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ilongxing
| 来自北京
临床上血脂异常通常是指血清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因为脂质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才能在血液中循环,所以是通过高脂蛋白血症表现出来的,统称为高脂血症。
目前临床上高脂血症的分类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升高),以及低高密度血症(高密度脂蛋白偏低)
血脂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LDL_C升高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瑞舒伐他汀为代表的他汀类药物属于强效他汀,可有效降低LDL_C水平,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体积,稳定易损斑块,使斑块不易破裂,出血,延缓或者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发展,显著降低ASCVD的发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因此 国内外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均强调低密度脂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核心作用。提倡以降低血清LDL_C水平来防控ASCVD危险。推荐以他汀类药物来控制LDL_C为首要干预靶点,
他汀类药物的启用,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基础病,LDL_C的控制目标是不一样的,通过分层分级来评估评价ASCVD的危险程度 ,从而确定降脂治疗的目标值,
极高危人群:已经发生了ASCVD的人群,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性冠心病,血运重建术,(支架或搭桥术后),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等,
高危人群:LDL_C≥4.9mmol/L.或TC≥7.2mmol/L
或糖尿病患者1.8mmol/L≤LDL_C<4.9mmol/L.或3.1mmol/L≤TC<7.2mmol/L.且年龄≥40岁。
对于不符合上述条件者,需要评估10年ASCVD的发病风险,来决定是否启动他汀治疗。
极高危人群的LDL_C的目标值为小于1.8mmol/L,如LDL_C基线水平过高不能达标,LDL-C至少要降低50%,高危人群的目标值为<2.6mmol/L.中低危人群的目标值为<3.4mmol/L.若不能达标,也应该至少降低30%。
甘油三酯TG也是ASCVD的重要触发因素,TG水平以空腹(禁食12小时以上)<1.7mmol/L为合适水平,≥2.3为升高,如TG>5,6mmol/L急性胰腺炎风险增加,此时应联合贝特类等药物来控制甘油三酯水平。如LDL_C已经达标但TG≥2.3mmol/L,要看患者是不是心血管疾病疾病高危人群 如合并糖尿病,或者属于ASCVD人群,可以联合贝特类药物治疗。
综上所述,对于 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已经达标但是甘油三脂水平大于3的患者来说 ,要根据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来决定是否联合贝特类药物治疗控制甘油三酯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治疗性生活方式的改善对于降低TG水平具有肯定效果,包括控制体重,合理饮食,限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和戒烟戒酒等措施,可使TG降低20-50%。而通过饮食控制来达到降低胆固醇水平的作用有限,因为人体内的胆固醇只有20%来源于食物摄入,80%属于自身合成。另外在进行TG检测之前,应注意受试者处于稳定代谢状态,至少2周内保持一般饮食习惯和体重稳定,测定前24小时内不应进行剧烈体育活动,采血时一般取坐位,检测TG前需要至少禁食12小时后采血,采血前受试者至少应坐位休息5分钟,如检测结果异常,应在2个月内进行再次或多次重复测定,但至少要间隔一周。
参考文献
血脂异常基层诊疗指南(2019)
甘油三酯增高的血脂异常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