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投影仪如何适应日常的家用投影环境
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家用投影机的镜头和家用投影的幕面居中垂直才会保证家用投影的效果,
如果无法保证投射线和墙面的垂直,就会发生偏移,从而产生梯形的画面,也就是画面出现一边高一边低,或者图像一边宽一边窄的情况,而纠偏功能就是梯形校正。
家用投影机的镜头和家用投影的幕面居中垂直才能保证画面效果
这样一来,投射墙的位置、墙面上的装饰以及周围的家具都会挤压着家用投影仪的成像空间,对房间部署要求就会比较高,家用投影仪支持侧投和梯形校正就非常有必要了。
梯形校正如何实现
梯形校正的原理:梯形校正分光学校正和数码校正。
光学校正:就是移轴,通过改变镜头位置来实现,将镜头调整与幕布调整成垂直方向,在光学上形成一台直角,对画面像素没有影响,
不过这对机器的体积和成本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目前几乎不用于一般的家用家用投影。
数码校正:目前几乎国内的家用投影机厂商都采用的是数码梯形校正技术,
是通过软件或者硬件的方法来实现梯形校正。
- 软件梯形校正:是通过家用投影仪GPU对输出的视频画面进行梯形角度计算,再依据扫描幅度调整和补偿,这种实现方式的成本较低,不过弊端也是明显的,它以牺牲一部分的画面像素为前提,同时侧投时不支持3D播放。
- 硬件梯形校正:搭配独立的梯形校正的处理芯片,这种芯片一般由日本一家名为i-Chips公司提供,通过裁切画面来实现梯形校正,不过对画质或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不过这种方式提供较大角度的几何校正,还提供画质校正、调整等功能,并且支持侧投3D,是目前梯形校正较好的一种方式。
软件梯形校正校正幅度在±15度以上,硬件梯形校正支持±45度以上,但即便如此也不建议角度过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正投的效果是最佳的。
一般来说镜头无法处于幕布上下沿以内是比较普遍的情况,垂直梯形校正基本是常规操作了,家用投影机进行垂直方向的梯形校正即可使画面成矩形,不过这种校正方式只能接受上下方向的角度偏差,而不能水平位置上进行调整,使用场景非常有限,不过目前一部分厂家已经实现了水平梯形校正,保障了水平方向的画面观看效果。
梯形校正的交互体验
多数传统的灯泡机是通过手动梯形校正的,而入门级的智能家用投影仪大都已达到自动梯形校正的门槛(体验和效果另说),
顾名思义,
手动梯形校正需上下左右逐一手动遥控操作,根据调整画面选中要拉伸的点,不断调整点线的位置和角度,以最终让画面呈现一台规整的矩形效果。
自动梯形校正开机即可完成,不过对于入门基础款,手动梯形校正的的精准度可能没那么高,需搭配手动完成,
而高端旗舰款有ToF激光和高阶算法的加持,精准程度最佳。
梯形矫正功能可以保证大画面的实现
总的来说家用投影仪的梯形校正就是偏正功能,是对于用户的家用投影环境不理想提供的补救方法,
试想一下要投射100寸的画面尺寸,那么一台投射比在1.2:1的家用投影仪理论上需要2.7-2.8m的距离,正投对于很多小户型的用户是没有办法实现的,只能通过改变家用投影角度(水平方向)增加镜头到投射位置的距离,这样就可以轻松获得大面积了。
梯形校正的劣势你也应该了解一些
无论是软件梯形矫正或是硬件梯形矫正都会对画质造成一定的损失。
在暗光处使用会看到“阴影灰边”,对于有些人来说会影响观看体验,而且目前没有解决的方法,因为家用投影仪照出的总光线是不变的,画面通过技术调整成了矩形,就会剩下了这个没用的白边。
<hr/> 总结一下:家用投影仪在安装的过程中会因为抖动导致画面出现极大的偏差,这个不难理解,家用投影成像的原理是光将图像投射到墙或幕布上形成的影子,
因为抖动产生的光源误差,投射到几米外的家用投影幕布或者家用投影墙画面上的呈现画面误差就会很大,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梯形矫正的偏正功能也就可以大显身手了。
就目前的市场上看,拥有梯形校正处理芯片是一部高水准的家庭家用投影仪所应该具备的。
我是爱科技不爱口红的95后妹子@不熬夜的大令,程序猿一枚,希望我的专注可以给你在选购家用投影仪方面一些有效的建议。
2021年有哪些家用投影仪推荐
买过家用投影仪的你们,真的推荐家用投影仪吗?
单色激光家用投影不如三色LED家用投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