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世界读书日到了,还记得自个看的第一本小说吗?是看纸质书好,或是看电子书好?

chunxi 回答数10 浏览数653
世界读书日到了,提倡大家多读书,读好书,目前人是看纸质书好,或是看电子书好呢?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sinray | 来自上海
《白话聊斋》
应该是上海古籍出版社选编的,不厚点,蓝色封面。不是纯粹的翻译,而是改写,文笔很不错,纸质也好。那时我还很年轻,在那可读的书不多的年代,得到这样一本有趣的书,真的是如获至宝,看了一遍又一遍,比如其中的“红玉”。也正是从那时起,我就十分迷恋书中的世界,一直到目前。现实实在让我烦透,唯有踏进书的世界,我才享受到平静和安宁。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瓜虫 | 来自北京
世界读书日,我和书的情缘
因为父亲是老师,所以在四、五岁的时候就认识了不少字。而读的第一本书是《红楼梦》,或是繁体的。厉害吧?因为父亲在解放前就是个私塾先生。
记得大概是6岁吧,在家里翻到了这本书,一套共4本,厚厚的,纸质泛黄。每天早上,姐姐们上学去了,爸妈也上班了,我因为没到λ学年龄,就一台人坐在门槛上看书。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按书中的意思来拼凑,居然读完了全套书。
看到的精彩故事会讲给父亲听,父亲总是半眯着眼,点着头认认真真地听我讲,偶尔纠正一下我的错别字。
那个时候,越剧《红楼梦》影片版正在上映,人们追剧的热情不亚于目前的粉丝。而我因肚子里相关的故事多,也就成了小伙伴们的老大。
如今,时隔多年,闲暇时间多了,再次拿起了书本。从李白的浪漫到苏东坡的豪放,从鲁迅的犀利到汪曾祺的抒情,从人文心理到世界名著,看得那真是个过瘾!
目前书的的种类多,谈书方式也多。我或是喜欢纸质书。因为拿在手里,闻着书香,可以给我直接的愉悦感,在看到喜欢的部分,还可以做个标志,写点感想,能省事我回顾。
电孑书有时候也会看,往往是在外出的时候,图个省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yloyer | 来自江苏
一,《鋼铁是怎样炼成的》
二,电子书,能叫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hytt | 来自北京
这不是小说,但对我有很大影响的,司马迁《史记》小册子的一小部分,左侧文言文,右侧白话文解读。还有小说《金光大道》,因为觉得小说写的有气势,印象较深。
我特别喜欢鲁迅先生的作品,总觉得鲁迅先生的所有作品,表面上的犀利背后,有另一种形式的,柔的内涵和一股股接地气的正义感。如果从里到外去看,那就是老先生的骨头,沒有傲气但透着一种正义一一骨气。同时这种自身的骨气也无意中雕塑了自身的一种精神一一不朽的鲁迅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黑白畫映 | 来自北京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很感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我看的第一本小说是《明英烈》,是和一台同学一起看的。当时我们一下课就看,看到精彩部分我们笑得前倾后倒的。还记得那个笑点是:一对小兄弟因为很会打仗,深受皇上器重,哥哥十五六岁被召进京城当驸马,十三四岁的弟弟想:“驸马一定是一匹最好的马!”所以看到哥哥要进京了特别着急,也要跟着去!说:“哪怕分到一条马腿也好!”几十年了还记得这个笑点,还记得这本书。
至于看纸质书好,或是看电子书好,我认为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可能对纸质书情有独钟,因为纸质书更有年代感,那种书香是很独特的。电子书对于现代的职场人来说,阅读起来更省事,有时间就看,没时间就听,也挺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ifangczy | 来自北京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希望不久的将来中国能有自个的读书日。
我看的第一本小说是郁秀的《花季雨季》,当时还在上学17岁,放假的时候还看了根据小说改编的影片版《花季雨季》。
纸质版的书和电子书各有优缺点。
电子书和纸质书各有各的利弊,电子书具有省事携带、轻巧、信息量大等特点,而纸质书也不甘落后,纸质书具有省事书写、有立体感、有手感、一翻即开等特点,纸质书的缺点有比如容易弄脏、弄坏、弄丢,而电子书只要多注意云备份,却基本永远都不会丢。下面小编简单分析一下电子书和纸质书哪个好用以及电子书和纸质书的利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scj | 来自北京
儿时读的第一本书是母亲给买的高玉宝的《我要读书》,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写了玩“天下太平”的游戏和上树掏喜鹊蛋,50年代初我也玩过那个游戏“天下太平”,目前如何也想不起来如何玩了,只记得好像胜的一方可以写一笔笔画,看谁最先写完这四个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inray | 来自台湾
总是有些提问一下就能触动到你的内心深处,让你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很乐意回答这个问题。我读的第一本小说是《三国演义》,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我那时大概是八九岁,也可能是十来岁,年龄是记不清了,但书名记得清清楚楚,就是《三国演义》。这本书是在邻居家发现的,邻居家的人都不识字,不知如何会有这本小说。这是一本老版的图书,繁体字,里面配着好多插图,书已经残缺不全了。我因为识字早,好像五六岁就认识好多字了,所以对书特别喜欢。那是一台特殊的年代,孩子们基本没书可看,我又出生在农村,精神食粮特别贫乏,见到这本旧书也是如获至宝,拿回家就趴在炕上看。那时候是没有书桌的,也没有床,我看书都是趴在炕上,慢慢养成了习惯,就是目前我也愿意趴着看书。当时虽然认一些字,但想看这样大部头的长篇小说或是太难了,当时跟本没有字典,与其说在读小说,不如说在“蒙”小说,好多字都是瞎猜的,可能在看这部小说前听过三国故事,不然看着看着好多章节我如何都看懂了呢。当时的我在这本小说上痴迷了好久呢,特别是那些插图,形象生动,更给读书增加了不少兴趣。如果让我选择读什么版的书,我或是愿意读纸质版的,我愿意闻油墨的香味,抱着这样的书读感到亲切,心里踏实。电子版的比较费眼睛,或是让年轻人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r8kao8k8 | 来自北京
大家好,我是黄铜骑士。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很高兴能在这一天回答一条和读书有关的问题。

下面就来和大家聊聊。

我还记得我看过的第一本小说是《封神演义》,是在我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的暑假里看的。
那时候,我们这里的电台播放过单田芳老师的评书《封神演义》,可谓风靡一时,万人空巷,大人孩子都爱听。我听完了觉得意犹未尽的,因为后面有一些精彩的情节,不知是进度原因或是电台那边对节数有控制,只是一带而过,没有详细讲,我觉得还不过瘾,就去附近的书摊买了一本《封神演义》的小说来读。
那本书的封面是蓝色的,里面还有一些插图。我顺便说一下,这本书其实是经过改编的少儿版的,但是也没有什么重大的删减,只不过是把一些文绉绉的句子改成了白话文。
后来,多年以后,我才看了原著版的《封神演义》。



至今我仍然觉得,《封神演义》是一部经典的魔神小说。其中哪吒割肉的这一情节是非常重要的,前一阵子热映的影片《哪吒》把这一情节给改掉了,我认为这就是毁原著,所以尽管好评如潮,但是我一直都没看这个影片。

第二个问题。我个人比较喜欢看纸质书,不喜欢看电子书。
纸质书和电子书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那就好比,有一台真实的老婆和电脑里存了很多美女图片,这二者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吧?



我看的书以纸质书为主,偶尔也会试读一些电子书。但是我只看过一台完整的电子书,那就是石田衣良的《孤独小说家》,看完了觉得不错,就立刻买了纸质书。



这两个问题就回答到这里吧,祝大家阅读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