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古建筑资源丰富,但声名在外的安徽古建,言必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或是江村、呈坎。(图是呈坎美如画)
今天爆冷给大家安利两个安徽北部珍贵的古建筑。亳州花戏楼、运兵道,寿县芍陂、古城墙。
一、花戏楼、运兵道
赖安徽卫视前几年一台戏曲节目「花戏楼」,安徽全省乃至外省的戏曲爱好者都知道这个名词,我的同龄人不会有人没听过那个节目「生旦净末丑,相约花戏楼。」的口号,但知道这个名字背后的古建筑背景的人却寥寥无几。今天我强行安利科普一发。
亳州花戏楼,真名为大关帝庙,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因由山西、陕西商人两省药商筹建,除关帝庙外还兼有山陕会馆职能。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山陕药商在关帝庙的基础上修建为戏楼。安徽省内虽然古建资源丰富,但多为本土的徽派建筑等南方流派,花戏楼是为数不多的北方样式古建筑遗珠。
下图就是大名鼎鼎的花戏楼。
木雕表现三国戏剧故事,内容丰富、栩栩如生
大关帝庙山门,参天地三个大字十分霸气
砖雕精美细致
亳州此地因远离安庆、芜湖、徽州等本省经济文化中心,在省内被认为是边鄙。但实际上从全国角度来看,人家皖北才是中原正统文化,咱们安徽主体才是淮南蛮夷呀。。
如果大家有机会去参观花戏楼,我还安利你们顺道去一趟此地的另一古建筑,运兵道。
运兵道,位于亳州市老城区地下,始建于东汉末年,是曹操为其军事需要,专门修筑的地下军事设施。唐宋时期多次修葺,仍作为军事战道使用。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黄河决口,亳州城被淹,运兵道被灌淤塞,自此深埋地下700余年。1969年,在毛泽东“深挖洞,广积粮”的号召下,运兵道意外地重见天日。
此运兵道在城池地下纵横交错,布局奥妙,变化多样,立体分布,结构复杂。是中国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地下大型军事设施。
十数年前,吾随大人到亳州走亲戚,恰逢当地市政修路挖出了尚未开发的古地道,工地上堆了一地铭文宋砖待丢弃处理,震撼无比,至今记忆犹新。毕竟千年古城。。如果像合肥这样古建稀缺的地方,挖出几块那么精美的宋砖,肯定就地建个大型遗址公园。。
二、寿县古城墙、芍陂
寿县古城墙是中国如今仍保存完好的古代城墙之一,现存城墙为南宋时重筑,明清历代修缮。在保存最好的东门,如果仔细寻找还可以找到带有「建康」年号的城砖。寡嘴说大家感受不到牛逼,给大家一台参照系,国内的南京、西安、平遥、大理、日本的首里城,韩国的汉城(残缺)、越南的胡朝城等其他现存著名城墙都只是明代修建的。宋、明,寿县城墙的珍贵程度,不言自明。
不吹不黑,作为城墙爱好者的我。全国城墙我看过不少,寿县城墙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古色古香。
这种古建城墙融入居民生活中的感觉可真好啊。
寿县还有芍陂,我觉得是安徽所有古建筑里最牛逼的,历经几千年还在使用的水利工程。我丝毫不懂水利知识,不能强答,只能等有这方面知识的大牛来答了。你们认识有懂水利工程的大牛,邀请过来答呀。
除了这几个安徽还有很多珍贵的古建筑,我说这几个抛砖引玉,大家可以继续安利别的安徽不知名古建。
漂在巢湖中心的中庙寺
ps我最近有一台大胆的想法,想搞一台用合肥话的曲艺——合肥评话。简单来说,就是用合肥话讲的评书,表演方式承袭扬州评话。。大家有没有小期待?嘻嘻。
最近微博掉粉严重啊,你们不要去关注一下?
|