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河南卫视的国风系列节目爆火,真的能帮助传统文化走进年轻 ...

冰封メ灵儿 回答数0 浏览数586
首先,感谢大家的支持与信任。2021年河南春晚《唐宫夜宴》的“出圈”,对我们而言是意外之喜。
但更让我们惊喜的,是在创作“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过程中观众的鼓励和包容,是在弘扬传统文化的道路上与人同行的感动。



《端午奇妙游》节目《洛神水赋》

在我们看来,与其说“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帮助传统文化走进年轻人心里,不如说这些节目在年轻人心里埋下了一颗文化的种子。
“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是在年轻观众的见证下诞生的。一路走来,年轻观众的关注、鼓励、建议,给了我们莫大的支持。在与观众的互动中,我们感受到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信心,这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
于是在节目里,我们描生活、谈感情,也话家国、论人心。如果说传统文化的滋养带给我们创作的灵感,那么观众的包容激发了我们创作的自由度。这份深植在当代年轻人心中的文化自信,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清明奇妙游》节目《纸扇书生》

也是在年轻观众的帮助下,我们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从开通媒体账号以来,河南春晚官方的后台收到了许多粉丝的私信。这些私信中,不乏各种文化形式的创意和传统文化的创新:大鼓戏、英歌舞、版画、玉雕、霹雳布袋戏......
我们感受到大家的热情,于是发起了“河南春晚我来造”活动,感兴趣的知友可以移步假如你是导演,你会如何策划2022河南虎年春晚?参与讨论
文化形式的挖掘和传承是当代人的使命,如果说“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让传统文化“美起来”、“活起来”,那么传统文化的“火起来”则是年轻观众们共同努力的成果。



“河南春晚我来造”活动

“国风”的爆火带给我们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的信心。在创作“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和与观众的互动过程中,我们感受到,文化的滋养没有传统与现代之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也并不局限于形式。
我们之所以尽情投入地去想象和描绘古人的文化生活,是因为我们认为,讲前人的故事就是在讲当代人的故事。春节“夜宴”、元宵“观灯”、清明“踏青”、端午“祈愿”、七夕“看星”、中秋“思念”、重阳“追梦”......
我们和前人寄情同一台月亮、仰望同一片星空,我们脚踏实地地在同一片土地生活着,在相似的时刻同沐一样的春日暖风。
生活始终向前,文化的力量亘古不变,这是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滋养。我们相信,这样馥郁的传统文化,充盈在每一台热爱生活的年轻人心中。



《重阳奇妙游》节目《有凤来仪》

事实上,年轻人一直是“我们”的主力军。“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主创是凝聚在80后、90后青年导演周围的年轻团队,天马行空的创意、灵活应变的配合,让节目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
同时,观众也一直是我们创作团队的一部分,正是年轻观众的喜爱为节目镀上金辉。于是,年轻人的热忱贯穿于节目内外,形成“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基调。
我们相信,时代的热烈来源于年轻人的掌声,文化的种子终会在时代的沃土里生根发芽。



2021年河南省春节晚会节目《唐宫夜宴》

作为文艺工作者,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使命。但在此之外,我们也仅仅是被传统文化之美所吸引的中华儿女的一部分,是在文化的滋养下信仰生活的当代人民的一部分。
如果历史是一条跑道,我们正共同举起传统文化的接力棒,雀跃着、幸福着、积淀着、创造着,带着我们的文化基因生龙活虎地前行着。
我们有理由相信,年轻人心底那颗文化的种子可以长大,守护我们的文化绿荫也必会长青。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北京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