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越来越像大家坛,7506凭借30岁高龄,在几位“资深hifi挂名大佬”的评测下,突然成了全乎最屌耳机。
有人私信我问到这个,我也看了两位的评测,抱歉,这不关我事,但我实在看不下去了。
后面是某问题下回答copy过来的。
30年前的录音棚返听耳机,那个的年代材料,镀层,磁路设计,声学理论,跟目前相比差不多是化油器跟缸内多点电喷的差距。
不要只看频响,不要只看频响,不要只看频响。
声学测试频响测试是单频点输入加窗取sig点的,谐波不表示的哈,还有那个harman曲线,那是消费品廉价出好声的优化曲线,优化的意思就是做不到高性能到要做到高消费者满意度。顶级耳机没有任何一台的频响跟harman的曲线接近。
能量累积图包含的信息对于初步判断耳机听感或性能是最具有指导意义的。
7506看频响是平的,但是这个累积图明确显示,3K被谐振强化到没眼看,你会感觉听到的任何乐器,高频部分都被刻意加重拔高,让你注意到其存在,但跟原本录音已经完全是两码事。
人耳反应是跟据能量,就是能量累积图里面切片的面积,响应高没用,立马衰减你也听不到。
这就是个干活的耳机,不是欣赏型耳机,更不是指什么好耳机。
从hifi的角度,这种连衰减包络线都做不平滑的,根本就是垃圾。
好耳机的衰减时间,一定是从低频到高频平滑的加快的。不能有这么严重的山脊。
7506棒不棒,如果你是用了900 V6 7506 7510做了十几年录音师的,那很棒,因为符合你的工作经验。非让你换AKG,特性不一样你反而拿捏不准录音品质。
如果你是个hifi小白想要低价入门,我会严正劝退,入坑的路很重要。耳机可以差,但不能这么瘸腿这么差。
如果你是老烧尝鲜,你会得到跟我所述相近的结论,这就不是个欣赏音乐的耳机。你会听得很痛苦很累。
耳机好的首要标准音色中正,每件乐器该是指什么声音就是指什么声音,其次才是声场的规整,最后才是背景黑。累积图只能看到音色中正。后两者需要阶跃响应和单音双音FFT才能看到。
PS:这种高频过度强调的zinzinzin型耳机,跟低频过度强调的pengpengpeng型耳机没什么本质区别,一台是帮助录音棚用可控成本分析录音的,一台是给pop用户获取动感的,都是瘸腿型耳机。
音频厂商研究各种所谓的理想频响曲线,不是为了做慈善,而是低成本下满足大比例的用户群,这本身是一种忽悠用户的行为。原理就是依靠耳蜗绒毛分布和人类听觉特点,高频敏感的绒毛在耳蜗前出位置,增强高频的部分让人耳以为是听到了更响度携带的信息,但在中低频段又没这么高的能量。换言之就是大提琴你听不清楚,目前用小提琴加一台把位给你听,已经不是录音里面原本的东西了。
人耳跟轮胎一样,你非要改成大外倾,轮胎只磨一侧报废时限会比正常短得多。
关于音色中正,这是要求耳机的回放尽可能跟乐器原本的声音接近,能量累计图山脊越少越低,声音就会越贴近原始的录音。不是你说“我觉得中正”就是中正的,要有客观的测试。如果你实在喜欢这种风格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低端耳机需要考虑性价比,如何用几百块的价格区间令用户更满意是一台超出我观点的问题,但我必须指出,这种强行拔高解析的产品,对听力损害非常大,少听。
不计性价比仅仅是阐述耳机的分析,中正的标杆是Stax SR007MK2,Omega系列都是好耳机,在足够中正的基础上有自个的特点,但007mk2是最中正的型号,这基于测试和用户反馈,007最像乐器原始的声音。当然,在这个level任何不同意见都是被接受的,因为差距实在太小了,每个人的品味不一样,尤其是有Lambda系列的衬托,你也有可能觉得高瞬态的009更中正而007偏暖。对于不理解中正含义的,可以找机会试听一下。以后选购耳机的时候,低频pengpengpeng太多的不要,高频zinzinzin太响的也不要。
好耳机可以让你舒适地每天都听上几个小时高品质录音,不需要做得那么极致,但听觉体验必须是舒适不刺激的。不发烧的用户找到一台舒服的耳机可以止步了,在此之上才是规整的声场和分离度,这个时候耳机价格已经进入打扰了区间,也绝不是几百块耳机有可能做到的。最后是背景黑,闭上眼睛面前是一台向外延申的半球形空间,每种乐器,每个声部都来自于一台特定的区域,这个阶段只有少数几个顶级型号能做好。
不要幻想600块能拳打脚踢3000+,或是那句话,耳机是个产业,而且是奸商遍地的产业,这里不存在慈善家。
扮野好啪面即moment
这位大神先是用销量证明技术,然后硬给录音棚扣上一台帽子,扔出录音棚用的就是最好的,然后把半导体器件和电子管器件拿出来,证明新的东西在各个方面一定比旧的好。
被我唾弃之后,人家不跟我讲产品讲听感了,变身成科普大神,从信号处理的角度来胡诌。这种假借科学外衣的玄学是他喵猫叔怒怼的重点对象。不说这些我呵呵一笑就算了,大家只要能看明白各自心里有数,说这些必须要说清楚,谨防他人上当受骗。
这是一台非常生动的案例,猫叔今天就来示范一下,如何打脸这些一知半解的科技玄学。>>
1:基础工业技术的进步一定换来性能的提升,比如高分子材料的进步,耳机振膜,建筑膜材料等等都收益于此。被7506媲美的那些近几年的器件,碾压7506没任何疑问。
2:7506 7510 7520的关系,有做录音或者熟悉录音设备的大神来解释一下。
3:电子管被取代是潮流,但对于高功率高性能模拟领域不是。这是一台线性工作区间的问题,mos比bjt和电子管效率都更高,但在需要高功率和高线性度的应用场景,电子管是最好的选择,SiC器件也没法比。
4:“作者还要继续矫情,更有意思的是他认为好的(贵的?)耳机很对都符合哈曼曲线???,事实是这样么?去看看HD800s等的曲线就知道谁说的错谁说的对了。”7510不就是比7506更符合target curve的那个耳机么?我的原话是顶级耳机都不符合哈曼曲线啊!就算我不懂,我也知道7510跟7506的关系绝对不是升级替换吧。我是没有看懂我是因为啥而变得矫情的。
5:然后大神的高光装逼时刻开始了,开始跟我讲信号处理了。这不是往我枪口上撞么?我刚看到CSD的缩写,坦白讲吓到了,在我的认知范围内,是交叉谱密度的缩写,交叉谱是用来分析多个近似序列的,大家日常生活比较能接触到的mic阵列之类的,这个我真的不懂,然后定睛一看,我擦,原来是瀑布图。先说大神的第一台层次,我原文说的很清楚了,人耳对响度的感应是需要对时间累计的,频响的测试方式并不是记录人耳听到的响度,而是用于测试振膜本身的振动特性。
这也是大神得出7506的低频劲过7510一条街的原因。因为7510是这样的,你看看低频频响,比7506是不是高很多,但为啥低频没有7506劲呢?
目前你告诉我到底是看频响或是看瀑布图!
6:大神的第二个层次,先不说他胡诌八扯的一堆术语,很遗憾,撞我枪口上了,先不说你的重要论证里,什么最小相位系统这种胡诌八扯的名词。我们先来说我最熟悉的Hilbert变换,这他喵是用来处理相位的,比如你只有一台0相信号,目前需要做PI得有个90信号如何办,Hilbert。瀑布图是他喵基于时延的测量,是他喵采样,不是信号处理!采样的点是DFT变到频域,变成了一系列频响曲线组成的曲面。跟他喵Hilber有个毛线关系?累计图的信息量远远远远大于频响,你家信号处理能增殖信息?
泼脏水也要做功课呀,我人在耳机知友墙上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