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文了解2021年新规下的OTT,DVB和IPTV,最专业的深度 ...

a951753abc 回答数0 浏览数879
更多前沿观点,欢迎关注公众号“OTT营销新视界”(大屏线上营销),“屏响力”(数字化户外)
目前主流的三大形式DVB、IPTV、OTT
自三网融合的战略(即通讯网、互联网、广电网的三网融合)提出以来,广电领域内各行业开始着手于各方面的变革与升级,网络宽带的覆盖以及资费的下降,有线数字电视机(DVB)、IPTV和OTT又进行着新的产业纷争,争夺着用户群获取利益增长点。未来,又会呈现出怎样的格局呢?

DVB
阐述:电视机从诞生至今已有百年多的历史,在过去,有线数字电视机DVB曾经一直都是领头军的存在,它的原理是将电视机信号的制作、播放和接收都予以数字化的方式,也可称之为传统模拟电视机的数字化。
运营主体:它没有统一的运营商,由全国31省电视机台各自形成的运营商播控。
传输渠道:通过有线专用网络传输信号。
内容审核:各家电视机审核好传媒机构上报的内容。
实现方式:利用天线、非智能电视盒子传播审核过关的内容。
独有特点:只有直播,清晰度高、音频效果好、抗干扰能力强。因此,DVB的直播信号传输一直是最稳定的。

IPTV
阐述:IPTV及交互式网络电视机,它是在网络宽带诞生与普及之后开始兴起的,所以IPTV是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技术功能于一体的,利用(宽频网络)宽带网作为介质,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机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新兴媒体技术。由于需要使用网络,一般IPTV服务供应商经常会一并提供链接互联网及IP电话等相关服务。综上所述,IPTV不仅可提供数字电视机的服务内容,还能够提供网络等其他的功能服务。
运营主体:在我国,目前IPTV播控管理实行的是二级播控管理的方式,中央电视机台为一级管控单位,31个省所成立的IPTV新媒体运营公司为二级播控方,其中有26个省成立的是独立的IPTV新媒体运营公司,而江苏、内蒙古、宁夏、青海、西藏的IPTV业务仍由当地电视机台运营。
传输渠道:通过运营商专用网络传输信号。
内容审核:各省电视机台成立的新媒体运营公司审核好上报内容。
实现方式:利用IPTV网络电视盒子传播审核过关的内容。
独有特点:具有可回看、可点播、可时移的特性,因此被广泛使用。

OTT
阐述:OTT——“Over the top”是指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由各牌子独立运营。OTT基于的是开放互联网的服务,因此其终端包括有电视机机、电脑、电视盒子等,还包括有智能手机、PAD等移动端,强调服务与物理网络的无关性,仅依托于互联网便可提供服务。
运营主体:由各牌子独立运营,互不干涉。
传输渠道:通公网网络传输信号。
内容审核:由七大牌照商审核各单位上报的内容。
实现方式:利用网络电视盒子、智能电视机传播审核过关的内容。
独有特点:除了直播之外,拥有点播、轮播、APP(OTV、音乐、游戏等)、轮播、多屏控制(手机、PAD)等,唯一的缺陷就是无法直播。
OTT的“弱点”?电视机直播业务来龙去脉

何为电视机直播,此直播非彼“直播”

OTT只能提供丰富的互联网视频内容,没有直播,这是OTT一直以来的“痛点”,这一“直播”并非指的我们在淘宝、抖音中看到的人物直播聊天,一台主播通过手机屏幕给大家表演节目或是宣传商品并实时和观众进行互动,观众可以留言、刷礼物;这一“直播”指的是传统的频道输出模式,就像DVB的那种直播电视机,实时播放通过有线专用网络传输的内容,观众只是单方面的观看节目内容,无法与电视机中的人进行互动。

OTT行业为何不被允许直播?

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近期发布《关于收集违规开展互联网电视机直播业务情况的通知》,要求各上市广电网络公司收集各地互联网电视机直播业务违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终端、软件APP、业务合作方、持牌机构等),汇总相应情况后上报主管部门,并建议采取相应措施规范互联网电视机直播业务市场。


2011年,OTT的行业监管规范性文件181号文颁布,明确规定暂不开放OTT直播业务;2016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又下发181号文,明确规定重点整改带直播的OTT业务;2020年,国家广播电视机总局网络司又下发25号文,要求整改各大商业机构的客户端软件中存在的内容播控权的违规行为,对DVB+OTT模式形成更多约束。
而此次新通知的发布,很直观的表明了业务的规范运营依然是红线,互联网电视机节目直播服务在政策层面依旧没有得到解禁。国家目前大力推广的是拥有直播业务的IPTV。
自2004年中国电信和网通小规模开展IPTV用户试验开始,中国IPTV发展已有17个年头。17年间,IPTV经历了从艰难走向稳定再到爆发式增长的阶段。


2004年,中国电信和网通在实验室积极测试IPTV,同时在进行了小规模的用户试验,业务模式以点播为主,截至2004年底中国IPTV用户数量为4.6万户。由于利益冲突,IPTV进展十分艰难,截止2009年底,IPTV用户数才发展几百万;《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的通知》下发后,IPTV进入正式发展阶段。根据这两个国家文件,广播影视行政部门正式明确IPTV集成播控平台采取中央总平台和省级分平台两级架构;2015年,IPTV终于冲开了政策关,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15)65号文《三网融合推广方案》,长达5年的三网融合试点阶段终于结束,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扩大到全国范围,全面推广三网融合。截止2021年7月,IPTV的用户数量已突破3.36亿。
由于OTT电视盒子、智能电视机终端厂家、软件APP、业务合作方等数量众多,开放OTT直播业务会加大版权保护的难度,所以国家一再的出台各种政策禁止OTT直播。

OTT市场乱象与政策收紧

自广电总局颁布了181号文以来,天猫魔盒、电视机猫、兔子视频、泰捷视频等就频繁的被下架,不断地落实“电视盒子和智能电视机必须选择链接广电总局批准的互联网电视机内容服务机构设立的合法内容服务平台”这一条例。
OTT还推出了各种形式的轮播,把丰富的点播内容按频道形式进行重新编排、打包,再按时间顺序播出,但其实点播内容轮播化只是形式上向直播频道的无限靠近,所以轮播频道其实就是直播频道的一种形态,也要进行下架整改。
近日,为推动互联网电视机健康发展,国家广电总局网络司针对OTT行业频频发出管理动作,要求对OTT产业存在的种种违规行为进行整改,涉及OTT产业的多个方面,并提出针对性措施。
【涉及集成播控的整改要求】
互联网电视机集成牌照商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于集成播控的管理;
做好对于专区栏目和牌子的管理,必须符合相关政策要求;
集成平台对于应用商店必须做到可管可控;
轮播频道作为直播频道的一种形态,不符合相关政策规定,要进行整改。


【涉及内容服务的整改要求】
重点检查境外影视剧,必须经主管部门审批引进,且有相关文号,同时片头做好批注;
做好内容检查,不得上线明确责令下线整改的部分违规节目。


【涉及业务运营的整改要求】
对于短视频、电商等新业务的上线必须经过总局安全评估、报备后,方可在平台上线。
针对OTT平台第三方应用商店
明确提出了整改要求,重点为直播及违规APP在商店的下架、整顿。


【针对终端生产厂商】
分别就数据管理、集成播控、应用商店等提出了诸多明确的整改要求,尤其是对于其中某几家家电厂家的违规行为,还特意下发了要求查处的函件。


随着互联网电视机的发展,近些年似乎针对性的整改要求变少了,这其中有随着过去的系列整改中,OTT已经从野蛮生长进入到一台合规管控的阶段的原因;有OTT入局者的市场竞争也从之前的无序白热化,开始朝着市场秩序稳定、有序竞争转化的原因;随着智能电视机终端的普及,互联网电视机正在成为国内电视机领域暨DVB\IPTV之后的第三极。
但同时,互联网电视机市场的覆盖扩大,伴随着新技术、新场景(比如投屏)的使用,在内容、播控、数据、新业务等方面也必然带来新的管理挑战,市场和政策之间的磨合还将继续,但可管可控依旧是底线。

政策下的“对策”新型模式诞生

当下的大屏市场,已经进入存量用户争夺时代。IPTV方面,总用户数已达3.36亿,虽然早已成为传播主渠道,但用户规模已经逐渐触顶,尤其在运营商终端补贴降低后,用户放缓甚至下滑的情况更加明显。因此,不少地区的IPTV都开始在精细化运营、本地化建设、牌子化打造等方面进行加码。


有线方面,用户近几年整体呈下滑趋势,用户被分流严重,同样急需尽快找到更多增长点。
OTT方面,虽然内容更加丰富,但没有直播一直是其最大的短板之一,如今这一短板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得到补足,例如与有线合作,利用其广电嫡系的身份,在OTT+DVB等政策未曾严格禁止的区域进行更多尝试。
2020年底,海信也联合聚好看电视机系统开通了“有线宝”服务,在导航栏中就可以看到单独的版块栏目,不需要电视盒子和第三方软件更无需切换信号源就可以观看直播节目,本质上就是OTT+DVB的新形式。


华为智慧屏产品此前也与各省广电合作上线了新业务,覆盖了湖南、浙江、河北、贵州、江苏、安徽、河南等省份。开通后在首页导航栏内就会有相应栏目板块,里面包含央视、卫视、地方台等直播频道。用户可根据自个的需求选择月付、季付、年付,不同的城市收费标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由此不难看出,华为的新业务在直播内容、操作便捷度、收费方面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这开启了OTT+DVB的新形式。无需多余的电视盒子、遥控器,仅一台电视机就可以解决绝大多数的观看需求,这对用户来说,大大增加了便利性。
让直播模式从价值消解中重新构建

电视机直播业务核心需求点

电视机一直以来都牢牢占据着客厅的中心位置,在这一过程中,大家形成了最有代表性的习惯——换台。如今,电视机已经发展成为智慧屏,但仍然很多不同年龄段的人认为“看电视机就是看不同电视机台”。人们打开电视机有时候仅仅是为了消遣时间,并没有特别明确的想要看某一台电视机剧或者综艺,直播是最便捷的一种观看选择,可以随意选择,停在哪个频道就观看哪个。

信息爆炸的年代
传统单一电视机直播的优势越来越少

目前频道化直播依然是电视机收视的主体。不过,传统电视机的地位却受到了更多挑战。根据CSM数据,2020年,电视机大屏收视市场中,传统电视机的开机日活率仅达30%,而OTT的开机日活率是55%。
随着用户习惯的快速变化和互联网业态的不断变迁,电视机直播频道的内容编排、观看方式、用户体验等,变得不再适应当下用户的观看需求,传统电视机的发展越来越难。
近些年,一些赛事版权更多为非电视机台播出平台所有,很多主流媒体也在推行先网后台、移动优先等战略,再加上短视频、网络直播等种类繁多的视频业态,以及倍速播放、互动弹幕等五花八门的观看方式,传统电视机直播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少。

直播的存在是“非必须但必要”

从用户使用场景来看,直播依然是当下的收视主体。根据CSM数据,2020年,电视机大屏收视市场中,直播频道收视占比达到75.29%。尤其有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用户对直播的需求会进一步提高,例如6月的欧洲杯,根据勾正数据发布的《2021年6月家庭智慧屏IPTV大数据报告》,带动CCTV5体育频道全天收视率上涨22.21%。


总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有线电视机实际用户数达2.07亿,其中有线电视机双向数字用户数9551万,这说明依旧有1亿多用户在观看以直播为主的电视机,直播也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着有线电视机的生存。而截至今年6月,我国直播卫星开通用户达1.3亿。
不难看出,目前的电视机直播市场依然巨大,直播对于用户而言,其实就是传统电视机时代养成的一种观看习惯,给观众带来的心理满足感要远大于实际价值,随着年轻一代用户逐渐成为消费主体,这种直播依赖心理势必会进一步弱化。因此,为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用户需求,电视机直播频道也有待变革。直播的存在变成了一种非必须但必要品。

OTT产业对DVB+OTT的探寻,让各地有线与国网都在与时间赛跑

随着用户规模的见顶、价值转型需求的愈发迫切,电视机大屏市场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而直播作为电视机大屏最基本的服务业态,也让各方纷纷围绕此行动起来。
目前,直播是各地有线的重要业务支撑,一些发展艰难的地方有线通过各种方式向OTT开放直播,换来更好的发展;从各省有线收回更多控制权的国网也试图通过直播开展新业务。
但其实随着互联网和用户习惯的影响,传统电视机直播业务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各地有线与国网都在与时间赛跑,在电视机直播变革之前,在DVB+OTT以各种形式推进中为自身争取更多价值。

部分资料来源:网络,勾正数据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黑龙江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