的流行,众多年轻消费者开始考虑电视机的外形设计,希望彰显自个的个性和品味,这些都对智能电视机在硬件配置和外观形态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不论是外观或是性能上的升级,我本人会更看重它们是否真的能解决用户痛点,实现真正有价值的突破。
根据我近期对电视机厂商在产品升级上运用的一些“黑科技”的观察,首先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在外形上颇具“科幻未来感”的透明电视机。例如目前市面上比较出名的小米自发光OLED透明电视机,在优化展示形态和透明度的同时,还匹配了高端电视机芯片,能够确保极致的音画效果。在我看来,透明电视机很好地将精密工业设计与尖端显示技术进行了融合,能够满足目前一些消费者对电视机外观简约大气的追求。但外形的颠覆也带来了一定的功能性缺失,在黑暗环境等一些特定场景下,透明电视机的画面呈现或许还不如传统电视机屏幕能达到的背光效果。透明屏幕的诞生对整个行业来说是一次对未来电视机形态的探索,但从消费者的实际使用角度出发,忽略了电视机最根本的观影需求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另外,随着更多用户开始偏好如短视频这种快节奏、便捷化的内容汲取方式,竖屏可看的“大屏手机”似乎成了适应观看内容和使用习惯变化的解决方案。前段时间,康佳通过其“火星计划“发布的E8 PRO就向我们表明了这一拥抱竖屏的态度。在增加重力感应和机械旋转的帮助下,电视机也可以变成手机大屏,再搭载可实现更快速投屏效果的双频Wi-Fi技术,旨在满足用户用电视机观看短视频或直播时的使用快感。这类旋转智慧屏作为电视机产业在“竖屏娱乐”细分市场中的率先尝试,其创新精神和对消费者需求的敏锐洞察是值得肯定的。但客观来看,刷短视频的这种快生活娱乐方式的流行,除了竖屏以外,更主要的特点或是因为它能随时随地打开软件即可观看,这是固定在房屋特定位置的电视机机所不能达到的。所以说,打造可旋转的电视机屏幕,或许还需要进一步思考解决消费者痛点的根源在何处。


最后一项值得一提的屏幕黑科技要属变形屏电视机了。为增加观影时沉浸式效果的曲面屏在前两年并不少见,但是能够智能弯折变形的屏幕出现时,大家应该跟我一样也是眼前一亮。我最近关注到的一款是创维新推出的W82变形电视机,通过OBM变形技术和OLED柔性玻璃,这款电视机可以根据用户观看距离和使用模式对屏幕曲率进行调整,保证在不同场景下收获的都是最佳的视野效果。虽然技术和材料的成本相对高昂,但变形电视机独特的结构设计与高端过硬的技术的结合,这在形态和功能方面都是对传统智能电视机的一次突破性尝试,相信对今后智能电视机向多功能家庭娱乐影音空间的转变具有启示意义。


总的来说,行业内的各大电视机厂商为了满足消费者呈现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纷纷开始对电视机屏幕的传统功能进行了一些突破性的创新。从我的角度上来看,不论是指什么样的突破和尝试都是对行业技术发展有着促进意义的。不过从广大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产品技术再炫酷神奇,最终或是要回归到我们实际生活中的使用。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对这些电视机屏幕“黑科技“有一台更清楚的认知,今后也能带着客观理性的视角看待各类电视机新产品。
使用道具 举报
| 未知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