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4K科普帖】原生4K?真4K?伪4K?直到今天才完全搞明白 ...

vv1682 回答数8 浏览数5033
首先,用一句话简单说明一下区别:

真4K:家用投影屏幕上有830万像素
*来自消费者技术协会(CTA):
https://www.cta.tech/Consumer-Resources/Guides/4K-Ultra-HD.aspx  
原生4K:面板(或芯片、镜像)上有830万像素。(屏幕上也呈现830万像素)
伪4K:屏幕显示没有达到830万像素,大多为410万像素(市面这样的机种也会自称4K家用投影机,画质确实比1080P要好很多,但不是真4K)

了解了基础的概念,我们再来看市面上的4K家用投影机,敢标“真4K”的那么一定是在屏幕上实实在在的物理分辨率是4K,即3840*2160或者4096*2160。不然工商局就要去找他麻烦了。
*关于像素的小科普:
图像显示是由一台个像素点组成,3840*2160≈830万像素,而3840接近4000,顾称作4K家用投影机。而1080P的分辨率是指1920*1080。相同尺寸的显示屏幕,像素越高,呈现的画质就更加逼真细腻。所以如果你要看一百吋甚至更大的屏幕,那么分辨率一点要跟上。

其实,我们追求4K的画质效果,无非是肉眼能清晰可见的4K,即使画面放大很多倍,也逼真细腻,那就是对追求大屏娱乐享受者眼球最大的福音了。而面板、芯片的分辨率具体是多少,那是给机器看的。
所以,在所有的4K技术中,真正重要的是在观众面前展现4k性能。

1.到底什么是原生4K?运用在哪里?
不可否认,“原生4K”被普遍认为是目前最稳定清晰的图像传递途径。因为它的原始面板就是4K的分辨率,最终的图像显示自然也更细腻清晰。这是其他技术无可比拟的。
原生4K固然好,但动辄七八万的价格却让人难以高攀,从而决定了这样级别的4K家用投影很难进入寻常百姓家,像我等小厮想要在大荧幕上看到吹弹可破的少女肌肤,估计是下辈子的事了。不过据说2020年就全面小康社会了,或是可以痴心妄想一下。
言归正传,目前市面上除了昂贵的影片院放映机,高阶工程机之外,只有JVC和索尼在家用家用投影领域生产原生4K机器。就拿“索尼”来说,他们家确是实打实的原生4K,采用了SXRD 面板技术,从源头开始就提供了4K原始分辨率(4096*2160)。


但是随便上京东搜一下价格,我等也只能望而却步。不过如果你是影音界的发烧友,又有很多银子的话,那么索尼大法好哇!

不管怎样,如果预算足够,买一台原生4K家用投影机,那真真是极好的!但要记住一点:“原生4K”只是实现“真4K”效果的一种途径和方法。 “真4K”的定义并不是建立在我们使用哪种面板或芯片上,而是由屏幕上的像素构成的。
(以上预算,仅考虑了【分辨率】一种标准,像色彩、亮度等其他参数则不在本次讨论范围内)

2.更实惠的真4K技术——德州仪器最新XPR技术
在4K电视机市场如此火爆的目前,家用家用投影领域4K的普及也已是大势所趋。德州仪器(DLP家用投影厂商的上游公司)为了让4K家用投影能够普及化,于XXXX年推出了DLP XPR技术(即像素位移技术),可实现真4K的830万像素。

在这种技术下,无论DMD芯片具有多少原始像素,都可以生成830万个独立像素。达到真4K的标准。XPR技术不仅可以将2716 x 1528(0.66吋DMD芯片)像素翻倍,而且还可以达成四倍于1920 x 1080像素的分辨率(0.47吋DMD) ,以实现真4K 830万像素。

具体的技术解释如下图,非专业人士请撤离现场(因为你会看不懂)


2017年年底,明基新发布的万元内4K家用家用投影机W1700采用的就是这个技术,使用0.47吋的DMD芯片,让机身更轻盈小巧的同时,通过像素位移技术达到真4K。当然9999元的惊爆价格,明基在4K普及化的道路上也担得起“领头人”之职,让超超清的细腻画质进入千家万户成为可能。之后也有很多其他厂商拿到了这项技术,4K家用家用投影终于不再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奢侈品,至此变得更加亲民。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家用投影机技术除了分辨率之外,还有很多其他要素也应当纳入选购因素之中,在这里笔者就不做过多阐述,各家有各家特色。

3.原生4K vs XPR技术
肯定有人会疑惑,有了XPR技术可以做到一模一样的效果,那么买原生4K的不是傻子吗?
首先,原生4K是公认的最好、最稳定的图像传输途径,XPR技术也只是做到了人眼几乎难以分辨,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足以。根据明基家用投影实验中心的实际检测,在同时观看DLP XPR 4K和原生4K的画面时,几乎难以察觉两者在画质上的区别。





(明基W1700 4K家用家用投影机实拍图)
其次,两种技术会根据家用投影画面的大小产生些许差别。如果你只是投一两百寸,那么几乎没什么分别。但是如果放大到300吋、400吋,画面表现力是会有细微差别的。因为毕竟原生4K的画质输出更加稳定一些,也不怕画面放的更大,而像素位移叠加而成的像素点在无线放大时,在某些地方会有些许瑕疵(一般人也看不出来)。这也是为啥影片院的放映机一般都是用原生4K了,影院一台小厅也能容纳百八十人,你家即使是豪宅、千平大别墅,你的影音室恐怕也投不了那么大的屏幕。

也有一些观点认为,像素位移毕竟是叠加出来的,可能会产生“交错效应”,使观众看到运动伪影,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以下两段非专业人士误看,因为你可能不知道我在说啥)
l 学术上看,“交错效应”是由于刷新率低于30Hz左右的,容易被人眼捕获,而看到重影。而人眼判断静态或闪烁的最大临界值在90Hz左右(即闪烁超过90Hz时,观者就不会感觉闪烁,觉得这是静止不动的画面)
l XPR技术提供的像素位移速度超过100Hz,超出人眼的感知范围,因此不会出现任何不利的“交错效应”

家用投影机发明出来是给人看的,不是给机器检测的,人眼的感受不到的东西,何必在意,只要画面看起来真真无与伦比,甩1080P好几条街就可以了。纠结用的什么芯片的人无疑是思虑过甚。

4.除了XPR技术,还有其他技术能达到4k效果吗?
还有3LCD的e-shift技术,即4K增强技术,也可以通过像素位移达到410万像素,是将1920x1080的原始像素x2,达到近似4K的效果,但不是真4K。这是因为液晶面板的显示性能无法承受达到830万像素的刷新率造成的。



最后,给想要追求4K的广大影音爱好者总结一下,记住3点:
1.购买4K认准4K UHD(即“真4K”),CTA消费者协会标准规定真4K必须满足在屏幕上达到830万像素。
1.“原生4K”只是实现“真 4K”的途径之一, 它从来不是真 4K的同义词或必要条件。
2.“原生4K”是通过芯片或者面板直接就实现了屏幕的4K,效果极佳但价格昂贵。家用领域应用较少。
使用道具 举报
| 来自辽宁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iceboy033 | 来自浙江
同样差不多的价格w20ff 和一台入门的4k 投影 在当下的环境里 哪个更适合 同样在线app播放的1080蓝光视频 哪个机器投出的画面更好!大场景切换会更流畅…
用Deepseek满血版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evil601 | 来自北京
我们还是推荐买新不买旧,就画质来说,入门4K的分辨率比W20ff高,相对画质也更好。而关于在线app播放的问题,由于两种机型都没有内置智能系统,都需要外接播放器或电视盒子,所以相差不大,以上供您參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yForeverloves | 来自北京
好吧最后确定了奥图码uhd566 4k机器上 插针和hdr 技术 是不是只有片源支持才能实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v | 来自北京
明基4K 11999元....灯泡机,灯泡技术10年一直没什么技术更新....如果 标准使用,1年一个灯泡.更换费用几百元...为什么不买激光投影才9999,,,然后4K12999元...欸..... 换灯泡钱 还不如买一个  激光投影软/硬幕布. 布局未来...就算更新换代.也不用扔掉幕布..激光就是未来趋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心太乱 | 来自北京
XPR双像素是怎么形成的呢?看不懂为啥120Hz之后,屏幕上就是3840*2160像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z163 | 来自北京
你可以想象成DMD芯片上有好多小镜子可以反射光源,而当这些小镜子以120hz或240hz抖动的时候,光源就会在不同的位置显示,而因为眼睛的视觉暂留,这些光源都会被你的眼睛捕捉。比如1920*1080经过240hz抖动DMD以后,原本从光源出投出去一个像素会抖出4个像素,而他们速度太快了你眼睛无法察觉他们的时间差,你就会觉得这四个像素是同时出现的就变成4k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oovo | 未知
那么最后我在屏幕上看到的是抖动的1080画面还是确确实实的4k画面呢?
就是说抖动时是仅复制画面抖动还是会按照4k画面的内容改变抖动后的像素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ebspy | 来自江西
能不能详细讲一讲eshift和xpr的区别?jvc新出了8k eshift的机型,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把原生4k的像素抖成了8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当贝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