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动画业,目前顶多是个“未婚先有子”的状态。
在一切还没有开始成熟到结婚的地步,就未婚同居了。接着怀孕,然后出来一些营养不良的婴儿。看整个动画业的产量很可观,可以在国际上排名。但是对于少生优生的计划,早已经被人们抛在了脑后。
未婚就是前期策划的短路,以及不完整。在一台好的剧本还没有完全成形时,中期就已经开始制作了。而真正运用到前期创意和构思的时间,少的可以让你早泄。大部分时间用在中期的制作中,然后不断出错,不断修改。最后的结果是:要不整部戏不够完整,要不整个剧组消失了,更不用谈片子是否生产的出来。
对于大环境的策略,就是尽量避孕,尽量保护这些已经受伤的心灵。其实真正让他们受伤的是他们自个,而不是外界给他们带来的任何压力。影响整个动画片搁浅的,以及没有按时生产出来的结果,都是剧组本身。一台从事专业的群体,连动画片的前期需要足够的时间创作,难道都不知道。还口口声声称自个为专业的团队。
人都是这样的。很少在自个的身上看到错误,却非常喜欢推卸责任。把一切责任完全推在中国的投资商上,说投的资金不够多,却总是强调大回报。其实整体都有问题。投资商不一定都了解动画片的制作,但是制作动画的人群,也并没有贴切的为投资商的利益去考虑。
要是一部动画片赔了,那么投资商的钱就不是钱吗?他们挣到的钱就可以随便去糟蹋?
对于动画制作人方面,大家考虑更多的都是如何做片子,从来不站在整体的利益上强调统一。彼此的思想是分开的,投资商不考虑制作的难度,制作人不考虑影片的回报。
导致在中国,商业和艺术完全分开。而在真正意义上,我想应该是商业来成就艺术,艺术来推动商业。
只是中国的一些动画公司。一些自认为是大师的人,都是从总经理一直兼职到总监制、总导演等等。可能这个人只了解市场,只知道动画的基本制作流程。然后在他的带领下,做出来的动画片就是商业动画片。
而一些自称是搞艺术的,传说受过多年良好的美术教育。完全不明白动画片的市场是指什么?全然拿自个的主观创作来制作动画片。做出来的成品,很少有可看性,更有让人看不懂的。有人把这种影片叫做艺术动画片。
动画片本来就是一种娱乐艺术。而有些英雄式的人物,刚开始搞动画,就说要为了中国动画而死,直到死了为止。我想中国的动画片,需要的不是亡命之徒。而是真正潜心去研究这门学科的仁者和智者。
那么又是指什么促使这些不完全懂得动画片是指什么的人,只因为有钱就可以去剧组里担当监制和导演的?
也许是名和利?而对于名和利,完全是一种无知的追求。就像一部片子完成,大家只是把视点放在导演身上,而那些为了这样一部动画片付出的其他人,在无形中被忽略掉了。他们同样为了影片付出,为啥就可以把他们埋没掉?
这样就使的好多总经理级别的人,一开始就把这些职位,即使是自个不会的,也要全部担任着。导致大部分的动画片给人形成了低幼的概念。也许他们的水平仅仅能停留在少年儿童的档次上。造成真正有能力的人才,一度埋没在基层,发挥不出来自个的优势。
最终这些有能力的人被迫离开,致使公司不断的在培养新生力量。而在社会中,那些被埋没的人,继续被埋没。他们人单力薄,无法自个从事这个行业。就把自个的能力,完全给予国外做加工片。结果片子生产出来,没有他们的名字,却成就了国外一代一代所谓的大师。
国家也一直在大力扶持中国的动画行业。只是拨下来的经费,有些基本没有落实到制作一线上的动画制作人手里。而这个接受到国家支助的动画公司却伤痕累累,甚至面临倒闭。动画片随之流产,无声的搁浅在沙滩上面。倒是这个公司的总经理等一些负责人,都从一台穷小子,在一年以后买了别墅,有了小车,随后结婚。连这个多年前一直难以面对的单身问题,都可以这么容易解决。
即使一直是这样,我们的媒体和企业自个,或是乐此不疲的在大宣口号:我们要做中国的“迪士尼”,我们要做中国的“皮克斯”,甚至我们要做中国动画界的“航空母舰”。
那么我们中国的动画到底还有什么?是否还有一群要称霸中国动画产业的动画之父,一群追在流行性感冒动画后面争做二房的钱辈,一群N年没有创作新作品,自称动画界泰斗的半老徐娘。
也许中国动画的发展,需要一些媒体和机构的炒作。但是,我们更需要一些真的勇士站出来,给我们的发展方向拼出一条崭新的路子。不管明天我们模仿欧美日韩的作品有多像,也仅仅只能滥竽充数到一台最佳技术奖,或者安慰性的优秀奖。
也许我们还需要在不断的尝试中,不仅仅加入新的元素,不仅仅保留传统的经典,而要发掘出更有价值、更能证明中国动画的优势来。新的元素很可能是山寨的,经典的很可能是将来会放在箱子最下面的珍藏品,那么更好的作品依然需要我们自个去创作,去用心完成。
常光希老师也说:我国的技术在近几年越来越好了,并不缺少视觉的冲击力,但是里面的感情却是相当的贫乏。
我们中国人也不是没有感情的,为啥硬是拍不出让人感觉有看点有情操的太多作品呢?弄得创作的题材不是幻想未来世界,就是大的不能再大的课题。这些基本离开了我们的生活,脱节了我们熟悉的事情。而自个身边的人和事情,一点一点的被自个抛弃。还要刻意去模仿国外的一些作品,那么作品里面如何会有中国的元素呢?而往往一提到中国的元素,不是龙、太极、八卦,就是一些形式上的玩艺。难道我们四千年的文化,目前就被我们学习的肤浅到这个地步?
曾经的播种仿佛没有得到太大的收获。希望在未来的春天,我们能好好的耕耘,做些应该做的事情:增强整个行业管理,减少行业内外乱象;在数据化、市场化的整体大环境下,时刻提醒创作者不要放弃与受众在思想上的互动;即使题材多元化,主题多元化,形式多元化,也不能脱离存在于原生态生活中的核心;深入挖掘中国民族文化,少靠近一些浮躁,多接受一些知识,如果肚里没货,就只能整些花拳绣腿,毕竟打铁还需自身硬。
有人说坚持是人的拐杖,可以让人成长,更可以让人远航。也有人说恒心是人的储蓄罐,可以帮人积攒下后半生的财富。有一天,你到达了终点。才发现昨天的远行,让今天的储蓄罐里攒下了无尽的辉煌。
所以我想虽然昨天的中国动画只能这样,但是今天的动画业仍然需要拥有恒心去坚持。那么明天看来,才知道艰辛的漫漫动画路,精彩原来是回味无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