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的对手很少——联想Y9000X评测

wow战神 回答数20 浏览数8798
最近的笔记本电脑市场可谓是平淡,枯燥,且断货……由于上游的不给力,但凡热销一点的产品,基本都断货了。这边明明是临近双11“剁手节”,那边却各种缺货,不免让人担心今年双11还能不能剁手了。
就在此时,一款机器的上市在这个平淡无奇的市场上掀起了一片波澜,它就是最近的人气机型——联想Y9000X。这款机器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前前后后预热了将近3个月,10月中旬才正式发布,最近才陆陆续续到货和消费者见面。在如此长时间内一直保持着不低的关注度,说明消费者确实对这类机器有一定需求的同时,也不由得让人感慨联想的市场营销实力。
Y9000X的卖点相当明确:轻薄,标压高性能CPU、散热好,而且没有独显。没错,没有独显也能成为一台卖点,有这么一批消费者就是想要这样的机器:它要有媲美游戏本的散热能力和CPU性能,同时要有轻薄本的体形;至于独显,他们并不需要。Y9000X正是瞄准了这样一批人而打造的“另类”机器。那么这个剑走偏锋的机器到底如何?下面我们就来考验它。
一、外观



照例先从外观开始。Y9000X整机材质为铝合金,表面进行了深色电镀漆处理。A面没有太多的装饰,拯救者系列的LOGO被竖置于右上角——没错,这款轻薄核显机型出自做游戏本的拯救者团队之手。LOGO中的字母Y有白色背光,可通过FN+L的快捷键关闭。


B面,三面窄边框设计,实测三条窄边约为0.45cm,“下巴”则有3cm宽(均不含包边)。“下巴”这里除了拯救者LOGO外,还安放了一枚摄像头,同时设置了物理防窥开关,可手动关闭摄像头。


C面,全尺寸键盘设计,键程和Y9000K一致,有较好的手感。方向键尺寸较大,键盘带有二级白色背光。键盘上方是圆形的电源键,附带指纹解锁功能,在机器电量较低时,电源键的白色背光会有闪烁提示。键盘下方的触摸板手感良好,滑动较为顺畅,触摸板中部和下部可以按压,按压手感中规中矩。
本来这里并没有什么缺点,但可能是因为首批产品出货比较急的缘故,部分用户拿到机器后发现电源键有装配问题,在按压一边时没有作用,只能按压另一边,幸运的是我手上这台机器并没有这样的问题。


D面,相当“有棱有角”的设计,与大部分轻薄本底面一整块方方正正的设计不同,保留了些许游戏本的设计元素。上方透过长条状的进风口,隐约可见内部的4个小风扇。进风口网眼较密,有一定程度的防尘作用。


接口部分,左侧是两个雷电3接口,共享x4带宽,挂载在南桥下,均支持PD充电。这里走南桥而不走北桥闲置的x16,是因为必须遵守Intel的规定。据官方说法,如果雷电3或者SSD设计成走直连CPU的PCIe通道,出了问题Intel概不负责,且确实是有已知BUG存在。另外,雷电3放南桥可以支持热插拔。


右侧是SD卡读卡器和音频接口。


尾部则是两个USB 3.1 Gen2接口,右边的接口支持断电充电。仅有的两个USB-A口放在尾部,使用上有稍许不便。
看到这有没有发现少了什么?没错,没有HDMI接口。虽然可以通过雷电3接口外接显示器,但支持Type-C链接的显示器比较少不说,专门准备根转接线也有点麻烦。别急,Y9000X附赠了一台小拓展坞,如下图所示:


小拓展坞上有HDMI接口、USB 3.0接口,甚至还有VGA接口。不过整机也就两个雷电3接口,一台外接充电器,一台转接出去,你就没有接口可以接别的设备了,比如显卡坞。




整机实测重量1.685kg,适配器重量415g。官方宣传1.7kg没毛病。






前端厚度14.9mm,后端厚度15.4mm,整机最高处(含脚垫和屏轴)约为22mm。emmm,好像有点不太对?




使劲挤压左侧,厚度也有15.3mm,结果换另一侧一量,15.04mm……据说是转轴组装有点问题,左右两侧厚度出现了不一致,且均没达到宣传的14.9mm。这应该是个别案例。
外观介绍到此结束……才怪,下面我针对Y9000X“下巴”和屏轴中部偏软的事情说一下我的看法。这是一台在发布会时就被人提出的问题:Y9000X屏幕下边框以及下面的部分屏轴,手指可以轻易按压。首先要知道,这并不是Y9000X所特有的,不少机器并没有对下边框做加固处理(部分工作站倒是做了),这样的后果是长时间使用之后,下边框容易发生形变,和C面的键盘发生摩擦,久而久之出现划痕。
屏轴中部偏软也是因为没有加固,或者使用坚固的材质,因为屏轴中间是有天线经过的,加固或者更换材质会有一定的困难。Y9000X在开合B面时,从A面一侧也可以轻易按压屏轴中部,但如果将屏幕面完全盖下,此时屏轴并不能被轻易按动,也就不会发生放包里被挤压出形变的问题。但是从上图可以看到,屏轴是凸起的,处于整机的最高点,这个是拯救者系列的传统设计,如果放包里屏轴是最容易发生摩擦的。
这两点虽然算是缺点,但没到非常严重无可救药的地步,我个人并不如何在意(如果不是有人提的话我甚至没留意),用久了有划痕确实让人有点小纠结,但因为这个讨论大半天,甚至抨击厂商、退货,那就真的没必要了。
二、性能



从配置上看,Y9000X的参数并没有太多亮眼的地方,高配版的4K广色域屏也早有机器使用。但从最初的宣传开始,就着重于Y9000X强大的CPU性能——即使是压力测试下也能稳定维持60W的功耗,这样的性能发挥在厚度相近的产品中是绝无仅有的。






“野兽模式下”107W的PL2和60W的PL1,使得Y9000X的CPU无论在多个项目的第一次跑分中,或是在R20循环跑分中,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除了“野兽模式”之外,Y9000X还有平衡模式和静音模式,可以通过FN+Q的快捷键组合进行切换。不同模式下功耗设定不同,风扇转速也随之下降。


上表为不同模式下功耗设定,以及该功耗下单烤FPU时的噪音值。注意“前方噪音”指距离触摸板10cm处的噪音,通过分贝计测量得出。“野兽模式”下由于PL2上限高,单烤FPU时实际功耗能到90W以上,此时温度会迅速上升到90℃左右,风扇达到最高转速,噪音会达到50dB(A),PL2时间过后随着功耗下降,噪音也下降并保持稳定。


从R20循环的分数和功耗可以看出,静音模式下Y9000X的i7-9750H相当于一台25W的“低压CPU”,和35W的i5-10210U成绩相近。至于CPU的核显UHD630,由于性能过于鶸,这里就不再进行测试(反正跑出来也只是垫底丢人),我会在测试外接显卡性能的环节中顺带展示它的一点游戏性能。




SSD和内存的测试成绩,固态是1TB的三星PM981a,内存为板载,性能均正常没啥问题。听说有的机器是两根512GB的SN720组RAID0。


最后是屏幕的性能。Y9000X高配搭载了一块4K广色域屏幕,使用产自京东方的面板,型号NE156QUM-N66。


屏库网上可以查询到相关参数,注意这居然是一块8bit+Hi-FRC的屏幕,也就是抖动10bit。


但遗憾的是,系统中识别到的位深度仅为8bit,也就是说UHD630可能无法支持10bit输出,此猜想的依据是一方面核显驱动中找不到关于色深/灰阶的设定,另一方面如果已经开启10bit输出,则系统中会显示10位位深度,而不是8位。


色域方面,实测色域容积和覆盖如上图所示,可能是面板之间的个体差异,手上这台机器的色域并不能达到宣传上的100% Adobe RGB。


实测亮度554nit,对比度1188.3:1,与屏库网上的面板参数相符。有意思的是联想给Y9000X准备了一台名为“Lenovo Legion LCD Monitor”的ICC文件,使用后效果一般,平均ΔE 1.97,最大ΔE 4.04,只能说聊胜于无。ICC中注明的亮度是400nit,感觉不像是给这块面板准备的。


相关色温6944K,伽马和灰平衡曲线均与标准值有明显偏离。


亮度均匀性还算不错,没有一台区域的最大亮度偏差超过10%,色度偏差不符合软件要求的仅有左侧两个区域。
Y9000X顶配搭载的这块4K广色域屏幕确实不错,但4K、广色域、抖动10bit这些优点也带来了相关的缺点:15.6英寸屏幕下4K分辨率不开缩放基本就没法用,而Windows的缩放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广色域对于设计师等专业人士来说确实是很重要的,但与此同时色彩管理也要跟进,对此联想特意准备了ICC,但这个ICC的效果差强人意;10bit灰阶对于颜色过渡、暗场细节保留和弥补损失而言非常有意义,哪怕是抖动10bit,在笔记本屏幕上也不多见,然而核显输出使得这一特性只能停留在纸面上。综上所述,我建议Y9000X 4K屏版本的用户最好自行对屏幕进行校色,解决好色彩管理上的问题。
三、雷电3与外接显卡



Y9000X的一大短板就是只有核显,性能就不用我多说了,也就应付下LOL这样的对配置要求较低的网游。但它又配备了两个雷电3接口,很多人自然地想到利用显卡拓展坞来弥补它的短板(官方也有意这么宣传)。那么外接显卡在Y9000X上能有怎样的性能表现?我们接着往下看。


本次测试使用的显卡是影驰2060 Super星曜,显卡拓展坞是雷蛇战核V2。




性能测试成绩如上图所示,外接2060 Super的性能和RTX2070 Max-Q的性能差不多。这里说几点有意思的事情:1、关于内外屏的损耗,理论性能测试内屏分数综合起来能到外屏的96.23%,其中分数差距较大的项目是VRMark的Blue Room和Heaven 4.0,尤其是Heaven 4.0明显偏低,去掉它之后内屏综合性能是外屏的97.65%。
2、我们都知道,通过雷电3外接显卡是有性能损失的,在这次测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RTX2060 Super性能应该接近RTX2070(桌面平台),然而测试中只有部分项目的分数与移动版RTX2070相近,外接显卡的功耗和性能优势被带宽限制大幅抵消,尤其是在负载低、帧数高的项目,比如3DMark11 P分、3DMark Sky Diver和Fire Strike中,分数明显偏低,带宽瓶颈尤为突出。




引用泡泡网的数据做简单对比,在Time Spy项目中,外接的RTX2060 Super仅发挥出原本84.7%的性能,有点惨。
理论性能测试尚且如此,那么玩游戏会如何样?


简单测试了几个游戏,结果不出所料:内外屏的损失依旧可以忽略,带宽限制带来的损失,由于不同游戏不同的性能要求和优化水平,变得更加明显了。由于手头数据有限,我只能给出这点对比数据。《地铁:逃离》毫无疑问“暴毙”了,没什么参考价值(毛子的优化水平啊……),其它3款游戏的帧数明显偏低,特别是《刺客信条:奥德赛》。


综合起来看,雷电3外接显卡的性能损失,程度似乎严重到不可思议。不是号称“满血”40Gbps带宽吗?比PCIe 3.0x4的32Gbps还要大啊,如何实测结果这么惨?
这锅就要甩到英特尔头上了,雷电3宣传的40Gbps带宽,实际上是指双向带宽总和,单向数据传输的带宽仅有22Gbps。更让人无语的是,雷电3的带宽分配是固定的:提供给数据传输的带宽是22Gbps,剩下的带宽留给视频信号(DP),即使没有视频信号输出,数据带宽也不会变。对了,之前说的走南桥而不是直连,也会导致损失。
所以,想着买Y9000X搭配显卡和显卡拓展坞的“游戏党”,我觉得可以放弃了。显卡和显卡拓展坞本身的费用就不是小数,买来后实际使用还存在不小的损失。一套下来总价都可以买一台游戏本了,游戏性能却很可能不如同价位游戏本,何苦呢?对了,有钱人请无视这段话。
四、生产力相关测试

雷电3和外接显卡相关的测试,充其量只是配角,对于Y9000X来说,“生产力”才是主角。因此相关的专业软件测试是必不可少的,但受限于我个人的水平,只能选择部分项目进行测试以供读者参考。






首先是PCMark的一系列测试,包括PCMark 8和PCMark 10的Office三件套测试,以及PCMark 10的“现代办公”场景测试。由于这些测试模拟的是日常办公场景,负载较低,对配置要求不高,因此只要配置或者性能发挥不是太烂,基本都能无压力通过。


对比以前收集的数据来看,在现代办公测试中,使用标压CPU的Y9000X总分轻松超过一票低压CPU机器,但因为显卡性能较低只能排在其它有独显的标压机器后面,从子项分数来看,拉开差距的主要是对性能要求较高的数位内容创作。
接下来是Adobe“三件套”测试:Photoshop 2019、Premiere Pro 2019和After effects 2019。首先是Photoshop,我使用了Puget Systems制作的Ps 2019 Benchmark ver. 810,其中包含了21个测试项目(操作),测试结束后会给出分数,有兴趣的玩家可自行下载该测试。下面是测试结果:


Y9000X得分700分,完成整个测试用了46分钟。


第二个是Premiere Pro 2019,使用评测室M17 R2的评测视频原片作为素材进行渲染,渲染设置如图所示(我们后期调的)。


这是一台7分26秒的视频,Y9000X渲染完总共花了1小时26分钟,渲染过程中打开任务管理器可以看到,由于使用了OpenGL加速,核显几乎全程100%占用,内存没有吃满,CPU由于核显的分担占用率也不是很高。瓶颈显然是在显卡的处理能力上。




最后是After effects 2019,渲染素材使用了一台有各种复杂特效的模版(文件名为:科技感能量文字标题动画 Cyberpack Titles)。导出设置如图,使用OpenGL加速。


Y9000X渲染时间为44分47秒。


尽管使用了OpenGL加速,与Pr有所不同,Ae并不会吃满核显,反倒是内存占用了将近14GB。
一通测试下来,我发现显卡似乎对Adobe“三件套”有加成,于是外接显卡再次进行测试。


外接显卡后,Photoshop 2019似乎并不是很感冒,测试下来的成绩和不外接时差不多。


观察测试过程可以发现,外接显卡是能起作用的,但只能在为数不多的特定环节起作用,而且也没吃满。


Premiere Pro 2019则比较意外,在外接了显卡之后,效率有了质的飞跃,渲染只用了16分21秒。从上图可以看到,使用CUDA进行计算后,显卡的占用率居高不下,同时CPU和内存也终于被吃满,去除瓶颈后机器终于能够全力工作。
不过能有如此之大的提升,和素材是有关系的。据后期小哥的说法,如果换一台普通的素材,比如手机随便录一段视频,简单加工后进行渲染,是否使用CUDA加速不会有太大的区别。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B站看看这个短片(av71309071),分析下为啥会对显卡有这么大的依赖,我本人并不是很懂这些。


After effects 2019则与Photoshop一样,对外接显卡不感冒,渲染用时42分13秒。


观察渲染时的占用可以发现,Ae将核显的工作丢给了独显去做,但不管是啥显卡,Ae并没有发挥出它们的全力,CPU依旧“划水”,内存依旧被吃满。
对比完外接显卡的表现,我们最后对比下其它机器跑相同测试时成绩。我选择了i7-9750H+RTX2060+16GB内存的GS65作为比较对象。


与Y9000X不同,GS65在Ps的Benchmark中效率明显更高,从分数子项来看,CPU分数是差不多的,但Filter Score和GPU Score明显略高一筹。然而Y9000X外接显卡时并没有这样的效果,我测试了两遍,确实没法达到GS65的水平。


Pr渲染环节,GS65出现了诡异的Bug:渲染过程中CPU、显卡占用归零,内存占用少一半,进度条卡住不动,前后尝试了5次,每次都有这个问题,最后我不得不放弃测试。相比之下,Y9000X就稳很多,测试都是一次完成,没有出现BUG。


Ae渲染环节,GS65用时36分32秒,比外接显卡的Y9000X快了6分钟。


在渲染环节中查看任务管理器,发现CPU、显卡等的占用和Y9000X一致,GS65的x独显在这里也应该是派不上用场的,这领先的6分钟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Adobe系列的测试终于整完了,最后看看工业软件测试——SPECviewperf 13。测试结果如上,注意本来有ENERGY-02项目(对应一款建筑能耗模拟软件),但Y9000X在进行这个项目时得不出分数,不知道为啥。


至于结果对比……emmmm,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小结一下: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通过这个测试环节,显卡的存在感明显提高,独显对于生产力有不小的加成。在Adobe常用的三件套中,独显对Pr渲染复杂视频的提升非常明显,Ps和Ae则显得有些“玄学”——对比GS65,Ps测试中GS65显卡分数明显较高,但Y9000X外接了显卡分数变化却不明显;GS65 Pr渲染卡BUG,Y9000X稳得一笔;Ae明明没如何调用显卡,GS65却仍然能比外接显卡的Y9000X快一点。如果非要解释的话,可能Adobe对外接显卡这种东西还没做好优化吧……
另外,不论是Ps、Pr或是Ae,都对内存容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16GB内存轻松被吃满,根据后期小哥所说,视频素材在48GB的台式机上渲染能占用将近30GB内存。所以,如果你购买Y9000X是准备用于Adobe全家桶的,最好选择32GB版本,要知道它并不能扩展内存容量。
至于SPECviewperf 13的一系列工业软件测试,只能说没了显卡真的不行。

五、散热

我们经常说散热测试是“砖头本”的炫技环节,但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对于Y9000X来说,这也是它的炫技环节,尽管它很“苗条”。


室温25℃,待机状态下一切正常。




单烤FPU 30分钟(烤了6分钟才想起要记录,我的失误),CPU功耗维持在60W;温度86~91℃,平均88℃;频率3.1~3.2GHz。


将机器垫起后,温度有所下降,在85℃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Y9000X的适配器功率并不足以维持单烤FPU时所需要的功耗,所以用于单烤FPU以及其它对CPU负载很高的用途时,机器会从电池取电。如果电池电量比较低,则“野兽模式”下CPU也不会保持60W功耗,如下图所示。


在我看来这也是无奈之举。由于PD充电的限制,目前Type-C口的适配器最大只能做到100W的功率,如果换用更大功率的适配器,成本上升不说,可能机器的厚度以及适配器的体积重量都要上涨。




表面温度方面,待机肯定是没问题的。




单烤FPU时,键盘键帽最高温度为47.2℃,除了中心区域外,其它区域的温度控制得比较合理,键盘左侧温度较高但没超过40℃,日常使用影响不大。背面温度可能需要注意一下,高负载下不适合放在腿上使用。



Y9000X能在“苗条”机身的限制下做到如此强大的散热和性能发挥,最大“功臣”是官方宣传的Vapor Chamber,说人话就是真空腔均热板。相比传统的热管,该方案的最大优势就是在保证散热能力的同时,厚度可以做到非常小,同样厚度的热管已经不能称之为“管”,而只能是“片”,这样的热管散热能力已经大打折扣。所以对于轻薄高性能机器来说,真空腔均热板是目前较好的散热解决方案,采用同样方案的雷蛇灵刃已经给我们展示了它的潜力(能解决35W+80W功耗的发热)。要说缺点的话,成本高昂应该是它最大的缺点。
均热板左右两边的四个风扇则是为了保证足够的进风量,可以看到风扇的扇叶比较密集,但体积不够大,这也是缩小厚度带来的限制,为了突破这样的瓶颈,Y9000X用上了4个风扇,也使得它的噪音在轻薄本中处于较高的水平。
六、续航与其它



如果说显卡性能是Y9000X的一大短板,那么电池就是Y9000X的第二个短板。作为一台性能释放如此猛的标压机器,Y9000X配备了60Wh的电池,显得有点小。这也是受限于机器厚度,60Wh电池已经是成本和容量上最好的均衡,再往上加电池容量不是不行,但成本会剧增。那么60Wh电池能带来多长的续航呢?我使用PCMark8和PCMark10分别做了测试。



平衡模式



静音模式



同样是静音模式

结果不出所料,同样是静音模式,PCMark8是2小时56分,比较“水”(多了间隔时间)的PCMark10则是6小时43分,切换到平衡模式再用PCMark10进行测试,成绩相近,证明PCMark10续航测试的负载较低,CPU不会跑到很高的功耗。
需要注意的是,续航测试是在120nit亮度、平衡——更长的续航电池模式下进行的,同时关闭Wifi、键盘背光、核显节能,断开一切外接设备。另外,PCMark8续航测试中某些项目对性能要求较高,且PCMark8的测试在电池电量20%时就会停止,所以成绩要比PCMark10低不少。哪一台成绩更加科学,需要大家结合实际自行判断。


最后我们来说一台很多人容易忽视的问题:4K分辨率下的核显占用。如上图所示,在4K分辨率下打开火狐浏览器,进入斗鱼观看直播同时开启弹幕,此时打开任务管理器会看到核显的占用轻松到达75%左右;如果弹幕更密集,那么100%的占用也不是问题。
实际上,UHD核显在带动4K高分屏进行某些工作时,已经相当吃力;而不单止是Y9000X,所有核显+独显组合的4K屏机器,除非能屏蔽核显,否则都可能面临这个问题,这也是我不看好4K屏机器的原因之一。
七、总结

评测到此已经结束,Y9000X是一款好机器吗?是的。极致的厚度,在纤薄机身中能做到媲美游戏本的散热和CPU性能释放,这确实是一款独特且优秀的轻薄本。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打破了轻薄本散热难以做好的“规律”,其它厂商在这个厚度的产品只能搭载低压CPU,撑死加上一张MX250独显还要带上各种限制,总功耗能有40W已经算是做得很好了。然而Y9000X的出色表现,宛如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它们脸上:机器薄了,散热就做不好?性能就要受到限制?功耗只能低?不好意思,我的厚度比在座的大部分机器都薄,我能上标压CPU,我还能保持60W的功耗,不是我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低压轻薄本,都是垃圾。
因此,Y9000X是一款对手很少的机器——拿它跟同厚度的机器比,绝大部分是低压CPU,都要被干趴;拿它跟标压CPU的机器比,都比它厚,大部分还多了独显,比起来似乎有点牵强;拿它跟同类型的机器比,目前能找到的只有XPS 15核显版以及惠普1050 G1核显版,散热都被它吊打……
但是Y9000X是一款很好的生产力工具吗?我不这么认为。工业软件对显卡性能有需求、Adobe系列中,一款像样的独显也有助于效率的提高;还有各种形形色色的、多个领域的专业软件,你敢断言它们真的对显卡性能没有需求吗?而且,核显输出还把10bit屏给“无效化了”,真的令人遗憾。能让Y9000X发挥出最大生产力的用户群体,可能就是程序员了。
另一台让我不敢苟同的地方是屏幕,4K版本显然是冲着设计师去的,既然打着“生产力”的旗号,那整个像样的ICC是最起码的吧?我不要求你像工作站一样整个色域切换,把ICC搞好,让不懂色彩管理的用户也能轻松上手,这才显得更加专业。
一句话:Y9000X香吗?香,但不是我的菜,也不是大部分人的菜,它是一款小众产品,自始至终。

<hr/>应评论要求,补充小新Pro13(i5-10210U+MX250+16GB)的Adobe三件套测试,以及SPEC的测试成绩。


Ps的Benchmark测试,成绩667.6,用时47分钟13秒,比Y9000X分数低了33.2、慢了1分30秒。


Pr渲染导出,用时32分52秒,差不多是Y9000X外接显卡时两倍的用时。MX250在CUDA加速上或是有用的,但本身规格低,效率明显没RTX2060 Super好(哪怕它带宽受限了)。


Ae渲染导出,用时45分32秒,介于Y9000X不外接和外接显卡的成绩之间,但差距很小。




SPECviewperf 13测试,有了MX250后提升挺明显的。
小结:独显的作用或是体目前Pr和SPEC上,哪怕是MX250这样的入门级独显,都能带来明显提升;Ps和Ae对独显不感冒,跑Ps或是依赖于CPU和内存,Ae更是内存大户。GS65我是不太懂它的提升是哪来的,它和联想的两台机器最大的区别可能就在于非板载内存了……
至于编程就不用说了,各位程序员都懂,而且可能都已经买了Y9000X了。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浙江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liyadong993 | 来自北京
生不逢时
GTMD Intel ![生气]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eoidea | 来自北京
2k面板少有开模的,高素质的更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neonax | 来自北京
看完评测,感觉Y9000X的适用人群比一开始想的还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ylq527 | 来自广东
最新测试版BIOS提升了续航和雷电显卡性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lpmaster | 来自北京
ssd走直连的本子不少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死神不在家 | 来自北京
旗舰游戏本吧,像超神这样的,但它们用的是760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iyueliang | 来自北京
充电器能用那种小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hjy8 | 来自北京
保证功率足够就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h666666 | 来自北京
logo中Y字光可以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问题更多>

123下一页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